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3:5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思考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思考

发布日期:2009-12-25 文章来源:互联网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联户建房;以人为本

论文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采用何种模式进行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是需要探讨的问题。该文从宝鸡市金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践出发,在对金台区村庄建设现状及村民意愿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改旧建新思路及相关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广大农民欢欣鼓舞。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地不断深入,村庄整体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相继铺开。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采用何种模式进行改旧建新,对于多数基层政府和广大村民来说,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本文以宝鸡市金台区为例,通过对城中村及城市周边村镇村民建房情况、村民建房意愿及各村经济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在学习、借鉴外地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金台区实际,提出了在全区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改旧建新思路。

1.金台区村庄建设状况及村民建房愿望

1.1村庄分布情况

金台区辖103个行政村,其中25个城中村,呈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25个城中村均分布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西至福临堡,东到南坡村,北到八里村。其中大部分村城乡混居,人口(含流动人口)众多,占全区总人口的27.6%,其中流动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6%。

2.1村庄经济情况

目前全区25个城中村中除东岭村和联盟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自主实现城中村改造外,其它23个城中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要进行改造需要与开发商联合开发或由政府财政补贴才能实现,这一现状成为我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瓶颈。

2.3村民建房情况

目前全区村民建房庄基地从二分到五分不等,大部分经历了一个从土木到砖木,砖木到砖混,一层到二层这样一个漫长、艰辛、重复建设的过程。“盖房娶媳妇”是大部分村民终生的奋斗目标。一户多子几处房,大屋旁边修小屋等,占用了大量土地,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大部分城中村缺乏整体规划,非法占地建房及脏、乱、差的问题比较普遍,而且建筑风格各异,天然气和供暖实现困难、居住环境差的问题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改变这一现状势在必行。

2.4村民建房意愿

在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发展中,村民渴求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希望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能够发展商业、房屋出租业、仓储业及专业市场等一批三产项目,增加收入,安居乐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因此,随着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和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各村都希望抓住机遇,实施村庄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但是,金台区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上自主改造开发建设能力不够,区政府财力不足,无力补贴各村的开发改造,而与开发商联合建房又将使村民的部分利益被开发商所得。基于如此现状,金台区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必须在政府、集体和广大村民之间做好权衡,既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又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尊重村民意愿,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2.村民联户建房思路的提出及其意义

村民联户建房是指几户或几十户村民自发地联合起来,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由当地乡镇(村)统筹组织,通过共同出资建房的方式,达到自建的目的。该模式具有“新农村农民建、农民事情农民办”的鲜明特色,凸现了“农民建房”这一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本质特征。这一机制的创新,势必给囿于要素制约、管制过多而进展不理想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其意义体现在:(1)村民自主,联户建房是以“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为宗旨,有利于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以人为本”及“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的原则;(2)村民联户建房是一种有效集约土地、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加快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3)村民联户建房有利于改变目前各村被动开发建设的现状,提高政府服务功能,引导和激发村民全力投入城市和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是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3.村民联户建房的基本原则

村民联户建房是一项较为新鲜的事务,是一件关乎民心、民情和民意的大事,针对金台区实际,经过认真的分析、充分的调研论证,认为金台区村民联户建房应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政策保障、先城后乡、典型引路、村民自愿、规范建设、长足发展、安居乐业”的原则进行。

3.1政府主导

为了使金台区的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村民联户建房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确定专职部门,制定配套政策,明确办事程序,引导和规范村民联户建房的行为,把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3.2统一规划

村民联户建房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在进行村民联户建房规划时,应长期规划、科学布点、精心设计,充分考虑村民居住习惯、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并做到开源挖潜、长足发展、认真施工。任何违背规划的建设行为均为违法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予坚决制止。

3.3政策保障

村民联户建房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建房积极性。作为市、区政府应疏通规划、城建、房管、人防、土地等一系列制约村民联户建房的政策,为村民联户建房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以政策保障促进村民联户建房的顺利实施。

3.4先城后乡

村民联户建房作为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应从城中村开始实施,从条件成熟的村入手,先行试点,不断改善全区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其它村可以视其发展情况,从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入手,逐步推开。[

3.5典型引路

各村在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时可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在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村民愿望,在条件成熟的村先行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区推广。

3.6村民自愿

村民联户建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涉农办事处在全面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交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后实施。

3.7规范建设

村民联户建房在规划许可和建设许可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相关条例、法规执行,任何违规建设的项目应予坚决制止。

3.8长足发展

村民联户建房在立项规划、设计、建设等过程中都应考虑到村民、集体的长久发展问题,从实际出发拓宽农民生存空间、开源挖潜、立足长远,开发建设一批商业、租住业、仓储业、专业市场等项目,开辟农民就业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3.9安居乐业

村民联户建房时,应充分考虑建成区的管理问题,应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完善与城中村改造的相关配套政策,使之建成后,村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能够安居乐业。

4.村民联户建房的具体思路

4.1项目立项

由所在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意愿和本村实际提出建设项目立项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和涉农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人民政府立项,最后交规划、土地、建设部门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4.2规划定点

