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
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物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间隔
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2.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B两质点在8s末相遇
C.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4秒后做加速运动
D.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
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波遇到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大于v声=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5.下列各力中,属于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是()
①拉力
②动力
③阻力
④压力
⑤弹力
⑥重力
⑦摩擦力
⑧支持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⑧ D.②③④⑤⑧
6.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7.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弹簧顶端,使弹簧做弹性压缩,物体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弹簧重力)()
A.kmg
B.km
C.D.8.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共同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C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
: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10.A物体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下落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B物体上升至最高点时,A物体正好落地,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遇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均为
B.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C.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H
D.A物体落地时速度小于v0
1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AB位移中点速度为v3,AB时间中点速度为v4,全程平均速度为v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B.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C.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3<v2=v
1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定有v3>v4=v
512.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的重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13.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x1是1、3两点的距离,x3是4、6两点的距离,x2是2、5两点的距离.
(1)测x1、x2、x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 ______ .点5速度的表达式v3= ______ .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x1=4.00cm,x2=19.30cln,x3=8.72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 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4cm,则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______ N/m,当弹簧不受拉力时,该弹簧劲度系数是 ______ N/m,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5N,弹簧的伸长量是 ______ cm.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
15.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F.求:
(1)当拉力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
(2)当拉力F=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少?
16.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试计算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一秒的位移是35m时,求下落时间是多少?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g=10m/s2)
17.在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 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起飞速度为50m/s.
求:
(1)如果要求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10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多少?(2)如果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应多长?
18.酒后驾车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其主要原因是饮酒后会使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实施操作制动的时间)变长,造成反制距离(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变大,假定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正常人的反应时间为0.5s,饮酒人的反应时间为1.5s,试问:
(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几米?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多少时间?
下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物理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C
3.A
4.D
5.C
6.D
7.C
8.A
9.AC
10.AB
11.BD
12.CD
13.;;9.72
14.250;250;2
15.解: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μN=0.5×10N=5N;
(1)当拉力为3N时,3N<5N,物体未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为8N时,8N>5N,物体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答:(1)当拉力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F=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16.解:设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t=4s
则落地时速度为:v=gt=10×4=40m/s
答:下落的时间是4s,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40m/s.
17.解:(1)设飞机弹射获得的速度为v1,再加速到起飞的速度v2=50m/s,由:2as=v22-v12得:
解得:v1=10m/s
(2)设飞机从静止加速需要位移s2,才能起飞,由:2as1=v22 得:2×5×s1=2500 解得:s1=250m 答:(1)如果要求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10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10m/s;
(2)如果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应250m.
18.解:(2)由题意可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人多的时间为:t=1.5-0.5=1s
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所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的位移为△x=vt=30×1m=30m(2)汽车刹车的时间为t′=
所以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总时间为t总=3.75+1.5=5.25s 答:(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30m;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5.25s
【解析】
1.解:A、体积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够看成质点,比如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的运动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地球的体积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能看成质点,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故A错误;
B、作息时间表的数字表示时刻.故B错误;
C、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不能说成位移就是路程,故C错误; D、瞬时速度是指物体通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通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
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时刻是某一瞬间,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作息时间表是指作息的时刻
判断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关键看速度是表示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速度,还是表示一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
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要注意生活中的时间与物理上的时间意义的不同
2.解:A、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知,A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8s末,A、B两质点位置不同,没有相遇,故B错误.
CD、由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B的速度先为正,后为负,所以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同时,还要理解好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关键要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
3.解:A、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故A错误;
B、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故B正确;
C、瞬时速度的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C正确;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弱相互作用,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是等效替代.对于速度的概念,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引入及内容,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需要掌握质点的意义,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4.解:A、B、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v声==;
故A错误,B错误;
C、D、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
-+△t0=(t2-t1+△t0)
物体的平均速度: ==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超声波在空中匀速传播,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求出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再求解物体的平均速度.
