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精彩源于生活
精彩源于生活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小学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生活化的学习环境、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和生活化的课外作业等环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轻松而愉悦地在生活情景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从而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在于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初步的语感和听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灵活运用,造成了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因而教学成效低,遗忘率高,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 美国教育家华特提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应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英语教学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因而,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努力探索并实践这一理论。
一、学习环境生活化,拓展英语教学空间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分成三种:学校、家庭和社会。
1.学校是学生活动的最主要场所,校园语言环境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资源。要重视校园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建设,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英语的良好环境,让校园成为英语习得的有效场所。在校园环境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1)学校尽量做到双语化。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英语的存在,时刻有英语印入眼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等标牌双语化。如: Art Room, Computer Room, Music Room, Teacher’s office等等。校园标语双语化。如:“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 , “Please walk carefully” 等,有的还可配上富有童趣的图画。
(2)班级布置英语化。教室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物品都会“说”英语。墙壁上可以贴许多动物、水果的图片,每一张图片下都有一个英语单词或英语句子,单词句子和图片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五彩缤纷、富有个性化的图案和英语书写会增强吸引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的舞台。还可在每期黑板报上特设一个英语角增添英语儿歌和英语文化知识等,可让学生去找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氛围。
2.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让家中的每一件物品都会“说”英语,时刻成为英语学习的内容,制作英语小标签,比如bed,clock,table,chair,flower,radio,light,vase,plate,cup...贴在具体的物品上,并可摘一些英语的名句,悬挂在家中。让家充满浓浓的英语气息。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在家中做一些DIY。如学习了家庭成员可以制作一张全家福并注明nameagejobhobby...。因此,许多与家庭联系的生活内容都可成为教学的扩展内容。
3.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英语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是学习英语的大课堂,教英语不能脱离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让英语学习充满生活气息,真正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英语也渐渐变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英语店名:KFC JOJO Macdonald's Dicos 等,超市中餐巾纸上的soft, 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商品的说明书上的Made in China…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公共设施英语:toliet, garden, bus stop, airport, station…这些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少儿英语电视节目也日渐丰
爱心
用心
专心
富,如Teddy洪恩英语使学生学到了更多,开阔视眼。还有许多的英语动画片VCD, 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看动画片是一个良方。孩子天生就喜欢动画片。即使英语动画片里大部分语言是他们听不懂的,他们还是抗拒不了鲜艳的色彩、可爱的人物和神奇的故事情节。无形之中,英语又溜进了他们的耳朵,溜进了他们的生活。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中学英语。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尝试与创造,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1.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4 Halloween这一课时,教师可在万圣节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准备好面具、南瓜、蜡烛等,并渗透有关万圣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教学生学唱有关歌曲,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课堂上需要教师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例如,在教5B Unit 6 At a PE lesson这一课时,我先运用Body language, 让学生学会left, right,然后边播放“Rabbit Disco”音乐,边问学生:I can dance.Can you dance?学生自然会答“Yes”或“No”。这时教学句子“Follow me”,并让学生跟着老师跳“Rabbit Disco”,虽然我的舞姿并不优美,动作也不是很到位,但孩子们还是跳得津津有味,要求掌握的句子已脱口而出。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模仿这一特点进行的,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学会了新知,他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3.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景。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所以,我在教学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而对于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jump等单词,可借助彩色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在教单词big、small、long、short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来谈谈“What is long”,“What is short”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进了课堂。
