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河北省广平县第二中学 河北 广平057650)
【摘要】通过学习数学,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欣赏数学中美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具有抽象和严谨的基本特点,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习惯。
【关键词】德育教育;人格魅力;勇于创新
【中图分类号】G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19-02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是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这就意味着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和活动中去。数学教学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本身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蕴含诸多德育因素,所以数学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进行德育渗透。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句话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在现行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比如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的成就,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名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打开数学史册可以看到古今数学研究硕果累累。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初期,数学家商高提出了著名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毕达哥拉斯早了500多年;南北朝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准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值的数学家,并将这一纪录在世界上保持了1000年之久;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欧洲早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他国家400多年。这些古代的数学家及其成就,把我国的数学推到一个很高的地位。现今,我国科学的成果也令世人瞩目。如数学家华罗庚年幼时未受过正规教育,通过苦学拼搏为数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推广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实验上,创造了很多经济价值;数学家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数学家陈省身全身心投入大范围微分几何研究,发表了几篇匠心独运的微分几何论文,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使是人类求真务实创新的生动写照。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堂到课外,多给学生介绍数学家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的思想,可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也就是说,教师要首先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做出表率。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会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模仿。因此教师言谈举止中所表露的良好品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相呼应,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需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比如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运用数学语言要完整、精炼、恰当。课堂板书要认真,规范有条理。教师要通过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另外,除了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爱的温馨。通过发挥情感的作用,德育就会渐入佳境,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以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给学生作出榜样,让学生体验严谨务实的作风以及教师强烈的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领悟应用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它们是唯物辩证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等正确结论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在实数里整数与分数、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以及运算法则中的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充分挖掘教材中这些因素,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实践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立
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还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方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就一定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德育渗透。对于“平方差公式”这一课,从自主性学习表现在学习结果自我反馈这方面来看,传统教学中总结是一大环节,而这个环节基本上都是老师来完成的,没有给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机会。如果教师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我反馈,学生通过自己谈收获感受到了公式的优越,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这种体验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时常要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培养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明确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教学中,很多定理和规律,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就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时候就可以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学生在体验中的感受,就会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自己的探究学习思考方式,激发学生在探究中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通过学习数学,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欣赏数学中美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具有抽象和严谨的基本特点,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习惯。对一个数学结论或结果,教育学生不要盲目接受,死记硬背,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所以然;对一个概念出现后,使学生了解还有它的局限性,在后继的学习中将不断完善;对一道数学题,启发学生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等等教学做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要努力地将德育渗透于数学学习过程中,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力求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陶冶情操于一体。只要持之以恒,长期地潜移默化地熏陶,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
安徽省蒙城县城关七小 李彪
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要注意策略性。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功能 德育素材 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应重视德育教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有,但并不明显。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拓展开去,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1.适当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可以合理利用。其中的有些知识,既可以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使学生产生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以师为镜,发挥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1.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做好这个榜样。例如升国旗时,我端端正正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学生自然照样守纪律了。小学生可塑性强,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一次,我去上课,走到教室门口,喧闹的教室一下就安静了,教室门口到处都是纸屑。我什么都没说,弯下腰开始捡起来。慢慢,孩子们聚拢来,一起拾。我接着上课,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下课后,两个坐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
2.严于律己,从教学抓起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上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三、以教为主,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一举两得。
四、以践为途,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
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回家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最后,让同学设想全国、全球每年所有垃圾袋的数量,那可是个天文数字。这时,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潜移默化进行了德育教育。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通联:(233500)安徽省蒙城县城关七小李彪
电话:***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人们把教师喻为“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也对教师的职能、作用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传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教会学生今后生活及学习中必须的数学知识,又要点拨其心灵,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意义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容易接受高尚品德的影响,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那些丑恶的思想也像瘟疫一样无孔不入,如果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增强其识别能力,那么他们的未来是很危险的。
课堂教学是实施对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以各种形式时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在学生阶段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期,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地给予其关怀、帮助、鼓励,及正确方向的引导,学生就可能会从挫折、失败中振奋起精神,克服困难,更加刻苦地学习,反之,就会因困难的积累而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由此可知,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工作,多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培养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地位及作用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丰富、完善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内容,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排在五育人之首,近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也正重提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具有培养学生高尚品德、远大志向;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办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等作用。
