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佛毕业典礼毕业生代表演讲首位华人学生登上演讲台
哈佛毕业典礼毕业生代表演讲 首位华人学生登上演讲台
哈佛每年的毕业典礼都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会吸引一些政坛名人前往参加,毕业典礼上除了名人演讲还会有优秀毕业生代表演讲,今年的毕业生演讲是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小伙子,快跟小编一起看看究竟是谁获此殊荣吧。
一名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小伙儿,5月26日,将要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哈佛校方确认该校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将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这不是他第一次获得一所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何江曾经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现在乡村逐渐流行读书无用论,认为寒门很难再出贵子。这样的观点让我觉得挺无奈的。”何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后,特地用短信方式再次补充自己的观点,“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再苦再穷也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上世纪80年代的湖南农村,像当时中国所有的农村一样,以土坯房为主,孩子的零食以糖水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就在那时诞生,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到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打工,老人照顾几个年幼在家的孩子。
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与村里其他农户明显不同的是,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何江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几年过去了,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又是砌砖瓦房子,又是给孩子带礼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个土坯房子。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我爸高中都没毕业,也不知道哪里找来那么多的中国传统故事。每天讲都讲不完。”何江上大学后,有一次问起父亲,哪里找来那么多睡前故事,父亲告诉他,很多故事都是自己瞎编的,目的只是想告诉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好的出路。
除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何江的父亲还严格要求两个孩子的学习。放学后,何家的两个儿子通常是被关在屋里“自习”,作业做完了,继续自习;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男孩都在田间地头玩耍。
“那时觉得爸爸很‘霸蛮’。但现在想想,这是农村环境下的最佳选择。”何江后来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又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而他的弟弟则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今年下半年就去上海工作了。
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懂得鼓励孩子
支撑两个男孩保持学习兴趣的,是那个“文化水平不如爸爸”的母亲。在何江眼中,母亲是个温和派。父亲批评孩子学习不好时,母亲总会在一阵狂风暴雨后笑呵呵地跑过来,送上“和风细雨”。
在母亲那里,两个儿子总能找到自信。何江现在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做法一样——以鼓励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湖南农村的妇女,在农闲时通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唠家常。但何江的母亲更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
因为不识字,她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
何江记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何江如今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美国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牛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
就连这次申请哈佛典礼演讲,何江也是在美国教授Diana Eck的鼓励下进行的。
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生敢于申请。何江想要发言,目的是让美国的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此前并不敢报名,“教授告诉我,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好丢脸的”。
“农村英语”变为纯正美语没有捷径
申请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总共有3轮测试。第一轮,递交个人学习、科研材料和演讲初稿;第二轮,从10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每个人都要拿着自己的演讲稿念稿;第三轮,从4人中选出1人,所有人都被要求脱稿模拟演讲。
对一个英语是母语的学生来说,这都有极大的难度。更何况何江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里。在宁乡县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第一学期很受打击,考试没问题,就是开口说英语很困难”。
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到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
“学英语,跟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
何江自认为自己有些“一根筋”。这一点,或许遗传自父亲——从来不懂得走捷径,家里的田地里,除了水稻,再也没有种过其他品种的农作物。
到了哈佛大学,何江又像刚上高中那会儿,焦虑不已。中国学生大多喜欢跟中国学生聚集在一起,这样的话,很难找到机会练习英语。
何江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的本科生当辅导员,“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反正就是想多讲讲英语”。从入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种方法让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本科学生上课了。
何江透露,这次哈佛毕业典礼演讲的申请,自己的“农村故事”为整个演讲主题增色不少。他将在演讲中介绍中医在中国农村发挥的作用,进而推及到自己在哈佛大学所专注的生物光学、物理专业研究,“以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来反思科技知识和技术在社会上不均衡的分布,以及如何将自己研究的科技技术,更广泛地传递到世界不同地方”。
据悉,哈佛毕业典礼的历届演讲代表多为文科生,何江是为数不多的一名理科生代表。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将赴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第二篇:这个中国农村学子,成哈佛毕业演讲首位华人代表汇总
这个中国农村学子,成哈佛毕业演讲首位华人代表
2016年05月27日 07:46 来源:凤凰资讯
近日,一篇《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学生演讲代表将首现华人留学生》 的文章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哈佛校方确认该校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将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何江在美国实验室 长于湖南乡村,中科大才子,哈佛全额奖学金硕博连读,科学巨匠庄小威弟子,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邀请写书......关于何江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对于这位身边的老朋友,我一直想为他写一篇文章来鼓励更多寒门出生的学子。就像何江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的一样:“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生于乡村,志存高远
与何江相识是在2014年的冬季,那天他帮助同为中科大毕业的校友搬进我住的House.第一眼见到他就能感到他与我们平常印象中的博士有些不同。面带微笑,神情爽朗,聊起天来思维缜密,头头是道。但最让我意外的是马上就博士毕业的他只有26岁。
何江出生在湖南长沙宁乡,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从小就立志要通过读书来改变人生。凭借自己不懈地努力,高考考入了中科大,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离开农村进入大城市。大学期间,何江就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那就是要向中科大最著名的校友之
一、华人科学巨匠、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庄小威学姐学习。因此,他异常努力地做科学研究,盼望能在生物领域有一番自己的成就!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这也是中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
在大家印象里,学霸往往都是只学习,不与社会接触,但与大部分的学霸不同的是,何江却非常喜欢社交。按照他自己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喜欢有针对性的社交,就是每次向别人提出问题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要不然就不去社交。在大学期间,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曾经来科大进行交流讲座,何江听完讲座后,主动和潘校长交流,他的睿智和上进给潘校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人从此结成了远距离的师徒关系,一直保持着沟通交流。
圆梦哈佛,师承小威
虽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但何江却一直怀揣着一个出国梦。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学姐庄小威的影响。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加上学校导师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的推荐信,何江顺利地申请到了哈佛生物系的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前,何江就立志要去哈佛找小威学姐。所以他主动地联系了这位之前只是在报纸和新闻上频繁出现的学姐。庄小威也非常器重和照顾 自己的中科大学弟,两人从此建立了师徒关系,何江也有幸在曾出过4、5位诺贝尔奖,享誉世界的哈佛化学系庄小威实验室做博士研究,而这一做就是5年。
导师庄小威与何江在一起(庄小威:中科大87年少年班学生,生于江苏省如皋市,是一位华裔美籍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教授,创办有庄小威实验室。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奖无数的她,被誉为是中国科学界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人。)问及在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身上学到最多的是什么时,何江毫不犹豫地说: “对科研的热情与专业!” “她是我的role model,她能教会我最前沿的科学该怎么做!她也可以告诉我“What is the next big thing!”
