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

时间:2019-05-14 14:2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

第一篇: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

江苏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研究

课题 研 究 方 案

江 苏 省 宿 迁 中

二零零九年八月八日

3、探索性原则

在多媒体进入课堂之后,要全面深入地开展各种具体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探索各种具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探索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等等。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在展开课题研究之前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我校化学课堂,尤其是有关某些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2、文献研究法:

利用网络资源、各种图书、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这也是该课题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3、动研究法:

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发现问题;鉴定问题;文献探讨;拟订计划;设立假设;实施行动,收集资料;评价结果。

4、经验总结、归类法: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注意积累研究的事实材料,并不断进行分析和综合,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5、比较研究法:

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取长补短,促进研究。

五、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1)组建课题组、课题调研、课题可行性论证、组织本课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确定本课题名称、研究计划实验措施和途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2)广泛搜集理论学习材料,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领会,分配任务,做好开题准备工作;

(3)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及网络运用等培训

2、实施阶级:2010年3月-2011年3月

(1)2010年3月-2010年9月:①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理论(如新课标、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加强交流,上好实验整合课,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新模式;

第二篇: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课题承担单位: 衡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站

课题负责人: 周必然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使学生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课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生动、丰富的理科实验,体现探索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二、研究假设

通过开展对衡阳市中小学理科实验教材、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获得的情况和数据,我们能够提出一套适合衡阳市地域特色、行之有效的中学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方案,编写出中学《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有力地推动我市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为提高我市理科实验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目标

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敢于质疑、敢于尝试的科学勇气,大胆想象而又细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

合作的科学作风,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探索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2)探究性实验设计个案分析;

(3)探究性实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4)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要素与考核研究;

四、研究内容

传统的理科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很少有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理科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使是分组实验也由于仪器、设备、药品等原因成了过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显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只有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才能够产生实效。所以本课题将从理科实验课的教学指导和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要素与考核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中学理化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学生实验课为主渠道,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实验全过程的体验,逐步形成勤于动手、善于质疑、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课题组通过设计开发一系列成套的探究实验,来指导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探究型实验目的的确定,实验假设的提出,探究过程的设计,讨论与交流的组织,实验方法的拓展,实验结果的评价等问题进行探索,并总结出《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构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机制。如怎样才算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起来了?理化生实验怎样考核更科学?逐步探索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具体要求。拟制定一套《衡阳市中学毕业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考查实施方案》。

3、锻炼和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研究水平。作为理科教师,要反思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带领学生创造一些设计性的和具有探索性的实验素材;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使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动手,不断享受成功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实施步骤

实验研究的周期:2006年9月—2008年12月,共2年。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分2步)

主要工作是:组织领导班子,进行现状调查,接受主课题的培训,积极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制定实施计划和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开题工作。

第一步工作: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组顾问:李建新、何中华、杨 颖(省装备处)

彭天文(市教育局副局长)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周必然(站长)

成员:张高君、廖高生、彭季秋、易璨

课题研究小组

周必然、廖高生、彭季秋、邓湘云、颜丽芳、罗雅萍、贺熙德、唐中林、彭彪、邹中平、冯海平、徐向龙

第二步工作:专家论证,培训教师,确定实验教师,搜集汇总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计划,完成开题工作。

资料组的实验教师有:彭季秋、颜丽芳、贺熙德、唐中林、彭彪、邹中平。主要任务是:查阅中学理化生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等有关资料。

研究组的实验教师有:周必然、廖高生、邓湘云、罗雅萍、冯海平、徐向龙。主要任务:汇总资料,形成综合材料,撰写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9月)

主要工作是:按照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修订完善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课题研究问题探讨与经验总结,写出阶段研究论文,组织《实验探究指导》丛书的撰写,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创新活动,制定《衡阳市中学毕业会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方案》。

1、修订完善总体研究方案和计划;

2、制定《实验探究与指导》的编写工作方案;

3、提交《实验探究与指导》辅助教材的报告;

