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该单元围绕“读书故事”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文章。通过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学习,应起到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作用。编者将本篇课文放在本单元第一课,其初衷就是想通过周恩来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以情动人,为学生打开梦想之门。这篇课文写得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外人欺辱而无处说理,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博大胸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读书目的的思考,激励学生将自己前途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
2.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有高有低。有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即能初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在体味文章情感上容易停留于表面,如何真正打动这些学生,使其与文章、作者及文中主人公进行“神交”,仍有待挖掘。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字不认识,词不理解,句子读不通顺,首先巩固和提高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再行进适当的拔高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我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区别对待”,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3.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小学三至四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能够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因此根据课程安排、课文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新课标小学中年段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注意区分形近字、多音字;体会重点词语的意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能联系自身实际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4.重点、难点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而由于四年级学生价值观没有完全确立,人生阅历浅薄,相应的历史知识不够完备等各方面的原因,如何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却贵在得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实践性,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相互配合,力求教法和学法的和谐统一。
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身分析和理解生字词,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提高书写的正确率。通过自主学习,师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读书指导法。语文教学是以文学文本为基础的,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讲授法。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我认为,有些地方的改动反而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不利于学生理解。我试图运用生动、精炼的语言为学生进行补充和讲解,开阔学生眼界,以情动人,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师生之间平等而良好的互动交流。讨论法。众人拾材火焰高。在恰当的地方引导学生讨论,合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情景教学法。将重点段落挑出来,让学生来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有效的课前预习将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正式授课之前我布置学生预习的六个任务:读、查、划、注、疑、搜。读:读通课文,尝试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查:自学生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并尝试分析生字容易写错的地方,找出与之容易混淆的字。划:即把感受深刻或精彩的句子划下来。注: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批注。疑,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搜:查阅周恩来的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建国以前的历史背景。
在充分的预习基础上我将本篇课文的授课时间定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初读和细读解决生字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第二课时为精读和品读,通过解决教学难点——挖掘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来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一课时
初读。
我首先联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学生简单介绍周恩来总理去世时的感人场面,体会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感。随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走进课堂。针对我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的特点,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他们自主讨论和分析本课的生字词,尝试合上书写一写,看看自己书写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容易混淆的字,并进行板书指导。在纠正错字之后,我再指名轮读,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细读。
三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几件事情,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这几件事情。编者对原文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删去了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中国人受欺辱的事件。我在此处请学生分组讨论,推荐小组代表发言,谈谈你觉得周恩来和他的朋友在租界看到了什么。我再将删减处进行补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第二课时
精读
在上课之前我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尤其是对基础较薄弱学生的生字词检查。因为学生已经做了课前预习并且第一课时已经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所以我将抓住关键词语“中华不振”,以它作为突破口,来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首先我请同学默读课文一至四段,并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a、为什么中国人惹出麻烦没处说理? b、为什么伯父说“中华不振”? 这两个问题也是当时周恩来的困惑,周恩来通过他在租界的目睹解决了困惑,但此处已经删节,我就让同学来讲一讲课前预习时查阅的资料,并补充租界的知识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中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只能低声下气,洋人却耀武扬威。在此处,我抓住“沉重”一词,让学生体会中国人在面临此情此景时的心情,反复品读“中华不振”一句。并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周恩来常常站在窗前沉思,他在想些什么? 校长的提问和周恩来铿锵有力的回答是本文的高潮,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周恩来和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提出两个问题,逐一解决。一是其他同学为什么读书? 二是比较周恩来和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并谈谈感受。在这样,我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并通过简单的点评引导学生体会: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仅仅为了父母读书又太过狭隘。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襟和励志图强的远大抱负。
品读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周恩来的远大抱负,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办法,再现校长与周恩来问答的情景。然后请同学互相评价表演的怎么样。扮演周恩来的同学有没有把两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念好? 你认为应当怎样读才能“响亮而坚定”、“铿锵有力” ?
