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让小学生养成良好检查作业的习惯
作业或考试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检查不是学习负担,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其实,“检查”这个行为是贯穿我们人类行为的各个环节的,人们时刻都在做着不同的检查,只是我们不大注意罢了。比如“骑自行车”就是一个不断检查平衡的过程,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用橡皮擦,就是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写错了,就赶紧把它改掉了,这实际也是检查。这样的检查已经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和意识了。怎样才能使孩子在作业或练习后自觉进行检查呢,怎样才能让自觉检查成为孩子的习惯呢?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原因分析
孩子不爱检查作业,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不会检查。因此你要耐心地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很多学生在检查题目时就是机械地看几遍,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表面上好象在看题,但实质上学生似乎并没有动脑,更没有看到他们动笔去认真验算,好像检查只是一种应付家长和教师的敷衍手段,并没有达到我们理想中查错纠误的目的。检查成了一种形式,多么可悲。
二是感觉不到检查的重要性。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重要性。
三是尝不到检查的甜头。有时面对很多的作业,不知从哪里检查起,而且总也检查不出错误来。父母刚开始引导孩子检查作业时,可以把要求降低,只要求孩子检查几道题。孩子看到检查的任务不重,就会认真检查。当孩子检查出错误来时,孩子就尝到了检查出错误的甜头,就会愿意继续检查。
四是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检查,这样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检查了。
采取对策
一、明确检查目的,激发检查兴趣。
大部分孩子是因为不明确检查目的是什么?有何重要性?就把检查看成学习的一种负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感到学得有用、学得有趣,才能把主动参与的火把点燃;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以饱满的情绪、集中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状态参与到检验的过程中,他们便不会觉得检验是一种负担了。因此,我们要先帮助孩子明确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让他们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检查。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的故事,比如我们经常要填写资料,每一次填写完身份证号码,都要反复检查好几遍,如果填写错了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然后启发孩子想想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检查?孩子可能会想到
1、“期末考试时,我们要认真检查校名、姓名都写了没有,不然密封改卷就找不到自己的试卷了。”
2、“每天上学之前要认真检查一下书本都带齐了没有,不要忘带了,要是忘带了语文书或其他书,会影响到听课。
3、“如果全家去旅游,出发前就要检查清楚该准备的东西都带齐了没有。„„
我们将枯燥的检查变为活生生地生活实例,使孩子真切感受到“检查”就在我们身边,明确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错误的产生,这样就能激发他们自觉检验的意识,产生检查的兴趣。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检查的重要作用。爸爸妈妈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查找一些大到世界、小到身边的由于粗心引起的严重后果的事例和科学家、名人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的小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检查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们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成功的经验,通过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进而激发孩子们进行检查的内在动力。
二、交给孩子方法,让孩子掌握检查的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就要使学生掌握检查的技能。
低年级的同学由于年龄小,对各方面的把握往往做不到那么全面,容易出现漏做题,看错题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再读一遍题,再校对一下数字等等。
有的孩子的检查,就是将做好的题目读一遍,这对于一些理解性的题目是没有帮助的,如“一个被减数减去7,差是2,这个数是几”在讲评这道题时,分两个方面:1.你打算怎样做这道题目?(被减数=差+减数)2.你会怎样检查?(用被减数-减数,算出来的得数与题目告诉我们的得数是否一样来检查)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提高了解题的正确性。孩子们也了解了这样的题目该如何检查。所以检查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只要在平时具体的题例中结合介绍这些题目的检查方法,会让孩子拨开不会检查的浓浓迷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表扬激励,增强自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心是一种性格特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励性评价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表扬激励法,即对于每次作业认真完成并自觉检验后,孩子如果全部正确就要给予表扬、奖励(家长可以在家自制一张表格,如果孩子这一天作业完成检查好了又全对,就给孩子在格子里画上一个笑脸,一周下来累计笑脸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可以获得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去公园玩等奖励)。
四、家长要”狠下心来“,巩固检查习惯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有的家长也很为难:一方面他们知道检查是孩子作业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自愿不自愿地却承担的检查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因为孩子们做完作业后一副大事告成,拍拍屁股要走的架势,要孩子检查,孩子就推说检查过了没有错误,于是家长想算了,就帮孩子们检查吧,检查完后告诉他们哪里错了。
2、有的孩子动作比较拖拉,等他完成作业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家长不忍心再浪费时间,所以检查的工作就自愿代劳了。
3、有的家长是陪着孩子做作业的,一边孩子做发生了的错误,家长一边忍不住就告诉孩子有错了让他们订正,达不到孩子自己检出错误的目的。所以,家长狠下心来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帮助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分阶段进行,对待孩子要“耐心”。
