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置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置标准
本标准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准入的基本依据。
一、设置原则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和居民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地区,可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1-1.5万人左右。
二、基本功能
(一)社区健康教育:编制健康教育材料,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二)预防:负责社区卫生调查,针对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心理咨询、精神卫生、膳食营养、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
(三)保健:负责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提供眼、口腔保健服务;对急诊自救进行医学技术指导;协助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为育龄人群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
(五)医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护理服务;对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病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监测、建档和管理工作。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及疑难重症的初步处理,提供双向转诊服务;根据需求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协助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医疗卫生 咨询服务。
(六)康复:开展适宜的康复治疗;指导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康复训练指导,并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残疾人家庭环境设施及工作学习场所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服务。
三、基本设施
(一)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新建机构使用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布局结构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设计标准及无障碍性设计要求。
(二)科室设置: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康复室、健教室、药房、化验室、健康信息管理室等标准设置,布局符合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三)主要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观片灯、体重身高计、血糖仪、出诊箱、治疗推车、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脉枕、针灸器具、火罐、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药品柜、档案柜、电脑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教育影像设备及与开展工作相应的其他设备。治疗常见病的基本药品与常用的急救药品。配备的服务直拨电话和小灵通,号码要向群众公布。
四、人员配置
(一)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法定的执业资格。
(二)至少有2名医生,3名护士,防保、卫技人员按需配备,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全科医学知识与相应的岗位培训,具有上岗合格证。
(三)积极开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全科医学教育,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 技能”的训练和考核,努力培养一支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五、管理制度
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设置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二、床位
至少设日间观察床1张。不设病床。
三、科室
至少设有以下科室:
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四、人员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四)其他人员按需配备。
五、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六、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观片灯、体重身高计、血糖仪、出诊箱、治疗推车、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脉枕、针灸器具、火罐、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药品柜、档案柜、电脑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教育影像设备。
(二)有与开展的工作相应的其他设备。
七、规章制度
制定人员岗位责任制、在职教育培训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各项卫生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部分指标,作为地方标准,报卫生部核准备案后施行。
卫生部新规定:新建小区必须建立社区医院
卫生部出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规定街道人口达到3万至10万的,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而新建的小区,则必须由所在街道办事处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营医院也能成社区医院
据悉,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是为了贯彻落实“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卫生部规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享受财政补助事业编制。
据悉,社区卫生机构的机构设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主要通过对现有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进行转型或改造设立,也可由综合性医院举办。
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一级医院和街道卫生院,可直接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人员较多、规模较大的二级医院,可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在医院内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业务、财务的单独管理。同时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卫生医疗机构,如符合资质条件和区域卫生规划的,也可以认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万人配两三名全科医生
卫生部明确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主要承担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对危急重病、疑难病症治疗等,应交由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承担。它包括负责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等,还有一些保健和康复作用。
在人员配置上,卫生部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目前按1∶1的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
第三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二、床位
至少设日间观察床1张。不设病床。
三、科室
至少设有以下科室:
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四、人员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四)其他人员按需配备。
