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该如何“动”起来?—— 学校“聚焦课堂”后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该如何“动”起来? —— 学校“聚焦课堂”后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培育育才课程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2年4月学校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普通高中研究所联手,开展了“聚焦课堂”活动,由四位教师对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的交流。应该说此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是对学校2010年暑假“关于好课标准培训”的一次实践和检验。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从讲课、听课到评课,使我收获颇多。同时,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有效互动问题也有许多感触。
新课改主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互动”是伴随着新课程实施而出现的新理念,它和“自主”“合作”一起成为课堂改革以来使用率最高的词汇,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成为课堂上老师们努力的目标。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们在历史课堂上设计的活动五花八门。对于现在活动花样百出的历史课堂,有人甚至做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历史课上成了政治课,政治课上成了班会课”。到底,什么是课堂互动?历史课追求的“动”起来是什么呢?
课堂互动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建构;是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及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在互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扩充教材内容,并参照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和信息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教师是互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生动的教学情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适时指导和帮助,同时作为一位普通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互动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应该说,课堂互动不是简单的教学程序,而是通过有意义的互动作用达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拓视野。通过互动,要使学生在
学会语言运用的同时,也不断地完美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过分的追求互动形式以至于忽略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和目的。
以《宋明理学》这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让学生“动”起来,有一位教师在讲解了宋明理学主要派别及其观点后,通过列表的形式让前后桌四个学生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进行比较。考虑到本课的难度,再加上讨论是在学生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让学生要根据细化的比较条目得出最后的结论,可想而知讨论效果会怎样?还有一位教师让学生穿越回中国古代,假设南宋的朱熹和明代的王阳明相遇,他们之间会关于“理”产生怎样的对话?在“穿越”这个流行词出现后学生先是精神一振,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则是在课本上找出答案,将其生硬的读了出来,很多学生的情绪又变得非常低落。而对于活动后的评价,各位教师更多的选择了忽略。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类似的活动到底能不能真正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目的?
正如孔繁刚教授所说:历史课的“动”起来归根结底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果学生在思维上没有跟上,没有真正的动起来,那么,一节课活动再多再丰富,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很多。如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把握问题中心的原则。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深入的去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上的。前文所举案例就是很明显的表层和形式上的表现。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入的去思考?我想最主要的则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学科教学内容(思想、方法、知识)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设置问题情境)。
关于设置问题情境,我想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认识。设置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际机会,使学生能进行学习的深刻自我体验,这种体验会让学生意识到自我力量的存在,从而有效地增强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当然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不是某个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全班学生集体讨论、集体解决。这样,问题教学就会 2
收到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效果。
那么,教师如何提问?我认为首先所提问题要有思维价值。只有具备思维价值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正如钱梦龙老师:“问题提的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的浪花。”其次,理答要积极引导。教师要尊重、倾听、鼓励和称赞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叫一个学生回答,但绝不能让其他学生脱离思考。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要注视发言者,并给予评价,如有不足还可以举手补充。教师在理答时则要善于追问,有追问才有探究,知其然才可以知其所以然,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所有的结论,在追问中生成。
由此可见,课堂互动合作学习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所涉及的问题,而开放式、答案不是唯一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交流。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空白”,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和创造空间。更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学生能够依托并运用课本知识提问,而不是用课本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要有一定的高度,同时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能更有效的进行调控,并使活动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活动,让高中的历史课“动”起来,教师就应当不断地提高课堂互动的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能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组织互动。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充当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思想要革新,教学内容要更新,教学模式要创新。新课程下实现课堂有效互动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大胆的设计创新能力。这样,新课程标准下课堂互动就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从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动机,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张贵新、侯国范:《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
2002年版。
3.叶昂龙:《“自主式”教学设计荟萃》,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5.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7.赵亚夫:《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急需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我们地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效率 地图 地理技能 学习兴趣 正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课改提出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要求以学为主,以教为辅,还课堂给学生。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也在不断学习与探索,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力求教学多元化、创新化。这期间我们地理教师紧跟课改步伐,积极投身课改,认真参与课改的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努力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中不断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会不断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本人现结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浅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放下“师”的权威架子,要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实验、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教地理,学地理,都离不开地图,“无图不成书,无图不成题”。这是
地理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教材,是地理学科的骨架。是学生汲取重要知识的源泉。它不仅是地理学科研究重要对象,也是学习和研究地理的手段,同时也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和使用地图,可以获得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联系、地理原理和地理成因、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动态变化等信息。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教学,重视利用地图解决地理教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三、教会学生掌握地理技能
技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活动的活动方式与能力倾向。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习地理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地理技能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为基础,例如,根据气温降水量 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要以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特知识作为基础。而地理技能的掌握又大大促进地理知识的掌 握学习,例如,学生能够熟练地根据气温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 特征的进一步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一、地理技能的教学
根据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下述问题: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 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 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2、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
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 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 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可见,这一步骤成为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
3、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 1
