二次获酬权 背景下的利益变局

时间:2019-05-14 11:0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次获酬权 背景下的利益变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次获酬权 背景下的利益变局》。

第一篇:二次获酬权 背景下的利益变局

“二次获酬权”背景下的利益变局

-----视听作品著作权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与衡平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规定了视听作品的“二次获酬权”,立即成为影视界利益相关各方争论的焦点。导演们认为该制度天经地义将为行业发展加速,制片方却认为一次付酬后再要钱就是要命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有编剧觉得终于争来了二次获酬权但导演连作者都算不上„„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复杂的合作作品凝结了编剧、导演、摄影师、剪辑师、和作词作曲等诸多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其著作权的归属与行使历来就是个异常复杂的问题,此时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争论热烈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修改法律绝非仅仅是个立法技术问题,法律上几个字的变化可能就会导致利益相关方某些权益的获得或者被剥夺,将影响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二次获酬权是未来立法的方向,但面对骨感的现实环境,其落实任重而道远。所以在此起彼伏的争论中,我们有必要仔细探究一下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洞悉法律可能的演变所隐含的深层次意义及可能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尝试寻求一种保障利益衡平的机制,未雨绸缪,也好处变不惊。

此次《著作权法》修改的程序简介

2012年 3月31日,国家版权局通过官方网站公布《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草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截至2012年5月31日,国家版权局已经收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1600余份。国家版权局对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分析、论证,结合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形成修改草案第二稿于7月6日公布,继续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至7月31日。自8月1日国家版权局开始组织版权保护各利益主体的代表面对面进行集中讨论,定向征集意见,协调各方声音,争取形成共识,从而形成修改草案第三稿。根据国家版权局公开的消息,将争取在年底前完成草案。草案完成之后要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才能生效。

所以,草案的第一稿与第二稿尚不具备法律效力,是在法律修改的不同阶段 形成的意见总结。而且在草案定稿之前,意见可能会出现反复,两稿中被删除的内容也有可能最终出现在最终草案中。

究竟什么是视听作品作者的“二次获酬权”?

1、关于视听作品的范围

修改草案将“视听作品”定义为:“是指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的作品”。该定义基本沿用了现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一般简称“电影作品”)的定义,顺应制作技术的发展删去了“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的规定。该类作品最常见的包括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等。

2、关于“二次获酬权”

国家版权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修改和完善的简要说明》中提出了视听作品各创作作者的“二次获酬权”并解释为:各创作作者从视听作品后续利用中获得报酬的权利。在修改草案二稿文本中的表述为:“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作者有权就他人使用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同时,在表演者权利的规定中也赋予了主要表演者相同权利。根据上述信息,笔者认为该“二次获酬权”的提法并不十分贴切,倒是“后续获酬权”还算体现其本意。

导演何平等人晒出的是来自西班牙的为影视作品导演付费的清单。笔者没有找到《西班牙知识产权法》的文本,但在与其比较接近的《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英文版中看到,作者从作品的后续使用中获得的是“Proportional participation”,称之为“比例分账”可能更合适一点。《欧洲电影版权》一书在解释作者权利时有如此的记载:作为作者获得额外报酬这一法定权利的特别保留,其最常见的方式是“法定特许权”(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希腊)、“畅销作品条款”(德国)、或者“平等报酬”的某些类型(荷兰、意大利和奥地利)。这些方式与那些代表作者利益的“作者权利”或“平等报酬权”是一致的,例如除薪水或最初报酬以 外的作为使用版权作品的补偿而支付给作者的与金钱有关的利益。可见,即使在欧洲,各国的法律规定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大都保留作者获得额外报酬这一法定权利。草案关于“二次获酬权”的制度设计应该与此类似,但决不可能照搬,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创制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方法。

鉴于以上情形,笔者初步对“二次获酬权”的认识如下:1)是创作作者及演员就他人后续使用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此处与“二次获酬”对应的“一次获酬”应该是指我们目前通行的通过合同约定获得的劳务报酬或者劳动报酬;2)这是在作品著作权保护期内一项持续的权利,可以无限制地多次行使;3)其是基于作者身份取得的获酬权,与已经取得的劳务报酬无关;4)合理报酬可以通过约定来确定,比如约定一定的数额,但约定一定的比例更合适;5)如果约定不明或者约定明显有失公平,可以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程序来要求确定或者增加、降低。其依据应该是该作者对作品的贡献重要程度或者贡献比例。6)在草案第一稿中“二次获酬权”表述为“作者有权就制片者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该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合同另有约定除外”。在草案二稿中则把“制片者使用”删除了。这里的“制片者使用”笔者猜测可能主要是指电视台作为制片者使用自制的电视节目。非电视台、影院自制的电视剧、电影节目制片者是不可能自己商业使用作品的,则事实上是作品的任何商业传播都要向作者支付报酬。这就产生一个疑问:电视台自制电视剧及其他节目在本台播出可以不支付二次报酬,但电视台之外的其他节目制作机构制作的电视节目在电视台播出的时候就需要向作者支付二次报酬。相同类型的作品因为制片者与使用者是同一主体就可以不向作者付酬,否则就需要付酬,这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公平的,立法者不应该把使用方式作为分类的标准。如果这里考虑到电视台大量自制节目(除电视剧)的原因,则笔者认为,可以考虑把电影、电视剧与电视台播出的其他节目分别规范。

修法的起点:现行法律关于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者权利的规定 现行《著作权法》并无二次获酬权的规定。该法第十五条对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如前所介绍,即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了规定,可以作为讨论的起点。该条规定可以做如下解读:1)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是电影作品的作者。这里有一点争议,有人认为导演不应列入作者的范围,但更多的人认为:不仅是上述5类,这个等字还包含了美术、服装、道具、化妆等所有在影视创作中付出了创造性劳动的人。2)法律直接法定将作者除署名权之外的其他权利转移给了制片者,作者只有署名权。3)作者有权通过合同与制片者议定合理的报酬。4)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但同样付出了创造性劳动的导演、演员、摄影等,由于其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成果已经内化到电影作品中不能分离,则其不能单独使用作品,也不能从电影作品以后的发行收益中获得报酬。

