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旗下讲课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见天师不成。回至方丈,不顾众道士劝阻,打开“伏魔之殿”,放出妖魔,遂致大祸。他吩咐从人,隐瞒走妖魔一节,假报天师除尽瘟疫,得到仁宗赏赐。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高俅与端王(后来的徽宗)结识。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对曾打翻他的王升的儿子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施行报复。
王进出走延安府,在史家村给史进教枪棒。
史进因擒少华山陈达而和朱武、杨春相识往来。华阴县中秋夜来史家村捉拿赏月喝酒吃肉的史进并少华山三好汉。
●第三回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头领杀退县衙之兵,去延安寻找师傅王进,与鲁提辖在渭州潘家酒店相遇。鲁达救助金翠莲父女,打死郑屠。
●第四回 赵员外重参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在桃花村为刘太
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打仇,与鲁达相认。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
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在寺院上了假扮道士和尚,实则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二次复回,被二贼击败,到赤松林,遇到剪径的史进,二次再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花和尚力服波皮,从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直垂杨柳,众泼皮惊服。智深还席,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采,两人结为兄弟。
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林冲见是高衙内,虽然恼怒,但忍了。智深来助,林冲忍让。
高衙内思念林妻,富安和林冲好友陆虞候陆谦出卖朋友,请林冲去吃酒。高衙内却哄林妻到陆虞候家调戏,林冲闻讯赶到,衙内逾窗而逃。
老都管引陆谦、富安见高太尉,定下陷害林冲的计策。林冲中计被擒。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叫鲁智深不要打董薛二人,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柴进厚待。与洪教头比武取胜。
来到沧州,用钱买通差拨管营,又得柴大官人遗书信照看,免挨一百杀威棒,还开了枷,派去天王堂当看守,林冲深感“有钱可以通神。”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陆虞候再次设计陷害林冲,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怒寻陆谦不遇。
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欲烧死林冲。林冲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
林冲在一庄上烤衣讨酒,打散庄客,醉倒雪地,被庄客捉住。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林冲被捆至柴进庄暂住。官司追捕甚急,柴进周济他去梁山。
在酒店吃酒时乘酒兴赋诗一首。发抒对高俅的不满,表现对未来的向往。与朱贵相识,被船接去梁山泊。
王伦出于嫉妒人心,先不肯收留。后要林冲拿“报名状”来,林中下山等了两天,第三日等得一人,却是杨志。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王伦想要杨志在山,以牵制林冲,杨志不从,只得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
杨志乃杨令公之孙,因丢了花纲石,想补殿帅职役,被高俅批倒赶了出来。缠盘用尽,便卖宝刀。遇到泼皮牛二,无理取闹,杨志性起用刀杀了牛二,被监禁于死囚牢中。众人见他为东京街除了牛二这害,多方周济。又被送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留守梁中书见杨大喜想通过演武试艺,抬举杨志。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杨志枪胜周谨,箭胜周谨。又与索超相斗,不分胜负,两人都被封为管军提辖使。梁中书与夫人商议收买十万贯礼物玩器,选人上京去庆贺蔡太师生日。
朱仝、雷横巡捕贼人,在东溪村边的灵官庙里抓住赤发鬼刘唐。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晃天五人义东溪村
晃盖设计救了专门拜访他的刘唐,以甥舅相称,瞒过雷横。又送雷横银两。刘唐向晃盖说知梁中书要用十万不义之财买来金珠宝贝庆贺蔡京生日,“取之何碍。”晃盖曰:“壮哉。”叫他安歇,从长计议。
刘唐去赶雷横,要追回晃盖送的银两,与雷两扑刀相斗,吴学究铜链相隔,晃盖赶来劝住。晃,吴,刘三人计议智取梁中书不义之财。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等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吴用向晃盖,刘唐介绍三阮。并连夜起程行百二里地,来到梁山泊边的石碣村。
阮氏三弟兄充满对官府之满;而对梁山泊好汉则生羡慕之情。吴用因势利导,说转三阮。
六好汉在晃家庄设誓化纸;公孙胜强求会见晃盖,与晃盖说知取不义十万贯之财的事。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七星聚义,在黄泥冈东十里路的安乐村白胜处安身。
梁中书要杨志送宝,杨志不要大张旗鼓,而要扮做客商。并要老都管、两个虞候都听他的,不要在路上闹别扭。一行十五人,出北京城,取大路往东京进发。
正是五六月天气,酷热难行,军汉倒地。七个好汉装做贩枣子的小本经纪人,白胜装做卖酒的,八人使计用蒙汗药药倒众军汉,老都管,老虞候。
杨志喝得少,起得早,要跳冈自尽。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杨志不忍自尽,下冈而去。
做制使失了花石纲,做提辖又失生辰纲,只好投二龙山落草。
鲁达杀死郑龙在二龙山落草。
都管,厢禁军回京谎报杨志勾结贼人,盗走珠宝,梁中书告知蔡京。蔡京命令府尹捉拿贼人。府尹责成缉捕使臣何涛限十日捉拿贼人上京,何涛为之烦恼,兄弟何清向他说出了晃盖与白胜。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晃天王
何涛、何清兄弟到府尹告状,拿来白胜,搜出脏物。何观察等人于郓城县捉拿晃保正,遇到押司宋江。宋江稳住何涛,飞报晃盖。
捉拿晃盖的朱仝、雷横放了晃盖。何涛回禀府尹,带人捉拿三阮。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晃盖梁山小夺伯
何涛带领官兵捉拿三阮,何涛被割耳放走。众好汉上梁山,王伦嫉妒,不肯收留,吴用计激林冲火拼王伦。林冲仗义,杀死五伦,吴用要林冲坐第一把交椅,林冲辞之。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晃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林冲推晃盖为首,吴用,公孙为辅,自己坐了第三把交椅。
吴用施计,大败官兵,捉拿黄安,得了不少人马船只,获财物金银无数。方针救白胜谢宋江。
宋江济阎婆之困,阎婆为谢宋江,把女儿婆惜与宋江作妻。婆惜与张三通奸。
刘唐持金谢宋江,宋江收晃盖谢书。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阎婆硬逼宋江与女和好。未成,宋江欲给王公棺材钱,发现招文袋忘在家中,招文袋里有晃盖书信和谢金。回到家里,为婆惜陪话婆惜不给招文袋,以官司相逼,宋江将刀杀之。
阎婆骗宋江至衙门告状,众公人不捉拿宋江。唐牛儿又来隔开阎婆,宋江逃走。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
知县想庇护宋江,只把唐牛儿问罪;阎婆再三哭闹,知县差朱仝,雷横捉拿宋江。宋江藏于家中,朱仝有意放走;雷横不捉拿宋太公。两人只抄宋江和父亲断绝关系的执凭公文回县回话。
宋江与兄弟宋清到柴进庄上躲避,撞见正发疟疾烤火的武二郎,武松正要在病好后去拜访他。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被宋江惊出一身汗,疟疾好了。武松要回到到清河县探望哥哥,宋江兄弟两个专程相送,与武松结束兄弟。
武松到阳谷县地面。在景阳冈打死猛虎。
知县赏钱一千贯,武松把钱散与猎户。知县抬举武松为步兵都头。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武松遇到哥哥武大郎。行至家中,与潘金莲相见。金莲顿生邪心,调戏武松,被武松臭骂一顿。金莲反咬武松调戏她。武松要去东京出差,向哥嫂辞行,遭到嫂嫂冷骂。只劝哥哥安分守己。
武大只按武松所说行事。西门庆偶见金莲,一日三进王婆门,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到王婆家寻西门庆看破机关,报知武大。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郓哥与武大设计捉奸,武大被打卧床,王婆设计陷害武大。
金莲用砒霜毒死武大。西门庆心怀鬼胎,宴请团头何九叔,何疑之,看了金莲并武大尸首后惊倒。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何九叔假昏,听夫人言,收下武大骨殖并西门庆给的十两银子。
