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西安外国语学校 高一语文组
马亚军
《故都的秋》教案
高一语文组 马亚军
三维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征,培养作文选材的意识,培养审美、鉴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披文入情、缘景入情的赏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郁达夫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 教学重点:
1、散文的选材
2、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于悲秋文化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音频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秋天刚刚结束,大家对于秋天有怎么的感受呢?(学生回答:有伤感的秋天,有丰收的秋天,有美丽的秋天。)咱们今天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文字世界,看看他对于秋天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整体感知,感受基调
播放朗诵录音,范读,学生分段朗读,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指导学生体会孤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和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
三、把握思路,分析选材
1、从题目入手
提问:“作者当时是在北平,写的也是北平,但是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有作者思念、眷恋之情。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思念、眷恋之情?
明确:第14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段是个抒情句子。
第一段中的两个“赶”字。
第三段“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作者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另外,从行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感情的流露和渗透。
3、作者如此喜欢故都的秋,那么,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清、静、悲凉
4、作者选取了哪些事物来表现这些特点呢? 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枣、秋雨
5,作者为什么不选择“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呢?
明确:因为作者对于这些名胜古迹没有感情,让他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最日常的事物最平凡的事物最熟悉的事物。
四、总结
我们从作者的选材可以看出来,这些最日常的事物最平凡的事物最熟悉的事物最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最能表达作者对故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所以,我们看这篇文章,真的是“形散而神不散”,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就要在选材的时候抓住一个中心,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写,这个中心可以是“情”也可以是“理”。
五、作业布置
思考:作者是如何在写景中表现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想讲解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特点,把课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写。在授课过程中,也有一些失误和不足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把握好朗读与理解的衔接,学生初读课文,谈感受谈得不是很深刻,在第一个学回答完问题之后,做了过多指导。2,可以在导入的时候,加入一些与秋相关的诗句,营造更好的氛围,也使得课堂的语文味更浓。3,对学生的指导要更及时和有效。一个学生在回到问题的时候,生拉硬扯联系作者和背景,对写景的理解“过度阐释”,应该给予及时纠正。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单元程序导学案 教案
编号10 课题《故都的秋》 主备教师龚必克 学科组长李选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数
1+1课时 教师知识储备:
一、导入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作者与作品、写作背景。⒈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⒉解析文题及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字音字形。
潭柘寺(zhì)
椽子(chuán)
驯鸽(xùn)
啼唱(tí)
瓜熟蒂落(dì)
姻缘(yuán)房檩(lǐn)
潜意识(qián)颓废(tuí)
情趣(qù)
不能自已(yǐ)
四、整体感知。
一、味秋
1、文章开头是怎样说秋天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文章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国秋天的喜爱?
明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3、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有什么不同? 北国:清、静、悲凉
江南: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4、江南的秋天在哪些方面不如北国?
明确: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5、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比喻北国与江南的秋天?
明确: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6、作者的回忆中,北国有哪些欣赏秋天的地方?江南有哪些欣赏秋天的地方?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二、品秋
1、课文中写了哪五幅秋景图?(3-11节)明确: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 ③秋蝉的残声 ④秋雨话秋凉 ⑤秋树的奇景
2、分析“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3节)① 视觉效果
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天色――碧绿 日光――漏 牵牛花――蓝、白
②听觉效果
这一段文字写了哪些听觉上的景物? 训鸽的飞声
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表现在北京不出门也能感受到秋天? 泡――坐――看――听――数着――静对
