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12:4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之我见》。

第一篇: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之我见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之我见

时间: 2012-06-20 16:07 浏览:4239次 字号:大 中 小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一些现实性问题。为此,笔者结合银行实务和工作经验,尝试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合理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一、理论、制度与银行实务的矛盾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六条规定“贷款人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是贷款审查的必要内容和审批的重要条件。但在银行信贷实务中,根据公式测算之后,往往出现测算值偏低甚至为负值,难以反映企业真实资金需求的现象,贷款的审查审批也无法进行。此外,从制度设计理念出发,做进一步考量就会发现,能满足需求量测算要求的,往往是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多、资产周转率不高的企业,而资产周转率低往往导致盈利能力低、偿债能力弱等后果,不利于信贷资产安全。相反,盈利能力强、偿债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的企业,几乎是资产周转速度快、资金占用少的企业。这样一来,优质企业的贷款需求量测算结果往往数值很小,或为零甚至为负值。

因此,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原则,以及信贷实务产生了偏差。从银行实务角度来看,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指标更适用于政策性银行而非商业银行。

二、解决方案

1、应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建材行业、洗煤行业、部分贸易行业等公司的业务高峰期多在年中,年初和年末一般为业务淡季,存货、应收账款等时点数据普遍偏小,难以代表和全面反映全年的真实业务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

2、应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的非均衡性的特点

企业业务经营的非均衡性,体现在年度内非均衡性和跨年度非均衡性。

年度内业务运营的非均衡性,其原因多种多样,如与大客户签订大额购销合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功导致业务运营出现爆炸式增长、政策层面出现重大调整导致全行业经营环境发生系统性改变、地域因素影响行业或企业经营、集团母公司经营战略转移影响集团内单一企业等等。

另外一些企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所经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高速公路工程、大型建筑安装工程、以及一般企业新上项目等,工程周期长,结算周期长,成本和收入无法平均计入各年度,而表现为忽高忽低的波浪形,造成了跨年度的非均衡性。

3、测算方法

为消除企业经营周期性和非均衡性对贷款需求量测算的不利影响,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a、年度数据可以反映企业真实资金需求的,可采用年度数据来计算各项平均余额,在此基础上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b、年度数据无法反映企业真实资金需求的,可采用季度数据来计算各项平均余额,在此基础上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

c、季度数据仍无法反映企业真实资金需求的,可采用月度数据来计算各项平均余额,在此基础上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为例:

(年度)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年初+年末)/2(季度)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年初/2+1季度末+2季度末+3季度末+年末/2)/4(月度)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年初/2+1月末+2月末+3月末+4月末+5月末+6月末+7月末+8月末+9月末+10月末+11月末+年末/2)/12 d、跨年度非均衡性影响贷款需求量测算的,对经营状况稳定、市场前景良好,三品(人品、产品、押品)可靠的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项目进度、回款预期、重大经营事项等影响因素后,对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进行合理调整。

4、此外,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应考虑以下内容

应收票据性质类似于应收账款,可纳入应收账款一并计算;

同理,应付票据性质类似于应付账款,可纳入应付账款一并计算,但应付票据的保证金应作为应付票据的减项予以扣除;

存货应以原值计算,不考虑跌价准备; 应收账款应以原值计算,不考虑坏账准备。

5、合理测算借款人自有资金

6、案例

笔者此前曾为一家钢材批发企业办理信贷业务,该公司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初步测算结果为负值。究其原因,该公司主营的钢材批发业务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80%以上业务集中在每年的4-10月,业务量很大,期间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数额也很大。而每年的年初和年末为淡季,业务量很小,期间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数额也很小。如果只取年度数据进行测算,结果为无需求。后充分考虑该公司业务季节性特点,改用月度平均,测得结果为二千余万元。

三、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是信贷业务的必要条件和原则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必须准确掌握企业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因此必须取得企业真实、有效的财务审计报告,决不能为了迎合贷款需求量测算的要求而随意调整报表,编造资金需求。否则,财务数据不实必然造成财务指标失真,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贷前调查、评级授信、贷款审查审批以及贷后管理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失去最根本的基础和支柱。

四、解决贷款需求量测算问题的其他方法

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附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同时指出: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

