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年级写作方法(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4 14:0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三年级写作方法(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三年级写作方法(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浅谈三年级写作方法(xiexiebang推荐)

浅谈三年级写作方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总之,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法上努力创新,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方法借鉴(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方法借鉴(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燕子》

写好比喻句: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者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来比作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本课就运用了恰当的比喻,如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把“停着的燕子”比作“音符”,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如何写好比喻句呢?

1、要用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如果不这样,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如“翠绿的荷叶像一个磨盘”,把“荷叶”比作“磨盘”就令人不解,因为磨盘并不常见。

2、比喻要贴切。即比喻的两种事物之间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但必须有某种相似之处。如“她的性格很像他的母亲”就是把两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不贴切。

3、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更要体现正确的思想。如“歹徒趁着人们慌乱之机,顺着高粱地,像耗子似的跑了。”这个句子就没有体现正确的思想。第二课 《古诗两首》

怎样写好春天的景色。

春天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万物生机盎然,景色宜人,是人们喜爱的写作对象。本课的两首诗把春天的景物写的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生机。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写好春天的景色呢?

1、按顺序写出春天的景物。可按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有条理地把自己看到的景物记叙下来。

2、抓住春天景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要抓住冰雪融化、春风送暖、春雨滋润、桃红柳绿的特点。但不要面面俱到,要把一处景物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写下来。同时还要描绘春天的颜色,描摹春天的声音,把春天的景色写的有声有色、生动逼真。

3、融入感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描写时,要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抒发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三课 《荷花》

在习作中展开想象。

想象是作者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用语言加工描写新形象的思维方法。想象是写作中重要的必备能力之一。一篇文章,在记事、写景、状物的时候,加上适当、合理的想象,文章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更加鲜明、深刻。本文作者就把自己想象为吃糖中的一朵荷花,并把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那么,如何在习作上展开想象呢?

1、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想象,就是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规律。如,一位同学在《叔叔戒烟》中所想象的叔叔因吸烟而发生的两个笑话,就合乎情理。如果他写叔叔为了吸烟而满街捡烟头,就不合理了。

2、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想象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如,一提起猪八戒的贪吃形象吗,人们就会想起生活中类似的真实的人。同样,《西游记》的作者在描写猪八戒时,一定离不开他对生活中类似的人的观察。

总之,想象必须和生活体验、丰富的知识结伴,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第四课 《珍珠泉》

让你笔下的美景跃然纸上。

本科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那美丽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怎样让自己笔下的美景跃然纸上呢?

1、应恰当选择观察点,不能漫无目的地观察,那样的印象是模糊的。应确定观察点,位置应开阔些,使观察的景物可以尽收眼底。同时,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如,写《校园秋色》,按方位顺序“校园门口——操场上——教学楼前”一步步仔细观察,这样文章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读后感觉仿佛跟着作者游览了校园一样。

2、抓住景物的特点。大自然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每一种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3、描写要言之有物。写景,不但要写出有什么,更重要的是写出景物怎么样。如,“稻田金灿灿的,随风起伏,如金浪翻滚„„”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回味无穷。第五课 《翠鸟》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世间万物,多姿多彩,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种用具,由于设计、制造的不同也会各有独特的地方。本文对翠鸟的介绍,作者就紧紧抓住了它外形和动作上特征,将翠鸟的美丽、敏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那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1、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要对所写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细致观察,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然后抓住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各部分的特点进行描写。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事物写“活”。如《小闹钟》一文,作者就是按从整体到局部抓住形状及各部分特点来写的,特别是对闹钟正面的图案展开想象,把“柳浪闻莺”描绘的形象逼真。第六课 《燕子专列》

使用倒叙的写法增添文章的新颖性。

倒叙是记叙方法的一种,是指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或结果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或原因写在后面。

本文就使用了倒叙的写法,开头先写人们为燕子送行,然后记叙事情发生的原因及经过,最后回到开头送行的一幕,首尾呼应。使用倒叙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在使用时要把时间关系交代清楚,开头与结尾要呼应。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写:“我永远也忘那个不了那一天„„”把事情的结果先写出来,给读者留下悬念。接着具体写“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是文章由设疑到豁然开朗。作者又在结尾处写道:“那一天是„„”是首尾呼应,突出对付请的无比怀念之情。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倒叙,非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不可。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序是要交代清楚。否则,就会显得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第七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用对比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随笔是一种普遍使用和易于掌握的作文方法,作者往往从事物的正面或相对的两个方面去叙写,运用对比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突出地表现文章中心。本文将小村庄以往的美丽与后来的被破坏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那么,如何使用对比呢?

1、要在动笔前想好对比的两种事物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抓住其特殊性。如写《逗狗》,就可用两只狗进行对比,抓住两只狗各自的特点,在玩耍时不同的表现,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以突出它们各自鲜明的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同一个事物“小村庄”,通过他的前后变化的对比,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第八课 《路旁的橡树》

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人物品质。

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小的细节,一个小的片段,来反映一个大的中心,就是以小见大。本文就运用了这种手法,通过保护路边的一棵橡树,表现了筑路者的高尚品质。

那么,如何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人物品质呢?

1、抓住人物的语言,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如写同学爱护班级:“这份比是老师讲课用来写字,你那一根,他那一根,老师还用什么讲课呢?”

2、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如写以为朴实的买菜老人:“他一只手拿着称,另一只手挑出新鲜的、顶花带刺的黄瓜,轻轻地放在秤盘上。” 第九课 《寓言两则》

描写人物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心理、品质、性情的直观再现。几句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往往对突出人特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南辕北辙》一文中就用四次对话揭示了故事内容以及去楚国的人不听劝告,执意而行的性格特点。

那么,如何描写人物的语言呢?

1、要做到真实,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不可夸大其词,胡编乱造,否则就失去了文章的真实性。

2、在一件事中,人物对话也许很多,这就要围绕文章中心,精选几句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来写,无关紧要的可以不写,从而做到干净利落,精炼紧凑。例如,写《妈妈的唠叨》,就可以选择妈妈平时说得最多的话来写,如“走在路上,要靠右边行走”“你正在长身体,多吃点,不要挑食”“这两天天凉了,快去加件外套”等,既表现了妈妈的唠叨,有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关爱。第十课 《惊弓之鸟》

巧用倒装因果关系突出中心。

倒装因果关系即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小到更羸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到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力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所以我们应在习作时学会这种结构安排。例如,写一位工人忘我地工作的倒装因果关系句段:“站在机器前的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人明显消瘦了。机器更新的数据摆在他眼前,两天来他一直在努力核实确保精确无误。”这就更能突出人物的精神。

第十一课 《画杨桃》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指开头与结尾互相照应,彼此依附,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本文就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即第一自然段中父亲经常叮嘱第一句话与老师说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扬的就画成什么样”相呼应,从而十分有力的解释了文章的主旨。

那么,如何做到首尾呼应呢?

1、要在文章开头点名事情的结果或感受。

2、在结尾再次辨明这样的结果或感受。如写一件后悔的事,开篇时“有一件事就像一道疤痕,深深地可在我心上,让我永远也忘不了。”结尾写道:“至今这件事仍像块石头压在我的心底。”这就恰当地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第十二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设置悬念,让文章引人入胜。

一篇带有悬念的文章,最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使文章增色不少。本文就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文章并不急于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才能画出最多的骆驼,而是一步一步地展开三个徒弟所画的画,让人迫不及待的往下读,最后解开奥妙,说明为什么小徒弟的画最好。

那么,如何设置悬念呢?