修改草案:对著作权归属问题作了修改,引入“二次获酬权”

修改草案已公布了第一稿和第二稿,与现行法律相比变化很大:1)草案第一稿规定“如当事人无相反书面约定”则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制片者享有。但在二稿中删除了“如当事人无相反书面约定”,恢复到现行著作权法的制片者法定享有著作权;2)草案第一稿增加了“编剧、作词、作曲等作者有权就制片者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该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合同另有约定除外”。第二稿删除了“合同另有约定除外”,并且取得合理报酬的范围缩减为“授权他人使用”,但作者范围增加了原作作者、导演,确认其作者地位并赋予其就他人使用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3)草案对表演者在视听作品摄制中的权利也作了与原作作者、编剧等权利人基本相同的规定,即著作权归制片者,但表演者有二次获酬权。《国家版权局关于修改草案第二稿修改和完善的简要说明》对此作了解释:视听作品作为集体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保护主要包括明确视听作品本身权利归属和保护参与创作的各类作者两个方面。我国现行法没有规定视听作品各创作作者的“二次获酬权”。本次修改明确规定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以及词曲作者等五类作者对视听作品后续利用行为享有二次获酬权。对于视听作品的表演者,参考2012年6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外交会议通过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第十二条规定,并与前述视听作品著作权规定的调整保持一致,本次修改将视听作品中的表演者的权利赋予制片者,同时规定主要演员享有署名权和二次获酬权。

修改草案第一稿中“如当事人无相反书面约定”的表述意味着其前提是作者享有原始著作权可以通过与制片人的自由约定来决定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著 作权归属由法定转向合同约定优先,只有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法律才推定视听作品除署名权之外的著作权已经由原始权利人转让给制片人。如此,则对著作权的行使方式、收益分配当然也可以约定。制片者的法定著作权人地位不再当然享有,合作作者有了更大的谈判空间。在此情境下,草案第一稿规定:“编剧、作词、作曲等作者有权就制片者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该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合同另有约定除外”。这意味着,编剧、作词、作曲等基于合作作者的身份享有了作品的原始著作权,享有二次获酬权。草案第二稿显然在第一稿的基础上有所退缩,摒弃了约定优先,改回现行法中的直接赋予制片者,但仍延续第一稿的规定,作者对视听作品后续利用享有二次获酬权,并且删除了此款的“合同另有约定除外”,则虽未明确表述,但似乎隐含着二次获酬权不可放弃、转让之意。

上述修改显示出著作权立法中视听作品著作权制度设计上的调整,如果说现行法律把影视作品视为雇佣作品,使复杂情形简单化,则此次修改所体现的更多是借鉴欧洲国家的立法例,强调对作者个人的精神权利与财产权利予以更高标准的法律保护。

制度调整可能带来的法律关系上的变化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法定,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等与制片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雇佣关系,通过劳务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来约束。作者依据合同约定获得劳务报酬,即使不取酬金的分账模式,其取得的也是劳务报酬及为制片方提供融资的收益而非著作财产权酬金。

如修改草案第一稿的规定,则关系模式可能会发生微妙变化:各作者作为著作权原始权利人与制片人之间通过合同约定著作权归属以及收益分配比例,或通过协议转让部分或者全部权利。如果草案通过,则制片者要支付二次酬金,此二次酬金性质更倾向于是作者原始享有的著作财产权被法定许可或者转让所获得的对价,而非劳动报酬。当然与二次获酬相对应的一次获酬仍然还会以劳动报酬的形式来体现。

如第二稿的规定,著作权归属回到法定归制片者,但作者法定有权在后续使用中获得报酬。这就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二次获酬权利的源泉何在?二次获酬权与制片者法定取得的作品著作权之间是什么关系?笔者曾认为:作者虽不享有 作品整体著作权,但依然可以依据其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从影视作品的后续使用中分享著作权收益。这时作者获得收益是基于作者身份。保护作者权与保护制片人人的著作权是两件并行不悖的事情。就如国家版权局的许炜先生所说:这是法律为了衡平作者与制片者之间的利益所作的一种制度设定。所以,作者的二次获酬权还是包含在作品的制片者享有的著作权范围内,作者可以按照约定或者法定向制片者来主张。当然一切还在讨论中,最终立法会是什么模式并不确定。

如此我们就明白了:原来导演协会的代表们要求明确导演为视听作品的作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作者,而是拥有原始著作权利及二次获酬权的作者。在草案二稿已经做出规定的情况下导演协会代表依然高调宣示该主张,是因为他们希望该规定能够保留在草案的最终报送稿里面。

二次获酬权的确立是否适应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

二次获酬权在西方国家是普遍适用的惯例,但这种制度的实行需要基本的匹配条件。比如:西方电影市场化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诸多的惯例。这些惯例可能是在编剧、导演、演员协会等组织与签约制片方之间谈判形成,是在群体利益博弈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是每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其中的,已经成为了这个稳定的生态圈内的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西方的影视行业协会组织,在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美国,与影视制作相关的协会组织有很多,如美国作家行业协会(WGA)、导演协会(DGA)、银幕演员协会等,连为拍摄服务的普通的职员也加入行业协会如戏剧舞台劳工国际联盟、美国加拿大移动影片机器操作员协会等,甚至雇佣的司机都是驾驶员协会的会员。“美国作家协会成立于1942年,是行业协会与签约制片人之间通过5页长的合同建立的组织。现在,这一合同超过400页,涵盖了电影与电视写作的每一个方面”(《独立制片》第69页 美国格里格雷.古德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高福安等译校)。与协会的会员作家签约就需要遵守相关约定。当然制片人也会设立与非协会会员合作的公司,可以不受协会约束。但从权益保护、谈判成本上,协会会员显然更占优势。西方国家在作者二次获酬权的司法保护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案例,法庭已经可以胜任此类案件的诉讼程序解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历史悠久,制度完备,能够高效完成会员作品的授权、使用费收缴及分发;其他相关制度、法律环境的配套 也是个重要因素,如国家版权局的许炜先生介绍,法国的制片人有义务每年向作者提供财务报告。而且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可能面临的不仅仅是民事追索,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而这些在我国目前还很难具备;在一个诚信普遍缺失的大环境下要建立一个局部小环境内的诚信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关规则的建立有赖于这一法律关系中真正能够代表利益相关方群体力量互相博弈的机制的产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如此急迫地希望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能够活跃起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这都不是靠简单引进一种制度就能够完全解决的,我们需要从整个行业生态体系的角度上去面对新规,寻找与之匹配的又能立足于国内现状的方法;当然这更多的是一个时间问题,是个利益相关方形成共识和积累经验的问题。