1、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报表数据和指标欠准确和完整,往往无法准确测算贷款需求量。近年来,国家不断强化金融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而小微企业正是我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和强项,因此,可以按照上述规定,经由服务小企业的渠道,合理规避贷款需求量测算的要求,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

2、订单融资、应收账款保理、存货质押商品融资、预付租金等贸易融资业务由于原材料采购、应收账款增加、存货占款等,其对营运资金的占用是显而易见的,对贷款资金的需求也是不言而喻的。

贸易融资是国际上非常成熟的信贷产品,国内各大银行、股份制银行也都已开展各具特色的国内贸易融资业务,而且正在取代传统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的主导产品,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后信贷业务的发展方向。我行也应尽快研究开办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的可能性,引进和开发新的信贷产品,拓宽业务领域,提升市场份额。

风险控制部 耿超芳

第二篇:对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参考》的几点异议

对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参考》的几点异议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二0一0年二月十二日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的形式颁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的第六条要求:“贷款人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并且该文件之后还附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应当说,该文件的出台,对今后商业银行规范其对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的确定及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无疑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但《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会影响到实际操作。

1、其中的资金测算公式适用面窄。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该资金测算公式事实上是脱胎于过去银行普遍使用的“定额贷款核定办法”,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也仅容易适用于一些传统的工、商企业等。而近年来,随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的各类客户范围也越来越广,企业本身以及财务制度的变化,因此“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对很多现阶段银行客户是不适用的。如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事业法人客户,其财务结构、特点不同于过去传统的工、商企业的,是不适于使用文件中规定的办法进行资金需求测算的。再者,由于当前企业财务状况的复杂化,如集团客户合并报表问题,会将企业的财务指标“平均化”,这样测算出来的企业资金需求结果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失真。

2、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完全是建立在理想企业财务报表基础上的,也就是除了公式中所考虑到的存货、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而对其他的流动项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其他应收、应付票据、其他应付、应付薪酬、应付税金等却没有考虑,在现实的报表中往往是这些不考虑的科目占比较大,因此完全按照银监会公司测算出的需求量与实际差距较大。前面提到的于过去银行普遍使用的“定额贷款核定办法”后来之所以实际工作中不适用了,就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随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结算资金在其全部资金占用中的比例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而在新的办法中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充分解决。公式中包含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因素,可见公式的设计者考虑到了企业的结算资金占用与结算资金来源的问题,但以公式中的角度和方法,从逻辑上也不完全正确;实际操作中,也不可能准确表达企业的结算资金占用与结算资金来源问题,对结算资金占用与来源因素考虑不充分。因此,可以肯定,使用该公式测算出来的结果,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会没有贷款资金需求。另外,文件中所提出的计算公式,将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的周转天数直接进行相加减在技术上是不正确的。

3、办法公式中提到“借款人自有资金”,应该是指借款人自有流动资金,办法中没有明确如何确认。而在现有企业财务制度下,借款人的所有者权益(全部自有资金)应当是按比例分别为借款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标准,也就无法使用文件所给出的公式准确测算了。

4、文件中提到“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概念,实际上太泛泛了,没有具体明确指明,实际操作中不易掌握。这里的其他渠道是否是单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如果是的话,实际在操作过程中,是不好把握的。例如目前优质客户往往有很多银行介入,其受信额度都很大,未使用受信额度都很大,其他银行为优质客户随时提供贷款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情况下,对那些优质客户其他渠道可提供的营运资金往往是无法准确确定的,“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也就可以是随意性很强的一个测算因素了,所以,办法中所给出公式实际上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不仅仅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那也就应当包括企业的结算资金来源了,如果这样,文件中给出的公式中已经包含有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因素,如此整个测算办法从逻辑上就又不正确了。

5、文件中关于借款人的资金平均占用,时点占用,资金的累计需求量、平均需求量没有区分并加以说明,因此其资金需求量测算公式在这一点上也是混乱的,其测算结果也不可能准确。事实上,企业资金的运营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其资金有平均占用问题,有企业的一次性时点需求和一段时间内平均需求问题等,如果不将相关问题明确,测算出来的企业资金需求也不会符合企业的真实实际情况。同一企业不同时点的资金需求量的测算结果是不同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差距,而银监会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该测算办法在使用时应该采用企业哪个标准时点日的财务报表都没有做出规定,其错大焉!