并鼓励同学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对“铿锵有力”一词的理解。通过表演的方式,寓教于乐,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也由此理解因“中华不振”故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议课文
文章结尾讲到周恩来立下大志之后不懈努力,终成大器。在这里我插讲周恩来勤奋学习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身体力行。让学生探讨,周恩来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基于哪些方面? 结束语
用简短的语言为一节课收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我设计结束语的初衷。结束语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更应该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提点和补充。
第二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共五部分。
一、说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七册第七组第1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教材编者的意图是:
1.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
2.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说阅读目标
根据以上所述的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本课的阅读目标有:
1.正确读写“帝国主义列强、租界、耀武扬威、衣衫褴褛、得意扬扬、铿锵有力、惩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其中,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对于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资料的了解是有必要的,因此,我利用学生自身的了解和自己的补充及视频的介绍为深入理解课文做了准备。
教法上我采用以读代讲、读悟结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自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说学法
课标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写一写的学习方式,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以图片引入少年周恩来的成长故事,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学习课题中的“崛”字。理解“崛起”的意思,指导书写“崛”字。
(二)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词。出示词语:
帝国主义、租界、耀武扬威、衣衫褴褛、得意扬扬、铿锵有力、惩处。由对课题的思考,产生:是什么原因让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课文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租界里的那一幕也让同学们读中感受到悲伤和愤怒。结尾处,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要读出周恩来立志的坚定与振奋。
(四)精读课文。
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想结合的方法感受课文中的情景。还可以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此时再播放课前搜集的视频,让同学们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周恩来的沉思一定触动了你的心,在祖国正在崛起的时候,你的中国梦又是什么呢?
(六)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
?
惩
第三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主题开展教学。通过默读、朗读、感情读,边读边想象等,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境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二、说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成长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时受到启发,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分两课时来教学,本次我主讲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的二、三部分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3、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三、说教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四、说学法: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引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5课,请大家一起说课题,并且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时候说的?他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志向呢?让我们跟随少年周恩来一起到租界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不仅复习了前文,还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学生探究之心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紧扣租界,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深入品读,仔细体会。
为了更好的体会“中华不振”,我再次安排了学生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并拿起笔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留下思考的痕迹。通过这一环节,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所划的中华不振的句子,并相互读一读。
设计意图:课堂把大量时间都给了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读,充分的想,有层次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2、紧扣租借,感悟中华不振。
结合同学读课文中中华不振的句子,特别是租界发生的那件事,让学生感受由于中华不振给旧中国人民所带来的屈辱,因此紧紧围绕租借发生的事,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学生汇报交流感受,感受租借的繁华热闹,然后抓住“闯入”一词体会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
然后让学生轻声读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当学生看到洋人得意洋洋时,就让学生气愤地读相应的句子;当看到巡警非但不惩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让学生读出妇女伤心难过的句子;当学生看到中国人都紧紧地握紧拳头,让学生体会悲愤之情。但是,在外国的租借里谁又敢怎样呢?看到这一幕,此时你紧握拳头最想做的是什么?让学生发表感想,进行说话练习,此时老师小结:是呀,我们一定要惩处他!指导学生写“惩”字,边板书边说: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何在?但我们只能把对洋人的愤怒放在心里。指导学生读三遍,并书空这个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的情感体会积蓄到和文中的人物一起愤怒时,牵出“惩处”一词,通过指导书写“惩”字,把写字教学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由惩处再次串起第八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在让学生思考洋人该不该受到惩处时,再让学生意识到我们不敢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这时播放中国人的屈辱视频,相信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会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不振。从租借回来,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思考什么呢?想一想,说一说。通过以上教学,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设计意图:
7、8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我在让学生体会这两段时,以读为主,通过、范、引、等方式,用话语点拨,用评价激励,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感知、理解、表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租借一词贯穿始终,通过“剥笋式”由表及里,层层解决,本文与资料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不振。
(三)激发立志,情感升华
为了让学生明白他们立志的重要性,我又引出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诗句,让孩子们明白少年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发展将决定未来国家的发展,以此激发孩子们立下为中华繁荣富强而读书的志向,从而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拓展学习,继续探究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成长故事的兴趣,我布置了综合性作业:
1、走进伟人(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还可以了解其他伟人、名人成长的故事。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本课板书我把文中的重点词语“中华不振”写出来,揭示了文本的内涵,然后写出了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样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加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