武松回家,引何九叔,郓哥到县府告状,知县得了西门庆贿赂,把武松驳了回来。
武松酒请四邻,寻下淫妇、王婆口供,挖了金莲心肺五脏,割下狗头,又到狮子楼把西门庆倒跌街心割下头来,并金莲头一处供于武大灵前。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武松告官,府尹送他到东平县,陈府尹给他减了罪,解赴武松到孟州交割。
中途遇母夜叉孙二娘,没有喝其蒙汗药酒,假装昏死,二娘来拖,就势按她在地下。菜园子张青出来解除了误会。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张青要做翻两个公人,引武松去二龙山落草。武松不教伤害两个公人。
来到东平府,不主动给差拨行贿,愿挨一百杀威棒。多亏施恩相助,未遭杀威棒、盆吊、土布袋之刑。小管营施恩厚待武松,言说要他将息半年三五个月,有事相央。武松听了不吃酒。去天王堂前把那三五百斤重的石头只一撇,打下地里一尺来深,又掷起,离地一丈来高,神力惊人。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
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蒋门神把快活林酒店时还旧主施恩。施恩敬重武松,重霸快活林。
张都监请武松来家,酒肉相待。灌醉武松,设计擒拿,指使知府将武松下入死囚牢里。
施恩给康节级、叶孔目各一百两银子,以保武松性命。武松被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半路施恩送衣送吃,备说蒋门神复夺快活林之事,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四个公人,奔孟州城里来。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武松在鸳鸯楼,杀死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连夜越城而走。
孟州知府着人缉拿武松,张青介绍武松到二龙山宝珠寺鲁智深、杨志处去。孙二娘母夜叉教武松打扮成行者,当时来到蜈蚣岭,与庵里假扮出家与女人调笑的先生斗将起来。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在蜈蚣岭杀了王道人。救了张太公家女儿,来到白虎山孔太公庄上,为讨酒肉,打了孔亮。跌进溪里,醉中被孔明孔高捉拿,却被在此庄上居住的宋江搭救。武松表示要去二龙山落草,“异日不死,受了招安。”宋江鼓励他归顺朝廷青史留名。
宋江夜来清风山,与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相会。王矮虎,劫一妇人到自己房中,宋江问明是花荣同僚刘高的妻子,便跪拜在地,要王英放她回去,并许下日后与王英娶一个妻子的诺言。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宋江投花荣处,劝花荣与刘知寨和好。
元宵佳节,宋江月夜鳌山前观灯,刘知寨夫人指他为贼,刘知寨派人捉了,花荣带人救回宋江。宋江当晚去清风山躲避,又被刘高所捉,青州府慕容知府派镇三山去刘高处押来宋江,黄信与刘高设计骗花荣到清风寨内,和宋江一起解青州府来。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清风山三好汉燕顺,王英,郑天寿拦路打败黄信,抢回宋江,花荣。
慕容知府派秦明来清风山,秦明跌入陷马坑被活捉。众好汉挽留,秦明不肯背负朝廷,来到青州,慕容知府不开城门,言说昨夜秦明引人打城杀人,并把秦明老小头割了拿给秦明看。秦明只好退回。宋江、花荣说明这是要秦明死心塌地的计策。宋江把花荣的妹妹许与秦明。秦明单骑来清风寨,说转黄信入伙。
第二篇: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国旗下讲课稿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从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正因有了红色基因,我们共产党人才有了冲锋陷阵的勇气、改天换地的志气和决胜未来的底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缅怀先烈、矢志不渝的传承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传统不是因循守旧,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红色基因植根于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动谱写的事业中,与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通,是我们最需要激活的精神密码。激活红色基因,才能亮出民族精神的鲜红底色,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唤起无坚不摧的红色能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红色基因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人物事件,发挥激荡人心、凝魂聚气的强大作用。要通过听红色歌曲、观红色文物、读红色经典、看红色电影等,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红色基因的存在和传承,自觉升华精神境界、激扬价值理想。融入精神血脉。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今天我们回首峥嵘革命岁月,那条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红色征途,那些标记为中华民族精神族谱的红色基因,正是我们情感的依附、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唯有把红色基因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防止衰减、缺损,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本色、永葆先进。反之,如果不能有效融入精神血脉,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丢掉了根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就要把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年轻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要把红色基因植根爱国主义教育和文艺作品之中,讲好红色故事,补充红色营养,不断激发中华儿女的信仰伟力,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立足躬耕践行。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红色基因来自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其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藏于实践。传承红色基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中,更重要的是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正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有了信仰,脚下才有力量。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接近还不是实现,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过,还有许多“雄关天险”要闯。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高擎长征的精神火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闯关夺隘,跑好精神接力,走好我们每代人自己的长征路。
第三篇:国传统文化讲课稿
国传统文化讲课稿
第一讲 弘扬儒家礼仪,促进社会和谐
江南 陶稳固
语 录
实现仁爱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首先是对父母的孝,其次是对兄弟的友爱,再次是对朋友言而有信,然后再将此心推及天下,达到博爱。
‚学‛就是继承前人的文化;‚习‛就是在实践中感受、理解、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并最终成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成为引导自己行为的指南。
为官者不同于为政者,为官者重在事上,获得上级的赏识即有晋升;为政者重在事下,即要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
古时得道之人,困厄时也快乐,通达时也快乐。所快乐的不是穷达本身,而是悟到了‚道‛这种境界,穷达对他们来说,如同寒风暑雨的更替一样自然。
导言:略
一、礼是和谐的根本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和‛是实施礼的结果,‚和‛如果不合礼的要求,那就不是真正的‚和‛。孔子强调‚礼‛的价值,目的在于维持和促进人伦
关系的和谐,达到‚和‛的境界。