本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理解现代科技装置原理的能力.
5.解:拉力、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是按照效果分;
弹力、重力、摩擦力是按照力的性质分;
故选:C.
力的分类一般是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力的性质分,即按照力的形成的本质特性分;另一种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分.
力的命名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按性质命名,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另一类按效果命名,比如支持力、压力、动力和阻力等等.
6.解:A、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的分布有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所以A错误,D正确;
B、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此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拉力和重力一定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所以B错误;
C、重心有可能在物体外,比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的位置,就在圆环的外面,所以C错误;
故选D.
7.解:物体静止时,其对弹簧的压力等于重力mg;
根据胡克定律F=kx有:x=
;
故选C.
物体静止时,其对弹簧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本题是胡克定律的直接运用问题,记住公式即可,基础题.
8.解:A、对A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f=F,故A对C有向左的静摩擦力,故A正确;
B、对B受力分析,由于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故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D、对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再对C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C压力、B对C压力,地面对C支持力,A对C向左的静摩擦力和地面对C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C错误,D也错误;
故选A.
对A受力分析,确定AC间摩擦力;对整体受力分析确定地面与C之间的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确定BC间摩擦力情况.
本题关键是要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
9.解:A、设h3=h,则由v2=2gh,得:v=
.得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
v1:v2:v3=::1,故A正确;
B、由t=得三者运动时间之比:t1:t2:t3=:::1,故B错误;
C、D、b与a开始下落时间差为:△t1=(-).c与b开始下落时间差为:△t2=(-1),故△t1<△t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三个小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出通式,则可求得各项比值.
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公式应用中有一定的便利,故一般会在过程上有些复杂,解题时要注意过程的分析.
10.解:CD、因为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间相同,速度变化量相等,则A物体落地时速度与B物体上抛时初速度大小相等,都等于v0,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与A物体的下落高度相等,都等于H,故CD错误;
AB、设两物体相遇时所用的时间为t,速度大小为v,由速度时间公式得,对于A物体有:v=gt,对于B物体有:v=v0-gt,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t=,则两物体相遇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v=,由速度位移公式得,=2gH,-v2=2gHB,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HB=,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为,故AB 正确.
故选:AB.
(1)根据两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时间相等可判断A物体落地时速度和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2)知道两物体相遇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即可求出其大小,然后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列方程求出两物体相遇时离地面的高度.
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综合应用,关键抓住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即可正确解题,难度不大.
11.解: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速度为:
时间中点速度为:
平均速度为:
不论匀加速直线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
因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为匀加速直线;若为匀减速直线,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推论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知道位移中点速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中点速度大于时间中点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速度的表达式,并能灵活运用,本题也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比较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瞬时速度的大小.
12.解: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得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但性质不同,故A错误,D正确;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D.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块受的重力,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向下的弹性形变引起的.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本题考查对压力与重力区别的理解.要知道弹力的产生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3.解:(1)根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v2=;(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g=9.72m/s2
故答案为:;;9.72(1)点2是点1、3的中点时刻,其速度等于1、3点的平均速度,同理可求5点的速度;
(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即可求得加速度g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质点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其平均速度,难度不大.
14.解:在弹性限度之内,一轻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它的伸长量是4c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N/m=250N/m.
当弹簧不受拉力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为250N/m.
当弹簧两端受到拉力为5N,弹簧的拉力为5N,则x′==
m=0.02m=2cm.
故答案为:250,250,2.
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根据胡克定律F=kx求出劲度系数的大小,再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伸长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F=kx,知道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15.物体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出最大静摩擦力.根据水平拉力与最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的状态,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计算摩擦力,首先要分析物体的状态,确定是什么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拉不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被拉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解: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μN=0.5×10N=5N;
(1)当拉力为3N时,3N<5N,物体未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为8N时,8N>5N,物体被拉动,此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答:(1)当拉力F=3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3N;
(2)当拉力F=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5N. 16.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列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解:设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t=4s
则落地时速度为:v=gt=10×4=40m/s
答:下落的时间是4s,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40m/s.