4、组织开展全市初中毕业会考实验操作考查;

5、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教学创新竞赛活动,搜集典型案例、论文等资料;

6、开展《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的编写工作。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主要工作是: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和专题论文,进行成果展示。

1、继续深化研究,收集资料,为结题作好各方面准备。

2、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研究论文、收集师生研究成果(含文字及实物)、编辑研究论文集等。

成果形式:

1、《中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报告;

2、出版《实验探究与指导》丛书

3、实验教学创新优秀论文集

4、实验教学创新优秀案例集

2006年9月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研究课题

小学科学课研究课题

小学科学课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郁波、章鼎儿、郑军 支持和鼓励小学生运用已有 · 提高少儿的天文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 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 · 让住高楼的孩子走近大自然 · 多元智力理论在小学《科学》评价中的运用 · 认识岩石 · 自然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要假说还是不要假说 · 《专题探究型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方案 · 小学常识中长期作业设计研究 · 以多窗口式常识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实验报告 · “家长参与科学课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评价 · 小学教学 ·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材人教版的研究与实验 · 小学科学课研究课题库 · 常州钟楼区小学三年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分析 · 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理论的思考 · 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几点思考 · 刍议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由水资源问题引出的…… · “小学科技活动与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报告 · 科学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 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 · 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 新世纪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新趋势 · 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 校本课程人在哪里 ·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让赛课回归教学常态 · 教研如何找到课程改革中的位置 · 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的研究 · 综合理科课程的开发与科学素养 · 一年级学生科学课上的认知特点 · 国内外小学科学教材中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 · 开发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 科学教育的评价 · 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与思考 · 什么是教育评价 ·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以评价促发展 小学科学课研究课题库 小学生科学探究与认知需要的调查 科学课教学方式的主要变化与特点 科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方法 挖掘科学课典型学习活动教育价值的意义和做法 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因素 支持和鼓励小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科学课程学习的方法和体会 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小学科学新课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指导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学习资源的经验与体会 灵活运用科学新教材的若干做法 新教材典型课例研究 新教材教学材料的准备、保障及改进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记录的方法 开展科学课程拓展性学习的做法和体会 新教材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与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科学新课程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事实分析 学生对科学新教材的基本看法、态度及其原因 学生对学生新教材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 科学新教材教学内容完成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新教材试教过程中实验教师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内容与方法 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 新课程中的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

第四篇: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社生小学德育研究课题——感恩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我们设计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为前提,以学校、家庭、社区为场所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之成为我校的德育特色。

二、课题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课题组长:徐世涛

副组长:王国功 张晓飞 研究人员:各班主任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于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我们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懂得感恩,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爱自然、爱社会,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将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而通过研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该理论。

2、制定“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年段目标体系、检测指标和评价方法。

(二)实践意义

1、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2、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通过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感激的区域,告诉学生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哺育,感谢自然原恩赐,感谢社会的关爱,感谢别人的鞭策……只有这样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生才能“心会跟爱一起走”,并以爱心来回报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3、本课题研究通过将儿童的活动与交往为路线,将学校、家庭、社区联成一个主体网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深化道德活动体验,促进学生品德自省内化”这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通过唤醒学生的知耻心和感恩心,进而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通过资质的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措施

(一)研究思路

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气氛和校园环境建设。我们主要通过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效果。

(1)在我们精致和谐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2)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感恩名言诗句;在每天的晨间和校园午间广播中,《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感恩歌曲被反复传唱。这些自然和谐的举措,呼唤着孩子的感恩之心。

2.加强学科教学的感恩渗透

通过挖掘语文、思品、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例如语文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

3.展开感恩教育活动,我们以《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小学德育的纲领性文件为依据,以“一片孝心回报家庭、一份爱心回报他人”、“一腔热心回报社会”为基本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切入点,将感恩德育目标进行科学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分层次的要求。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4.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5、利用影视媒体的感恩熏陶