作者二次获酬是否必然挤压制片方的利益?

我们可以从投入与利益分享、影片发行、收益分配执行的角度来分析:

1.投入与利益分享:后期收益可能会被分享掉一部分,但前期投入基本不变或者可能降低了,总体上不会带来投资负担的增加,甚至减少了前期投资压力,分散了风险。如果作者获得了二次获酬权,则制片人必然降低一次付酬的数额,因为既然作者已经获得了未来得到更大利益的可能性,而制片方被法律强制承担了将来向作者们支付二次报酬的义务,则眼前利益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从公平的角度来说,既然作者们可以获得二次报酬,分享影片的后续收益且并不一定封顶,则也应该与制片者风险共担,让渡一部分一次报酬以获得更大的二次报酬是公平的。这个平衡找到并不难,就像目前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已经存在的少拿片酬获得参与发行分帐的权利一样。所以二次获酬权看似是从制片方的身上割肉,但至多是一种暂时的不平衡,通过双方的博弈与协调很快会调整到平衡状态。

2.从发行协调来说有人担心:既然作者有二次获酬权,则作者在发行中是否有话语权?是否有权参与决定发行的对象、价格乃至合同的主要条款?作者要求支付二次报酬的对象是制片者还是最终的使用者?确实有的国家立法中后续的发行要求征得全部作者的同意,但依据草案笔者认为,从降低交易成本和复杂性的角度,立法应该避免制片者面临众多作者难以协调的状况。立法更大的可能性是依然确定制片者完全的对外发行权,作者在制片者对外发行收益的基础上获得二次报酬的方式。当然法律可以赋予作者在制片者怠于行使权利时对最终使用 者的追诉权,但应该是一种常规状态的补充。

3.当然制片方为了实施这个二次获酬权肯定还会支付一部分目前不需要承担的费用,比如向全体作者公开信息的义务甚至是提供财务报告的义务等。

所以总的来讲,笔者认为:作者享有二次获酬权的制度设计一般不会增加制片人前期的投入,甚至可能减轻投资压力,该制度可能带来的执行方面的难题可以通过法律的细化规定解决掉,其可能会给制片方带来的新负担也应该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作者与制片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可以在经过一个磨合之后达成新的平衡。而且对于制片方来讲,面对零散的作者执行该制度总比面对力量强大的协会组织时再实行该制度的压力要小些。

自由约定的分账模式是否可以替代“二次获酬权”

制片者有投资压力,导演、演员等为丰厚的行业利润所吸引,双方已开始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对作品有信心的导演、演员们少拿甚至不拿片酬而是参与发行收益分账。冯小刚、章子怡、文章等都曾通过影片分账获得回报。当然此模式下导演、演员们在谋求更高收益的同时也与制片者共担了风险,《山楂树之恋》和《金陵十三钗》两部片子一平一亏,张艺谋的导演费也就泡了汤,约定的利润均分失去了意义。华谊公司的高管称曾试图和导演签订“二次获酬”的合同但被拒绝,因为导演们不把希望寄托在不确定的票房上。可见,分帐模式风险很大,并非所有导演都愿意接受。

如果法律强制性规定“二次获酬权”,合作作者就获得了长期受益的可能。部分作者将获得二次酬金,当然这同样需要合同约定,需要对执行层面的问题达成共识。对大部分人来讲,这依然可能是纸上的权利,会被以各种手段规避,比如约定一个极低的比例,比如约定在实现某些条件之后才能获得二次酬金等。而且由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无力和监测手段的缺乏,该制度设计短时期内很可能得不到执行。不过如前所述,一旦有了二次获酬权,降低第一次的酬金数额便是制片人的必然要求,在“一次获酬”的额度不减的前提下的“二次获酬权”更多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即使欧洲许多国家,现状也大抵如此。但二次获酬权保证了普通的创作者在一部作品中获得公平收益的权利,尤其是那些可能市场表现非常优 秀的作品。

其实无论在哪种模式下,由于合同机制的存在,议价能力都会对交易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二次获酬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合同约定而交易双方事实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控制资金和市场的制片公司很可能在和权利人签订的合同中以低价甚至弃权的方式将该权利事实上被规避掉,在加上短期内社会环境与该制度还不能完美匹配,所以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协议分账模式与立法者试图通过“二次获酬权”可能获得的社会效果差异不大。但从长远来讲,对于相对议价能力比较弱的作者来讲,法定的“二次获酬权”为其争取到了获得最基本的公平收益的可能性,这就是天才之火的利益之薪。

引入二次获酬权应坚持权利的强制保护与权利自治结合的原则

二次获酬权一旦被立法通过,可能引起某些利益相关方的不满,甚至受到强势的制片公司的抵制从而使法律落空;另一方面,可能给部分制片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使之盈利更难,甚至难以为继。如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