1、在动笔之前要做到对所写之事了若指掌,安排好结构框架,然后让事情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能让人产生疑问。例如写童年捉“贼”的趣事,设置悬念,先写一位邻居家新买的肉放在仓库里不翼而飞,人们要报警,“我”却说不用,然后再布置现场让小偷落网,结尾揭示小偷不是人,而是一只猫。

2、悬念的设计要合理、自然、有意义,不要故弄玄虚。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和时间赛跑》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

每一篇文章都倾注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作者运用恰当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情感,往往会使读者沉浸其中。本文就具有这一特点,如开篇作者就用“我无法排出自己的忧伤”“跑的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苦”来反映自己失去外祖母的痛苦心情。

那么,再细作中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1、一边想象一边写。习作时,脑海中一边浮现着景物的样子、事物发展变化的情景,一边进行细致地描绘。如写《观礼花》时,描写礼花的美丽、人们的神态,就能突出当时喜悦、热闹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来。

2、用童话表童心,即小孩子说小孩儿话,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口,我口表我心”。敢于运用词语,善于炼字炼句,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第十四课 《检阅》

刻画人物形象。

是指对人物进行深刻而细致的描写。可以从外貌、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本文在描写拄拐男孩时就抓住了小男孩的神态进行了描写。

那么,怎么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呢?

1、要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直接描述和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状态,是刻画人物形象的良方之一。本篇课文就运用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伯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大家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还是队长提出了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2、语言描写要有特色。成功的人物语言,应该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读了以后,就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例如《刘胡兰》一文中记下了刘胡兰英勇就以前的话语:“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这些话集中体现了刘胡兰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使人物形象立刻鲜明起来。第十五课 《争吵》

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本文就细致地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勇气认错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

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1、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文中“克莱伯不是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从动作中可以体会到克莱蒂的心理活动,对“我”的行为感到可悲。

2、所写心理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假如让小孩表现出成人的心理特征,那就不真实,不能令人信服。第十六课 《绝招》 写好文章的结尾。

一篇好文章,有“虎头豹尾”之说。也就是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本文的结尾就很新颖,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

1、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

2、点题结尾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法。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结尾点明了文章中心,也总结了全文。

3、发问结尾法,即结尾时已发问的形式(反问或设问)提出问题。如《一夜的工作》的结尾具有启发感染的作用。

4、抒发感情结尾法,即结尾时作者对描述的事物抒发真情实感,包含赞美之情。

5、展望未来结尾法,即在叙述现状之后,结尾展望未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

第十七课 《可贵的沉默》

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的描写。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变化和动作。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人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这篇课文就是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来再现场景。

那么如何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的描写呢?

1、仔细观察,抓住典型来刻画。如:课文中描述的当老师问孩子们:“生日那天,爸爸妈妈想你们祝贺吗?”孩子们的表现是“骄傲地”“举起”“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细致地刻画了孩子们当时自豪、得意的心理。

2、用词要准确。如:我写着眼睛一看,啊!大事不妙,爸爸要揍我了。我立刻跳上床,躲到床角边,抓了两个枕头来“掩护”。这一句准确地使用了“斜”“跳”“躲”“掩护”几个词,生动地刻画了“我”当时害怕、躲避的心理。

3、做到真实可信,不故弄玄虚。第十八课 《她是我朋友》

写好习作的开头。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也是如此。恰当、新颖的开头,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而且能吸引读者。本文就以“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开头,使人产生疑问,这是怎样的一件事呢?从而引起阅读兴趣。

那么,怎样写好习作的开头呢?

1、交代四要素开头发,即简单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如:“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2、开门见山发,即是一开头便把描述主要人、事、物,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如:“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味、更有乐趣。”

3、提出问题开头发,即开头先提出问题,让人思考,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如:“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

4、倒叙开头法,即开头就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起因、经过,已造成悬念,增强吸引力。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就采用了倒叙开头法。第十九课 《七颗钻石》

学写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七颗钻石》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这社会理想,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那么,怎样写童话故事,并让笔下的主人公来表述自己的美好愿望呢?

1、做到主题鲜明。一则优秀的童话故事总会让读者有所收获:可说明一个道理,也可以告诉人们一些科学知识。主题是童话的灵魂,如《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总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形象地刻画。童话故事非常重视形象的刻画。如超人体形象的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泥人人体形象的春姑娘、风伯伯等。

3、要敢于幻想。你可以上天入地、穿越时空,写仙境、写鬼怪、写神奇的事物等。表现幻想的方法有夸张、你人,如动物会说话、会唱歌。总之,童话实际上是“儿童之话”,是童心、童情、童趣之话,是天真无邪、纯真浪漫之话。第二十课 《妈妈的账单》

选择恰当的习作材料。

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凡是那些与写作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思想突出有力的材料就应选用到习作中去。如文中小彼得帮帮送账单这一材料的选择就为下文做了铺垫,使小彼得为妈妈开账单出现的自然、合理。

那么,怎样为习作选择恰当的材料呢?

1、要选择真是的材料。习作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就确有其人,作者只选择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耳闻目睹的,有真情实感的材料,使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要选择典型的材料。应当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特点的材料。如《再见了,亲人》,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集中表现了一个主题: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

3、要选择新颖的材料。要选择那些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第二十一课 《太阳》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呢?

1、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

2、根据实物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如《鲸》一文中“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一段就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把鲸“大”的特点形象地介绍了出来。第二十二课 《月球之谜》

准确、清楚地向读者说明某一事物的特点。

特点是指人或事物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本文向我们准确、清楚地介绍了月球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介绍是按照实验、研究这一说明顺序进行的。

那么,怎样才能把事物的特点准确清楚地向读者说明呢?

1、以说明某一事物 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各部分的组成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说明。如文中介绍月球表面的景色就是按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说明的。

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说明。

3、以说明某些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

4、以说明科学实验本身的顺序来进行说明。如文中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都是先说明实验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其中的神秘之处。第二十三课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写好人物的感受。

人物的感受是文章真情实感的体现。本文就恰当地穿插了“我”的感受。如“我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打开电脑”就点明了当时“我”的内心状态,折射“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那么,如何写好人物感受呢?

1、人物感受是通过心理活动体现出来的,所以首先要写好人物的心理变化,要描写的真实生动、活灵活现。如《第一次迟到》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可以来到教室门口,我们都胆怯了,谁也不敢推门。生怕敲门后会面对老师那张严肃、生气的脸。”“此时此刻,我觉得空气都凝结了,呼吸困难。我们心惊胆战地来到老师面前,我不敢抬头,我仿佛看到老师严肃的目光中透露着责备、不满和疑问。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心跳也不由的加快,真希望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段文字把“我”第一次吃到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2、语言要准确,要符合人物身份。只有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感受,才能增强习作的感染力。

第二十四课 《果园机器人》

推敲选择句式,使句子更加生动。

讲究句式变化,打破用陈述句“一统天下”的局面,可以使语言更活泼生动,增强文采。《果园机器人》就采用了多种句式,把机器人的各种特性介绍得生动、活泼。

那么,怎样推敲、选择句式呢?