礼,并非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怎样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就有了维持社会秩序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规约,这就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体现。《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规约,但实际上是内在的人性自然流露的结果。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抽象的,礼是具体的,要了解仁,须先了解礼。
原始儒学认为礼的根本是‚和‛,就是便人际关系达到理想状态。儒家思想的一个原则就是‚贵和‛。个人、家庭、社会、天下,事事都要以和为准。
二、礼自正名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弄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正名是指的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特指伦理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刘邦以反秦之暴政、仁义爱君为名,夺得天下,以陆贾十二篇文章为《新语》,‚马上得之,诗书治之‛。
。在‚重农抑商‛传统的国度里,官本位一统天下,全社会都鄙夷商人,商人不能应试登第。晋商和徽商以儒商自诩,为己正名。将圣人思想运用到商道,和气生财,诚信为本,以义获利,以商福民。
孔圣人办私塾而不从政,并引《尚书》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他也是为己正名,善教比善政更重要,更有价值。
马克思《资本论》中指出:‚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近代社会更是如此。商人、商品和商业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商人可以存在于任何社会微小的缝隙中,并逐渐开辟出一个活动的大天地。他们顽强的生命力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便会勃发出旺盛的生机,以致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商人可以产生压倒一切的影响。‛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产业界人士的使命是消除贫困,是将整个社会从贫困中拯救出来,并使之富裕。我们从事生产和销售,目的不在于使工厂和商店获利,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劳动,使全社会走向富裕。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来自工厂和商店的努力。我们的企业繁荣兴盛的全部意义也正在于此。松下电器公司的真正使命是通过不断生产,为社会创造无尽的财富。‛ 正名,实际上就是孔子时中思想的体现。任何一种礼法制度,都是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一种反映,礼法应该以仁爱为精神,而仁爱的具体化也应该依礼法而展现。正名也就是正仁与礼统一之
名,仁与礼是不能分开的,如同人的精神与躯体浑然一体一样。一说到礼,就内含着仁的本质和精神,一说到仁爱,就又必然有一些具体的内容,仁与礼的高度统一是正名思想的本质要求。
三、礼是社会规范的总和
孔子把礼看作是立国、立身的基础,‚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礼记•哀公问》)‚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 《论语》中,‚礼‛字出现了76次。
礼包括礼制和礼仪,是诸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荀子继承了孔子礼的思想,说‚礼者,法之大分,统类之纲纪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实际就是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富有仁爱精神的道德伦理以及法律规范的总和。
孔子主张用内、外两种方法治理百姓,‚内‛指用道德来引导,‚外‛指用礼法来规范。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靠政令来领导,用刑法来规范,百姓能免于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俗来规范,百姓就会有羞耻心,并且真心归服。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意即‚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务必使诉讼案件不再发生吧!‛一个官吏能大公无私地审理案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化,使人民化于德,习于礼,无争无讼。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
子产死前告诉他的接班人太叔说:‚为政要宽猛相济。‛有德者为政,要以德服人。孔子赞之:‚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所以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珮,妇人舍珠珥,夫妇巷哭,三月不闻竽瑟之声‛。并流泪说,子产‚古之遗爱人‛。
管仲佐齐桓公,不以兵车霸诸侯,一匡天下,击退夷狄,使中国免遭异族统治。他管理内政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剥夺了郑氏 三百户采邑,使之吃粗粮过日子,而无怨言。
孔子重礼教、礼俗,与轻刑的思想,极大缓解了缺乏法治的社会里的矛盾。礼教、礼俗是靠内在的启发让百姓自觉遵守契约的规定,达到规范风俗、教化百姓的目的。
韩非子提出了制定礼法的原则:‚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如此,则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恩情才能建立起来。后人也说:‚强人所难,法不立也‛,‚禁人所必犯,法不行也‛。‚高不可及者,不可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可以为国俗。‛孔子亦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此天下则和谐了。至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更高的境界了。
孔子的轻刑与韩非子的重刑重法并不矛盾。都是指刑罚范围不要太广,打击面要小,但打击力度可以加重,以示刑罚之威严。这并非重法刑,即把一切活动都纳入刑法禁止范围。
礼依时而变
子张曰:‚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其中的基本要义是不变的。自周至今,逾十九世矣,还远不及百世,周礼中最基本的要义,至今是未变的。礼之本在执中,礼宁俭,丧宁戚。
五、礼之本——仁爱、执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实践礼仪,与其奢华,宁可俭朴;就丧礼来说,与其形式上周到,不如心情悲戚。实际上礼贵在得中,本末兼顾。《礼记》载:子游问孔子办丧事有没有固定的标准?孔子回答:‚办丧事,那要由家里现有的东西是多是少而定。家境富裕的可以办得丰盛些;家境不好的,可以办得简单些。但不论贫富,同样都是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去做,这样就没有人责备他不合标准的。‛对家境富裕的人家,要求不能超过礼节,过分铺张,以致破坏制度。这是一种善意的限制。
子夏问曰:‚‘巧言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礼记•檀弓上》载:齐国大夫成高子说:‚活着应当有益于世,死后不得妨害于人。‛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埋葬我的尸体就行了。
爱人是仁的核心,礼是实现仁的载体。这礼包括了礼仪礼俗和礼法。仁爱是礼法的本质精神,仁、礼不能分开,这是中庸哲学的本质要求。
仁爱是一种精神,必须时刻围绕当时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不违背社会主流意识的要求。
仁爱是一个过程,由近及远,由人及物,由人及鬼的过程,也是由小孝至大孝的过程。礼法随之损益,方可名正言顺。
六、礼仪与为礼以敬
‚酒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祚阶。‛(《论语•乡党》)
古人常用的礼仪有冠、婚、丧、祭、朝、聘、射、乡八种。冠为成人之礼,是所有礼之起点。婚礼是成家之礼,须谨敬慎重,亲和团结,乡射和乡饮酒是农闲之社交活动,意在敦睦乡邻。《论语》载饮食之礼,即八不食:‚食 壹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
中国传统文化漫谈(几年前的培训讲稿节选)(2009-10-27 10:58:37)
分类:信口开河 标签:博客 培训 文化 |
一、引子,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商人坐在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多条大鱼,商人先对渔夫能捕这么多的鱼恭维了一番,然后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捕这么多鱼?
