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星级饭店运营与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方案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服务专业校企合作方案
一、合作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加速学校事业发展和专业建设,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解决酒店用工短缺,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甲乙双方通过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员互动、分工协作;共同探索特制定以下校企合作方案。
二、合作单位
甲方 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
乙方 青岛康大豪生大酒店
三、合作背景
(一)学校发展背景
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始建于1981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学校”,是全区唯一一所国办职业中专。
1.高星级饭店运营与服务专业发展历程:
1.1 2010年成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旅游、酒店两个方向)1.2.2011年更名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1.3.2015年省教育厅统一更名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服务专业
2.办学条件:
2.1学校现占地135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建有综合办公教学楼2栋、实训楼1栋、学生宿舍楼2栋、学生餐厅1个,体育馆1个;专用实验、实训室(车间)35个,图书12余万册,全校固定资产达8000余万元。
2.2其中酒店专业设备总值130余万元,实训中心2个,实训教室18个。双师型教师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其中2人获得硕士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共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200余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大,校外实训基地8个。
3.办学特色与成绩: 3.1 2014年酒店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为青岛市第一家。连续三年在青岛市技能大赛中获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成功入选国赛集训队(青岛市前六名)。
3.2 根据青岛酒店业经营淡旺季分明,酒店业旺季对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成功践行“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酒店经营旺季进入酒店实践学习,在酒店经营淡季回到学校学习。该模式在全市职教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3.3 该专业为“青岛市饭店业协会”会员;山东旅游业半岛联盟副理事单位;青岛西海岸酒店业联盟牵头单位。
(二)康大豪生酒店发展背景
温德姆酒店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多元化的酒店集团企业,总部设于美国新泽西州帕西帕尼,目前在六大洲68个国家经营15个品牌,近7,440家酒店,拥有638,300多间客房。
豪生为温德姆酒店集团旗下具有代表性的连锁酒店品牌,在全球拥有近450家酒店。大部分豪生酒店提供多种免费设施及服务,包括免费无线高速上网、免费Rise & Dine®欧陆早餐等。许多酒店还设有会议和健身设施,以及游泳池。青岛康大豪生酒店是美国豪生国际酒店集团进驻山东省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青岛康大豪生大酒店拥有客房486间(套),六间风味独具的餐厅及酒吧。酒店设有1200平米的宴会场所,包括一个820平方米的无柱大宴会厅和6个大小不同的多功能会议厅。酒店在三层设有室内阳光泳池、水疗、健身中心、瑜伽房等娱乐设施。此外,豪生“超乎期望,精彩难忘”的品牌内涵,旨在让每一位追求高品质商旅体验的宾客,从酒店的每一处细节中体验到豪生精彩难忘的尊崇礼遇。
四、合作办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一)设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由双方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人士为主体,邀请酒店专家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围绕合作办学的目标和任务,负责开展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会议,负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拟定人才培养的计划、办法、措施。
(二)专业人才合作培养办公室
由甲方教务处和乙方行政人力资源部等负责人及专业教师、酒店师傅等人员构成,作为合作办学实施机构,负责合作办学各项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三)建立双方实习、培训基地并挂牌。可采取“冠名班”的形式进行培养。2016级新生在校设立“五星豪生班”。
(四)按照建立现代职教、教育与生产结合的要求,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五)共同设立奖学助学基金,帮助完成合作办学框架下的中职阶段教育。
(六)合作办学成果归甲乙双方所有;合作培养学生根据学生自愿,乙 方可按需求安置工作。
(七)合作学生对象:2016级新生,人数不少于20人不超过30人。
(八)合作时间:从2016级开始初定三届,根据合作意愿及双方要求到期考虑是否续签。
其他未尽事宜最终以合作协议为准。
第二篇: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典型案例(定稿)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典型案例
校企合作
实现三赢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典型案例
一、问题分析
在中职院校中,实践教学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所在,是整个职业教育的灵魂,也是检验职业成果的标准之一,所以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成为了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可是,在职业教育中普遍会出现实践教学工作和理论教育之间脱节的现象,因此,在当前双导师制度的影响下,加强改革实践教学活动,调整工作思路,借鉴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的职教模式,有序地推进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拉近企业、学生、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搭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的平台,也可以有效的解决三者所面临的问题。
1、企业的现状
对于中国的饭店企业来说,现在的饭店规模越来越大,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竞争压力激烈,不断的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在经营活动中会面临淡、旺季的困扰,一边是劳动用工成本的压力、一边是旺季用工的短缺,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春节前后火爆的餐饮市场。饭店企业本身就是属于一个员工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一定程度上的人员流动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但是在春节前后饭店企业有比较明显高的员工的流失率,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就需要在特殊的时期给内部增加新的血液。
2、学校的现状