1、把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以不同的句式表达出来。如:“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这两种句式的运用就是文章生动不少。

2、要进行综合性描写。如《果园机器人》的第一段,抓住果农们在丰收时的两种态度变化——“高兴”“发愁”来写,突出了果园机器人的重要。第二十五课 《太阳是大家的》

写好拟人句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和描写,使“物”具有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情感。本文就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做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他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这样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那么,怎样写好拟人句呢?

1、要有真情实感。运用拟人手法必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自然、逼真、感人。

2、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与人物的特点的相似之处,这样才可以把“物”人格化。如:“麻雀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什么。”

3、目的要明确。使用拟人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的形象和特征,借物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从而突出中心。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使用拟人手法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二十六课 《一面五星红旗》

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

在描写中,动作描写诶对刻画人物性格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中“我”的内心情感都是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现的。如:“犹豫”“展开”“凝视”“摇摇头”“向外走去”等词语,有力的表现了“我”的爱国之情。

那么,如何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呢?

1、集中描写人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情感。例如文中“我摇摇头,吃力的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列列强咧咧趄趄的向外走去”。这几个动作的集中描写突出了“我”宁可而死也要捍卫国旗尊严的精神和“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精选词语,把人物动作写准确、具体。如小说《孔乙己》中,“偷”“摸”“爬”“窃”四个字精确地写出了人物特定条件下的神情心态。第二十七课 《买木雕的少年》

详略得当

详略得当是指详细与简略的地方都要处理妥当。将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地方详写,同表现中心有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地方就要略写。本篇课文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笔带过,而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等内容上,从而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那么,如何做到叙述详略得当呢?

这就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叙述较简略,对事情的经过叙述则要详细,通过具体详细的描写,揭示其内在的思想意义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子在南京“勾留了一日”,并应约去游逛只是一笔带过,因为游逛的事与背影无关,多写反而会冲淡“背影”的感人力量。再如,在写“买橘子”的过程中,详写了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就把父亲的爱全部都凝集在这个背影里了。第二十八课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主题 环境描写,就是对与人物活动或时间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环境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进行的描写。本文就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人物的表现,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如文中描写城市的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在这种环境描写中烘托出救援工作的难度,体现出救援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

那么,如何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主题呢?

1、独立成段或较大篇幅地集中进行描写。描写环境,展示生活画面、自然景观,借以赞扬人物,表现主题,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小站》一文中几段集中的大篇幅的生活环境描写,突出了这个车站小而精美的特点,从而表现了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旅客、热爱祖国铁路事业的精神。

2、随着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穿插三言两语或点到为止的简要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如《我的爸爸》一文中,“雨越下越大,浇得人睁不开眼”“爸爸又转身钻到雨雾里”“身影渐渐地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了”等几次环境描写,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映衬出爸爸意志的坚强。

第二十九课 《古诗二首》

情景交融

写景离不开抒情,要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做到情景交融。例如《嫦娥》一诗中,作者开篇即写了屏风、烛影、长河、晓星,这四种事物通过用“深”“渐落”“沉”三个词一串联,就明显地蒙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是我们领略到主人公那寂寞凄凉、不堪忍受寂寞的情怀。

那么,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呢?

1、抓住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景色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是描绘的景物具有感情热点。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感伤赋予景物。这样,习作 出来才能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2、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做到寓情于景。第三十课 《西门豹》 突出重点,细节明确

写文章要有主次之分,重点突出。本文就把“找原因”“惩治巫婆官绅”作为重点来写,而“兴修水利”则一笔带过,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细节明确呢?

1、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将文章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

2、把中心段写具体。要做到详略得当,对于详写的内容,要不惜笔墨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描写。然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如写《捉螃蟹》:“我左手按着它的背壳,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从它的大钳子后面伸过来,轻轻地把它捉了起来。他不停地挥舞着两只大钳子,想施展它的本领,却因为被我紧紧地抓住,而无能为力。”通过对“我”的动作的详细描写,就把捉螃蟹的画面写活了。

第三十一课 《女娲补天》

用词准确、生动

用词准确、生动,不仅能把作者要写的人、事、物逼真的描述出来,而且还可以把细微的感情生动的表达出来。本课就做到了用词准确、生动这一点。如描写天塌下来的情景,通过一连串叠词的运用(轰隆隆、黑黑的等),逼真地表现出人间的悲惨状况。

那么,如何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呢?

1、要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反复的推敲、比较。

2、选择出一个最符合事实,最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最能贴切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最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例如:每当天空渐渐撩去那黑色的面纱时,东方便飘起了一朵朵红色的云霞。随着红霞的出现,太阳慢慢地、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第三十二课 《夸父逐日》

如何写想象作文。

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来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本文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向我们讲述了这一神奇的故事。如,用“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写夸父为了解渴,“俯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等等,是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神话的神奇魅力。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想象作文呢?

1、选材一定要坚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表达美好的愿望,抒发真情实感”为原则。如《再过五十年》一文,想想未来世界冥王星上的四种动物:千里眼、顺风耳、天神、机器鹰的功能。这四种动物的名字大家都熟悉,所以写出来就能引起共鸣。

2、想象一般要按“现实——想象——现实”的顺序来写。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孕育美好想象的肥沃土壤,离开现实的想象,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漫无边际的乱飞。

第三篇: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笔法新探 作者:马增芳

格式化的公文,最容易写得平板乏味,但熟谙写作笔法的优秀作者,却能长袖善舞,在限制中显身手,写出具有规范美、可读性的公文佳作。他们常用哪些笔法呢?现从一些成功的公文作品中归纳概括出如下几种,供参阅借鉴。

一、抑笔与扬笔

抑笔与扬笔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写作笔法,在公文中,抑笔一般是否定之笔,扬笔一般是肯定之笔。运用抑笔与扬笔能使公文在文气上有起伏,在节奏上有顿挫,章法上有变化,内容上有重点,有很强的可读性。因此,抑笔、扬笔成了公文中一种常用的写作笔法。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我国的证券市场在改革开放中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快发展,今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但由于我国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证券市场的操作经验不足,投资者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一些地方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发展证券市场存在着一哄而上的倾向,加之证券市场管理政出多门、力量分散和管理薄弱,使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

****年以来,由于经济紧缩,社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而七十年代初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就业年龄,加上前几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多,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尖锐。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劳动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制定了有关的方针、政策。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三年中在城镇安排了ニ千一百七十万人就业,将待业率控制在3%以下,同时妥善解决了企业停工待工问题,保证了社会稳定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一九九二年劳动部关于劳动就业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的报告)

这两段文字都是用抑扬笔法写成的,第一段是先扬后抑:第一句用的是扬笔,第二句转为抑笔。第二段文字是先抑后扬:用抑笔谈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矛盾,用扬笔谈矛盾的缓解。可见,抑扬笔法是有不同形式的。但不管用何种形式,都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运用抑、扬笔法应是先抑还是先扬?要依据语段所强调的重点来确定。一般说,在运用抑笔、扬笔的语段中,所强调的重点往往在后半部分,因此,如果整个语段重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就先扬后抑,如上面第一段;如果重在肯定成绩,就先抑后扬,如上面第二段。

