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常见失误
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常见失误
近年来,尤其是《劳动合同法》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以来,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维权能力逐渐提高。但由于对维权所依据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文的理解要建立在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整体理解上去把握(有时还要结合立法目的和劳动法理论),又由于受到专业知识和系统学习的限制,使得劳动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有关规定,使得很多劳动者在维权时不能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充分维护自己的权利。
笔者在代理劳动者维权案件时,发现劳动者在涉及追索加班费的案件时,常常漏算有关事项,这些失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现笔者以代理的一则劳动争议仲裁案为例,简要分析一下这些常见失误,以帮助正在维权或将要维权的劳动者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请专业人士批评。
一、据以讨论的案例——一个稍加改动的案例
李某于2007年1月1日入职某某软件开发咨询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公司与李某口头约定月工资为6000元,奖金另计。直至2008年7月1日,公司方与申请人补签了期限为3年的书面劳动合同,但公司一直未按广州市规定为李某建立社会保险关系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2009年3月1日,受市场原因和经济危机影响,公司未向工会和劳动部门报告决定裁员,向李某送达了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从入职到被裁以来,李某一直按照公司制度要求每日工作7小时,每周一至周六工作,周日和国家法定假日休息,经计算,李某从2007年1月1日到2009年3月1日共有100个周六工作。入职期间,公司未支付过李某任何奖金和加班工资。
李某被裁后,因公司拒绝支付加班费和经济赔偿金问题,李某提起劳动仲裁。
(为讨论和计算的方便,本文简化了原案案情并作了个别改动)
二、李某的劳动争议仲裁请求——带有普遍性的维权请求
李某根据自己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在劳动仲裁申请书中列明的仲裁请求共四项:
1、请求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合同;
2、请求公司加付未签劳动合同工资36000元(按月薪6000元计发6个月);
3、请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资共计13793元(每周加班7×6-40﹦2小时,共工作100周,共加班200小时,计算公式:6000元÷(21.75×8小时)×200小时×200℅﹦13893元);
4、请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5000元(按月工资6000元计算,工龄2年另2个月,计算公式:6000元×2.5﹦15000元)。
上述共计:64793元
5、请求公司按某某市规定为申请人建立从入职以来的社会保险关系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上述劳动仲裁请求事项在“项目”上是正确的,但在具体请求或计算方法上存在常见的错误。
三、正确的劳动争议仲裁请求——基于权利最大化的维权请求
李某在提起劳动仲裁后,向本人咨询请求事项是否妥当,经本人点拨后将劳动仲裁申请变更为:
1、请求确认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
2、请求公司加付未签劳动合同工资48732元(按实际应付工资计算);
3、请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资共计55172元(每周加班1天,共工作100周,共加班100天,计算公式:6000元÷21.75天×100天×200℅﹦55172元);
4、请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36548元(按月平均工资8122元计算,2008年元月以前的工龄1年,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为12183元,计算公式8122元×(1+50℅)﹦12183元;2008年之后的工龄1年零2个月,计算公式8122元×1.5×2﹦24366元)。
上述共计:140452元。
5、请求公司按某某市规定为申请人建立从2008年1月1日以来的社会保险关系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
读者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李某自拟的仲裁请求总额与律师计算的仲裁请求总额相差75659元——也就是说,李某漏算了75659元赔偿。
四、从本案看劳动者维权的常见错误
通过本案劳动者和律师在同样 “项目”上相差甚远的劳动仲裁请求事项的起草和计算,结合本人办理的其它劳动争议案件,不难发现:劳动者维权的常见错误有:
1、不当提起“解除劳动合同”请求(诉讼)主张或理由不当。
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场合,《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赋予劳动者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合同的权利,而且“继续履行合同”在劳动争议的解决办法中具有优先适用效力。
在有的情况下,劳动者不主张解除劳动合同,而主张用人单位的解除行为无效,还可以争取到没有提供正常劳动期间的最低工资收入。(在我给出这个咨询意见时,几乎所有向我咨询的劳动者都会发出惊讶的声音:不上班,单位还要发工资?!但我要告诉大家,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这的确是我国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并且得到了司法判例的支持!)