首先,可以考虑将二次获酬权法定为不可放弃、转让的权利,通过强制性规定保障弱势作者、主要表演者合法权利不被迫妥协。持有资金、控制渠道和市场的制片公司在谈判中往往比作者和主要表演者拥有更多话语权。“意思自治”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其适用的前提是交易双方地位平等,不存在不得不屈服、不得不妥协的情况。在作者、演员与制片人的利益博弈中,双方显然不处于平等地位。二稿删去“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似乎就有这一考虑。既然引入二次获酬权就尽可能不要使其成为空谈,应该考虑明确规定二次获酬权的放弃、转让无效(西班牙的立法例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在该国法律中作者的某些权利转让或者放弃无效)。此种制度设计可以避免作者与演员被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可以分享到基本公平的收益,尤其是那些市场表现优秀的作品。当然强制性规定不能排除 特定条件下的例外,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如“计算分配比例的基数实际上无法确定时”、“缺少监督使用的方法时”一次性支付更便于执行,否则权利就是空谈。

其次,在前述基础上通过任意性规定保障个案中交易双方目的实现。首先是著作权归属的约定优先使权利回到作者手中,一稿、二稿中都规定了二次获酬权的内容是“合理报酬”,具体何为合理,则由当事人自由约定。这一块,正是意思自治保留的空间,在法律保障权利人能够实现二次获酬权的前提下,报酬数额、计算方法、支付方式、风险承担等等都交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只要双方同意就好。当然,对于显失公平的情况可以依法进行调节。立法者以此赋予当事人尽可能多的自由选择权,既保证法律目前的可执行性同时保持适当的前瞻性。

如此,则强制性和任意性规范共同作用,实现各方利益平衡。

总之,二次获酬权看起来很美丽,但落到实处任重而道远。

二次获酬权已经破题,该制度设计在鼓励创作、繁荣文化方面有其积极意义,能代表未来立法的方向。二次获酬影响最大的是合作作者与制片者之间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此外合作作者群体中5类主体如何确定在作品中贡献比例和利益分配比例等问题,也需要在实践中去权衡、讨论、博弈、磨合以达到平衡。但利益相关方更要关注行业的共同利益:拍出好的作品,获得好的发行效益,大家才有分蛋糕的机会。各方主体需要对行业内的一些问题如作者与制片者之间的利益划分、作者对作品贡献度的评估、不同作者之间尤其是编剧与导演之间、导演与演员之间的配合协作等逐步探讨,形成如国外各类协会的章程、合同一样稳定的、规范的、可操作的基本规则。对基本规则的引用将降低谈判难度,节约时间成本等,则这些基本规则将逐渐成为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共识。形成共识是共同利益得以实现并合理分配的基础。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是业界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之彭兰教授讲话内容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之彭兰教授讲话内容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携手第一财经、宁夏卫视联合主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媒变局”论坛活动于2010年11月6日下午16:00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3层网真演播厅举行。

主持人:刚才的讲话我想同学们应该都听懂了,我想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勉励自己的收益。

好,现在我们进入论坛的主题演讲阶段,第一位演讲的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彭兰教授,她演讲的题目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几个关键变革。下面有请彭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

彭兰: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想最近几年媒介融合是我们业界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忠实用户,也作为新媒体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进程,业界已经有非常多的实践,这些实践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我想今天下午借这个机会,把我的一些研究的心得跟大家一块分享。

媒介融合进程是一个漫长的,实际上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间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里面的一些变革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我想第一个变革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传媒人个体的变革,这看上去好象是一个很微观的话题,好象只是我们个人对自己定位的认识。但实际上也影响到整个产业流程的变化,甚至我们对个人的定位未来可能更多取决于产业格局的变化。我们人大新闻学院在最近一两年做了很多关于媒介融合课程的探索,我想总体的思路应该说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思考,就是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到底是让学生更多的掌握全面的技能,还是掌握了基本的技能以后拓展自己某一个专长,可能每个人的能力有长有短,如果我们让新闻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是能够掌握一切的技术,但是可能缺乏自己专长的话,未来他们到了新的媒介的岗位中间,可能会不能适应。我们有的时候要求一个人身扛所有的机器出去,既能够写文字稿,又能够拍很好的照片,同时还可以做电视等等。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场合并不太多,如果真正面临一个复杂的比较大的报道活动的时候,可能更多的需要一种团队的合作。

在这样一种团队的合作的时候,我们今天为未来传媒做准备的新闻学院的学生怎么思考自己的定位,刚才说了,个人的定位可能是整个产业定位一个具体微观的体现,实际上媒介融合意味着对新的平台、特点,和利用针对新的平台特点和传媒模式重新定义它的生产线,这样一种重新定义不以为这我们一个人要承担所有工作流程的手工作坊,电视产业的发展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电视越发达,每个人的定位越狭窄,我们媒介融合时代需要每个人都有开阔的视野和全媒体的思维,但是这样一种思维并不一定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要以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工作来体现的。我想可能在未来的每一个传媒人参与的更多是像足球、篮球这样集体的竞技项目,每个人只要有自己个人的角色定位,也要有角色的配合意识,也需要知道自己和其他岗位之间的衔接。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每一次进程中间扮演的角色,可能我们在未来每一个传媒人有更好的一个发展空间。否则我们培养的新闻人所有媒体都粗通,但不是精通的,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刚才在另外一个论坛上学红老师也提到,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传媒要有更佳的所谓的角色定位,这首先是从我们新闻教育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当然,每个人可能需要全媒体的视野和意识,这个的确是和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这也是我们在教育中间不断摸索和接近的目标。第二个方面的变革,我想可以称之为观念的变革,这可能是在媒介融合时代最重要的变革。因为我们过去传统媒体有很多自己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有很多在新媒体时代都还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但是有一些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已经习以为常的规则,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做出一些重新的考虑。比如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内容为王这支口号,我想我绝对不能否认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内容是不是真的可以决定一切?我想我们大家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事实,比如同样的新闻,如果放在传统媒体的网站上,可能没有太多人点击,但是一旦被搬到了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里面,它的点击量一下子上去了,在这个地方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什么在发生变化?我想是网站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平台是不同的。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例子,韩寒在他的新浪微博上,第一天上微博之后发出来的第一条微博是什么,就是一个字,“喂”,就是这个为字,它的专发量、评论量都上万,昨天韩寒又开始在新浪微博活动了,这次他发了两个字,“韩寒”,我关注了一下,它的评论量超过了一千,它的微博粉丝从40多万上升到50多万。这说明什么?韩寒这两个字或者一个字真的从内容上有多大价值吗?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内容价值的话,在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什么东西呢?我想我们需要考虑所谓的关系,当然这个关系不是简单的从字面含义上去理解它,而是需要从更深层次的含义理解,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对市场的认识,对平台的认识,对用户的认识。

