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历史发展及感悟 中国是一个拥有八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国
中国文化历史发展及感悟中国是一个拥有八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国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曾引领着世界潮流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曾结出影响深远的思想硕果。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特色绽放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之花典型地代表了东方文明。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从夏商周秦到唐宋元明清以先秦诸子百家和程朱理学融汇成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和发展期对它的认识应该从宏观和全局上进行把握。结合中国文化在各个阶段的特征和主要成就把中国文化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前文明期新石器时代和传说时代、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定型期秦汉时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鼎盛期隋唐两宋、衰变期元明清。
一、前文明期新石器时代和传说时代中国在进入文明前经历了漫长了进化历程这段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基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在传说时代中国也产生影响比较深远的文化三皇五帝的传说、羲和敬顺昊天和敬授民时等。
二、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初创的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1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度。2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3文化特征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周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与政治包容性。
三、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形成期诸子百家出现标志封建文化框架的形成。百家争鸣周平王东迁后诸侯国“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争霸战争持续了几个世纪在政治纷争不断的同时我国文化出现了一次大繁荣。这一时期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文化的繁荣使人们对这一空前的社会变革中产生的问题各有自己的态度、愿望、主张和要求。同时由于诸侯纷争统治者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制度统治者竞相招贤纳士各个学派因此有了发展机会。各家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影响百家争鸣由此出现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这一时期的各个学派不仅是学术学派而且是政治学派。社会上形成的众多学派不仅各个学派的主张不同而且在同一学派中也有不同的代表和主张。如墨家“节用”、“兼爱”、“尚贤”、“非公”的主张道家主观唯心论与绝对相对论相结合得思想儒家孟子“仁政“与”“性善说”、“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儒家荀子“礼治”与“法治”结合的主张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等都各有特色。
四、定型期秦汉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和后来的汉朝所采取的政治制度成为封建政权组织和统治机构的模范和蓝本它们实行的文化政策对后世更是影响至深。1加强中央集权:
一、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躲闪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
二、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
三、“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2文化专制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了偏激措施他焚书坑儒的政策虽然在短时期内维护了统治巩固了统一但这些措施对我国文化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造成文化上无法挽救的损失。汉武帝在主客观条件成熟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自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统治者的首要选择并且影响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儒学的提倡和尊奉才真正使其成为封建王朝实用的政治学说才使儒家思想所派生的伦理规范深入人心以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
五、发展期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化在秦汉文化的基础上曲折发展。1儒学的动摇东汉后期政治混乱儒学失去了政治依靠佛教的广泛传播和道教的迅速发展以及儒学本身的日趋僵硬缺乏群众基础使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这一时期玄学开始成为独领风骚的一种意识形态。2南北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就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就已经开始仿照汉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提倡文教。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六、鼎盛期隋唐两宋中国文化从魏晋南北朝曲折发展走向了隋唐两宋的鼎盛时期。1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隋朝开启的科举制替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对中国此后的统治秩序、教育方式、文化内涵都产生了深层次影响。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武周时开创武举北宋实行试卷的“糊名制”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以地主阶级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为准则”扩大了统治秩序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2制度文化的完善隋朝改革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二兵役上实行府兵制和兵农合一赋役上实行大貌索阅和输籍定样实行均田的土地制度租庸调制的赋役制度。唐朝实行了府兵制度。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在中央分隔宰相权利。隋朝的《开皇律》、唐朝《唐律》集成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3理学的形成宋代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推动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儒学开始哲学化并越出了单纯研究儒家经典的范围成为包括经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在内的一门新学问形成了宋学。南宋后宋学各家此消彼长理学在与各家的竞争中胜出。理学使儒学重新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此后影响中国文化甚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七、衰变期元明清步入鼎盛时期的中国文化在元明清时期慢慢步入衰变期。1中央集权的强化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的一个顶峰时期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监察制度创立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颁布《大明律》从各个方面巩固了专制制度加强了皇权。清朝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文化上的专制制度明清时期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破坏力的措施是文字狱。统治者对持不同观点的知识分子大肆镇压造成文化上的恐怖使“文化与思想的专制达到万马齐喑的地步”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以此为背景而兴起了考据学在考据上取得了大量成果但严重脱离实际没有现实意义中国文化开始进入一个衰退期。3文化由开放向封闭的转变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对外的良好开放性而能够虽然经受过佛道的冲击胡汉文化的融合以致外族的入侵都能够一脉相承的延续下来但到明清以后中国文化却开始走向了一条封闭的道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后为了防止倭寇的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开始限制通商。清朝更是在文化、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闭政策朝着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中国文化独立产生于本土在以原生的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同时与周边游牧文化相互影响对外来文化或主动或被动的进行变革。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排斥型的文化但是当中国文化面临大的挑战和考验时从佛教和道教对它统治地位的冲击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高势位”撞击中国文化又能够对外来文化表现出良好的开放性。