1、初级阶段,也就是最开始时,不仅要让孩子明确检查的意义,家长还应和孩子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并给孩子指出错误的地方,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起检查的习惯和信心。有一点特别要求注意的是,在开始培养“检查”这个习惯的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对作业做检查。
2、中级阶段,可以指出一些错误的地方,但同时还留些空白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再后来,告诉孩子有几处错误就可以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3、高级阶段,只告诉孩子有错误即可,直到孩子自己全部发现为止,要强调的是,如果自己没有发现并全部改正,不能进行下一步的作业。
必要的奖惩。当孩子检查出错误后,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当孩子检查不出错误时,家长也要能狠下心来,让其多检查几次,如果还是检查不出就要提出一定的惩罚,如取消某些物质享受等。
第二篇: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
1.指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真正追求知识的孩子不可缺少的良好习惯。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项又一项的记忆工作,知识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才能更长久地沉积在孩子的大脑里,经过思考后的知识才能被记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提问,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鼓励孩子在学习时多思考,多提出疑问,不要读死书,并且指导孩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便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指导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合理安排时间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使得孩子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他们每天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不知道时间花在哪里了。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与他们协商后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并且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指导孩子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减少对电脑等外物的依赖。
工整书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并能展示他独特的个性。虽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日益普及,但是硬笔书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孩子如果从小能够养成工整书写的学习习惯,必然能使他一生的学习生活都受益无穷。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应该把书写练习当做孩子的一个专门课程,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例如指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例如字的基本构成、笔画顺序和字间距的问题等。
4.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及时吸收和积累所学的知识。
认真完成作业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让孩子终身受益。一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必然做事马虎,也不能形成谨慎的学习态度。因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写作业时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在未完成作业时邀请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玩;写作业时应该认真进行思考,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能蒙混过关,要及时向父母请教;写作业时态度要端正,书写要工整。
5.指导孩子养成多阅读的好习惯,不断扩展孩子的知识面。随着计算机和电视的迅速普及,现在的孩子对于网络、电视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众多教育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电脑和电视提供的许多信息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才是积累知识的正确之道。阅读可以使孩子增长见识,体会到书中文字的魅力,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是一种使知识与精神双丰收的良好学习习惯。父母平时应该以身作则,尽量多读书看报,尽量不要在孩子作业时看电视和玩电脑,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同时父母还应该多引导、督促孩子去阅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学习的注意事项
1.家长的以身作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模仿家长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家长自己在处理家庭中的事件时要做到有条不紊,言行一致,通过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引导子女。如果家长们本身做事虎头蛇尾,拖泥带水,即使是再教育子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子女没有什么实则上的帮助意义。
2.谨防孩子的责任转离。
现在有些不正常的现象是,孩子们觉得学习、生活是父母亲的事,好的习惯是为了父母亲去做的,甚至于成了跟家长讨价还价的理由。通常在培养好的习惯时,如果孩子表现了类似责任转离的现象时,家长要坚决地告诉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作业,产生的后果应由他们本人承担,家长们切记不能在培养习惯上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来。
3.慎用随性教育。
有不少家长崇尚对子女采用随性教育的理念,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随性教育并不是让孩子顺其自然,任意发展。家长切不可
盲目崇尚随性教育,特别是孩子在培养行为习惯方向一定要做到及时加以指导,一旦错过了训练良机,再去改进已经是亡羊补牢了。
4.要有充分的耐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一点一滴地坚持,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点坚持,习惯就成熟了。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西关小学六年级五班
于一凡家长
