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在色彩入门中如何学习水粉静物画
高中生在色彩入门中如何学习水粉静物画
摘 要:水粉静物绘画目前是我国各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而且还是江苏省美术专业统一招生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所以,学习水粉静物画对高中生来说很重要。
关键词:水粉静物画;临摹;色彩关系
作为初学水粉静物画的高中生,往往对色彩的练习没有基础,不知道如何去练习。本人学习绘画已有十余载,负责教授高中三年级水粉静物绘画已有多年,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与学习,对水粉静物绘画的基础训练也有了一些认识,深深体会到: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没有捷径,只有虔诚的积累。学习色彩要紧紧抓住色彩的规律与本质,紧扣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临摹、写生及尝试默写画有机的结合,对于迅速提高水粉静物画初学者的理解能力、绘画水平有明显的作用。写生画的练习与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注意色彩关系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默画的训练及掌握对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色彩感知能力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帮助,然而仅仅依赖写生、默画尚不能完善绘画技巧,还要配合临摹练习,并不断总结得失,以求进步。例如在写生和默画中遇到一些难以表现的对象、色彩关系控制不当或画面出现难以纠正的弊病,如“粉气”“火”等,这时学生可以针对性地临摹优秀范画,帮助自我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以求提高绘画水平和色彩修养,可见临摹范画在初期水粉静物画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临摹阶段学生应有意识地加强记忆与思考,要主动学习。学习范画和摹本中如何表现光的效果和周围环境(各色衬布、各色物体)对物体的色彩产生的影响,它基本包括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画面色调的明暗、冷暖、纯度、色相等关系对比。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的色彩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光源色,指光源本身的色彩倾向,天光色彩在不受其他光源色影响的情况下一般为蓝灰色。不同光源色照射在同一色相物体之上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冷暖、明暗、纯度也会发生变化;同一光源色照射在不同色相的物体之上,这些物体的色相、冷暖、明暗、纯度也是各不相同。二是物体的固有色,指在光源色照射下物体的亮灰部分反映出的色相。三是环境色,指物体所处的环境色彩,它是由环境色光的影响而产生的色相,同一色相的物体在不同的环境色光影响下,以及不同色相物体在同一环境色光的影响下,物体环境色的冷暖、纯度、色相、明暗也是不同的。只是以上这些色彩变化和色彩关系很微妙很自然,是不好掌握和处理的,需要初学者在临摹时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勤对比、多感悟、多思考。
在临摹水粉静物范画时,还需要学生敏锐地去感受作者对于画面的构图形式的处理,反复思考范画中各种美的构成以及大小关系、高低关系、远近关系、虚实关系、质感对比等,理解并学习其他与视觉艺术相关的规律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加以指导和启发,可以出示大师们类似的构图方式的经典作品,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初学者通过多次临摹、反复临摹的“量”来配合,只有这样,绘画水平才有可能有“质”的提高,才能为以后的水粉静物写生、默写画打下较为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初学者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临摹作业,方可提升绘画水平与技巧,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因为审美观点不同、性格迥异,会喜欢不同风格及不同表现形式的色彩范画。因此学生临摹范画要有针对性、目标性,而且目前关于水粉静物画的资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初学者应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优秀范画,宜精不宜泛、宜简不宜难。美术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分析范画画面整体的色彩关系,有针对性地结合色彩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明确临摹目的,有目的、有条理地分解训练内容,从一个方面慢慢尝试,逐步积累色彩经验。
在学习临摹的过程中,初学者大可不必过于“依赖”范作中的一些客观东西和主观表现,不要孤立地抓住局部不放,特别是画面中物体的固有色,没有必要刻意模仿,要知道作者本人也是在绘画过程中凭着自己的色彩感觉作画。有条件的话,学生可将范画中表现的真实物体摆放在一旁,对比着范作去感受实物色彩如何被作者转化为画面主观色彩,这样有利于初学者直接去感受色彩的关联,学会在比较中找出色彩关系。学生要时时记住:重要的不是某一块颜色,而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色彩关系,至于一个实体像不像,没有必要那么讲究,如果那样就失去了临摹的意义。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此外,经常观摩、赏析优秀色彩静物作品,多阅读有关美术理论书籍,多听美术专家的讲座,多看美术作品展览,也是提高绘画水平不可或缺的手段。
只有通过长期细心的临摹学习,多观察、重感受、找规律,在临摹中学习各种物体的不同表现方法和技巧,锻炼对具体色调的整体把握能力,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绘画水平,为水粉静物的写生、默画做好“前奏”,在色彩画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观察、感受与理解、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才能画出更好的色彩,才有可能在美术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作者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魏集中学)
第二篇:《色彩静物画入门》教学案设计