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捕到了。
商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捕一些鱼?
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商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出海捕几条鱼,回来
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黃昏的时候晃到村头的小酒馆里喝点小酒,再跟哥儿们玩几圈麻将,我的日子过得可充实又忙碌了!
商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读MBA的,我倒是可以帮你策划一下!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船队了。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鱼罐头加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大连,再搬北京,最后到上海。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商人回答:大约十五到二十年。然后呢?
商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賺!
然后呢?
商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
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黃昏的时候晃到村头的小酒馆里喝点小酒,再跟哥儿们玩几圈麻将,你的日子就过得又充实又忙碌了!
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已经就是这样了吗?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故事里面包含着哲理,所以我就从中国的哲学讲起,我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多学一点儿哲学,对今后的为人处世都有帮助。那么是不是我们现在的为人处世做得不够好呢?我说不是现在做的不好,而是要追求完美,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什么是哲学及宗教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
谈中国的传统文化必然要提到中国的哲学。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看成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似,其实哲学和宗教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不同的人包括学者对哲学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完全不一样。(冯友兰语)一般认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人只要还没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人生进行反思,至于做系统反思的人就更少了。但是一个哲学家却总是要进行哲学思考的,也就是说,他必须对人生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这种思
它是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在对人生进行思考之前,我们还要先对思想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哲学和宗教也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人都认为儒、释、道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其实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和道教也不是一回事,道家是一种哲学,而道教才是宗教。我们一般不去区分,笼统的讲都是道学。宗教强调的是人的信仰,绝不容许你怀疑。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但你要把大幕拉开给我看,我看了以后,绝对信!这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区别。
在儒、释、道三家中,释也就是佛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较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有一种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要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中国人大多数并不是虔诚的佛教徒。
儒家和道家以及道教相对来说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领悟到精髓。而西方就不一样,西方大多数国家是基督教占主导地位,普及到广大的老百姓,因为基督教非常简单,你只要信上帝,信耶稣基督,知道有天堂,有地狱,有忏悔,有圣经里的故事,知道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些老百姓不用受什么教育就可以是一个基督徒。
教意识不浓,是因为哲学意识太浓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也就是说,学习哲学是为了心灵的提高。
(冯友兰先生语)幸好除宗教外,还有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而且这条通道比宗教更直接,因为通过哲学达到更高价值,人不需要绕圈子,不必经过祈祷和仪式。人经过哲学达到的更高价值比经由宗教达到的更高价值,内容更纯,因为其中不参杂想象和迷信。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份。
许多人都认为哲学很难学,因为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来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说得越明晰,暗示的成分就越少。正如讲话,越是采用散文的形式就越不象是诗。中国的哲学语言非常不明晰,而其中所包含的暗示是无限的。
三、孔子、孟子与老子、庄子,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 怎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呢?孔子,圣人也。圣人的名也是后来追认的,活着的时候过得挺惨,年轻时受了许多磨难,看你怎么办?五十多岁的人了,只好离家出走,周游列国,说是寻找周礼,其实也在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做点更大的事。但两下都落了空,缺吃少穿的走了一圈,多次遇难险些丧生,最后,拉回了一车的白眼。
出去转转,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黑暗,除了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弄得天下乌七八糟以外,叫‚周礼‛的那套东西早已失传。连最起码的祭祀也没了礼法,这能行吗?长此以往,没了教养。
无论是君臣还是民子,面上的事总得要挡一挡吧,祭祀时不懂礼法让人笑话,不会就学吗,谁会?听说孔子向老子问过礼,孔子一定会,那向他请教请教如何?于是孔子门前经常有人来学礼。
人心向礼,古风犹存。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举一反
三、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地办了个私人学堂,教得满头大汗。
教授没有教材,只好亲自编纂修订《易》、《乐》、《礼》、《春秋》、《诗经》、《尚书》。修着修着,修出了自己的道道。
郭沫若先生说:孔夫子在中国的历史上终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自己学,中国人差不多都成了孔子的弟子,别的不讲,就讲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事儿,哪一回不是朋友一来高兴得滥醉?没钱,借钱喝,记帐喝,宁可朋友走了以后老婆不乐亦乎,也不能让朋友不乐乎。
不管怎么讲,古老的东方文化,孔子的思想占了一大席之地。另一个占了一大席的当属老子了。
………… …………
现在再找出《道德经》,其深奥的知识仍使我们受益无穷。‚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道生人,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看看《地产观察》上的广告,是中远颐和丽园的,以‚上善若水‛为题,‚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
现在的道德,看来已不是老子所说的道德了。
老子有一个比喻:‚天下柔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管怎么说,他老人家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那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把中华民族引入了智慧的殿堂,使东方文化源远流长,增添耀眼光芒,可谓功盖万世。
现在不知还有几个读《道德经》的,恐怕有人也不知老子是谁了?
