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岩土勘察技术
岩土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界面的划分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
(2)地质的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
(3)岩土的参数主要是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岩土勘察技术解决措施:
解决以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用工程物探可以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以获取连续的地质界面。因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所带来的划分不准确、漏判等缺点;而且也可以用综合工程物探的方法更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勘察手段难以解决的许多岩土工程问题。
第二强化室内、外的测试新技术及施工检测技术的运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对比分析建立互相之间的关系并以工程施工检测所获得的实测资料反算所得到的参数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第三不断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并且形成一种定期制度促进人员知识的更新。勘察单位必须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勘察技术的交流和知识渗透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第二篇:关于岩土勘察技术心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关于岩土勘察技术心得
关于岩土勘察技术心得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摸索与解决。以供同行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were studied and solved.Only for company staff reference.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problems;
中图分类号:P25
一、基础地质和岩土工程勘察概况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的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岩土工程勘察已经要求我们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还要面临更多的考验,需要找到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基础地质主要是对区域地质的调查和基础地质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原始的地质资料,还能有效节约勘察的成本和对技术的要求。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并为其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的工程参数,其勘察报告的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造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性和工程造价的高低。基础地质中岩土参数的科学提供不仅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还包括工程施工的可行性论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包括工程的现场钻探、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和现场进行原位测试等方面,必须重视工程勘察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同时结合当地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程的施工经验,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技术作为近代科学中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得到了较大发展,也存在许多不足。岩土工程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年轻学科,发展至今还是一门不够严谨、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技术学科。因其难度大,发展潜力也更大,需要广大岩土工程师的继续努力和不断实践,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迥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4.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5.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6.勘察企业质量体系方面:
(1)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未经审核审定就施工,也没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个别单位甚至无勘察纲要。
(2)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如室内土工试验、野外施工记录、静探试验记录缺责任者签名及试验日期,缺乏可追溯性,部分漏签、部分自动记录静探数据无责任人签名。
(3)测试仪器不按规定进行标定。不少单位对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未真正落到实处;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
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解决方法
要解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伴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可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工程物探技术使用时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如多功能静力触探头、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静载荷试验等)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如粗颗粒土、残积土、风化岩的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问题。
3.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我们要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培养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振东.浅层地质勘探应用技术[S].地质出版社,2004