2、分清抑扬笔法的轻重。运用抑笔、扬笔不能平均用力,要分清主次、区别轻重,把力量用在重点上,这样才能把要强调的问题突出出来。那么在具体运用时,孰重孰轻?这就首先需要明确重点,即所强调的问题是什么。如果重在指出问题,就要在抑笔上加重笔墨,以扬笔为衬笔;反之,就要在扬笔上多做文章,以抑笔为衬笔。如上面第一段文字,重点是指出证券市场存在的“混乱现象”,为下面提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所以,在肯定证券市场的发展时只用了“较快”、“进一步”加以概括,而在揭示“混乱现象”时,不惜笔墨,从立法、思想、行为、动向、管理等多方面剖析原因,查找根源,以此说明“混乱现象”的深刻性、严重性和不可忽视性,从而得出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的必然结论。

3、抑笔、扬笔间要有较强的对比性。运用抑笔、扬笔的目的之一,就是借用抑、扬的对比以突出重点。因此,运用抑笔、扬笔时,要使抑、扬间有较大的反差,形成鲜明对照,产生强烈的表现效果,这样才能达到用笔的目的。上面第二段文字在这方面就很成功。前半部分,分析了城市劳动就业的现状,说明了劳动就业矛盾的尖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抑得如“山雨欲来”,让人惊心动魄。后半部分的扬笔,既有定性、定量的说明,又有令人振奋的结果,扬得阳光灿烂,柳暗花明。由于抑笔、扬笔对比度强,有力地显示了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的正确。

二、领笔与绕笔

领笔,就是把一句有震撼力的话置于公文的开端,以振起全篇,抓住读者。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同志写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就成功地运用了领笔。正文起笔就写:“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团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团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所拟定的国内和平协议,已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所拒绝……”这一笔如异峰突起,石破天惊,立即激起读者的义愤和关注。我们知道,国内和平协议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由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历时半个月艰难谈判的结果,来之不易,意义非凡,实现这个协议就会使中国避免一场战争的灾难,全国人民正在翘首以盼。但南京国民党政府置人民痛苦于不顾,悍然拒绝了这个协议。他们为什么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意欲何为?下面接着就把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罪恶用心、企图和本性一一戳穿,昭示于天下,最后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这个领起句在全文中举足轻重,使命令极具煽动性和鼓动力。

领笔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但领笔一定要领好,领句既要有震撼力,又要紧扣题旨,绝不可攻奇饰说,故弄玄虚。

绕笔,就是旋绕之笔,其特点是,先故意绕过本意,舍近说远,然后把笔收缩,步步逼近本

意,最后推出本意。正如林纾所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绕笔的确有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央已经采取或正在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如废弃领导干部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吸收坚定执行党的路线、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而又年富力强的同志参加各级领导工作,实行党政分开,恢复和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在决定重大问题时注意听取有学问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等等。毫无疑问,为了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制度,还要逐步采取许多必要的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

显然,这里强调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问题,但起笔却绕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上,然后又写采取的“许多必要的措施”,最后才用“就是”点出本题。这种从面到点,由一般到个别的旋绕之笔,把具体问题放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使读者从更高、更深、更广的角度去认识了“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可见,绕笔不是闲笔,绕笔是引导之笔,是扩展之笔,是深化之笔。

三、简笔与繁笔

毫无疑问,公文写作要以简为主,写得简明扼要。但为了表述充分,突出重点,有时也不惜泼墨,使用繁笔。实践证明,好的公文往往是简笔与繁笔的珠联璧合,这样才能使公文疏密有致,主次有别,详略得当,轻重分明。如下面这段文字: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广大群众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创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改革的形势很好。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也出现了新的不正之风。一些国家机关、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钻改革的空子,利用职权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给改革增加和制造困难。有的机关干部做买卖,成立各种形式的公司,买空卖空;有的任意涨价,扰乱市场,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有的搞突击提级提职,扰乱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有的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搞浮夸,欺上瞒下;有的制发服装成风,违犯财经纪律等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坚决纠正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的通知)

这段文字气势凌厉,笔端振风,其艺术效果就得益于简笔与繁笔的精当运用。前半部分用简

笔,只用“很好”二字来概括改革形势,为后面的展开留下了空间。到了后半部分的重点,便笔墨淋漓,极力排比,不惜罗列,把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暴露无遗,充分说明纠正不正之风的必要性。“繁”得好,不繁不足以尽其意,不繁不足以出精神。倘若仍用简笔,就会有轻描淡写、有气无力之感。

公文写作须有繁简之笔,不过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该简则简,该繁则繁,简处写繁,就成了啰嗦,繁处写简,就取消了重点。

四、叙笔与议笔

叙笔,就是叙事之笔,议笔,就是议论说理之笔。叙笔和议笔是公文用得最多最广的笔法。但公文既不是纯粹的记叙文,也不是纯粹的议论文,运用叙笔、议笔必须要适应公文的特点,写出公文的风格。一般地说,公文写作叙笔、议笔要紧密结合,做到叙中有议,边叙边议,不能脱节。公文中的叙是交代,议是点化,因此,叙要叙得简捷概括,议要议得准确精当,一言穷理,不能拖泥带水。《国务院对民航王仪轩机组的嘉奖令》中就有一段很有代表性的叙议文字,这就是在开头交代了劫机事件发生后的那一段:“当出现严重危害旅客和飞机安全的险情时,机组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多次化险为夷。在暴徒以武力相威胁而又与地面失去联系等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机毁人亡,机组沉着冷静,以高超的技术,使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不适宜降落大型飞机的南朝鲜春川机场。飞机落地后,机组人员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立场坚定,组织旅客团结战斗,争取返回祖国。在这次事件中,机组人员表现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和革命气节,表现出一心确保旅客安全的崇高职业道德,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立了功。”公文的作者没有陷于繁琐的过程交代,而是巧妙地将事件划分为三种情况,用不多的文字,把复杂的反劫机斗争,通过叙、议的精妙结合,交代得既有条不紊,又充满紧张的气氛,把机组人员的英勇、机智和崇高的精神品质表现得相当充分。

五、顺笔与逆笔

讲究平实的公文,在大多情况下是用顺笔的,即按事物的自然顺序和正向逻辑关系陈事述理。顺笔会使公文有条有理,清楚明白。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某一点,需要打破常规,变顺为逆。这样写不仅不会出现逻辑错误,反而会显得顺理成章,自然得体,焕发色彩。因此,公文写作不忌讳逆笔。如《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开头一段就是顺笔并兼用逆笔的:

石油工业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二号‟钻井船,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渤海湾内翻

沉,造成船上职工七十二人死亡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这是严重违章指挥造成的、我国石油工业史上最重大的责任事故。经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天津市劳动局、天津市经委、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市总工会、塘沽区劳动局、塘沽区公安分局、塘沽区人民检察院共同组成的检查组查明,海洋石油勘探局在接受石油部命令„渤海二号‟紧急迁移井位的难于完成的任务以后,采取了违反拖航安全的错误做法,冒险降船、拖航,是造成这次惨痛事故的主要原因。

文字的前半部分,用顺笔交代了沉船的时间、结果,而后面就转换了笔法,改用逆笔,即首先揭示性质:“这是严重违章指挥造成的、我国石油工业史上最重大的责任事故”,再反过来写查明的原因。这逆笔,非同一般,成了整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它不仅为“决定”创造出了严肃的气氛,也增强了文字的份量和力度。如果改用顺笔,就会因平淡而黯然失色了。公文写作既要用好顺笔,又要用好逆笔。

总之,公文写作的笔法多种多样,只要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就能写出不同凡响的精品。