博士生活多姿多彩
何江坦言,哈佛最吸引他的地方是文理结合,充满创新的氛围。在这里,你能接触到世界上各行业最精英的人才。因此,在他入学的第一年,他就主动申请做本科生辅导员,因为他知道哈佛本科生是世界上最牛的本科生,他想去学习他们的领导力、创新力和表达能力并从中获得鼓舞。他也想知道像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才是怎么去思考和学习的,同时这对他的英文能力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他说这个工作让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了很多思维开拓、充满创新意识的年轻人。何江很早就意识到,只搞科研不注重实践很难有出路,所以他经常去哈佛商学院听关于经济和商业的讲座。像在中科大一样,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拓展自己的人脉,向自己圈外的人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参加了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一个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讲座。听完讲座后,何江大胆地去和他分享了自己对于全球化以及中国农村发展的看法。尼尔弗格森对这位与自己完全不在一个领域,却对经济全球化如此热情和有见地的学生产生了兴趣。当场,这位世界级的大忙人就问:“你这周三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出来喝杯咖啡,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让何江没想到的是,吃饭当天,弗格森教授带来了好几位重量级教授,结果他们畅聊了4个小时。最后弗格森建议,你把你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吧:从中国农村的变化来反应中国近30年的发展变化,因为你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何江听完激动地答应了。
这一个承诺,让他整整付出了两年的努力,也几乎夺走了他的没有周末。何江坦言,写这本书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毕竟英语不是自己的母语。但幸好他之前带的许多本科学生都乐意帮他修改语法和语式问题。如今这本书已经写完并在哈佛商学院教授的联系下,已经与出版社达成共识,最快在今年就能出版。让我们拭目以待。
创造历史,华人骄傲
在哈佛临近毕业季时,一位教授建议他可以尝试去申请做毕业典礼研究生的发言代表,因为哈佛学生都知道这是哈佛学生的最高荣誉。但是何江一开始听到这个建议完全没有自信,因为第一,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理科生,不像肯尼迪学院的学生那么善于演讲。第二,英语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和众多native speakers比起来,还是会有劣势。但正如哈佛教育所倡导的,什么事情都要去尝试,万一实现了呢?
于是何江接受了教授的建议,从个人的经历出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写好了初稿。初选竞争异常激烈,有几百人的参选,在10几位教授的筛选后,何江成功的入围复赛。进入了复赛,让何江看到了希望,听说复赛只剩下4个人,而 4 且需要完全脱稿,他更加专注于演讲的质量。他找到肯尼迪学员专门负责public speaking训练的教授和许多之前认识的教授来帮他改稿子做训练。
也许是因为何江个人的经历刚好体现了哈佛教育改变人的理念,也许是哈佛还从来没有过一位中国本土来的学生做过学生代表演讲。何江最终从四位native speakers中成功突围,成为今年5月26日上代表哈佛研究生演讲的第一位华人代表。这是哈佛学生的最高荣誉,实在是值得我们骄傲。
MIT博后科研先锋
如今何江依然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从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顺利进入了自己喜爱的MIT做博后工作。这也与他“科研一定要注重实践”的理想相一致。他现在研究的课题是“人体的3D打印与应用”,方向是3D打印人体肝脏,进行疾病模拟,研究肝炎病毒、疟疾以及癌症早期检测。这是一个属于盖茨基金会的项目,也是生物界最前沿的项目之一。目的是为了对抗危害人类的疾病研究。我真诚期待何江在科研界有更多的建树,继续创造属于他的,也属于我们的历史。
会养猪的父母,会读书的儿郎
“宁乡人会喂猪,宁乡人会读书。”在“耕读传家”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年代,“会养猪,会读书”无疑是对湖南宁乡这一地域人文的极大褒奖。在“寒门再难出贵子”之说盛行的当下,何江从宁乡农村走到了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用他的努力证明一个中国农村孩子到底能走多远。
5月26日,宁乡县坝塘镇停钟新村,相比较邻居的高墙大院,何江家没有围墙的粉色小楼很不起眼。早上9时,何江的妈妈曾献华打开微信跟儿子视频聊天:“江啊,不紧张吧?”
“还好咯,今天要早点休息,明天四五点钟就要起来准备哒。”哈佛博士的宁乡话依旧很标准。此时的波士顿已是深夜了,何江在做最后的演讲练习。“去美国后人还胖了。”曾献华满意地挂断视频。在父母眼里,何江没有太多的变化,离开宁乡求学11年,口音依旧。
何江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念书念到美国去了的人,他的弟弟今年也硕士毕业了。
“村里就我屋里两个研究生。我们乡里土话讲,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何江父亲何毕成说。
何毕成高中文化,算是农村知识分子,比一般农民要有见识。何毕成怀念上世纪90年代,那时大家都夸宁乡人会读书,人们并不那么羡慕当官发财的,却特别羡慕会读书能考上名校的。在乡里,会读书的孩子往往是一个村子的榜样,有着莫大的荣耀。
到了新世纪,读书渐渐不像过去那么“高贵”了,但何毕成依旧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执念。
何江小时候,何家每年都要种20亩水稻,喂三四头母猪、十几头肉猪,两兄弟从小跟着扯猪草、搞“双抢”。何毕成喂猪很用心,那些年硬是靠着喂猪种田把孩子的学费都挣齐了。
“他们兄弟都晓得,爸爸妈妈寻钱(赚钱)不容易,他们不讲究吃穿,有书读就满足了。”曾献华说。再怎么辛苦,何家也没让兄弟两个成为“留守儿童”,一家人的生活清贫却完整。
村里也有人说话不好听的,说读了研究生又怎样,还不一定找个好工作呢,不一定赚到买房钱呢。其实,从何江大二开始,就不再需要家里给钱,他每年都可以拿到奖学金,并且在外勤工俭学,每个月还有钱寄回家里补贴家用。
“我崽懂事、孝顺。”曾献华笑容舒畅。他是有温度的学霸,不是冰冷的书呆子
小满时节,雨雾缭绕,宁乡县一中,午休中的校园很安静,离高考还有最后10天时间,“备战”的气氛已浓到极致。
高三633班,每个学生课桌边都是大箱书籍资料。没有午休的喻遥从复习资料中抬起头,他说:“我们春晖班的学生都是农村出来的,读书是我们的出路。”师兄何江,让这些农村孩子看到了可以到达的高度。
高二学生的神情要轻松许多。“他太牛了!” 648班的陈羽峰在走廊里说起何江。陈羽峰的高考目标是浙江大学,现在他有了更多想法:“也许我还可以像何江一样走得更远一点呢。”
2005年,何江从宁乡一中345班毕业,考入中国科技大学。200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主攻生物技术领域。“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了,让孩子们的偶像不仅仅是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宁乡县委宣传部干部张进良说。
何江的英语老师谢芳,与何江关系很好,上大学的时候,何江每个假期都会回来看她,去美国以后,每年正月初一也都要打电话给她拜年。在谢芳看来,何江视野开阔、目标明确,他从进大学起就准备出国,进行托福考试,一个寒假9天背了9000个单词。此外,何江很大胆,英语口语不好,却敢上台发言,善于表现自己。
“何江是那种头脑清晰、有目标、有决断的学生,从高二就立志学生物科学,”何江的生物老师周海英说,何江的学习非常高效,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学校负责团委工作的黄燕老师,还记得何江是一次辩论赛上的最佳辩手,何江的口才一直让她印象深刻,“他是学霸,但不是书呆子,综合素质很突出,人很活跃。”
何江在学校还有一个外号叫“佛祖”,同窗卢丝雨解释说:“因为他总是笑笑的,从来不会抱怨和生气,有双手合十的虔诚感恩。”有年初冬,天气很冷了,何江还穿着一双旧凉鞋,几个同学就合计送了他一双新球鞋。“何江当时很感动,有些不知所措,只想一下教会大家100道数学题来回馈就好。”
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湘音”
“哈佛的教育教会我们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座的毕业生都会畅想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和冒险。我在此刻不可避免地还会想到我的家乡。”
