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解读海关总署令225号

时间:2019-05-14 13:3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解读海关总署令22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解读海关总署令225号》。

第一篇: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解读海关总署令225号

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解读海关总署令2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海关总署令225号,以下简称“《信用暂行办法》”)已于2014年10月8日对外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97号,以下简称“《分类办法》”)基础上重新制订。

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表示,《分类办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6年来,在促进企业守法自律、提高海关管理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海关业务改革的不断深化,《分类办法》已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和执法实践需要,特别是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方面,与国务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与国际海关接轨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分类办法》重新调整,赋予新的内涵。

问题一:《信用暂行办法》的制度设计理念是什么?

答:此次《信用暂行办法》制订的制度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体现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和要求。今年6月,国务院对外公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各部门、各领域要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海关总署于广洲署长指出:“企业信用是企业做出来的,不是海关评出来的,海关只是客观反映市场认可度”。

因此,在《信用暂行办法》制订过程中,海关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以“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为原则,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内控规范、守法守信等能够反映企业信用的客观情况,科学、公平、公正地明确了认证企业(海关高信用企业)、一般信用企业和失信企业的认定标准以及管理措施,高信用企业享受海关通关便利措施,一般信用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失信企业将受到海关严密监管。

二是充分体现与国际海关接轨要求。2005年6月,中国海关在世界海关组织(WC0)第105/106次会议上签署了《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标准框架》”)意向书。此次《信用暂行办法》充分融入了《标准框架》中AEO制度的先进理念,明确规定“认证企业”就是中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适用我国与其他互认国家或地区海关所赋予的优惠待遇和通关便利措施。

问题

二、《信用暂行办法》如何体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原则,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

答:按照《信用暂行办法》规定,只要企业诚信守法、规范经营,不论规模大小和成立时间长短,都有资格申请成为高信用企业。对诚信守法企业,充分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一是取消了企业上一年度进出口总值50万美元以上、代理申报的进出口报关单及进出境备案清单总量2万票(中西部5000票)和3000票以上的规模标准;

二是取消了新注册企业须适用当前信用等级满1年的时间条件;

三是科学设立认定标准。按照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简单易行、实时动态的原则,改变《分类办法》中指标均为刚性、绝对数值的做法,给予企业一定的规范改进空间,同时考虑大小企业以及进出口业务量多少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对值指标(如差错率、违法次数占比等)。

问题

三、新修订的《信用暂行办法》是怎样体现中央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要求的?

答:在《信用暂行办法》制订过程中,我们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工作要求,着力简化程序,减少核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限。

一是海关总署不再对高信用企业的认定进行核准,放权给各直属海关或者隶属海关;

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海关对企业信用认定的核准环节,除了认证企业(即AEO企业)需要企业向海关申请认定外,其他企业信用等级调整都由海关按照客观、量化标准进行动态调整,无需向海关申请;

三是大幅缩短信用认定办理时限。例如,高级认证企业评定时间仅需90日,办理时间较《分类办法》减少约3个月。

问题四:《信用暂行办法》规定“认证企业是中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中国海关依法开展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海关的AEO互认”,那么《信用暂行办法》是如何与国际接轨的?

答:为了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同时使中国海关与国际海关发展要求相一致,我们将中国海关信用管理制度与国际海关AEO制度融合,按照WCO所倡导的AEO制度的要求,借鉴国际海关AEO制度的先进做法,建立了企业认证制度,制定了包括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状况、贸易安全等方面的《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明确了中国海关“认证企业”作为经认证的经营者(AEO)的制度依据。

同时,借鉴国际海关通行做法,将认证企业分为高级认证企业和一般认证企业。这样,中国海关将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海关进行AEO互认合作,使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走向世界,享受签署国海关的通关优惠,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问题五:《信用暂行办法》在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公示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答: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纲要(2014-2020)》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在今年10月1日施行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为与上述行政法规保持有效衔接,《信用暂行办法》建立了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信息采集、公示制度,并建立了“中国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依法依规公示企业的相关信用信息。