第三篇:关于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的探讨

关于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的探讨

(2010-09-19 17:19:28)转载

标签: 分类: 经济时政

营运资金量 流动资金需求 测算 财经

关于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的探讨

熊保义

摘要:2010年2月12日银监会发布了由主席刘明康签发的第1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亮点在于一个是受托支付,另一个就是要求量化测算借款人的营运资金需求量,并提出了详细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参考方法。本文就该测算参考方法的合理有效性、计算的具体方法及测算结果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流动资金贷款办法 营运资金量 测算

年初,银监会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由银监会办公厅发文,要求严格执行“两个办法,一个指引”。新《办法》从借款人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支付方式、合同条款等方面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提出了系统的管理规定,并要求自发布日起立即实施。银监会将把推动落实“两个办法,一个指引”作为2010年重点工作之一,并将各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规定情况作为监管评价的重要参考。

新《办法》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强调对流动资金的支付和贷后管理,实行受托支付方式,加强对回笼资金的管控。另一方面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测算借款人的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并据此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超额放贷,并提出了详细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参考方法。笔者试图就该测算参考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的探讨

《办法》指出,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销售收入×(1-上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该测算方法认为,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主要是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确定。借款人的营运资占用主要影响因素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在企业理想的最佳运转状态下,企业营运资金应为企业存货,加上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差额度,再加上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差额。从理论上讲,该测算方法是合理的,能有效估算借款人主营业务的营运资金需求量。

但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很难做到如此规范高效,应收账款的收款日期不可能恰好与应付账款的付款日期保持一致,企业必须在银行账户保留合理的货币资金用于周转。另外许多企业在其它应收账款中核算了企业部分主营业务交易事项。企业合理的待摊费用等也是该测算方法没有考虑到的。

至于应收票据,如果企业急需流动资金,企业随时可以拿去贴现,可以不予考虑,该测算办法没有考虑,有其一定的合性。但应付票据会减少企业营运资金量,该测算办法没有考虑有失偏颇。

另外,上述公式中“上销售利润率”应取值企业毛利率即主营业业务利润率较为合理,因为这样由“上销售收入×(1-上主营业业务利润率)”计算得出的为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这样计算出的营运资金量更为合理。

二、关于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方法的探讨

新《办法》指出,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渠道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即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假设上文中测算的营业资金量是正确的,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上述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方法。从公式看,由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量我们无法从企业财务报表直接得出,只能由客户经理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估算,其额度的大小也很不确定,故本文暂不做考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可以直接取值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贷款。最难确认的是借款人自有资金,下面主要就自有资金的不同取值方法探讨不同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方法。方法一,借款人自有资金取值货币资金。假设企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周期,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已经全部用于营运资金,企业长期借款已经全部用于企业长期资产,那么企业可用于新增投入营运资金的自有资金就是账面货币资金。那么可用如下公式测算新增贷款需求: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货币资金-短期贷款

但该方法没有考虑企业自有资金在货币资金以外科目已经占用的情况,也没有考虑货币资金中部分资金可能是由贷款形成的,因此是不尽合理的。

方法二,借款人自有资金取值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该取值方法综合考虑了企业自有营运资金在不同科目的占用情况,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测算公式如下: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贷款 但该方法是以假设企业不存在长借短用或短借长用的情况为前提的。一旦企业出现短借长用情况,企业流动资产就可能小于流动负债,其差额就可能是一个负数,而减去一个负数其结果就是增加了测算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这显然是不符合我们测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初衷的。

方法三,借款人自有资金取值企业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之和与长期资产的差额。测算公式如下: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合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计-无形及其它资产)-短期贷款

该方法假设企业长期资产资金来源除企业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外,其余部分全部足额来源于企业长期负债,这在理论上和规章制度要求上都是合理的,那么企业所有者权益加上长期负债,再减去长期资产,其剩余部分就应该是企业自有资金对营运资金的投入了。如果企业严格按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这些假设也是合理的,该方的准确性就是比较高的,也比较好理解。

在本质上,该方法与方法二基本相同,只是思路不同罢了。但在实际中,有许多企业是不按规章办事的,同样经常出现短借长用的问题,导致长期资产过大,出现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之和与长期资产的差额为负值的现象。当然,如果这种现象较为严重,这家企业很可能存在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也很可能存在较大的法律与操作风险,应引起我们银行信贷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限制准入、退出等信贷制裁措施。