17.飞机在跑道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1)利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计算至少需要多大的初速度;(2)利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跑道.
解:(1)设飞机弹射获得的速度为v1,再加速到起飞的速度v2=50m/s,由:2as=v22-v12得:
解得:v1=10m/s
(2)设飞机从静止加速需要位移s2,才能起飞,由:2as1=v22
得:2×5×s1=2500 解得:s1=250m 答:(1)如果要求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10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10m/s;
(2)如果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该舰身长至少应250m.
18.汽车刹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驾驶员在反应时间里没有操作车,故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
【答案】
解:(2)由题意可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人多的时间为:t=1.5-0.5=1s
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所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的位移为△x=vt=30×1m=30m
(2)汽车刹车的时间为t′=
所以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总时间为t总=3.75+1.5=5.25s 答:(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30m;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5.25s 【解析】
汽车刹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驾驶员在反应时间里没有操作车,故汽车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
第二篇:高一年级上学期
高一年级上学期
大竹中学 高2011级24班学生姓名 李兵学籍号考绩号
学生自评:
我是自信和坚持不懈的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人生有合理的规划,为了自己远大的理想,坚韧不拔,奋力拼搏,从不退缩。哭过,笑过,迷茫过,但不曾屈服过,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自己暂时还没有完整的学习方法,经常和同学一起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团结新同学,克服种种困难,关爱和帮助弱者。
学生签名李兵2011年2月1日
同学互评:
你热爱学习,为人坦诚,大方,勤于思考,学习主动积极,一直处于优秀,只要你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你团结同学,为人正直,能够有对事物的见解,有主见。
学生代表签名 孙源2012年2月1日
教师寄语:你性情开朗,积极乐观,懂得在学习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你团结同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同学们朋友,也是学习的楷模,你尊敬老师,珍惜友谊,拥有像阳光一般灿烂的好性情,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你会以你的信念和勤奋的汗水,争取属于你的成功!班主任签名刘海2011年2月1日
家长寄语: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攀登理性之巅,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只有奋斗拼搏,学好一门知识,不只是学懂 学会 还要学精 会做,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适用人才。
家长签名李爱国2011年2月1日
第三篇: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1一、教学简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必修1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全书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2、学生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基础尚可,除对少部分同学可相应降低要求,只要求其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物理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等。
3、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4、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归纳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规律,同时着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实验能力,以及由实验结果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5、结合所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措施
1、严格执行教学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每周集体备课,先由上一周安排的每一节教学内容的主备人向全组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主要例题、课后作业、教学案等,然后由全组教师研讨、质疑、确认,形成共案。全组老师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规范。
2、制定教学进度。在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确定课时安排。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必修1物理对于文科学生应突出文科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以便保证全年级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满意成绩。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4、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5、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6、加强学科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听课、评课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精选习题过程中,选题与审题分工合作;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时集思广益。
7、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8、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能力;举行学科竞赛,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开设讲座,介绍物理学前沿与物理学家生平,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进度:略
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
第二,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第三,说明与建议: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二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
【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1.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2.上学期高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计划
3.关于上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4.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5.有关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
6.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的工作计划
7.秋上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8.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第四篇: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诸城一中 魏明海
一、开学伊始的思考:
新的一轮高一开始,几个问题自然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1、高中物理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三年规划目标)
高中阶段的学科目标: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好学生基础、发展思维、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是所有物理老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认知领域方面规定“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从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在操作领域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地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对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规定具体要求。
在情意领域方面规定“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打好基础,应对高考。
2、高一目标是什么?
高一是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第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一是基础,特别是本学期,是入门期。
是克服“物理难学”、“惧怕物理”心理的关键时期; 在知识上是基础; 在学习兴趣培养上; 学习方法指导上; 在培养规范上; 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上。
3、应当怎么教?(教师的行动)对应新的形势,我们应当怎么教?