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二)研究活动的具体策略:

1、对父母的感恩。

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1)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2)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发情感。

2、对老师的感恩

(1)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2)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3)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

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1)“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

(2)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3)结合“学雷锋”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4、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1)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2)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3.前期调查表

4.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5.调查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实践工作,2.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

3.中期调查表

4.注重材料的积累和归档

5.做课题中期总结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整理

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

3.感恩教育展示活动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

我校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倡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倡导“孩子的笑脸是学校的阳光”。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家长学校、教师、家长已基本形成了育人共识,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另外,我校在本学期已经做了一些感恩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为此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并积累了一些经验,此次课题的申报给我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指引了方向,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制度化、规范话,坚定了我们深入开展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完成本课题也具备足够的条件。

1、组织保障:校长为课题组总负责人,作统筹安排;少先队具 体落实、业务指导。

2、成员保障:课题组的每位实验教师都是通过学校上会讨论,权衡各方面能力和条件精心挑选成立的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队伍。

3、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实施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制度和成果奖励制度。

4、经费保障:学校将提供课题研究所必要的研究经费。

5、时间保障: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与教育工作展开,不致教学与科研产生时间冲突;同时学校将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交流提供保证。

6.德育资源保障:有效的德育活动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支持,我们尝试充分开发利用和挖掘整合德育资源。这里的德育资源是指个体经历的一切生活资源,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劳动实践等等条件性资源和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创意、感受、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我们更多的是借鉴心理辅导的活动方式,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制订感恩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在少先队开展的活动中冲破传统德育的束缚,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表现自己,感受生活,自我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社生小学德育研究课题——感恩教育

社生小学

2013年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生养成教育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我校养成教育再上新台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少先队大队部特提出以下方案:

一、成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落实该项工作。组长:蔡望菊

副组长:林玉莲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班干部

二、具体实施方法与措施:

1、“一班一生一份”制;各班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并以卡片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熟记。

2、“一月一会制”,少先队大队部定期召开班主任会或班干部会,制定阶段目标,布置工作,总结经验。

3、“一天一读”制:利用广播操时间,每天中午老师教读(或学生齐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充分利用班会、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发扬优良的风尚及风貌,表彰好人好事。

4、“一天一报”制:每班给底分100分,有值周学生填报,如发现(说脏话、打架、不讲文明、礼貌等)一人扣一分直到扣完为止。

5、“学生监督岗”制:组织学生干部课间值班,记录违纪学生及其所在班级。

三、表彰奖励:

1、每周公布总分为前三名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2、每学期对总分为前三名的班主任给于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本重点解决的问题:

1、教师思想素质

“爱”是一切工作的源泉,树立教师的爱心、耐心、恒心,继续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不断剖析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定期写工作体会,交流思想,不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

2、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我们耐心地、细致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容不得丝毫敷衍与片刻懈怠。

3、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通过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抓好“小小红领巾”、“我爱国旗”、“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等项开展系列活动,学校结合科学纪念日。如:“植树节、环境日、禁毒日、节水日”等开展科普主题活动,将科普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兴趣性紧密结合起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引导广大的学生学伟人、学英雄、学十佳,树立做新世纪合格接班人的好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好养成教育工作,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作贡献。

下载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课题

    一、 课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

    小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艳伟学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实验室是科学课具体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主阵地。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与语数英教......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本学期,我校实验教学工作严格执行教育方针,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加强各类实验和实验操作训练,有利于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

    小学实验教学方案

    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为加快全县中小学普及实验教学的步伐(以下简称“普实”),巩固提高“两基”成......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喇叭镇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度 第二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紧密联系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和器材,最大限度的为教育教学......

    小学实验教学方案

    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小学实验教学方案。为加快全县中小学普及实验教学的步伐(以下简称“普实”),巩......

    小学实验教学总结

    小学实验教学总结 小学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实 验 教 学 工 作 计 划袭 家 小 学2012年2月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实验室是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