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郎口之行观感 - 润州教育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杜 郎 口 之 行 观 感
润州中学 张培芳
9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我区一行18人从济南出发,奔赴早已耳闻的课改实验成功区——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初入课堂,让我为之振奋,为之激动!让我眼前豁然一亮,让我顿觉耳目一新!
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给人的启示是深刻和多方面的。下面仅谈谈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我们的教师向杜郎口中学学什么
1、教师的功力
知识储备。不必说那花枝招展、动态生成的展示课,也不必说那内容详尽、紧扣考纲的反馈课,单以预习课为例吧:我翻看了几个学生的数学预习笔记本,上面分为了预习目标、预习练习和归纳总结三个版块。我又翻看了几个学生的语文预习笔记本,上面也分为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知识点、写作特点等几个版块。由此可见,教师不是没下功夫,教师的真正的功夫下在了课外!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驾驭不了这样的课堂,是驾驭不了这样的学生的。
组织能力。一节展示课,如此小的“单位时间”,如此密集的“群体参与”,如此“大容量”的内容,教师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作用,以及“临场应变”、“即兴发挥”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听了一节苏轼的《水调歌头》,从文本到心得体会,再到拓展延伸,学生展示,最后师生小结。课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学生的活动方式有:比赛、朗诵、表演、课本剧、小品、唱歌、三句半等,所有活动秩序井然,忙而不乱,百分百的参与率,真是“生龙活虎,欢呼活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啊。而教师总共讲了不到二十句话,所有的评论主持词几乎都是学生自己的。这一切,你能说这与教师的组织能力无关吗?不仅有关,而且关系密切。杜郎口中学教师的组织能力真的很强!教学智慧。教师的语言必须不多,而且一定要句句受用。如上面所提到的苏轼的《水调歌头》。刚入校的初一学生,在展示时,免不了情绪激动了起来,声音高了起来。老师一旁维持秩序,说道:“有理不在声高,请注意谦让。”学生立即安静了下来。下课铃响了,教师作小结时有提醒:“以后同学们要注意:一上课时声音要恰到好处,二要学会倾听。”这一点在初一的课堂里,的确很重要,而老师的点评也是恰到好处。课上,教师“穿针引线、随机点拨”,一堂课,话很少,却句句如重锤般敲打在知识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充分表现出杜郎口中学教师的教学智慧。
2、教师的心胸
从教学阵地里看:杜郎口的课堂,教师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的。预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备课的过程,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激发出潜藏于学生身上的内发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展示课上,师生通过诸多形式交流学习体会,提倡学生多说个人的观点,教师以鼓励性语言积极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竞争的天地,成长的舞台„„教师让出了神圣的讲台,美丽的光圈消失了。面对学生,他们理解宽容,平等尊重!
从业务论坛上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每周六下午都要在会议室展开论坛。论坛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发现、疑惑进行交流;一种是命题论坛,如“如何面对别人给自己提不足”等。如果这样的论坛,只是说假话空话的话,它必然会流于形式而夭折。可是多年了,它仍在进行着。因为它是实在的、有效的,教师们都是说的真话,也都愿意听到真话。面对同事,他们坦荡无私,光明磊落!
从反思文化中看:教学楼走廊的两边立着许多小黑板,上面有的写的是教师本人上课后的反思,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今后拟采取的措施;有的写的是班主任工作反思及措施;还有听别人的课的收获以及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小黑板内容并每天进行更新。杜郎口中学的教师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敢于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自己,他们严格要求,勇于解剖!