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规范办学的形势,今年8月22日会议上教育局提出继续坚持“两个不动摇”。
新课程改革当然不仅仅是更换一套教材那么简单,教师教学方式要实现从“组织教学”到“动机激发”,从“讲授知识”到“主动求知”,从“巩固知识”到“自我实现”的转变,而转变教学方式的目的又在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
这些变化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欲求有效,必须力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效,即学习课程标准、钻研和处理教材、深入了解和分析学情、备课、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对学生的辅导、课后反思„„诸环节,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要做到有效,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4、学生应当怎么学?(学生的行动)新的形势下,学生学习方式要转变。
要学会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主动求知。自主、合作、探究 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具体措施
一、把研、煮、论、思活动常态化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的处理、整合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切实把握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不论是担任物理教学工作多少年,也不论教学经验有多丰富,随着新形势和新的学生的变化,肯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要经常反思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这几个环节决不能打折扣,还应多听老教师的课,与自己仔细对比,从中学习。主动邀请老师听课指导,详细些好课后记。平时多向其它教师请教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3.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4.教师准备一套初中课本,认真分析相关知识,做好初中和高中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 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降低起点,不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的效率。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其它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评课,青年教师做到先听课再上课,力争12名教师尽快成为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达标教师,并年底推出2---3名优秀教师。打造高效课堂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为此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也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证学生思维在先呢?充分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预习,然后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这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结合学校提出的“五六”模式,提出新授课课堂教学要求:教学中理解大纲要求,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备同步练习。
(1)对一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写出知识框架,弄清有几个定义、概念、规律、定理、定侓和公式。
(2)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活化、拓展、变通、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在概念分析、规律总结、定律验证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化推导公式。
(3)在细化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全面分析确定和验证知识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例题和练习题,做到取材面广、代表性强、注意举一反三,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注意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4)加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课堂上做到脱离教案,把知识讲活、讲细、讲实、讲新,精讲多练,及时完成课本习题及相应的补充题,这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新课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上,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
三、落实有学科特色的集体备课
我们的集体备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周一次全组集中集体备课,集中集体备课时我们采用提前一周,单课时备课的方式。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高一物理组共12人,分两个级部。每周3节课,我们两个级部分工协作的方式,材料统一、进度统一、计划统一、单元过关统一,每个级部负责一章的导学案编写和单元考试题的命制。另一级部则负责本章的自助餐作业。各级部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本章的材料编写分工,课时主讲人根据全组讨论的课时计划,将自已负责的课时做出学案或者习题卷,并明确提出至少提前二天,把材料印刷好。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课时主讲人以“说课”的形式把每一课时的教学流程、重难点的突破、习题配置进行讲解。然后通过集体讨论加以完善,最后定稿。最后定稿的打印稿张贴在组内的小黑板上,使每一位成员对下一周的教学安排非常清晰。根据最后定稿,每位成员再进行自己的个人细备,各人细备务求每堂课都有教案,每个教案都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我们在集体备课时重点放在备学情、备习题、备问题上。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习题配置的广度与深度。每天的说课分级部进行则可以随时随地地对教学的思路、认识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每个导学案和跟踪练习材料要形成电子稿,积累下来,建立档案。
四、及时反馈,把握学情,有效设计
学习的过程又是思维的过程。人的思维分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如果思维能力存在问题,那么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就会存在思维障碍,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就会受到限制。一要求老师经常与学生特别是边缘生进行交流沟通,二是通过课代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利用当堂检测和课前小测。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惑,找到准确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以便备课过程中选择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
五、分层教学
今年高一学生比较多,也注定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中成绩差的学生比较多,必须做好分层次教学。一是学习杜郞口中学的做法,与班主任协调,在学习小组的划分上做好学生不同层次的搭配,二是书面练习分层,把基础题和稍难的题分开。分批让学生在课上或课下完成。三是课堂提问分层次,四是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适当增加自助餐作业。这样可以避免大锅饭端不平的现象和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改弄懂的基础知识,必考内容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六、习题选编要求:
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来进行选择、设计、编制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控制好习题量,不搞“题海战术”。
(1)习题选择要突出典型性和针对性
习题的选择不能贪多、贪全、习题的选择应典型,既要注意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他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故要达成高效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察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忌随意和盲目。
(2)习题选择要强调基础性和可行性
教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进行习题的选择,即应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可行性,过分简单的习题会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思维活动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缺乏其应有的激励作用,难度过大的习题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所以,习题的选择把握好“度”,狠抓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习题选择要体现研究型和挑战性
选择习题要精,首先要有丰富内涵,教师除注重结果之外,更要注重组题方式和质量,做到“一题多解”熟悉各种解法,多解归一,挖掘共同本质,多题归一,归纳出解题规律。其次尽量设计实际生活中的原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选编习题,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习题选择要扎根于课本习题
课本习题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后的精品,教师在习题课的题目选编中,应优先考虑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拓深、演变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我们不应该“丢了西瓜捡芝麻”,忽视课本习题去搞大量本质重复的课外习题
(5)习题选择要关注热点 建议选择开放性试题,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关注应用性习题的选择,以训练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懂得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探究性习题的选择,以训练学生的观察、交流归纳等多种能力。
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作业本着精留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的指导思想。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完成质量进行分析,对错误解法进行剖析,对不同问题进行归类,对不同的解法进行归纳,并找同学谈话,分析每个同学的得失。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做到小周期,快节凑,快循环,使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让优秀的学生开设物理课外课堂,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定时定点讲述物理错题,克服物理弱科生的思维障碍。
七、规范解答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认真书写,卷面整洁规范
2、语言表述规范
3、解答步骤规范
4、先画图后做题,善于运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规范要作图。
5、审题规范,解物理题要做到不选对象不解题,不列式。
6、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7、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反思。经常反思感悟自己未能做出来的题目涉及的基本解题方法
8、对错题积累,解题方法积累,感悟心得积累,要经常回头看。
9、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结。
10、勤学好问、不怕困难
第五篇:莆田一中2016-2017学上学期期中考
莆田一中2016-2017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一 地理
命题人:林培贤 审核人:高一备课组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2分/题。31-42题,1分/题)
1.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2.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
A.23小时56分4秒 B.24小时
C.24小时3分56秒 D.24小时48分46秒
3.若右图为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某人在乙处观察,则此人所见的经纬网分布应为图中的
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图”,读图,完成5-8题。
5.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向上传播时的变化
①纵波速度加快 ②纵波速度减慢 ③横波速度加快 ④横波速度减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7.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 A.a+b+c B.a+c+d C.b+c+d D.c+d+e 8.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
美国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述了人类首次登陆火星的冒险故事。火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约为65°,自转周期为24小时50分,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质量约为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2/5,有稀薄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据此完成9-10题。9.和地球的特点相比,火星
A.表面平均温度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 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大 10.可以推测,在火星表面
①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的“热力环流”现象和尘暴现象 ③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于地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十一”过后,莆田一中上午第一节课由7:30开始改为7:40,下午放学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另一中学上课时间为9:40,放学时间为19:30。据此回答下列11-12题。
11.莆田一中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气温高低 B.太阳高度 C.经度差异 D.昼夜长短
12.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另一中学可能位于
A.东南地区 B.西部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拿着“地球仪”在同一水平面上绕“太阳”运动一周。读图回答13-14题。13.该实验主要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大气保温作用 B.运动物体的偏移 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活动 14.图中,此时甲地的太阳高度和地方时分别是
A.0°,4时 B.0°,6时 C.60°,4时 D.60°,6时