《色彩静物画入门》教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色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色彩静物绘画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实践绘画过程色彩的把握。教具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图用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色彩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不同的色彩,请同学们仔细回想,色的三原色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确实如此,红黄蓝三原色,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一切颜色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黑白已经被色彩取代,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色彩静物。(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课件)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可以看出,每个做片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色彩含义。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色彩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三月色中间的颜色?和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橙、绿、紫是三间色,一种间色与另一种间色相混得到的颜色叫做复色。色相、色性、色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就是色彩的相貌;色性:色彩的冷暖关系;色度:色彩的明亮程度以及饱和度。
那么影响色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观看课件,比较色彩三原色与光三原色的区别!学生讨论——
(二)色彩的观察方法。
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源自于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感受,然后通过形象思维,又借助于各种媒介,最终形成艺术作品
A、一点观察法 B、整体观察法 C、色彩分析比较法 D、条件色观察法
(三)色彩倾向。
结合课件欣赏图谱,体会色彩倾向变化
蓝紫色上的灰色呈黄色倾向;红色上的灰色呈绿色倾向;黄绿色上的灰色呈红紫色倾向
明度高、纯度高、色性暖的颜色有位置前移的感觉,相反则后退 暖色、明色看大,冷色、暗色看小。
(四)色彩静物写生步骤。
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单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
第二步:这是一幅暖色调的画面。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橙与蓝绿色是对比色,通过白瓷盘的白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橙色衬布上的梨和面包的暗部色画得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陶罐的反射能力不强,注意他的质感。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
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梨子的质感。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梨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橙色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要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陶罐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绿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红绿味。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
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陶罐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梨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白瓷盘面包的边缘也带了几笔环境色。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使画面更完整。
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常见的色彩弊病:灰、粉、脏、形散、孤立、失重(学生观看色彩静物作品)
四、作业要求: 静物写生 要求:
• 8开画纸 • 三节课内完成
• 注意运用所学色彩知识
五、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
展示较好的作业,巩固色彩的基础知识内容。让学生以谈写生过程来说明自己的领悟!
第三篇:水粉静物写生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水粉静物写生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水粉静物写生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网络
作者郭振山
复制·编辑塞上齐翁
内容摘要: 文章通过论述水粉静物写生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作用,提出掌握和领略水粉写生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表述它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和学习表现方法以及提高学生感受能力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提出对于水粉技法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色彩静物写生课是学习运用色彩语言塑造艺术形体的一门重要的美术基础课程,它对于绘画色彩学理论的应用和技法的实践有着十分独到的价值。由于色彩静物写生通常是在室内进行的,所摆放的物品也是相对静止的,这就为我们认识、观察、分析、理解和研究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因此,色彩静物写生是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和学习表现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视觉感受能力的一个最佳途径。另外,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画家毕生致力于静物画的创作和研究,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显示出了高超的技艺,同时更可贵的是在画面中体现出的志趣,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与渴望。当静物画家赋 “ 物 ” 予充分情感的同时,大师级的作品便由此而生。这说明静物画不仅仅是基础训练的传统领地,同时也蕴含着深奥的艺术境界和无穷的艺术表现空间。