学校受自身场地和经费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生产性实训。学校的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对于指导学生开展生产性的实践活动,又缺乏像企业一线员工的直接经验,往往在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达不到企业在生产一线的要求,所以难于做到和企业的衔接,导致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适应能力不强,无法快速达到企业用工需求,往往还需要企业又单独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工作才能够上岗。
3、学生的问题
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课程中的学习还是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另外在校期间不了解就业的压力,不熟悉社会环境,往往会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二、实施依据和过程
我校在多年的校企合作的经验中不断地摸索和探究,分析了多种实践学习和管理模式后,借鉴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实行“双导师”来管理学生的实践学习,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的三赢。
“双导师”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指有两位导师,学生除了有学校的老师之外,还有校外的导师,校外的导师一般是由在本行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担任,使课堂教学和活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实践教学中加入“双导师”制度对于传统的教学有着明显的补充作用,不但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而且也可以使得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快速地运用到实践中。
“现代学徒制”在英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很多西方国家,这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它和传统的学徒制在教授人员、学习身份、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图: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典型案例
如图所示,学生不是跟着一位老师学习,而是有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师傅,学习的地点也不是单一的学校,还包括一线的企业生产线,学习模式也不再是单一的经验和理论的学习,还包括工学交替。这样的模式,给学校节约了经济成本,给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也为学生节约了磨合的事件。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员工,让学生快速的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在这两个理论的指导下,我校会在每年寒假前2周组织酒店专业二年级学生前往企业参加为期2个月的生产性实践活动。学校和多家星级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在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培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尽全力给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实习条件,营造和谐的实习气氛,争取合理的待遇,而且在每次确定实习单位之前,学校就业处的领导以及负责的校级领导,都会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就是为了确保学生实习的环境和安全。学校所确定的实习单位,大部分都是位于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能让学生耳濡目染的去接受和学习酒店行业最新的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体现在:
1、宣传阶段:在活动开展前,要对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让大家明白活动的意义所在,对于确定参加的人员,要在活动前召开家长会,面对面地讲解,并提醒要注意的事项。
2、开始阶段:在学生实习的全过程中,委派专人陪同学生同去实习企业,并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确保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衔接,在实习过程中,调节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不适应、解决学生初到外地的思想之情,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3、实施阶段:委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对学生进行授课。由于参加实践的学生本应该还是在校学习的阶段,为了防止他们在学习上的滞后、在专业知识上的松懈、还有理论知识的不足,学校还会派出相应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利用时间对学生授课。同时,这对下企业的专业老师来说也是一种锻炼,特别是有些老师毕业之后直接参与教学缺乏饭店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典型案例
实践经验,这样老师也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的宝贵经验,丰富自己以后教学内容。
4、另外,还会委托企业派出专家导师对学生进行岗前及岗中培训。由于学生在校最缺乏的就是实地操作和训练,所以在实践中肯定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企业的专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实践提出意见,通过培训,能够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们进步。同时,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饭店企业也会对学生的工种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某位同学不会仅仅局限于客房部,另一位又总是待在餐饮部实习等,适当地轮岗,让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能够慢慢熟悉饭店行业的主要工种,熟悉饭店的操作,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培训结束后,学生还可以在企业找到和自己搭档的师傅,以“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开展实践活动。
三、实施条件
1、学校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
学校应该积极地邀请酒店的管理者深入到学校的课堂中,对学生传授行业中最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技术,同时学校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酒店用工的情况和标准,以一个酒店人的身份去要求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耳濡目染实习酒店的企业文化。在这点上,我校也坚持着这样的做法,在校内酒店专业的实训室上,挂上了酒店的介绍牌、酒店的文化牌,甚至在实训操作用品上,也都是跟酒店所用的物品是一样的,这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感受到是酒店的一份子,并且能在后期的实践活动中更快的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去。
2、强有力的组织做出合理的评价体系
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专业的老师来操作实习活动的运转,坚持前期的宣传、校外实践活动中的关注和关心、活动后期的安抚,最后还要重视实践之后的反馈,给出合理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实践业绩、企业师傅的评价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中。
