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电功、电能教案
电功 电能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功及电能的基本概念;
2、电功和电能的计算。【教学重点】
1、电功电能的单位掌握及换算;
2、电功计算公式中字母的含义。【教学难点】
1、电能表的读数。【进门得分】
1.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小刚按照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B)A.灯泡L1短路 B.灯泡L1断路 C.灯泡L2断路 D.灯泡L2短路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盏灯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D)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教学内容】
要点
一、电功
1.概念: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
2.计算:电流通过导体做的电功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即:电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可表示为:WUIt 3.单位:焦耳(J)1J1VAs=1Nm 要点诠释:
1.电流通过电灯时,电流做功,灯丝灼热发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吹风通入电流,电流做功,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机械能;电热水瓶,通过电流做功,利用电能把水烧开,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洗衣机利用电能,通过电流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把衣物洗净。
2.根据W=UIt和欧姆定律有: 其中W=UIt是普遍适用的;
而电路)要点
二、电能表
1.作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计算方法:电能表的示数由四位整数和一位小数组成。电能表的计量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但要注意电能表的示数的最后一位是小数。3.重要参数的意义:
(1)“220V”—表示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应用时电流可超过10A,但不能超 过20A;
(3)“50Hz”—表示它在50赫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600revs/kW·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根据电能表转盘转动的转数进行计算.如果电能表标有“600revs/kW·h”,当转盘转过
n
圈时,消耗的电能为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纯电阻电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 ;
(5)新型电能表:IC卡电能表;没有铝盘,靠内部的电子电路计算电能。【过手练习】 类型
一、电能的转化
1.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器件,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C)
A.电熨斗 B.电灯 C.洗衣机 D.电视机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类型
二、电功的计算
2.一个额定电压为12V的小型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5A,工作10min,电流做功为 3600 J。
举一反三:
【变式】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通电2min,电流所做的功为360J,则通过这导体的电流是(D)
A.180A B.120A C.600A D.1A
3.把两段阻值相等的电热丝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在时间t内电流做功W1若把这两段电热丝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在时间t内电流做功为W2,则W1与W2之比是(C)
A.4:1 B.2:1 C.1:4 D.1:2 类型
三、电能表
4.(多选)有一种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关于电能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电能表的读数是351.77kW•h B.“10(20)A”是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是10安 C.“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当用在220伏电路中
D.“3000r/kW•h”是表示用电器每消耗l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单相电子电能表,关于它的技术参数和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B.图中50Hz表示电能表适用的交流电频率
C.图中5A表示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
D.图中32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200转
【拓展训练】
一、选择
1.家庭每月用电量的计量单位是(D)
A.库仑 B.瓦特 C.焦耳 D.千瓦时
B)
2.下列几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是(C)A.电风扇 B.抽烟烟机 C.电烤箱 D.空调
3.对于不同电路里的两个用电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用电器中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的功就一定越多 B.在相等的时间里,用电器中的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就一定越多 C.通过用电器的电量越多,电流做的功就一定越多 D.消耗的电能越多,电流做的功一定越多
4.下列关于电功“焦”同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正确的是(C)
A.1焦=1伏安/秒 B.1焦=1伏欧 C.1焦=1伏安秒 D.1焦=1伏/库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1、R2所做的功W1、W2,它们之间的关系为(C)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6.要使某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变为原来的2倍,以下措施可行的是(B)A.仅使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 B.电压不变,而使用电器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 C.仅使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 D.同时改变电压为原来的4倍,电阻为原来的2倍
7.(多选)如图所示,四只相同的灯泡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接上电压相同的电源,如果
甲、乙两组灯泡消耗的电能相等,则(AC)
A.通过L1与L3的电流比是1:2 B.L1与L3两端的电压比是2:1 C.甲组与乙组通电时间比是4:1 D.甲组与乙组的总电阻之比是1:4
【出门检测】
二、填空
8.电流通过用电器时要做功,这叫做 电功,电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 内能,蓄电池被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化学能,电流通过电炉时,电能转化为 内能,电流通过电风扇时,电能转化为 机械 能,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机械能。总之,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将电能转化为 其他形式 能的过程。
9.一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压是6V,通过的电流是0.2A,通电5分钟,电流做了 360 J的功。
10.有一块手机用的锂电池,上面标明电压为3.7V,容量为1000mAh,它充电后,大约存储了 1.332×10 J的电能。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30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在1min内电流通过R1与R2做功之比W1:W2= 3:1。
412.一个同学家中的电能表,月初示数为,月末示数为
8,则这个月该同学消耗的电能为 50 度,合 1.8×10 J。
13.某一导体两端加6V的电压时,1min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即电量)是30C,则导体中的电流为 0.5 A,在这段时间内,电流通过该导体所做的功是 180 J。
三、简答
14.某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蓄电池36V、10Ah,整车质量40kg。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骑着它在水平路面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20分钟,受到的阻力约为总重的0.02倍(g=10N/kg)。请计算:
(1)蓄电池可以贮存多少焦耳的电能?(2)在行驶过程中,电动机做了多少功?