三、数学教学中德育的体现
1、从数学资料、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数学家的事迹,数学典故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国家;在对二项式定理的研究中,我国数学家杨辉发现二项式系数间的规律——杨辉三角,要比欧洲最早的“帕斯卡三角”早了近四百年;人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称之为割圆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对π值的研究,当时精确到
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他的数学论著《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此类在教材中的相关因素很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还可通过选取我国综合国力在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飞速上升,祖国经济建设的美好前景等类型的例题及习题等,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2、从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的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产生及发展,同其它事物一样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如: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等等。平面几何则是更好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教育素材,如:四边形教学中,通过对四边形的四条边位置的运动及长短的变
化,则四边形可在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棱形、正方形之间互相转化等等,对学生进行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这样,将智育、德育有机地同时进行就很自然地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注入学生的心田。
3、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数学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既地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故事。
从数学语言,文字符号的既简单又具深刻的概括性;黄金分割等方法的和谐性;甚至解题方法的精巧。从圆、正方形等优美图形的既简单又深奥;圆锥曲线、对称式子的和谐、奇异,甚至每一个数学、字母的统一作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美、具体的美、和谐的美、统一的美、奇异的美等方面的审美教育。
另一方面,数学美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点金术”,人们把它喻为“阿里巴巴叫开山洞大门的神秘咒符”,它可以使学生解脱自认为中“苦役”的数学学习生活,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4、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由于数学是一门结构严密,系统性与逻辑性都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数学推理的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及在学生练习中要讲究解题格式、步骤安排、书写整齐、清洁美观、努力寻求合理简捷的解题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自觉进行补救和改正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讲解数学定理时,如:祖暅原理、杨辉三角等内容时,可讲述他们的生平和他们呕心沥血的研究过程,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很多很多,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德育贯穿始终,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第四篇: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总结[模版]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在德育方面有很大的收获。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认真学习,热衷于玩电脑、游戏机,甚至赌博等。要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就必须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作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掘有关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并通过教学过程,渗透给学生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下面是本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
一、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在哪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初中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这些辉煌成就的例子。如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等。教师应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落后的方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回到实践中去运用,正是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从教材内容看,数学体系中常见的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通过讲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存在的联系转化等观点。又如在讲授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常量与变量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等。这样,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人类的要求更高,那么更需要学生具备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虽然不能像语文、政治那样直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就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三好学生!
第五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澧县码头铺镇中学
陈云
摘要: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数学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充分发掘学科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双丰收。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德育教育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五育之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而是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这在教育理论上称之为“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规律”,“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枯燥,其德育功能相对于一些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去努力钻研、探究。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 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数学教育。德育过程即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时以情动人,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
数学课上,教师的示范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辅导“后进生”有耐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总之,“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学生,使之在无意中接受。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要防止牵强附会,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教学采用口头传授往往收效甚微,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集体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等。在教学中通过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的素材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内容,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应用归纳法,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探讨一般性的结论,大胆假设、猜想,冲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三、充分发挥教材功能,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中的概念、命题、定理表述的最根本的准则是准确、简明,任何修饰性的词汇都是多余的。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在对知识的分析讲解中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认真仔细、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教育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不能偏重形式,牵强附会,要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适时、适当、适量的有机的渗透,将世界观、品格、修养等因素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形成更全面的素质,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利用我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渗透德育教育
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有关数学内容,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例如,在讲授无理数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π的研究:我国魏晋数学家刘徽建立了计算圆周率π的两个近似值和,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π的两个分数近似值约率和密率;学生们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发展时,告诉学生陈景润证明了“1+2”,激励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真理。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数学教学中,适当增加数学史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五、利用数学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应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努力创造德育氛围,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并深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调查家里每月水、电使用情况并制成统计表、然后算出自己家平均每月用了几吨水和每人每天用水量,和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节约能源的真正重要性,并觉悟出节约能源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又如,也可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并结合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并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养,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