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鸣县创建“壮乡新村 美丽伏唐”先锋示范屯纪实
生态宜居
和谐宜业
休闲宜游
武鸣县倾力打造 “壮乡新村 美丽伏唐”先锋示范屯
2013年10月,宁武镇伏唐村伏唐屯被列为南宁市新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项目之一。武鸣县紧紧围绕“壮乡新村
美丽伏唐”创建主题,以“党建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党建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在推进新村建设过程中,特别在基础建设、发展生产、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先锋引领以及核心领导作用,将伏唐屯打造成“全国知名、全区一流”的城乡统筹示范村、壮乡民族示范村和生态农业旅游示范村“三张名片”
伏唐屯位于宁武镇东南部,东靠双桥镇,西邻本镇长安村,交通便利,距武鸣至南宁城市大道2.2公里,距武鸣县城15公里,距首府南宁市18公里,都南高速公路从屯边穿过,风景秀丽,土地肥沃,人民安居乐业。全屯共有131户485人,设党小组1个,党员6名。总耕地面积4000多亩,其中水田120亩。近年来,该屯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引进以金富田观光农业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农资企业,进一步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全屯近4000亩土地已流转给金富田公司,实现了农业走向专业化绿色环保轨道,劳动力从农业向服务业、运输业转型,村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人均年收入达万元。
抓铁有痕
全力推进综合示范村建设
为确保该屯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该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10月份以来,武鸣县全力推进综合示范村建设,突出党委政府主导,建立高效强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合示范村建设,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临一线指挥,建立现场指挥部,县、镇、村工作组全脱产驻村开展工作。将项目建设倒计时安排,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每一天,做到“每日一计划、一小结,每周一例会”。突出村民群众主体作用,建立村民民主协商制度。创立“一组两会”制度,成立党小组,召开群众大会选举产生村理事会和户代会,采取党小组调研提议、户代会协商决议、理事会执行实施的方式推进工作。突出规划设计引领作用,建立公开公平的设计择优制度。聘请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湖南现代休闲农业规划研究院两家设计单位同时进行规划设计,先后四次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采取优中选优的方式最终确定设计方案。通过市场运作,引进金富田农业科技休闲公司目前产业园区基本成型,园区面积共6000亩,建成46公里的园区道路、8个蓄水池(容量共2万立方米),全园基本实现全自动滴灌,甘蔗、香蕉、火龙果、荷花等作物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园区吸纳全村三分之一劳力就地转移就业。
创新机制
推行“一组两会”民主管理
武鸣县为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
伏唐屯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具有壮族风情、生态良好、特色鲜明、具有产业优势的集农家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发展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围绕党组织引领村民自治团体共建共促新农村发展的思路,推行“一组两会”协商自治制度,建立屯党小组(党支部),成立屯户主会、理事会“两会”,构建“屯党支部负责谋事,户主会负责定事,理事会负责执事”的屯级协商自治制度,实现屯级党小组(党支部)带领村民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新突破。
设小组长(支部书记)1名,成员由屯内其他的5名党员组成。党小组(党支部)负责调研收集屯内群众社交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对涉及屯内大多数人利益的如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资产处置、分配上级下达的各种指标、重大建设项目等进行研究提出工作方案。在伏唐屯创建南宁市综合示范村建设中,收集群众在旧房评估、临时安置、整体拆旧、风貌改造、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内容的意见、建议,向户主会提交议题、方案,指导、组织户主会的召开。为决策机构,设会长1名,小组长若干名。户主会的主要职责是包括对党小组(党支部)的议题、方案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决议,交由理事会执行并监督其执行情况。为执事机构,由户主会选举产生,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成员一般由7至9人,由屯中公道正派、懂经济、会管理、威望高的党员、村民代表、致富能手组成。理事会执行户主会决议、决定,并将决议结果、决议实施结果向村民公示,受党小组(党支部)、户主会监督。“一组两会”执行“四步阳光议事法”,即党小组调研提议→户主(代)会协商议决→理事会执行实施→议决和实施