[2]顾宝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现状及发展问题述评[D].工程勘察.2008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岩土工程勘察个人技术工作总结
个人技术工作总结个人基本情况:本人xxx,女,出生于xxx年5月。2010年7月毕业于xxx专业,于该年10月进入xxx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相关工作至今。开展工作情况:本人认真学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工作中的各项技术要点,在单位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本人在工作初期很快掌握了现场编录的操作要点,通过五年来的工作对现场情况的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做好技术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人始终坚信野外工作是勘察的基础,只是认真做好野外工作,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报告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同时,只有在报告编写中才能把握各个工程特殊性,进而才能针对工程特殊性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因此,本人在认真做好现场工作的前提下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多次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局部修订及审图培训、建筑勘察文件编制及深度规定、岩土工程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及检测培训、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方法研讨会。通过这几年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本人已较好地掌握了从工程勘察纲要编写、野外现场实施至勘察报告编制的一整套程序,实现了由单纯野外施工向技术成果(报告)编制的转型。
第四篇:岩土勘察技术——旁压试验
岩土勘察技术——旁压试验
0 引 言
旁压仪试验是在现场钻孔中进行的一种水平向荷载试验,旁压试验原理是通过向圆柱形旁压器内分级充气加压,在竖直的孔内使旁压膜侧向膨胀,并由该膜将压力传递给周围的土体,使土体产生变形直至破坏,从而得到压力与扩张体积(或径向位移)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对地基土的承载力、变形性质进行评价。旁压试验于1930年起源于德国,最初是在钻孔内进行侧向载荷试验的仪器,这也就是最早的单腔式旁压仪。1957年,法国工程师路易斯-梅纳研制成功三腔式旁压仪,因其应用效果良好而推广普及到全世界。旁压仪在我国已有40多年的应用历史,而在各类岩土工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还只是近20多年的事。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及“一带一路”的实施,一些超大工程和高层建筑物日益增多,这些工程要求勘察能提供准确、可靠的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旁压试验作为一种原位勘察测试技术,可以在不同深度的土层或软岩中进行测试,提供土层或软岩的有效力学参数;与室内试验相比,有快捷、省力而又经济的特点;同时旁压试验的机理也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日趋完善。这些是旁压试验在我国岩土工程中得以推广的原因。目前,旁压试验已经应用到黄土地基、软土地基、冻土地基和软岩地基的勘察测试中,为设计部门提供可靠的参数。旁压试验基本原理
1.1基本假定
a 钻孔周围的岩土介质是均质无限体,孔穴呈圆柱形,孔穴扩张处于平面应变状态; b 孔周介质具有各向同性和弹塑性; c 介质是连续的并且处于平衡状态; d 孔穴扩张时,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能用増量弹性理论描述,屈服面服从摩尔一库仑方程; 1.2弹性理论
孔穴受到内压力p后开始扩张,扩张初期,孔周介质径向应力増加,环向应力减小,介质富有弹性可张性质,处于弹性应力状态。
处于弹性应力状态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1)
式中Δσθ、Δσr、Δσz 分别表示环向、径向、竖向应力增量,以压为正,εθ、εr、εz 分别表示环向、径向、竖向应变,以压为正;[D]表示增量弹性矩阵。孔周土的平衡微分方程为:
(2)
取压应变为正,则几何方程为:
(3)
式中r表示孔穴内壁半径;u表示距离孔穴中心为r处的水平位移。孔穴扩张的边界条件为:①r→∞时,u=0;②r=ri时,Δσr =Δp。其中ri表示孔穴半径,Δp表示孔内压力增量。
联解式(1)~式(3),并代入上述边界条件, 可得弹性位移场和应力场:
(4)
式中E表示土的弹性模量;ri 表示孔穴半径;μ表示土的泊松比,Δp 表示孔内附加压力。
对孔壁土,式(4)可以写为:
(5)
式中G表示剪切模量, E表示弹性模量,P0表示初始水平应力,p表示孔内径向压力,εi表示孔壁环向应变,此处压为正。ui表示孔壁位移。式(5)第一个公式就是弹性阶段旁压试验应力应变关系。1.3 c ≠0、φ≠0 土的塑性理论
随着孔穴进一步扩张,当孔周介质应力状态满足摩尔-库仑方程时,孔周介质进入塑性应力状态。孔周土的屈服方程为:
(6)
式中 c、φ分别表示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孔壁土由弹性应力状态进入塑性应力状态的界限压力记为 Pcr,称之为临界压力。联解式(5)、(6)得:
(7)
孔周土处于塑性应力状态时,由于试验平面应变的缘故 σ1 =σr , σ2 =σz , σ3 =σθ,联解方程式(2)、(6)并应用孔壁应力边界条件,得塑性区应力分布:
(8)
孔壁土进入塑性应力状态后,随着孔内压力p的增加,孔周出现塑性和弹性两个应力区。根据式(8),可以得到孔周土进入塑性阶段后的旁压试验应力应变关系式:
(9)
式中rcr表示弹性区和塑性区分界面的半径,ri表示孔穴内壁半径。下面求rcr/ri的表达式。取一个单位长度的孔穴,可以列出下式:
(10)式中ucr表示弹塑性区临界面的水平位移,ΔV表示单位长度圆环的体积变化 ,以体积压缩为正。
孔壁环向应变:(11)
弹塑性区临界面环向应变:
(12)
塑性区平均体积应变(取体压缩为正):
(13)
将上述三式代入前式(10)整理可得:
(14)
其中εcr根据式(5),用下式表达(受压为正)
(15)
将式(14)代入式(9),得到孔周土进入塑性阶段后的旁压试验应力应变关系式:
(16)
式中Pcr、εcr分别表示临界压力和临界应变(压缩为正),表达式见式(7)、(15)。εv表示塑性区平均体积应变,以体压缩为正。
1.4 φ=0 土的塑性理论
对φ=0情况,将c记为cu(表示不排水粘聚力)。
同理可得出下述公式:
临界压力表达式:
(17)
塑性区应力分布为 :
(18)
(19)
旁压试验应力应变关系式:
(20)
式中εcr表示临界应变,以压缩为正,表达式见式(15)。εv表示塑性区平均体积应变,以体压缩为正。
1.5 c=0土的塑性理论
对c=0情况,同理可得出下述公式: 临界压力表达式:(21)
塑性区应力分布:
(22)
旁压试验应力应变关系式:(23)
式中εcr表示临界应变,以压缩为正,表达式见式(15)。εv表示塑性区平均体积应变,以体压缩为正。旁压试验技术设备