波士顿时间5月26日上午10时,何江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台上,发出了一个中国学子的声音,台下掌声雷动。
在毕业典礼上进行演讲,这是哈佛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当天与何江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次申请毕业典礼演讲,历经3轮选拔才正式入选。“哈佛往届毕业生代表大多是文科学生,我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理科生视角,这可能是打动评委的关键原因。”何江谦虚地说。
他的演讲内容从个人故事讲起,谈到他在中国农村的成长经历,谈及他在哈佛大学做的生物医学研究,以及如何将他的研究成果向世界更多的地方传播。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让更多中国农村的学子看到:“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在美国华人世界,何江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竞争这个演讲的机会很不容易,每年有几千名研究生毕业,去申请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棒的故事,” 哈佛大学2011级基础医学博士生刘浩说,在美国有很多优秀的中国留学生,何江是其中的一员,他积极申请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也展现了中国学生的自信。
新泽西州医药代表梁山说,何江能在语言不通的陌生环境里站稳脚跟,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演讲台上发表演讲,受到美国华人的很大关注。
定居德克萨斯州的杨扬,带着家里两个中学生观看了何江的演讲视频:“这对孩子们很有教育意义。”
从哈佛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博士毕业,何江将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方向是3D打印人体肝脏。他还写了一本介绍家乡风土人情的新书,即将在美国出版。
未来,何江还将走得更远。
附:何江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蜘蛛咬伤轶事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一只毒蜘蛛咬伤了我的右手。我问我妈妈该怎么处理---我妈妈并没有带我去看医生,她而是决定用火疗的方法治疗我的伤口。她在我的手上包了好几层棉花,棉花上喷撒了白酒,在我的嘴里放了一双筷子,然后打火点燃了棉花。热量逐渐渗透过棉花,开始炙烤我的右手。灼烧的疼痛让我忍不住想喊叫,可嘴里的筷子却让我发不出声来。我只能看着我的手被火烧着,一分钟,两分钟,直到妈妈熄灭了火苗。
你看,我在中国的农村长大,在那个时候,我的村庄还是一个类似前工业时代的传统村落。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村子里面没有汽车,没有电话,没有电,甚至也没有自来水。我们自然不能轻易的获得先进的现代医疗资源。那个时候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医生可以来帮我处理蜘蛛咬伤的伤口。
在座的如果有生物背景的人,你们或许已经理解到了我妈妈使用的这个简单的治疗手段的基本原理:高热可以让蛋白质变性,而蜘蛛的毒液也是一种蛋白质。这样一种传统的土方法实际上有它一定的理论依据,想来也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作为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的博士,我现在知道在我初中那个时候,已经有更好的,没有那么痛苦的,也没有那么有风险的治疗方法了。于是我便忍不住会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当时没有能够享用到这些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呢?
蜘蛛咬伤的事故已经过去大概十五年了。我非常高兴的向在座的各位报告一下,我的手还是完好的。但是,我刚刚提到的这个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停在我的脑海中,而我也时不时会因为先进科技知识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平等分布而困扰。现如今,我们人类已经学会怎么进行人类基因编辑了,也研究清楚了很多个癌症发生发展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利用一束光来控制我们大脑内神经元的活动。每年生物医学的研究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突破和进步---其中有不少令人振奋,也极具革命颠覆性的成果。然而,尽管我们人类已经在科研上有了无数的建树,在怎样把这些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带到世界最需要该技术的地区这件事情上,我们有时做的差强人意。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口每天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2美元。营养不良每年导致三百万儿童死亡。将近3亿人口仍然受到疟疾的干扰。在世界各地,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由贫穷,疾病和自然匮乏导致的科学知识传播的受阻。现代社会里习以为常的那些救生常识经常在这些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未能普及。于是,在世界上仍有很多地区,人们只能依赖于用火疗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治理蜘蛛咬伤事故。
在哈佛读书期间,我有切身体会到先进的科技知识能够既简单又深远的帮助到社会上很多的人。本世纪初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多个国家肆虐。那个时候,村庄里的农民听到禽流感就像听到恶魔施咒一样,对其特别的恐惧。乡村的土医 疗方法对这样一个疾病也是束手无策。农民对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并不懂得流感比普通感冒可能更加致命。而且,大部分人对于科学家所发现的流感病毒能够跨不同物种传播这一事实并不清楚。
于是,在我意识到这些知识背景,及简单的将受感染的不同物种隔离开来以减缓疾病传播,并决定将这些知识传递到我的村庄时,我的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作为未来科学家的使命感。但这种使命感不只停在知识层面,它也是我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我自我理解的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责任感。
哈佛的教育教会我们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座的毕业生都会畅想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和冒险。对我而言,我在此刻不可避免的还会想到我的家乡。我成长的经历教会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积极的将我们所会的知识传递给那些急需这些知识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利用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科技知识,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帮助我的家乡,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村庄,让他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我们现代社会看起来习以为常的场所,而这样一件事,是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做的,也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
但问题是,我们愿意来做这样的努力吗?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的社会强调科学和创新。但我们社会同样需要注意的一个重心是分配知识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改变世界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做一个大突破。改变世界可以非常简单。它可以简单得变成作为世界不同地区的沟通者,并找出更多创造性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像我母亲或农民这样的群体。同时,改变世界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更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知识的更加均衡的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我们也能够一起奋斗将此目标变成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或许,将来有一天,一个在农村被毒蜘蛛咬伤的少年或许不用火疗这样粗暴的方法来治疗伤口,而是去看医生得到更为先进的医疗护理。
