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杜甫诗三首教案

时间:2019-05-14 12:0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杜甫诗三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杜甫诗三首教案》。

第一篇: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成就。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进入四川,寄居成都,依靠四川 节度使严武等好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有离开成都,经重庆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此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作于这个时期。

二、鉴赏《秋兴》

1、了解背景

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的杜甫,日夜盼望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55岁这一年,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感叹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2、诵读感悟

聆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4、研读诗意

(1)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2)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5、理解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描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了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想象远眺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乌云滚滚。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下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情怀,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凄伤。

尾联在一派秋风、一片捣衣声的环境中,抒发了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紧承上文的“故园心”,暗扣题目,结束全诗。

全诗以描绘秋景为线索,抒发了诗人的悲愁之情。

6、小结本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7、写作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首联描写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伤悲;而笼罩在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它们“兼天涌”,“接地阴”,有意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暗不明的国家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却用了“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地显现诗人的故园心。最后两句,貌似写景,实际是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就是这样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的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尽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翻腾,急剧向前。凄冷的风中,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杜甫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郁闷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此时此事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内心,文如其人,言为心声。(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3、赏析全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展开想象,用想象来填充作者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不是一只欢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诗人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老了,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诗人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3)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是客居他乡、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作者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登台,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且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家乡。杜甫呢?是独自一人,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双倍的愁。“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诗人两鬓斑白了。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杜甫特别爱喝酒,但是现在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还因为穷困,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4、总结全诗

这首诗“悲”是核心,贯穿全诗。诗的脉络是,内心伤悲:登高遣悲----触景生悲----借酒消悲----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5、问题探究

诗的三、四两联是抒情,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表明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且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苦:表明极度。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罗大经)

四、诗歌鉴赏方法

1、重现情景――结合知人论世,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重建诗人写诗的情景,设身处地,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感知意象――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组(个)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这景物就是诗歌的意象。

3、梳理意脉――把握诗歌的情景语,以及诗句语言的相互照应关系,分析意象,理解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赏析《咏怀古迹(其三)》

1、整体感知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2、鉴赏要点(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雄伟的图景!山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3)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在作者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7)“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8)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

3、本诗小结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借昭君遗恨绝域,寄寓思乡之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并尝试默写。

2、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附: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首联:玉露、枫林、巫山、巫峡漂泊沦落颔联:江间波浪、塞上风云情景交融国运暗淡

颈联:丛菊、孤舟尾联:催刀尺、急暮砧

登高

首联风、天、猿渚、沙、鸟

颔联:落木、长江悲秋

自身悲秋作客

天下

颈联多病登台 尾联:艰难、潦倒

咏怀古迹(其三)明昭君:千载之怨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暗诗人:深沉怨恨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故园之思

补充资料

一、诗歌知识

1、近体诗

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每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鉴赏指要

1、基本要求

鉴赏诗歌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3、理解意境

什么是意境?“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三、了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青年时代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了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出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1400多首。其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35至44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48至58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这时期,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四、杜甫的思想和成就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第二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时分层作业2杜甫诗三首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2 杜甫诗三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06】

A.三重茅(chónɡ)

.塘坳(ào).B.俄顷(qīng).恶卧(è).C.广厦(shà).突兀(wù).D.渚清(zhǔ).

挂罥(juàn).

倚仗(yǐ).

布衾(qīn).丧乱(sānɡ).大庇(pì).吾庐(lú).怒号(háo).潦倒(liǎo).霜鬓(bìn).A [B项,“顷”应读qǐnɡ;C项,“庇”应读bì;D项,“潦”应读liáo。]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07】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寞寞向昏黑。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D.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B [A项,寞寞—漠漠;C项,爷—耶;D项,漂漂—飘飘。] 3.下列有关诗句中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三重茅:三层茅草 B.行人:从军出征的人 C.秋高:秋深 D.比邻:同乡

县官:官府 安得:如何能得到 突兀:高耸 况复:更何况

A [三重茅:多层茅草。三,不是确数,是约数。] 4.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61612008】

A.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四句,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诗眼在“独夜舟”上。