3、精细的服务
学校为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专业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之后遇到问题也可以有咨询的方向和对象,包括工作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都要耐心得给同学指导。同时,对于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中的岗位要进行专业的指导。
4、个性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 这个是对企业方提出的要求,企业要认识学生的潜在价值,和学生之间多一点沟通,并且鼓励老员工和学生之间多接触,多了解,让学生融入到企业当中。对学生在基础岗位上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估,对于表现优秀、有潜质的学生,应该积极的培养。
5、学生心态的准备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职业教育还是处于一个薄弱的教育环节,学生的心态不稳定,往往眼高手低,不但想要有高的实习收入又想直接进入较高的管理岗位。学生们要摆正心态,应该要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要主动的配合学校的实习安排,积极提高自己的实习理念,同时让自己尽快的融入到实习企业中,树立对于企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于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不要退缩,首先内部解决和消化,积极地跟学校、跟企业沟通。
四、实施目标
1、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来解决企业短期用工难的问题 饭店行业在春节期间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已经不再新鲜了,他们为了解决火爆市场和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典型案例
员工流失之间的矛盾,会有假期工、钟点工和计时工的员工,这样企业就会在这里受到制约。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稳定地向企业在用工最紧张的时候输送企业急需的人员,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2、解决学校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这个是把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整个酒店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使得本专业的学生更直接的了解旅游行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综合的竞争能力,同时,也能给学生在毕业后真正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起到缓冲作用。
五、主要成效及成果
1、“双导师”的制度,可以使学生在开展工学交替的实践活动中,把学校教师所教授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校外导师的实践知识相结合,学生进入企业后对于企业安排的岗位能够迅速适应,通过“学徒”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实习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工作中,做到向老员工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习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且在个性的培养上,学生的变化也很大,以前沉默寡言的同学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比较自卑的同学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而且普遍受到企业的好评。
2、解决了学校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校内的实践操作训练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和企业的实践相比较,还是欠缺真实的环境,参与这样的企业实践,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弥补了在校内实践的不足之处。
3、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搭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创建了一个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
六、体会与思考
职业教育饭店专业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必须主动寻求企业的参与,与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在企业更深层次的参与下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所以在中职的饭店专业中,加入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有利的。但是还需要在组织管理中、评价体系中加强力度,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第三篇:护理专业校企合作方案
护理专业校企(医院)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王春先
(新疆伊宁卫生学校教务处,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在创建国家改革示范校的过程中,大力深化校企合作,结合护理专业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专业校企合作 实践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卫生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有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学校近几年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机制,护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1.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
加强和完善了“学校、医院(行业)合作”机制,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由学校、医院(行业)领导、相关处室及专业学科主任组成的学校、医院(行业)合作管理理事会,按照医疗行业用人标准,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体制。在校院合作管理理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与、医院(行业)的合作,共同参与行业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行业专家及专业教学骨干的科学论证,研究制定以提高素质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制定和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展科技项目及教研合作,合作申报临床研究性课题,共同探讨临床教学和实践,参与课程开发和编写实用性教材;共同投资建立共享型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制订相适应的学生见习、实习管理制度,使工学结合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制定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及开展技能比赛;共同制定并实施“双师型”教师培
