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小学科学教学论优秀论文-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论
姓 名 季春娣
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本人在工作单位曾经教过一学期的科学教育,我感到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教育界上下都很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近期看了科幻电影《星际穿越》,让我再度感慨,为什么我们国家还拍不出类似的电影。或许,这样的任务要寄托于我们的后代,也就是现在的小学生。学习了《让它落得慢一点》实录后,我深深地感到身为小学教师责任重大,感到只有贯彻好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思路,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加勇于科学探索,敢于突破追求创新的学生。
一是要突出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论讲义中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是,学生们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课堂实录《让它落得慢一点》中,学生们进行自己的实验,电吹风、气球、胶带、钉子、羽毛都成了实验的工具。在课堂中,老师变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们实验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反复做,在成功和失败中探索了科学,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
对于科学探究,一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实录中,老师的角色仅是组织者、引导者。这说明,科学探究活动与观察
实验活动不同。如果学生仅仅是感官参与,就不能算是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活动里有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活动。
二要学生主动参与。《让它落得慢一点》中,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而不是老师明确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如果老师把活动设计规定得很死,第一步需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学生就跟着做什么,最后虽然做出结果来了,但学习变成了模仿性的活动,与科学探究之意相差甚远。
三要学生自主参与。学生它有自己的选择空间、自己的抉择空间,学生们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看,还应该有思维参与的活动,具有实际经历意义的活动,具有科学素养发展意义的活动。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判断某一个活动是不是科学探究活动,特别是我们科学课里的活动。
让学生更好的探究,需要我们改变课堂时间分配和活动空间设计,增加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二是要突出全方面的素养。
传统的理科课程,主要目标是掌握学科知识。但新的科学课程,总目标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课程教育,既要有利于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亦要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让它落得慢一点》中学生边演示边交流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学生接受了建议,进行试验。结果还是不行;学生进行第2次实验: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他们说自己失败了,愿意将失败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上述实录说明,科学课程要重视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我认为,科学精神、科学情感与价值观非常重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仅仅是智商高,那将是不可取的。《让它落得慢一点》教学目标中就提出,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尊重和交往。
科学教育,要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不断遭遇失败,尝试实验中的喜怒哀乐,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和社会中成功与挫折。科学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认识到“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科学需要责任和担当、合作与共享。
如何培养,本人以曾经教过“水的形态变化”为例。在此实例中,首先设定的教育目标就包括培养科学态度与情感,即感受变化的神奇,节约用水。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质疑环节,让学生学会科学怀疑,通过疑问,来进一步探索,安排学生分组实验,两个或几个人一组进行合作,安排分组汇报和交流环节,培养共享共创意识。
三是突出资源投入。
我在小学科学任教过程中,发现当前科学教育改革一大
重点是要真正加大资源投入。当前科学教育课程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首先是师资不足,重视不够。许多学校让主科教师去带科学,认为是一门副科,相对轻松且压力小。多数教师是兼职科学,尽心尽力教学的多是另一门主科,没有太多精力对课程去精研细专。当前的科学课,涉及到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知识面广,新事物多,个别教师显然得不应手。
其次是教学设备条件不足。当前学校所配的教学器械很难满足现行教材需要,实验室器械使用率相对较低。教师要上好科学课,必须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寻找或者自制教具或者学具。部分学校虽然建起了科学实验室,但很多是一般教室,只是挂了一个“科学实验室”或“实验室”的牌子而已。
因此搞好小学科学教育,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大对师资和教学设备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在专门师资力量上加强配备。要加强科学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四是突出开放性。
从课堂实录《让它落得慢一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怎么样让它落得慢一点,老师并没有标准答案,小学科学教育要注重开放性,老师开放心态,开放教法,让学生们在科学的“海洋”里自由驰骋。
一是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要注重知识视野的拓展。比如科学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代同步。再如,作业设计中,可采用种植饲养、小制作科学日记、科学小论文等多种作业方式,培育学生去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情感。
二是时间的开放性。科学的探究仅仅凭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的争议和问题往往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这些都需要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探索。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适当布置实践性的课余作业,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是空间的开放性。注重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如在教学《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自然》等课时,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地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四是资源利用的开放性。要加大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方社区中高等院校、公园、博物馆、科技场馆、图书馆、商店、社区组织、科技站、气象站和各种媒体等等,都是科学教育的资源。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科学课程资源不断增多,信息量大,一线教师要认真选择,加以开发利用。
五是学习评价的开放性。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目标应