一、二句境界冷寂,使他想到一叶小舟的孤单、渺小。

B.诗的后一层是自抒胸臆,五、六句都是反语,其正面意思是说,自己正是因为诗文好而有了名声,官倒并非年老多病而罢退。

C.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D.这首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成,诗人借此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慨,以及漂泊无依的凄苦心情,正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C [C项,应是“由近及远”。]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美好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兵车行》描写了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2)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4)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6.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

【导学号:61612009】

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宁静,__①__,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之后,他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如他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__②__,而痛洒千秋之泪。此诗虽为吊古,__③__。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于此__④__,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杜甫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__⑤__,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横线处的位置看,①处应填写由心情的片刻宁静到写村居诗的过渡;②处,承接前面的赞美与后面的惋惜,应填惋惜的内容;③处要结合后文以至段末,可见是“伤今”。④处,应填与“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意思相近的一句话,引出下面的语句;⑤处要结合杜甫此时的遭遇来分析。

【答案】 ①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 ②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 ③却有伤今之意 ④国事维艰之际 ⑤却被冷落与排挤

7.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语段成为一个中心完整的排比句。(字数不要求一致)李白从“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的大自然情景中悟出了“站得高,望得远”的人生真谛,杜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精神的归宿……大自然是沉默的,在这凝重的沉默中给人以无声的启迪和引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仿写及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作者+名句+对名句的感悟。根据本课或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名句选择。内容上:对“自然”的感悟,或大自然给予的启迪。

【答案】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阔大情景中引发了自己对生命旋律的思考

8.下面是我校组织的“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意简明连贯,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导学号:61612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构思图的层次和顺序问题。这个构思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班级爱心义卖的活动地点和活动宗旨。第二层次包括班级活动内容、活动宗旨内容和体育馆活动内容。具体分析时,可以先阐释活动宗旨,再分别阐释在班级和体育馆中组织的活动。

【答案】(示例一)为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公益意识,我校组织“班级爱心义卖”活动,前期以班级为单位,要制定方案、准备好义卖物品并做好海报宣传;后期在体育馆主要有摆摊义卖和才艺展示活动。

(示例二)为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公益意识,我校某班级将组织“班级爱心义卖”活动,活动的形式是摆摊义卖和才艺展示。班级要制定方案、准备好义卖物品并做好海报宣传。

二、阅读提升层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兵车行 杜 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行人但云点行频”中“点行频”的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3 这“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地荒芜的根源;从一个征夫出征的场面,推及到过去已经发生“多次”;而“点行频”的原因则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其结果是田园荒废,民不聊生。

(2)“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作用:深刻批判了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导学号:61612011】

咏怀古迹(其一)

杜 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 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D [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而非因“没能少年成名”而“最萧瑟”。](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准确细致理清诗歌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诗歌蕴含的核心内涵,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表达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从“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可以看出对庾信表达一种同情,暗示自己人生失意;“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通过描写自己生活在三峡一带,表明自己思念家乡。

【答案】 ①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③对庾信的凄凉身世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感。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导学号:61612012】

独 坐

[注]

杜 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 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寞。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AE [B项,“令人心情愉悦”理解有误;C项,“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D项,“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分析有误。](2)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第一问,可以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解答第二问,应结合诗中的意象、诗句的内容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 ①描写了黄昏之际归鸟投林、羽翼轻盈的景象。②既含有诗人对倦鸟归林的羡慕,又包含人生暮年漂泊孤独、仕途失望、思乡盼归的隐痛。

第三篇: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3 杜甫诗五首》教案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3 杜甫诗五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解分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其忧国忧民的意识;

(2)、学习抓住“诗眼”,赏析古代诗歌。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2)会分析《哀江头》一诗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用典的写法;(3)了解《蜀相》一诗中所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4)理清《又呈吴郎》一诗的思路;

(5)感受《登岳阳楼》中“坼”与“浮”字所带来的艺术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

4、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

6、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

二、课时:3课时

三、了解作者

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四、教学过程:

月夜

【导入语】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下品);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中品);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上品)。这三句诗,如果排名次,哪一句最好?哪一句最差?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曾于健康瓦棺寺画维摩诘像,点睛之日致万人空巷。

【感受诗眼】

1、诗眼的内涵: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其中,位于某联、某句中最富有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生动性或情趣性的字词句也叫做炼字。

2、诗眼的位置:(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2)在诗句中:《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品味诗眼】