方法四,直接用预测的下营运资金量减去当期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当期营运资金占用直接用当期的存货,加上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差额,再加上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差额得出。由于该方法测算的当期营运资金占用与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提供的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口径一致,在承认企业营运资金占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历史运营规范合理,已经形成的存量借贷符合制度要求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资金需求的前提下,该方法测算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具有较大的可参考性。这就需要我们信贷审批人员去判断企业历史经营情况是否规范,存量借贷是否合理。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特点,需要银行信贷审批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测算,才能得出比较有参考性的数值,盲目的固定选择一种方法都是不尽合理的。这也对我们的银行信贷审批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关于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结果的探讨

新《办法》已经正式施行三个多月了。但是据笔者了解,各家银行实现执行情况不尽相同。由于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有些银行根本就没有执行,都在等待银监会的进一步明确要求,有些银行则由总行发文,要求各分行审批人员严格按照银监会的办法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并原则上不得突破该测算额度。笔者所在的银行已经按照银监会新办法要求严格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根据笔者的经验,实际上测算的结果不管用哪种方法,几乎都不可能与企业实际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基本一致。那么我们信贷审批人员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结果的大小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法,假设我们选择的上面的测算方法是正确的,其测算结果也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那么测算结果与企业的贷款申请额度肯定有三种情况: 一是测算结果远远大于企业申请额度。这种情况虽然企业申请额度在测算结果范围之内,也符合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但这种情况也说明企业可能极度缺乏流动资金,需要借助外部借款,但实际上能申请的银行信贷额度不足,或者我们银行也不可能按照测算的结果足额给予贷款,那么如果企业在其它渠道不能借到足额的资金,企业很可能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如果我们银行给这样的企业贷款,其风险可想而知。

二是测算结果与企业申请额度基本相当。这情况符合我们的监管要求,相信们信贷审批人员就比较好把握了,只可惜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三是测算结果远远小于企业申请额度,甚至测算结果是负值。这种情况说明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很少。如果为负值,则说明企业根本就不再缺乏流动资金。按照监管要求,为了抑制过度授信情况,为了防止企业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或者挪用信贷资金,我们不能给这样的企业贷款。但在实际业务中,这样的企业往往是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或者是企业本身现金流及为充足,或者是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较强势地位,能较大比例的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对这样的企业贷款,风险相对是较小的。特别是许多处于较强势地位的优质国有企业,其情况往往如此。监管层希望不要过度授信,而这些企业又是各家商业银行争抢的优质客户。我们的信贷审批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

结论: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历史性的从监管层的角度提供了对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量化测算办法,充分体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实际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要求,对于抑制商业银行贷款冲动,防止过度授信,提高商业行业风险管控能力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合理测算,做到既有效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对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同时又有效防止因超过实际需求发放贷款而导致的贷款资金被挪用。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应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企业不同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参考新办法提供的基本思路,选择比较合适的测算方法来测算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以此作为企业贷款额度的参考,达到即符合监管要求,又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

作者单位:华夏银行北京地区信用风险管理部授信审批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1号 邮编:100140 电话:010-58598449 E-mail:rogeny@163.com

第四篇:关于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的探讨

关于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的探讨

会计城 | 2015年11月14日来源 : 互联网

银监会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由银监会办公厅发文,要求严格执行“两个办法,一个指引”。新《办法》从借款人贷款需求量测算方法、支付方式、合同条款等方面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提出了系统的管理规定,并要求自发布日起立即实施。银监会将把推动落实“两个办法,一个指引”作为2010年重点工作之一,并将各商业银行执行监管规定情况作为监管评价的重要参考。

新《办法》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强调对流动资金的支付和贷后管理,实行受托支付方式,加强对回笼资金的管控。另一方面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测算借款人的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并据此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超额放贷,并提出了详细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参考方法。笔者试图就该测算参考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一、关于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的探讨

《办法》指出,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

营运资金量=上销售收入×(1-上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该测算方法认为,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主要是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确定。借款人的营运资占用主要影响因素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在企业理想的最佳运转状态下,企业营运资金应为企业存货,加上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差额度,再加上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差额。从理论上讲,该测算方法是合理的,能有效估算借款人主营业务的营运资金需求量。