(3)在行驶过程中,电动机线圈中的电流是4A,电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解:(1)蓄电池储存的电能:W电=UIt=36V×10A×3600s=1.296×10J;(2)人和车的总重力:G=(m×5m/s×1200s=1.2×10J。
(3)电动机做的总功:W总= UIt=36V×4A×20×60s=1.728×10J,则电动机的效率为:η=(W/W总)×100%=【(1.2×10J)/(1.728×10J)】×100%≈69%。
【课后作业】
15.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0.8A,电动机正常工作。
(1)在求电动机正常工作l min所消耗的电能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法: 小明解:W=UIt=2V×0.8A×60s=96J 小华解:W=IRt=(0.8A)×1Ω×60s=38.4J 你认为哪位同学做得对,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求电动机正常工作l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
解:(1)小明对;因为电动机工作时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内能,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2
5655
人
+m
车)g=(60kg+40kg)×10N/kg=1000N,人车受到阻力:f=0.02G=0.02×1000N=20N,因为匀速,则F=f=20N;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W=Fs=Fvt=20N
还有部分电能转化成内能(或电动机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不满足欧姆定律)。(2)1min内这台电动机所转化的机械能为:W'=W-Q=96J-38.4J=57.6J;电动机正常工作l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57.6J。
第二篇:初中物理《功》教案
第四章 4.2 机械功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机械功、功率。机械功、功率是“机械和功”这一章的第二节,是为下一节学习“机械能”打基础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功的原理”的基础,更是高中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知道功的概念,知道功率的意义。
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过“力”、“物体的运动”相关知识,对“力”和“距离”这两个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将生活中的“做工作”与物理学中的“做功”混淆,对费力而未做功的现象不易理解。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功的概念。
做功有大小,做功有快慢吗?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本设计期望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找到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不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计算功的大小,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功率有关的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2)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3)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阅读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回答问题。在两人用力大小和移动物体距离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两人贡献大小(让学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关注“力的大小”及“移动距离”这两个量。
(二)新课
2.机械功(1)问题
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观察、讨论
观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述观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小。讨论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3)阅读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 体会1焦的大小。
(三)知识应用
3.应用
(1)问题
任何情况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
(2)活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3)例题
计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教科书p14例题1、例题2。(4)布置作业
①教科书p17,1、2、3题。
②学生实验(这一内容既是这节课知识的应用,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
测一测自己上楼做的功。设计方案,测量自己走上楼和跑上楼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测量数据填入活动卡p18的活动表格中。
(四)【板书设计】
一、做功
1、概念: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二、功的公式
W=F·s——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米)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牛)
┕———力F做的功(焦)
第三篇:初中物理《_功》教案
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 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 说这个力作了功。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
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
2、有距离S,但力F=0(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功的公式: W = F S W— 功 — 焦耳(J)F— 力 — 牛顿(N)S—距 离— 米(m)功的单位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投影反馈练习题:
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
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 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三)功的原理
师: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么能省功呢?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
投影: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师: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怎么得到?通过图示加以说明。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
生: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 注意:F≠0,S=0时不做“功” ;F=0,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节本课重的的两个必要因素更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这也是判断是否做功的必要点是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功的计算。其中,理解力学里做功条件。“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抽象的概念。一直以来教师在讲授《功》的时候,总是先讲功的含义及两个必要因素,再举学利用公式 计算,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使 得爱学习几个例子,让学生识别哪些现象是做功了,哪些现象没做功,然后让的学生很努力地听,不学习的就只能“开小差”了。本人尝试对这生节课进行重新安排与设计,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讨论”的形式,让一切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第四篇:电能 电功教案
