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8下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素材新人教版(共)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民族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使西部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和平友好,我们应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经过谈判,中英、中葡相继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血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香港、澳门回归原因:
(1)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3)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4、1993年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6、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7、两岸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频繁,形成了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 ※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有利条件:①综合实力的增强。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港澳回归的成功实践)。
不利条件: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台独势力)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中学生:①拥护“一国两制”,坚决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②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富强而努力。
第二篇: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教案
201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目标
[识记]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理解]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复习时数:一课时
一、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
(1)形成: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县。
(2)过程: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84年,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含义: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自治区,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4)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繁荣
(1)成就:各民族先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完整了工业体系(经济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2)战略: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
二、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
(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提出者:邓小平
(3)作用: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前景)
用心
爱心
专心
2、港澳回归。(1)经过
①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②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祖国。④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2)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看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①与时俱进的对台政策。a.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
a.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b.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c.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e.1993年,“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f.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2)日益密切的交往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新人教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3.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4.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5.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6.“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藏和平解放
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
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特别保护 8.下图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B.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C.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9.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
B.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
C.维护祖国统一
D.促进民族和解 10.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11.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
A.社会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2.海峡两岸同胞对国共再次握手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期待。2008 年5 月28 日,国共两党领导人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了会谈,就促进两党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这次“胡吴会谈”
① 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 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 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 ④ 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4.“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
A.两种军事制度
B.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15.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6.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政治制度
B.法律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
17.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三可归人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19.我国现有少数民族 A.56个
B.5
5个
C.49个
D.45个
2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宰,任便立法治理。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兹大清皇帝定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国君主并历后嗣,并归香港界内,以期该湾埠而管辖所及庶保无事。──中英《北京条约》
材料三 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按照粘附地图所租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深圳湾水面,惟议定,该两湾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外,仍可享用。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材料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必须恢复行使主权。
二、联合王国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英《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四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果怎样?
2.阅读下列材料: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跨越56年时空,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成功起航。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圆满结束,两岸12家航空公司共飞行了72个航班班次,运送台湾居民及台商眷属27 276人次。──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8日电
材料二 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6年9月13日作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和“联合国在维护台海和平方面起积极作用”两项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这是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闹剧连续第14次遭到惨败。
材料三 第八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于2006年11月18日至22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第八届“花博会”以“花开两岸、合作共赢”为主题 请回答:
(1)清朝前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台湾当局上演的闹剧第14次遭到惨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能简要分析归纳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吗?
(4)近代史上台湾曾经与祖国分离长达半个世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次分离呢?
(5)台商春节包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洽谈会的圆满成功。A.从根本上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B.完全解决了台湾同胞往来两地的困难 C.对祖国的统一大业有积极影响 D.促使两岸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BD 6-10 CACBA 11-15 DABBA 16-20 ABDBA
二、填空题
1.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2.大杂居 小聚居 3.江泽民
三、材料题
1.(1)材料一是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2)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果:联合声明的发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一大步;1997年7月1日,香港如期回归。2.(1)澳门,中国
(2)葡萄牙,1999年12月20日
(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4)香港,1997年7月1日 3.(1)台湾府
(2)台湾当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闹剧不得人心,注定以失败告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绝大多数会员国主持公道,坚持正义。(3)根本保证:中国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民族心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依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际法依据:《开罗宣言》、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等文献阐明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政策保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榜样借鉴:港、澳顺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榜样和借鉴。(4)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5)C 7
第四篇:青岛中考历史复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真题演练
第十五单元
青岛真题演练
考点一 国防建设
命题角度 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1.(2016·青岛中考节选)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深深感到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海军官兵在海上维权、战备巡逻、练兵备战等军事实践中,敢于斗争、实战练兵,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60多年来,海军官兵始终牢记建设强大海军的神圣使命,从白手起家到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五大兵种齐全,从空潜快到航母、新型核潜艇形成作战能力,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海军建设事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人民海军精神》
请回答:
(4)结合材料四,概括新时期我国海军建设的特点。
(5)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国应该怎样做?请亮出你的观点。
考点二 外交成就
命题角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
2.(2018·青岛中考)“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B.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3.(2016·青岛中考)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③④ C.①② B.①②③ D.①②④
4.(2017·青岛中考节选)近代以来,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外交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二 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以“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考点三 科技文化成就
命题角度 两弹一星、袁隆平、科教兴国战略
5.(2016·青岛中考)今年的4月24日,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航天日。46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东方红1号
C.神舟五号
B.神舟一号 D.神舟六号
6.(2018·青岛中考节选)纵观历史,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
——(美)劳伦·勃兰特 托马斯·罗斯基编
《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材料四 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
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
(4)材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指什么?“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5)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参考答案
1.(4)敢于斗争、实战练兵;海军建设事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作战能力,从沿岸近海到远海大洋。(任选一点即可)(5)增强海军实力,加强海上警卫,就要不断地提高科技,走科技强军之路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4)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作答即可。第(5)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成就。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是出自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B与题意不符,故选B。
3.D 【解析】 本题考查周恩来的外交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于1953年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与尼克松会晤,并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的时间是1978年,这时周恩来已经逝世。排除③,故选D项。4.(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略(论述的史实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曲折发展历程。第(2)题,围绕维护国家独立、世界和平总结回答即可。第(3)题,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外交成就论述、阐释即可。
5.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直接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选A项。
6.(4)“两弹一星”或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国家防御;加强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答对任意一条即可)(5)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政府扶持等。(答对任意一条即可)【解析】 第(4)题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核技术、空间技术”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的“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这一关键信息作答。第(5)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