总结写作中的经验提炼

作者:张雪梅

总结是对以前工作的系统回顾和思考,其目的是用以指导未来。因此,总结中最难写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体会”的归纳提升。

所谓经验体会,是指在工作实践中领会和得到的知识,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概括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它能够反映某一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经验体会是总结的“精华”部分,总结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看经验体会提炼得好不好。有的人写总结,列举了大量成绩,却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人写了成绩收获,写了所做的大量工作,却散乱无章,东一下西一下,没有归纳提升,对实践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还有的是成绩与经验不对应,总结的经验无法概括成绩,或者成绩无法归纳推理出经验。

成绩收获是感性的东西,而经验体会是理性认识。经验是从相应的成绩中总结而来,因此必须善于从各种材料中提炼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过程虽然难度很大,但也有某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步法”:第一步,从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中抓主题,确定方向;第二步,找到共同的成绩、做法,进行综合;第三步,列出观点,真正反映该项工作的某种规律和指导意义,通常使用判断句,如“在公务员招聘工作中实行严格的纪律监督,是保证公务员质量的有力措施”;或者使用表达因果、条件、假设关系的关联句,如“要使训练和管理在基层落实,必须特别注重坚持教养一致的原则”,“只有坚持为基层办实事,才能使后勤工作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运用“三步法”从材料中提炼经验。

党委专门召开扩大会议,分析安全工作形势,××主任主持全库性组织纪律整顿动员大会。机关三处重新修定了贯彻条令,落实“二十项”的规划,并组织实施第一个“百日无事故”竞赛活动,对检查内容、评比条件和实施办法作了周密部署。各业务分队针对本单位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从政治思想工作、发挥骨干作用、落实规章制度上分析原因,勤务连组织相关知识竞赛,请先进典型作报告……通过整改,作风涣散现象大大改变,三、四月份请假探亲的38人,无一人超假。艰苦奋斗的作风得到发扬。过去不少战士经常向家里要钱花,整顿后,据不完全统计,全库战士个人储蓄已达××××元。安全工作也有了很大提高,全库共收发油料×××吨,油罐除漆××

个,保养油罐、橡胶罐××个,无一例安全隐患。

第一步,抓主题。这一段文字讲的是什么——某油库组织纪律整顿问题。第二步,找做法、成绩进行综合。做法就是材料里的“党委……机关三处……各业务分队、勤务连……”,成绩体现为“组织纪律……艰苦奋斗作风……安全工作……”这些说的是什么——怎样进行组织纪律整顿,以及整顿后出现的新面貌。第三步,列观点,上升到理论高度——整顿组织纪律,促进全面工作。

又如某综合性大学写教育管理工作的总结,收集到的资料有:

卫生处的体会是:只有对职工深入了解,才能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在工作实际中,有些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深入,只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重点部门的职工工作,对一般职工,不关心他们想什么、干什么,针对这种倾向……我们体会到,只有早知道、早预防,真正掌握职工的心态,我们才能掌握基层工作的主动权,从而推动医院的全面工作。

后勤处的经验是:基层工作中,有的干部喜欢所谓的“倾斜政策”,这是思想方法上存在的一种片面性。实践告诉我们,对后进职工,要严格管理、耐心教育;对平时表现好的职工也要多鼓励和教育。我们还提倡那句老话:工作中要一碗水端平。

汽车队的体会是:管理工作中,对骨干放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管理教育工作的规律告诉我们,太放心的人往往做出容易使人担心的事。因此,我们在管理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杜绝“空档”,消灭“死角”,对平时最放心的人也不应忽视教育和严格要求。

首先,它们讲的都是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体会。卫生处说的是管理教育工作要全面深入,后勤处说的是防止片面性,汽车队说的是杜绝“空档”、“死角”。其次,我们进行综合。在管理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把目光盯着一些一般部门后进的职工,要全方位地管理,才能不出现漏洞。就此提炼出观点:既要重点设防,又要全面管理、全面教育。

在实际写作中,经验的提炼应该先于具体的写作,也就是说在预先构思时,就要从收集到的材料中把规律找出来。因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成绩也可能很多很杂,因此需要预先分类,一是按大的工作项目分,把所取得的成绩列出一些比较主要的、独立的项目放在一类里,这种分类对应关系相对单纯一些。另一种是按同类项合并的方法分,就是把同类性质的工作放在一起,比如,上例中写教育管理工作的总结,虽然各单位不同,但工作中都涉及管理问题,把这方面的内容归为一类,再进行总结提炼。有了基本的分类,规律就比较好找。至于具体的落笔,可以按照总结写作的模块要求,先写成绩收获,再顺势推出“我们的经验是……”,或者将成绩和经验结合在一起,先摆出经验、认识,上升到某一高度,再谈具体的做法、所取得的效果。

公文文种错用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起草公文,首先必须选择适当的文种。那么,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公文文种呢?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有三:一是“根据行文目的”,二是根据“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根据“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来确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公文文种使用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直接影响到公文质量和机关的正常工作,确实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请看下列几例:

1.《××市关于提高粮食销售价格的通知》;

2.《关于解决××水库超标运行及副坝溢洪造成损失问题的报告》;

3.××县教育局给该县财政局的《关于解决民办教师经费问题的请示》;

4.《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农民负担收费管理的报告》;

5.《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规定》。

以上数例反映了机关公文文种错用问题的几种情况,现分析如下:

一、在相近文种的使用上,应尽量选择最佳文种

例1属于公文文种用得不准。当前,各级机关在行文时,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滥用“通知”文种。尽管公文文种有十几个,但“通知”的使用率占80%到90%,甚至更多。当然“通知”这一文种应用是最广泛的,用量比较大也属正常情况。但一些相似内容的文件,如用其他文种,如“决定”、“意见”等也是可以的。这就有个最佳公文文种的选择问题。在例1中,笔者认为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发文内容要求,用“决定”更合适一些,而不该用“通知”。在《办法》中明确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关于粮食销售价格的确定,肯定是经政府讨论做出决定的事项,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用“决定”这个文种就比“通知”更合适,效力更大,用“通知”则显然影响了它的效力。

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恐怕是觉得使用“通知”这一文种比较有把握,而对与它相近的文种不大会用,甚至不太敢用,生怕用错。在公文制发中,除了“决定”与“通知”常出现这类问题

之外,还有“公告”与“通告”错用,“通报”与“通知”错用等问题。这一点在行文中都应引起重视,应努力选择与内容最匹配的最佳文种。

二、“报告”与“请示”使用范围要分清,以免贻误工作

例2《关于解决××水库超标运行及副坝溢洪造成损失问题的报告》,从其内容看,是个典型的“请求解决”的内容。所以应该用“请示”,不应用“报告”。当然,既然请求上级机关解决问题,也需要把问题报告清楚,但是,行文的目的是请求上级帮助解决,所以不能用“报告”,而必须用“请示”文种。不然,根据“报告”“不要求上级回复”的特点,上级机关就可能将此“报告”存案备查,岂不耽误了工作!