从强化应试转变为强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的依据要从以书本为本位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要强化发展性原则,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要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不断提高教学实效。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正在路上,没有终点,它在不断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探究、操作和思考,为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初探优秀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初探优秀论文
导读:小编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科学教学初探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担负着儿童科技创新的启蒙众人。关于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如何做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1.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门课的学习中来,我们就要注意从各个方位设计课堂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1.1 选择好提问的角度。课堂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力求新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水的三态变化”这部分教学中,关于蒸发的概念,我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生硬的概念,而是让学生把水和酒精分别涂在手背上,让学生亲自感受蒸发的过程。这样,学生对蒸发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我让学生描述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在学生的描述中,学生对蒸发有一些理性的了解。这时候,我问同学们,你们能总结一下什么是蒸发吗?这样的问法能使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去开动脑筋,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死记老师总结的概念要强得多。
1.2 安排好问题的梯度。课堂教学中,如果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不能调动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的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探究学习。例如在讲“机械和工具”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
(1)你见过滑轮吗?说说它是什么形状。
(2)你见过的滑轮有什么作用?
(3)探究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4)探究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5)我们来一起设计滑轮组。
学生在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滑轮的认识,由浅入深,一步步深入,最后,通过积极的探究过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3 所提问题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我们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直接在课本中找到的问题尽量少提。要多设计一些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让学生经过探究之后可以获得答案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热和燃烧”这一课时,我给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你认为燃烧需要几个条件呢?
(2)你能找到几种灭火的方法呢?
这样两个问题,学生一下子不容易答全,需要进行探索研究之后才可以一步步找到答案。所以,我们提问题,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能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就能够积极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2.上好实验课,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机会。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每一项实验。作为教师,要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呢,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准备。实验课上所需要的材料,来源广泛,既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资源。因此,学生能准备的材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准备。教师要提示学生在准备材料过程中,注意观察什么,为什么用这些材料。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2 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2.2.1 实验前的指导是保证一节课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检查好学生的预习情况,说明实验要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2.2 实验过程中要适当引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产生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控实验进程。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同学,要及时指导。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某一问题都感到困难,要及时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失误,而这些挫折和失误会给打击他们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要允许他们犯错误,面对对这些挫折和失误,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笔者发现,学生上实验课,积极踊跃,提出的问题多了,问题的含金量也提高了,形成了乐学、好学的良好风气。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看得见,摸得着,直观性强,学生印象深、记得牢、记得准,不但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不但提高了实验技能,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激发、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做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让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将来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论2000字论文
浅谈我国小学科学教育
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基础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应该受到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视,而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起步较晚,且始终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无论是课程的设置、内容,还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历经多次改革,收效也不太明显。大二上学期学校组织见习,我选择了一所天津市不错的小学见习,当时有在职教师带着一起上科学课,实验室的设施是一流的,但是却不像是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室,它更像是高中生的物理或者化学实验室,严肃的白墙上写着“轻拿轻放,爱护器材”。
我是没上过科学课的,当科学课三个字在我一个大学生的脑中蹦出的时候,我也满是憧憬,以为科学课神奇又有趣,不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累人,同学们可以开动自己的小脑瓜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每个人最后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可是,事实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还是一样的结果,验证过程就是老师带着做个小实验,在短短的四十分内迅速无差错的完成。
创新思维体现在哪里?发散思维又怎样在这种形式的科学课中培养起来呢?