用水粉去画静物在今天的艺术院校里已相当普及,在相当部分的专业如视觉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装饰艺术、版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等,都开设由此课程。这并不仅仅是20世纪50 — 60年代以此画中为宣传服务的工具和改革开放后的美术院校招生色彩考试的缘故,原因在于,相对于其它众多的画种,水粉画的工具、材料使用起来较为简单且价格比较低廉。
水粉画颜料是一种水溶性颜料。由于在颜料中掺入了一定比例的瓷土,具有一定量的覆盖力,非常适于反复修改和多层的深入塑造。在表现技法上有着相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它既可以借鉴油画的塑型手段,可以画得很厚,笔触也比较外露,效果与油画的效果很相似,另外水粉画又可以依据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使水分较大,颜色较薄,画面的效果是清新润泽的,与水彩画很接近。同时还可以将两种方法兼容并用。从表现手法看,同样是灵活多样的,如写实的、装饰的、表现的等,这就形成了水粉画在表现色彩上所独有的优势。它为我们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变化规律,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再者,经过了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目前水粉画已被认定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并逐渐地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及美术爱好者的喜爱。
纵观水粉画的发展历史,众多的天才画家都曾有过用粉制颜料调水作画的经历,如威廉.特纳(19世纪英国画家)、安德斯;佐恩(20世纪瑞典画家)及我国老一代的著名画家徐悲鸿、董希文、常书鸿、关广志、何孔德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为水粉画艺术的创作和研究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现今,一些画家在努力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使用新的表现技法,形成了区别与其他画种的独特艺术风格。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水粉画是一种适应性强,作画工具简便、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画种,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色彩的绘画形 式。同时,作为一种有着独特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也吸引着无数热爱它的人,并在美术界越来越多地被引起关注和重视。
用水粉去画静物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较长时间的进行深入的写生练习,从容地观察各种光影现象和色彩关系。研究各种不同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情况下的光源色、环境色中的变化。还可根据绘画者的自身需要,任意选择对象并随意组合相应的静物内容和主题。
用水粉画静物表面上看是色彩课,但对形体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任何可视的形体,必然是由一定的色彩所组成,任何可视的色彩也必然有一定的形体支撑,在同一个物体上,两者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我们所观察到色彩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与形体相互作用中而形成的。当我们看到一株绿色的树的同时,也会感觉到它的蘑菇形,因此,形与色是视觉现象的两个基本因素,离开了形体的色彩就好似一块没有骨头的肉一样。绘画的基本功主要就是训练对形与色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敏锐的形体及色彩的综合感受能力是评判画家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我们经常会感到画面中某些颜色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多是由于颜色所摆放的位置与形体不相吻合而导致的,因为在写生色彩中解决色彩的问题,更多的是解决形与色的关系问题,因此在水粉静物画写生中我们要注意锻炼和培养严谨的造型意识,以求得形体和色彩的完美统一。
另外,还需培养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技能是统一的关系,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有可能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色彩写生同样如此。感觉是前提,而感觉的基础是观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深入地理解物体的本质,也才能深刻地反映所表现的对象。感觉是人的感知器官从外界摄取信息的过程,是表现的前提,技法则是后天经过长期的训练所获得的技能。通俗地比喻,色盲的人是感觉不到色彩的,更谈不上画好色彩画了,就是这个道理。相当一部分长期从事色彩教学并有了一些作画经验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也经常是含糊不清。要注意提高认识。而感觉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也需经过后天科学的方法去培养,学习技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完善和丰富认知感觉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加入理性的主观能动的认识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水粉画颜料的特性是用水来调色,又借助于白粉来提高明度,这就造成了水粉画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如颜色干湿变化大、干后不宜衔接和脏、灰、粉、火、腻等现象,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和绘画实践中去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并最终加以克服,同时还要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它,扬长避短,以不断地提高和丰富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作者:郭振山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第四篇: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作文