为防止这类问题的出现,就必须把握住“报告”和“请示”各自的行文目的。“报告”的目的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答上级机关询问,以便上级机关了解本单位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而“请示”的目的,是要解决某一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或予以批准。所以,“报告”是陈述性公文,“请示”则是承批性公文。

三、选择文种要依“法”,不应感情用事

例3中的问题是不应该用“请示”文种,而应该用“函”。在《办法》中明确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这两条规定明确告诉我们,只有相隶属的上下级之间,下级才可以向上级用“请示”文种;而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行文,则应该用“函”这一文种,而不可以用“请示”。由此可见,教育局和财政局是并列的行政机关,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县教育局向县财政局请求拨款,纯属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的内容,完全符合用“函”的规定。所以,这个文件使用“请示”是错误的。

但是,上述情况在工作中为什么屡禁不止,甚至有的是明知故犯呢?不仅平行机关在要钱这个问题上存在这类问题,而且在要编制、物资等时,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对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学习不够,理解不透,但更主要的很可能是这个机关觉得请对方机关帮助办这类事情,用“请示”好像是体现对对方的尊重,用“函”则自认为对人家不够尊重;用“请示”好像事情就好办一些,而用“函”就怕能办的事情也办不成。反过来,一些权力部门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有些掌握实权的部门,比如财政、编办,在同样条件下,用“请示”件要钱、要编,-9-

就比较痛快,愿意帮助解决。要写个“函”来,心里就觉得别扭,似乎对自己不太尊重,甚至有个别人说让他“寒(函)”着去吧,而不给解决。所以,这类文种的错用问题,不仅有个对公文文种如何理解、使用的问题,还有个正确认识自己,端正工作态度,不应感情用事的问题。

四、文种使用范围要把握准

例4《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农民负担收费管理的报告》,就行文方向而言,是上行文,用“报告”不算错。但就内容而言,是属于“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的内容。在1993年发布的《办法》中,“报告”有“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的功能,那时用“报告”是对的。但根据2000年发布、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办法》,“报告”已无此功能。这个功能已由“意见”承担。所以,例4应该改成《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农民负担收费管理的意见》。

这一例证告诉我们,参与公文起草和办理的同志,必须认真学习《办法》,特别是新《办法》施行后,应该把新《办法》与原《办法》对照,尤其要注意把握新《办法》较原《办法》已经修改的部分,进行仔细分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五、联合行文中,必须使用双方都允许使用的文种

在例5中,是以市委和市政府党政两家名义共同制发的公文,这篇公文使用“规定”文种是错误的。这类问题在市、县的公文中出现次数很多,甚至在有些省一级的公文中也有出现。乍看起来,党政部门联合发个“规定”无何不可,但是,对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办法》就可以发现它的问题所在。

《条例》中规定了14个文种,“规定”是其中的一个文种,“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条例”一样,用于制定党内法规、规章。所以,党的系统用“规定”这一文种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办法》中规定的13个文种中却没有“规定”这个文种。所以,在行政机关的文件中,直接用“规定”这一文种发文显然是错误的。行政机关是否绝对不可以使用“规定”呢?也不是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省政府和有立法权的市一级政府,在制定法规或行政规章时可以用“规定”这一文种。所以,行政机关使用“规定”这一文种,和“条例”、“办法”一样,是用来制定行政规章的。如果党政两家联合用“规定”行文,那么就表明此“规定”既是党内规章,同时也是行政规章,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以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只由市委发,因为党的文件,对于政府而言,是同样具有效力的。二是如果不是规章性文件,可以选择党政两个机关能够共同使用的文种,比如“决定”、“通知”、“意见”等,均在可以选择的范围之内。

当然,公文文种错用问题不止上述几种。但上述几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是比较突出的,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公文写作“三字经”

公文是党政机关常用文体,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公文好写,写好也难。只有热爱公文,掌握了技巧,肯下功夫的人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也就是说,想要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必须念好“爱、巧、功”公文写作的“三字经”。

一、爱

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缺乏热情的人,是成就不了任何事情的。公文写作也不例外,要想写好公文,首先要热爱公文写作,钟情公文写作,要真正了解公文写作的魅力,体会公文写作对一个人素质提高、事业成功的作用和意义。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时代发展对每个人的知识构成和素质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形势迫使领导干部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如果离开学习,今日的饱学之士可能会成为明日的落伍之人。然而,天下成事者,一半是因兴趣所使、名利所趋,一半出于形势所逼、责任所迫。公文写作的任务和压力,往往要求从事公文写作的人不断学习新经验,树立新观念,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工作压力

的长期存在,会使人逐渐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阶段性学习到经常性学习的转变,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习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们

常知其利,不知其弊。世上任何事情,如果只是旁观议论,永远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不得真谛不得要领。只有躬身人局,亲自实践,才会乐在其中,精于其道。机关公文种类繁杂,涉及机关工作方方面面,这既增加了公文写作的难度,但也创造并提供了公文写作者熟悉情况、了解问题的条件和机会,锻炼了“爬格子”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使人更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是不经意间养成的习惯,也是长期从事公文写作的必然结果。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的全局观念和把握形势的能力。与文学写作不同的是,公文写作决不是个人观点、私人情绪的自然流露和倾吐,而是众人智慧和领导意图的科学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公文的写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一件事情、一项工作的决策过程。公文的特点,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理思路,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吸取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公文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定措施、作决策,很好地体现领导集体的看法和思想。如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必定会提高公文写作者的全局意识和决策能力,提高其领导水平和管理素质。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成为催人进步的不竭动力。毋庸讳言,在机关从事公文写作,会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博学之士和事业有成之人,受到不断的启迪与启发,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也会有机会见识更多的事,了解更多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受到更多的激励和鼓舞,从而鞭策自己不断进取,努力奋进,实现由一个台阶向另一个台阶的跨越,争取事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二、巧

仔细琢磨,干部写公文,虽与园丁植树育花工作性质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想精通公文写作之法,就得很好地借鉴园丁植树育花之道。

1.确立主干

园丁植树首要的是选苗、择地、栽好幼苗。如果不能科学选苗、因地定植,树苗将难以长好,甚至难以成活;如果最初未能栽直,以后就会歪斜。写公文首要的是“立意”,“立意”不准,文不对题,尽管你费尽心机,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文章“立意”要准,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好文章的种类。公文种类很多,往往因用途不同、目的不同而不同。常用的公文有领导讲话稿、工作总结、决定、决议、通知、经验材料等等。不同类型文章要求不同,写法各异,一定要准确把握。比如说领导讲话稿的起草,相对来讲,可适当地活脱一些,文字更口语化一些;但决定、决议、通知必须严谨,语言也要用书面语言。又如工作总结与经验材料性质相似,但前者要细,后者要精;前者可长,后者可简,等等。

其次要准确地判断形势,把握好领导、组织和会议的目的和意图。公文是为党务和政务服务的,所以公文的起草不得不考虑国内外、所辖区域内外以及行业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形势和趋向,不能有悖于或落后于形势。公文也是领导与组织体现、表达、宣传其决策、执政、行政意图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者的观念一定要符合领导和组织的观念,公文写作者的思维一定要跟上领导和组织的思维。会议材料要紧扣会议主题,领导讲话稿要充分体现领导的讲话风格。

第三要正确分析听众、读者的身份、阅历、文化及知识构成,要因受众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高层次的公文面向的受众一般文化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文章要求严谨,内涵丰富,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基层的公文面对广大群众,文章要生动简洁、观点明确、文字活泼、好懂易记。