(一)规定了海关应当采集能够反映企业进出口信用状况的信息。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是企业在海关注册登记信息;

二是企业进出口经营信息;

三是AEO互认信息;

四是企业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

五是其他与企业进出口相关的信息。

(二)规定了海关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范围和时限。

《信用暂行办法》规定,海关应当在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公示企业下列信用信息:

一是企业在海关注册登记信息;

二是海关对企业信用状况的认定结果;

三是企业行政处罚信息;

四是其他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

海关对企业行政处罚信息的公示期限为5年。

(三)规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示内容提出异议的处理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海关公示的企业信用信息不准确的,可以向海关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资料或者证明材料。公民提出异议的,提交材料应当由本人签名;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异议的,提交材料应当加盖本单位印章。海关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20日内复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异议的理由成立的,海关应当采纳,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正。

问题六:《信用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后,在企业信用等级认定上如何与旧的《分类办法》相衔接?

答:为充分保障海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将会制发公告,明确《分类办法》的AA类企业将直接过渡为高级认证企业,海关每3年对高级认证企业进行一次重新认证;

A类企业将直接过渡为一般认证企业,海关将通过系统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并实行不定期重新认证;

B类企业将直接过渡到一般信用企业;

C类和D类企业将由海关按照《信用暂行办法》重新审核并确定信用等级。

问题七:《信用暂行办法》规定的高级认证与一般认证主要有什么区别?企业是否可以直接申请高级认证企业?

答:《海关认证企业标准》分为一般认证企业标准和高级认证企业标准,包括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等5类标准,其中,高级认证企业标准有18条32项,一般认证企业标准有18条29项。

相比高级认证,一般认证企业标准主要是减少了在内部控制、贸易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主要考虑是一般认证企业是中国海关对高信用企业的基本要求,享受中国海关提供的通关便利;而高级认证企业则是中国海关对高信用企业的较高要求,是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海关AEO互认的企业,除享受国内海关比一般认证企业更多的通关便利外,还可享受互认国家或地区海关优惠措施和通关便利。

上述《海关认证企业标准》以海关总署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一般信用企业按照《信用暂行办法》和《海关认证企业标准》进行自我评估,认为符合哪个标准的,就可以向海关提出申请,进行相应的认证。

当然,如果企业经评估发现,本身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形,也可以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规范、完善,待达到标准要求后,再向海关提出认证申请。

问题

八、在《信用暂行办法》制订过程中,海关是否征求了企业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的意见?

答:在《信用暂行办法》制定中,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了中国报关协会及各地方协会、有关进出口企业、中介机构以及信用评级公司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高度关注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等新型业态企业的意见情况。

实地到深圳一达通公司、上海春宇公司以及青岛新华锦等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调研,采取举办企业座谈会、发放调研问卷等多种方式,充分吸收企业合理诉求、意见,制定了较为科学和符合实际的信用评价标准。

比如:考虑到综合外贸服务类企业小型侵权案件易发、轻微违规次数较多的特点,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作为一般违规案件来处理;将违法案件的“绝对值“标准,改为按照违规次数和报关单量比例的相对值标准;将信用认定标准区分为刚性和弹性标准,给予轻微违法企业规范改进的机会和空间。

问题九:海关准备采取那些措施让广大进出口企业尽快熟悉《信用暂行办法》

答:为了保障《信用暂行办法》顺利实施,让广大进出口企业了解、熟悉《信用暂行办法》并尽快受益,海关总署将组织全国各关,从今年11月份起,通过企业宣讲、在线访谈、12360、网络、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对海关企业信用管理进行系列推广宣传。

通过宣传,提高企业对海关信用管理的认知度、认可度以及参与度,让企业切身感受到“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规范、诚信经营。

同时,我们还意识到,海关企业信用管理绝不是海关一家的事情,它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接下来,海关也会通过会议、走访等形式,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口岸管理部门等宣传海关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在相关部门间开展“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第二篇:关务人士对海关总署令219号的解读