第三篇:宁乡伢子何江:哈佛毕业演讲首位华人
宁乡伢子何江:哈佛毕业演讲首位华人
也许是因为何江个人的经历刚好体现了哈佛教育改变人的理念,也许是哈佛还从来没有一位中国本土来的学生做过学生代表演讲,何江最终从4位说本族语的学生中成功突围,成为今年5月26日代表哈佛研究生演讲的第一位华人代表。这是哈佛学生的最高荣誉。
“哈佛的教育教会我们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座的毕业生都会畅想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和冒险。我在此刻不可避免地还会想到我的家乡。”
波士顿时间5月26日上午10时,来自湖南宁乡的何江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台上,发出了一个中国学子的声音,台下掌声雷动。
在毕业典礼上进行演讲,这是哈佛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当天与何江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这次毕业典礼演讲,历经3轮选拔才正式入选。“哈佛往届毕业生代表大多是文科学生,我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理科生视角,这可能是打动评委的关键原因。”何江谦虚地说。
他的演讲内容从个人故事讲起,谈到他在中国农村的成长经历,谈及他在哈佛大学做的生物医学研究,以及如何将他的研究成果向世界更多的地方传播。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让更多中国农村的学子看到:“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圆梦哈佛,师承小威
在大家印象里,学霸往往都是只学习,不与社会接触,但与大部分的学霸不同的是,何江却非常喜欢社交。按照他自己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喜欢有针对性的社交,就是每次向别人提出问题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要不然就不去社交。在大学期间,时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的潘宗光曾经来中国科技大学进行交流讲座,何江听完讲座后,主动和潘校长交流,他的睿智和上进给潘校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人从此结成了远距离的师徒关系,一直保持着沟通交流。
虽然生于湖南农村,长于农村,但何江却一直怀揣着一个出国梦。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学姐庄小威的影响。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加上学校导师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的推荐信,何江顺利地申请到了哈佛生物系的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前,何江就立志要去哈佛找小威学姐。所以他主动地联系了这位之前只是在报纸和新闻上频繁出现的学姐。庄小威也非常器重和照顾自己的中科大学弟,两人从此建立了师徒关系,何江也有幸在曾出过四五位诺贝尔奖,享誉世界的哈佛化学系庄小威实验室做博士研究,而这一做就是5年。
问及在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身上学到最多的是什么时,何江毫不犹豫地说:“对科研的热情与专业!” “她是我的role model(榜样),她能教会我最前沿的科学该怎么做!”
主动申请做本科生辅导员
何江坦言,哈佛最吸引他的地方是文理结合,充满创新的氛围。在这里,你能接触到世界上各行业最精英的人才。因此,在他入学的第一年,他就主动申请做本科生辅导员,因为他知道哈佛本科生是世界上最牛的本科生,他想去学习他们的领导力、创新力和表达能力并从中获得鼓舞。他也想知道像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才是怎么去思考和学习的,同时这对他的英文能力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他说这个工作让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了很多思维开拓、充满创新意识的年轻人。
何江很早就意识到,只搞科研不注重实践很难有出路,所以他经常去哈佛商学院听关于经济和商业的讲座。像在中科大一样,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拓展自己的人脉,向自己圈外的人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参加了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一个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讲座。听完讲座后,何江大胆地去和他分享自己对于全球化以及中国农村发展的看法。尼尔弗格森对这位与自己完全不在一个领域,却对经济全球化如此热情和有见地的学生产生了兴趣。当场,这位世界级的大忙人就问:“你这周三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出来喝杯咖啡,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让何江没想到的是,吃饭当天,弗格森教授带来了好几位重量级教授,结果他们畅聊了4个小时。最后弗格森建议,你把你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吧:从中国农村的变化来反映中国近30年的发展变化,因为你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何江听完激动地答应了。
这一个承诺,让他整整付出了两年的努力,也几乎夺走了他的所有周末。何江坦言,写这本书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毕竟英语不是他的母语。但幸好他之前带的许多本科学生都乐意帮他修改语法和语式问题。如今这本书已经写完并在哈佛商学院教授的联系下与出版社达成共识,最快在今年就能出版。
创造历史
在哈佛临近毕业季时,一位教授建议他可以尝试去申请做毕业典礼研究生的发言代表,因为哈佛学生都知道这是哈佛学生的最高荣誉。但是何江一开始听到这个建议完全没有自信,因为第一,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理科生,不像肯尼迪学院的学生那么善于演讲。第二,英语毕竟不是他的母语,和众多native speakers(说母语的人)比起来,还是会有劣势。但正如哈佛教育所倡导的,什么事情都要去尝试,万一实现了呢?
于是何江接受了教授的建议,从个人的经历出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写好了初稿。初选竞争异常激烈,有几百人参选,经十几位教授的筛选后,何江成功地入围复赛。进入了复赛,让何江看到了希望,听说复赛只剩下4个人,而且需要完全脱稿,他更加专注于演讲的质量。他找到肯尼迪学员专门负责public speaking(演讲)训练的教授和许多之前认识的教授来帮他改稿子做训练。
也许是因为何江个人的经历刚好体现了哈佛教育改变人的理念,也许是哈佛还从来没有一位中国本土来的学生做过学生代表演讲,何江最终从4位native speakers中成功突围,成为今年5月26日代表哈佛研究生演讲的第一位华人代表。这是哈佛学生的最高荣誉。
如今何江依然奋斗在科研的第一线,从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顺利进入了自己喜爱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工作。这也与他“科研一定要注重实践”的理想相一致。他现在研究的课题是“人体的3D打印与应用”,方向是3D打印人体肝脏,进行疾病模拟,研究肝炎病毒、疟疾以及癌症早期检测。这是一个属于盖茨基金会的项目,也是生物界最前沿的项目之一。
会养猪的父母,会读书的儿郎
“宁乡人会喂猪,宁乡人会读书。”在“耕读传家”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年代,“会养猪,会读书”无疑是对湖南宁乡这一地域人文的极大褒奖。
在“寒门再难出贵子”之说盛行的当下,何江从宁乡农村走到了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用他的经历说明一个中国农村孩子到底能走多远。
5月26日,宁乡县坝塘镇停钟新村,相比较邻居的高墙大院,何江家没有围墙的粉色小楼很不起眼。早上9时,何江的妈妈曾献华打开微信跟儿子视频聊天:“江啊,不紧张吧?”