第四是文风及文章的特点要因场所、时机的不同而不同,不能硬搬教条,死守一理。比如同一主题,小会上的讲话要有别于大会上的讲话,现场会上的发言不同于室内会议的发言。文章的长短要因场合的不同和发言者身份、职位的不同甚至天气条件、听众兴趣、情绪的不同而科学取舍,该长则长,该短一定要短。文章要适应环境,若不顾环境,一味地根据个人喜好来强行“灌输”,往往会事与愿违。

2.设计定型

有特色的东西才会有新意,有新意的事物往往令人记忆犹新。为了使自己管理的园林富有特色和新意,园丁们往往把树冠修剪成球形、纺锤形、圆柱形、伞盖形或拟人拟物的各种造型,这些整形后的树木,有了艺术性、充满了活力,不仅当时令游人赏心悦目,过后也难以忘怀。

要使公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段落层次就必须严谨、清晰、富有特色。

大的段落之间犹如树木的多个主枝结构,要利用时间先后、空间顺序、因果条件、重要程度等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段落内的各个小点,就像是树木主枝上的分枝,也得相互关联、层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的单元结构。同样的树林,不修剪,就会疯长;同样的素材不整理就是“一团乱麻”。所以,要想写好公文,就必须熟悉材料,认真设计“造型”,理顺文章结构。

3.加叶添绿

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多数公文也是如此。公文的枝就是结构和观点,公文的叶就是用来说明观点的事例和数据。公文既要有“骨头”,也得有“肉”,好的公文一般是既有“骨头”又有“肉”。用来说明观点的事例和数据不在多而在精。无论是历史上的事例和数据,还是现今的事例和数据;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要能充分地说明观点。同类型的事例和数据不要全用,要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为我所用。好的公文不在长,而在于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足够多的观点和信息。

4.锦上添花

万木皆有绿,好树花不同。好的文章必须“锦上添花”。文章的花,就是在文章的关键之处,在最能体现观点的地方,点缀上具有韵律、富有哲理、精彩易记的句子。写作者可以引用前人名言,可以引用有关领导的精确论述,也可以引用群众的鲜活语言,还可以自己独创发明。文章有了“花”,便会进一步加深读者、听众对文章的接受程度。

三、功

熟知公文写作之巧,不等于就能把公文写好。正如懂得驾车理论,不等于你就能开车上路。“要想有收成,需要下功夫”。要想写好公文,除需掌握公文写作要领外,还要从平时做起,从基础做起,养成“勤读、多集、善思、调研、常练”的良好习惯。

1.勤读

勤读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养成经常读书、看报、看电视、听新闻的良好习惯。要会利用时间,懂得“人之差距关键在于业余时间”的道理,学习并发扬雷锋挤时间的“钉子精神”。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人的兴趣爱好源于后天培养,并非与生俱来。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对熟知的或者与己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可见掌握的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学习的兴趣会越浓,学习也才能更持久。

勤读还要会读,就是要掌握读书看报的方法。信息时代,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呈现给读者和观众,所以我们要勤读,更要有选择地读。要拣重要的内容读,要选好的文章读。什么内容重要?这会因人而异。若从工作的需要出发,那么,与你工作有关的就重要,也就是说,你关心的东西对你来讲就是最重要的东西。一般来讲,全国性、全省性的报刊、杂志和会议材料,其文章质量普遍较高,内容观点丰富,写文章的人,一定要作为阅读的首选。会读不仅体现在对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方法的选择上。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章要精读、反复读,可以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读,或者隔行读,或者跳跃着一段一段地读。不太重要的文章,可以只看标题,瞧一瞧每段的开头,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即可。

勤读必须有目的地读,就是要明确读后掌握些什么。首先是看文章的观点,这是读书看报的主要目的;其次了解情况,记住数据,掌握事态的发展动向;第三是研究文章的结构与写法。对那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重要的、好的文章,看见标题后,应先闭书静思,设想如果让自己来写,如何构思取材,如何布局安排,然后再打开来读,这样便能更好地体会“美文”的妙处,更有利于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

2.多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不了解情况就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掌握素材除了平时坚持勤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多集。资料积累有三种方法:一是文件袋积累。就是把自己认为重要,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按自己的意图分类装袋集中保管。与装订的方法相比,利用文件袋积累便于随时按需要重新分类,有利于定期、不定期地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淘汰,也便于写作时拿取参阅,或复印使用。二是利用电脑收集。就是将有用的资料通过扫描等办法输入电脑,按类分目,建档保存。三是笔记本记录。主要用来记录有关数据、事例和精美语句,便于用时查找翻阅。

3.善思

好文章是想出来的。好写必先善思,只有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思考分三种情形:

一是平时要熟思。就是结合学习和工作对一些重大问题反复思考,形成初步的看法和观点,为写作奠定基础。好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并不是临时在稿纸上“憋”出来的,而是在平时反复思考,床上初醒、闲庭信步时偶然迸发出来的。据有关资料报道,人们在似醒非醒或完全放松的情况之下,是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思想的时候。所以,要着意培养“早醒赖床不起,梦中胡思乱想”和“偷闲花前散步,思想信马由缰”的习惯。

二是动笔前要深思。写公文最忌讳的就是一领到任务,拿起笔就写。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本想尽快完成,但往往适得其反,枉费时间和功夫。所以动笔前首先要查阅相关资料,在查阅过程中将重要观点、事例、数据和语句标划出来或者摘录下来,然后在认真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按具体要求列出写作提纲,分出段落层次,选出事例、数据,作出全文和每段的字数安排,待胸有成竹后再动笔分段完成。这一过程,犹如艺术家作画,先勾画出人之轮廓,然后再按照头、胸、腹、腿、脚一步步画下去,如此,既不会走样、跑题,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分段完成,既减轻了写作压力,又增加了写作的信心。值得提醒的是,动笔前深思的过程是消化吸收和完善创新的过程,是在总结别人的观点、经验的基础上,按要求重新创作的过程,是“搅乱揉匀,独立塑形”的过程,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看见别人的文章什么都好,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形不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表现不出自己的语言风格,使文章不伦不类,没有特色,一看就是假冒伪劣之作。

三是成文后要反思。对公文写作者来讲,文章付印并非工作的结束,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得关注人们对文章的评价、反映,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地改进、完善写作方法。许多公文,都要提供给同一会议或同一本杂志印发,这是同类型文章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的极好机会。只有取长补短、虚心学习、不断反思,才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

4.调研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深入调查研究公文的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调查研究是公文写作者的基本功。只有不断地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发现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要善于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开展

调研,即使是随机的访谈、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研方式,不能轻易错过。调研要讲究方法,要用心去做,善于从复杂的事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调研时要做好记录,对典型的事例、数据,要搞清来龙去脉;对鲜活的语言要随听随记,以便于今后写作时准确列举使用。

5.常练

公文写作非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常写常练,方有提高之可能。首先是端正态度。不把任务当压力,不把写作时的付出当“吃亏”,而要把写作的过程作为提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的机遇,这样心态放平了,才能进入“静、定、思、虑、得”的状态,才能以愉悦的心情圆满地完成写作任务。其次是要勤于动手。不仅在有写作任务时按时完成任务,没有任务时,也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把感兴趣的话题随时整理成文,或整理成集,或送出发表,既培养了作文兴趣,又锻炼了写作能力。第三是不忘动口。在强调动手的同时,平时还要注重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也有利于丰富语言词汇,提高自己的写作速度和工作效率。

第四篇:写作方法

写作金钥匙

初学看图写句子,只要写清楚你在图中看到的就行了。大家先仔细看看图中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把它写成几句话,你就成功了。

写作金钥匙

如何看图写人?