由于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侵害劳动者权益而解除劳动合同和除此之外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在用人单位法律责任上有很多差别,在有的案件中,虽然劳动者提起解除劳动合同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由于错列理由或漏列理由,导致劳动者少得应得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在本案中,用人单位已经正式送达了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劳动合同已经解除,李某再要求“解除”,实属画蛇添足。但用人单位的该解除行为违法,故可以主张确认违法。
温馨提示:劳动者因“被炒”而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时,要慎重选择“解除劳动合同”主张和“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主张;在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场合,要尽量多列明解除的理由和事实。
2、错误选择加班费计算方式,导致少算加班费总额。
本案中,李某在加班费问题上深受用人单位在该问题上错误认识的“毒害”,认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的部分才算加班,按照“时薪”计算加班费,导致其漏算加班费4万多元,若不请教律师,则损失惨重。
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劳动者还误认为追讨加班费有时效限制,因此只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从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倒推2年的加班费,主动放弃了自己能够证明的加班费主张。
温馨提示:加班费计算比较复杂、琐碎,在没有吃透法律规定时,要咨询当地律师或其他法律专业人士;尤其建议多咨询几次,因为即使律师,如果没有对相关问题有深入学习,也会计算失误。
3、在计算加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问题上依据失误。
本案中,李某以实际发放的月工资标准计算加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是失误,应以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除去头一个月期间后,按照剩余期间应付的工资标准为依据计算。
以李某为例,两种计算方法,劳动者少算1万多元。
温馨提示:劳动者维权时,要注意相似概念之间的差别,如果没有搞懂,应请教专业法律人士,千万不要用似懂非懂的劳动法知识作为武器去维权。
4、在计算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时方法错误。
本案中,李某以实际发放的月工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是失误,应以应付的劳动者被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标准为依据计算,并且应当考虑《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计算的差别,对两种时段分开计算。
以李某为例,两种计算方法,劳动者少算近2万元。
温馨提示:劳动者维权时,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法律的溯及力问题,注意不同法律在同一个问题规定上的变化和冲突,正确选择维权的法律依据。
5、要求单位购买社保的起始时间不当。
本案李某要求单位从入职时即2007年1月1日起为其购买各项社保,不会得到完全支持,正确的主张应当是要求单位从2008年1月1日起为其购买各项社保。
两种主张的不同是:过分的要求会降低仲裁员或法官对劳动者的同情度,问题的复杂化会增加仲裁员或法官的劳动强度,并可能导致劳动者的有关诉讼行为被仲裁员或法官轻视。
第二篇:劳动争议仲裁常见问题解答
劳动争议仲裁常见问题解答
一、哪些争议属劳动争议?
答:劳动争议是指: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⑵、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⑶、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⑷、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⑸、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怎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答: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申请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四、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是多长?
答: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五、劳动争议仲裁举证责任怎么划分?
答:当事人有责任就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六、哪些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答:下列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⑴、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⑵、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终局裁决的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七、对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
答:对于非终局裁决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对于终局裁决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八、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协商一致的怎么办?
答: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调的,申请人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达成调解意见,由仲裁庭制作仲裁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仲裁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调解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可否扣押劳动者证件?
答: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十、用人单位应在何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答:建立劳动关系即应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十一、用人单位不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答: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每月按二倍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用人单位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在用工满一年当日起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立即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十二、劳动者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工作期间的劳动报酬。自用工之日满一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十三、哪些情况下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提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⑴、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⑵、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⑶、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此外,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十四、劳动合同有哪些必备条款?
答:劳动合同应当含有的必备条款有:⑴、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⑵、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⑶、劳动合同期限;⑷、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⑸、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⑹、劳动报酬;⑺、社会保险;⑻、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十五、试用期应当如何约定?
答: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十六、哪些劳动合同是无效劳动合同?
答:有以下情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⑴、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⑵、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十七、劳动者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答: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⑴、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⑵、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⑶、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⑷、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⑸、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十八、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立即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答: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合同并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⑴、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⑵、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⑶、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⑷、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⑸、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十九、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⑴、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⑵、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⑶、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⑷、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的;⑸、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⑹、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二十、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答: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劳动者不要求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三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申请,同时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申诉时效问题。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及时提出仲裁申请,否则将会丧失申请仲裁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申请过企业调解程序,调解期间(最长不超过30日)可以扣除,申诉时效从调解结束之日起继续计算。农村劳动者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应当特别注意时效的把握;
(2)申请形式上要采取书面形式,按规定式样提交申诉书,并且要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3)要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能自己选择仲裁委员会;
(4)申请仲裁,应当按规定交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交纳仲裁费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减、免、缓交。
第四篇:劳动者必备:常见劳动仲裁请求总结
劳动者必备:常见劳动仲裁请求总结
1、确认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实践中有劳动关系但是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很常见,劳动者在主张权利的时候由于没有劳动合同,只能先行提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认定存在劳动关系,一般可参照:(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主张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4、劳动报酬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申请仲裁时需要列明具体欠薪期间和数额。
5、加班费
加班费包括三种:延长工作时间加班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6、代通知金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7、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即最长为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也应当自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8、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9、高温津贴
依据《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等相关规定,从2012年起,高温津贴为每月150元,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共计发5个月,总共750元。工作环境温度由用人单位举证。
10、工伤保险待遇
包括工伤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具体参照《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
11、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
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发给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或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补助费的标准:3个月工资(月工资按当地上社会月平均工资计,下同);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标准:6个月工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在职职工6个月工资;离退休人员3个月工资。
12、赔偿因未买社保而造成的损失
由于用人单位未购买社保,发生工伤、非因工患病、生育等情况,而导致劳动者经济损失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相应损失。
第五篇: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交材料须知
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交材料须知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应提交如下材料:
1、申请书(明确请求事项和理由,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
2、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台港澳人士和外籍人士还需要提供就业证);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代理人的资格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纳税证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明等);
6、《劳动争议仲裁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材料(明确证据名称、证明事项、证据类型、证据来源等,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
7、在以上材料提交齐全的前提下,由申请人填写《苏州工业园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信息确认函》及《苏州工业园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征询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