4.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我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Teacher做老师拿粉笔的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 “Is he / she a driver / farmer / doctor / …?”再如学习本套教材4BUnit 4第一课时“Do you like peaches / oranges / …?”等句型时,我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果园图,让学生分别扮演李老师和果农。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扮演角色,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
5.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配套的英语光盘,它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将会对英语越来越有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英语作业生活化,发展学生全面素质
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听一听、说一说
爱心
用心
专心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听懂简单的句子、短文并能够根据指令做事情等。因此,培养听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经常收看电视英语教学、VCD盘中的英语节目来锻炼听力,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全神贯注,把握主要内容,并能进行简单地复述,这样能逐渐达到听说练习的目的。小学生都乐于自我表现且表现欲强,在生活中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外尽量用英语与他人交流,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多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如:每天坚持与家人互致问候语;在班里制定英语交流制度,组织学生用英语相互问候;课前几分钟 free talk;课前唱英文歌曲,开展班级英文歌曲比赛,评选出“小歌星”;或举行英语讲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学生们兴趣高涨。2.读一读、写一写
生活中除了可以朗读教材上的内容,还可以读一些课外报纸杂志,收集英文报纸中的故事、消息、广告,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为了拓展教学内容,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写的机会.在学习了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subject /sport /animal? 等话题后,我布置了让学生课后当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使其能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用英语交流的乐趣和英语的魅力,最后还要做一回“小记者汇报” 3.猜一猜,比一比
学生有兴趣的东西,才能学好。而小学生比较喜欢猜谜语。可以每人创作一本英语谜语集。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英文的小谜语,小谚语来一个猜一猜、比一比的活动,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视野,了解西方的文化风俗,提高自身的修养。如,谜语:
(1).What goes on four legs in the morning,on two at noon,and on three in the evening?什么走路开始用四条腿,后来用两条腿,最后用三条腿?(people)(2).What has hands but no feet,a face but no eyes,tells but not talk?(clock)(3).What is black when it is clean and white when it is dirty?(blackboard)谚语:
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好书如挚友。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诚然,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只有将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
爱心
用心
专心
第二篇:精彩源于奉献演讲稿
精彩源于奉献
我常常看到绿地上零落的小草,带着被粗鲁践踏过的痕迹,我不禁想问问,那些踩过它们的人难道未看见“小草也有生命”这样动情的忠告吗?我也常常听说昏迷在路上的老人得到的不是热情的帮助,而是漠然的围观,我想质问那些人,质问他们的无动于衷。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抱怨生活不精彩,每天过得索然无味。这些过得不精彩的人往往不是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就是受金钱、名利诱惑而一度迷失生活方向、失去生活重心的人。前者不愿与人分享他们的快乐;后者则贪婪物质上的高层次享受。两者都有着过多的私欲,又怎么体会到人生的精彩呢?
在中国,不用等到天崩地裂,不用等到天灾人祸,金钱早已在人们心中划上一道道残忍的伤口。是慈善捐赠,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一丝阳光,带来了一阵暖意,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钱所划出的伤痕。
这世界原很美丽,是无情使她变得丑陋;这世界本很丑陋,是真情使她绽放美丽。
我很喜欢雪莱的一句话: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它深刻的指出爱心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在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中,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语言:因为爱,我们营造起宽容和理解的社会氛围;因为爱,我们不再有不必要的争执和摩擦;因为爱,我们愿意向一位陷入困境的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爱,我们不忍心去破坏我们可爱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
可有的人对于“爱心”、“奉献”这一神圣字眼却是那样地藐视。甚至有的人还会指责,为难慈善家们,使得慈善家在捐赠时面临种种尴尬:怕“露富”,怕钱去向不明,怕流言说他们是在卖弄,是在打广告。
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人类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星球上万物的灵长,是因为我们懂得互助。这种互助,不局限于获取物质,更在于精神上的理解与安慰,发自内心的关怀与付出。还因为我们懂得:有更多的人分担痛苦,痛苦就会减轻;有更多的人共享幸福,幸福便会加倍。
是的,惟有奉献,才能完善我们的生命!惟有奉献,才能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惟有奉献,才能体味生活的精彩。
一滴水足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分帮助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再也不会找不到生活的方向,那些受金钱名利诱惑的人再也不会盲目地追求享受了,因为奉献让生活变得如此精彩!让我们一起把爱的阳光照进慈善事业的每一个环节,让爱心清除悲伤的瓦砾,拆除绝望的断墙,让慈善事业充满生命力,让爱心点燃希望的火把,敲响进击的鼓点。让我们共同用爱创建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的中卫充满爱的光芒,让中卫因你因我而更加和谐精彩!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爱心去滋润那些有困难人们的心田,用真情去缓解他们暂时的贫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一点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第三篇:作文,源于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