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 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四、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喜好的情感。有了兴趣才能驱动学生自主地学、努力地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可塑性好,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策划每一堂地理课,添加一些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引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渴望,从而顺势引入正题。比如上“洋流”这一小节,在讲述风海流的时候,就可引入“当年,航海家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做了标志的椰子壳扔入大海,后来居然在法国的比斯开湾被发现”的这一故事。并设置疑问,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在分析补偿流时,可设置疑问:“为什么在秘鲁附近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渔场?”在介绍密度流时,又可以利用“在二战之时,英国及其盟军严密封锁了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然而德国潜艇却能自由出入此海峡,袭击英国战舰,致使英国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一事件,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无穷奥妙和现实意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又何愁他们不乐意学好地理呢?(二)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在学生的观念中地理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难懂的又没有什么用的学科。但事实上,地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科学,是一门与社会现实关联性很强的学科。一切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乡土地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政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就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比如讲“气象灾害”一节时,我们可用近期某一台风为例,讲述暴雨与洪涝灾害;更可以用去年6月13日在崇雅中学发生的洪灾事件,通过图片、视频等介绍气象灾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又以岭南地 2
区的春旱和某一年冬季本区荔枝的冻害为例,来讲述干旱与寒潮灾害。所有这些鲜活的乡土地理,都可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与我们的现实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地理。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颇多,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本校条件、情况的具体措施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课标,活化教材,提高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优化课堂结构,狠抓落实,始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第三篇: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
摘要: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各级学校尤其是高中改革步伐很大,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自身定位的必须。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西大博仁补习学校老师认为,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从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论文格式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五,教师解放思想,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权”。首先,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其次,下放教学字词权。西大博仁补习学校认为,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再次,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三、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第二、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第三、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总之,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不断的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第四篇:新课改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 今年秋季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这一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对信息技术课程有新的认识、新的定位。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设置、目标、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这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是一次考验和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教师应该思考新课程的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并以积极的姿态对待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的根本性的变革,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探究式教学
2004年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市启动高中课程新课改,今年是我们省新课改实施的第一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不断地探索、研究,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今后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应该怎么开展呢?在此做以下几点思考:
一、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课标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到等五个模块。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们看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设置的基点提升了,高中阶段统一学习必修模块,并至少选修一门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是对初中所学知识的整合、升华,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感兴趣的某一领域。这样所有学生都会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获得提高。
二、了解分析学生情况,制订教学策略
新课程设置的基点提升了,假定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学生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在教学前我们要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等。即要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教师要在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转变观念 新课改是对我们每位教师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也能促进我们的成长,加快我们专业知识技能和自身素养的提高。如必修部分的教学内容看起来浅了,但其涉及的知识面却广了,一节看似简单的课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去精心备课。以前很多老师甚至包括一些信息技术课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操作课,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真正从计算机课转变到信息技术课,不能把计算机课和信息技术课划等号。
在新课程理念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仅仅传授知识转变到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转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打破学科间的局限,注意整合,这点在新教材已有明显体现。古希腊生物学家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相信随着老师“教”的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也会逐步转变。
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逐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改的目标是从面向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片面发展转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多种教学形式来实现目标:
1、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操作能力较好的和操作能力相对弱一些的,目前状况是前者占大部分,对这两部分学生,要区别对待,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要安排出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形式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辅导,当然也要关注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如对编程,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任务驱动式教学。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比以前更多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而且是设计较巧妙较贴近实际生活的任务驱动方式。只有任务适当,学生才会去分析问题、去探究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才会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等。
3、自主探究式教学。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已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升华,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不强,教学上我们要根据学情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是学生需要经过认真探索才能解决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我们要允许并接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但学生要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培养。
4、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强调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更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并吸取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参与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当前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转变观念,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养。在工作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索的氛围,引导学生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电脑教育报》
[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教学实践研究》 李冬梅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4]《谈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韩希文
湖北省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周静
***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唐
銮
顶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三年多来,我省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由于传统的影响,一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忽视教学的主体性;一些教师全盘否定传统,“为新而新”,课堂呈现出一片虚假繁荣。这些现象必然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出现,严重地制约着新课改目标的实现。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可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只有抓住学习的主体,突出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才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一年来南京市“个人课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研究的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祈盼同仁指教。
一、把握、理解“两标”,明确教学方向
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行动指南。这里的“两标”是指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两标”,才有可能实现课改目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理解课程标准呢?