“还好咯,今天要早点休息,明天四五点钟就要起来准备哒。”哈佛博士的宁乡话依旧很标准。此时的波士顿已是深夜了,何江在做最后的演讲练习。
“去美国后,人还胖了。”曾献华满意地挂断视频。在父母眼里,何江没有太多的变化,离开宁乡求学11年,口音依旧。
何江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念书念到美国去的人,他的弟弟今年也硕士毕业了。
“村里就我屋里两个研究生。我们乡里土话讲,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何江父亲何毕成说。
何毕成高中文化,算是农村知识分子,比一般农民要有见识。何毕成怀念上世纪90年代,那时大家都夸宁乡人会读书,人们并不那么羡慕当官发财的,却特别羡慕会读书能考上名校的。在乡里,会读书的孩子往往是一个村子的榜样,有着莫大的荣耀。
到了新世纪,读书渐渐不像过去那么“高贵”了,但何毕成依旧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执念。
何江小时候,何家每年都要种20亩水稻,喂三四头母猪、十几头肉猪,两兄弟从小跟着扯猪草、搞“双抢”。何毕成喂猪很用心,那些年硬是靠着喂猪种田把孩子的学费都挣齐了。
曾献华说,再怎么辛苦,何家也没让兄弟两个成为“留守儿童”,一家人的生活清贫却完整。
村里也有人说话不好听的,说读了研究生又怎样,还不一定能找个好工作呢,不一定赚到买房钱呢。其实,从大二开始,何江就不再需要家里给钱,他每年都可以拿到奖学金,并且在外勤工俭学,每个月还有钱寄回家里补贴家用。
“我崽懂事、孝顺。”曾献华笑容舒畅。
他是有温度的学霸,不是冰冷的书呆子
小满时节,雨雾缭绕,宁乡县一中,午休中的校园很安静,离高考还有最后10天时间,“备战”的气氛已浓到极致。
高三633班,每个学生课桌边都是大箱书籍资料。没有午休的喻遥从复习资料中抬起头,他说:“我们春晖班的学生都是农村出来的,读书是我们的出路。”师兄何江,让这些农村孩子看到了可以到达的高度。
高二学生的神情要轻松许多。“他太牛了!” 648班的陈羽峰在走廊里说起何江。陈羽峰的高考目标是浙江大学,现在他有了更多想法:“也许我还可以像何江一样走得更远一点呢。”
2005年,何江从宁乡一中345班毕业,考入中国科技大学。200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主攻生物技术领域。“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了,让孩子们的偶像不仅仅是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宁乡县委宣传部干部张进良说。
何江的英语老师谢芳,与何江关系很好,上大学的时候,何江每个假期都会回来看她,去美国以后,每年正月初一也都要打电话给她拜年。在谢芳看来,何江视野开阔、目标明确,他从进大学起就准备出国,进行托福考试,一个寒假9天背了9000个单词。此外,何江很大胆,英语口语不好,却敢上台发言,善于表现自己。
“何江是那种头脑清晰、有目标、有决断的学生,从高二就立志学生物科学。”何江的生物老师周海英说,何江的学习非常高效,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何江在学校还有一个外号叫“佛祖”,同窗卢丝雨解释说:“因为他总是微笑的,从来不会抱怨和生气,有双手合十的虔诚感恩。”有年初冬,天气很冷了,何江还穿着一双旧凉鞋,几个同学就合计送了他一双新球鞋。“何江当时很感动,有些不知所措,只想一下教会大家100道数学题来回馈就好。”
在何江哈佛毕业演讲中,他说,“对我而言,我在此刻不可避免地还会想到我的家乡。”
而从家乡出发,他还将走得更远。
资料来源:《湖南日报》、微信公众号“北美职通卡”等
第四篇:毕业典礼演讲(毕业生代表)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师兄师姐们:
大家好!
光阴似箭、年华似水,转眼间,绚烂的樱花已悄然飘落,夏蝉也开始引吭高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离别的脚步近了。
六月,是个充满收获的季节,你们也将带着盛夏的果实完成四年的学业,离开母校,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在此,我谨代表所有在校生对即将离校的2005届师兄师姐们表示最热烈、最诚挚的祝贺!
四年前,师兄师姐们带着梦想与希望来到海大,踌躇满志,精神抖擞。四年来,你们以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以求真、拼搏、务实的治学精神奋发进取。教室中撒下了辛勤的汗水,灯影下一次次战胜疲倦。不能忘记运动会上那飒爽的英姿,文艺晚会上那亮丽的青春,各种学生活动中都留下了你们活跃的身影。在你们离校的时候,留给我们的是你们刻苦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留给我们的是你们坚定的目光和自信的背影。
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们对大学生活既充满憧憬,又充满迷茫。怎样适应大学的学习是我们每个进入大学的新生都会面临的问题。是你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跟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也为我们以后的大学生活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你们曾经有过的帮助。在此,我代表全体在校学生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以你们为学习的榜样,牢记“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继承我们海大优良的学风和努力学习献身科研的优良传统,争取像你们一样的优异成绩,绝不辜负祖国,学校和师长给予的厚望,争做一名当代优秀大学生。
临近离别,忆及与你们相处的日日夜夜,总会有种难舍的滋味在心头,但当看到你们一张张充满自信和对未来美好憧憬的笑脸,我们也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自豪。毕业了,也许该到你最不喜欢的食堂去喝一碗你曾经最不喜欢的免费汤,这种味道有可能会让你终生难忘;也许该早起跑一次步,与我们比一下体力;也许临走前要跟你的床留个合影,它是默默陪伴你四年的兄弟;也许该在图书馆占位子上一次自习,感受一下在夕阳下学习的宁静和考研前战斗的滋味„„我想,这些平凡的事情一定能勾起你们许多回忆,提醒你们,离开了,但千万不要忘记培养、教育了我们四年的母校,不要忘记为我们付出辛劳与汗水的老师,不要忘记与你相处了四年的每一个兄弟姐妹,当然,也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记得海大的每一个角落。
“奋斗之时相信母校在你身后,成功之时切把祖国放在心中”。最后,让我用管校长的这句话与各位师兄、师姐共勉。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我们心中的理想而拼搏奋发,我们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食品、医药学院全体在校生
2005年6月24日
第五篇:哈佛毕业典礼演讲首现中国大陆学生,原来他的华人导师更牛!