但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很难做到如此规范高效,应收账款的收款日期不可能恰好与应付账款的付款日期保持一致,企业必须在银行账户保留合理的货币资金用于周转。另外许多企业在其它应收账款中核算了企业部分主营业务交易事项。企业合理的待摊费用等也是该测算方法没有考虑到的。

至于应收票据,如果企业急需流动资金,企业随时可以拿去贴现,可以不予考虑,该测算办法没有考虑,有其一定的合性。但应付票据会减少企业营运资金量,该测算办法没有考虑有失偏颇。

另外,上述公式中“上销售利润率”应取值企业毛利率即主营业业务利润率较为合理,因为这样由“上销售收入×(1-上主营业业务利润率)”计算得出的为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这样计算出的营运资金量更为合理。

二、关于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方法的探讨

新《办法》指出,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渠道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即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假设上文中测算的营业资金量是正确的,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上述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方法。从公式看,由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量我们无法从企业财务报表直接得出,只能由客户经理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估算,其额度的大小也很不确定,故本文暂不做考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可以直接取值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贷款。最难确认的是借款人自有资金,下面主要就自有资金的不同取值方法探讨不同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方法。

方法一,借款人自有资金取值货币资金。假设企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周期,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已经全部用于营运资金,企业长期借款已经全部用于企业长期资产,那么企业可用于新增投入营运资金的自有资金就是账面货币资金。那么可用如下公式测算新增贷款需求: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货币资金-短期贷款

但该方法没有考虑企业自有资金在货币资金以外科目已经占用的情况,也没有考虑货币资金中部分资金可能是由贷款形成的,因此是不尽合理的。

方法二,借款人自有资金取值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该取值方法综合考虑了企业自有营运资金在不同科目的占用情况,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测算公式如下: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贷款

但该方法是以假设企业不存在长借短用或短借长用的情况为前提的。一旦企业出现短借长用情况,企业流动资产就可能小于流动负债,其差额就可能是一个负数,而减去一个负数其结果就是增加了测算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这显然是不符合我们测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初衷的。

方法三,借款人自有资金取值企业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之和与长期资产的差额。测算公式如下: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合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合计-无形及其它资产)-短期贷款

该方法假设企业长期资产资金来源除企业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外,其余部分全部足额来源于企业长期负债,这在理论上和规章制度要求上都是合理的,那么企业所有者权益加上长期负债,再减去长期资产,其剩余部分就应该是企业自有资金对营运资金的投入了。如果企业严格按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这些假设也是合理的,该方的准确性就是比较高的,也比较好理解。

在本质上,该方法与方法二基本相同,只是思路不同罢了。但在实际中,有许多企业是不按规章办事的,同样经常出现短借长用的问题,导致长期资产过大,出现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之和与长期资产的差额为负值的现象。当然,如果这种现象较为严重,这家企业很可能存在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也很可能存在较大的法律与操作风险,应引起我们银行信贷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限制准入、退出等信贷制裁措施。

方法四,直接用预测的下营运资金量减去当期占用的营运资金量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当期营运资金占用直接用当期的存货,加上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差额,再加上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差额得出。由于该方法测算的当期营运资金占用与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提供的营运资金量测算方法口径一致,在承认企业营运资金占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历史运营规范合理,已经形成的存量借贷符合制度要求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资金需求的前提下,该方法测算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具有较大的可参考性。这就需要我们信贷审批人员去判断企业历史经营情况是否规范,存量借贷是否合理。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特点,需要银行信贷审批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测算,才能得出比较有参考性的数值,盲目的固定选择一种方法都是不尽合理的。这也对我们的银行信贷审批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关于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测算结果的探讨

新《办法》已经正式施行三个多月了。但是据笔者了解,各家银行实现执行情况不尽相同。由于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有些银行根本就没有执行,都在等待银监会的进一步明确要求,有些银行则由总行发文,要求各分行审批人员严格按照银监会的办法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并原则上不得突破该测算额度。