关务人士对海关总署令219号的解读。(蓝色字体为需要解读的《办法》原句,红色字体为作者对其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

之前的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存在语病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规范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办理加工贸易货物手册设立、进出口报关、加工、监管、核销手续。

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企业、承揽者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接受海关监管。→新增加

“备案”改为“手册设立”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统称料件),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第四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免于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加工贸易出口制成品属于国家对出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出口许可证件。

第五条 加工贸易项下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的,加工成品出口后,海关根据核定的实际加工复出口的数量予以核销。

加工贸易项下进口料件按照规定在进口时先行征收税款的,加工成品出口后,海关根据核定的实际加工复出口的数量退还已征收的税款。加工贸易项下的出口产品属于应当征收出口关税的,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征收出口关税。

第六条 海关按照国家规定对加工贸易货物实行担保制度。未经海关批准,加工贸易货物不得抵押。

第七条 海关对加工贸易实行分类监管,具体管理办法由海关总署另行制定。目前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加工贸易的分类监管在广东已经有试点。广东部分海关已经实行分类通关改革,对低风险货物予以快速放行,对高风险货物实施重点审核,通过分类处置,从而提高整体通关效率。黄埔海关““参数判别,分类审核”的政策也是分类监管的体现。现在海关总署将分类通关向全程分类监管的纵深拓展,在通关、查验、加工贸易、后续稽查等环节,均体现分类监管。“守法便利、违法惩戒”是分类监管的核心和重要原则。随着国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具体管理办法应该很快会出台,我们拭目以待。第八条 海关可以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核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海关核查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第九条 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设立、进出口报关、核销,应当采用纸质单证、电子数据的形式。

原195号第二条第1项

第十条

加工贸易企业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海关有关规定,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账簿、报表以及其他有关单证,记录与

本企业加工贸易货物有关的进口、存储、转让、转移、销售、加工、使用、损耗和出口等情况,凭合法、有效凭证记账并且进行核算。

去掉“及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体现简政放权,避免多个部门重复管理手续繁冗。

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将加工贸易货物与非加工贸易货物分开管理。加工贸易货物应当存放在经海关备案的场所,实行专料专放。企业变更加工贸易货物存放场所的,应当经海关批准。

第二章加工贸易货物手册设立

第十一条 经营企业应当向加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设立手续。

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不在同一直属海关管辖的区域范围的,应当按照海关对异地加工贸易的管理规定办理手册设立手续。第十二条 除另有规定外,经营企业办理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设立,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贸易方式、单耗、进出口口岸,以及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商品名称、商品编号、规格型号、价格和原产地等情况,并且提交下列单证:

(一)主管部门签发的同意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有效批准文件;

(二)经营企业自身有加工能力的,应当提交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三)经营企业委托加工的,应当提交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企业《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四)经营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

(五)海关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和材料。

第十三条 经营企业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提交齐全、有效的单证材料,申报设立手册的,海关应当自接受企业手册设立申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加工贸易手册设立手续。需要办理担保手续的,经营企业按照规定提供担保后,海关办理手册设立手续。删除原195号令中的“海关核发加工贸易手册”,体现电子化手册在全国范围内将普遍实现,加工贸易管理信息化是未来的大趋势。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应当在经营企业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函后办理手册设立手续:

(一)涉嫌走私,已经被海关立案侦查,案件尚未审结的;

(二)由于管理混乱被海关要求整改,在整改期内的。

①“可以”改为“应当”,表明符合这两种情况就必须缴纳保证金或则保函。②海关可以接受非银行金融机构保函,银行金融机构就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和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

③195号的“涉嫌走私、违规”→“涉嫌走私”,将走私与违规分开处理。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可以要求经营企业在办理手册设立手续时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函:

(一)租赁厂房或者设备的;

(二)首次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

(三)加工贸易手册延期两次(含两次)以上的;

(四)办理异地加工贸易手续的;