庄子,名周,他的生卒年代已经失传,司马迁只说他‚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致与孟子生活的时代差不多。他家境非常贫困,但品行高洁。庄子之于老子,如同孟子之于孔子,所以后世言儒必称‚孔孟‛,言道必称‚老庄‛。庄子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庄子》一书以简洁深刻、旷达放任的思想和才华横溢的手笔,对后世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人对庄子精神也多有继承和发扬。
郭沫若先生评价说:他的文笔,据我看来,在中国的古文中是古今独步的。……庄子是绝顶聪明的人,他的门徒们大约也是些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的文章实在是异常超妙。
我们都学过庄子的《庖丁解牛》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陶渊明还有两首《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其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 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宝玉因何如此喜欢这段曲文呢?也许是这感情戏感染力度了得?但无论怎样,宝玉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起码他有能理解这曲文的学识。那么,后边接下来的情节,更证明宝玉的佛缘慧根。宝玉对身边女孩都是真心的爱护,并且极力维护大家都和睦相处,他讨好林妹妹,亲近宝姐姐,关照史湘云……结果呢,弄得人人对他有了意见,于是,他只好自己跟自己较劲,先是写下: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后来,黛玉又加上一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看似简单的禅机禅语,智慧不到是无法理解的。我们面对复杂的有情世界,如何对待亲情?都说亲情比金钱还重要,但谁都体会过亲情中的无尽烦恼……宝玉的悟是很有价值的,只是我们还没有深入领会。
…………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庄子)
什么意思呢?
手巧的人多劳累,有智慧的人多忧愁,没有本事的人无所追求,填饱肚子就悠闲的遨游,飘飘荡荡如同一叶没有拴住的小舟,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在逍遥的人啊!
中国之立轴中堂之类的绘画和瓷器上的图样,有两种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即家庭快乐图,上面画着女人、小孩,正在游玩闲坐;另一种则为闲散快乐图,如渔翁、樵夫,或者幽隐文人,悠然闲坐松荫之下。这两种题材,可以分别代表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念。
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小诗明显地充满着道家的情调。这种企慕自然的情调,在中国的许多许多的诗歌中都有流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一部分。
老子重自然,孔子重社会。和谐美,和谐社会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
林语堂先生说:‚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孔教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用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
林语堂先生说: 道家是‚浪漫思想‛、‚田野哲学‛
儒家是‚经典风尚‛、‚都市哲学‛ 冯友兰先生说: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
寻。儒学,济世之学,入世之道,既植于巷陌万户,又汇于宗室庙堂,含日月之辉,聚万世之明。
四、南怀瑾先生
谈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不提南怀瑾先生,南怀瑾先生是台湾著名学者,现居香港。他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博学多识,著述等身。南怀瑾先生有许多头衔,教授、哲学家、大居士、国学大师、禅宗大师、当代通人、通天教主、儒释道大宗师等等。
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在海峡两岸都很畅销,读过他的书的人很多,见过他的人也不少。很有意思的是南怀瑾先生也是浙江温州人,我们还是和温州很有缘的。应该说温州是个小地方,但温州也是个好地方。用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很丰富,更出人才。大数学家苏步青也是温州人。
南怀瑾先生对儒、释、道三门学问都非常精通,对儒家、佛家、道家也非常推崇。他对三家有个形象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对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了——没有了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
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一些回来,没钱就观光一番,也没有人阻拦,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主动找上门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他还对儒、释、道有过相对尖锐刻薄的评价,他说:‚儒家吗,人品好,胆子小;道家吗,人品好,敢捣乱;至于佛家吗,则是人品好,什么都不干。‛
南怀瑾先生不仅仅只限于精通儒、释、道三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各家也都很精通。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代表作。
五、《论语别裁》
《论语》是四书五经里的一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成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许多现代人感到非常陌生。《论语》以及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是生活在这片国土上,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哪怕你目不识丁,多多少少总要受到影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两千多年前讲过的许多话,我们今天还耳熟能详,即使你是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对于这些挂在嘴边的话也都听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温、良、恭、俭、让。
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既往不咎。尽善尽美。君子成人之美。
朽木不可雕也。(麻绳穿豆腐)
听其言而观其行。
(新华社新闻稿对陈水扁)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文质彬彬。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任重而道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循循善诱。言必信,行必果。以德报怨。不怨天,不尤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渴而掘井)
小不忍,则乱大谋。当仁不让。后生可畏。
(德国红环绘图笔广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察言观色。以文会友。名不正则言不顺。欲速则不达。既来之,则安之。割鸡焉用牛刀。道听途说。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做后说,不要光吹不做。(毛泽东——李讷、李敏)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思想目的不同,没有办法共同相谋。
《论语》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限于以上这些。
半部《论语》是谦虚的说法,表示读书不多,只读了半部《论语》。其实《论语》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治理国家,更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孔门的政治技巧,它讲的都是大原则,可以启发人的灵感,产生联想。
……时代的久远,2000多年前……
唐(李世民)、宋(赵匡胤)、元(成吉思汗)、明(朱元璋、崇祯)、清(12帝,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汉、三国(魏、蜀、吴)
春秋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吴、越、晋、鲁、周、郑)
……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六、文史哲的次序,读书需用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史不分,文哲不分。因为哲学并不十分好学,所以我主张先学习文学,最好是纯文学,再学习历史,最好是正史。所谓纯文学就是有别于通俗文学,比如诗词,散文,纪实文学等,正史就是有别于野史。引经据典,有了一定的文学
再看南怀瑾先生的书也就好懂了,你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慢慢发生一些转变。因为哲学的功能就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郭沫若先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坏脾气。不读书好求甚解,也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坏脾气。譬如有人要赞成一种主义,他对于该项主义并不加以什么的研究,只要看见一个名称起了一种感情作用,或者抓着一两句口号来望文生训地解释一下,他就梦梦然地成了该项主义的主义者了。
实际上无论文学还是历史都是十分有趣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读书要用脑,要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即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帝、老子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但这只是口号,只是招牌而已,讲的是儒家,做的却是道家。这就是整个东方世界政治的实质所在。
再举一个小例子,是关于《孔雀东南飞》的。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题目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40多句,1700多字,主
夫妻感情深厚。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逼子休妻,最终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仲卿亦殉情。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被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这首长诗表面的内容是什么?背后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 府吏得闻之 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
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
………… 再讲一个故事:
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12岁即能诗文,陆游有一首著名的词叫《钗头凤》,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钗头凤是词牌名称。
陆游二十岁(即绍兴十四年)时与唐婉结合,唐琬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感情深厚,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封建旧礼教的压迫下,他俩终于被迫离婚。后来唐碗改嫁给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孰料,在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唐婉以酒菜招待陆游,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写了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读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其词,也写了一首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瞒,瞒,瞒!