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部门的报告和立项文件,现场勘察,并依据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确定规划定点。

4.3土地审批

可采用现行的村民宅基地、三产用地政策,整合土地资源,联户审批,集体办证;城中村也可实行土地性质集体变国有、村民变居民、村委会变社区、资产变股份的四个转变,实现土地政策的合法化。

4.4规划许可

规划部门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精心指导各村的建设方案,必要时可实行联村建设,以实现建设的合理规划,并办理相关的规划许可。

4.5施工许可

建设部门应严格执行《建筑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报建、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投标、施工备案、安全质量监督、建筑工地管理,并办理相关的建设许可。

4.6组织实施

村民联户建房组织实施工作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工作方案,提交村民大会通过,并认真履行方案,保障村民和集体合法利益,从而保证村民联户建房工作的顺利实施。

4.7工程验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验收是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由相关部门组织共同验收。

4.8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应严格遵守《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详细的物业管理办法,实现物业的民主管理。

5.几点建议

(1)建议成立金台区村民联户建房领导小组,由城建、国土、乡镇以及涉农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共同配合,负责村民联户建房的实施和指导,坚持“总体规划、分布推进”的原则。

(2)建议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由于村民联户建房是城中村失地农民在城市建设中作出的最后贡献,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村民联户建房时给予大力支持,在办理各种手续时,给予规费和税费的全免政策。

(3)村民联户建房在服从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实施,部分土地作为城市公用设施用地,将代征代建无偿交付城市使用,所以在城市道路、水、电、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给予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7.3.6.[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06-02-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21/content_4207811.htm

[3]李进山.积极推进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前线,2007,(3).[4]季丽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两大难题[J].理论前沿,2007,(5).杨成斌 李芹芳 杨 震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科学界定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法律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我国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依据。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的修改和颁布,使村民自治具体化为法律,标志着我国村民自治开始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既相互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层面的内容。其中,以“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1.村民自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

治才干进一步增强,一大批乡村政治精英脱颖而出,成为推进乡村民主化进程的积极力量。

4.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发展环境。实行村民自治,一方面,村民自治组织可以把农民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各个环节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组织发挥自身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公路、通讯、能源、水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生态环境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等建设,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村民自治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实现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目标,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民主选举,实现了村干部上对政府负责和下对群众负责的统一,村干部由村民代表大会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群众对自己选出来的带头人也倍加支持,形成干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局面。通过民主监督,村民既可以通过测评的方式警示不称职的村干部,也可以通过罢免程序,将问题严重的干部拉下马,使干群之间由误解变理解。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一方面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地反映给村党组织、村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使各部门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另一方面把上级领导部门的决策、指示及时传达给群众,并利用代表的民意基础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发挥党和国家联系农民的“桥梁”作用,密切干群关系,述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中,第一种观点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但是对于村民自治的内容仅用“事情”表述显得不够准确,强调了基层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但忽略了村委会对基层政府工作的协助,即只看到村委会与基层人民政府之间的单向关系。第二种观点,只突出村民自治某一方面的特点,或突出村民自治的主体及目的,或重在强调村民自治的法律性,亦不全面,不利于对村民自治的理解与把握。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但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村民自治的内涵加以拓展和深化。

1.关于村民自治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分歧:一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个人;二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委员会;三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全体村民。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与村民自治的立法和实践相违背,因为在一个村的范围内,不同的村民对自治的事务往往会持有不同意见,若将村民个人视为自治的主体,则在自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意见分歧难以达成一致。而根据村民自治的立法与实践。村民在行使自治权时是由全体村民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具体地行使自治权。由此可见,自治权的拥有者实际是全体村民,而不是村民个人。第二种观点将村民自治的主体理解为村民委员会显然与《村组法》相矛盾。从《村组法》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村民委员会是具体行使村民自治权的基层群众组织,它不是自治权的拥有者,而是具体行使者,即代表一村全体村民的意愿对村事务进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即将村民自治的主体定为全体村民是更为合理的。它一方

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权、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其中民主选举权是自治权的逻辑基础,只有通过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才能代表全体村民,行使具体的自治权;民主决策权是自治权行使的关键,对于村中的重大事务,村民有知悉和决定的权利,《村组法》规定应由村民委员会提议召集村民会议,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民主管理权是自治权的核心,由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决定村内各项事务,维护自身权益;民主监督是自治权的保障,一方面村委会应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委会干部应定期述职,接受村民评议,另一方面村委会通过村务公开,使村民能充分了解各类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从而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4.关于村民自治的方式。《村组法》规定村民自治的事项是“村务”,即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乡镇政府可委托村或者村民委员会办理某些事务。村民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村民自治章程规定的基本自治事项,并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形式来依法处理与全村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这其中,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的一种最高的自治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我国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正不断完善,但亦存在如下缺陷,影响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括村民委员会,又包括村民大会,还包括村民委员会主任;而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只是自治组织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村民大会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关,村民委员会只是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并代表村民集体行使自治权利的一个组织,而非自治主体,真正的自治主体是村民集体;村民委员会主任只是集中行使村民自治执行机关权力的代表,其主要职责是对外代表整个村集体。