查阅资料看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目标,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
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小学科学教育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以前的“自然”把小学阶段科学教育定位为科学的启蒙。虽然定位不大相同,启蒙教育只是了解科学和知道科学,可以通过玩游戏等一些非常自由活泼的形式学科学。而科学素养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上了,它是“自然”的升级版,是以培养公民的科学的素质为己任。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就应该将生动活泼运用到教学中去,启发孩子们热爱科学的本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研究科学”中得到启发,提高能力。小学的知识比较浅显,在中学几天就能学会,但为什么不把小学的知识在中学一并学了呢?由此看来,知识积累不是主要的,对过程的亲立,对探究体验、感悟才是重要的。有了知识的丰富剩下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他们懂得怎么去获取知识。所以现在小学科学教育就是在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把科学变的简单,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实现课程目标必须要有实践才能够探究,而探究中又不乏要提出问题,学生在疑问中接受吸收知识,“做中学”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科学探究与科学发现学习。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明确提
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陶行知提出,“教”与“学”必须以“做”为中心,实行“教学做合一”;陈鹤琴同样也指出“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中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作为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做中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精神。
我国科学起步较晚,重视度不够,应试教育又死死的抓住三大科(语文、数学、英语)不放,所以在老师们家长们的眼中科学就是一门副科,学不学都无所谓,班主任也会 经常性的占去科学课讲习题,做小卷以提高学生们的分数。见习期间,我看到孩子们在科学课上乱哄哄的表现,我就大致明白了,一问他们,学生告诉我,科学课不考试,一般科学课就是他们赶作业的大好时机。西方,早在19世纪初,裴士泰洛齐就倡导在小学进行实物教学(obje-ct teaching)。随着裴士泰洛齐教育思想19世纪中期在欧美各国逐渐传播,以及初等义务教育在这些国家的实施,实物教学形态的科学启蒙教育就已经开始在工业化国家得到推广。而我们国家呢?
陶行知先生在75年前在《儿童科学教育》(1932)的演讲中从普及科学教育的高度告诫国人:“要建设科学的中国,第一步是要使得中国人个个都知道科学,要使个个人对于科学上发生兴趣。年龄稍大的成人们,对于科学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来。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施以一种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科学上的天才。”这就证明着75年前我国的科学教育还没起步,甚至是没有接触过科
学教育。今天,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部门都重新认识到从幼儿园普及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如美国1999年制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普及科学教育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英国1989年开始把小学(从儿童5岁开始)科学列为与语文、数学并重的3门国家核心课程之一;法国从1994年开始从5岁儿童开始“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等等。所有这些国家,没有人再认为儿童的科学教育不重要,各国的科学教育政策清楚地表明,小学课程中,科学与其它学科是同等重要的;小学科学与中学科学也是同等重要的。义务教育10-12年中,科学教育是连贯的、统一的、成体系的。
可是现状依旧是残酷的,我国近年来小学科学课的教材内容的确进一步现代化了,但这主要是指内容的先进性而言的。就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来看,似乎仍像以往一样侧重于科学常识的掌握上。i
学习科学为了培养探究的能力,课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基础,不是方法,我国小学科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小学科学专业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了将来能担起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i初等教育学院 1105班1130140169李晓玲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忠县马灌镇高洞小学校
廖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开展的培训活动,为我们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培训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探究模式下数学学科三大能力的解读。三大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要求我们学习了此能力之后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以提高同学们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课堂教学的一些模式。这些都是对三大能力的具体应用,学习了之后也要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通过这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SMILE”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科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和谐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科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科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科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科学大餐”!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理念,乐学、爱学科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科学方法,体现科学课的灵魂,使科学课上出“科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科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4年秋
第五篇:小学科学
小学综合科教研工作计划------吕欣芯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涵盖学科: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综合科教学工作根据对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全面要求,按照新大纲的指导内容,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电化教育设施,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扎实有效地上好 每一节课。
2、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①教师和教科书不是学生 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针对书后每一章节所学内容,学生自愿结
合,互帮互学,参与实施,完成活动内容;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父母建构“知识窗”,以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树立科研兴校的观念,切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科研工作要立足学校教学,让课题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产生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
4、充分发挥综合组的优势,开展特色教育教学活动。
四、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仪器的运用。
2、继续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新理念,加深理解。
3、以教学为主,教师把重要课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不断地提高教学和教研的能力。
4、加强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同时把实验教学作为研究课。
5、搞好教学协作和一帮一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互相听课、评课。
6、加强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检查,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努力完成教导处下达的教学指标。
7、认真组织期末考试和进行考试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研活动进度安排
1、开学准备工作、备两周新课。
2、制定教研组计划、个人工作计划。
3、各科老师公开课展示。
4、认真组织好各科进行期末考试并进行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