3、分析“槐树的落蕊”(4节)①这段从哪些感觉来感受?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4、分析第12段,了解一下诗文中的秋 ① 请同学说说古今中外描绘秋天的句子。
明确: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为变衰。(宋玉《九辩》)哦,旷野的西风,你是秋之实体的气息。(雪莱《西风颂》)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郭小川《团泊洼地秋天》)②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③第13、14段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南国之秋比不上北国之秋,表达了作者什么洋的感情? 明确: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三、感秋 作业(任选一题)
1、感受秋天,细腻地写一段秋景
供选题目:《校园寻秋》、《寻秋》、《校园的秋》
2、阅读其它古今写秋的诗文,摘抄诗句,文句。并对其一作简单鉴赏。(不得少于10首)
教后反思: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5.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秋色。
2.了解作者内心独特感受,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一、导入课文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二、整体把握,适时讨论,深入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整体感知
1.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2.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3.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秋味)。
4.在哪一段找着的?(第一段。)
师明确:他写的是秋味。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
5.齐读第一段
(二)深入研读课文,了解作者独特的感受,体会情景交融。
1.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
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回答: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2.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师:在第几段?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3.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学生各抒己见
师明确: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生:清、静、悲凉。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4.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明确:槐蕊偏重于“静”。牵牛花偏重于“清”。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总结: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对牵牛花的描写,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请一学生读)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回答,师明确: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紫黑色
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板书)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
(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
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三)小结概括课文写作特点:
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四)作业:
自己分析秋雨,进一步体会本文写作特点,并用此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秋花(清)
故 都 的 秋秋蕊(静)
秋雨、秋蝉、秋枣(悲凉)
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真正步入审美鉴赏的殿堂。
对教学流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有特色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语文课代表与交流时,我才恍然大悟。一则课前学生基本没有预习,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二则课堂上若品读时间不充分,教学不循常规,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看来我自得的设计学生不适应,我又总想把学生纳入预定的轨道,回答不到位双方都很紧张,看来教学的模式决非是一个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课堂。“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将上下而求索!”
123团中学教学大比武教案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高中语文组 李 杨
2008年12月3日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语文常识}
{结构分析}
分四段:
一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了故都和江南不同的秋色和秋味。
1点明了北国之秋的特点:特别的清、静、悲凉,并交代了前来北平的目的:饱尝故都的秋味
2指出江南之秋的特点:秋味淡,秋色浅
对比手法: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领略秋味和领略名花名酒
二 集中描写了北国之秋的浓色
依次描写了小院静观、槐蕊清扫、残蝉闲听、雨后风凉、枣红佳日五组景物,从多方面来展示和体现北国秋天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的浓色。
三 集中议论北国之秋的深味。
从中国诗文中和外国诗文中都有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来展开议论,强调只有北国之秋才真正具有“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味。
四
1回应口头第二自然段,进一步写南国秋天“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淡味和淡色。回应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意思说,经过故都之游后,真正领略到北国之
秋的浓色、深味,因而对它产生了无限留恋之情。
{思考题}
二文章的主旨是描写北国秋天的浓色、深味,但却前后两次写到江南秋天的色淡、味浅。先写江南秋色,是铺垫,用来反衬下文所写的北国秋色;后写江南秋色,是对比,用来反衬前文所写的北国秋色。前后对比,以淡托浓,以浅衬深,使北国之秋的浓色、深味显得更加突出。这种效果,就象绘画中,用与主体画面相反的色调作底色来衬主体画面一样。