养和教育资源共享方案;共同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及招聘工作;共同制定并实施学校、医院(行业)、社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由此形成学校与医院(行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双赢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与机制,呈现学校、医院(行业)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2.卫生专业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国家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台,卫生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学校迎来了科学跨越、改革创新的历史性关键时刻。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2.1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用人单位对专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生就业受到挑战,学校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为此,寻求提高办学层次、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与医院(行业)合作的办学体制,探索并实践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方案,探讨学校与医院(行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如何紧密对接,加强职业教育针对性和吸引力等,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就目前学校临床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通过何种有效渠道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力度和培养效果,利于专业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使培养的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是学校需通过学校、医院(行业)合作办学实践的课题。
2.3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生质量如何来自市场、用人单位的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就业率,学校正探索建立由学校、医院(行业)共同参与和以市场评价为指导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医院(行业)、学校、学生三级教学评估制度。
3.学校护理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院合作的目标
3.1 不断完善“学校、医院(行业)合作”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体制,开辟与医院(行业)定单式培养的有效途径。
3.2 成立由学校、医院(行业)领导、相关处室及专业学科主任组成的学校、医院(行业)合作管理理事会,签订各专业与相关医院、行业合作的协议书,明确各方责任与权利。3.3 在由医院专家参与的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与临床岗位职能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将行业标准融入专业培养全过程;实施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改革。
3.4 共享教育资源及实训基地,与(医院、行业)筹建6个具有实习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室的教学基地,聘请行业人员参与制定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控办法。明确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4.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院校合作的思路
4.1 院校合作办学体制建设 充分发挥校院合作管理理事会、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制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吸引行业专家主动参与学校护理专业建设,逐渐形成校院(企)共同管理的格局。
4.1.1 协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审定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参与专业教学活动,评价标准及临床实习方案,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和医院岗位设置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保障所教、所学、所用三者紧密对接,并突出护理职业教育培训技能的特点,将临床一线的最新护理技术引入日常教学中。
4.1.2 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标准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专业所属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执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制订课程标准原则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
4.1.3 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针对校院结合、工学交替、校内实训、临床实习的特点和教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以校院合作机构组织安排、教务处统筹协调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针对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运行与管理,明确管理职责。
4.1.4完善学生临床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实习单位、学校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管理职责,制订管理工作规范,修订学生临床实习管理机制,完善临床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制度。加强对临床实习学生的管理,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确保实习效果。校院共同制定专业技能考核手册,倡导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改革考试、考核方法,突出技能考核。
4.1.5 建立“三为主”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衡量办学质量以外部评价为主、对教学环节的监控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对教师的评价以学生为主的“三为主”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外质量评价信息互通机制。4.1.6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教师教学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实训管理实施细则,通过教学检查、督导听课、网络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等多种手段对教学过程、教学纪律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1.7完善毕业生质量信息跟踪调查反馈体系。建立各种反馈渠道,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质量反馈,将学生执业资格通过率、与首次性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根据调查与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改进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4.2 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建设 4.2.1 制定《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聘任制度》。