1内容定位:体会意境,联想与想象。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4)、看内容。

译诗:今晚鄜州的月亮高悬,我的妻子只有一个人独自看着月亮。我怜惜远方幼小的孩子,他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倚靠在薄而透明的纱帷之下,月光照进来,将两人脸上的泪痕照干。

(5)分析诗歌。

比较两幅图,哪幅更符合此情此景?(一幅突出儿女,一幅突出妻子)

参考:第二幅,本诗突出的是闺中,即妻子。小儿女只是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出妻子的“独看”,小儿女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这更增加了妻看月时的孤独感。施补华也说:“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独看”)。

为什麽主角是“闺中”,作者不是杜甫吗?

明确: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鄜州的家人,但他却不直接道出,而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妻子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但孩子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妻子在月下伫望时间长了,露水沾湿了她的头发,清辉使得她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时才能团聚呢?(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双照”)。

全诗的诗眼:独看,双照(另一种说法,有人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也可以,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是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独看”与“双照”作为全诗诗眼是从局部出发,着眼于具体)。

2活用定位:移位意更深(此种诗眼更专业的说法叫做炼字。倘若考试时叫我们找出全诗诗眼,我们就找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或词。倘若是叫我们找出哪个字用得最好,那就是炼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全联的句眼:湿,寒。

参考:湿:沾湿;寒:寒冷,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课堂练习】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垂、涌)

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全诗诗眼:望,怀

全联句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课后练习: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

【考试链接】

考试链接-----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1,解释字。2,解释话。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作业布置:预习《即景抒情诗四首》。

板书设计: 哀江头

【导入语】

播放古筝曲《哀江头》视频,并介绍: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沿着已被叛军攻占的长安东南的游览胜地曲江行走,想起安史之乱前,这里一到春天游人如织,车马繁华,现在却遭受严重破坏,游人稀少。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哀痛欲绝,写下一首名诗《哀江头》。乐曲《哀江头》即根据这首诗意而作,共分为1.引子2.慢板与中板3.激动的快板4.慢板的再现5.尾声。曲子以古朴苍劲、悲愤幽怨的音韵表现了诗人独立江边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及对家破人亡的遗恨,分别表达了悲愤,悲泣,悲痛,悲哀等复杂的心情。我们欣赏完了这首曲子,现在来欣赏这首诗。

【整体感知】

提问: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至“去住彼此无消息”是第二部分,写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沧桑巨变时的哀思,总结全篇。

【内容解析】 第一部分:

吞声:不敢出声。潜行:偷偷地行走。

住在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的偏僻之处。江边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明确: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作者睹物伤怀,因而痛苦。诗人是“吞声哭”(“潜行”),因为长安被占领,笼罩着恐怖气氛,所以诗人不敢放声痛哭,不敢光明正大地行走。

2、诗人在江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哪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诗人看到长安沦陷后的曲江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锁”和“为谁绿”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景物是很美的。“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教师承接语: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作者想起了什么?他的思绪飘到了哪里)。

第二部分:

生颜色:生出光辉。

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翻身朝天仰射云中飞鸟,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离去的和留在人世的彼此没有消息。

3、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特点?

明确: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安史之乱前的曲江,那时它是一片繁华盛景,从“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唐玄宗一行排场很大,彩旗飘扬,豪华奢侈,连南苑中的万物都生发光辉(教师承接语:这两句是总写昔日之繁华。那么,诗人是怎样具体描绘的呢?我们接着看后面的内容)。

4、“同辇随君侍君侧”和“一笑正坠双飞翼”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 明确:这两句暗用了汉代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其用意就是讽刺唐玄宗荒淫好色和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教师承接语:如此骄奢淫逸的李、杨二人,结局如何呢?我们再看“明眸皓齿今何在”到“去住彼此无消息”四句)。

5、李、杨二人的结局与“忆昔”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李杨两人的结局与她们当年的荒淫骄纵有因果关系。对比强烈,效果明显。如此写来,既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又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

第三部分:

臆:胸,这里指胸前的衣裳。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襟,江草的生长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走向了城北。

6、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哪两句?

