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心得
蓬莱市刘家沟镇解宋营小学 辛本亮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国方强盛。改革开放以来,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可是依据中国现有国情,综合当代我国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因此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这一段话,我理解为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力求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这个实现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和考试次数就能做到的。首先,请翻开孩子们的课本,告诉我你看着有什么兴趣,我们的教材字里行间都写着两个字“应试”——不是么?看那些内容、理论、课后的题目,现在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比我们20年前更新了多少?是不是只是从“来,来上学”改变成了“去,去上学”? 也许我们应该考虑重新认真根据新科技的发展来编排一组更新知识的有趣味的实用教材了。其次,多样的作业形式,联系实际的考察方式,或许可以动摇应试教育的根本,如果还只是要用100分的笔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效果,一切都不会有大的改变。大学里追求的科研创新,我认为主要是让大家都不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科学的步伐,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上大学之前都不需要知道这个道理?
3.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国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制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
——我觉得对于残疾学生,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好还是让他们在特殊教师的帮助下系统的学习,因为在普通的学校里他们是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国家应该想办法多提供一些适合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机构供他们选择,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投入我可以预见,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努力发展这项福利,这是人性的直观体现。
4.“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这个提议非常美好,但是具体如何执行呢?我打个比方,现在很多知名高校对应聘学生的要求是第一学历是211的大学,如果不是,即使他后面读完硕士,甚至博士,还是不予录取。这是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典范么?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出身论?经过努力,一个人可能改变自己的未来,但是谁能改变自己的过去呢?没有触及法律和道德,仅仅因为曾经不够优秀,如何弥补都被永远的三振出局,这不公平。教育不仅对那些正在求学的孩子要实施公平,对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业的孩子也要实施公平,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制度,让人觉得有希望的制度。其实教育之所以伟大,就是它不会嘲笑一个人的愚昧无知,而是宽容慈祥地俯身去帮助这个人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果教育轻易根据一个人的过去就否定他的一切,那么谁会认为教育是一种善行呢?
5.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这是每个人的心声,我举双手赞成。但是一点,具体的考核制度,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来实施?由学生全权做主,还是加入一部分领导同事测评?网上投票还是问卷调查?是以表扬信为主还是以举报信为主?一个严谨笃学的老师可能会爱之深责之切,会不会被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视为不够爱学生?我们都经历过这个成长的过程,对我们的父母师长我们每个成人都或多或少都有过相似的错觉和误会,而这些以后就会写在老师们的评语中么?那么当这些孩子意识觉醒了,他们会回来改写我们的评价么?如果把老师对学生的不可量化的爱变成评语变成和利益挂钩的奖励,我无法想象,我更倾向于把这爱看做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第二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中国的许多大集团大企业,都是在运用人才资源方面成为成功的典范。比如: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将产、学、研一体化,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奔腾四”,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打印机......让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建设,走在时间的前面。海尔集团也是在运用中国自己的人力资源,创造了世界品牌,走向世界。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老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1,解放孩子的头脑;2,解放孩子的双手;3,解放孩子的嘴巴;4,解放孩子的空间;5,解放孩子的时间。”(陶行知先生《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看了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国民教育中比重的增加,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还是需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中就需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鼓励行业组织,让企业可以接受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科园教育结合了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从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两反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和实践,在整个教育中践行“先育人后教书”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人人皆为教育者”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型,在针对学生也形成了一套“个性化,多元化”的创新教育模式,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培养学生必要的技能教育以外,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方法和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手段,先育人后教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科园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视为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逐步走出了传统职业教育思维的限制,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上走出一条自己道路。
第三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范文]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自贡市德铭中学 喻中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国,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相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纲要》的制定过程中,由于广泛倾听了来自教育基层、社会各个阶层、专家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所以,针对性更加切合实际,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因而制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更加符合中国的教育国情。《纲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教育现状,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指导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首先,《纲要》提出了“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它指明了今后教育发展方向。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根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始终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认真努力的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成长;作为学校,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团结处事,合作前进,促进教师的健康发展。学生成长了、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壮大。学校都壮大了,教育资源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就学难的问题。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一项事业没有改革,就会裹足不前。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改革意识,不断更新新观念,让自已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被社会淘汰;作为学校,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探寻适合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发展自身,让学校始终跟上时代节拍,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家家都有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成才成长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普通百姓的根本希望,所以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择校热”盛行,以往择校还仅限于高中与大学,而如今,随着人们对子女教育的百倍重视,怀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择校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也是愈演愈烈。由于我国还存在着区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果就出现了:为了进一所好的幼儿园,家长不辞辛苦打着铺盖、连夜排队;为把孩子送入城里的学校读书,农村家长想方设法地运过了各种方式、各种途径;为了到优质教师班上读书,家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农村生源变少,教师工作不安心;城区班额超大,教师苦不堪言。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唯一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提高每一个教师的素质,对于政府来说,要有计划地发展好每一所学校,在发展的同时要倾斜好薄弱学校,不让薄弱学校更薄弱;对于学校来说,尊重理解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个教师,及其所能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机会与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与能力,让教师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对于教师来说,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既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让每个孩子都有信心地学习,都有信心地认为“我能行”;对于社会来说,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倡导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行业观,逐步消除此尊彼卑的尊卑思想,只有这样,全社会齐努力才能逐步建起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我认为,随着此纲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我们的教育将会发生更多令人振奋、喜悦的变化。但是,任何新事物都要经受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只要我们坚持去做,努力去做,把握方向,咬住青山不放松,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向均衡,每个学生才能接受公平的教育,国家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
其次,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教育家。那么一流的教育如何实现呢?我认为教师是实现一流教育的真正主体,其地位值得突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校,才能建设一流的教育。
再次,《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是总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几点要求是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首先要具备的,教师在启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格形象也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施加着影响,强调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也是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途径。
最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质量不仅仅是教学质量,更有对人的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质量;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学质量观,更要有育人质量观,这也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明确育人方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懈努力。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精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重新燃起了更多欲望,同时也再次深感作为人民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后,并有所心得体会。
《纲要》内容是: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精
精
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断进步:实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
精
精
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段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考风考纪,确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国人民。
纲要还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
精
意愿。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仅加入到教师队伍不足一年的教师来说,更要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积极参加学习研究,努力提高自己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在更多的理论基础之中加强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精
第五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纲要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改革、教育公平这几个很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还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
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结合教学工作,我再谈几点认识: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质量
我们的办学思想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它突出了现代教育的片面精神,体现了对人,尤其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它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选择的教育,即是民主的,开放的,法制的,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教育。
二、提高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意见稿中提到了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大学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广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在气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教育成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二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三是坚持爱护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线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句话,教师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声乐教育系 丁文杰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