2.《村组法》对村民委员会与相关组织的关系规定不明确,不利于村民委员会正确行使权力

(1)《村组法》中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比较模糊,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实现。《村组法》第4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个规定在实践当中主要有协助乡镇收缴税费、完成计划生育等。这种权责的实现,往往就意味着村民委员会身份的异化,由自治执行机关转为乡镇基层政权的下属机构,村干部也就成了乡镇政府的“代理人”。《村组法》第22条第4款规定,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政府机关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该条款的立法本意是要监督村民委员会、保障村民权益,但其效果却恰恰相反,不但不利于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反而呈现出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上下级痕迹:因为只有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中,才存在这种调查、责令改正权力。这种监督关系类似于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复议。由此强化了乡镇及县

3.对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保障不足,抑制了村民自治的正常实现

现行村民自治权利除涉及村民的财产权、人身权的事项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如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予以救济外,其他的并没有纳入司法救济途径。《村组法》第4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当乡镇干预了村民自治的事务时,应负什么责任并无规定,所以,一些乡镇领导肆意干预村民自治事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却奈何不了。

《村组法》第15条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由于村委会选举与县乡政府利益直接相关,因此,要县乡有关组织公正处理很难做到。从法理上讲,“有权利必有救济”,如果当事人认为县乡行政组织处理不公,应有司法途径给予救济。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一些地方的农民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到法院进行诉讼,而法院则以“法无明确规定”为由,不予受理。

总之,不仅《村组法》对村民自治权利的保障缺乏法律责任的规定,而且相关法律如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也没有为村民自治权利提供充足的司法救济途径。不少村民自治权利受到侵害的农

1对内对外代表村集体。在宪法和《村组法》中作出相应规定,确立村民自治的真正主体是村集体,明确村民委员会只是实行自治的执行机关,这样可以真正强化村民的主人意识,摆正村民委员会的位置。

3.在《村组法》中明确两委关系。村民自治的实践证明,村党支部对村民自治的不当干涉主要源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和巨大弹性,这种现象与法律的明确性、可执行性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作用仅限于政治领导、推荐候选人、宣传政策等方面。

4.完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配套法规政策。一是把村民自治权利作为农民享有的重要权利纳入《农民权益保障法》,并使这一权利体现在管理农村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二是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法》,以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三是制定或修订地方配套法规,根据《立法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村组法》的实施办法和村委会选举办法;四是指导农村根据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和本村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用村民自治的原则规范和约束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五是建立村民自治的司法救济途径,把村民自治权利纳入行政诉讼范围之内,切实保障村民自治权的有效实现。

第三篇:《对达州市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目 录

目录······································1 摘要······································2

1、研究对象及其背景 ······························2

2、研究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六O六一三八”部队较多···························3 2.2 医疗条件滞后································4 2.3 思想观念较落后·······························4 2.4 交通条件落后································5 2.5 一些农村干部急于求成,工程简单粗糙·····················5 2.6 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一再停滞······················6 2.7 重建设,轻管理·······························6

3、研究的解决方案:

3.1 加大农村思想文化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7 3.2 积极贯彻惠民政策,大力兴建福利院······················7 3.3 改善交通,拓宽发展渠道···························8 3.4 不断加强基层干部学习,全面改善干部面貌···················8 3.5 加大资金投入,有步骤地进行新农村建设····················9 3.6 加大医疗设施投入,让群众看得起病······················9 3.7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力度,保障设施安全··················10

4、概论····································10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学科:社会科学(SO)对达州市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作者:四川省宣汉中学

周 博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达州市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达州市农村的生活水平与达州市城市的生活水平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市政府制定了很多有利于本市农村发展的政策,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现今达州市的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关键词:达州 新农村 建设 问题 方案

1、研究对象及其背景:

据目前掌握的最新数据来看:达州的新农村建设将会特别艰巨、紧迫。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属西部丘陵山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0°92′-32°20′,东经103°29′-108°23′,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的结合部,距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分别相距220、420、460、850公里;达州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下辖通川区、达县、宣汉、大竹、渠县、开江,代管万源市,共102个镇,209个乡,2850个行政村,幅员面积约269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650万,全市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达州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历史包袱比较沉重,全市七个县市区中国家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级贫困县就占到了两个;但是达州资源富集,交通便捷,发展势头良好,开发潜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川陕鄂渝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达州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历史遗迹、名山大川、河湖风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自然景色绚丽多姿,被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为“西南奇胜”,素有有着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川东明珠”的美誉。