自从微博发展以后,我觉得有一个事情感觉是越来越深刻的,就是在未来的信息传播的格局中间,社会关系应该是未来信息传播的一种底层结构,我们所有的内容是沿着关系的通道在流动,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你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意味着你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意味着你可以把你的信息传播的多远多广,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需要对于关系,对于人和产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去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想以网络为例,我们探讨这个话题的话,我们第一个探讨的就是人和产品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哪个更重要?关系如果从我的观察视野来看,可能会有这么三个层面:人和产品的关系,人和网站的关系,以及和人人的关系或者社会关系。过去我们的媒体包括新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三个关系的层面,但是更多的逻辑是自上而下的,就是沿着先建立好的产品,我赢得用户的信赖,从而拥有了人和产品的关系,再进一步的网站的品牌、知名度会提升,它的用户的忠诚度会提高,最后我们网站顺便提供一些社区服务,以便让人和人在这个空间里面得到拓展。这个逻辑没有问题,但是在某种意义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我们从建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新媒体,是不是可以让整个通道更加顺畅。最近几天腾讯和360的大战大家都围观了,我们可能也有很多的想法,我们也对他们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行为有很多的愤慨。但是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腾讯能够达到今天可以挟持用户的程度呢?如果它没有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做基础的话,它能够把我们的用户明目张胆作为一个要挟的条件吗?如果没有那么多QQ带来的用户关系,腾讯可能没有今天的成功,它的产品是以建立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础的。

我想在未来,我们可能还要有一个话题,就是经营内容还是经营平台,当然经营内容的确很重要,但是整个未来新媒体的发展,它在向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占据了更重要位置这样一个方向发展,比如从互联网的发展轨迹来看,互联网最早只是一个内容平台这样相对比较单一的角色,后来发展成了社交,微博的兴起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明。再进一步我们大家今天会越来越多的在网上买东西,在网上工作,可能我们很多人可以足不逾户,但是可以解决一切生活上的需求,这说明网络正在越来越多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平台。当它已经超越媒体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眼光还仅仅盯着内容这一个方面,可能远远不够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在经营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经营平台的方面,我想这是在媒介融合过程中间必须有的一种新的思维的调整。

虽然刚才针对的是网络媒体,但是网络媒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扩张也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第三个方面的变革是产品的变革,现在我们大家越来越多看到新媒体给我们带来新的样式、形式的内容和服务。但是在传统媒体探讨媒介融合的时候,我觉得可能还有一些方面是过于依赖自己原有的经验,或者依赖自己原有的资源。我想传统媒体的扩张不仅仅是产品形态的变化,更多是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机制生产这样的产品。

我觉得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延展是需要注意的,因为媒介融合时代,事实上可能不仅仅是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时代,还有一个融合,往往是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媒体和受众的一种融合,过去我们往往用互动这个词,但是我觉得互动这个词还不能完全体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媒体和受众之间关系的那种深层的变化。所以关注媒介融合,同时必须关注媒体和受众关系的深层变化,这个变化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可能需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扩张:

一以社区产品为枢纽,实现从信息产品向全方位产品的延展。

第二个方面要以激发用户潜能为基础,实现从单边产品向双边产品的延展,这个地方我所说的单边产品指的是过去由传统媒体独家制造的和创造的产品,而双边产品指的是需要用户参与的,需要用户在这个地方直接贡献的产品。事实上传统媒体再有能耐也很难实现这样一个在新媒体时代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只有把用户这一端的力量引进来,才能产生更加丰富多元的产品。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从大众化产品向个性化产品的延展。在今天这个时代,个性化是个至关重要的词,但是怎么样实现个性化,我想需要很多条道路,刚才说的把用户这端的力量引入到开发产品中间可能是其中一个方向。其实我在现在使用微博的时候,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我在很多场合也说过这样一个感受,当我使用了微博之后,我觉得我可以不去访问大众化门户的平台了,新浪的孟总在这儿,可能听了这话又是喜又是忧,一方面是说的是你们的微博,忧的你们最传统的优势,新闻频道在受到挑战。事实上这种挑战是存在的,就是当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己的微博或者未来的更多的个性化门户网,把所有的内容集成在一块的时候,这个时候过去传统门户网站的优势会被削弱。这个意味着在未来,包括网站也包括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模式,需要在新的时代做出一些调整。

媒介融合可能还有很多人在担心这个事情,就是我们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到一个市场里了,最后所有的个性都消失了,不是这样的,媒介融合,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所谓的合是在传输渠道上的汇流,所谓的分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不会用同样一个终端看同样的东西,我们希望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终端最方便快捷的接近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比如在客厅的时候用电视,转到客房的时候用电脑,到车上的时候可能用手机。只有这样一个先合后分的过程,才能实现未来对每个人个性化需求最充分的满足。