五、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六、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观片灯、体重身高计、血糖仪、出诊箱、治疗推车、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脉枕、针灸器具、火罐、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药品柜、档案柜、电脑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教育影像设备。
(二)有与开展的工作相应的其他设备。
七、规章制度
制定人员岗位责任制、在职教育培训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各项卫生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部分指标,作为地方标准,报卫生部核准备案后施行。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申请书
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申请书 申请单位:(章)法定代表人:(章)主要负责人:(章)申报的名称: 街(小区名)(识别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好后请复制3 份送交市卫生局妇社处――――― 医疗机构登记代码: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2 所有制形式:(全民、集体、私人、中外合资合作、其他)机构性质:囗营利性、囗非营利性 注册资金:(万元)服务方式:囗社区囗门诊囗住院囗家庭病床囗巡诊囗其他 服务项目: 房屋建筑面积: ㎡ 设置床位: 张 职工人数: 人 核准登记附设药房(药柜)的药品种类(写不下可加页): 法定代表人资料: 3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 职务 职称 学历 主要负责人资料: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 职务 职称 学历
一、机构设置
(一)服务半径 公里,覆盖平方公里,服务范围是 ;(二)有(无)示意图: 囗标牌规范、囗环境优美、囗卫生整洁、囗功能分区合理。
(三)站服务常住人口为 人。
二、基本设施
(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建筑面积 ㎡。为囗国有产权、囗自主产权、囗租赁、囗其他。
(二)科室设置有:囗全科诊室、囗治疗室、囗处置室、囗预防接种室、囗健康信息管理室 其他科室有: 4 等。(四)社区卫生服务站常用设备: 囗诊断床、囗听诊器、囗血压计、囗体温计、囗心电图机、囗观片灯、囗身高体重器、囗出诊箱、囗治疗推车、囗急救箱、囗供氧设备、囗电冰箱、囗脉诊枕、囗针灸器具、囗火罐、囗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囗药品柜、囗档案柜、囗电脑及打印设备、囗电话等通讯设备、囗健康教育影像设备、囗污水处理设备 其他设备:。
(五)已获得、定点医疗保险,并有(无)《湖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规定的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
三、人员配置 5 人员类别 经全科医师培训(人)从事主要工作 执业注册地点 坐诊(人)公卫(人)本站(人)其他(人)
一、执业医师类 人 其中:
1、西医类 高级职称 人; 中级职称 人; 执业医师 人; 执业助理医师 人;
2、中医类 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 人 中医(中西结合)执业医师 人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 人
二、执业护士类 人 其中:高级职称 人 中级职称 人 执业护师 人 执业护士 人
三、其他: 6
三、公卫及其他人员情况 人员类别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 业学 历 职称 培训情况 妇幼专(兼)干 防疫专(兼)干 健教专(兼)干 慢病管理专(兼)干 B 超人员 心电图人员 放射人员 药剂人员 其他 7
四、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06〕239 号)第五章执业规则与业务管理制定了:
1、囗各类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责;
2、囗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3、囗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4、囗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技术和工作规范;
5、囗社区常见病的诊疗制度
6、囗医疗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7、囗服务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8、囗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9、囗财务、药品、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制度;
10、囗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11、囗其他有关制度 是否悬挂囗服务时间、囗服务承诺、囗服务项目、囗主要收费标准、囗伤残、特困、五保优惠和减免措施及优惠、减免登记、统计图标等。8
五、各级单位及行政部门意见 申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盖章)年 月 日 街道办事处(社区)意见:(盖章)年 月 日 区、县(市)卫生局初审意见:(盖章)年 月 日
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申请书 申请单位:(章)法定代表人:(章)主要负责人:(章)申报的名称: 街(小区名)(识别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好后请复制3 份送交市卫生局妇社处――――― 医疗机构登记代码: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2 所有制形式:(全民、集体、私人、中外合资合作、其他)机构性质:囗营利性、囗非营利性 注册资金:(万元)服务方式:囗社区囗门诊囗住院囗家庭病床囗巡诊囗其他 服务项目: 房屋建筑面积: ㎡ 设置床位: 张 职工人数: 人 核准登记附设药房(药柜)的药品种类(写不下可加页): 法定代表人资料: 3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 职务 职称 学历 主要负责人资料: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 职务 职称 学历
一、机构设置
(一)服务半径 公里,覆盖平方公里,服务范围是 ;(二)有(无)示意图: 囗标牌规范、囗环境优美、囗卫生整洁、囗功能分区合理。
(三)站服务常住人口为 人。
二、基本设施
(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建筑面积 ㎡。为囗国有产权、囗自主产权、囗租赁、囗其他。
(二)科室设置有:囗全科诊室、囗治疗室、囗处置室、囗预防接种室、囗健康信息管理室 其他科室有: 4 等。(四)社区卫生服务站常用设备: 囗诊断床、囗听诊器、囗血压计、囗体温计、囗心电图机、囗观片灯、囗身高体重器、囗出诊箱、囗治疗推车、囗急救箱、囗供氧设备、囗电冰箱、囗脉诊枕、囗针灸器具、囗火罐、囗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囗药品柜、囗档案柜、囗电脑及打印设备、囗电话等通讯设备、囗健康教育影像设备、囗污水处理设备 其他设备:。
(五)已获得、定点医疗保险,并有(无)《湖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规定的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
三、人员配置 5 人员类别 经全科医师培训(人)从事主要工作 执业注册地点 坐诊(人)公卫(人)本站(人)其他(人)
一、执业医师类 人 其中:
1、西医类 高级职称 人; 中级职称 人; 执业医师 人; 执业助理医师 人;
2、中医类 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 人 中医(中西结合)执业医师 人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 人
二、执业护士类 人 其中:高级职称 人 中级职称 人 执业护师 人 执业护士 人
三、其他: 6
三、公卫及其他人员情况 人员类别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 业学 历 职称 培训情况 妇幼专(兼)干 防疫专(兼)干 健教专(兼)干 慢病管理专(兼)干 B 超人员 心电图人员 放射人员 药剂人员 其他 7
四、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06〕239 号)第五章执业规则与业务管理制定了:
1、囗各类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责;
2、囗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3、囗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4、囗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技术和工作规范;