第三篇: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有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吸收,也能让孩子们在习惯中爱上学习,自主学习。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呢?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步骤/方法
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合理的安排时间可以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任务完成地更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好一天的时间安排,包括放学回家后各科作业的完成时间,间隔的休息时间,拓展看书看报的时间,娱乐交际的时间,都让孩子心里有个底,分得清先后和主次。此外,时间一旦定下来就应该认真执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利于习惯的养成。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些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过强,碰上不懂的题目总是第一时间寻求帮助,期望能从家长那里得到解答,而有的家长也会当即帮助孩子完成作业。这样长久下来,将会导致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差,碰上难题束手无策。因此,当孩子们遇到不懂的题目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讲解,而是让孩子独立思考,尝试着自主解题。如果思考之后仍不能解答,家长便可以以引导的方式,提示孩子,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和解题。
培养孩子做题细致的习惯。
大部分小孩都存在做题马虎,小错不断的情况,这时,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题存在的马虎问题,从而自己订正。比方说,给孩子指出,这次作业题里,出现了几个小错误,让孩子试试自己能找出来几个。如果能全部找出来,就给孩子奖励一颗成功的星星,或者说,如果能保证不出任何错误,就给孩子奖励两颗星星。以积分的方式,最后给孩子进行适当的物质鼓励,以达到培养孩子细致做题的态度。
养成自主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新课未讲授之前,先预习可以使堂上接受的更容易一些,也会记得比较牢固。如果是语文学科,还可以让孩子善用资源,查一查相关背景资料,让孩子对课文更加了解更感兴趣。课后复习也很重要,可以让孩子学会总结归纳,了解自己学习了什么,都掌握了没有。
课外拓展很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局限于学校的,课本的学习,课外的拓展同样重要。太过于死读书的孩子,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多阅读课外书籍,报纸,多参加一些动手活动,多培养孩子课外兴趣,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多方面的,是有趣的。
第四篇: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界山小学校本培训材料——
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好习惯,方法,训练
内容简介: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好的学习习惯行成越早越有益。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好方法,要持久训练培养好习惯,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配合,共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一、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与学生是否有良好学习习惯有关。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学生会自动地学习。好习惯包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通俗来讲,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上课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复习,写字姿势端正,作业要干净,能够采取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包括借助多媒体自主学习。好习惯会终身受益,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这说明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越早越有益。
二、怎样科学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大脑神经递质的一种),它让学生处于一种极为放松,无压力的状态,并且想重复这种体验,因此学生便能自动自觉的学习。当学生得到肯定时,脑里又会释放出”多巴胺“,这是大脑奖励机制的主要元素,也是动力的来源。当学习没有兴趣时,我们往往没有在增加兴趣上下功夫,而是用压迫、斥责、否定、惩罚等方法驱使学生返回书本。这些方法启动了“痛苦—恐惧---逃避”的保护机制,于是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抗拒力,想方设法避开这些感觉的来源----学习。有位学者曾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撒在学生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当这粒火种在学生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就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点不着,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产生兴趣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课堂中加入:神秘、新奇、节奏快、变化多、意想不到、挑战、比赛、证明有能力、可以帮助人、可以得到肯定等10种最容易用到的价值。
(二)教给学生好方法
空姐在训练微笑时要露出8颗牙齿,因为露出8颗牙齿的微笑最灿烂。对理解力差的学生,要求更应该非常明确。比如
①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学生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改正,加深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改正过的错题收集起来,以提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教师明确规定改正方法,检查时间,可以通过展览的方法加强学生的交流学习,逐渐形成及时改错的习惯。
②高效学习的习惯。
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心不在焉,边学边玩,事倍功半。学生往往不会掌握时间,教师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时玩。可以教学生定时定计划,自己跟自己比赛,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最重要的是教学生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教师及时给以检查和鼓励。