笔者所在的银行已经按照银监会新办法要求严格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额度。根据笔者的经验,实际上测算的结果不管用哪种方法,几乎都不可能与企业实际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基本一致。那么我们信贷审批人员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结果的大小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法,假设我们选择的上面的测算方法是正确的,其测算结果也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那么测算结果与企业的贷款申请额度肯定有三种情况:

一是测算结果远远大于企业申请额度。这种情况虽然企业申请额度在测算结果范围之内,也符合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但这种情况也说明企业可能极度缺乏流动资金,需要借助外部借款,但实际上能申请的银行信贷额度不足,或者我们银行也不可能按照测算的结果足额给予贷款,那么如果企业在其它渠道不能借到足额的资金,企业很可能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如果我们银行给这样的企业贷款,其风险可想而知。

二是测算结果与企业申请额度基本相当。这情况符合我们的监管要求,相信们信贷审批人员就比较好把握了,只可惜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三是测算结果远远小于企业申请额度,甚至测算结果是负值。这种情况说明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很少。如果为负值,则说明企业根本就不再缺乏流动资金。按照监管要求,为了抑制过度授信情况,为了防止企业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或者挪用信贷资金,我们不能给这样的企业贷款。但在实际业务中,这样的企业往往是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或者是企业本身现金流及为充足,或者是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较强势地位,能较大比例的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对这样的企业贷款,风险相对是较小的。特别是许多处于较强势地位的优质国有企业,其情况往往如此。监管层希望不要过度授信,而这些企业又是各家商业银行争抢的优质客户。我们的信贷审批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

结论: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历史性的从监管层的角度提供了对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量化测算办法,充分体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客户实际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要求,对于抑制商业银行贷款冲动,防止过度授信,提高商业行业风险管控能力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合理测算,做到既有效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对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同时又有效防止因超过实际需求发放贷款而导致的贷款资金被挪用。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应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企业不同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参考新办法提供的基本思路,选择比较合适的测算方法来测算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以此作为企业贷款额度的参考,达到即符合监管要求,又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

第五篇:关于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参考测算公式错误的分析

关于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参考测算公式的分析

摘要: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需求量参考测算公式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该公式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银监会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参考测算公式简介

银监会于2010年2月12日发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附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参考测算方法,包括九个公式,列举如下: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公式1),即流动资金贷款总额=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其中营运资金量=上销售收入×(1-上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公式2。

而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公式3。

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等等。----关于周转天数和次数的6个公式。

将“公式3”及“关于周转天数和次数的6个公式”等代入“公式2”可以得到:营运资金量=(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上销售利润率)×[上年平均应收账款-上年平均预收账款+(上年平均存货-上年平均应付账款+上年平均预付账款)×上年销售收入÷上销售成本]。

二、上述测算方法需要计算大量中间参数,较为复杂,并且至少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未考虑必要货币资金量等因素。

上述测算方法中的“营运资金”定义(营运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与一般的定义存在差别,剔除了与流动资金贷款无关的科目,基本合理。但剔除必要货币资金量是值得商榷的,一般来说一家企业要维持正常经营活动必须保持一定货币资金量。其实《办法》也提到了现金是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之一,但在测算时却未考虑在内。

另外,其他应收款一般与经营活动无关联,仅其中的备用金、差旅费等与经营活动有关但金额一般较小,因此通常可以剔除。但某些企业的其他应收款以及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中有较多资金与经营活动相关,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分离出来并在测算时予以考虑。

2、关于营运资金周转次数的“公式3”是错误的。

将“关于周转天数和次数的6个公式”代入“公式3”可以得到: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存货/销售成本+应收账款/销售收入-应付账款/销售成本+预付账款/销售成本-预收账款/销售收入)。--存货等省略了“平均”二字,下同。

而我们知道,营运资金周转次数(或者说周转率)的定义是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是:营运资金周转次数=销售收入/营运资金=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由于银监会的公式最终要计算合理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因此银监会对营运资金的定义略有不同,剔除了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据此可得:营运资金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

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出的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相等的,只有在“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或“应付账款=存货+预付账款”时才会相等。而第二个公式是公认的公式,是根据营运资金周转次数的定义得到的,那么银监会公式显然就是错误的了。