5、囗社区常见病的诊疗制度
6、囗医疗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7、囗服务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
8、囗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9、囗财务、药品、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制度;
10、囗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11、囗其他有关制度 是否悬挂囗服务时间、囗服务承诺、囗服务项目、囗主要收费标准、囗伤残、特困、五保优惠和减免措施及优惠、减免登记、统计图标等。8
五、各级单位及行政部门意见 申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意见:(盖章)年 月 日 街道办事处(社区)意见:(盖章)年 月 日 区、县(市)卫生局初审意见:(盖章)年 月 日
第五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
发布时间:2016-01-20 11:54:15点击:17443
一、设置原则
(一)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以社区构成为依据,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
(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三)非营利性质,原则上以公立为主,鼓励其他经济成份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机构。
二、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健康教育
1、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和对象,主要内容及适宜方式;
2、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指导社区居民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配合开展免疫接种,预防性病、艾滋病,开展无偿献血、生殖健康、禁毒及控烟等宣传、教育。
(三)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
1、开展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及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
2、执行法定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制度,并协助开展漏报调查;
3、配合有关部门对传染源予以隔离以及对疫源地进行消毒;
4、指导恢复期病人定期复查并随访;
5、开展计划免疫及免疫接种工作。
(四)社区医疗
1、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
2、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3、急危重症的现场紧急救护及转诊;
4、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1、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
2、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监测;
3、对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
4、对恢复期病人进行随访。
(六)妇女保健
1、开展围产期保健、产前保健、产后保健、更年期保健的检查、指导、咨询工作;
2、配合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科疾病的筛查。
(七)儿童保健
1、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访视及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咨询及指导;
2、开展婴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工作,包括早期教育、营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价及监测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指导;
3、开展学龄期保健及儿童期常见病、多发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
(八)精神卫生
1、开展精神卫生咨询、宣传与教育;
2、及时发现精神疾患,根据需要早期干预;
3、配合开展康复期精神疾患的监护和社区康复。
(九)老年保健
1、了解社区老人的基本情况;
2、指导老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3、指导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和他救。
(十)开展康复治疗及咨询;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相关咨询。
(十一)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十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上报。
(一)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能少于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及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居民需求、社区资源等配置一定数量的设备。
(三)设备
1、基本设备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相应标准执行;
至少拥有以下设备:接种器材、妇女健康检查器械、儿童体格测量用具、健康教育基本设备、康复器械、抢救床、氧气瓶、氧气袋、洗胃器、电动吸引器、呼吸球囊、气管插管、针灸器具、B超、心电图机、X光机、化验三大常规必备器材、药品柜、无菌柜、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床单元设备、出诊设备、资料柜、电冰箱、电脑及打印机设备。
2、开展的诊疗科目所必需的其它设备;
3、具备医患联络、医疗双向转诊必要的通讯、交通设备;
4、具备与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等设备。
(四)常用中、西药品和急救药品的管理及配备,按照新《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十类急救药品包括:中枢神经兴奋药;抗休克药;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药;脱水、利尿药;降血压药;止血药;平喘药;镇痛药;抗过敏药;激素类药;解痉药;解毒药;水电解质平衡药;抗菌素;止吐药;局麻药及各种液体。
四、科室设置
(一)预防保健科:计划免疫室、妇女保健室、儿童保健室、健康教育[到、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室。
(二)全科医疗科:全科诊室、急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康复室等。
(三)药房、化验室、X光室、信息资料室等。
(四)其它科室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
五、人员配置
(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法定执业资格。
(二)根据功能、任务、服务人口需要,配置适宜数量的卫生技术人员,每万人口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且相对固定于服务的人群。
全科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1.5——2,并按实际服务项目配备相应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药剂、检验、放射及信息管理等专职人员。所有医护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并逐步向全科医师过渡。
六、管理制度
(一)各类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三)各类人员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和康复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五)家庭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规范。
(六)会诊与双向转诊制度。
(七)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八)医疗保险服务工作制度。
(九)消毒隔离制度。
(十)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十一)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十二)信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十三)社区民主监督与评价制度。
(十四)其它有关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