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2015〕401号央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1:3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发〔2015〕401号央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发〔2015〕401号央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

第一篇:银发〔2015〕401号央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

银发〔2015〕401号 央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

原文如下:中国人民银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

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规范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文件精神,现就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银行账户业务

(一)办理人民币单位银行账户业务提供的证明文件。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为单位客户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时,应区分实行“三证合一”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企业),未纳入“三证合一”的个体工商户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单位(以下简称其他组织),分别要求其提供真实有效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

1.持新版营业执照(含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改革过渡期内使用的“一照三号”、“一照一号”营业执照)的企业,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时,银行不再要求其提供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持电子营业执照的,已配备电子营业执照识别机具的银行应予以办理,并留存电子营业执照影印件。

改革过渡期内,企业持旧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银行账户业务的,银行仍应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发布)及相关规定执行。企业持旧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中任一证照过期的,银行应要求其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换发新版营业执照,再行办理银行账户业务。

2.个体工商户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时,银行应要求提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无需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

3.其他组织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时,银行仍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相关信息录入规则。

1.持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银行录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账户管理系统)时,“工商营业执照”、“国税登记证号”、“地税登记证号”字段录入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字段录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9-17位主体识别码。

2.改革过渡期内,使用“一照三号”、“一照一号”营业执照的企业,银行应按照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税务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关规定,将编码拆分为营业执照号、税务登记证件号和组织机构代码,分别录入账户管理系统相应字段。

3.个体工商户办理银行账户业务的,银行录入账户管理系统时,“工商营业执照”录入15位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册号;“国税登记证号”、“地税登记证号”录入税务登记证号。“组织机构代码”无需录入。

4.其他组织办理银行账户业务的,银行仍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业务处理办法》(银办发〔2007〕74号文印发)及相关规定,录入账户管理系统相关要素。

(三)银行账户信息变更及销户。

1.已开立银行账户的企业,换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后,应及时到开户银行变更银行账户信息。银行通过日常业务、年检等发现账户管理系统信息与企业现有证照信息不一致的,应及时通知企业尽快变更银行账户信息。

2.银行在办理销户业务时,核查发现账户管理系统信息与企业现有证照信息不一致的,应要求企业变更银行账户信息后,再行销户。

(四)单位银行账户年检。

银行对单位银行账户的年检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进行:

1.要求存款人提交开户证明文件;

2.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

3.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实;

4.回访客户或实地查访;

5.通过政府或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

6.审核贷款证明文件等多种方式。

银行应留存账户年检的纸质或电子记录和资料。

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一)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组织机构代码录入规则。

持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开展业务时,“组织机构代码”字段应录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第9-17位主体识别码,录入规则仍按照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报文格式标准中组织机构代码的要求录入10位,第9位固定录入“-”。在改革过渡期内,对于未换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仍然按照原业务规则录入组织机构代码。

(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接口和业务检查规则。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仍根据报文中录入的主体识别码作为票据权利人的业务检查要素,处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时根据主体识别码进行权利人匹配。银行、财务公司申请加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人民银行不再审核其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内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调整。

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参与机构应按照“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要求,对内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进行相应调整,具体调整由各参与机构自行安排实施。各参与机构在完成相应系统调整后,为确保电子商业汇票业务不受影响,可向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申请联调测试。(联系人:王环,电话:010-51709609)

三、管理要求

(一)有序做好制度衔接,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简政放权、便利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各单位应充分认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统筹安排过渡期的工作衔接,减少“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影响,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过渡期相关规定,有序做好登记企业证照的换发工作。对“三证”中任一证照过期的企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合规为其换发新版营业执照。

(二)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银行应积极应对证照变化对审核客户资料的影响,通过柜台查验、登录全国或地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实地查访等方式,对客户提供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查,构建可靠、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机制。

(三)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强化账户监督管理。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强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协作,有序做好辖区内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

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将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实现银行对登记企业信息实时查询,为银行金融业务有序开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