当前,学生作文套话、假话、大话成风,习作能力普遍低下。学生普遍不喜欢写作文,教师普遍不喜欢教作文。
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者,现在的阅读教材,是以“人文”或“内容”主题来编排,不是以语文能力为主线来编排,这样框架下的作文教材,势必无法进行系统的写作教学。
二者,我们的作文教学内容,过分追求意义、价值,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写着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或者不感兴趣的题材。比如,三年级孩子,写的是《熟悉的人》《课余生活》《传统文化》„„这些无趣的题材,只能逼着孩子们挖空心思去胡编乱造。
„„
出路在哪里?
一是,对教材中的作文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关于这点,我有一个《教材作文二度开发》的讲座,此处不展开。
二是,对写作系统大胆的重构,开发富有班级特色的写作新计划。这么些年来,我在无意识地做着写作内容重构的事。后来读到了温儒敏教授的一段话,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多年苦苦寻找的写作计划重构的学理依据吗?
教学中,不一定照搬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最好能依托自己的经验,并面对你们的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某一种体系作为基本框架,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写作计划。
一、绘本读写计划:利用绘本,大量读写,起步习作(三年级上下册)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些年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不少中低年级老师自觉地用绘本进行读写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新教育马玲等老师开发的“读──写──绘”课程,就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当然,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用绘本进行写的训练。有人忧心忡忡地担忧,将绘本开发为写作课程,有过度消费绘本的嫌疑,有人质疑把绘本用来作为作文写作的依托是非常危险的。我不想做过多的解释,我用我的实践来回应,看看在充分读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发绘本写的功能,会不会伤害学生的阅读兴趣。
【案例】《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这故事非常好玩!它就像语言游戏一样,妈妈说一句小兔子说一句,小兔子的顽皮、妈妈的爱心都藏在对话中。绘本播放完毕,教师创设情境:兔妈妈和小兔子的对话仿佛做游戏一样好玩,我们能不能学着来做游戏,一个小朋友当妈妈,一个小朋友当小兔子,我们来变一变语言魔术,看看哪一组同学做得最好!【学生习作】:
“如果你变成树,我就变成泥土,躲在你的脚下,让你看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泥土,我就变成蚯蚓,给你松土,让你能自由地呼吸。”
“如果你变成树,我就变成蜜蜂,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蜜蜂,我就变成蜂窝,采完蜂蜜你还是会回到我的怀抱里。”
“如果你变成小鸟,我就变成夜空,让你看不见我。”
“如果你变成夜空,我就变成星星,跟你在一起,照亮你。”
你看,这不是一种创造吗?儿童的语言比绘本作者的语言更有诗意、更鲜活。绘本读写课程的目标,就是利用绘本,大量读写,起步习作。
绘本写作的主要方式有:
1.编故事:1)借助多幅图写故事──先呈现PPT,留下最精彩的3-5幅图,看着图来写故事。2)借助单幅图编故事──引导学生思前想后,根据里边的一些有意思的画面,编故事;
2.仿写; 3.改写;
4.续写:如《小猪变形记》,让学生思考:小猪还会遇到谁?它怎么变怎么说? 5.扩写;
6.绘本导写:如《大卫不可以》,看着绘本中大卫的顽皮样儿,你会想起你曾经的顽皮往事吗?你来写一写《顽皮的故事》。
绘本作文课程,需要收集大量的绘本PPT。然后按照能力点和主题,将绘本归类处理,集体备课,攻关研究。
二、童话读写计划:阅读童话,编写童话,爱上写作(四上)
小学阶段,能不能搞创作?我以为完全可以?为什么小学生作文,一定是“习作”?小学生,完全可以写文学类的作品。很多人往往借口“小学生作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把文学性写作排斥在小学生作文的领域之外。我认为,只要引导得法,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创作的──只是,孩子们的创作,我们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这一单元有写童话的习作训练,我们参照台湾李玉贵老师的课程,开发了为期一个月的童话读写计划:阅读童话,编写童话,爱上写作。【操作流程】童话阅读与写作系统课程
前期,让儿童用两星期的时间寻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书,认真阅读,准备一个3分钟左右的童话故事片段,在小组内分享。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一)听故事与整理故事元素(1节)
1.小组说故事。(选择三四分钟能讲完的故事片段)2.教师示范摘记故事元素(角色──地点──情节)3.学生摘记“角色──地点──情节”。目的:渗透故事元素的意义。
(二)限定故事元素(1节)
创设情境:这节课,我们进行童话故事大变脸,黑板上呈现五个角色、五个地点、五个事件,请小组商量,对这些元素进行重组。教师可以适度追问选择这个的理由。
角色:离家出走的十岁男孩 地点:秘密丛林 事件:收到一封信
我们在教写作的时候,经常会让孩子们写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我个人认为有意思就是儿童写作的最大的意义,只有让他们感到有意思,他们才会乐此不疲地写作,一旦我们过分强调有意义的话,儿童写作就没有意思了。
上面的这个小组选择的这三个元素,就非常有意思。他们写起来,就非常带劲。
(三)草拟大纲(1节)
1.草拟大纲(用画情节梯的方式,列出故事的提纲); 2.自言自语(把提纲具象化); 3.配对讨论(虚拟的真实);
(四)迷你课程──来自学生说故事与故事架构的观察(1节)
“丛林” “亚马孙原始森林”“美国某个洲原始森林” “中苏交界的原始森林” “灌木丛” 教师追问:到底是哪个地方的丛林?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是不一样的,老师要学会追问。
(五)文稿确定及组内发表(1节)预留三个星期的速度差
章节名称、人物简介、图文配置、扉页、封面页、封底、版权页、内容与编排„„
让学生以写微型书的方式来完成这次童话习作,这是一种阅读与写作的统整,他是从读到的东西当中去学习写作。
(六)新书发表(3节)
【发表准备】作者精选细读(选择最精彩的细节,3-5分钟时间能读完并能讲出来。)
分享构思与创作历程、自己最喜欢与得意的部分。
(甚至可以分享原先设计的思路是怎样的,现在变成怎样。)听众:专心听、参与聊书、提问。
个人认为,儿童学写作从老师那儿和从伙伴那儿学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伙伴的经验更有价值。
【组内发表】
老师准备:每一组有一个谱架。(利用谱架,便于讲。读和讲是不同的概念)。学生发表:同一个时间每组有一位作家发表作品。