三本文开头从北京之行的目的写起,结尾以留恋北京之秋结束,这是记叙的方法,体现了记游的特点。第二部分分镜头描绘了故都的秋色,主要是写景,体现了文章的主体。第三部分开发故都秋色的深味,用议论的方法,是借议论深化主旨。记游用记叙的方法,写景用描写的方法,开发深味用议论的方法,都体现了内容与表述方法的恰当融合。而抒情却溶解在记叙、描写、议论之中,渗透在全文的字里行间,这就使记叙、描写、议论更增添了情味,有了活的生命。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 都 的 秋》
教案及课件使用说明
四川省荣县中学校
向喜怒
[教学目标]
1、因景生情,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与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法。找有关秋的诗文;分析文章内容。
2、深情诵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3、比较赏析法。与古诗文比较意境、感情。
4、组织讨论法。讨论“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5、研究性阅读。对“黄酒„„骆驼”中四对喻体的本体的探讨。[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CAI课件。
3、光电投影机。[使用方法]
1、双击“故都的秋.EXE”图标,打开课件。首先是片头,在片头播放时或结束后单击任一地方可跳到课前等待页,点击任一地方可进入“主控”页。
2、“→”下一步;“←”上一步;“W”板书;“◇”背景音乐开关。
3、弹出的子页一般再点该按钮或点击其页面即可消失。
4、本课件设置了全屏播放。如果在播放过程中工进行其他程序操作,可按“ESC”键,然后最小化本课件。如想再恢复全屏,可按右上角的隐形按钮“”。[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步骤]
预习内 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总分总结构)。
2、搜集有关秋的诗文,并总结其感情表达上的共同点。(合作学习。分组进行,可分为4个大组,由组长组织。要求:每大组至少找10处,标明作者、篇目,并能说出意思;制作成资料卡片或“TXT”文档。)
3、在书刊或网上搜集你认为最能反映本文的意境的图片,每组至少1张。
第 一 课 时
[教学重点]
1、诵读训练。听名字诵读,根据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特点,能做到有感情地诵读文章。
2、理清结构。理顺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意思。
第1页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约需10分钟)上课前播放课件“封面页”的音乐,上课后,点击页面进入“主控页”。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音乐的曲名吗。(生答:理查行·克莱德曼弹奏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佳句举不胜举。在预习中,我安排了同学们搜集有关秋的古诗文,我相信大家都找出了很多很多„„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课外收集的有关秋的古诗文。同学们发言之后,点击“预习作业”按钮,显示教师找的一些古诗文。)
二、作者简介。(约需2分钟)(点击“作者简介”进入该页。可简介《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梗概。把鼠标置于像上可放大,移开即恢复。这是郁达夫遇害前不久的照片,书上即为郁达夫在北平时的照片。)注意他的经历与思想的关系,以及他抗日爱国的精神。
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大量的精力从事左翼文艺活动。4月起,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竭。1934年7月,郁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目的就是为了饱尝故都之秋,排遣内心的苦闷。
三、欣赏朗读。(约需10分钟)
(点击“配乐朗读”,欣赏配乐配画朗读,学生可不看课本,注意屏幕上的文字及图片。可以很小声地跟读。点“←”可停止;点“→”可继续。)
进入意境,进入情感氛围。并注意:
1、本文结构层次;
2、语言的优美;
5、找出文章文眼(清、静、悲凉)。
四、分析结构。(约需18分钟)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的结构层次很清楚,请问:本文的结构形式是什么?(总分总结构。)文章可分为三部分,请同学划分。(一、二两段为第一部分,最后两段为第三部分,中间为第二部分。)
1、教师简要概括第一部分内容。
a.第一段关键的、重要的或具提示性的词句哪些?(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第二段关键的、重要的或具提示性的词句哪些?(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请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朗读第三段,然后教师分析第三段主要内容,听朗读的时候注意找出本段重要的词句。
(一椽破屋、槐树、牵牛花)以下合作学习。
1、把全班学生分为8个组,1、2小组朗读第四段,3、4小组朗读第五段,5、6小组朗读第6—9段,7、8小组朗读第10段。
2、各小组分别概括本小组所读部分的主要内容。
3、请1小组分析第四段的主要内容,2小组补充分析„„
(点击“内容分析”,一边讲解,一边分析,一边在相应的位置点出相关内容。)
第 二 课 时
[教学重点]
1、分析情由景生、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2、鉴赏简洁清丽并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教学教程]
一、概括画面。(约需2分钟)
承上节课内容,请学生概括出五副秋色图。
(点击“内容分析”中的“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可分别显示五幅画面。注意:在空白处点击一次出现文字,再点击出现画面,再点击消失
第2页 画面。)
二、情景交融。(约需15分钟)
1、教师分析“秋花图”表现出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为什么说“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课件“情景交融”1。)
3、你能举出五幅图中表现“清、静、悲凉”的句子吗?(课件“情景交融”2。)
4、小结本文情景是如何交融的。
三、欣赏语言。(约需15分钟)
1、品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课件“优美语言”1。)
2、品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课件“优美语言”2。)
3、品味“南国之秋,当然是„„黄犬之与骆驼”。(课件“优美语言”3。)
注意:分析完语言特色之后,继续点击“附”,讨论“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是四对喻体的本体。(再点“附”字或“→”可看名家意见。)
四、课堂练习。(约需8分钟)
背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并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
课外作业
请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