哈佛毕业典礼演讲首现中国大陆学生,原来他的华人导师更牛!
导读
5月26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一名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小伙儿、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他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何江演讲的题目是《蜘蛛咬伤轶事》(The Spider’s Bite)。
他以自己幼年时在中国农村被蜘蛛咬伤,母亲用传统土法治疗的故事为引,解释了自己的科研意义:
“作为世界不同地区的沟通者,并找出更多创造性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像我母亲或农民这样的群体。同时,改变世界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更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知识的更加均衡的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我们也能够一起奋斗将此目标变成现实。”
让我们先来听听他精彩的毕业演讲—— 蜘蛛咬伤轶事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一只毒蜘蛛咬伤了我的右手。我问我妈妈该怎么处理——我妈妈并没有带我去看医生,她而是决定用火疗的方法治疗我的伤口。
她在我的手上包了好几层棉花,棉花上喷撒了白酒,在我的嘴里放了一双筷子,然后打火点燃了棉花。热量逐渐渗透过棉花,开始炙烤我的右手。灼烧的疼痛让我忍不住想喊叫,可嘴里的筷子却让我发不出声来。我只能看着我的手被火烧着,一分钟,两分钟,直到妈妈熄灭了火苗。
你看,我在中国的农村长大,在那个时候,我的村庄还是一个类似前工业时代的传统村落。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村子里面没有汽车,没有电话,没有电,甚至也没有自来水。我们自然不能轻易的获得先进的现代医疗资源。那个时候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医生可以来帮我处理蜘蛛咬伤的伤口。
在座的如果有生物背景的人,你们或许已经理解到了我妈妈使用的这个简单的治疗手段的基本原理:高热可以让蛋白质变性,而蜘蛛的毒液也是一种蛋白质。这样一种传统的土方法实际上有它一定的理论依据,想来也是挺有意思的。
但是,作为哈佛大学生物化学的博士,我现在知道在我初中那个时候,已经有更好的,没有那么痛苦的,也没有那么有风险的治疗方法了。于是我便忍不住会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当时没有能够享用到这些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呢?
蜘蛛咬伤的事故已经过去大概十五年了。我非常高兴的向在座的各位报告一下,我的手还是完好的。但是,我刚刚提到的这个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停在我的脑海中,而我也时不时会因为先进科技知识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平等分布而困扰。
现如今,我们人类已经学会怎么进行人类基因编辑了,也研究清楚了很多个癌症发生发展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利用一束光来控制我们大脑内神经元的活动。每年生物医学的研究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突破和进步——其中有不少令人振奋,也极具革命颠覆性的成果。
然而,尽管我们人类已经在科研上有了无数的建树,在怎样把这些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带到世界最需要该技术的地区这件事情上,我们有时做的差强人意。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口每天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2美元。营养不良每年导致三百万儿童死亡。将近3亿人口仍然受到疟疾的干扰。
在世界各地,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由贫穷,疾病和自然匮乏导致的科学知识传播的受阻。现代社会里习以为常的那些救生常识经常在这些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未能普及。于是,在世界上仍有很多地区,人们只能依赖于用火疗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治理蜘蛛咬伤事故。在哈佛读书期间,我有切身体会到先进的科技知识能够既简单又深远的帮助到社会上很多的人。本世纪初的时候,禽流感在亚洲多个国家肆虐。那个时候,村庄里的农民听到禽流感就像听到恶魔施咒一样,对其特别的恐惧。乡村的土医疗方法对这样一个疾病也是束手无策。农民对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并不懂得流感比普通感冒可能更加致命。而且,大部分人对于科学家所发现的流感病毒能够跨不同物种传播这一事实并不清楚。
于是,在我意识到这些知识背景,及简单的将受感染的不同物种隔离开来以减缓疾病传播,并决定将这些知识传递到我的村庄时,我的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作为未来科学家的使命感。但这种使命感不只停在知识层面,它也是我个人道德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我自我理解的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责任感。
哈佛的教育教会我们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座的毕业生都会畅想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和冒险。对我而言,我在此刻不可避免的还会想到我的家乡。
我成长的经历教会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积极地将我们所会的知识传递给那些急需这些知识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利用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科技知识,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帮助我的家乡,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村庄,让他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我们现代社会看起来习以为常的场所,而这样一件事,是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做的,也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
但问题是,我们愿意来做这样的努力吗?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的社会强调科学和创新。但我们社会同样需要注意的一个重心是分配知识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
改变世界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做一个大突破。改变世界可以非常简单。它可以简单得变成作为世界不同地区的沟通者,并找出更多创造性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像我母亲或农民这样的群体。
同时,改变世界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科技知识的更加均衡的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我们也能够一起奋斗将此目标变成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或许,将来有一天,一个在农村被毒蜘蛛咬伤的少年或许不用火疗这样粗暴的方法来治疗伤口,而是去看医生得到更为先进的医疗护理。
这其实不是何江第一次获得一所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他曾经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何江出生在湖南农村的一个贫寒之家,“现在乡村逐渐流行读书无用论,认为寒门很难再出贵子。这样的观点让我觉得挺无奈的。”他说,“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成长经历,体会一对农村父母朴素的教育理念——
再苦再穷也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上世纪80年代的湖南农村,像当时中国所有的农村一样,以土坯房为主,孩子的零食以糖水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就在那时诞生,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到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打工,老人照顾几个年幼在家的孩子。
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与村里其他农户明显不同的是,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何江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几年过去了,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又是砌砖瓦房子,又是给孩子带礼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个土坯房子。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我爸高中都没毕业,也不知道哪里找来那么多的中国传统故事。每天讲都讲不完。”何江上大学后,有一次问起父亲,哪里找来那么多睡前故事,父亲告诉他,很多故事都是自己瞎编的,目的只是想告诉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有好的出路。