第一,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这里的宏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高中历史全部必修和选修模块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即课程目标。中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某一学习模块后所能达到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课程标准对《历史·必修(Ⅱ)》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规定:“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这段文字就是明确规定学生在学完必修(Ⅱ)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微观目标,是指具体的内容标准,即模块的学习要点。课程标准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是一个系统,它共同构成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目标。
第二,正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等层次要求。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此没有表述。鉴于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的一贯性,教师可借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将“内容标准”中的学习要点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正确理解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考试目标,是基于课程目标的一种测量标准。考试目标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如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和选拔性考试目标。前者应以课程目标为基础;后者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考查。
综上分析可知,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1)教学过程要作整体设计,从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到微观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2)在讲授学习内容时,要按照课程标准,梳理具体的层次要求。抓住重点难点,并在授课前向学生展示,让目标在师生心 中。(3)在教学中,应围绕课程目标,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是否拓展教学内容。
二、营造乐学氛围,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决赛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内容标准》梳理出教学内容中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和教学重点,通过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图片资料、影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引出问题,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投入新内容的学习,使教与学同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和学习状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既可以用于新课题的导人,也可以用于知识间的过渡、历史事物的论证和探讨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重视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
实践证明,缺乏有效指导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有将教师合理有效的指导或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成果。从师生互动层面看,首先,坚持高效讲授与自学指导相结合。教师高效讲授,是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讲授的内容要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侧重重点、难点和疑点;“新”是指教师适当补充新内容(或材料),有选择地介绍新观点、新的研究成果或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深”指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讲授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并非无限拔高),对学生设置学习“障碍”,有利于驱动他们的“内部诱因”。而对学生的自学,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才更有效。
其次,教师引导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讨论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课而言,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疑问,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这些疑问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联结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中教材重点难点,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同时疑问要确保
有梯度,适用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具有典型性与示范性。使学生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当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了疑难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联想已有知识,各个击破。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再次,教师引导与学生个性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认知的差异,有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理解程度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这些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设计,让他们对知识都有所体验,从而获得珍贵的新知识,彰显各自的个性。例如:一位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明治维新时期“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也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摆脱半殖民地的危机,有利于深化改革;还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也推动了日本对外侵略,奴役和掠夺其他民族。学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富国强兵思想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是各自个性彰显的体现,也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探寻后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识,并加以适当的方法指导,自然会得出初步的共识,即日本的富国强兵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引导与彰显学生个性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价值,而且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博采众长”,掌握学习历史、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生生互动层面看,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间合作的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的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可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提高课堂 绩效,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历史事物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一个历史事件中往往蕴含着诸多因素,在有限的时间里,仅靠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解决,借助学生间的合作来提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走向世界的日本》一课时,让学生合作探究俄日改革的差异及其原因。他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学生去研究两国改革的政治差异;一组学生去研究改革的经济差异;一组学生重点研究改革差异的原因。通过分组重点学习与合作探究、讨论,三组分别选派代表宣读合作研究的成果,当学生宣读的成果中有错误或不足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完善,最终共同完成了这个题目的探究。可见,在生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名组织者,更是一名指挥者和调控者,同时也是一名参与者和引导者,并且根据学生的实践把个人和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变成集体的智慧。
总之,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时机,突出方法的指导,包括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活动方法等,因为掌握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四、挖掘资源。合理渗透。升华情感
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的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而体验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本质就是公民素质中的人格教育。其内容包括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坚强不屈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民主科学和法制的意识、开放的世界意识、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和载体,依托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合理解读史实,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有效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壮观的历史画面,体会历史智慧,认同历史文化,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自然生成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加强检测,及时评价,巩固提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鉴别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现实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对于课堂检测要及时反馈、矫正。课后练习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②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③紧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和提高。④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当然,对学生的全面考核,除了检测学生的成绩以外,还要将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加以记载,存入学生档案袋中,体现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发挥积极性与参与性,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总之,高效课堂建设的途径很多,教师明确目标、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变“主演”为“导演”,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前提;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突出主体,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关系,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建设高效课堂、推动课改深入的保证。愿我们所有教师牢记肖川老师的话:教师要“围绕学生转,教学方式围绕学习方式转”,身体力行,善学习、勤思考、勇实践,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高效课堂建设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