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进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我所教的一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教材的特点。
(一)、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科书体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第一单元是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是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第三单元是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第五单元是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是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而且为了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世纪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求能独立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三)、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助学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材选的课文体裁、风格多样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三、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四、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另一种是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六、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七、教学进度。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第一周——第一次月考考试,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第二次月考,完成第三、四单元课文及表达的教学,期末完成剩余内容的教学。具体计划如表如下:
教学进度表2014—2015学年
: 周 次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9.1——9.7 1散步 2秋天的怀念
第二周 9.8——9.14 3羚羊木雕 4散文诗两篇 5《世说新语》两则 第三周 9.15——9.21 写作 6我的老师 7再塑生命的人 第四周 9.22——9.28 8我的早年生活 9王几何 第五周 9.29——10.5 10论语 放假半周 第六周 10.6——10.12 放假半周 月考
第七周 10.13——10.19 10论语 写作 综合性学习第八周 10.20——10.26 11春 12济南的冬天 第九周 10.27——11.2 13风雨 14秋天
第十周 11.3——11.9 15古代诗歌四首16紫藤萝瀑布 第十一周11.10——11.16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18短文两篇 第十二周11.17——11.23 19在山的那边 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11.24——11.30 20虽有佳肴 写作 综合性学习第十四周 12.1——12.7 21化石吟 22看云是天气 第十五周 12.8——12.14 23绿色蝈蝈 24月亮上的足迹 第十六周 12.15——12.21 25河中石兽 写作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十七周 12.22——12.28 27 皇帝的新装 28女娲造人
第十八周 12.29——1.4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语言四则 写作 第十九周 1.5——1.11 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 第二十周1.12——1.18 名著导读 复习第二十一周 1.19——1.25 复习第二十二周1.26——2.1腊月十三 复习第二十三周 2.2——2.8 腊月二十 考试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日 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8.28——9.03 开学工作
第二周 9.04——9.10 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1)生命生命(2)
第三周 9.11——9.17 紫藤萝瀑布(2)童趣(3)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1)
第四周 9.18——9.24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2)理想(2)行道树(1)
第五周 9.25——10.01 第一次真好(1)人生寓言(2)我的信念(2)
第六周 10.02——10.08 国庆
第七周 10.09——10.15 论语十则(3)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
第八周 10.16——10.22 春(2)济南的冬天(2)山中访友(2)
第九周 10.23——10.29 秋天(2)古代诗歌五首(3)
第十周 10.30——11.05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
第十一周 11.06——11.12 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11.13——11.19 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2)
第十三周 11.20——11.26 风筝(2)羚羊木雕(2)散步(2)
第十四周 11.27——12.03 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
第十五周 12.04——12.10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皇帝的新装(3)
第十六周 12.11——12.17 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
第十七周 12.18——12.2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八周 12.25——12.31 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
第十九周 01.01——01.07 元旦放假
第二十周 01.08——01.14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 01.15——01.21 期末考试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8.28——9.03
开学工作
第二周 9.04——9.10
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1)生命生命(2)
第三周 9.11——9.17
紫藤萝瀑布(2)童趣(3)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1)
第四周 9.18——9.24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2)理想(2)行道树(1)
第五周 9.25——10.01
第一次真好(1)人生寓言(2)我的信念(2)
第六周 0.02——10.08
国庆
第七周 0.09——10.15
论语十则(3)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
第八周 0.16——10.22
春(2)济南的冬天(2)山中访友(2)
第九周 0.23——10.29
秋天(2)古代诗歌五首(3)
第十周 0.30——11.05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
第十一周
1.06——11.12
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1.13——11.19
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2)
第十三周 1.20——11.26
风筝(2)羚羊木雕(2)散步(2)
第十四周 1.27——12.03
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
第十五周 2.04——12.10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皇帝的新装(3)
第十六周 2.11——12.17
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
第十七周 2.18——12.2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八周 2.25——12.31
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
第十九周 01.01——01.07
元旦放假
第二十周 01.08——01.14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01.15——01.21
期末考试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罗紫文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重点深化有效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全年级语文素质。
二、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2语文。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农村来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课堂发言不太积极踊跃。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表述缺乏逻辑性、层次性,书写不规范,朗读时乡音较重,没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情况和问题有待全体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解决。
三、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
(想象世界)
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
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四、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六、教学进度表:
周 次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第二周 命(2)
第三周(1)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开学工作
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1)生命生紫藤萝瀑布(2)童趣(3)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2)理想(2)行道树(1)第一次真好(1)人生寓言(2)我的信念(2)国庆
论语十则(3)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4)春(2)济南的冬天(2)山中访友(2)秋天(2)古代诗歌五首(3)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
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2)风筝(2)羚羊木雕(2)散步(2)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皇帝的新装(3)
第十六周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
第十七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八周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2012年9月1日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他们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新课标教材,因此这学期的任务艰巨,希望通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学期目标
思想目标:
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使之具有较健康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知识目标:
懂得记叙文的基本知识,能运用基本知识来阅读,分析简短的记叙文。加强朗读背诵的能力,增强语感,积累语言。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积累一定的词汇,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在教学中,改变教师主讲,力求精讲,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给他们 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加强预习和复习,让他们多读,适当地辅之电教手段,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注重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争取能有一个新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