二、我们的学校向杜郎口中学学什么
1、规范管理,严格落实
不仅是在杜郎口,很多学校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本身没有完美的,一个能为学校大多数人接受的制度,想把它转化为学校的生产力,靠的就是落实。当很多学校还仅仅把制度当作是应付上级敷衍家长的公文时,杜郎口已经在逐一落实了。我们看到的正在执行的有:听课制度、备课制度、反思制度、评价制度、聘用制度„„无论是大制度,还是小制度;无论是成文的制度,还是不成文的制度,都在严格执行,并且长期坚持着,真正落实到了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这就使得广大师生把遵守学校制度当作是一种习惯。
2、团结协作,高标高效
这次杜郎口之行,我听了两节完整的语文课,一节是一个有着10年教龄的初三的女老师上的,那节课自然是无话可说,上得非常不错;怀着疑惑的心情,我又走进了初一的课堂,听了一节课,就是上面提到的《水调歌头》。上课的也是一位女老师,不过更年轻,事后从教研组长那里了解到,她才是第二年参加工作.一个如此年轻的老师能上出这样好的课,显然是与学科组其他老师的帮助、点拨分不开的。这样看来,高校长介绍的“聊城市赛课的五个一等奖中,杜郎口就占了两名,而且都不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有一个还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教龄”,这些话都还是真实可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县以上的教学能手”这绝不是一句口号。由一斑而窥全豹,杜郎口成绩的强大支撑肯定是一个又一个团结协作,高标高效的优秀群体。
3、以人为本,赏识教育
杜郎口中学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每天早晨出操之前,对全校前一天上课好的、不好的班级进行反馈。但很注意方式方法:表现最好的是„„,进步较大的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是„„。这样做,既激励了优秀者,又照顾到了弱者的自尊,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再如“从最后一名抓起”:一旦学生有进步,挂牌表扬,授予“学习小猛士”、“学习小标兵”称号;再有进步,红绸表扬,授予“学习小明星”称号;特别优秀者,还将他的“名言”及头像制作成卷轴,张贴在人多显眼的地方。像这样的赏识教育,在他们的展示课上也是随处可见,可圈可点。
4、创设氛围,环境育人
走进杜郎口,各种标语口号随处可见:草坪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教室内“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黑板上方“我的课堂我主宰,自主的课堂更精彩”;走廊 “开放课堂,伴我飞翔,积极展示,成就梦想”;宣传栏“自主的课堂我们精彩,改革的校园我们腾飞”;楼梯拐角“课堂新风,教学新貌,学业新绩,效率新高”„„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每一句都有所指,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的体现。这样一来,学生就处在一种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走到哪里,都有鞭策、都有提醒,真正实现了养成教育的潜移默化,避免了思想教育的形式化。
古语云:“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学习杜郎口,不可仅盯着别人客观条件的优势而强调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更不可妄自菲薄,在不加选择的学习中丢掉自己的传统,或者只看到一些细节,而忽略其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二篇:杜郎口之行有感
杜郎口之行有感
尽管灾区杜郎口之前已在网上查阅过这个学校的办学特色的有关信息,也认真聆听了十二中的副校长的报告,但踏入这所近来全国中小学教育界都在学习的乡村中学时,我还是被它那浓浓的学习氛围震撼了:从校门到教学楼的一小段路两侧,排放满了该校的教学宗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版面;教学楼前的空地上画着可供学生写英语的格;教学楼的楼道里放满了老师写的教学反思; 楼道的墙壁上和教室内的墙壁上都是可供学生展示的黑板或画板;室内没有黑板处则张贴满了 “月考光荣榜”,”品德标兵”,“英语超级明星”,“课堂表现秀”等各种各样的奖状和优秀试卷;而黑板的最上沿则写满了箴言,名言警句,各小组“口号”…… 再看学生,全然不顾四周站满了参观学习的外校的将近二十多个老师走进走出,依然“我行我素”,或朗读,或沉思,或讨论,或做题,那种专注的神情和态度叫人赞叹不已。这种学习的氛围即使非教育界人士也会深深感叹和感染。再认真听了三节课后,才更深切的体会了解了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这里的学生为什么学习的热情那么高涨,那么投入? 大部分教育对象是“城中村”的孩子的我们这些教师可以从中借鉴些什么呢?
杜郎口中学地处位置较为偏远,是所乡镇学校,学生
第三篇:杜郎口学习之行心得体会
我的课改故事
时间荏苒,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十一个年头。刚从事工作那会。只知书本,像个毛头小子搬书照本,学生愣愣的瞅着黑板,茫然不知所措。考试成绩一下来,学生苦恼,我跟着焦急。
后来,我积极学习,有课必听,如醉如痴。一番努力与实践相结合。我也会引课,导课,将知识传授的顺利流畅,学生也能听懂我的授课。脸上出现了专注的神情。可一点,我始终理解不了反复讲过多遍(几乎10遍),强调多遍的一道题在测试中仍然有一部分同学犯错误。当我气愤至极。大骂笨蛋走办公室时,同事的相同境遇又让我们惺惺相惜。可恨天妒英才,让我们都摊上了笨蛋学生,我们达成了一个结论:地球上的老师谁也教不会他们,我们放弃吧!