【组间轮读】巡回读者阅读全班所有同学的作品。
个人认为,作文的生命力在于交流,一旦作文失去了交流的机会,作文的生命力基本上是没有了。
七、全班小书展示与阅读(2节)1.教师准备:
每个读者有五种颜色贴纸(黄、白、红、蓝、绿)各四张共20张。每组书放在透明展示架上,供读者翻阅回味。2.同伴激赏:
阅读后,每个读者根据以下向度提供同伴下面回读:
原创性:以黄色贴纸代表。故事内容:以白色贴纸代表。图文搭配:以红色贴纸代表。版面设计:以蓝色贴纸代表。个人爱好:以绿色贴纸代表。
3.回应限定: 提醒学生:
一定要提供左右两个邻座同学,各两张贴纸。
一定要提供组内每一同学一个欣赏的贴纸。
八、喜欢你就要亲口告诉你(1节)
1.把名字写在贴纸上2.亲口告诉作者优点3.作者把优点回馈贴在预留页4.写日志,作为后记
这样一个系统的课程经历11课时,在整个过程中将读和写真正贯通起来。同时,这是一种体现弹性的写作,更可贵的是伙伴间能够合作与讨论。此外,这种写作,是一个渐渐生长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三、观察写作计划: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提升观察力(四下)【列举案例】四上第二单元观察作文
人教版原作文要求:仔细回忆,你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己定。还可以写观察日记。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作文教材,这是一个大概的范畴、大概的要求,至于观察日记与其他作文有什么不同?没有。我们参照日本的教科书开发了一个观察作文。
观察作文
我们周围有很多虫.仔细观察这些虫可以发现十分奇怪有趣的事。
找—种我们周围的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观察的事写成文章。作记录:
作观察记录时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
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 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叫的方法、食物等; 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
这个观察要求,缩小了观察范围,告诉儿童用什么工具去观察,然后告诉儿童做观察日记要注意以下事项。这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一个细致的指导方法。“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这是科学性精神的渗透,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是静态的观察;“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叫的方法、食物”等是动态的观察;“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这是细节观察。方法就渗透在提示当中,这就是一种微学案,孩子们可以照着写,老师们可以照着上。现在我们一线老师很需要的一种作文微学案。
查阅资料:
如有疑问,自己查一下有关的辞典、百科全书之类的书。
写文章:
根据记录,写小结文章,注意不要遗漏了重要的事;
把图、表等放到文章里面去,要写得别人容易懂;
把书中写到的和观察到的与自己所想到的作比较:
要写的每项内容前要加小标题。
【学生习作】: 1.某学生的笔记
西瓜虫
9月18日
(四)晴23℃
·抓到的地方──院子的石头底下。
·一抓到,马上就会变成回滚滚的。
·身体的颜色──灰黑的。
·感觉──有点像塑料。
·脚──一节左右各一只,全部 14只脚。
·从书中查阅到:
分类名称是甲壳类等足目;
不是昆虫,和蟹是一类的。
西瓜虫观察记
调查日期: 9月 18日(周四)23℃
抓到的场所:院子的石头下,潮湿的地方。
身体的特征:身体是一节节的,用手指稍一碰,就缩成像西瓜般的。我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叫它西瓜虫的吧。
查了生物图册后知道,分类名称是甲壳类等足目,和蟹是一类的。
身体的颜色是灰黑的,有光泽,有点像塑料。身体长1.2cm。
用放大镜观察,脚在较大的节上左右各一只,全部14只。
西瓜虫的活动方式:爬起来还特别快。放进盒子里后,马上爬到角上,然后就沿着边上转着圈爬。过一会就停在角上,一动不动。
我想它是要藏起来吧,就在盒子里放了一块石头,于是它就沿着石头转了一圈后,钻到石头底下去了。
书上写着,西瓜虫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还真是这样的。
观察读写计划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课程,肖像观察、衣着观察、神态动作观察、花鸟虫鱼观察、风雨雷电观察等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忘阅读跟上。比如,结合风雨雷电、日月星辰观察,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读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历》,这本书把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写得非常地棒。普里什文还有一本非常棒的书《林中水滴》,文字非常非常美!另外推荐维·比安基的《森林报》,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记录森林的变化,也非常棒!
这就是观察写作计划,把读与写整合起来,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提升观察力。
四、阅读写作计划:阅读群书,探究写作,提升创造力(五上)
常常有老师和家长问,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关系?且常常举出例子说,孩子读了大量的书,但是写作并不见得好。我想,这样的家长,太心急,总是希望今天阅读1000本书,明天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等待。
我的观点,博览群书不一定马上能写得出好文章,但一个善于阅读,且广泛阅读的人,他的作文内容,必定较不阅读或者少阅读的人更加丰富,作文境界,必定较不阅读或者少阅读的人更为高妙。如果把写作比作一只飞翔的鸟,广博的阅读者,拥有有力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读书甚少者,翅膀乏力,鸟儿只会飞得很低很近。
温儒敏教授也曾经说过,“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扩大阅读面,加上适当的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多读比多写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多读能不断增加信息量,改变知识结构,拓展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下笔时思维就更加活跃,而且,阅读可以获取大量写作素材,词汇量大增,形成语感。”
我的做法是,让孩子们在问题情境中,带着任务去探索阅读,然后,把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
【案例】《小学生世界遗产》
我们曾经带领五年级学生编了一本《小学生世界遗产》的书,操作过程如下: 1.课前调查:最想了解哪些世界遗产?