所以我们设计未来的产品,实现个性化,我想还有一个话题是必须关注的,那就是终端,终端在发生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个推动力,会反过来影响到整个媒体市场的设计,或者我们的产品的设计。当然,我在这儿展示的可能是大家很熟悉的新的终端,比如方正的文房,ipad更熟悉了,我记得有一个学者60多岁了,见到我说你一定要玩ipad,这个东西太好玩了,我想对于这个年纪的人有这样的吸引力,对年轻人而言它的吸引力更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是LG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推出来的电子纸,它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可折叠的,不是像我们今天困惑的这个东西怎么放,怎么拿,可折叠可卷曲意味着它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纸质报纸了。这个所谓投弹式的显示器,你戴着它看屏幕的时候就相当于在一个房间里面看两米以外的高清屏幕。

当然我们还会注意物联网也在兴起,这个基础会使所有物体都可能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的采集方式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甚至每个物体都会变成一个信息终端。所以当每一个物体可以自己向互联网发送信息的时候,我们人在信息传播中间的角色和功能一定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也会促使媒体产品实现深层的转变。

最后一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体制变革的一点点思考,这是个太大的话题,所以在这儿我只是把其中一个我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方面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下。

刚才所说的未来的传媒,实际上我在说这个概念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并不是今天的我们的传统媒体,不仅仅是包括网络和手机,我想在未来整个的媒介融合带来的应该是一个大的媒介,这种大的媒介在这个里面,我们现有的媒体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媒体内部机构的变革可能是开端,这个是大家谈过很多的话题了,但是在流程再造的时候我们的媒体怎么改变自己的思维,特别是怎么打破在自己原有利益之下的束缚呢?我感觉现在很多媒体所做的尝试是固态的混搭,谁都不想放下自己的面子,想和别的媒体拼凑在一块。这不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变成液态的融合,让各种媒体之间变得更加自由自在形成业界的混合,它才会带来化学的变化,否则一种简单的物理变化肯定是某一个阶段,但不是终极目标。

还有一个词现在很多媒体都在做全媒体的试验,我想全媒体这个词出现有它的历史原因,也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媒体机构都要搭建一个全媒体平台呢?如果让每一个媒体机构像一个传媒人那样不断的扩张,扩张到所有的领域,它的资金、技术、人才是不是足以支撑,这样的一种媒体形态的扩张是不是又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呢?我想现在很多的媒体其实在这方面都是有自己的困惑的。

事实上可能更理想的模式,是我们需要重新和IT界,和电信业,甚至很多过去传媒业行列之外的行业达成新的组合,把媒体自己的角色设置好,再和其他的上游或者下游的产业链条上的部门形成一种新兴的合作关系,这样传媒业可能才会真正在未来的媒介融合过程中间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这个地方也意味着我们在未来一定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力量,我们利益的竞争者也会更多,而且自己惟我独尊的地位会受到震撼,媒介融合会使我们在传媒领域受到挑战和动摇,但是这是一个事实,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个事实的话很难迎接这样全新的局面。所以传媒业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在新的产业链条上思考与谋求新的定位,这正像每一个传媒人需要在未来的产业模式中间寻找自己的定位一样。

我的思考主要是在这么四个方面,希望能够听到大家的意见,能够有更多的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彭兰教授。我想刚才彭兰教授的演讲,因为她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内容,这么多年我专门研究新闻的内容,所以她对于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坚守的或者叫做一直强调的内容为王提出了新的思考,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

此外她中间还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关系,我研究的另外一门课程是公共关系,实际上公共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就是社区内的人际关系,现在网络社区新的一种人际关系,今天已经成为我们整个新闻传播里面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它已经不光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

第三篇:全域旅游背景下曲阜旅游发展的“二次创业” (自动保存的)

全域旅游背景下曲阜旅游发展的“二次创业”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

全域旅游背景下曲阜旅游发展的“二次创业”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有钱又有闲”的中国人新的生活方式。如何把握旅游市场的机遇,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者地方旅游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上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给我国各地旅游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在全域旅游这一背景下,推动曲阜旅游发展的“二次创业”时不我待。

一、“全域旅游”内涵解读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要求我们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全过程,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曲阜旅游业发展现状

1、优势条件: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旅游资源名气大。孔子的崇高地位、儒家学说的深远影响所带来的极高的知名度;曲阜旅游地位高。是山东的旅游形象(孔子故里——中国山东),也是中国的旅游形象之一,与北京、西安一起构成中国三大文化旅游胜地,享有东方圣城的美誉;旅游地品位优。“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曲阜是历史文化名城及全国卫生城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浓缩、凝聚和升华,是中国礼教文化、书法文化、艺术文化、古建文化、服饰文化、家族文化、墓葬文化集大成者;旅游业发展基础雄厚。曲阜旅游发展起步较早。1991年中国旅游 胜地40佳之一,1997年全国35个王牌旅游城市之一,1998年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其次曲阜与其他的旅游地之间的组合好。北可接泰山、济南,南可联邹城、徐州,良好的资源组合,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以全方位的凸现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充分满足游人的需求,产生良好的效益。

2.劣势条件:主体资源不为中国之最,不具备垄断优势。孔庙雷同于故宫,其规模、文物、形制、“级别”均比不上故宫,致使看过故宫的游人大都不愿意再来曲阜,对于曲阜来说是致命性的限制因素。阳春白雪,静态风貌,可敬不可亲。以“三孔”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是儒家文化、贵族生活、家族墓地的物质载体,其建筑、碑碣、古树名木、墓冢、石刻档次高、内涵丰,但对大众游客眼中难以产生亲近感,引起共鸣;这种可敬不可亲的景区特征和游览感受致使三孔极少有回头客且观光客人难以滞留下来,因此,三孔的文化价值难以被有效利用导致综合收益不高。交通区位欠佳,旅游可出入性不畅。目前游客出游多通过铁路,但曲阜目前却无干线铁路,距离最近的兖州站(15公里)既没有客运始发火车,也不是任何一列客运火车的终点站;从航运角度看,离济南机场至少有180公里的路程;虽然距离嘉祥机场较近(80公里),但是航线航班很有限,满足不了游人的要求。因此,总的来说曲阜的旅游可出入性不理想,在游客的眼中,曲阜仅仅是一个游览点,多数游客去泰安或济南住宿,导致游客在曲阜的平均停留时间仅有0.6天,无疑这是制约曲阜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主体景区环境容量不大,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较大。三孔的总面积仅有2.21平方公里,尤其是孔庙、孔府面积只有0.21平方公里,游线不长,游览的空间容量和时间容量都不大,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效益和游客人数的增加。而且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严重破坏了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游览意境,更使得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愈发尖锐。“三孔”阴影浓厚,其它景点如尼山圣境、孔子六艺城等难以展示其应有的魅力。