如果校长不去杜郎口学习,我想我们会依然如此过下去:认真地教书,考完试后的抱怨,对学生的无奈……..那一天,校长从杜郎口回来,在会上大谈杜郎口,什么学生讲题,学生帮学生,小组评价……让我理解不了:“老师讲都听不懂,何况是学生讲。学生要是那么厉害,还要老师干什么。”我看了其他同事,从他们莫不精心的表情上我能读出与我的共鸣,就让我们把他当成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政治口号吧!偏偏校长室一个一条道跑到黑的人,大张旗鼓的开展起杜郎口的学习活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校长明确这一点后,不惜花费重金把我们一批批的送到杜郎口参观学习,我很幸运,成为第二批人员的领队,给我日后带来了“杀身之祸”。
坐着从来没做过的飞机飞到了山东,拿着从来没录过课改学习的录像机进入了杜郎口。我们都被做落于荒郊野外的学校的规模所震惊,一排排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寝室楼,食堂,礼堂………像一所现代化的大学。更让我们所震惊的是一天60元的听课费,教育直接创造了价值。我们迫不及待的冲入教学楼,看到那些幸福像花一样的同学们站在黑板前,津津有味的听着一位信心超量的同学讲解着他的想法和做法,夹杂着一些质疑,提问,大家顺利而满足的解决了这道题。老师也站在同学之中,整个过程没有说一句话,但同学们的讨论仍在继续,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有见的,讲的有章法。“好。真是好”我们有录像机录制着。用眼看。用耳听,用心记,多年未曾有的专注在哪里一下子用去了五天。杜郎口的课堂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回到学校(自己的),分完小组,装好三块黑板,本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可是看戏容易演戏难,找不到一点感觉。回忆一下学习的过程,想起了导学案,找了几个学友(杜郎口学习的老师)钻研起来,写了一份感觉逻辑性特好的导学案进入课堂,信心满满的让同学们进行自学,对学,群学等杜郎口环节。组学进行的还算顺利,到小组对学,学生没有任何声音,到群学展示时,没有一个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都怕说错,怕大家责怪,我又在课下多次动员,尤其是组长。希望他们能起到带头作用。动员还是有效果的,课上终于有人站出来讲题的了,但让我大跌眼镜的时他说的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全无章法,和杜郎口的学生表达真实天上地下。我急不可待的冲上去,告诉他应该“这样。这样讲”这个同学最后灰溜溜的下场了。其他同学的表情也是幸灾乐祸的样子。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要给学生以信心和鼓励而不应该急于求成。后来的几节课学生说啥也不上黑板前讲解了。我也丧失了信心。意识到杜郎口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成果展示,至于学生能力如何培养还没有学到。我便又回到老的课堂模式上来。
杜郎口学习后一学期课堂模式都没有进展,于是校长某一天找都我。质疑我们是否去杜郎口学习,我这个带队的怎么带了一批去学一个都没学成。我真是百口难辩,跟校长解释说明了现在遇到的问题情况,校长建议我多参阅一些杜郎口的资料,和一些学习杜郎口成功的老师取取经并要求我尽快学习成型。
在压力和误解下,我解决必须加把劲改变观状。通过资料的学习和其他杜学人员的探讨,我颇有心得。比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度上一定要和小组评比挂钩,评比一定要和奖罚挂钩,每发言参与一次记一分,周末累计总分,评出名次。前两名奖励,后两名小组扫除。这种方法突破了零发言的局面,我又吸取教训,无论学生讲对将错,都给予鼓励,立刻加分。学生的参与面逐渐扩大了。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又是课堂上只有几个优生抢答,有的人始终不参与,组长也不管自己的组员。我又改变了一下评价方法,定了新的课堂发言制度,好让差,老让新。分多让分少改变几个优生掌握课堂的局面。又定时检测反馈,以小组总成绩来评价小组的名次,组长为了让自己的小组落后,都主动给自己小组成员讲解出现了杜郎口的兵教兵,兵强兵的课堂氛围。又实行小组在课堂全员参加与积分翻倍来刺激小组参与的全面性,实行一阵收到了不曾预想的场面,但繁荣背后也有虚华,在我兴奋不抑的时候,我却意外地发现那些讲题的后面几号学生竟然不会课堂上自己讲过的作业,经过调查取证,找到罪首评分。小组长为了加分,急于讲过程。而不讲“因为…..所以”学生照搬说完,没有形成自己的理想,而且他们的思维慢,我又想出在习题课上的分层次性做题讲题,平行分组,一号一组研究基础题,每组一个版面,研究后讲解,说想法,做补充,那个组发言记录分数,由于每名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气氛空前高涨。几节课下来又出现新的问题,比如速度不一样的问题,一号组做完而三号没做完任务,一号组便开小差,说闲话,我便又想办法革新,随着第三批,第四批杜郎口学习老师的归来,报告杜郎口的新况让我意识到杜郎口的课堂也是随时变化的,为做课堂是讲的少老师不是轻闲下来,而是要时时应对新的情况想出新的办法。校长一次突然听课后笑着对我说:“我就说你能行!”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也理解校长当时激将法的用心良苦,之后我代表学校又做了一节区级公开课,用的是杜郎口教学模式,评委给予了很好的评价,我知道课改的路我终于上道了,但是路还很长,还需前行。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之行感受
杜郎口中学之行感受
我校一行12人,于9月24日在杜郎口中学学习一日。对杜郎口中学的认识,最初源于一些老师口中的描述的自主学习模式,课堂大容量、快节奏等等零星的感知碎片,所以我对杜郎口中学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总觉得他们的教学是可望而不可及此次杜郎口之行,让我感触颇多。
走进杜郎口,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自主、快乐、健康的学习乐园。崭新的教学大楼,满院的绿树红花,整齐的壁报栏,标准的体育场,络绎不绝的学习者。杜郎口中学最大的特色是教室里三面墙壁上都是黑板,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机会。