唐琬受不了这种刺激,回去后不久,竟因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后来陆游七十五岁了,就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写下了绝句《沈园》,悼念他的前妻唐琬。
沈园二首——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倾述了他对唐婉割不断的思
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电视连续剧《书香门第》主题曲,是如何形容书香人家的,又是如何形容寻常百姓人家的:
谁说识字忧患起,偏偏是世代书香人家 博古通今以明志,淡泊宁静自高雅 满屋的经史哲论,一张口家国天下 指点江山五千年,激扬文字论华夏
并非采菊东篱下,不过是寻常百姓人家 燕子飞过屋檐下,炊烟袅袅映丹霞 少不了家长里短,说不尽酸甜苦辣 心中明月清风,坐看风云变幻
都是一样的路啊,一样的雨雪风沙
都是一样的情啊,一样的真真假假 一样的悲欢离合,一样用心写的爱 用爱写的家
还有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毛泽东的《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关于‚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七、如何看待历史人物
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知名的四位女性。
吕后名雉,山东人,为人有谋略,在帮助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己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保太子的过程中表现了凶残的一面。她实际统治西汉王朝十六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实际统治者。吕后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法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全面地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代史学家对吕后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司马迁赞誉她是一位对历史有功绩、有作为的政治家。也有人把她说成是一个残忍、猜忌、阴险、弄权,集一切恶德于一身的坏女人。
马皇后,有智慧,好史书,深知‚善理天下者,以贤才为本‛。她经常劝谏明太祖朱元璋,不能独理天下,须选择贤才来共同治理,而人无全才,应‚各随其短长而用之‛。直到晚年还殷切地对太祖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马皇后身处富贵之
饮食也很节俭。常提醒太祖要关心民间饥寒。抑远外家,是封建社会后妃中较贤明的一人。五十一岁病逝,太祖在悲痛之余,决定从此不再立皇后,表示对马皇后的感恩之情。太祖说:‚家之良妻,犹如国之良相,岂忍忘之。‛
孝庄文皇后,十三岁为皇太极的妻子,临事处臵沉静果断,‚赞助内政‛。皇太极暴死,她痛不欲生,愿以身殉,诸王贝勒大臣都认为子女年幼,需要母亲抚育教养,故合辞劝阻。顺治帝年幼即位,多尔衮是清朝入关前后无皇帝名的真皇帝。关于‚太后下嫁‛并非空穴来风,出于政治原因,这种举措无损于她的历史地位。经过顺治时代的风风雨雨,孝庄文皇后已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重要任务了。尽心教养幼帝,颇得康熙帝的尊敬,几乎每天上朝前或下朝后,康熙都要到祖母那里去请安。孝庄患病后,康熙帝不分昼夜地侍候在她的榻边,亲尝药汤,精心奉侍,并传谕内阁非紧要事不得奏闻。十二月分,康熙帝步行至天坛,替祖母祈祷,乞求皇天厚土宁愿减己之寿以益太后,在旁陪祀的诸王大臣无不感动泣哭。孝庄文皇后的一生精明能干,生活俭朴,经历了清初三朝政局的变化,精心扶育两位幼年的皇帝成长。由于她的智慧与谋略,爱新觉罗皇权得以顺利绕过几次重大的风险暗礁,她对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大业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是清初政治舞台上有影响的人物。
初通文墨。咸丰帝疏于朝政,常让她代笔批答奏章,她趁机预闻政事,乃至‚渐思盗柄‛,表现出极强的权力欲望,引起咸丰帝的警觉和反感。咸丰说她‚机诈‛,需要小心。慈禧当权以后,为了牢牢把握最高权力,不择手段,费尽心机。执掌最高权力长达四十七年。她长期生活在深宫,缺少康熙、乾隆那样的雄才大略,但却不乏玩弄权术的心计和手腕。她一死,各派力量之间便失去了平衡,晚清统治很快就分崩离析。
如何看待历史人物?……
八、几位散文大家
再简单介绍一下四位男性,都是文学大家。老舍、梁实秋、鲁迅、朱自清
老舍的散文大雅若俗,都是针头线脑,婚丧嫁娶,风俗物事,如实地拉闲扯杂地写下来,便成就了妙文佳构。为什么同样描写‚零七碎八‛的老舍散文,就算得上大家手笔呢。顶顶要紧的是,他精通写作之道,绝不光以‚情真‛和‚形散神不散‛的肤浅说词做注脚。他懂得如何将自己的学养才华魔术般融入写作之中,让个性的灵气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像老舍这样有着深厚扎实的生活积累,观察体味人生百态、世情千姿敏锐细致、精微独到,20世纪的中国并不多见。读老舍的散文,你的欣赏口味永也不会因时过境迁而变得迟钝。老舍确是用文字绘画的丹青妙手,勾描人物,涂抹风景,无论笔墨或浓或淡,那力透纸背的功夫,那神气活现的韵味,一看便知只能是老舍的。老舍的散文也不外乎写景、记人、抒情、说文、论事几类,而且文中的细节又全是那么平凡,语言还朴素直白到平头百姓看了会觉得自己也是当大白话作家的料。想一想,老舍得运用何等的艺术手段,才能使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鲜活起来。我推荐的《我的母亲》是一篇叫人啼泪的挚情之作,老舍这时‚絮叨‛起母亲的家长里短,是不吝笔墨的,他那么细微地描写,只是为传达一个朴素的道理:‚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文章以‚心痛!心痛!‛结束,却让读者落泪。老舍的幽默,是轻松的、俏皮的,也是智慧的。老舍幽默散文里的佐料不全来自生活吗?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个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反照。他把它们拆散、肢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推荐一篇很有幽默感的散文《有声电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得起时间的磨砺,能让人不断去阅读、挖掘、研究的作家实在不多,老舍是一个。
1903-1987),20世纪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的散文自然、真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绚烂之极趋于平淡,旁征博引、中西逢缘。多年的偏见和积习曾遮蔽其光莹。《雅舍》系列
鲁迅,政治思想性强,梁实秋,文学艺术性强。
冰心评价:‚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来,谐而不俗。‛
国宝级大师季羡林评价梁实秋说:‚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推荐的散文在网上很容易就能找到。
九、学习的目的
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的团队?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摆脱平庸。只有书籍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灌输给你。每个人都要重视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质量需要锻铸,而读书学习就是锻铸的重要方式。不管时间有多紧,适当的保持经常的有选择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郭沫若先生说:《论语》、《大学》、《中庸》对于个人的修养上,确还是有用的书。…内容比较精粹,读起来也比较容易懂,老年人、中年人读了,我觉得都有好处。不过我感觉特别是极端繁忙的社会人,把一些荒废在无聊的应酬上乃至不正当的娱乐上的时间,用来读这些书,不仅可以使个人更正大得一些,而且可以使社会更光明得一些。
琼瑶、金庸,通俗文学,文字优美,有情趣、有意境,但有局限性,言情、武侠。……更进一步的,可以多读纪实文学、人物传记,进而再多学点历史知识,然后再读几本哲学著作,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必能达到心灵的提高。我的建议是本专业的知识应该是第一位的,闲暇时间多读读历史、散文,再看一两本哲学书籍。提高综合素质,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生物、医药、财经、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方方面面,包罗万象
………
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与新时期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今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下一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华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十大特色:
(一)勤劳智慧,奋发有为;
(二)爱国爱家,仁政恤民;
(三)勇于创造,革故鼎新;
(四)廉洁奉公,为民请命;
(五)轻利重义,舍生取义;
(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七)尚贤选能,注重文事;
(八)敬老慈幼,尊师重教;
(九)诚信谦和,敬业乐群;
(十)胸怀博大,协和万邦。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大特色则又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
(三)重视人生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
(四)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五)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新时期的青少年教育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一项宏大的跨世纪工程。生活在如此灿烂厚重的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我国青少年,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受者,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当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
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青少年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
当代青少年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当代青少年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既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爱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入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青年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化量。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二者是数学上的‚映射‛关系。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益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我国广大的青少年,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臶,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驱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何消除这种影响呢?除了对青少年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