“公式3”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我们结合“公式3”和“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可以得到:营运资金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想必正是认为该公式成立,所以才得到“公式3”的吧。确实,该公式乍一看很合理,迷惑性相当大,某些营运资金缺口理论中也会用到这种想法,但是那只是为了让人得到直观的认识而已,实际却是错的,原因是几个“天数”中,有的是用销售收入计算的,有的是用销售成本计算的(具体参见“关于周转天数和次数的6个公式”),计算口径不一致,导致几个“天数”相加得到的并非营运资金周转天数而是无意义的数字。举例来说,假设销售收入=100,销售成本=50,应收账款=10,应付账款=6,其他为0,则根据“公式3”可以得到营运资金周转次数=-50,周转次数是负数,表明不缺营运资金,但实际上营运资金缺口为4(=应收账款-应付账款=10-6),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营运资金周转次数=14.4;再举一例,假设销售收入=100,销售成本=50,预收账款=10,存货=6,其他为0,则根据“公式3”可以得到营运资金周转次数=50,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7.2天,表明存在营运资金缺口,需要提供资金支持(资金缺口约为“7.2×日均销售收入”),但实际上不仅没有营运资金缺口,反而多出一些资金(金额为4)。上述两个例子已经充分暴露了“公式3”的错误。

知道了错误的根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只要把公式中的销售成本全部改成销售收入即可,修改之后,第一个公式就和第二个一样了。

3、公式2中的“(1-上销售利润率)”应该删除。

把“营运资金周转次数=销售收入/营运资金量”(注:此系前面提到的公认的公式,与银监会公式不同)代入“公式2”可以得到:营运资金量=上营运资金量×(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上销售利润率)--------公式4。把“公式4”中的(1-上销售利润率)去掉后,可以得到:营运资金量=上营运资金量×(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公式5,“公式5”正是最简单的财务预测方法:销售百分比法,该方法假设各项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与销售额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公式5”虽说是最简单、最粗略的办法,但至少是自洽的,而“公式4”却不满足自洽性。举个例子就很容易发现“公式4”的错误。比方说,我们想用这两个公式预测上营运资金量,则只需要令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0即可,由公式5可以得到(预测上)营运资金量=上营运资金量,这当然是正确的;但由公式4却得到:(预测上)营运资金量=上营运资金量*(1-上销售利润率),上销售利润率≠0时由公式4我们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上营运资金量≠上营运资金量,这显然是很荒谬的,并且当上销售利润率>0、销售增长率=0时,经过反复迭代后,营运资金量将越来越少并趋向于0。

认为公式2中的“(1-上销售利润率)”应该存在的,大概有两种想法: 1)认为利润是营运资金的来源之一,“1-上销售利润率”这个乘数的存在正是考虑了新增利润对营运资金的贡献,因此是合理的。

该说法混淆了营运资金需求量与营运资金来源这两个概念。新增利润可以补充营运资金需求,但是公式2是计算营运资金需求量的,而营运资金需求量取决于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负债的差。根据银监会的定义,营运资金需求量=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显然,营运资金需求量与新增利润毫无关系。如果要考虑新增利润,那么应该在“公式1”中体现,另外该乘数用在公式2中实际上也并不能合理反映新增利润的影响。

2)认为“1-上销售利润率”的存在,使得“公式2”的分子代表预测的“全部成本税费”,分母则是自行创造的营运资金周转次数,认为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计算出营运资金量(其认为资金需求取决于“全部成本税费”和“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与“全部成本税费”相比,销售成本少了三费和所得税等,销售收入则多了利润,而“全部成本税费”是最接近企业实际现金流出的。当然,若能扣除折旧摊销等就更完美了)。

该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应注意相关参数的匹配性。首先,前面已经提到,自行创造的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公式(公式3)是有问题的,主要问题出在营运资金周转天数的计算上,把几个周转天数加加减减所得到的并不是营运资金周转天数而是一个无意义的数字,因为那几个周转天数有的对应于销售收入,有的对应于销售成本。如果非要用这种方法计算营运资金周转次数,那么就得把周转天数(次数)的计算公式修改一下,要么全部用销售收入,要么全部用销售成本。然后再说分子,我们发现分子既不是销售收入也不是销售成本,而是“全部成本税费”,因此即使将分母做了前述调整,分子、分母还是不匹配的。想让“公式2”变成自洽的,就得把公式中出现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全部成本税费的地方统一改成三者之一。比如都改成销售收入,那么就可以得到“公式5”;比如都改成销售成本,则可得到:预测营运资金量=上营运资金量×(1+预计销售成本年增长率);比如都改成“全部成本税费”,则可得到:预测营运资金量=上营运资金量×(1+预计全部成本税费年增长率)=上营运资金量×(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预测销售利润率)/(1-上销售利润率)。上述三个公式的预测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相等的,但是比较接近,原因在于其假设条件不同,分别假设营运资金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全部成本税费成正比,但至少都是自洽的,不存在内在矛盾。