(四)准确把握制度要求,加强改革宣传引导。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掌握“三证合一”改革相关制度,指导辖区内银行规范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各银行应积极向客户宣传“三证合一”登记改革制度,及时提醒客户按时更换新版营业执照,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提供办事指南,增设咨询窗口及人员,避免因证照问题给客户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带来不便。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宣传“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加大对改革内容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使社会各界充分知晓改革、支持改革,自觉应用改革成果。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外资银行和财务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本通知逐级转发至辖区内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工商总局

2015年12月28日

第二篇: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

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工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及有关文件精神,现就税务部门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具 体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落实好“三证合一”有关文件精神

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简政放权、便利市场准 入、鼓励投资创业、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税务总局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三证合一”改革有关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 求。各级税务机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三证合一”改革的重要意义,顾全大局、主动作为,积极采取措施、攻坚克难,认真学习贯彻系列文件精神,加强 部门间协作配合,优化各项工作流程,落实岗位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到人,确保“三证合一”改革顺利实施。

二、切实做好“三证合一”工作衔接

根据有关工作部署,2015年10月1日要在全国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各地税务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国税、地税 之间的协作合作,做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统筹做好改革前后的过渡衔接工作,确保现有登记模式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平稳过渡。

新设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称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 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企业办理涉税事宜时,在完成补充信息采集后,凭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可代替税务登记证使用。

除以上情形外,其他税务登记按照原有法律制度执行。

改革前核发的原税务登记证件在过渡期继续有效。

三、切实规范“三证合一”有关工作流程

工商登记“一个窗口”统一受理申请后,申请材料和登记信息在部门间共享,各部门数据互换、档案互认。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与登记机关沟通协调,确保登记信息采集准确、完整。

各省税务机关在交换平台获取“三证合一”企业登记信息后,依据企业住所(以统一代码为标识)按户分配至县(区)税务机关;县(区)税务机关确认分配有 误的,将其退回至市(地)税务机关,由市(地)税务机关重新进行分配;省税务机关无法直接分配至县(区)税务机关的,将其分配至市(地)税务机关,由市(地)税务机关向县(区)税务机关进行分配。

对于工商登记已采集信息,税务机关不再重复采集;其他必要涉税基础信息,可在企业办理有关涉税事宜时,及时采集,陆续补齐。发生变化的,由企业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变更,税务机关及时更新税务系统中的企业信息。

已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的企业办理注销登记,须先向税务主管机关申报清税,填写《清税申报表》(附后)。企业可向国税、地税任何一方税 务主管机关提出清税申报,税务机关受理后应将企业清税申报信息同时传递给另一方税务机关,国税、地税税务主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进行清税,限时办理。清 税完毕后一方税务机关及时将本部门的清税结果信息反馈给受理税务机关,由受理税务机关根据国税、地税清税结果向纳税人统一出具《清税证明》,并将信息共享 到交换平台。

税务机关应当分类处理纳税人清税申报,扩大即时办结范围。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税款征收方式、纳税信用等级指标进行风险分析,对风险等级低的当场办结清 税手续;对于存在疑点情况的,企业也可以提供税务中介服务机构出具的鉴证报告。税务机关在核查、检查过程中发现涉嫌偷、逃、骗、抗税或虚开发票的,或者需 要进行纳税调整等情形的,办理时限自然中止。在清税后,经举报等线索发现少报、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相关信息传至登记机关,纳入“黑名单”管理。

过渡期间未换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企业申请注销,税务机关按照原规定办理。

四、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三证合一”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大信息化投入,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改造升级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凡是能够通 过网络解决的都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实现网络实时传输,提高办事效率;凡是能利用统一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都要通过共享平台交换并应用企业基础信息 和相关信用信息。

税务总局将完成统一推广的综合征管系统(国税)、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出口退税系统、金税三期核心征管软件等应用系统的改造工作。

各省税务机关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落实国务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设方案调整相关信息系统的通知》(税总办发〔2015〕160号)要求,落 实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与统一代码的衔接方案,配合有关单位,搭建省级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并改造自有税务应用类系统及网上办税等系统,实现与税务总局统一推广 系统的对接。