我国《物权法》规定: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时(如下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6.按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度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A.北京(40°N)B.哈尔滨(45°N)C.广州(23°N)D.台州(29°N)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德国在每年的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实行夏令时制。夏时制是一种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家住上海的高同学利用暑假期间去德国自助游,这是她在德国汉莎航空的网站预定的机票信息(注:机票显示时间为当地时间)。请回答19-20题。19.据机票显示信息,上海至法兰克福(夏令时使用东二区区时)所需的飞行时间
A.5小时55分钟 B.7小时5分钟 C.11小时55分 D.12小时55分 20.德国实施“夏令时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延长工作时间,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B.延长农作物的日照时间
C.充分利用白日的阳光,节约照明能源 D.改变民众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
2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的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A.甲岸和丙岸 B.甲岸和丁岸 C.乙岸和丙岸 D乙岸和丁岸
22.读下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图乙中阳光A表示该地夏至日
根据圣彼得堡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23-24题:
23.根据图推断,圣彼得堡的地理坐标为
A.53°26′N,30°E B.53°26′N,45°E
C.60°N,30°E D.60°N,45°E
24. 据图推断,中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3″W)在北京时间6月22日的夜长时间大约为
A.约22~23小时 B.约18~20小时 C.约24小时 D.约1~2小时
25.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
假设下图表示某纬线圈,A、B、C为该纬线圈上的三点,其中AB弧为昼弧,ACB为夜弧。读图回答26-27题。
26.此图中 C处日出的地方时刻为 A.2时 B.5时 C.8时 D.10时
27.在图示时刻,假设B点的经度为30°E,则全球二个日期的面积之比是 A.1:1 B.3:1
C.4:1
D.5:1
右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在东半球。据此完成28-30题。28.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A.4时 B.8时 C.10时 D.14时 29.此时,B点位于
A.晨线,昼长8小时 B.昏线,昼长8小时
C.昏线,夜长8小时
D.晨线,夜长8小时 30.该日,下列地点最先见到日出的是
A.成都 B.昆明 C.新加坡 D.新西兰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3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3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一位中国游客在挪威旅行观赏到“日不落景观”,下图为该游客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示意图。读图完成33-34题。
33.若拍摄地经度为15°E(东一区),当太阳位于F位置时,北京时间是
A.19时 B.5时16分 C.18时44分 D.5时 34.与北京相比,该地
A.冬季更短 B.热量更丰富
C.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D.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大
有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合作设计了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6月22日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35-36问题。
35.甲、乙、丙三地纬度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36.当丙地测得影子最短时,乙地的地方时是
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
37.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①、②、③、④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符合的是
A.①23°26'N
②46°52'N
B.①90°N ②66°34'N C.①0°
②23°26'N D.①23°26'N
②46°52'N
③66°34'N ④90°N
③23°26'N
④0°
③90°N
④66°34'N
③90°N
④66°34'N
38.下图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70°N B.75°N C.700S D.750S
下图中的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的昼夜状况,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39-40题。
39.P地位于T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0.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A.东北、5小时
B.西北、6小时
C.东南、5.5小时 D.西北、5.5小时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41-42题。
4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为
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 42.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
10、17:10
卷Ⅱ(综合题)43.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在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顺时针或逆时针)(2)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3)此时,北京处于()
A.接近子夜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刚刚日落
(4)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5)再过
小时全球共处同一日期。
44.读图“地球两分两至日公转示意图”和图“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左上图中画出冬至日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右中②日期时,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在_______(极圈、极点),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该日日期是_______前后,赤道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3)说出A时段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右图中对应的时间段是 _______________(①→②、②→③)。
莆田一中2016-2017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一 地理
1-10 AACAB,BAACD 11-20 DBCAD,BBDCC 21-30 BBCAD,CBBAD 31-42 CDADD,ABBAB,BD 43.(1)逆时针(2)A , A>B>C , C
(3)A(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整个北半球
(5)21 44.(1)略
(2)极圈 6月22日
昼夜平分
(3)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渐长夜渐短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