结果公开。
为了更好发挥“一组两会”建设新伏唐的带动作用,今年11月,宁武镇领导还前往“一组两会”的发源地——贵港市覃塘区良岭屯学习参观,回来后在充分吸收先进经验、构建“屯党支部负责谋事,户主负责定事,理事会负责执事”框架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实际提出了“四步阳光议事法”,即党小组调研提议、户代会协商议决、理事会执行实施、议决和实施结果公开,开设公开栏将项目推进进程、决议落实情况等向群众进行阳光通报,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示范点建设成为阳光工程。通过多次召开户代会、党小组上门做工作、再由户代会协商决议的方式,不仅(确定了伏唐屯综合示范点建设“六个统一”原则),而且95%的农户签字确认了(住户成功签订了)新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意向书。(拆旧建新方案、临时安置方案、确定评估公司等重大决议先后也采取了“一组两会”协商自治方式得意顺利落实。)也还先后通过了拆旧建新方案、确定评估公司等重大决议,充分调动起了伏唐屯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截至目前,伏唐屯的户代会已经召开30多次,理事会也每周碰头开会,解决了旧房评估、临时安置、整体拆旧、风貌改造、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问题。
“五个一”合力
打造一流示范新村
武鸣县依据国家4A级旅游区与广西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从项目设置、硬件设施、安全保障、清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高规格建设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伏唐旅游休闲区。
打造一个科技、规模种植农业区。以生态、有机、高产、高效农业为主题,规模化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科技作物,主要包括种植高产耐旱防虫甘蔗新品种、高产耐旱木薯、特色台湾水果、东盟国家名优花卉等高附加值农作物,并且在国家及自治区农业、科研及其他涉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农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水利改造等逐步稳定生态科技作物的种植,并逐步实现所用特色种苗自育化,产品生产有机化,生产过程循环化、销售渠道特许化,产品物流社会化等农业战略联盟方式发展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特色农副产品供应南宁市,打造科技、规模种植农业区。
打造一个休闲农业区。伏唐屯将围绕农村土地的最基本功能——即“农村种养”来安排项目的经营内容,通过二至三年的努力,在保持原有自然地形、地貌和原生态完整性的基础上,将其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等依据景观特征、植物特点来拓展经营内容,融入生态休闲、观光度假、健康疗养、体验参与等形态,开展多种经营。同时开辟一块“游客纪念林”,由游客自己挑选喜欢的花木在纪念林进行种植,由游客命名,并悬挂标识,游客可以随时来看望自己种植的花木,形成以参与农事活动为主的体验型农业基地。围绕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耕节、赏荷节、火龙果节、葡萄节等农业节庆品牌,形成 “以民俗农耕文化为主的传承庆典节”的经营内容。
建立一个人力资源中转站。中转站以“服务群众、促进就业、增加收
入”为宗旨,内提群众素质,外优创业环境,多角度为村民提供就业服务工作,实现劳动力就业转移。
(1)组建就业信息传递网络家园。对所伏唐屯内有就业愿望的群众进行登记,并建立相关分类台账,在屯中心广场设立就业信息发布栏,每周更新岗位信息,使劳动力及时了解招聘岗位信息采集就业信息。利用手机信息群发平台,把招聘、培训信息发布到村民手机上,开通一条便民服务新通道。
(2)依托镇、村培训机构、远程教育系统及屯级党校,开展具有针对性就业创业培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务工本领和技能,增强村民法律意识。至 2014 年 6 月,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以上,使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农民全员接受免费职业培训。其中,举办技能培训班3期以上,对已进入或准备进入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外出务工知识培训3期以上,重点开展外出务工常识、法律维权、生产安全知识、就业岗位、农家乐专业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努力实现培训后的有效转移就业。举办创业培训2期以上,对致富带头人和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进行政策法规、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创业技能等知识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力争每年培训300人次以上,每个劳动力掌握1—2门职业技能。