在与外来文化的相遇、交叉、结合、融汇过程中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博纳的一面。春秋时期各家文化相互竞争相互影响吸收为中国文化开放性的一面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形成了大一统文化丝绸之路等交通方式改善了中外的交往条件外来文化不断对中国文化进行本能的冲击唐宋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化对中国主体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元明清时外来文化则以各种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颠覆但中国文化和它的基本精神终究还是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了虽历经数千年之久都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局面。即使到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和人才的断层我国文化仍然不断地发展。中国文化不管面临着多么严重的生存危机它都战胜了各种挑战和挫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涵和特征其成熟之高度和文化梯级之高都是世界文化上仅有的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开放与保守并存的矛盾性文化这种特征使“中华文化至今仍保存着高度发达、高度成熟和高度独特性”。世界众多文化的消亡显示了中国文化保存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珍惜它。进入21世纪后随着各国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文化环境面临新的考验以及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我们要以新的思维寻求文化发展的途径。中国文化能够得以保留到今天证明了中国文化是适应中国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这与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性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也与它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具有的扬弃性有着重要关联。因此我们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西化又要反对原封照搬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封建性质的文化我们必须仔细加以甄别加以选择性的弘扬和集成。“人类要进步、发展,就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而文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我们要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中国文化新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篇: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儒家学说告诉我们,礼为天下先,以礼治国、以礼治家,可见,学会文明礼仪非常重要。
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无数文明雅士,古有孔融让梨,今有雷锋助人为乐。文明礼仪让孔融和雷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用文明礼仪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既遭遇了损失惨重的汶川大地震,又成功举办了两届扬眉吐气的奥运会,还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间的大爱不正是文明的体现吗?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志愿者们,微笑服务,“北京欢迎你”不正是文明的最高口号吗?中国宇航员那开仓向世界招手的时刻,不正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又创造了新文明的奇迹吗?
那么,在这充满希望的2012年,我们又该怎样让我们的礼仪洋溢在校园呢?看,课堂礼仪它教会了我们要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还要积极发言,在这样有序、文明的氛围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营养。瞧,校园礼仪它教会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同学之间要讲文明语言,要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同学们,让文明礼仪走进校园,让它像美丽的衣服一样穿在我们的身上,像美丽的文字和优美的动作一样镶嵌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像一颗颗闪光的露珠浇灌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自信地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重担吧,让我们的心美起来,让我们的校园美起来,让我们的祖国强盛起来吧!
第三篇: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为世界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辉煌艺术成就。从现存的原始社会的岩画和彩陶上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画成熟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发展成为具有多种门类的综合性绘画,宋元时期达到鼎盛。中国画概括明确追求内在的精神气韵,具有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美,追求以黑白为主的色彩方法,以线造型的笔墨观,以及打破时空局限的透视方法等特征,体现出中国绘画有别于西方绘画的独特风格。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集中体现出东方美学思想。其中,儒、道、释哲学思想是形成和孕育其艺术特征的精神家园。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在中西绘画中都强调绘画的风格特点和独特个性,它是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我们认为,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和谐的统一。然而当前西方在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艺术作品片面追求形式,强调极端的个性解放,许多荒诞离奇、标新立异的作品充斥于艺术创作中,完全背离了西方传统绘画的传统,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在如何对待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上,中西绘画有着不同的状况。中国画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仍然日新月异、枝繁叶茂,不断稳步发展,并没有出现“无度”的发展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规范。自汉代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哲学一直是统治阶层治国安邦的正统哲学思想。在汉代,中国画开始走向成熟,它自然地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思想是一种注重仁学,主张爱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政治学思想,是一种能使分裂混乱的社会环境有效地秩序化与和谐化的思想。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实践证明,在中国一切艺术创作都无不受到伦理道德规范的影响,中国画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同样要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功能。首先,中国画强调画家后天的学识修养,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体验来弥补先天的不足,以使在有效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这是一种蕴含着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理想要求。具体表现在,旧文人画家的作品虽然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但内容大都是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比如,文人常画“四君子”,竹象征虚心劲节,梅象征凌寒傲雪,兰象征虚怀若谷,菊象征岁寒不凋,表现出文人的审美理想,借以自喻和启迪人们的高尚情操。在创作中,由于受到儒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完美的整体。在中国画中,画家通过描写对象来达到“缘物寄情”的目的,把对象之形神与画家之性情内在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另外,中国画还特别提出了人品的重要性,认为“人品不高,画品亦不高”,“人品第一,画品第二”,就是说,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画出高雅纯正的作品来,才能受到后人的喜爱,相反,人品低劣的人纵有高超的技艺也为人唾弃,如蔡京、秦桧、张瑞图等人的作品就为仁人志士所不齿,而颜真卿、岳飞、八大山人、梅兰芳、齐白石等因其德艺双馨而被广为传颂。同时,历代画家中也不乏热爱生活、关注民生的大家,如郑板桥在其画竹石轴上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便表现出一个旧文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注!而八大山人画中冷眼看清天的个性化的“鸟”,也是他仇视统治者的自我写照。由此可见,内蕴着德行、学识、修养的中国画,对于精神意蕴的追求胜过了技法的追求,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这不正是中国画的本质吗?