(三)培养好习惯要持久训练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形成一个习惯,如果坚持90天,则可能养成一个稳定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只有养成了习惯,好行为才会稳定,甚至自动化。“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因此培养学生好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决不能给他们讲一番大道理,然后撒手不管。而要始终如一,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习惯养成的必要步骤要不断的强化,不断地让学生实践。特别是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他们有时表现看起来还可以,稍加放松,他们又会反复出现不自觉的坏习惯。我们可以在作业内容及作业量上适当调整,区别对待学生,善待学生,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千万不能一出现坏习惯就采取极端的措施去伤害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他们,这样会让他们自暴自弃,情况将越来越糟。理智地爱学生,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地训练,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多赞扬,少批评。但是赞扬中只简单的说;”好、很棒、很乖、这样才对”,和只强调学生的成功,也会带来问题,在赞美中要直接说出学生受到表扬的原因,要强调学习的过程比成绩更重要。很多学生没有耐性把事情做好,但同时又渴求老师的称赞,这样的学生容易养成“走捷径’的行为模式,甚至采用不老实的方法。这种学生长大后往往追求侥幸,没有耐性,做事华而不实,只要能取得效果,甚至愿意做违规的事情。那么,怎么的赞美才有成效呢?例如,学生默写得了95分,在称赞他的话中要强调“你的默写得了95分真是太好了,我看这是因为你昨天晚上专心练习,没有看电视,这样专心集中精力把书读好,真好,真有价值。”这样有智慧的赞美有针对性,能够培养学生努力把过程做好的能力。
(五)家校配合,共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看韩剧一集又一集,时常因为剧情哭的稀里哗啦,却别过头来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惧怕家长的权威,表面服从,但是他心不在焉,竖着耳朵听电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在培养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但同时家长需克服以下的问题:
1、不可以有劲全往孩子身上使。很多家长,尤其做妈妈的,自己停止成长,不努力提升自己,而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这不是爱,这是转嫁自己的焦虑。
2、不可以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证明自己的工具。
3、不要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着孩子还债,从而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亲情关系变得紧张。老师与孩子最终的关系是学习关系,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爱。不要让爱迷失。家长要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朋友,能把心里想的及时和家长交流。这期间学校老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积极配合,互相沟通,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在每个学生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学生的心同你的话发生共鸣,你自身需要同学生的心灵对准音调。”我们要努力地寻找到开启不同学生心灵与智慧的钥匙,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经常反复地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各方面行为潜移默化地得到强化,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篇:小学生良好语文作业习惯的养成发言稿
教学业务材料——
小学生良好语文作业习惯的养成
——2016年11月龙泉小学三年级家长会专题讲座
龙泉小学
魏建芬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小学生良好语文作业习惯的养成”。
一、培养良好作业习惯的重要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
孩子的成绩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智力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关,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学习有巨大帮助,更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语文作业是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识记和理解的过程,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检查教学效果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通过作业,还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也是学习好的最重要基本功。因此,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下面我们先来看几幅学生作业照片:
二、学生作业现状分析:
1.展示部分学生作业:从这些作业我们可以看出同班学生作业的差距之大,从优秀的学生作业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作业时的认真。也可以看到较差作业学生做作业时的马虎、急躁。这就是不同作业习惯产生的不同效果。
2.不良作业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浮躁。孩子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左顾右盼,旁边一有动静就赶紧去关注,静不下心。
(2)懒散。主要是做作业不抓紧时间,边写边玩,不多的作业总要拖很长时间才完成。(3)依赖心理。一部分孩子必须由家长或老师陪做,否则就不能完成。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作业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请帮助或辅导,不肯独立思考,作业完成了,多半是靠家长或老师督促。
(4)时间分配不合理。有的学生先玩后做作业,赶时间要么做不完,要么马虎。要么想着赶快做完去玩,马虎了事。
(5)有的学生抱着应付老师、家长的心里,作业时不认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错漏多,涂改多,页面不整齐,不按时交作业,拖拖拉拉,有的抄袭,甚至不交作业。下面来说说养成良好语文作业习惯的策略:
三、养成良好语文作业习惯的策略
良好作业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必须通过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学生的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作业。通过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质量效益观念,培养他们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主要措施是:
1.教师的努力:
(1)分析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区分对待,爱心包容。