三、全域旅游视角下曲阜旅游发展思路

在全域旅游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曲阜市旅游发展状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曲阜旅游进行“二次创业”。

1、政府主导,开创全域化的旅游管理合作机制。政府主导是曲阜市全域旅游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其中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实现曲阜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目标,需要曲阜市政府即作为旅游发展的牵头者,又要扮演各种利益关系调节者的角色,引导曲阜旅游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为此,曲阜市政府应积极组织与旅游相关的“全部门”(如市旅游局、林业局等)、“全行业”(如酒店业、住宿业、旅行社业等行业及相关协会)、“全游客”(包括旅游者、商务者及当地居民等)集思广益,共同商讨曲阜市全域旅游管理合作机制,以更好的服务于各旅游利益相关者,服务于曲阜旅游发展的大局。

2、儒学引领,打造全体验、全链条、全时空旅游产品体系。曲阜全域旅游的发展要从全域角度,以儒学为引领,加强对曲阜旅游业态的梳理、产业的融合及产业链的延伸,解决曲阜旅游业态较为单

一、产业融合不够、观光产品独大的困境,建立“全体验”“全链条”“全时空”旅游产品体系。全体验旅游产品的打造,要突破曲阜较为单一的观光旅游业态,充分挖掘以孔子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加强与农业、工业、文化产业等的融合,使观光曲阜向美食曲阜、休闲曲阜、度假曲阜、养生曲阜、文化曲阜等发展。曲阜旅游要由“门票经济”向“链式经 济”转变,减轻对三孔等旅游资源门票收入的依赖,发挥核心资源的综合带动效应。所谓“链式经济”是指由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所构成的旅游经济,曲阜要围绕市域旅游资源,做深做广每一链式环节,开发设计出“全链条”旅游产品。同时,曲阜除加强对白天旅游景观的营造和旅游产品的设计,也需重视旅游的“月光经济”,做活夜间旅游产品,带动夜间消费,黑白结合,打造全时空旅游产品体系,开展全天候旅游。由全体验、全链条、全时空旅游产品所带动发展的全体验、全链条、全时空旅游,将推动曲阜全域旅游的全面发展。

3、市场引爆,进行全媒体营销。旅游营销宣传是一个地区提高知名度,发展旅游的重要环节。曲阜旅游拥有儒家文化这一旅游市场强力引爆点,发挥三孔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与其它旅游资源整合进行全媒体营销,能够很好地增强旅游营销内容的厚度,提升曲阜旅游的内涵。全媒体营销是指通过影视剧、旅游宣传片、宣传手册、标识图等的制作,利用传统的电视、报纸、互联网、展销会、推介会及新型的自媒体、微信、微博、微电影、社交网络等宣传手段,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地宣传推介。此外,应根据不同旅游市场的需求,利用新技术手段,制作和设计相应的宣传资料和旅游项目等,进行旅游市场的全覆盖营销,如针对儿童客源市场,可制作以儒学为主题的儿童动画故事片、儿童玩具、儿童游乐园 等。为此,曲阜可成立专门的全域旅游营销宣传中心,利用全媒体手段,对曲阜旅游进行宣传营销,助力曲阜全域旅游的发展。

4、服务规范,提供全天候、全程化旅游服务。曲阜全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旅游服务,对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过程及旅游目的地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发展趋势,为旅游者提供全天候、全程化的旅游服务必不可少。全天候服务即不分昼夜24小时提供旅游服务,而全程化服务则是为旅游者的行前、行中、行后都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旅游服务的规范依赖于政府或行业制定的各项标准、旅游企业的服务理念及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其中,政府应积极牵头或采取政企合作方式制定各项旅游服务标准,并在全行业推广实行。旅游企业应有自己独特的服务理念,将旅游服务做细、做精,推动旅游服务向高标准发展。对于旅游服务人员,企业要有规章制度进行良好的职业培训,政府要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高校也要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教育,政企校合作,共同商讨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因此,曲阜可通过成立旅游人才培养处,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方式,培育专业旅游队伍,同时积极采用智慧旅游新技术,打造曲阜全域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全天候为曲阜旅游者提供人性化、标准化、智慧化的全程旅游服务,确保曲阜全域旅游的建设发展。【参考文献】

[1]曾祥辉,郑耀星.全域旅游视角下永定县旅游发展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1): 86 - 91 [2] 李金早.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0304 [3] 曲阜旅游现状诊断(SWOT分析)百度文库

第四篇:上交论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获市一等奖范文

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标 题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

邮 编

单 位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联系电话 ***

详细地址

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省江华县第三中学 唐 崇 宁 高中地理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第三中学 1 425504

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省江华县第三中学

唐崇宁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推广开来,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媒体被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不能夸大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要看到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运用中也存在不足,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中学地理 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它由multiple(复合的、多重的)和media(媒介、介质)复合而成。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

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和通信等等广泛的技术领域。在多媒体教学中,通常将用于执行教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件称为多媒体课件(multimedia courseware),简称课件。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继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地理信息也在迅速增加。地理教师想要在教学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时代的脉搏,迎接时代的挑战,就必须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地理信息资源加以筛选、组织、处理、运用到地理课堂之中,从而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要求地理教师提高信息素质,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地理教师具备的重要理念中就包括“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运用”。地理教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学习环境。地理多媒体课件作为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主要载体,必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促使地理教育理论和观念、地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发生深刻的变革。