2、研究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六O六一三八”部队较多

近年来,由于达州市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长,我市农村“六O六一三八”部队生存困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谓“六O六一三八”部队即60岁以上老人、留守儿童和妇女。在达州一些贫穷且相对偏僻的地区,他们的生活相对于达州市的其它人群来说比较困难,亲情依靠比较少,缺少丰富的文化生活。由于他们对农村的有效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迫切解决“六O六一三八”部队的生存环境对达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队伍的壮大(比如达县石梯镇的某个村,统计人口2300余人,现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儿童达400余人,其中儿童占到了75%以上)。因此留守儿童增多问题阻碍了达州市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导致了留守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对达州市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些留守儿童长大后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度将会受到未来社会现实的拷问。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我市的一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大难题,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生活不能治理,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留守儿童出现两个极端——内向或及其顽皮。“父母挣到了钱却丢了孩子的未来”这句是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真实写照。社会现在对留守儿童的不关心以及一些同龄孩子对留守儿童的蔑视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自卑,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久性的过程,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达州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促进意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风文明”,作者认为这一点与留守儿童有极大关系,留守儿童是一个地方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

2.2 医疗条件滞后

一直以来,达州市农村的医疗条件就落后于城市地区。一些稍高级的医疗设备广大农村地区不能拥有,农民长期在落后的医疗条件下治疗他们的疾病,一些疾病由于治疗条件不好或资金缺少的问题夺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比如达县桥湾乡的窑坪村1400余人只有一个个体摊医生,由于交通闭塞到周边的乡镇徒步需二个多小时。三年中,因急病未及时送往医院,先后夺去了11人的生命)。加之,由于医药费贵的原因使原本看病就困难的农村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尽管近年以来,达州市人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是对于长期患病的人来说,这种措施并不能有效保障他们的生活安全。因为长期患病,家庭负担加重,这便导致他们的生活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3 思想观念较落后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当前达州一些农村地区的人民文化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与达州市的历史包袱有一定的关系。达州市农村地区的人民由于长期以来以务农为主要活动,很少走出过本地区。思想观念没有与其它经济、文化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交流,导致达州市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较于其它地方农村地区相对落后,这使得达州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滴河云尾村有三位80多岁的老人,到现在还不知道汽车是什么样子。他们认为汽车是一种动物,要靠吃草来工作。走访中发现该村村干部的知识水平也普遍偏低)。由于长期的思想观念落后,并不能对达州农村经济的向前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时可能是破坏作用。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农民自身身上,也发生在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身上。这两者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者,所以思想观念落后对达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致命的。

2.4 交通条件落后

达州市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本地地形的影响,导致交通落后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样又是桥湾乡窑坪村,有2000余亩柑橘园,由于交通不便,大多烂在树上。车辆运输不出去,紧靠人力运输,除去成本反亏)。这些地区与外界联系困难,靠原始的徒步走出本地区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日子已不能满足当今达州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如今,在农村地区发展适宜本地的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村发展的潮流,但是在达州市的一些交通条件落后的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却举步维艰。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阻碍着达州市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为顺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潮流,改善达州市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已迫在眉捷。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2.5 一些农村干部急于求成,工程简单粗糙

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新农村建设是否真正有利于人民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州市农村地区的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自己的各种利益,不顾新农村建设中工程的质量,片面追求高速度,造成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偏低,对达州市以后的发展形态产生不良影响(比如S202达县段修好不到2年,已经出现了一些坑洼,车子行走起来也比较颠簸,这充分说明工程质量有待考证)。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基层干部的急于求成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是致命的。

2.6 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一再停滞

达州市的农民并不都是富有者,他们不能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大部分资金只有依靠政府和一些企业的支持和赞助。(目前,达州一部分地方还在温饱线上徘徊,政府补助打造的房屋也只解决了治标的问题,也正如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外面雪白,屋里摸黑”)。当今,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政府和企业就难以支持如此巨大的财政需要。达州市一些农村地区新农村的建设就只能是处于梦想阶段,甚至该这些地区的农民对本地能实施新农村建设不抱有任何希望。达州市一些地方的某些政府官员一味追求绩效,实行“路边工程”不管偏远地区农民的生存环境,这对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伤害了他们追求小康生活的信心。

2.7 重建设,轻管理

达州市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虽然完成了,却不注重后期的管理,导致已修好的新农村工程受到破坏。长期以来,有些乡镇只注重修,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不注重管,对新农村建设后的工程没有进行很好的维护及保养,造成了这些工程寿命短(在走访中我发现,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已经经过改造,但是由于长期不注重维护,这些基础设施已经不能使用)。这样不利于达州市新农村的建设,不利于达州市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达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如今,达州市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

3、研究的解决方案:

3.1 加大农村思想文化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

通过兴建“百姓书屋”等方式,加大对达州农村地区人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政策,让达州市农村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进步。加大对达州市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较为普遍的地区,加大对达州市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以及人文关怀,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以达到让留守儿童更好更积极地接受文化教育的目的。在农村教育与留守儿童是密切相关的,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以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适当情况下,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居住,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政府应该对留守儿童负起更大的责任,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留守儿童这方面,这也是对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投入。这样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让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每一个国人应有的贡献。