2.出示样章:模仿样章书写。
我们的样章是这样的:
第一板块:世遗名片。
用名片的方式,不超过200字介绍遗产的地理位置、价值等。这是一种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用几句话就把相关事物讲清楚。
第二板块:走进世遗。
一家人寻访世遗实地考察的方式,用写故事的方式来写,里边有四个主人公:乐乐信息技术的高手、妈妈摄影师、爸爸地质考察工作者、爷爷博物学家,一家人边走边拍边对话,把相关世界遗产的内容通过照片、通过对话来呈现出来。作者乐乐是一个写作高手,每篇文章篇幅在1000字左右。
第三板块:刨根问底。
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通过列表、画图等方式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个课程也是根据教科书开发而来,书上有一个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我们把导游词变成编一本书,并且搞了一个首发式。它的意义在于儿童在大量的阅读中,用故事的方式呈现世界遗产的知识。这是一种统整的写作,孩子们把网上搜索到的、图当中的、历史遗迹中的统整到一篇文章当中。这样的习作,涉及很多门类的学科,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探究写作。这样的作文,需要一定时间去完成。
这样的写作课程,目的在于就是阅读群书,探究写作,提升创作力。
【列举案例】:孩子们自编的读写周报《书海苗韵》
用报纸的方式呈现阅读成果是读写打通的做法,读报纸本身是一种阅读,读后感可以促进儿童阅读。当然,我要特别提醒一点:当你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兴趣的时候,少让他们写读后感。读后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促进孩子阅读,用不好是一种美丽的阅读伤害,它会伤害孩子的阅读积极性,要鼓励孩子兴致勃勃地阅读,少让孩子烦杂地做阅读以外的事情。
【列举案例】:《跟着名家写作文》
2011年,在钱理群老师的带领下,一批有志于教材建设的朋友们,一起编写了10本《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把最典范的白话文,以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方式,介绍给儿童。
这套书怎么用?杭州刘发建老师开发了“作家阅读周”课程。每学期定两个作家,引导孩子们用一周时间,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十本书穿插到3-6年级来阅读。
我们的作文教学,习惯于让孩子一次又一次让学生写,但是往往进步并不明显,关键在于孩子们语言和写法内存不足。内存要从优秀作家的作品中汲取。一旦儿童有了语言的积淀,写文章就会很轻松。
阅读并模仿一个作家作品一周,他的文字风格就会慢慢地渗透到儿童的写作中。
五、书信写作计划:伙伴通信,生态写作,提升沟通力(五下)
应用文在小学作文教学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我们的教学其实是跟真实应用脱钩的,孩子们没有真正把这种应用文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不妨来看一个案例,我是怎么把一系列的应用文的读写和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列举案例】: 书信往来
五下第一单元习作训练,是给远方手拉手朋友写信。我们班与天台平桥小学五(6)班结对,进行为期一年的书信往来。
我和对方老师约法三章:不留电话、QQ,不许寄照片,不透露性别。这样做,是为了保持神秘感。孩子们的通信,教师基本上不干涉。
后来,发现一些孩子在彼此介绍自己近期的读书收获,于是,我就趁势引导。有段时间,我发现学生迷恋曹文轩的《草房子》,我就把这些书信进行“群信阅读”,这就是一种读和写的结合。写信成为他们分享快乐的载体、途径和需要,这时候的书信往来,就是基于内心的诉求,这样,儿童就会自觉地去书写。
通信坚持了大半年,孩子嚷嚷着去见笔友。最后,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必友们终于见面了。活动丰富多彩:欢迎仪式、表演节目、互赠礼物、共进午餐、餐后种植、同上一节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活动方案、欢迎仪式讲话稿、课本剧剧本、邀请家长的函、和老师签订协议等都由学生一一完成。
这些,不正是鲜活的应用文吗?这一切,都是在系列真实的交际场景中进行的,孩子们不觉得这是在写应用文不,却完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应用文教学。应用,是应用文教学的最大价值。
六、网络写作计划:借助博客,网络写作,提升思辩力(六上)
这是网络时代,人人拥有话筒。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成为声音的制造者、信息的发布者。我们的语文教学千万不要排斥网络,而是要借助网络改进我们的读写,让网络成为我们有力的臂膀。
(一)从“舸二楞”、“猫猫含”的作文故事说起
【列举案例】“舸二愣”的作文故事
班里有个孩子,网名“舸二楞”,最怕写命题作文。考试时,一旦遇上全命题作文,他就完了。六上期中考试,题目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舸二愣”枯坐了40分钟,卷子一片空白,最后干脆在位置上抽泣。后来,我让他把刚才的经历写成文字,孩子立马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学生习作】
……
此时此刻,我巴不得铃声一响,立马交卷子,万事大吉。
可是,时间似乎故意跟我作对,走得那么慢,煎熬啊,痛苦!这时候,张老师过来了,冷冷地看了我一眼。看我有什么用呢?不会写就是不会写。
又过了一会儿,张老师又来了,这一回是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瞪我有什么用呢?不会写还是不会写。完了,死定了。悲剧要重演了(因为他五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次作文交白卷的经历)。历史啊,你怎么那么惊人的相似呢?