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很多。无论是哪种原因,教师都要注意两点:一是爱心与包容,不要轻易用极端的言辞指责孩子,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孩子更多的反感;教师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二是坚持与耐心,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不懈地坚持、适度地鼓励和合理地期待。
(2)因材施教,合理布置作业。
有的孩子认为作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是学习的额外负担,能应付就应付,能逃脱就逃脱。要矫正孩子的这种行为,首先老师布置作业,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厌恶的情绪或形成沉重的负担;其次是引导孩子理解作业的意义在于巩固所学知识,检查自己学习的效果。最后是通过各种教育,使孩子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的一种需要,树立我爱学习、我要学习的意识。
(3)注意指导并培养作业习惯。
新学期开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做作业的程序:读题,审题,找思路,解答,检查。这样学生做作业前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就不容易出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按程序完成 作业的习惯。
(4)确定目标,积极评价,养成和巩固学生的行为。
老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巩固学生的行为,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和紧迫意识,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果孩子作业遗漏、丢三落四或不能如期完成,可帮助他们设计一张作业自查表格,让孩子自己进行自我监督,连续一周表现良好就给予适当肯定或鼓励。如果孩子做作业精力不集中,就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注意力上,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完成,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要求孩子在开始做作业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要求孩子做作业期间不能无故下位子,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急于去问家长或老师,先动脑筋思考,实在不会就暂时搁下,最后一起来问。
(5)鼓励、表扬相结合,树立信心,养成学生作业认真的习惯。鼓励学生认真书写,写得正确、端正保持卷面整洁,不随便使用橡皮想好再写;能按规定的统一格式书写的,优秀作业可在光荣榜中进行张贴展出,让学生相互学习。培养规范、端正、整洁书写的习惯。
及时表扬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口头和书面作业、能先认真读题,作业后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能认真阅读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并能自觉订正的同学。有进步就表扬,不要一开始就把他们跟较优秀的同学比。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利用家长会、家访与家长共商习惯养成对策;具体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请家长对孩子的作业习惯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2.学生的努力
(1)认识自我,制定学习计划,学会自我监控。
对学生来说,学会时间管理,有效支配时间,会使目标明确,便于自我监控。学习计划有助于学生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使学习有秩序进行,从而养成良好习惯,受益终生。
(2)端正态度,明确学习动机,有效支配时间。
不少学生认为作业是负担,写作业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其错误的出发点导致了他在完成作业时总是推三阻四,心不甘情不愿,这种错误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知道为什么要学。明白作业的重要性,恰当安排作业时间,从思想上接纳作业,乐于完成作业。
(3)讲方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讲求方法,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要把作业与课堂结合起来,上课认真听讲才能写好作业,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习惯贵在坚持,要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难。
3.家长的努力:
(1)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父母在孩子做作业时不放音响、不开电视干扰孩子。即使家长在外打工,也要常与孩子进行电话沟通,询问孩子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增强感情交流。尽量将距离与空间的差距缩小。
(2)为孩子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首先应给孩子配备齐全学习用品。如购买各种适合儿童阅读的课外书籍;为孩子添置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适当为孩子订购一些报刊杂志;为孩子多准备几个笔记本等。
(3)为孩子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孩子回家要让孩子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才能玩,如周五 的作业一般比较多一些,因为后面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家长也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周五晚上完成一部分,周六做完,到周日再好好休息玩耍。千万不能一直拖到周日,不仅可能使孩子匆忙中完不成作业,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做事拖沓的坏习惯。
(4)针对小孩子意志力不强的特点,监护人应制定应和孩子一起制定严格的规范的作息时间。良好习惯养成之初,家长要加强检查与督促,不能只口头过问孩子的作业,要对照孩子记的或老师发的作业,从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检查。(5)重视口头作业
口头性作业是书面作业的有机补充,是语文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口头作业往往是读、背、说,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知识,因此家长要重视口头作业监督。
总之,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要长期训练,使行为方式得到巩固,才能定型。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在孩子整个学习、作业过程中时时提醒,处处督促,使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并做到位,这样才能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对已经有良好作业习惯或正在积极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学生多加鼓励与表扬,孩子是我们永远的希望,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吧。
今天我的发言就到此,谢谢大家,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