以此为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否定和批判‚一己私利‛,肯定和赞扬‚天下之利‛,也即为国家、民族‚夙夜在公‛、‚以公灭私‛和‚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思想,而视为一己之私利而臵天下之利于不顾的人为‚贼臣‛、‚贼民‛和‚小人‛。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这就是闪烁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见利思义‛、‚义然后缺的思想。
如果我们在教育青少年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青少年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的着力点民族传统文化是不会中断的,新的思想道德规范只有与人的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承接才能成活,才能发展。今天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我们要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思想道德规范之基矗。
为此,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整体主义精神,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贤能与选,讲信修睦……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至理名言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着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而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青少年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青少年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毛泽东同志指出:‚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毛泽东书信选集》)的确,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爱是情感之双向交流,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青少年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青少年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入,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赡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青少年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兄弟姐妹竟相托辞不赡养父母,甚至出现了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所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青少年品德修养,不仅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慎言力行‛。‚慎言力行‛
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青少年砥砺成才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他们对‚美好理想抱负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的磨炼‛这一道理理解不深,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决心强于意志,好高鹜远,脱离实际。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确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育青少年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五)弘扬传统理想人格,争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怫、道为辅的复合型文化。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在儒为‚圣人‛、在道为‚真人‛、在佛为‚菩萨‛。三家理想人格虽各具特色,但有以下共同特点:(1)内圣外王,修身治国;(2)重义轻利,克己奉公;(3)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古往今来,一代代的圣哲都是上述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者。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教育青少年也要引导他们追求当代理想的人格,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结合古代理想人格之特点和当前青少年思想和生活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六个方面来进行‚四有‛新人人格的培养:(1)坚持‚五爱‛,先公后私;(2)尊重科学,追求真理;(3)自立自强,遵守法纪;(4)拼搏进取,勤勉敬业;(5)为善去恶,以和为贵;(6)忠诚守信,谦虚
礼让。这种‚四有‛新人的理想人格,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对于培养青少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明和精神都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展的眼光,以现实需要为基础,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来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不断探索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第四篇:国旗下
文明礼貌 珍爱生命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文明礼貌 珍爱生命》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尽还被人们广为传诵。“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采取了种种加强校园安全的措施。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提高安全意识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校园内不追跑打闹。楼道及教室不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右行礼让,上下楼时不跑、不推、不逗、不闹、不拥挤,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2.注意体育课及课间的运动安全。体育课听从老师管理,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3.注意饮食安全。不吃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不买无照商贩食品,预防食物中毒。
4.注意交通安全。上下学时学校门口人多车多,过路时要特别小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珍爱生命,相信你们一定会珍惜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用智慧、勤奋与美好的心灵,在这块沃土上吸取丰富的营养,健康成长,愉快生活。让生命的一泓清泉,永流不息。
做文明学生 创和谐校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有位教育家说过:一个良好的习惯是人终生享用的财富,它好象你在银行存了一大笔存款,我们享用的是它的利息;坏习惯则是巨额的债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债务也不断增加,一生也逃不出。今年正是我们成都市争创文明城市的重要时候,我们更应该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和职责,因此我在这里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
一、穿着、仪表文明:
1、按学生要求着装,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不穿奇装异服,按要求佩戴校牌、红领巾、团徽等。
2、不化妆、不画眉(除演出外),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着装整洁,朴素大方,不污损、破烂,不披衣散扣。
3、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及不得披衣撒扣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二、行为文明:
1、按时上学。尽可能的不要迟到。(培养集体荣誉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意识)
2、自己的事自己做。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清洁卫生。
3、文明礼貌习惯。说话要和气,用语要文雅,态度谦逊,不说脏话、粗话、不给别人取绰号,不恶语伤人,校内一律使用普通话,校外提倡使用普通话。
4、站姿、坐姿、书写的习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
5、学会欣赏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你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6、学会关心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手,奉献自己的爱心。
三、生活文明
1、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比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对着人打喷嚏和咳嗽;不乱仍果皮纸些等。
2、勤俭节约习惯。比如: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分钱,节约用水,用电等。
3、按时作息。
希望同学们都努力做到以上要求,人人争做文明人,人人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谢谢大家。
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正值花季,你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理解,尊重赞扬以体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 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有些现象我们学校也曾发生过,比如:有的同学在我们学校上学的时候,不遵守纪律,不听老师的教育,爱小偷不摸,小到别人的一根笔,一块橡皮,大到偷钱,偷饭盒,偷老师的MP3等等,还有的同学爱打架,总之在他们的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有了许多劣迹 当他们走出我们的校园,或早或晚,可能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其实他们就是在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了我们,比如网吧,对你们的成长就极为不利,你们也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犯罪啊 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一起来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直至完全避免犯罪现象的发生。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一、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 它是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好教材,如果能完全按照《守则》和《规范》来做,就是一位好的学生。