后来张老师把我叫出了走廊,告诉我,就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好了,灵感有了。于是,就写下了上述的文章。请老师高抬贵手。(节选自《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就是这孩子,在博客中,写下《亚马孙河探险记系列》,共计18000多字,他的文章,情节曲折,想象独特,细节饱满,不乏灵感。
【列举案例】:“猫猫含”的作文故事
班里还有个孩子,网名“猫猫含”,在新浪开博客才几个月,就疯狂地爱上了写作。从《屋顶上的南瓜猫》《风吹过的地方》《精灵之国》等系列小说、散文,到读书随笔系列,随手写来,活泼风趣,清新爽目。记得有一次,她的好友周周生日,我在班级博客中,为其写了一首小诗,“猫猫含”当天晚上,就在博客上跟了一篇妙不可言的文章──
【学生习作】:
落入凡尘的菩萨(节选)
文/林大菩萨
咱们班的周周,乃是“四大菩萨”之一(老师们常常戏言上课从来不举手的孩子为“菩萨”)。这回,终于落入凡尘了。
……
四大菩萨的代表,自然就是──周周同学。好歹我被叫起来,磨叽磨叽说一个字,咱的周周同学打死也不说(打活除外)。如果真的想说,也是等到同学们都回答不出来了,来回答个一两句。周周菩萨温柔可人,非常腼腆,丹唇未起笑先闻,看得其他三个菩萨羡慕死。为此,有无数老师乞求咱周周菩萨落入凡尘──上课发个言,说个话。
好嘛,不打不成器。张老师这一“打”,给周周菩萨一个精神支柱,顺着这个支柱跑凡尘去了。
且说周周菩萨来到凡尘,哇撒,立刻就活泼了。每到恩人──张老师──说要读课文,咱周周菩萨以惊人的速度“刷”地一下举起了几千年都没亮出来的“大手”。其他三个菩萨看得都怕了──周周菩萨举手,百年也见不着啊!“不举不知道,一举吓一跳”。从此,周周菩萨就在凡间成名了。要回答了,找她;要朗读了,找她;要做榜样了,找她……这可让咱周周幸福死了,为此她恩人──张老师──还特地为她写了一首诗,恭祝她成为凡间圣女。
10月31日,周周蜕变成功的日子!周周菩萨已经从一个慈悲菩萨化作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圣女,令其他三个菩萨张口结舌!想不到,咱的领头人,第一个落入凡尘!
为落入凡尘的周周,干杯!
奇怪的是,猫猫含的命题作文、考试作文,却和其他同学一般无二,干瘪生硬,甚至老气横秋,灵气全无。和她的博客作文放在一起,你绝对不会相信这些文章出自同一个孩子之手。
同样的孩子,为何在不同的写作环境下,文字风格会截然不同?有一天,“猫猫含”为我解开了这个秘密──“限制”和“随意”。在猫猫含的观念中,命题作文,是为老师而写的,老师的限制太多,便放不开手脚。而“随意”,按猫猫含的解读就是“随心所欲”,“放开手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实是孩子们向我们发出的“渴望解放”的呐喊。博客写作,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自由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从“舸二愣”、“猫猫含”喜欢写博文进而作文水平大幅提升的事实,我敏感地意识到,一个广阔的自由作文舞台,正呈现在我和孩子们面前。于是,我不断地转帖、朗读这两个博客写作“先行者”的优秀博文。不到一个月,“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班上掀起了博客写作的热潮。全班36个孩子,先后开了28个博客;一年时间,人均自由写作达45篇,最多的,达130篇之多。整个班级呈现了你追我赶的博客写作热潮──而五年级时,这个班级的孩子,绝大多数,并不喜欢写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二)博客作文的经营之道
博客写作,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更需智慧地经营。回顾我班的博客作文经营之路,我以为,如下三点是极为重要的。
一是树立典型。博客写作原是极少数学生个体的自发行为,如何把个体的自发行为,转化为群体的自觉行为,需要老师积极引导。我的做法是,通过树立典型,让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煽风点火。有了博客,如果不用心经营,一些缺乏毅力的孩子,也许会中途放弃,直至不了了之。因此,适时的“煽风点火”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煽风点火?首先是“博友互访”;其次,“家长粉丝团”;第三,教师“神秘留言”。
第三步,持续互动。博客作文的最大功能,是其即时互动。因此,在博客作文的经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互动功能,使之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大平台。
(三)博客写作的价值追问
读着孩子们博客上自由舞蹈的文字精灵,细细地回味着我和孩子们所创造的小小奇迹,我不断地追问:博客写作,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孩子空前地热爱写作?
首先,博客写作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儿童。
博客写作,创造了一种“为自己写作”的宽松氛围,让孩子以“玩”的心态对待作文,让他们充分享受作文带给自己的快感。在无拘无束的表达中,在互读、互评中,孩子们体验到作文就是游戏,作文就像呼吸一样自在。在游戏的心境中,孩子们回归了“随意”写作的状态;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越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因此,博文中的文字,就比课堂里上的写作,有味得多。
博客写作,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唯有解放儿童,才能激发儿童潜能;而解放的要义,就是减少限制,回归自由。
第二,博客写作让儿童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
2011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儿童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使命是让每一个孩子热爱写作,享受写作。
但在长期的习作教学中,老师不是以让孩子喜欢写作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过多的“意义”,过多的“规范”,让作文变得面目可憎,以至于孩子们逐渐丧失了表达的自信与乐趣。潘新和教授也曾说过“在写作之途,想写就好”。“想写”是“乐于表达”的前提。而乐于表达的前提,就是让他们体验表达的乐趣。表达的乐趣如何去激发?靠老师、同伴以及潜在的读者真诚的欣赏!舍此,别无他途。网络空间的互动优势,为孩子们体验表达乐趣,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孩子们可以在博客上自由自在地分享、回应,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英国国家文教信托基金会他们调查了3000个英国小学生后发现,24%的孩子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有73%的孩子通过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在网上与朋友聊天。调查发现,61%拥有博客的儿童以及56%加入社交网站的儿童,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好”或“很好”,没有在网上“开博”的儿童,则只有47%有同感。另外,经常上网的小学生,平常对于传统文体也写得更多,比如他们写小说、写信、记日记,还涂鸦小诗或填歌词等。
由此可见,博客写作,让每一个写作者找回了表达的自信。
第三,博客写作让儿童见证言语的生长。
构思、起草、发布、修改、回应,经营博客的过程,颇像种树。在不断的浇水、施肥中,儿童体验着农人劳作的艰辛与甜蜜。今天浏览昨天的博客,昨天浏览前天的博客,就会发,我的写作水平,在一天天提高。博文越发越多,就好比自己种植的大树越来越多,渐渐地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看着成片的森林受到他人的关注与欣赏,“种树”者,必会自我沉醉。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自我沉醉”,更能激活动机与潜能,并且让热情持续不衰呢?