(3)搭建民企交流平台,当好群众和企业连线的“红娘”。深入调研,及时沟通,将农民思想状况和企业用工状况进行有效对接,强化服务引导,实现集约化用工和效率效益双提升。
成立一个农家乐协会。以协会形式将全屯群众变成一个利益共享联合体,共同打造伏唐屯农家乐品牌,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1)重点培育四种农家乐经营模式。农家餐馆型——挖掘原汁原味的当地农家菜以及武鸣壮民族美食文化,打造具有个性特征的农家土菜餐饮文化;农家旅馆型——围绕壮乡新村特色,突出亲近自然,展示壮乡风貌,吸引大量游客来体验农家生活,真正体验农村回归大自然的纯朴乡村生活;农家营地型——让游客亲手种菜、摘菜、做菜,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吸引城市学生来体验农耕生活;休闲度假型——依托山水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满足城镇工薪阶层的短期度假要求。
(2)强化会员培训。将农家乐从业人员纳入“领头雁培训工程”,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加大对农家乐的经营理念、服务规范、烹饪技术、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培训引导,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组织经营户到区内外农家乐知名地区参观学习,邀请相关专家讲解经营农家乐知识,邀请农家乐成功经营户“现身说法”,提升规模、品牌效应。
(3)规划党员农家乐管理。在经营农家乐的党员中开展“亮证经营”,即伏唐屯党员户、伏唐屯党员接待户、伏唐屯党员接待示范户,在门前显眼位置亮出党员身份标识牌,并写上各项服务承诺、监督电话等内容。(4)组建“伏唐人家”文娱队。组建“伏唐人家”文娱队,定期在文化广场演出,把民风、民谣、民歌引入农家乐,展示农村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特色,提高农家乐内涵。
(5)建立产业帮扶机制。在农家乐建设过程中,在党小组(党支部)引领下,协会充分发挥骨干及领头人的带动作用,为广大村民提供资金、技术帮扶,通过产业联带、产业互助、产业互评,推动伏唐屯农家乐产业 的整体发展。根据伏唐村发展和产业实际,积极培育1—2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火龙果、葡萄、茂谷柑等产业示范地,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6)创建伏唐屯农家乐旅游推介网站。注册、成立伏唐屯农家乐旅游推介网站,统一农家乐的品牌形象及其标识,实行农家乐的连锁经营,利用网络全方位的推介伏唐屯的农家乐旅游。
(7)规范伏唐屯农家乐的星级评比机制。制定伏唐屯农家乐星级评比标准,在全体从事农家乐经营户中开展评比活动。
成立一个经济发展合作社。成立伏唐屯经济发展合作社,解决村民在土地流转、项目建设、产业规划等信息不畅、效益不高的问题,引导农户以“股田制”方式推进土地流转,即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以土地收益为基数,以土地使用权作股,承包者在农业生产中优先吸纳本村、屯的农民就业,拥有土地股权的农民可以定期分红。
成立一个党员志愿服务中心。依托伏唐屯村级服务中心的建设,实行“多块牌子、一套人马”伏唐屯基层管理体制。党员志愿服务中心设在屯服务中心,按照“服务中心每季有活动,党员服务点每月有活动,党员志愿者每周有活动”的工作要求,定期、定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建设一个村级服务中心: 建设两层共200平方米的伏唐屯村级服务中心,内含:一楼综合服务大厅、二楼中心会议室、党员活动中心、党校、党员培训室、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科技信息服务站等厅室及配套软、硬件设施。
(2)建立互助救助点,面向屯内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人员,开展
以人文关怀、生活救助、农事帮办为主的服务活动,形成“一家有难、全屯相助”的良好风气。
(3)加强服务管理。建立党员志愿者管理台账,落实“星级管理制度”,以量化的考评标准确认党员志愿者服务时间,激发党员队伍服务热情,提高党员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
(4)评选一批示范区(户)。树典型,立标杆、引示范,在全屯上下形成人人当先锋的氛围。
目前,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企业参与、村民自治的模式,按照统一选点、统一规划、统一拆除、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武鸣县正如火如荼地将伏唐屯打造成为全区一流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村、壮乡民族新村示范村和生态农业旅游示范村。(余燕鸣)