对吸纳临床护理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实现医院与学校的融通,促进双方发展,提供制度保障。4.2.2 修订《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兼职教师培养、考核管理办法,发放聘任证书,对合作好的兼职教师颁发荣誉证书,4.2.3 制定《兼职教师津贴发放办法》,规定向医院有关兼职人员、特聘教授、实习指导老师支付一定的报酬,使他们劳有所得。4.3 院校共用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校院合作管理理事会的作用,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纳入校院双方的建设规划中。在二级甲等以上实习医院分别建立6个实习教学技能室。选派优秀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学生临床实习,同时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成效。同时与医院专家共篇二:校企合作方案
附件: 08—09校企合作紧密型项目中期检查情况汇总表 篇三:护理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ok 院校合作“订单培养”协议 甲方:毕节市护士学校
乙方:
毕节市护士学校(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经友好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就由甲方为乙方“订单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事宜达成一致,并签订本院校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同恪守。
一、合作背景 甲方护理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始终立足于自身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通过院校合作,发挥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于社会、行业的功能,努力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乙方是专业化从事,在护理专业方向存在对中职学生的人才需求,并希望甲方为其每年提供相对固定数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愿意为本专业相关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实习岗位支持与配套协助。
二、合作原则与指导思想
基于双方以上的合作背景,甲乙双方就院校“订单培养”的事宜,达成了以下的合作原则与指导思想;即:平等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合作内容
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1 甲方从学生入校第二年开始,择优选择优秀学生成为乙方的“订单培养”对象; 1.2 甲方应根据乙方的订单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发专业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配套的教学、资料资源,以确保所培养的学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学习上满足乙方的用人要求;
1.3 对于甲方不能独立完成开发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料、资源,乙方可安排人员主导或协助开发,但是:
1.3.1 如果所开发的内容,乙方要求仅限于乙方使用,则相关开发成本由乙方承担; 2 3 1.3.2 如果甲方希望拥有相关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并以将相关开发成果应用于本专业其他学生或专业群的教学,那么,则甲方需向乙方支付合适额度的开发费用,具体开发费用的支付标准,将有甲乙双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建设要求另行商议决定,并另行起草“院校开发协议”; 1.4 甲方应安排专业教师到乙方进行调研、考察与实践,以较深入了解乙方的用人要求,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5 甲方应安排乙方的“订单培养”对象到乙方进行顶岗实习,从而确保相关学生能够尽早进入乙方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并且毕业后到乙方就业; 1.6 如果存在“订单培养”对象毕业后未到乙方就业的情况发生,甲方必须从应届毕业生中选取同等能力的学生,安排到乙方就业; 1.7 如果“订单培养”的学生在乙方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存在知识及技能不满足公司及岗位需求的情况,或者发生违法乱纪的行为,乙方有权要求甲方重新择优选取学生替换原有培养对象。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2.1 乙方在确定了自己的“订单培养”对象之后,如无学生成绩下降或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则不得轻易变更培养对象; 2.2 如果乙方需要合理变更培养对象,则必须与甲方充分商议并达成一致; 2.3 乙方有责任安排自己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一起,制定 “订单培养”的培养标准和教学要求,并充分配合甲方教师到乙方的调研、考察与实践活动; 2.4 乙方在有甲方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为甲方“订单培养”教学内容的开发提供支持,并且对于仅限乙方“培养对象”学习的教学内容建设,由乙方承担相应的开发费用; 2.5 乙方应为“订单培养”的学生顶岗实习,按照公司员工标准提供所需的工作场地和环境; 2.6 乙方应安排员工、技术能手与专家,指导“订单培养”对象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并进行有效管理和进行职业化教育; 2.7 乙方为甲方教师的现场教学与指导,提供支持,并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评,甲方教师要负责协调好双方的院校关系; 2.8 实习期间,“订单培养”对象与乙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但须切实维护学生权益,并做好实习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9 实习期间,“订单培养”对象为乙方创造的劳动成果或收入,归乙方所有,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乙方可考虑发放实习补助; 2.10 对于在“订单培养”之外的优秀学生,乙方也有权优先择优聘用。双方如有意向发展更进一步的院校关系,则另行签订协议进行约定。
四、“订单培养”人数与合作期限
乙方对甲方的订单培养人数要求为 名。根据乙方的业务发展与变化情况,相关人数可能存在调整的情况,对此,乙方应提前三个月通知甲方,以便甲方及早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与调整。甲方双方约定,本次“订单培养”合作的周期为 年。本协议于 年 月 日开始生效,至 年 月 日结束。
根据双方的合作状况、合作意愿以及届时的具体实际情况,双方还可以续签合作协议。
五、保密规定
甲乙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对方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双方都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对方的相关商业、技术秘密。
六、协议的变更、补充和终止
如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需变更、补充和修改,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友好协商,经双方同意后变更协议。
在协议履行期间如因单方面原因提出中止合作,双方应进行友好协商,经双方都同意后方可终止本协议。
七、协议的签署与生效
本协议一式 肆 份,双方各持 贰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