通过一天的听课,实地观看,我感觉杜郎口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的学生已经真正成为了自立,自主学习的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100%的学生都在学习,都有事做,没有不守纪律的学生。即使听课、参观的老师很多,我们就在他们身边,也影响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什么呢?我利用课间孩子休息的时间,我坐在他们身边,聆听他们的交流,后来我发现,他们说的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学习,原来,他们在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法,消化课堂学习的知识。一个班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知识点个个击破。学习组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组长的选拔非常关键,他们必须是成绩优秀,责任心强,展示积极性高、有正气、善于发现小组中表现优秀的组员、发现不足,及时提出建议的学生。光会夸组员,老好人的学生不合格;光自己学习好,机会总想给自己的自私学生不合格。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组组互查是老师常用的方法。一组检查四组等。
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言,是他们的精彩之处。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有一种参与无错的观念,说错也无批评、嘲笑,无顾忌,感到很安全。每位老师心都不急,敢于放权,敢于放机会,没有学生不如自己的感觉。在课上,老师总在创设机会,锻炼学生参与,本着机会多多,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课形式多样、新颖,内容充实。
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十年来以卧薪尝胆的意志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扎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大胆改革,彻底改变传统课堂的权力结构,“在升学率与素质教育中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创造出一整套极具生命力、操作性、借鉴性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全新模式,在全国6万余所初中校中脱颖而出!
第五篇:杜郎口中学之行学习体会
杜郎口中学之行学习体会
凯里市炉山小学
石承敏
9月2日至9月6日,我参加了凯里市部分教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主要参观了学校,完整地听了一节八年级数学课,欣赏了课间操及七年级新生的展示汇报,听了三次报告。下面就浅谈本次学习的体会,主要从下以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要学习内容回顾
本次学习由市教研室领导带队,9月2日上午在市教研室集中时,相关领导提出要求,不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观摩,不管怎样,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能吸引了副总理来考察,他们的教育革命是成功的,如果我们的改革也能吸引省长来,你就成功了。而此次考察学习的重点是看杜郎口中学的新生入校后是怎样学习分组,合作的。
带着新奇和激动的心情,9月3日,我们一行44人终于走进了传说的杜郎口中学,第一眼看到杜郎口中学,只觉得这个学校与我们的普通中学没多大区别,围着学校转了一圈,发现八、九年级的学生统一清一色的校服,虽然七年级的服装还不够统一,可能是刚入学的关系。学校里面没有小卖部,周围是一大片农田,才由衷地地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学习还能干什么。我们粗略的看了两栋教学楼,发现每个班的学生都分为六个大组,教室的四周和教室外的走廊墙壁上都是黑板,主要是用来给学生展示的。七年级所有的新生都在自己的板面学习如何板书,每个班的每个学生的黑板上都有自己相应的名字,而老师的要求就是按照要求写好板书,内容包括汉字和英文字母,每行都有规定的字数,字与字的间距必需适中,而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班主任外,担任本班其他课的教室也要陪同辅导,练习两天后,由年级组长检查验收各班的练习效果来进行评比,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据杜郎口的老师介绍,这段时间还让学生学会分组合作,在一个星期后再来选举组长和班干部。
接下来听了八年级的一堂数学课,其中有一个组不参加课堂学习,老师介绍说这个组属于学习尖子,不需要参加课堂学习,他们需要讨论学习的是高等难度的习题。接下来观看了八、九年级的课间操和课间展示,而七年级的学生则由老师组织参加观看高年级的课间操,老师则旁边顺势指导。接着参加了七年级的新生展示,这个展示目的是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全级学生均由老师指导按要求进入大厅,坐姿要求统一,观看时也有要求,不管节目质量 如何,均不许交流,有响声,要做至“礼”,在节目结束后,离场也有要求,人离坐位时有响声都得重来,每个片都有固定老师负责。
9月4日,我听了三个报告,分别为庞东老师的《小组合作,小组建设》;孙秀梅老师的《小组合作下的预习、展示、反馈》;李保国老师的《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二、学习体会
1、杜郎口中学最适合学生学习