五、切实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优化纳税服务,营造良好的税收工作环境是“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 革政策的宣传解读,让广大纳税人了解“三证合一”改革的内容、意义,知晓“三证合一”改革带来的便利,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 围。要积极编制“三证合一”办税指南、纳税辅导小册子、办税流程图等宣传材料,并放置于登记机关服务大厅,或在税务机关网站显着位置公布,方便取用和学习。要加强对税务干部的培训,让广大干部熟悉新设、变更以及注销登记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精通改革内容和意义,同时,选派素质高、业务精的工作人员承担窗 口受理工作,不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六、切实狠抓督办落实

督查督办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加强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 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落实“三证合一”改革的绩效考核工作,将“三证合一”改革工作列入2015年第四季度绩效考核,按照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考评考 核。税务总局也将适时组织开展“三证合一”改革专项督查,对工作开展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及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圆 满完成。

为了各地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推进“三证合一”改革,税务总局将编发《税收征管工作动态(三证合一改革专辑)》,刊载各地改革进展情况。各地要及时将改 革动态报税务总局(征管科技司)。同时,自2015年10月起,每月终了后5日内,各地要将“三证合一”改革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具体措施、取得成效、后续 监控相关数据及工作中的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报税务总(征管科技司)。各单位要在报送材料后加注联系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报送材料请上传至税务总 局FTP(征管和科技司/制度处/三证合一目录下)。

附件:清税申报表

国家税务总局 2015年9月10日

第三篇:工商总局关于做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登记管理衔接工作的通知

工商总局关于做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

实施前后登记管理衔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根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批准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为确保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登记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依法办理公司注册登记

自2014年3月1日起,各级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按照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总局规章办理公司注册登记。

公司实收资本以及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不再作为登记事项。2014年3月1日后公司申请办理上述事项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决定不予受理。

除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公司登记机关在受理公司登记申请时不再收取验资报告。

2014年2月28日前公司登记机关已受理涉及上述事项登记申请的,应当在2014年2月28日前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二、依法监管股东(发起人)出资行为

自2014年3月1日起,对于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公司股东(发起人)缴付出资的信息公示情况,由公司登记机关通过依法处理投诉举报或者抽查等方式予以监管。对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的缴付情况,公司登记机关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予以监管。

三、有序推进市场主体相关信息公示

登记机关负责在省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信息(具体公示事项见附件)。公司应当在同一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自行公示股东(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情况。

登记机关应当加强对市场主体信息的采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的监督检查,提高认识,指定专人,明确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14年2月28日前已设立公司的实收资本及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改革前属于登记事项的公司登记信息,由公司登记机关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按最近一次登记的信息予以公示。

四、切实保障信息化系统安全

要保障信息化平台的系统安全。要采用防火墙、防拒绝服务攻击、防病毒、入侵监测等设施防范黑客攻击、互联网木马、病毒入侵等,防止系统被挂上木马或被病毒侵入,采用流量控制、验证码、提高网络带宽等手段保证网络畅通,避免造成公示系统瘫痪或失去控制,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制订相应安全措施,从网络、硬件、系统软件等多角度保障系统安全。

要确保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安全。要采用数据库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防范数据窃取、数据篡改、数据伪造、行为抵赖等,防止出现数据丢失、损坏现象。要建立健全数据备份和应急恢复系统,充分保障数据安全。

要多方位多角度确保内容安全。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2号)第十五条规定,要采取技术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上报信息内容进行审查,对是否含有不良、敏感等情况的内容要能够发现、追查。要对企业上报的内容“缓存”,充分利用知识库、比对或过滤软件进行自动检查。要明确审核、登记、保存、清除、备份等审查流程,落实审查责任,安排专人审查。

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和保密制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落实责任到位,出现问题,及时处置,务必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充分研判改革实施后登记申请可能大幅增加的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升登记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各类登记申请能够及时受理,按时办结。

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力量配备。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岗位业务培训、技能操作等活动,使登记窗口人员充分领会改革精神,熟练掌握有关新修改法律、法规、规章和登记规范的要求,提高操作水平,提升工作效率。要加强人员配备,将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到登记窗口,通过多途径增加登记注册人员,切实防止因人员不足而造成登记效率下降。