(五)涉嫌违规,已经被海关立案调查,案件尚未审结的。

195号令中“海关有理由认为其存在较高监管风险的,可以比照前款规定办理,并书面告知有关企业”被删除,体现了:

① 现在无论是A类还是B类企业,只要是租赁厂房或则设备的,海关可以要求企业交纳保证金或者保函。个人自行揣测,这与在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不少外资企业纷纷非正常撤离不无关系; ②取消书面告知有关企业,简化流程。

第十六条 加工贸易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办理手册设立手续:

(一)进口料件或者出口成品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

(二)加工产品属于国家禁止在我国境内加工生产的;

(三)进口料件不宜实行保税监管的;

(四)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属于国家规定不允许开展加工贸易的;

(五)经营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向海关报核已到期的加工贸易手册,又重新申报设立手册的。

195号令中原第十四条,其中第3项中的“无法”改为“不宜”,说辞比较含糊,不好明确界定。

第十七条 经营企业办理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设立,申报内容、提交单证与事实不符的,海关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货物尚未进口的,海关注销其手册;

(二)货物已进口的,责令企业将货物退运出境。

本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情形下,经营企业可以向海关申请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函,并且继续履行合同。

195号令中原第十六条,其中第2项,“企业可以申请退运”改为“责令企业将货物退运出境”,后面缓和了一下说辞“经营企业可以向海关申请提供保证金和保函”,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海关会要求企业必须退运出境。

第十八条 已经办理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设立手续的经营企业可以向海关领取加工贸易手册分册、续册。

第十九条 加工贸易货物手册设立内容发生变更的,经营企业应当在加工贸易手册有效期内办理变更手续。

需要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的,还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章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加工

第二十条 经营企业进口加工贸易货物,可以从境外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进口,也可以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入。经营企业出口加工贸易货物,可以向境外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出口,也可以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出。

195号令中原第十九条“保税仓库进口,出口监管仓库出口”改为“保税监管场所进口,保税监管场所出口”,海关总署令也要与时俱进。第二十一条 经营企业应当凭加工贸易手册、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等有关单证办理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报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经营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列入海关统计。第二十三条 加工贸易企业开展深加工结转的,转入企业、转出企业应当向各自的主管海关申报,办理实际收发货以及报关手续。具体管理规定由海关总署另行制定并公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得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

(一)不符合海关监管要求,被海关责令限期整改,在整改期内的;

(二)有逾期未报核手册的;

(三)由于涉嫌走私已经被海关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

加工贸易企业未按照海关规定进行收发货的,不得再次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

219号令增加了不得办理深加工结转的情况,加强了对企业收发货的管理。219号令取消了“外发加工业务跨关区的;外发加工后的货物不运回直接出口的;申请外发加工的货物未涉案,但经营企业或者承揽企业涉嫌走私、违规,已被海关立案调查、侦查且未审结的”需要交纳保证金或保函的要求。也取消“申请外发加工的货物之前已向海关提供不低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的,经营企业无需再按照本条前款规定向海关提供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和“经营企业或者承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符合海关监管要求以及申请外发的货物属于涉案货物且案件未审结的,海关不予批准外发加工业务。”意味着对承揽企业和承揽个人放宽了要求。

第二十四条 经营企业开展外发加工业务,应当按照外发加工的相关管理规定自外发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外发加工的新规定

经营企业开展外发加工业务,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转卖给承揽者;承揽者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再次外发。

这条规定曾经在168号令中被删除过。经营企业将全部工序外发加工的,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的同时向海关提供相当于外发加工货物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函。第二十五条 外发加工的成品、剩余料件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货物,经营企业向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不运回本企业。

第二十六条 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实施监管的,经营企业和承揽者应当予以配合。第二十七条 加工贸易货物应当专料专用。经海关核准,经营企业可以在保税料件之间、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进行串换,但是被串换的料件应当属于同一企业,并且应当遵循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不牟利的原则。