3、多媒体教学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地理学科不仅包含了自然地理科学中天文、地学、气候等空间动态性很强的,并富探索性的理科知识,更有社会科学中人口、资源、环境、工农业布局等较为抽象的文科内容;不仅有蕴含着丰富地理知识和地理技 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能、十分抽象的地图,又有形象生动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其综合性,区域大跨度和复杂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仅仅依赖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和方法有时很难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将极大的丰富地理课堂,突出地理学的丰富性趣味性,突破其复杂而抽象的难点,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最大限度的汲取信息与知识。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同一段时间内,人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量是不同的,它们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另一个试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3.7%,而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如果信息展示如果视听结合,注意的集中率则有94.7%。又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而教学时间却节省了31%[5]。这说明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

1、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不愿学地理的原因:高一地理刚刚开始时,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欠缺,同时地理知识通常有许多抽象的文字、死板的图和符号组成。而地理课又没有将知识与趣味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增强地理知识与地理趣味的有机结合,地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这种结合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视频。形象性语言形象生动有趣,也能够使抽象的地理事象变得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这跟以前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转,眼睛盯着粉笔看的单调学习模式有太大的不同,优化了的教学环境,生动形象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因此,如何掌握好地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关键。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但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如果要把图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即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有可能给学生带来误导。此外,地理教学中的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但教学挂图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同时大量的更换挂图又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如: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图形,有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少花时间,多学知识。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可以通过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地理必修1》(湘教版)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如果单从课本文字上看,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为此,课本上共配备了大大小小14幅图,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但是,课本的插图图都是平面图,而学生在高一时立体几何还没有学习,空间方位还没有很好的形成,不便于学生进行读图分析。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让学生从中观察到地球运动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方向、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其影响等原本较抽象的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老师能将身边的实例做成课件内容,或者利用平时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或下载或录下网络或电视里的相关节目,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播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有所体验,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城市的空间结构》三大功能区时,我将我们周围的功能区的照片一一展示,让一组学生以英语作文的形式安排外国朋友旅游,向他们介绍图示地区,其他同学以游客的身份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使用了身边的实例,学生即感兴趣,又能提出相关问题,老师通过帮助分析解答后就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4、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解岩石圈物质循环时,通过动态演示,能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通过动态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就记住物质循环的过程。然后配以相关练习,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运用投影媒体,可以促进信息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尤其对地理教学来说,这45分钟的份量更重。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背,不仅教师无法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运用投影教学,可以把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外准备好,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在完成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大大地节省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大量的选择题、填充题投影片,投到屏幕上进行检查、验收、补充讲解。这样做,信息反馈及时、全面、准确,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使学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减轻了学生课外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1、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机灌”代替“人灌”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地理教学只要使用多媒体就是“改革”,学生喜欢听的就是一堂好课。因此让多媒体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成了“看戏”者,课堂成了“满堂看”。整节课都不用手板书,全在屏幕上切换,教师完全被机器取代,颠倒了主次。

2、多媒体课件固化了教与学,无法完全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而目前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好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无暇思考

一些教师把握不了多媒体课堂容量的“度”,一味发挥它课堂容量大的优势,在课堂上“展示”课件的速度过快,部分学生思维跟不上,甚至连必要的课堂笔记也无法进 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行,课后又无机会“回放”。这种“过电影”式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对知识学得扎实。

4、课件重美观、轻实效,冲淡教学主题

有些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美观感受,制作了大量花哨课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课堂教学主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5、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教学设计,也必然伴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及自然、得体的态势语(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都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教师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并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但在多媒体课中,师生间这些情感的交流已被渐渐地忽略了。甚至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模仿电视台综艺类节目,将欢笑声、掌声都一起设计好。这不仅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也违背了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

6、多媒体课件的研发与制作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学教师放松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教师往往就无力再去钻研教材教法了。

五、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注意的问题

针对当前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优点和不足,笔者认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课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就必须恰当地把握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妥当地处理多媒体与教师的关系。必须坚持高效、合理原则,具体做到:

1、多媒体教学要适量,教学过程中要恰当的选用。

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功效是不容置疑的,如它可动态地模拟水循环、大气运动、岩浆喷发、洋流等地理过程,也可把宏观的星球、天体系统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快速、深刻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但是不少人的认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全用多媒体则全是优质课。例如:一位教师在解释风海流的成因时,设计了盛行风吹拂使海水向前运动的动画,本人认为这个就不大恰当,因为这样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学生已经掌握,而且,地理新课标中对洋流的成因并不作要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单个多媒体的时间量以二、三分钟为宜,运用多媒体总的时间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如果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采用多媒体,而放弃了去深入地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2、多媒体教学要适时,处理好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能运用声光电等技术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课堂上并非什么时候使用现代媒体都能收到好效果,其间有个抓时机找切点的问题,目标不同,选择的媒体也应不同。传统教育媒体同样具备能提供可感知的事实材料、方便、直观等优势。如一位老师在讲地球线速度的概念时,并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而是拿一条绳子绑住地球仪上的某条纬线,然后转动一周,解下绳子,量出长度,学生很快就算出该纬度的线速度,并轻松的掌握了线速度的概念。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又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3、多媒体教学要适度,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媒体运用的关系。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媒体运用并非多多益善,以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讲授是不可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例如:在讲授城市功能分区时,教师根据某一具体的城市各功能区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各功能区布局的理由,然后举出一模拟城市,让学生进行分析,师生共同探讨,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任何现代媒体都难以取代的。

总之,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是适应新形式下的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手段,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避免所发生的一些问题,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运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85-86页

[2]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46页 [3] 朱剑刚,《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林培英 山东教育出版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5]《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二次获酬权 背景下的利益变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次获酬权 背景下的利益变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