摘 要:有些教师怕教作文,部分学生怕写作文,这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深入生活、培养情感、注意观察、积累素材、真实作文”的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实践证明,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写作;丰富素材;写作方法;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81-01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怎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养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
一、重积累,丰富素材
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
1、以自然、社会、生活为背景,组织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人的外貌、神情、言行、性格,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观察自然景观,观察天气变化。由于学生的主要时间在学校,更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典型的新闻、电影、风土人情等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积累习作素材,陶冶情操。
2、以语文课外活动为媒介,丰富学生的生活
为使学生写好某一类作文,我们通过组织学生有意识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有话可说。如要使学生写好“记一次篮球赛”,我们在写之前组织同规班进行淘汰赛。决赛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素材,动笔时,情绪高涨,文章洋洋洒洒。搜肠刮肚的情况不见了。再如,我们将学生举办的庆祝元旦、庆祝“六一”的联欢会、文艺表演、学生的特长展示会等等都拍摄了下来,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为学生习作积累了素材。
3、走出校门,开阔眼界
平时,我们的作文课不局限于作文课堂,而是把学生带出校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到商厦、农贸市场等去看一看,观察商品的种类,物价,销售情况等。由于素材不断积累,学生开阔了眼界,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在县市、矿局组织的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每次都有我们的学生获奖。
4、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此,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上万册的图书,采取“定向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的办法,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要求家长积极的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快捷、高效的网络,如向学生介绍《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培养学生查询信息、阅读信息、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等信息素养,从而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
二、重指导,教给方法
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要转化为习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
首先我们注重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观察动物,一是观察动物的外形,二是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三是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再如观察景物,一是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角度;二是有顺序地观察,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由主到次,由深入浅,由表及里;三是观察时要动静结合,如聚散的云彩、飞驰的汽车、风中摇曳的花朵等等,我们观察时既要注意它的动态,也要注意它的静态;四是要调动多种感官经常观察,不但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手摸一摸,用鼻闻一闻,甚至用舌头尝一尝,充分借助多种感官捕捉到景物的特点。
其次我们注重教给学生表达方法。如写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人的外貌、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尽量要口语化,不要长篇大论,总之语气要自然,句子要短;还要通过对话尽量表现人物的性格。
三、多鼓励,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1、改革作文评价方法
我们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制定适合其发展的“习作目标”。如在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进行看图想象练习说话时,对于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是在“通顺、连贯”的基础上,还必须“生动、精彩”;而对于习作水平中等的同学是要求“能展开想象,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对于习作水平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则要求“说的句子通顺、连贯”即可。这样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不断向高一层次目标迈进。同时我们特别强调作文的面批、面改,使教师的习作讲评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2、组织多项习作竞赛活动
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多项与习作有关的各类竞赛,如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自选精彩片段背诵比赛、即兴说话比赛、新人新事报告会、演讲比赛、自编优秀作文选比赛等,并且鼓励学生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
3、展示学生习作成果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学习园地”、“习作展览栏”展览学生的习作,满足学生作文的发表欲;将学生在各级各类习作竞赛中获奖的习作进行展览,激励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来。我们还每学年汇编一本同级部优秀习作选,记载学生作文方面取得的成果。在本班、级部交流,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总之,让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作文会一天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作文源于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 二实小
马利红
生活是作文的“原料”,正如宋代大诗人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涓涓清流离不开源头活水,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要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训练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事中年级语文教学三年来,我坚持“以生活为源,以学生为主,以创新为本,以课堂为突破口”,努力改革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试验已初见成效。
一、全方位解放学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对今天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
作文教学必然要求学生思维的参与,而且思维的深度广度直接决定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思维的自由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想,而不要让学生按教师指引的套路发表并不真实的观点。