3.2 积极贯彻惠民政策,大力兴建福利院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积极贯彻党的惠民政策,对于达州市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力兴建福利院,让“六O六一三八”部队有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乐有所居,暖有所感,深切的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福利院的各项管理措施,切实为“六O六一三八”部队提供一个“温暖的家”,使社会呈现出一派更加和谐的新气象。让福利院的娱乐方式多样化,以提高在福利院居住的人们的身体素质。在“冬暖夏凉”方面也要做好措施。冬暖:要避免不安全取暖措施(如使用蜂窝煤,不通风的情况下燃烧会导致使用者窒息而死)的使用,尽量在福利院配备安全性高的取暖工具。夏凉:一般情况下给福利院安装电风扇,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安装空调,保证在夏天福利院居住的人员能够避暑。要做好电的安全工作,以保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3.3 改善交通,拓宽发展渠道

改善达州市一些贫困地区交通不良的状况,让他们积极地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同外界的联系。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出售本地的特色产品,创造经济效益,这样达州市农村地区经济就会逐步发展起来。农业科技人员应该对农村地区进行辅导,让农村地区人民因地制宜地在本地发展经济。发展的目光要放远,这一刻在发展,要思量下一刻的发展,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要坚持科学发展,做好长足发展的准备。

3.4 不断加强基层干部学习,全面改善干部面貌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现在,达州市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干部的学习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加强达州市基层干部的学习,才有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才不会使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受阻碍,才更加有利于农村地区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态势;加强干部学习,才会使干部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才会改善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才有利于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向前发展。基层干部的学习要有方向、步骤、目标,要建立一个完备严格的考核机制,把基层干部的学习抓紧、抓牢。

3.5 加大资金投入,有步骤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有步骤在达州市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资金缺乏问题已成为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阻碍,我们应大力鼓励一些企事业单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争取他们的支持,赢得他们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实现取资于民得利于民,才能让新农村建设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让达州市的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达州市的全面小康。

3.6 加大医疗设施投入,让群众看得起病

加大达州市农村地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力度对于达州市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医疗设施的改善有助于农村地区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这对于达州市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大有好处。降低一些昂贵药品的价格,克服药价贵的缺点,在特殊地方面对特殊人群还可以实行免费医疗的政策,让达州市农村地区人民看得起病,以提高地方医疗信任度。这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本文辑由稻田野夫编辑

3.7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力度,保障设施安全

当今达州市新农村建设后一些设施的保护问题始终是大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使农村的人民群众过上舒坦的生活,而维护设施安全是为了让这种舒坦的生活能够持久。因此,维护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设施安全对于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自我维护与政府管理相统一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维护设施,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便利。要在农村地区加大对基础设施保护的宣传力度,让保护基础设施深入民心。

4、概论:

总之,当前达州市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些问题阻碍着达州市农村经济的向前发展。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市全面小康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完善达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制度,解决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达州市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达州市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改善达州市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做好新农村建设,对于稳定社会、促进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增强达州市的综合实力实现达州市的共同富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0一二年二月

周 博

稻田野夫

新浪微博:柳山先生

第四篇:关于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的思考

和县国土资源局朱文亮

(此文刊登在《中国土地学会2009学术会议入选论文集 》)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较以往有了新的提高,不少农民在富足起来后,纷纷将手中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屋建设和改善自己原有居住环境中来,或批地建房,或拆旧重建,或扩建装修,农村建设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农村建设行为点多面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力量有限,在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矛盾也比较突出。在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新形式下,亟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如何完善探索农居民建房用地管理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实现农村村民建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是我们广大国土工作者思考的地方。

一、农村建房的基本情况

下面是对我国中部省份H县为例的农民建房的调查。资料数据显示,2008年H县共有农业人口562363人,农村居住建设用地面积为156830.1亩,人均占地186平方米,高于新农村建设人均120平方米55%。大部分村民仍然居住在旧房(多数是土木、砖木结构)里,这种状况仍将长期存在。而“娶媳妇、建新房”是农民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农村村民建房是历代农民孜孜追求的心愿。仅以H县S镇为例,每年申请建房户约有500户左右,其中占用耕地建房约为300户,而符合条件被批准的约为建房总数的10%左右。预计今后每年约有3千户村民需要建房,更多的村民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农村村民建房管理现已成为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工作之一。从总体上说由于我县高度重视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成效是明显的。但因历史遗留原因,在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矛盾也比较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连年增加,加上近几年是城镇商业开发,工业园区兴起,道路等级提升,卫生饮用水的推广以及有线电视的普及等,农民对住房的要求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日趋强烈,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是新建数量多,每年约有3000户建房;二是更新周期短,除了原有“斗子墙”房屋不断更新外,很多八十年代初建的简易二层楼房也进入翻建期。据了解,近年新建的农民建房,除县城和县工业园区拆迁农民有少数统一规划建房外,普遍存在农村住房建设缺乏规划引导,农村住房布局零乱,大量农民建房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无序状态,有的占 1

用农田建房,有的倚路建房,有的在水塘架空建房,更有甚者填占水体堵水系建房。农民建房的无序,造成自然村落的一小二散,无法形成集居,使得道路、给水、排水等整体配套难以形成,普遍存在路不硬,水不清现象,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脏、乱、差”十分突出。“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比较普遍,既影响了农村的形象,也阻碍了农民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政府十分重视解决农民居住问题,并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工程等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农民建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一是违法占地严重。一些农民混淆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区别,把土地看成私有财产,误认为集体分给自己的责任田,想拿来种田就种田,想拿来建房就建房,谁也干涉不了。一些干部混淆了减轻农民负担与严格依法管理土地的区别,放任农民占地建私房。有的村甚至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非法买卖承包地和集体土地建房。