我们都知道,人天生都具有惰性,关键是看环境,可能说,杜郎口中学是一个非常适合学习上进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学生都住校,出入都有严格的规定,学生们没有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统一吃穿,就不存在攀比,他眼里、心理就只有一件事——学习,哪怕是大人,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都无法做到坚持本心,更何况是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而杜郎口中学就是这样一块净土,他们给学生创造了最适合学习的地方。
2、杜郎口中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
虽然才学习了短短两天,我发现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才真正懂得学生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就不断地给他们创造机会,培新他们的自信。我们总感慨自己的学生胆小,回答问题声音小,其实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胆大,在观看他们的新生展示时,也照样有忘记词的,也有在不停发抖的,只是他们的老师会不断地鼓励,指导,老师的肯定是对学生自我成长最好的助力。给他们提供舞台,可以说,有舞台,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成长,发现不足,不断提升,完善自我。除了新生的展示汇报,还的校园里处处可见的学生学习反馈板书,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的学生优秀作品展示等等。杜郎口中学给学生创造了展示的空间、平台,让每个学生更能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
3、杜郎口中学更懂得“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养成,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杜郎口中学在新手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就用来培养学生书写习惯,小组合作的习惯,劳动卫生整理寝室内务的习惯,文明用餐的习惯等等,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多么重视,不只是学生,包括老师也一样,每天早上的说课交流,反思会等等。杜郎口中学更懂得“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
4、评价体系的完整
杜郎口中学之所以能培养出这样一批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这无益利益于整个学生完整的评价体系,用杜郎口中学老师的原话说“可以说,没有评价就没有杜郎口中学”。他们的评价方式有很多,有老师评价学生,班主任评价科任老师,学科主任评价老师,学生评价老师,年级组长评价班主任,还有考评组,质检组评价年级组,学科组等。
5、适当的奖惩
有奖励都会有动力,有惩罚才会不断地警醒,促使老师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方面工作上。
三、启示
1、自我反思
通过两天的考察学习,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工作方面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习惯养成,比如学生书写的习惯,独立学习、劳动的习惯。不够重视细节,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经常是粗略的备课,往往忽视了一些细节,而学生出现的问题就在这些细节上。容易满足,有时参加的活动多了,总认为自己已经算优秀了,就不主动学习,这无形让自己的业务水平停滞不前,上不了一个新的台阶,试想一下,如果我在杜郎口中学工作,会不会就是分流下岗的其中一员,这无疑是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才会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尽管杜郎口中学的成功之处很多,但有些还得因地制宜地看,从学校地角度来自看,舍得时间培养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学校对师生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教师业务水平的关注培养;从教研组的角度来看,我们备课多数采用独自备课,浪费了集体的智慧,教研活动形式的单一性在对老师的业务水平的促进功能微小甚至几乎没有,可否换一种更科学、有效的备课方式,又如同级教师备好一个单元后再具体要求实施,教研活动,可否让一个组的老师在相同的时间同备一堂课,再做评比等;从教师个人来看,在学生的养成习惯和学习成绩上要更好地把握,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3、存在的困难
尽管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成绩,管理方式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推崇,但对比我们的状况,我们存在的困难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孩子的思想教育,我们的孩子在家长的“现实主义”教育下,读书上学只是出人头地的途径,部分家长还认为学校只是帮助他们带孩子的地方,缺少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受到的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教育,他们可能更茫然,到底该听谁的;再说现整个社会环境适合学生学习吗,网吧门上明明贴着“禁止未成年人入内”,其实里面有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允许学生选择老师,可能会出现没有课上的老师;质量至上的考核方案让很多想尝试新教学模式的老师不敢轻易尝试。
虽说感受很多,但要用文字表达出来还是有些词不达意,但是我尽量让自己学会深思后再下笔。以上就是我本次杜郎口中学学习之行的个人体会。
2014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