第二篇:杜庄屯村创建“美丽乡村”工作纪实
杜庄屯村创建“美丽乡村”工作纪实
杜庄屯位于安定镇西北部,南距庞安路0.7千米;西与星明湖度假村相连;东与安定镇御林古桑园为邻,村域面积3319.6亩,其中村庄建设区302.85亩。人均建设用地面积304.49平方米。果园1841亩,耕地1413.6亩,农业设施用地65亩。自2010年底申报创建北京市“美丽乡村”以来,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着力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生产建设方面:
杜庄屯村有着20多年的大桃种植历史,大桃生产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为了加快果蔬的市场化推广,杜庄屯村成立了“兴海园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并申请了商标注册。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果品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且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全村桃树种植面积达1841亩,果林覆盖面积60%以上,种植品种有“夏至早红”、“瑞光美玉”、“绿化九”、“十四号”等。村内有占地240亩的油桃生产示范区,该示范区内聘请果树研究所专家专门指导,技术上采用“三安”技术为支撑,采用科技成果集成化应用到农业领域,打造出世界真正意义上(“零农兽药残留”)的安全食品——超有机食品,并利用超有机食品的品牌影响力,打造杜庄屯村大桃产业的品牌。
垂钓园作为村内采摘的一大辅助产业也极具特色,杜庄屯村有约百亩的垂钓园,鱼类品种有“鲤鱼”、“鲫鱼”、“淡水黄花鱼”等。园内集垂钓、餐饮、娱乐、住宿多功能一体,吃农家饭、住农家炕,具有当地民俗特色。
二、文化生活方面:
杜庄屯村庄住宅布局呈棋盘状,合理、规整。目前村庄内宅基地按照14*17平方米审批,现状房屋均为单层转结构房屋,院落空间主要采取三合院和一进四合院的布局形式,主要居住空间为南北向布置。外立面装饰较为统一,为灰色砖墙,体现了北京地区京郊传统农村的乡土气息。
村庄四周围墙造型上采用砖墙结合铁艺漏窗形式,并设置有月季种植池,围墙上配有历代著名的咏桃花诗词和蔬菜瓜果介绍文字及图片展示,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欣赏村庄美景的同时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现有文化大院位置和建筑面积保持现状,合理安排办公、培训、会议、阅览等用房,完善文化大院功能,为丰富村民业余活动,建造了占地面积2000平米的文化大院,内设多功能电教室、阅览室、放映厅等,利用文化大院为载体,广泛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村内改水、改厕全部完成,垃圾分类收集,各户配置垃圾分类收集箱,公共厕所3座。村民讲究卫生,路面整洁,无乱倒垃圾污水、乱堆乱放杂物等现象。一片整齐划一的景象。
三、环境治理方面:
杜庄屯村实现户户通柏油路,环境整洁、四季有景。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街道较为宽阔地带实行亚乔木-灌木-攀援月季-灌木-亚乔木的形式,不仅保留了原有整齐的街道,也相应增添了绿意,形成乔、藤层次生态景观;在较为狭窄的街道实行攀援月季-灌木-攀援月季的配置形式。
12条街道行道树种植国槐,种植12种不同的灌木树种,分别为紫薇、连翘、腊梅、金钟花、金银木、棣棠、日本晚樱、榆叶梅、天目琼花、石榴(观赏石榴)、丁香、珍珠梅,且攀援月季的颜色各不相同,在保留整齐的基础上丰富了配置的颜色和树种,增加视觉冲击力。
村内有一大一小两个公园,小公园位于文化大院北侧,占地面积2780平米,内设篮球场,各个活动小场地以绿地和道路分隔,以组成变化丰富的活动空间,增加村民在休闲娱乐时的趣味性。最大程度上为村民提供空间开敞且环境优美的娱乐活动场地。
村内成立保洁工作队,大力推行“村干部包片,保洁员包段,各农户包院”的管理模式,垃圾达到日产日清、分拣处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
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杜庄屯村充分利用文化大院开展学习、健身、娱乐活动,积极举办精神文明评选活动。村支部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树新风、讲美德,争创文明户和卫生达标户等活动。创建活动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此外,还组建了农民合唱团、秧歌队,举办村级运动会,各种文体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拔河、唱歌、扭秧歌等活动丰富了全体村民的生活。此外,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举办业余培训班,推广英语、计算机及相关农业技术等知识。
杜庄屯06年获“镇级先进村委会”称号,07年获“大兴区文明村”称号,同年还获得“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称号,08年获得“首都文明村”称号,09年获“大兴区平安村”称号,10年获“北京郊区生态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