第四,博客写作让“原生态作文”的成为一种可能。
博客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随心所欲”“放开手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博客,就是他们言说的自由乐园,说着他们这个年龄应该说的话,说着他们的小秘密,说着他们的小故事,说着他们自己认为有意思的话。博客写作,让“原生态作文”成为一种可能。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我的大力提倡博客作文,班里好多孩子,已经将博客写作当作爱好。在他们看来,作文,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展示才华的平台。有不少孩子的习作,便是编辑直接从博客上发现,进而变成“铅字”得以发表的。有的孩子,因之拥有了“粉丝”群体。这,更是孩子们乐于习作的动力源泉。
当然,博客写作,只是习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能取代常态的习作教学。只有当我们同时经营好纸质写作和网络写作,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真正让文字自由舞蹈。
七、毕业写作计划:盘点生活,尝试写书,提升统整力(六下)
到了六年级,我们鼓励孩子尝试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盘点,学写“微自传”。我们组织学生 阅读《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去仿写一本。
【列举案例】:用写“微自传”方式,统整写作。
一位同学的写作计划:
1.序言:最满意的一篇作文;
2.留影:我眼中的老师、同学(漫画+文章)
3.计划:毕业复习计划、“六一”联欢会方案策划;
4.致身边的人:给同桌的一封;给老师、校长、父母的信和建议书;毕业赠言;致未来的初中校长、同桌;
5.小学之最(最尴尬的一幕、最想骂人的时刻、最纠结的一天、最荒唐的一件事、最想从头再来
以上写作计划,只是我个人的多年探索,不一定适合所有老师。我想,只要我们善于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所拥有的习作资源,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生,开发出丰富多彩而好玩的习作课程,你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作文老师!
第五篇:最美的色彩 高中记叙文写作 昆山中学
最美的色彩
当岁月流转而无迹可寻,当时光轮回冲淡夺目光辉,蓦然回首,发现总有一种颜色藏在时间背后,它早已浸染鲜血、刻入心扉,它始终高高飘扬,历久弥新。我们用胸腔共鸣的方式,从丹田到唇齿,端端正正地吐出一个——红。那是中国红,是国旗的颜色。念情悠悠啊,我的五星红旗„„
记得08年暑假,全家至澳大利亚旅游,正值北京奥运,世界瞩目。澳洲华侨倍感自豪,家中、店铺、大街上,到处都有飘扬的红旗。可就在万千力挺北京的背景下,氤氲着异样的气氛。谁能想到,一场蓄谋依旧的反华示威爆发在悉尼街头。他们打出“人权”的幌子,他们高喊着“中国霸权”的口号,他们无视警察的阻拦,他们疯狂地包围中国使馆„„
我站在窗前,怒目凝视,心潮澎湃,难以平息。一刹那,我的眼中闪过鲜亮的色彩。噢,那是红旗,那是我们的五星红旗。可就在下一刻,一群狂妄之徒无耻地点燃国旗,当众焚烧。
我别过脸去,外面喊声震天,但我仍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在滴血,正如焚烧中的国旗,一点点地耗尽。此刻,在悉尼多少扇窗子后面都有一个“我”,心在滴血。残阳泣血,海风裹挟着太平洋的潮湿拂过脸庞。想必这风来自中国,我闻到了故土的芬芳。在风中,我仿佛看到故乡亲人万众一心,喜迎奥运;我仿佛看到中华民族热情宽厚,畅怀相迎四方来宾;我仿佛感受到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所带给我的坚定信仰和坚强力量。一抹殷红最终消失在天际,带着我对故乡滴血的爱去照耀光明世界。
两天以后,旅澳的华人华侨在澳洲各地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他们绑着红头巾,抬着红五星,向大街小巷进发。海外游子在遭受长达百年屈辱之后终于站了起来,在五星红旗的号召下,奋勇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红旗;有和平与正义的地方,就有红旗。因为这红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是光明的颜色。
我的红,中国红,世界红。
当红旗飘扬,必是雄鸡报晓,万向归一。
五星红旗,我心中永恒的美丽!
江苏省昆山中学高二(1)班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