图1 旁压仪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的旁压试验采用的是旁压仪,旁压仪基本上由加压稳压装置、变形测量系统和旁压器(旁压探头)三部分构成,加压稳压通由高压储气瓶、精密调压阀、压力表及管路等组成。变形测量系统由不锈钢储水筒、目测管、位移和压力传感器、显示记录仪、精密压力表、同轴导压管及阀门等组成。旁压器是旁压试验的主要部件,整体呈圆柱形状,内部为中空的优质铜管,外层为特殊的弹性膜。旁压器从结构上区分有三腔式和单腔式两种,根据旁压器的结构和置入土体中的方式不同,从应用功能上区分又可分为预钻式、自钻式和压入式三种旁压仪。整个系统流程如下图。
图2旁压仪系统示意图 旁压试验流程
旁压试验步骤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成孔方法,确定旁压孔的数目、布置和测试深度。
(2)检查旁压管路长度是否合适(一般应不小于(Z+5)m,Z为孔深),仪器本身各组件和接头等是否正常。并进行旁压仪充水和去气。
(3)仪器综合变形校正和弹性膜约束力校正是为了率定由于旁压仪的弹性膜和管路系统所引起的压力损失和体积损失。
(4)钻孔结束后,给体积计调零并将探头尽快地插入土中,探头下放时动作要细致均匀,以免钻孔中被排开的水和空气在探头和孔壁之间受到挤压而产生附加的孔壁超压力。
(5)缓慢打开测管阀门,此时探头中产生静水压力为主腔的第一级荷载。旋转调压器旋钮时要平稳,当加压因不慎超过预定压力时,不允许退回来,直接记下该压力下的读数。加压等级一般应使P—V曲线具有 8~14 个点。
(6)终止试验是将探头中的水依靠弹性膜的约束力和管道中的高压将水回送到测管、辅管或水箱。
(7)试验数据记录应包括旁压仪型号、成孔工具、地层及地下水位的情况,校正试验、正式
试验都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填写记录表。工程实例
本次工程实例选取旁压试验在黄土地基的应用。
黄土主要分布在华北黄土高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由于黄土对水的特殊敏感性及其变形、强度等特殊的力学性质而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为提供黄土地区地基承载力,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于2002年6~8月在甘肃谗口—柳沟河高速公路段、山西大同—运城高速公路段、陕西阎良—禹门口高速公路段共6个试验场地进行旁压试验和其他现场试验。这几个试验场地均为黄土地貌,上覆黄褐色、红褐色、褐黄色、褐色的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粘质砂土、粉土等黄土类土,其特点为:稍湿、可塑,稍密~中密,可塑,土质纯净,含针状孔隙,大孔较发育。旁压试验采用国产的PY-3型预钻式旁压仪,旁压器直径为50mm,测量腔长为250mm,全长为500mm。这次试验共有82个测点,测试最大深度为9.6m。
(1)图4是山西某一钻孔不同深度测点的压力-变形关系曲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曲线具有恢复区、似弹性区和塑性发展区,分区比较明显,曲线完好;不同深度测点的旁压曲线非常接近,特别是恢复区、似弹性区的曲线,基本平行,说明这些土层属于同一类型的土,力学性质也相近;似弹性区曲线接近直线,在横坐标较小范围内压力P值升高很多,超过0.25MPa,说明钻孔孔壁土体基本没被干扰,土体结构没被破坏,成孔质量较好;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土体遭受破坏,并快速屈服,表现在塑性发展曲线在较小压力范围内趋于水平,从这段曲线也可知,黄土是一种结构性土,结构性能较好,一旦结构被破坏,就快速屈服,失去承载力。
图3 不同深度的压力-变形关系曲线
(2)由于旁压曲线完好,各区曲线分区明显,容易确定临塑压力 Pf 和土层的静止侧压力 P0,采用临塑压力法来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即
(24)
式中:fk 为地基容许承载力。由此确定的土层承载力,比由另一种原位试验静载试验确定的要略大,可能是由静载试验中承载板的尺寸效应和旁压试验的误差所致。
(3)变形模量是估算地基沉降量的重要数据,一般由室内试验取得,由载荷试验取得变形模量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理论,但由旁压试验确定变形模量还未成熟,本文采用黄熙龄等人提出的旁压系数法,其公式为
(25)
式中:E0为变形模量;µ为泊松比;r为计算压力下的孔壁半径;m为旁压系数,黄土的m值取为31。图5是整理出的兰州场地某一钻孔和阎良场地某一钻孔的变形模量,它表现出一定的离散性,说明这2个钻孔的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图4 变形模量沿钻孔深度的变化趋势 总结
在岩土工程的原位测试技术中,旁压试验设
备轻便,测试时间短,并且可在不同深度的土层或软岩中进行测试。现在岩土工程基础越来越深,涉及的地层日趋复杂,要求勘察提供地基岩土可靠、准确的力学和变形参数,于是旁压试验在岩土工程中推广开了。但旁压试验仪器精密,操作复杂,试验受成孔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旁压试验在黄土地基的测试应用进行了说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旁压试验在应用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以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第五篇:岩土工程勘察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之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水文地质勘查是工程勘察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之一,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还是有被忽略的情况发生,中铁城际根据多年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就水文方面的问题在岩土工程中的技术应用在工程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概述
随着地下隐蔽工程的越来越多,一方面地下水是岩土的一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岩土体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地下工程存在的外部环境,会直接的影响地下工程,使建筑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水文勘察的实施,增加了地下工程施工的困难,所以,水文勘察工作的好坏会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切实的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掌握地下水的状况,进而消除地下水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及岩土工程的危害。工程地质的意义
对工程建筑物地区的地址概况及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称之为工程地质勘查。通过调查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做出正确合理的预测,根据科学的分析结果,尽量的利用有限的条件,去改造一些不利的地质因素,为后期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资料,所以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阶段:
2.1规划勘察
实施规划勘察,主要是为工程初步的选择提供有效可靠的地质资料及信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是,对整个地区的地形、地质、地震资料进行编录和收集;并对该工程建筑的土质条件进行核实及系列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估工程实施的是可能性;普查规划中要求的天然建筑材料。
2.2研究勘察
在对河段、河流规划方案制定后,首先进行的就是可行性研究勘察,勘察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规划中涉及的引水线路、堤坝以及枢纽工程的整体布置提供一个可靠的支持,充分的保证地质资料对工程的重要意义。
2.3设计勘察 设计勘察是指在研究可行性勘查中,所选择的堤坝地址及建筑地中进行勘察。其中包括整个水利工程,枢纽、堤坝的选择,对其进行地质论证,提供建筑可用的地质资料。
2.4技施设计勘察
技施设计勘察是指对初步设计中的枢纽建筑场地进行勘察,技术勘察的意义在于,建筑已经勘察的地质资料中的结论,并且提出有效的优化场地的建设方案。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在过去的工程勘察报告中,严重的缺少了同基础设计之间的沟通,也缺乏对下水对岩土工程影响的评价,在多数地区都出了由于地下水系统引起的房屋开裂、基础设备下沉等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水文地质问题评价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3.1开展地下水对建筑物、岩土工程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评价工作,提出预防措施,做出一定的预警,解决办法。
3.2进行工程勘察时,必须对建筑物地基基础的类型联系思考,寻找水文地质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且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多科学合理的资料。
3.3评估出地下水在自然条件、自然状态下出现的情况,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与岩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3.4根据工程角度进行分析,地下水与工程之间的作用,并找出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地勘工作的内容。
3.4.1对埋藏相对过深的地下水淹没建筑物基础部分中,对材料腐蚀危害的程度。
3.4.2遇到建于强风化岩、残积土质、软质岩石之上的建筑场地,需要慎重的考虑,地下水层对岩层所造成的膨胀、崩解、软化的可能性如果建筑物的地基需要建设在内含饱和、松散的沙土地中,需要对沙体的管涌、流量情况进行评估。
3.4.3如果地基部分需要承受含水层,需要将基坑挖开,然后精确的计算、评估出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避免在地下水层挖基坑,开挖前需要进行富水性、渗水性的试验,进而评价出人工降雨等人为条件为后天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的可能性。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由于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因为地下水动水压力及地下水水位升降的变化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或天然因素可引起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但无论什么原因,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对岩士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地下水位的变化引起的危害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4.1水位上升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如总体岩性、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及人为因素施工、灌溉等的影响,有些时候很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潜水位上升对岩士工程可能造成:土壤的盐泽化,地下水及岩土对建筑物腐蚀性的增强;岩土体岩产生崩塌等不良的现象;特殊性岩土体强度降低、结构破坏;引起粉细砂液化出现管涌等现象;地下洞室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4.2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之所以降低多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大量集中的抽取地下水、在采矿过程中上游筑坝、矿床疏千、修建水库截夺下游的地下水的补给等等。由于地下水的过度下降,常常诱发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对建筑物、岩土体的稳定性及人类自身所居住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4.3地下水的反复升降
由于地下水的升将变化会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胀缩变形,如果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的幅度不断的加大,进而形成由地裂引起的建筑物特别是对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换,会使土层中的铁、铝成分大量的流失,土层失去胶结物会导致土质变松、含水量的孔隙增大,承载力降低、压缩模量,为岩土工程的处理、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4.4地下水动压力作用的不良影响
地下水如果在天然的状态下动水的压力作用是比较微弱的,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的工程活动中因为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条件,在移动着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的危害,例如管涌、流砂、基坑突涌等等。5 小结
水文地质与地质工程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地下水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又是基础的工程环境,会影响着建筑物的持久性及稳定性。在工程勘查的工作中要认真的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以后设计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了消除及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的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止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了优化和合理的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