2、“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动口”的往往是老师,或者是学生针对老师一连串轰炸式的提问作答,而挤掉了让学生自己做一做、摆一摆、写一写的时间。
3、“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观察课堂上的事物,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观察课外、校外的客观世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4、“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 而今的作文指导“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很盛行,应让学生尽情表达,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实现从说到写的顺利转变。
5、“解放时间”——让学生活动
许多作文指导课,学生表面上参与了,但时间不够,匆匆忙忙。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要长短结合,收放自如。学生如果乐此不彼时,让他压上几小时写作又何妨。
6、“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
作文教学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由命题,选材构思,展开合理的想像,用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让学生在没有约束,没有框框的空间里,真正做到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二、拓宽作文内容
1、读写日记
读,以所读的小学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为范例,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写,根据所“读”的阅读材料,有感而发,进行写作训练。
2、艺术作文
将音乐、美术、劳技等艺术学科的教学渗透进作文教学,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教育与启迪后,由内心的冲动而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快乐地进行作文。把音乐、美术中的欣赏、感悟化为文字。如写绘画的构思,写听到乐曲后想像到的,还可以给乐配画或给画配乐等。手工劳动一件件作品的完成,常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那么就把自己制作的过程写下来,肯定是一篇童趣盎然的好文章。
3、实用作文
为了使学生获得足以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教学也应增加实用性。把社会及市场领域所必需的作文技能作为作文内容进行训练,诸如写广告、写商标、写产品介绍、写调查报告等等,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技能学以致用。我们发动学生利用假日小队活动调查家乡的空气污染情况,完成了“还我清新世界”的调查报告;调查了商品价格差异,通过对几家超市中价格的考察,得出“买东西要货比三家”的结论。
4、生活作文
把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真实的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把丰富的假日小队活动、多彩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学生有了对生活素材的 丰厚积累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题目可以自拟,体裁可以自定,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5、想想作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更新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是富于幻想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作用,想到昆虫的言行;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以幻想作文训练的形式,让儿童在作文中尽情的表现自己的欢乐憧憬,把写实与虚构融为一体,从而为作文教学辟一条新路。我们带孩子投身自然、遥想未来、科学幻想等,让他们纯真的心灵插上想像的翅膀。
三、改变作文形式
1、改变过去统一的每单元两节作文指导课为每单元一节,创设融作文交流、指导、讲评为一体的开放式作文课堂结构。及时交流讲评,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课堂交流要注意两点:
(1)以鼓励为主。在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于公开讲评。原则上不公开批语差生作文,以免伤害其自尊心。
(2)以自评为主。作文交流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作者自评,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再引导其他学生互评,让他们说出所评作文好的地方。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作文即使有不足之处,教师也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
2、改变以往每单元必有一篇“大作文”的形式,而把作文训练“日记化”。把一次作文的要求,分散到几篇日记中去逐步完成,已降低作文难度,也免去了学生的冥思苦想,做无米之炊。
总之,让学生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得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第五篇:经验源于生活
经验源于生活,启示来自实验。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这无数的第一次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像一个个欢快的脚印,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最令我忘的,是第一次做实验。
八年级的一节物理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蜡烛在水里仍可燃烧。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激起了万丈波澜,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常说“水火不容吗?蜡烛怎么可能在水里燃烧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好容易熬到了周末,准备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看老师的话是真是假。
我很快找来一根蜡烛和一个盆子,我把蜡烛固定在水盆底上,然后往盆子里倒入比蜡烛边缘稍微低一点儿的水,再把蜡烛点燃。一切准备好后,我便拉过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耐心地等待着。我盯着盆中蜡烛上一跳一跳的小火苗,心也不由得跟着七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实验是否成功呢?蜡烛是不是真的在水里燃烧?但现在能做也只有等待而已。我全神注地凝视着那微弱的烛光,直到眼睛看得酸痛了,也不原把视线转移开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等了好久,蜡烛还未烧到水面。我抬手揉揉涩痛的双眼,心里不停抱怨:为什么这么慢呀,快点快点!可蜡烛丝毫没有觉察到我此时的心急如焚。仍是优哉游哉地闪动着小小的火苗。我渐渐开始不耐烦起来,于是就想做点儿什么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随手抓起一张报纸,一本正经地看起来。可我身在曹营心在汉,人还很“认真”地看报纸,但心却飞回了还在慢悠悠烧着的蜡烛那儿了。我很快又按捺不住自己了,扔开报纸又走身了水盆。
好长一段时间过去了,蜡烛终于十分接近水面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蜡烛以“龟速”向下挪移着,慢慢地、慢慢地、竟真的沉下了水里!只见一层薄薄的壳小心翼翼地“拥抱”着那微微跳动的炎苗,实验成功了!我迫不及待就去寻找答案,谜底随之揭开,原来那一层壳是蜡烛的“外衣”它叫蜡壳,当蜡烛燃烧到与水面刘平时,正是蜡壳“挺身而出”保护住了火苗不被子水淹灭。
我第一次做实验就尝到了成功,谁能说这不是幸运的事呢?它让我懂得了:生活是充满色彩的,它带给我们的乐趣无处不出,只要勇敢地去尝试,大胆地去探索,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次的做实验,给了我无限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