二、道家“返朴归真”思想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道家思想也是影响中国画的重要哲学思想。它对宇宙自然、人生社会的宏观把握,对主体感性自由的充分尊重,对个性的张扬与追求,具有解放思想、回归自然的理想品格。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回归自然”成为左右一切的艺术源泉。道家文化主张把社会的一切规章制度、伦理道德、秩序规律都打碎,回归到混沌无为的人类原始状态,这种道家的宇宙观,同样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在国画创作中,画家与对象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自然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庄周对此有过精辟地描述:“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这是一种精神的完全解放,是主体精神凝聚于表现对象中的一个质的飞跃,于是画中的物象具有了画家同样的思想情感,天人真正地合二为一了。可以说,老庄思想影响到中国画的每个角落。例如,中国画注重“空白”的处理,喜爱表现“虚境”,就是说描绘景物要与画面的“虚白”完美地统一起来,只有充分表现出趋向无限的“虚景”,画面才能产出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是受到老庄“以白计黑”和“以无计有”思想的影响。中国画追求简练概括,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正合了《道德经》所讲的“少则得,多则惑”的理念。老子云:“大巧若拙”,“返朴归真”,于是中国画就产生了追求“童稚”的绘画风格。老子云:“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眩”,所以中国画便以水墨为主,极少着色。以上所述,无不体现出老庄思想对中国画的深刻影响。
三、禅宗“真如领悟说”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在儒、道、释文化中,佛教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最晚。准确地说,是禅宗思想引发了中国画审美情趣的变化。在中国古代书画家中,大都有参禅问道的喜好,如宋元明清诸大家都喜欢与高人逸士为伍,过“卧青山、望白云”的野逸生活。其中,也不乏本来就是僧侣的书画大家,如草圣怀素、巨然、贯休、八大山人、石涛、虚谷等,可以说佛教与中国画有着不解之缘。禅宗虽然实际产生在唐代,可是它的渊源却很早,它是佛教逐步中国化的产物。它主张“领悟”,通过不断修炼达到超凡脱谷的理想境界,具体表现为排除一切杂念,虚静忘我,进入“真如”的纯真境地,达到心领神会、妙合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禅宗的这种文化精神启示人们,艺术创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物境到情境到意境的演变过程,其中意境的获得是最高境界。王国维认为,意境的获得,第一要性情真,写出真性情便有真境界,即“显本性,吐真情,不矫饰,不作态,不违心,不隐私”。第二,要态度真,只有忠实地、真诚地对待人、景、物、事才能写出真境界。第三,观察感受真,独特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写出真境界的必要条件。在禅宗文化思想影响下许多中国画家追求自觉体验,超越自我,向往游离于世俗之上的理想的精神王国。比如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在总结画竹体会时认为:“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非“胸中之竹”,何故?因为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这是一个精神升华的过程,通过营造个性的思想,使画家不拘于形体、线条、色彩、笔墨等,而以性灵去体验游离于万物之外的艺术规律,所以就形成了中国画特别注重画外画、景外景、意外意的审美意向。诗文书画大家苏轼也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是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在这里,他更准确地指出了创造性想象乃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元代倪云林作画意境高逸、孤寂,他说:“余之画,不过逸笔草草,聊写胸中之逸气耳„„”。这些具有禅宗文化思想的绘画作品,具体表现为纯以水墨为主,很少着色,山水景物极其简约,有不可多一笔不能减一笔之妙,景色静谧、恬淡、闲适,画面往往大量留白,体现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些特点都成为文人画的重要艺术特征。
如今中国画坛虽然取得诸多成就,但也存在着拜金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不良现象,可以说它们是影响中国画正常发展的大敌。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关系,是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如果我们像徐悲鸿先生所讲的那样,“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入”,能够从中国古代儒、道、释文化思想中汲取营养,必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时代的中国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