二是土地浪费严重。近几年来,农民建新房的越来越多,很多农户都有两处或多处以上的宅基地或房屋。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建新房屋时不考虑实际的需要,建房往往选在公路旁,建在大田中,一味图大求宽,又不拆掉旧房。有些村庄整个旧房形成的老垸闲置着,又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上建新房。农村宅基地面积普遍超标,宅基地非法交易有增无减,宝贵的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使农村耕地逐年减少。

三是村庄布局散乱。农民原来建房基本上没有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选址多数选择在自家的自留地、承包地或交通较为便利的村道两侧,绝大多数的农民新房建设见缝插针,哪里地势好、“风水好”就在哪里建,造成新房旧宅斑驳错杂,房子大小、高矮参差不齐,极为混乱。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继续,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流失,给节约、集约用地带来严峻的挑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三、农村建房存在违法问题的主要原因

客观地说,农村村民违法建房究其原因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生产生活观念上的原因,也有法制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原因。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耕地保护意识淡薄。按照国务院土地调控政策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但是各地方基层政府,尤其是一些乡镇、村主要负责人没有把握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片面的把此项工作理解成一般性的业务工作和部门工作。甚至有的镇、村把对农民占地建房特别是占耕地建房的收费看作是集体的“小金库”,完全脱离了县、乡财政预算管理,为了自身利益,乡镇、村二级默许甚至鼓励农民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在交通要道边占用耕地建房比比皆是,“空心村”、“村外村”现象越来越多,造成土地大量浪费。正是因为基层政府己收费同意,国土执法监察部门制止违法建房时,农民抵触情绪相当大,从而对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工作构成了严峻挑战。

(二)农民建房管理乏力。一是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缺乏力度。虽然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条例》等,都对农民建房的法律管理作出了规定,但对违法的处理却因牵涉部门多,管理层次多而难以落实。二是部门执法管理乏力。县建设、土地部门以及乡镇政府虽都设有相关部门负责农民建房管理,但缺乏执法人员、执法经费,执法精力(尤其是乡镇无执法人员,其管理人员又大都另有中心工作任务),面多众多的农民建房管理明显力不从心。三是乡镇党委政府管理乏力。或因重视发展当地经济、集镇基础设施而疏于农民建房管理,或因村民自治,农民自建而放松农民建房管理,或因当前实施的土地使用政策而无力进行农民建房管理。

(三)农民建房的法制意识淡薄。一是村民自身的原因。在建房问题上存在只顾自己,不顾整体:有的只图方便,路修到哪,房建到哪;有的只图自己享受,老宅不用,选取好的环境另建新宅等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有的占用农田,在自家承包田建房,把个好端端的成片农田弄得支离破碎;有的紧挨路边建房,使得今后道路拓宽、街道改造难上加难;有的压占水体建房,造成水系不畅直接影响农业排灌。至于厕所、猪圈等辅助设施建在沟塘旁边,更是比比皆是。二是村官自身的原因。多数是亲情人情大于乡情县情,现在村官三年一选。民选海选,正直管事的村官很难得票当选,这也片面助长了亲情、人情,放任村民建房自主。村民自治大于国家法制,有的村官片面认为自治就是自管,无视国家法律,无视上级部门审批。

(四)农民规划建房的扶持政策不够。一是现有法规对村庄规划用地的法律规定不够,没有明确的用地定位,新增用地预留比例,以及用地调整等。在一、二轮土地承包中,耕地承包殆尽,村庄规划的土地调整和使用面临法律难题,客观上加大了农民建房的随意性。二是政府的指导政策不够,缺乏村庄规划的研究和指导,缺乏村庄规划用地的政策扶持,缺乏村庄规划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缺乏村庄规划典型引路的激励。

(五)村庄建设规划缺乏规范。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大都是在八十年代由村里自发进行的,每户占地多少由村里说了算。虽然后期提出中心村建设的想法,但由于用地指标和当地村民习惯等原因没有执行下去。

(六)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难。一是农村建设用地调剂难。因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导致农户承包的规划建设留用地、待置换用地调剂难。二是闲置宅基地流转难。由于缺乏有效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难。三是空置住宅拆除难,“空心”村、“空壳屋”整治难。长期以来,“一户一宅”政策未执行到位,“一户多宅”现象普遍,空置住宅难拆除,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难。