要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建设。要优化窗口配置,增设服务窗口。增加专人负责咨询引导工作,做好排队人员的合理分流,维护好登记大厅正常办事秩序。要统一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配备登记服务办事指南,按照规定公开办理结果。加大预约登记、电话咨询力度,多方式分流到现场办理人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做到“一口清”,避免申请人多次往返。要建立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要加大推进网上登记的力度。积极推进网上登记,扩大网上登记的适用范围,提高网上登记智能化程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的全程电子化登记。

要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严格执行登记规范标准,做到登记条件、程序统一。在全面实现一审一核的基础上,探索明确、简单、规范的登记申请事务实行“独任登记制”,减少审批环节、提升审批效能。

六、切实加强改革的保障和宣传

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支持,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人员、设备、资金保障。

各地要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意义和股东出资责任。要通过登记窗口、官方网站等多种途径,将修改后的表格样式、提交材料清单等登记依据和标准对外公示,提示申请人依法办理登记。

附件: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事项

工商总局

2014年2月18日

附件

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事项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示信息

(一)内资公司法人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投资人信息:投资人类型、投资人、证照类型、证照号码

(3)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1)主要人员信息:姓名、职务(2)分支机构信息:注册号、名称、登记机关

(3)清算信息:清算负责人、清算组成员

(二)内资分公司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三)内资非公司企业法人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经营期限自、经营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内资非公司企业法人主管部门(出资人)信息:投资人类型、投资人、证照类型、证照号码

(四)内资非公司企业法人分支机构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经营期限自、经营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五)内资非法人企业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经营期限自、经营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六)外资公司法人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投资人信息:投资人类型、投资人、证照类型、证照号码

(3)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1)主要人员信息:姓名、职务(2)分支机构信息:注册号、名称、登记机关

(3)清算信息:清算负责人、清算组成员

(七)外资分支机构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八)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九)外商投资合伙企业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主要经营场所、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成立日期、合伙期限自、合伙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合伙人信息:合伙人类型、合伙人、证照类型、证照号码、国家(地区)、住所、承担责任方式

(3)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1)清算信息:清算负责人、清算组成员

(2)分支机构信息:注册号、名称、登记机关

(十)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分支机构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经营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十一)中外合作非法人企业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合作各方信息:合作各方的名称、责任形式

(3)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十二)合伙企业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主要经营场所、执行事务合伙人、成立日期、合伙期限自、合伙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合伙人信息:合伙人类型、合伙人、证照类型、证照号码

(3)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1)清算信息:清算组成员(2)分支机构信息:名称、注册号、登记机关

(十三)合伙企业分支机构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十四)个人独资企业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住所、投资人、成立日期、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投资人信息:姓名、出资方式

(3)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1)分支机构信息:名称、注册号、登记机关

(十五)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营业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营业期限自、营业期限至、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十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住所、法定代表人、成员出资总额、成立日期、业务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成员名册信息:姓名(名称)

(十七)农民专业合作社分支机构

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经营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业务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十八)个体工商户

1.登记信息

(1)照面信息:注册号、名称、类型、经营场所、经营者、组成形式、注册日期、经营范围、登记机关、发照日期、经营状态

(2)变更信息:变更事项、变更前内容、变更后内容、变更日期

2.备案信息

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经营的家庭成员姓名。

二、公司公示信息

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信息

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实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 备注:“证照类型”、“证照号码”表示非自然人信息,自然人不公示相关证件号码。

第四篇:央行发布通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中公金融人—金融类考试培训的领跑者

央行发布通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务院工作部署要求和《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针对公安机关反映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情况,人民银行深入分析了其中支付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通知》共七项二十条。针对目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例暴露出支付环节存在的制度缺失、有章不循、监管不力、消费者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通知》要求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加强转账管理、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强化可疑交易监测、健全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加大对无证机构的打击力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等。

其中,为落实账户实名制管理,《通知》指出,需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暂停涉案账户开户人名下所有账户的业务,建立对买卖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冒名开户的惩戒机制,加强对冒名开户的惩戒力度,建立单位开户审慎核实机制等。

据悉,9月29日,人民银行还召开了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要求相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提出的各项措施,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业务流程和系统改造力度,增强合规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督检查和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第五篇: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及就医结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及就医结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成劳社发〔2010〕32号