除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何江的父亲还严格要求两个孩子的学习。放学后,何家的两个儿子通常是被关在屋里“自习”,作业做完了,继续自习;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男孩都在田间地头玩耍。
“那时觉得爸爸很„霸蛮‟。但现在想想,这是农村环境下的最佳选择。”何江后来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又去哈佛大学硕博连读,而他的弟弟则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今年下半年就去上海工作了。
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懂得鼓励孩子
支撑两个男孩保持学习兴趣的,是那个“文化水平不如爸爸”的母亲。在何江眼中,母亲是个温和派。父亲批评孩子学习不好时,母亲总会在一阵狂风暴雨后笑呵呵地跑过来,送上“和风细雨”。
在母亲那里,两个儿子总能找到自信。何江现在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做法一样——以鼓励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湖南农村的妇女,在农闲时通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唠家常。但何江的母亲更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因为不识字,她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
何江记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何江如今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美国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牛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
就连这次申请哈佛典礼演讲,何江也是在美国教授Diana Eck的鼓励下进行的。
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生敢于申请。何江想要发言,目的是让美国的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此前并不敢报名,“教授告诉我,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好丢脸的”。
“农村英语”变为纯正美语没有捷径
申请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总共有3轮测试:
第一轮,递交个人学习、科研材料和演讲初稿;
第二轮,从10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每个人都要拿着自己的演讲稿念稿;
第三轮,从4人中选出1人,所有人都被要求脱稿模拟演讲。
对一个英语是母语的学生来说,这都有极大的难度。更何况何江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里。在宁乡县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第一学期很受打击,考试没问题,就是开口说英语很困难”。
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到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
“学英语,跟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何江自认为自己有些“一根筋”。这一点,或许遗传自父亲——从来不懂得走捷径,家里的田地里,除了水稻,再也没有种过其他品种的农作物。
到了哈佛大学,何江又像刚上高中那会儿,焦虑不已。中国学生大多喜欢跟中国学生聚集在一起,这样的话,很难找到机会练习英语。
何江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的本科生当辅导员,“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反正就是想多讲讲英语”。从入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种方法让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本科学生上课了。
何江透露,这次哈佛毕业典礼演讲的申请,自己的“农村故事”为整个演讲主题增色不少。他将在演讲中介绍中医在中国农村发挥的作用,进而推及到自己在哈佛大学所专注的生物光学、物理专业研究,“以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来反思科技知识和技术在社会上不均衡的分布,以及如何将自己研究的科技技术,更广泛地传递到世界不同地方”。
据悉,哈佛毕业典礼的历届演讲代表多为文科生,何江是为数不多的一名理科生代表。
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将赴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我现在做的主要是用2D和3D技术把人的肝脏打印出来,放在培养皿里模拟,进行肝炎病毒或者肝癌方面的研究。”
这么牛的一位哈佛博士,已经令人惊叹,在他背后,还有一位科学界大牛——他的导师庄小威。庄小威同样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昨天专程参加了何江的毕业典礼。
庄小威到底得有多牛?来看看她的履历——
1972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
庄小威的父亲、母亲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父亲是空气动力学家,曾经写过一本经典的《流体力学》,母亲专攻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方向。
庄小威在5岁之前在江苏如皋随爷爷奶奶生活,也没有上过幼儿园。父母落实政策后分到中国科技大学,把庄小威接到了身边,在工作之余教她拼音识字,然后她直接升入了科大附小二年级。
庄小威对科学的兴趣主要来自于她的童年经历,深受父母影响。庄小威曾经说,“我父母是大学教授,他们做得挺有意思的,还经常自得其乐。我爸经常对他做的东西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满足感,我觉得我也可以有这种满足感。”
1987年,15岁的庄小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上了初中之后,庄小威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但成绩却特别拔尖,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第一名,后来被推荐到北京景山学校上了半年中国科大预备班,13岁转入离家较近的苏州中学科大预备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数学物理常拿满分。
最终,庄小威以高考600多分的状元成绩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1991年,19岁的庄小威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学士。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四年中,庄小威花了很多工夫,力图把每一个物理定律摸得清清楚楚,绝不放过一点点细节,甚至发展到近乎病态的程度。因此,并不在意分数的她,“一不小心”四大力学课程都考了满分,这个传奇纪录至今在科大仍然无人打破。
1997年,25岁的庄小威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博士,她的导师是物理学家沈元壤教授。沈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先后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博士毕业时,她曾经得到过其它大学的教职,庄小威决定沉下心来,在斯坦福大学跟随之后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进行博士后研究,从此转向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交叉的研究,开始做一些跟踪分子行为的实验。
2001年,29岁的庄小威被聘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在静下心来的四年博士后训练之后,庄小威顺利收到了哈佛、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等7所大学的教职。她最终选择了哈佛。
在哈佛大学工作以来,她始终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学术的追求,一周七天,每天都从早上10时工作到半夜12 时,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
2003年,31岁的庄小威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麦克阿瑟奖(McArthur Fellows Program),俗称天才奖(Genius Grant),是麦克阿瑟基金会自1981年开始颁发的奖项,每年选择20到30名在各个领域里具有非凡创造性的杰出人才,提供每人总额50万美元的奖金。庄小威是当年入选的24位获奖人中唯一的女性,也是麦克阿瑟奖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性。
2006年,34岁的庄小威成为哈佛物理和化学系的双聘正教授。庄小威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Zhuang Research Lab),带领21名博士、博士后研究流感、艾滋病、SARS等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2012年,40岁的庄小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据学术界的评价,庄小威的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STORM(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与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ric Betzig的技术理论基础一样,实现时间也不分早晚,但遗憾的是Eric Betzig于1995年就提出了理论设想,于是庄小威与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