中国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第四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所述的教材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说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自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想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每天脚步勿勿来到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读书?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这种闲聊的方式既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又能使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让学生心里的想法与周恩来的志向进行对比,使他们的心里出现波动,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我让孩子搜集周恩来的资料。
(三)初读感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原因使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呢?”的远大志向呢?并出示学习提示,让孩子自由去读课文,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把握,并得出了周恩来伟大志向的缘由是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
设计意图:问题的抛出,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悬念,触发了学生探秘求知的欲望,能更好的走进课文。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本环节我会先引导孩子紧扣租界之事,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更好的体会“中华不振”,我会再次安排学生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并拿起笔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留下思考的痕迹,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
堂上真实的读,充分的想,有层次的读,这正是运用了语文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2、补充材料,进一步感知中华之不振
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的当时的心理感受。我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大量资料的补充,让孩子体会到中华不振,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3、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的一幕一幕,推想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在小组内交流,并推选组内成员在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深入文本,探寻周恩来的心理变化过程。
4、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周恩来和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感悟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板书:振兴中华)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5、反复创设情境阅读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五)作业设置
《同步阅读》中选编了两则周总理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和《周总理的睡衣》,选读课文中选编了一篇关于小仲马的故事《真实的高度》,推荐给学生阅读。
(六)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振兴中华
第五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范文模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与各位一起走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傈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志向的远大,胸襟的博大。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而且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各层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一、设计意图
教学时,我围绕“中华不振”这四个字,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再补充租界的课外资料,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深藏于心的爱国情感。接着通过周恩来与别的学生的对比,体会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与博大胸襟。最后结合实际及周恩来的其他故事进行拓展延伸,让周恩来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再高大起来。
二、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认识8个生字,写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胸襟的博大,志向的远大;引发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2由于事情发生在100多年前,学生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甚少,因此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从而让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经过合作交流,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学习中渗透“读——思——议——悟”的学法。
五、教学流程
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我分五大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开始由读书名言,引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在与大家这么大 1 的时候,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预设三个问题,我紧接着问学生,小小年纪的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了这样远大的志向呢?这个问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感觉,这样就触发了学生探秘求知的欲望,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
第二环节: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一环节,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原因使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呢?”去读课文。学生初读课文后,及时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找切入点: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文中的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几次?通过多个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很快就能找出本文的关键词“中华不振”,进而引导品读感悟。生划出句子。本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使学生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第三环节:品读重点,读中悟写。
通过让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文中的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划出相关句子,然后在班上交流感受,通过交流,有的同学会说:我从伯父的话语中能感受,有的会说:从妇女的哭诉中感受。
其实,整篇文章的字字句句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不振”啊!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把第8自然段都画下来了。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8自然段,看看租界里那令人揪心的一幕吧。
品读第八自然段
(1)老师配乐朗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自由读,引读第八自然段,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引读:
这个妇女的亲人(一生接着读)——她原指望(生接着读)——谁知(生接着读)——反而(生接着读)——
读着这段话,看着这样的场面,相信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有许多的问题,那就问出来吧!你想问谁?并补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讨论我们都知道轧死人受到惩处的,凭什么这个肇事的洋人还得意洋洋的呢?使学生明白洋人就是他们的国家强大;凭着我们中国的贫穷,科学技术的落后;凭着我们部分中国人的懦弱;更凭着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就因为这样洋人才能如此目空一切、无法无天、惨无人道。就因为这样伯父才对周恩来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玩啊!”,“那是外国租借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先让学生说说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亲眼目睹这一切,你会怎样?学生一定会说要为这位妇女打抱不平。在进行反问能行吗?从而引出当时的背景下即使你是一位有志之士,也无法凭着自己的力量主持公道。这一切原因归于中华不振。因此,当时有志气的中国人也只能是紧紧握着
拳头,紧握着无奈,紧握着·······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有素,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设身处地的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愤怒处还他一个愤怒。【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激起共鸣】
第四环节:读写迁移,以写促读
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学生写)
①学生写后交流。
②引读课题。
新课改要就中年级学生不能掬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这一部分,我让学生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他们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第四环节: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课下把你心中的话写下来吧。
2、还可以阅读《大地的儿子》或其他有关周恩来的故事。板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