第八章 电功率
撰写人:李芳龙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定标自学
(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实质。
(2)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千瓦时、度。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交流展示:
1.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电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炉子通电后,电流做功,这时是将 电 能转化为 内 能。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时,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3.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等于电路两端的 电压 与电路中的 电流 以及 通电时间 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W= U I t。教师点拨
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可以借助于水流来类比,提出电流也可以做功。演示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通电后物体被提起,证明电流可以做功。并向学生提出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第一阶段 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实质
在刚才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向学生指明电流做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伴随着一些现象或变化等电流的效应的发生,如通电后电灯发热发光、电风扇转动、电饭锅发热、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等,然后启发同学们思考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流做功的例子,鼓励同学们大胆思考、踊跃发言,并及时表扬以肯定同学们的正确回答,最后教师作总结发言: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阶段 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研究电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类比水流做功时与水压、水流、时间的关系来说明。然后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对电流做功进行定性研究,为了使实验操作简便和增加实验的可见度,可采用“比较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课本中“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的实验,利用电灯发光强弱的变化来表现电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配合投影仪模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来增加实验的可见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电功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注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具体的实验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先利用两灯串联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压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利用两灯并联时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不同而灯的亮度不同来研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对于电功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只需稍加说明,不需要专门演示。最后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写出电功的计算公式:W=U I t,对于公式W=U I t要向学生强调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并特别强调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即U I t必须是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它们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的特点。第三阶段 介绍电功的单位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强调它与机械做功的单位焦耳相同,证明电功也是功),另外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具体的印象。如通过手电筒小灯泡的电流,一秒钟做功约一焦耳,100瓦的白炽电灯正常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100焦耳,家用空调器工作时电流每秒钟做功几千焦耳,通过这些实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焦耳这个单位形成感性的认识,还使学生体会到焦耳是个很小的单位,从而引出工农业生产和技术资料中使用的电功单位:度和千瓦时。提示学生知道电功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四阶段 电能表的读数
出示电能表实物,说明电能表的作用,采用投影的方法让学生们练习电能表读数的方法。最后,结合课本图9-4,介绍一度电的作用,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反馈矫正
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检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1. 小刚同学家的电能表月初的示数是21658,月末的示数是22136,这个月小刚家用电 多少度。
2. 一只灯泡接到6伏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0.5安,则通电5分钟电流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3.
把2题中的小灯泡若接到3伏的电路中,通电5分钟,电流做多少焦耳的功?并分析在这两种情况下电压、电流、电阻和电功率之比分别是多少?
(分析电功时要提醒学生注意U I t的同一性和同时性。)
归纳提升
第五篇:初中物理《 功》教案(人教版)
第十五章
第一节
功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
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 说这个力作了功。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生:
2、有距离S,但力F=0(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功的公式: W = F S W—
功
— 焦耳(J)
F—
力
— 牛顿(N)
S—距 离— 米(m)
功的单位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投影反馈练习题:
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 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 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三)功的原理
师: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么能省功呢?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
投影: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
师: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怎么得到?通过图示加以说明。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
生: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 注意:F≠0,S=0时不做“功” ;F=0,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布置作业
P107
动手动脑学物理 1 2 3 4 5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