每年,庄小威都会领导课题组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期刊上发布一些她们取得的重大科研突破。
2016年开年,庄小威的研究小组采用超分辨率成像揭示出了不同表观遗传状态的独特染色质折叠。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1月13日的Nature杂志上。
2月,庄小威教授与其他教授合作,揭示出了嘌呤体(Purinosome)与线粒体之间的空间共定位及功能上的关联,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Science杂志上。
不久前,哈佛大学报告称,在活细胞中实时成像了单个mRNA分子翻译。这一重大的突破性成果发布在5月5日的Cell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庄小威。
庄小威谈做学问
不考100分可能会更好
庄小威从小就喜欢物理,求学阶段基本围着自己的兴趣转,大学学习物理以后,“真的觉得物理非常非常的美,非常严谨,很合我的口味,不要死记硬背,注重逻辑推理。”有一段时间,她对物理的兴趣发展到近乎病态,“每一个定律都想把它搞的透透彻彻,清清楚楚,一点点细节都不肯放过,以至于四大力学每门都考了100分。” 这个当年在中科大的传奇故事,20多年后它的创造者却并不认同。“现在,我并不赞同每一门都要考100分。其实,我那时候对100分并不感兴趣,只是想弄懂很多的知识,所以,花很多时间把每门课都考了100分。”
“现在我的建议是不一定要考100分,说不定不考100分更好,因为从95分到100分不是增加5%的努力就可以,而是很多很多额外的努力。现在知识的范围这么广,我们更加注重交叉学科,这是最容易出新成果的地方,把时间用来多学一些东西,对我们更有帮助。所以,做学问不用一定要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有时候会浪费时间。”
不过,时至今日,她高度认可她在中科大少年班的学习。“最大好处是很自由,想学什么课就学什么课,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学,这种自由的选课方式养成了我没有太多局限性的思维方式。”
不要轻易相信前人的观点
庄小威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时,师从物理学家沈元壤教授,沈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先后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沈先生对我的影响很大,是他教给了我怎么做科研。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不像现在的学生大学的时候就被鼓励做科研,有创造性。我那时候就是读书本,认为凡是书上教的都是对的,一推广,教授说的都是对的,再一推广,凡是出了的论文都是对的。其实,这样我有了一个很缺乏的东西就是怀疑,也就很容易不再有创新性和创造力。”庄小威回忆说。
“沈先生当时教会我的就是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前人的结论,包括自己前一段时间的结论,对于问题要反复论证,要证明自己大概是错的,即使最后证明自己基本上没什么错了,也不能说就是一个真理,只能说它离真理非常接近。” “如果希望自己的结果是对的,甚至潜意识的让自己的结果变成对的,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做科学的方法。要敢于怀疑,特别是敢于怀疑自己,哪怕去年我发表一个论文,今年证明它错了,这时千万不要不敢碰它,不敢让别人知道我错了,千万不要害怕,能证明自己是错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我从沈先生那里学到的就是一种怀疑态度,一种严谨方法,而并不是一些细节的知识。”
做学问要切忌虚荣和浮躁
庄小威博士毕业后,在沈元壤教授的鼓励下开始寻找教职,没有想到斯坦福大学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我当时差点就拿到斯坦福的录取通知,学术委员会一名教授甚至给我打了电话。我当时特高兴,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可是两天后,这名教授通知因为我没做博士后,他们认为有缺陷,不录用我了。我哭了一整天,很伤心。后来想想那个伤心很大一部分是虚荣心作怪,我并不觉得人生一个很大的机会没有了,而是我的同学才刚刚跑到斯坦福来做博士后,我一出现就是斯坦福的教授,我比他们厉害多了,我真的觉得这是一种虚荣。不过那之后,我还是做了一个非常非常对的决定,我打电话告诉其他想给我教职的学校,我还没有准备好,然后静下心来在斯坦福做了3年多博士后。”
庄小威说,现在看来,如果她博士毕业后马上工作,是绝对错误的。“因为我当时比较迷茫,我并不是很清楚我想做些什么东西,我当时要的就是教授的头衔,我甚至连教授做什么都不知道。等我做了博士后3年以后,再找工作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我知道我要做什么,而且我知道我能做好它。”
庄小威表示,她想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分享一个经验,这就是不要浮躁,不要急躁,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功近利,要很有耐心的做博士和博士后,用这段时间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方法,最重要的是积累思想,这对一个学者将来如何做好学问非常重要。庄小威说,她的博士后导师在这方面给她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他常说,没有比博士后更快乐的阶段了,不需要考虑其他东西,唯一要做的就是学问,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呢?因为我们爱做学问,我们既然爱做学问,为什么不利用这个非常好的机会做学问呢?这是很有道理的,我想对博士后的同学说,博士后不是镀金,不是导师想让你帮着干几年活儿,你想的是自己赶快功成名就,而是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让你积累,让你准备。”
不追求短期出成果的东西
庄小威说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时,和她最对胃口的人就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所以她选择了朱棣文的实验室。“我不太想做他的东西,做博士后总想做一些新的东西。我想做一个新的方向,我就跟朱先生商量,他说要不我们做生物吧。我说为什么不呢?”
事实上,庄小威当时对生物一点了解都没有,她甚至在大学没修过生物,连DNA和RNA的区别都不知道。“我完全是一种无知而无畏的感觉。有两年我什么也做出不来,拼命的想找题目做,找的那些题目都是一些很无聊的,很没意思的题目,因为我对生物没了解。我哭过很多回,最后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最后还是做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所谓“有意思的东西”,是她用自己扎实的物理功底,带领研究团队发展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识别个体病毒粒子进入细胞的机理,并用单分子技术从本质上研究核酸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她曾拍摄到单一枚感冒病毒如何影响一枚细胞,这是首次有科学家记录到这一过程。
庄小威说:“这个过程告诉我做事情就是要持之以恒,不要放弃,要坚持,要不怕困难地做下去,要有耐心,不要追求那种短期就能出成果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她从知名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也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身上学到很多,“他常常会用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一个研究,他发现自己
做错的东西,也不放弃,重新开始做,所以,坚持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他获得成功肯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对我也意义重大。”
做学问不应是为拿诺贝尔奖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多位著名科学家称赞为庄小威在该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公布的化学奖科学背景说明引用庄小威的工作。
总结自己在做学问上一路走来的经验,庄小威认为有5个重要因素:
第一,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我从小到大就想做科学家,因为很省事儿,没有外界的干扰,一门心思想做好学问就行,这点对我帮助很大,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很难有做不好的。
第二,要有一个很长远的很高瞻远瞩的眼光,这决定你最后做出成就的大和小,不要觉得只能做这样的东西,不能做那样的东西。在选择课题时,不要自己生拉硬扯的制造一个题目,虽然不排除少数人有独到的眼光发现一些别人还没有想到的问题,但是,那些很多人都在关心却还没有想到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同样值得去研究,而且做出的结果意义会很大。
第三,不要害怕做难的东西,不要害怕做花精力的东西,不要捡便宜做。贪图便宜一般是很短视的,你做出来的东西成就有局限,一定要很胆大的做敢于创新的东西,尽管这个东西可能花的时间,花的精力比较多一些。
第四,持之以恒,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
第五,一点幸运,我必须说,我是非常幸运的。当有学生问她如何向诺贝尔奖而努力时,庄小威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我不想向诺贝尔奖努力,我觉得做研究首先你喜欢做,其次对人类有贡献,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为任何一个奖项去做,那样就比较没意思了。所以,这绝对不是我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