来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不得串换。

第二十八条 由于加工工艺需要使用非保税料件的,经营企业应当事先向海关如实申报使用非保税料件的比例、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经营企业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向海关申报的,海关核销时应当在出口成品总耗用量中予以核扣。

第二十九条 经营企业进口料件由于质量存在瑕疵、规格型号与合同不符等原因,需要返还原供货商进行退换,以及由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售后服务需要而出口未加工保税料件的,可以直接向口岸海关办理报关手续。新增加的内容

已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进行退换。第四章加工贸易货物核销

第三十条 经营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并且自加工贸易手册项下最后一批成品出口或者加工贸易手册到期之日起30日内向海关报核。经营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提前终止的,应当自合同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海关报核。第三十一条 经营企业报核时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进口料件、出口成品、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以及单耗等情况,并且按照规定提交相关单证。经营企业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向海关报核,单证齐全、有效的,海关应当受理报核。

第三十二条 海关核销可以采取纸质单证核销、电子数据核销的方式,必要时可以下厂核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海关应当自受理报核之日起30日内予以核销。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延长30日。

第三十三条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成品因故转为内销的,海关凭主管部门准予内销的有效批准文件,对保税进口料件依法征收税款并且加征缓税利息,另有规定的除外。

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第三十四条 经营企业因故将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退运出境的,海关凭有关退运单证核销。

取消了195号令中“经海关批准,经营企业放弃加工贸易货物的,按照海关对放弃进口货物的管理规定办理,海关凭接受放弃的有关单证核销。”

第三十五条 经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规定办理,海关凭有关单证核销。

第三十六条 经营企业遗失加工贸易手册的,应当及时向海关报告。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对遗失的加工贸易手册予以核销。第三十七条 对经核销结案的加工贸易手册,海关向经营企业签发《核销结案通知书》。

第三十八条 经营企业已经办理担保的,海关在核销结案后按照规定解除担保。第三十九条 加工贸易货物的手册设立和核销单证自加工贸易手册核销结案之日起留存3年。

第四十条 加工贸易企业出现分立、合并、破产、解散或者其他停止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情形的,应当及时向海关报告,并且办结海关手续。加工贸易货物被人民法院或者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封存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自加工贸易货物被封存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海关报告。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构成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或者其他违反《海关法》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料件、加工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

加工贸易企业,包括经海关注册登记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订加工贸易进出口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并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以及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已经办理工商营业证(执照)的工厂。单位耗料量,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成品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数量,简称单耗。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承揽者,是指与经营企业签订加工合同,承接经营企业委托的外发加工业务的企业或者个人。

“承揽企业”→承揽者,原先的承揽企业要求是必须经过海关登记注册,具有相应的加工生产能力;现在改为承揽企业或者个人,且放宽了要求,没有强调必须经过海关登记注册,个人认为和现在国家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有关,鼓励民营企业成为承揽企业。

外发加工,是指经营企业委托承揽者对加工贸易货物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最终复出口的行为。

与195号令中“外发加工,是指经营企业因受自身生产特点和条件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相比较,对外发加工的限制减轻了。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或者办理内销等海关手续后,凭规定单证向海关报核,海关按照规定进行核查以后办理解除监管手续的行为。第四十三条 保税工厂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保税工厂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 进料加工保税集团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进料加工保税集团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实施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的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六条 加工贸易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按照海关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相关管理规定办理。

第四十七条 单耗的申报与核定,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单耗的管理规定办理。第四十八条 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进口时先征收税款出口后予以退税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2月26日以海关总署令第113号发布,并经海关总署令第168号、195号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同时废止。

小结:总体看来,新的219号令较之前的监管办法变化不大,本质内容没有变。对于外发加工的监管相对放宽要求。新办法针对现在简政放权的改革政策方针作了一些调整,跟随海关监管逐渐信息化的趋势,简化审批流程,监管重心发生转移。

文/神州数码国信信息技术(苏州)公司 杨晓红

下载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解读海关总署令22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解读海关总署令22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