(七)法律法规不完善。一是无论是国家土地管理法,还是地方性法规,对村民占用集体土地都是无偿使用,加剧了村民超占面积建房的欲望。二是村庄建设规划缺乏法律地位。国家规定村庄建设每户占地不得突破160平方米,缺乏约束机制,目前规划体系在许多地方尚未建立。三是对违法行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制止,但有哪些“权”并没明确赋予,更没有赋予土地行政执法部门强制执行权。当前农民盖住宅,突击建设没几天就可以封顶,土地管理部门对其违法行为下达停工通知书,违法者不停工,土地管理部门一点办法也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对农民违法建房不能罚款,只能拆除和恢复原状。等到走完法定程序,将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房子早盖好了,人也住进去了。且农民建住宅倾其多年积蓄,一旦拆除,便会激化矛盾,因此法院接到这样的申请强制执行案,往往是难执行而不了了之。国土资源部《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虽然规定可以查封施工设备,但在实际工作中作用不大,土地管理人员你前脚走,违法占用土地、违法占地建房他后脚又进行。

(八)建房审批难。农民建房的正常审批程序,由农民向村民小组提出申请,村组召开村民(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由行政村签署意见送到乡镇国土所,乡镇国土所现场勘察后符合建房条件的再由乡镇政府审查后送到县国土局审核,县国土局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从建房用地申请到审批,需要很长时间。由于条件严,程序繁,时间长。如在耕地上建房,因无用地指标县政府难审批,致使一些农民不愿按照要求办事。尽管目前对农民建房不准乱收费,实行零收费的政策,但建房不报批现象屡见不鲜,违法建房多有发生。

四、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工作的建议

农民不靠国家投资,自己解决占农村人口90%的住房问题,应该说是有利农村稳定,有利三农发展,有利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的大好事,尽管点多面广、难以管理,但只要政府关心,领导用心,部门倾心,村民留心,好事就一定会办好。

(一)加强立法,完善制度。

1、有关法律对农村宅基地的规定少而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只有第六十二条提出对农村村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的规定,《物权法》对农村宅基地的立法也仅仅只有四条。国家应当加快对农民建房及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立法工作;

2、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出台农民建房具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建房条件、土地使用政策、审批管理办法、优惠政策、处罚措施等,并结合管理制度的出台,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组织人力对村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尤其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违规违法建房依法进行严厉查处,以起到对违规违法建设行为的震撼作用;

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市(县)、乡(镇)和村三级对村庄建设和农民建房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乡(镇)、村民委员会包括村民小组的作用,在建设和管理上充分体现“乡镇引导、村民自治、法制规范、典型引路”的思路;

4、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村民小组农民建房管理体系,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执法管理巡查队伍,加大对农村居民建房的日常管理,以使农民建房依法有序进行,真正造福农民自己。

(二)认真做好村庄建设规划。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本着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进行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建设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村庄布点规划一是以人口集聚为原则,撤小村并大村,使人口向大的自然村和集镇转移,规划取消基础条件差、居住人口少的小居民点;二是以集约土地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丘陵山坡地、利用河湖边缘地、村庄空闲地等,布点规划或扩大建设新的自然村;三是适度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根据目前农村经济条件和现状,优先考虑在基础设施条件好、交通相对便利且空闲地较多的地块规划建设新村,以期较少的投入能较快地树立典型。四是要加大对中心村建设的力度。每年挤出一部分用地指标用于中心村建设。五是要建立一些推进和保障规划实施的配套措施。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用以积极扶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并通过这项工作的推进换取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支持地方各项建设;二是通过必要的土地小调整、小流转,为农村居民集中建房提供必需的土地空间。

(四)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当然,这项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集体成员同意,必备条件是要有完善的法人结构、公平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措施。通过农村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第一,能够协调农村宅基地分

配不合理的矛盾。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对农村宅基地按照占用面积收取有偿使用费,解决了农村宅基地分配不合理的矛盾。第二,能够促进对土地的珍惜和合理利用。对于宅基地来说,可以根据家庭人口来确定宅基地标准,独身子女算两人标准,超标准部分施行惩罚性收费。这样不仅可以对村民随意扩大宅基地范围,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现象起到遏制作用,同时,由于人口的多少直接于自身的利益分配有关,也可以对农村超计划生育现象起到遏制作用。第三,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集体组织可以将收取的有偿使用费用于村庄基础实施建设,来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第四,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对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一部分有闲置或者富余宅基地的村民,会出于经济利益的原因主动考虑将这部分宅基地流转出去。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节约集约土地的调查及思考

如何节约集约用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县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

一、我县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县农民的建房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由于村庄规划滞后,多数农村的新房都修在交通便利的村庄外围,造成了诸多的“烂心村”、“空心村”。全县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45.0平方米,最多的××乡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已高达276.4平方米。据调查,全县有300多个村存在空心村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居民建新不退旧。二是村镇建设缺少统一规划。三是超占现象严重。据调查,我县有近100多个村庄户均宅基地在2.5分地以上,部分村庄村民占地达到3分甚至5分。四是土地利用率低,有的自然村住上一两户,就占地十几亩。

二、我县建设新农村的一些好做法

由于乡村土地资源的严重低效利用,一方面是乡村闲置土地星罗棋布“晒太阳”,另一方面,急需建房农户又无用地指标。为此,我县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县旧村改造形成以下三种模式。