第四篇: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职教育,实现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2、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3、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4、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资源,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5、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6、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实施“双百工程” 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同时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8、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可以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9、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如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即可引进企业合作,达到双赢。
四、校企合作具体事项
(一)2018—2019学年
1、完成校企产学研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及聘书的颁发。
2、双方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以方便开展合作事宜。
2、完成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校每周开展一次相关课程讲座。
4、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并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展开1—2周的顶岗实习。
5、校企共同商讨并完成奖学金和助学金评定方案。
(二)2019—2020学年
1、开学之初完成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困难学生助学金的评定及发放。
2、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商讨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
3、继续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并选派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管理学生。
4、继续聘请企业人员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报告。
5、学校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作。(三)2020—2021学年
2020年下半年,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轮岗实操培训,2021年上半年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工作。
(四)其他事项
1、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及正式出版教材。
2、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营。
第五篇:方案:校企合作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
校企合作方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校企融合、互利共赢”,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重庆经济发展和产业对接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服务地方经济。
二、基本原则
(一)区域性原则
校企合作应为地方经济服务。我们的校企合作立足于重庆和合川经济产业布局为依托,加强与本地区的企业合作,这样有助于校企联动,降低合作成本,得到地方政府的最大支持。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合川是重要的卫星城市,依托重庆四大重点产业、五大支柱产业、六大优势产业,整合学校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努力打造精品示范重点专业,引领其他专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二)整体性原则
校企合作在参与主体上,既是一个由政府、社会、市场和学校多主体参与的运作过程,又是各个个体自主参与的过程,所以校企合作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要整体推进。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政府以及行业对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支持,找准切入点,并加以拓展,采取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互助双赢,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及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校企合作所要求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教育性原则
校企合作的最终要求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能满足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都是中职教育 的重要手段,要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校内学生和校外实习(实训)学生的教育管理尤为迫切需要。
(四)利益互惠、资源共享、任务共担的原则
教育行为和企业行为,动机目的都不一样,如何找到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建立长期、可持续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值得深思。学校与企业,本着自愿、互惠互利、双赢互动的原则,建立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进行;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人才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合作协议,企业按照合作协议接受本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学实践,安排高层管理者、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进行“传、帮、带”,并优先安排优秀员工到学校任教,推动学校改革,企业与学校合作,可以优先选择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再培训,并在新产品研发、设备改造、市场推广等方面获得学校提供的优质服务。
三、工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组长:董庭富
副组长:唐小川 杨智强 何华 纪大川
成员:何晓阳 颜其均 李虎 罗斌 曾松 林士兵 唐建忠 杨泽忠 王会 陈明 唐传平达洪勇 唐宏 李静 李洪江。
领导小组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办公室负责由唐小川副校长。办公室成员:陈艳娜、王谊、彭小梅、周劲、何良茜。校企合作联络员:陈艳娜、王谊、彭小梅、周劲、何良茜。
(二)主要职责(1)校企合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方式和步骤,领导并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负责宣传和总结。(2)校企合作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审核与管理校企合作协议、参与和监督校企合作。
(3)校企合作联络员