二、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各班举办一次以“法律在我身边”为主题的中队会或班会通过主题班队会,唤起每位同学的法律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法律无处不在,法律无时不在 遵法、守法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作为学生学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
1、学法、懂法、守法、不违法、不犯法
2、知法、用法 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受侵害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祝愿我们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一同举起生命的盾牌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依靠法律这把双刃剑,平安、健康、茁壮成长。
永远令我骄傲的祖国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永远令我骄傲的祖国
迎着朝阳,披着霞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亢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它飘扬着,飘在九百六十万广沃的土地上空,飘在所有的中国人心中,面对它,我们再抑制不住内心的崇敬,我们为它自豪。
每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都有着炎黄的血脉;每个华夏子孙都把龙看作自己永恒的图腾;每个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有一件让他永远搁舍不下的东西,那就是让他永远为之自豪的祖国!此时此刻,一幅跨越时空、交织着历史与现实的画卷渐渐浮现…… 当世界笼罩于原始与愚昧的混沌中时,古老的东方燃起了文明的火种;当欧洲处于中世纪教会神权统治之下时,中国的四大发时迸出了科技的火花;当世人习惯于不知所踪的七大奇迹时,他们仍要为东方古国的兵马俑倍感惊叹!历史的车轮伴着礼炮的呜响把中国载入了新的纪元—我们不再只有原始的火药,腾飞的火箭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载上了环宇;我们不再只有古老的长城,横截大江,“高峡出平湖”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也不再只有贫穷落后,公元一九九八会铭记: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已告别温饱,实现小康……
今天,我们再次站在国旗下,看着它冉冉升起。这鲜艳的国旗,不正是凝聚了亿万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情和期望吗?为了她,钱学森不顾美政府的阻挠,义无反顾的回来了;为了她,一位中国男孩三度与美国校长交涉要求悬挂中国的国旗;为了她,十六岁的桑兰不幸颈椎骨折……然而他们没有丝毫怨言,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让祖国变得更富强、更加美好!回首昨天,我们的祖国在曲折中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国正以让让世人瞩目的姿态傲立与强国之林。五星红旗飘吧!你飘尽沧桑,飘走历史,飘出辉煌,让我们虔诚的向你宣誓: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母亲而奋发图强.敬老、爱老、助老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在这个金秋送爽的十月,又迎来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新时期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让我们借“重阳节”的到来,去帮助爷爷、奶奶或周围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向老人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幸福美满!我们衷心希望“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学会做人
同学们:
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一个人有多少知识,有多少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人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人,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的人。因此,学会做人,离不开现实社会。就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而言,就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礼仪常规》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对于各人来说,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一生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活到老,学到老,是一辈子的事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懊悔,不会因碌碌无为羞愧。”我希望同学们以这种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鼓舞自己,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好习惯
益终生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好习惯 益终生》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养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就拿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作业总是马虎潦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成绩总是不好;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会使你终生受益。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谢谢大家!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是《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必要性。古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 “可憎”了。
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古今成大事者,皆以勇气和智慧之高为最甚。我们需要拥有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人生美丽的境界,人生最快乐的境界。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拥有这一切。你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师,但通过读书,就有可能。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你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提前进入将来,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过去和未来。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只生活在现在,而读书人是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人生的快乐在于不断的追求,独立于天地、自然之间,徜徉与书的海洋,独享拥有整个世界的乐趣。拥有了书,就像拥有了良师益友,享受他们的无穷快乐。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吧,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让我们与那些古今中外的贤者志士共语吧,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谢谢大家!
第五篇:国旗下
优秀团员的责任与义务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这个重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
作为还是中学生的我们要身体力行,践行日常行为规范,踏踏实实做好人,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纪校规,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的事自己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做好人的同时应该读好书。读书并不是一件难事,怎样才能成功呢?首先要有学习方法,1、要好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学习的如饥似渴,会让我们自觉学习,从而取得好成绩。
2、要会学。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习轻松,思维也就变得灵活流畅,能够很好的驾驭知识。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我们就必须要发扬团员的精神。在物质充裕的今天,很多同学丧失了追求与理想,甚至连学生的本职——学习,都不能做好,这是精神缺失的表现。团员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他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身为清华育才学子,身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作为共青团员,还应该充分发挥团员的主体作用,各班团支部,每一位团员都应该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积极地做好事,积极地管理好班级,做好班主任老师的得力助手。
最后,我们都要时刻以团员的标准衡量自己,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坚持不懈,永远向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以上就是我给团员同学们提出的几点要求,希望我们的团员同学自加压力,自我完善,永葆先进,同时也希望全体同学能够向广大团员学习,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争做文明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争取早日成为团组织的一员。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本期发展新团员的计划和安排:
1.今天各位想入团的同学向班主任写出书面申请;
2.各班结合在本期中同学们的表现,期中考试后推选一定比例的同学入团;
3.学校审查考核,确定各班入团学生,填写表格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