(一)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整村改造模式

××村有××户,×××口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亩,其中耕地××亩。1989年该村已拥有煤矿、铁厂、铸造厂等×个村办企业,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万元,人均纯收入×××元。有了钱就要建新房,截止1998年,全村共建新房×××间(眼),占地××亩。这样村庄占地达到了××亩,而许多村民仍无房住,要彻底解决,村委估计至少还得占地××亩,这样望川村占地将达到××亩,而且将形成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从1988年开始,该村决定进行旧村改造。在改造中该村通过大力宣传,并采用群众出小头,集体出大头的办法和村集体收回的旧房有偿使用、村集体资金投入等方式解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决了旧村改造资金问题。在新楼房的安排上,该村坚持群众要住,优先群众,群众不住,优先党员,党员不住,干部带头住。通过旧村改造,望川村腾空了所有旧宅基地,建起了17栋新楼,村民全部住上了3至5层新楼房,并且节约了120亩建设用地,保证了村办企业用地,壮大了集体经济。2005年,××村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万元,是1989年的××倍,人均纯收入××××元,是1989年×倍,而村庄占地由原来的××亩变成了现在的××亩,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与发展经济双赢的理想效果。

(二)经济条件一般的××局部改造模式

××村集体经济较弱,全村××户,××口人,由××、××、××三个自然庄组成。该村村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出入道路狭窄,仅容一个人进出,而且村内排水又不畅。九十年代后期,该村四合院基本已人去院空,一个四五分地大的四合院,仅仅住了一两口人,而且村民因这些房子的排水、占地、建筑等问题经常打架滋事。

××村1998年开始旧村改造。该村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旧房进行评估。评估组人员主要有以下人员组成:党员、村委干部、村民代表、一般群众、群众中有威信的人、对房屋修建有经验的工匠。评估中,该村将评估组分为三组,每组对每宗拆迁房屋进行逐户逐间评估,并将三组的评估价相加除以三,作为最终的评估价款。在拆旧中,从党员和村委干部居住较多的地方开始撤迁,坚持村委干部和党员先拆,一般群众后拆,无房户寻下住房再拆的办法。同时坚持量力而行的办法,采取今年拆一亩的面积,建四户居民住房的办法,使当年拆房的无房户,年终就能回迁。在分配住房问题上,采取无房户先挑,一般群众后挑,党员和干部最后轮的办法。

2005年,该村完成13.5亩30院的拆迁,修建了21套占地6.3亩的住宅楼房,用原来一半的土地使拆迁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住房。而且村内道路纵横有序,街面由原来的不足2米,变为8米多宽,长期困绕村内的小学校建设也在此次旧村改造中得到了解决。2005年,全村总收入××万元,人均收入××元。

(三)山庄窝铺拆迁××模式

××村位于××县城西北,××公路旁,××河北岸。全村共××户,××口人,共有耕地×××亩,人均××亩,分布在×个自然庄,其中××等六个自然庄居住着××余户村民,由于长期交通不便,就医难、上学难、吃水难、找对象难,使得多数自然庄人口外迁严重,有的庄甚至只剩下几位孤寡老人。向村委递申请到中心村建房的多达××余户,而该村由于村庄零星分布,村镇建设严重超标,到2010年已无农宅用地指标,面对这样的困难,该村制定了通过土地置换进行拆点并村,解决农户建房指标的方案,即复垦××等×个自然庄的农宅占地47亩,在中心村××规划用地××亩进行新村建设,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农宅用地问题,还规划出院敬老院、幼儿园、学校等公益事业设施用地,而且扩大了有效耕地面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几点思考和启示

通过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我认为××县上述村新农村建设的三种模式对我县乃至××省不同经济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深刻的启示,值得我们大力推荐。这些村之所以能完成旧村改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坚持自力更生进行旧村改造。旧村改造利国利民,但是我县许多地方的村庄,总有一些依赖性,总想靠旧村改造向乡镇、县政府要钱、要物、寻求帮助,不敢放开手脚、自力更生进行旧村政造。

二是坚持群众路线进行旧村改造。进行旧村改造,涉及老百性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依靠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完成旧村改造。

三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旧村改造的成功所在,关键是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这对一些农村在旧村改造中出现的“计划没有变化快”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是进行旧村改造,必须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在旧村改造中,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大批没有自己私利,做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党员干部,才能顺利完成旧村改造。在旧村改造中,旧村改造的规划一经确立,各个村庄就要做到“换领导不变规划,变人不变规划”,从而不断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进而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下载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中对人口计生工作思考和建议

    新农村建设中对人口计生工作思考和建议 农村人口问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省既是农业省份,又是西北地区人口大省,在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必须抓紧抓好农村人口计生工作......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点粗浅思考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第三年中央发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为“十一五”十大方略之首,这次“一号......

    浅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看法

    浅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看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解......

    对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对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第三年中央发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为“......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裴国智贫困地区在实现生产发展上,伴随各地基层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增......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合集5篇)

    一、农村建设部署非常及时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和思考

    近年来,千灯镇把新农村建设全面融入“两个率先”的进程之中。今年,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各项指标的同时,新农村建设也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10月17日,省委书记李源潮视察千灯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