主要职责是指导专业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搞好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目标责任和考评机制,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的调研和洽谈,签订合作协议,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管制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或者实训指导教师。
(三)制度保障
1、制定学校校企合作规划。
2、制定示范校建设校企合作指导意见
3、制定校企合作考核管理办法
4、各专业根据学校《示范校校企合作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专业校企合作实施办法。
(四)经费保障
学校根据示范校校企合作建设经费预算情况,指导并督促各专业用足专项经费。
四、工作目标
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合作的专业比例达到90%,合作企业参与教学比例占95%,合作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2300人/年,合作企业接受就业学生1500人/年,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总值500万元,学校培训企业员工2200人次/年。
五、工作思路
学校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各专业部根据学校校企合作思路及方向,按照示范校建设的任务,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实际,拟定本专业校企合作方案,自主建设,学校协助洽谈合作,具体合作方式及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利用国家建设实训基地政策,共建是实训基地。
2、共建校外生产实训基地 企业与学校共建生产实训基地,特别是生产实训耗材产品,推进学习——实训——学习模式,降低实训成本。
3、共建培训、鉴定中心
结合企业和学校资源,共建培训、鉴定中心。针对社会开展职业鉴定,针对学校的学生开展培训、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4、共建订单培养教学班
与企业合作,在现有的班级动员学生,组建订单培养教学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利用企业专业优势和项目平台,锻炼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行业骨干,学校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办学吸引力。
5、共建研发中心
针对市场,利用实训基地,组件开发队伍,共同开发产品,锻炼我校专业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六、工作内容
通过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之间的信息、人才、技术资源与物质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穿心人才培养模式,坚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学校统一要求,各专业应与一定数量的企业签订合作关系。500人以下专业,密切合作不少于10家,一般合作企业不少于20家;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专业,密切合作不少于15家一般企业不少于50家。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容:
1、共同制定实施招工招生和培养计划。
2、共同商讨专业计划。
3、共议课程体系。
4、互相培训员工。学校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企业提供岗位,对学校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互相培训。
5、共同协商组织开展日常教学工作。
6、共同开展教学评价。
7、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鉴定。
8、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教材开发。
9、共建实验、实训室和生产车间。
10、企业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11、企业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2、其它合作,协议进行。
七、操作策略
校企合作按照“8定”原则开展工作,做到有对象、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成果、有记载,工作看站起来思路清晰,方法具体,目标明确。定合作项目、定企业类别、定具体企业、定合作协议、定合作活动、定合作绩效、定管理办法和定建档要求。
八、实施步骤
(一)学校出台规划,校企合作指导意见,考核管理办法,组织全体成员学习有关文件,明确各自责任。
(二)确定目标
1、各专业部确定校企合作任务,指定范占目标。
2、各专业部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实施计划。
(三)项目实施
1、方案提交
各专业部在对照学校规定的校企合作目标及条件的基础上引进校企合作项目,应与合作单位在较为深入的协商、酝酿基础上,向学校提交合作方案。由学校进行项目评估审查,报分管领导审定后,校长审批。
2、项目论证
对于涉及学校人、财、物的校企合作项目,由校企办牵头,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对合作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合格后上报分管校长审查,经校长会决定是否可以立项。
3、拟定合作协议
对于确定的项目,由合作部门与对方单位充分协商,在学校统一制定的校企合作协议文本框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具体条款,形成校企合作协议书。
4、签订协议
不涉及学校人、财、物的校企合作协议,由各专业部研究后上报分管校长,确实对学生培养有积极作用的,由分管校长审批;涉及学校人、财、物的校企合作协议由校长签署;重大合作项目由校长签署,并举行签约仪式或典礼。
5、项目报备
对于已签署的校企合作协议及方案在一周内报备,由就业办报财务教务等相关职能部门。
6、项目检查
校企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检查进展情况、履约情况,并做好项目实施的协调工作。
7、项目考核
校企合作项目将实行考核制度。主要从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并按照协议规定检查履行情况。各专业部应及时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四)资料归档
校企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资料(包含图片、音像资料),由各专业部负责整理,负责归档。
(五)总结提炼
校企合作项目有效实施后,由各部总结提炼,并作为成果推广。
九、管理
(一)日常管理由学校各专业部负责,有问题和成绩要及时上报,作好记录及时备案。
(二)效益评价和评估工作。校企合作项目应坚持评价和考核制度。
1、校企合作项目的效益评价。对合作项目的利弊考核、人才培养、服务收入、功能利用进行评价,于当年12月31日前报分管领导。
2、校企合作项目的周期性评估制度。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包含3年)的合作项目,合作期间应由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组织周期评估 工作,全面审查合同执行情况。
(三)资产管理。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期间,必须明确合同(协议)所涉及的固定资产的权属,罗列清单。属合作企业承诺或者书面约定赠5学校的仪器设备,应办理入账手续。
(四)考核与奖惩。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总结会,对当年的校企合作进行总结,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未完成任务的部门给予批评。考核时提交应征材料包括:合作协议,活动记录及图片或视频资料,活动成效总结等。
(五)校企合作收益,专业部占60%,学校占40%,账务由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设小金库,违反财经纪律。任何个人不得以学校名义私下与企业进行合作,否则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由此产生的后果有责任人自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