明确: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衣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草自枯荣,永无尽期。这是用无情衬有情,而更见情深。作者因为忧心如焚,哀痛极深,因而一时懵懵懂懂走向了城北,走错了方向。最后两句与开头的“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照应。其中“胡骑尘满城”写出了叛军密集的巡视,营造出恐怖的气氛,这就是诗人要“吞声哭”“潜行”的原因。

【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蜀相 【导入语】

在卧龙岗,有一副对联,对联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陈述了谁的事迹?(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后世人的尊敬,有许多诗人写诗来纪念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怀念诸葛亮的诗歌,杜甫的《蜀相》。

【字词、译诗】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汉代成都织锦业发达,朝廷曾在此设锦官专管,故称为锦官城。

森森:形容树木高大茂密。

自:独自。

空:白白地,徒然。

两朝:指刘备、刘禅两代君主。

开济:开创大业,济国安时。出师:出动军队,指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

丞相的祠堂到哪里去寻找?它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映照着台阶的绿草独自呈现出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然地唱着美妙的歌声。刘备三次频繁拜访,同他商议统一天下的大计,他辅佐两朝君主开创大业,济国安时,体现了老臣的赤胆忠心。可惜出征还没有获胜,自己却先死去,这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泪满衣襟!

【内容解析】

1、诗歌四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首联以问答形式,写出了武侯祠的地理位置。颔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颈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尾联,叹惋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2、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很明显也有景色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哪几联在写景?在景物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叫做什么写法?

明确:本诗首联、颔联写景。首句从“丞相祠堂”写起,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第二句“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柏树之所以高大茂密,是因为没有人去砍伐它们,爱惜这些柏树,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颔联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这两联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3、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四句,表达了他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呈吴郎 【导入语】

陕西民歌中有一句歌词说“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忠君爱国,体恤百姓,深受百姓欢迎,写了许多反映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歌,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即《又呈吴郎》。

【写作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呈:呈送,尊敬的说法。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

【字词、译诗】

扑:打。

任:任凭,任由。只缘:只因为。

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即:立即,马上。

便:就。

任真:听其自然,率真任情,不加修饰。

征求:指赋税征敛。

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贫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湿手巾。

【内容解析】

1、诗歌各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劝告吴郎的?

明确:首联写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颔联写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颈联写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尾联写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诗人先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接着委婉劝吴郎,最后指出人民贫苦的根源:一是苛捐杂税,一是战乱连连。

2、本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普通的打枣小事

人民的水深火热

老泪纵横(教师点拨)。

本诗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教师补充: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登岳阳楼 【导入语】

洞庭湖上,一岳阳楼,古往今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一楼何奇?一楼不奇。奇的是众文人的才华,众文人的情怀。孟浩然曾在洞庭湖边描绘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就是孟浩然的大气。其实,像孟浩然这样的大气人物是从不会寂寞的,就像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杜甫,也留下了千古佳作——《登岳阳楼》,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杜甫简介】

杜甫,字 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

少陵野老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6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诗史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李杜”,被人誉为“ 诗圣”。

【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字词、译诗】

无一字:指音信皆无。

涕泗:眼泪和鼻涕。

轩:栏杆。

我从前就听说过洞庭湖名胜,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浩瀚无边,好像要把我国东南方向的吴和楚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点音信,只有年老多病的我生活在这一叶孤舟之上。战争的硝烟仍旧弥漫在关山之北,我靠着栏杆遥望,不由得老泪纵横。

【内容解析】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昔闻”二字说明对洞庭湖渴望向往已久,“今上”二字说明如愿以偿甚喜,这里将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2、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明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坼”和“浮”。“坼”字,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富有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天地和日月星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显得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3、颈联和尾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诗人想到不息的战争,老泪纵横,这是他忧国忧民的体现(教师补充,由此可见,诗歌首联引题,交代背景;颔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宏伟磅礴;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不息战争,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广阔胸襟。这使得整首诗意境宏大,情调悲壮)。

4、诗歌前两联的“景”和后两联的“情”有什么关系?

明确:前两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宏伟奇丽。后两联写情,写出了作者孤老病弱的现状和忧国忧民的心情,表明了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伟大胸襟。诗人眼中洞庭湖的阔大形象与他的博大胸怀相呼应。此时,在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互相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作业布置:预习《即景抒情诗四首》。板书设计:

下载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杜甫诗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