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成都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暂行办法》(成府发〔2010〕7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及就医结算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标准 参保居民确诊怀孕后,应到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卡,进行妊娠期间门诊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参保居民住院分娩(含孕28周以上非人为原因终止妊娠,下同)后,享受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和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等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

(一)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定额补助 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定额补助标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产前检查定额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至每人400元。

参保居民应按照《成都市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成卫基妇〔2008〕11号)有关规定进行妊娠期间门诊产前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和次数由医院根据孕情确定。

(二)住院分娩定额补助

参保居民住院分娩定额补助标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分娩定额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至: 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正常生产的每人1000元,剖宫生产的每人1400元;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正常生产的每人1200元,剖宫生产的每人1600元。

(三)分娩期间新生儿护理费

参保居民在分娩期间产生的新生儿护理费,按每个新生儿100元定额支付。

(四)生育并发症住院医疗费

住院分娩期间治疗生育并发症的参保居民,在按本通知规定享受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的同时,其治疗生育并发症所发生的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予以报销。参保居民享受的住院分娩定额补助与报销的生育并发症住院医疗费之和超过当次住院医疗费总额的,超出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二、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就医结算管理

(一)参保居民凭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卡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妊娠期间门诊产前检查,并由个人先垫支各项检查费用。待住院分娩结束后,参保居民向其住院分娩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交完整的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由该定点医疗机构按本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给予补助。进行产前检查的医疗机构应详细记录各项产前检查结果,作为参保居民享受产前检查补助的凭证。

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包括:

1、本人身份证明;

2、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卡;

3、各项检查结果报告单;

4、各项检查项目缴费凭证。

定点医疗机构应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参保居民出院当日,对其产前检查完成情况进行确认,并以此为依据,将产前检查定额补助资金垫付给该参保居民,同时妥善保管其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以备查阅。定点医疗机构在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结算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的同时,一并申请结算产前检查定额补助。

(二)住院分娩的参保居民,须按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办理定点医疗机构入院手续,并提供《生育证》或街道、乡镇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符合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由定点医疗机构留存复印件。

参保居民妊娠期间门诊产前常规检查、住院分娩定额补助以及分娩期间新生儿护理等费用,由其住院分娩的定点医疗机构机构确认,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和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规定的,由定点医疗机构一并结算;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和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规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由个人全额支付。

(三)定点医疗机构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结算费用时,须提供以下资料:

1、财政、税务部门制作或监制的医疗服务收费专用票据;

2、《生育证》或街道、乡镇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符合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复印件);

3、出院病情证明;

4、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的费用清单、中药复式处方以及相关检查报告;

5、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四)参保居民在异地住院分娩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因特殊原因未能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完成结算的医疗费用,由本人全额垫付,在住院分娩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不超过12个月,持下列资料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医疗费用审核报销手续,逾期不予办理:

1、财政、税务部门制作或监制的医疗服务收费专用票据;

2、《生育证》或街道、乡镇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符合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

3、出院病情证明;

4、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的费用清单、中药复式处方以及相关检查报告;

5、产前检查补助申报材料;

6、住院期间的病历首页、入院记录复印件;

7、参保凭证;

8、参保人或代理人身份证;

9、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指定的银行储蓄账号;

10、异地分娩的参保居民须提供分娩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医院资质和定点医疗机构等级证明;

11、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医院级别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费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由市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其余的定点医疗机构,由所在区(市)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个人全额垫付的费用由参保关系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

在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实时联网结算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费用之前,由参保居民全额垫付后到参保关系所在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费用结算。

(六)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每月结算一次费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从受理结算之日起,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结算工作,特殊情况除外。

(七)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结算的城乡居民生育保险费用。

三、关于城乡居民生育保险的施行日期

根据《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新生儿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出生的,参保居民按《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55号)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享受生育补助;新生儿于2010年4月1日后(含当日)出生的,参保居民按《暂行办法》和本通知的有关规定享受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待遇。

本通知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本市城乡居民生育保险有关政策规定,共同做好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工作,确保参保居民生育保险待遇有效落实。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成都市财政局 成都市卫生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

下载银发〔2015〕401号央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发〔2015〕401号央行 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