三、下面举例说明《办法》中的测算方法的错误,并假定销售利润率指销售净利率(即“净利润/销售收入”。如果指销售毛利率或其他指标,则相关数据稍作调整仍可暴露出问题)。

例:上销售收入1000万元,销售成本500万元,平均存货250万元,平均应付账款=50万元,平均应收账款=100万元,平均预收账款=200万元,销售利润率为0,预计销售增长率为0。则上年营运资金量=250-50+100-200=100万元,按《办法》中的测算方法,本营运资金预计为300万元。销售收入不变、销售利润率为0的情况下营运资金一般来说应该不变,但是用《办法》中的测算方法则得到营运资金需求由100万元变成了300万元的不合常理的结论。事实上,也可以举出营运资金需求减少的情况。

四、质疑银监会公式的人很多,但是都没有找到关键点,所说的问题往往不成问题。

比如,很多人认为银监会公式不适合所有企业,应该分行业、分规模、分发展阶段等来设计公式,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事实上,银监会公式主要存在本文所讨论的几个问题,并不存在适用于某些行业而不适用于另一些行业或者适用于大企业不适用于小企业等问题。影响测算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大致有:收、付款账期变动,存货周转率变动,季节性波动,临时性需求等。有人认为银监会公式不适用于小企业及发展初期企业,可能是因为其上述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测算不准确,但是银监会已经在《办法》中给出了解决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对季节性生产借款人,可按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

五、总结。

可见,《办法》中的测算营运资金的参考方法不仅过于复杂,而且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实际操作中采用常规的销售百分比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测算。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得出的预测结果都不可能非常准确,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存在季节性或无规律的波动,相应地,营运资金需求也会有所波动;与不同客户约定的收、付款账期可能不同,客户结构的变动可能导致总体账期的变动,而企业与同一客户的账期也可能因为自身策略调整或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解决的办法就是根据《办法》的建议设置保险系数,根据实际情况对测算结果或者中间参数进行调整。

另外还想说一点,“公式1”中的“借款人自有资金”这一项,《办法》中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自有资金=max{0, 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等。本人认为以某一公司的历史数据来计算其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自有资金量的方法并不可取,建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营运资金中的自有资金比例。比如某公司按公式计算出的可用自有资金是0,那么我们是否就该按0计算呢?本人认为答案应该是“不一定”。若公司很优质也就算了,若公司资质不佳则我们一般应该要求其增加自有资金用于营运资金的金额以降低贷款风险。如果某公司按公式计算出的可用自有资金占营运资金的80%,那么我们要求其继续保持是否合理呢?本人认为并不合理,公司资金充裕、无固定资产及股权投资等的情况下将较多的自有资金用在补充营运资金上合情合理,有新增固定资产或股权投资的情况下减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自有资金量也是合情合理的。

下载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资金需求测算(优秀范文五篇)

    流动资金需求测算 一 : 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流动资金合理占用额与贷款需求额的测定如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科学合理地测定企业流动资金占用额,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不同时期流......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书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书(精选多篇) 流动资金贷款 什么是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需求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的种类......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附件 中国农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报告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更是凭借良好的声誉获得了更快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根据起初发展......

    农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

    农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 一、产品定义:流动资金贷款是农业银行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报告

    中国xx银行: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是由xx个人投资组建的有限公司,注册地址:xx,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经营润滑油、汽油、柴油、空压油、液压油、重油、燃料油、液化气等项目。......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书

    富 滇 银 行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书 申请人名称: (签章) 年 月 日 借款人声明与保证 富滇银行 分行: 我们向贵行保证:提供给贵行的会计及其他资料均具有公认的编制标准和无保留性,我......

    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产品说明 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是为满足客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 产品特点 流动资金贷款作为一种高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