写人要注意写出他的特点。比如先写出任务的身份和外貌,是高还是矮呢?是胖还是瘦呢?然后可以通过一件事来写他的性格特点,最后写自己对他的评价。

写作金钥匙

写一段话的秘诀是:一定要抓住事件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对其进行详细描写,写人物时关键要抓住任务的外貌、表情。还要发挥充分的想象,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作金钥匙

如何让作文语言生动?

语言师内容的载体,好的作文总是建立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上。语言要做到

1、力求简洁精炼,通顺连贯,不拖泥带水。

2、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力求做到有新意、个性。

写作金钥匙

如何看图补充句子?

仔细看图,弄懂图画要表达的意思,画了哪些,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想出合适的字、词、句来补充完整。在完成句子时,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写作金钥匙

如何将事件叙述具体?

要把事件记叙得具体,首要的条件是对记叙的内容要有仔细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同时,还要对记叙的内容多问几个“怎样的”。

写作金钥匙

怎样将事情叙述清楚?

1、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

2、叙述有顺序。可以顺序,即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写。

3、重点 突出。有祥有略,不写流水账。

写作金钥匙

如何看图写人?

写人要注意写出他的特点。比如先写任务的身份和外貌,是高还是矮呢?是胖还是瘦呢?然后可以通过小事来写他的性格特点,最后写自己对他的评价。

写作金钥匙

如何看图写景?

写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比如写一个果园,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果园在不同的拒接有什么景色,这样写出的景物会更形象生动。

写作金钥匙

如何看图状物?

状物不仅要有色,而且要有声,不仅要有事物的静态,而且要有事物的动态描写,介绍要生动具体,结尾不忘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写作金钥匙

巧用动词

1、使用动词可以将动作具体化

我们脱掉鞋子,赤着小脚,挽起裤管,各自背起小巧的鱼篓,到浅水中去逮鱼、捉虾。

2、使用动词可以写出动作的变化

我轻轻地走过去,屏住呼吸,慢慢抬起手,一点一点的接近那只漂亮的花蝴蝶,近了,近了,我猛地用手一捏,抓住了!

写作金钥匙

巧用形容词

1、用形容词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外形和特征

荔枝红艳艳的、圆鼓鼓的。

2、用形容词描写事物或人物的状态

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在海面上拖起长长的倒影,每一次海上日出都让人如痴如醉。

3、用形容词描写绚丽的色彩

太阳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

写作金钥匙

巧用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里的珍珠。他寓意深刻,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言简意明。成语能帮我们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容,塑造言简意赅的语言,更可以增加文化底蕴,使文章富有文采。

第五篇:写作方法

英语书面表达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一般来说应尽量做到开门见山,用简单明白的叙述引出文章的话题。作文常见的开头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一开头,就交待清楚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如“How I Spent My Vacation”(我怎样度假)的开头是:I Spent my last vacation happily.

2.交代人物、事情、时间等:在文章的开头,先把人物、事件和环境交待清楚。例如“A Trip to Jinshan”(去金山旅游)的开头:

Last Sunday my class went on a bus trip to Jinshan.3.回忆性的开头:用回忆的方法来开头。例如“A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泰山游)的开头是:I remember my first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4.概括性的开头:即对要在文章中叙述的人或事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如“Talking about hoppy”(谈爱好)的开头:

Everyone has different hoppy.such as„reading books,..And my hoppy is„

5.介绍环境式的开头:即开头利用自然景物或自然环境引出要介绍的事物。如“A Trip to Jinshan"(去金山旅游)也可以这样开头是:It was a lovely day.My classmates and I went to Jinshan travelling by bike.此类写作主要是根据所给材料,描述一个著名景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及著名的原因。如何写介绍旅游景点的短文?

1.要掌握好常用的关于描写旅游景点的句型。2.正确使用所给材料。3.并在文中适当加入表达自己观点或祝愿旅游者的句子。

介绍旅游景点的常用句型:

1.It is in the west/ east/ north/ south of...它在…的西/东/北/南部。

2.2.It's one of the.....它是最…的…之一。

3.It is famous for(its).....它以(它的)……而著名。

4.It is about...square kilometres.它大约有……平方公里。

5.It’s about …kilometres from …它离…..约….公里。

6.You can go there by......你可以乘……去那儿,and it takes you about...大约要花……(多少时间)

7.You can enjoy...你可以享受(欣赏)…

8.You can see …(景点)

如何写介绍有关公共节假日的短文?

此类写作主要是以节假日为对象,写自己喜欢的节假日。写此类短文时,1.一般都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2.用学过的、熟悉的或地道的语句来写,避免汉语式英语,3.注意介绍清楚这个节日在什么时候。4.人们一般在这个节日都做些什么。

• 写有关节假日的短文常用的句型:

•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我最喜欢的节日是…

• It is a public holiday.它是一个公共假日。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It comes in...它在…(时间:几月。It is on …它在…(时间:几月几日)• We usually have … days off.我们常放….天假。

• It has a long history.它有很久的历史。

• We/People usually celebrate it by...我们/人们通常……来庆祝它。

• People enjoy oneself/ves during … holiday.在…节日期间,人们过得很快乐。

如何写有关英雄或偶像的短文

这种类型的写作属于人物说明文。人物介绍一般都是从外形、性格、生活经历所作出的贡献等方面去写。1.一般要写清楚人物的出生年月;2.经历;3.事迹成就;4.影响和评价等。5.在文章最后常有结论性的评语。

描写你心目中英雄偶像的常用句型:My favourite hero/…is…我最喜欢的英雄(或„)是„„Thehero in my heart is …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HeShe was born in …他/她出生于„„HeShe is famous for …他/她以„„而著名。I like him her because …我喜欢他她是因为„„From …, we can lean a lot,such as …从„„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例如„„

如何写有关理想假日的短文

这类作文一般是想象自己的假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常常用“I would …”句型来表示想象。一般情况下,可以从 1.想要去哪;2.和谁一起去;3.在那里会呆多久;4.会去做些什么事情等 方面进行描述。

描写理想假日的常用句型:

1.I would go to „我会去…2.I would go there with …我想和 … 一起去 …

3.I would go there by …(交通工具).I would take a(交通工具)there.我会乘...去那儿。

4.I would stay there for about „我会在那儿待…(多久时间)

5.I believe I would have a wonderful /great /good /fantastic time.我相信我会玩得很开心。

下载浅谈三年级写作方法(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三年级写作方法(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方法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小说人物的考查主要重点有四个:1、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外在特征和内在品性;2、刻画人物方法:间接描写烘托和直接刻画; 3、塑造人物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4......

    写作方法

    思路分析 你说的要求很不明确,想看好的文章可以多看一些名家的作品,从中吸取营养。如果你有明确的题目,老师可以给你提供思路分析。这里就先谈谈怎样写好作文吧,给你一些方法 [......

    写作方法

    (一)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一种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语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要求作者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话 题作文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新......

    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对于达到高分作文的最终目标,许多同学总是寄希望于背诵经典名句名段,熟记典故,或者整篇整篇的背诵优秀作文、高分作文、满分作文,但是如果只简单的“照猫画虎”,若被涉嫌......

    写作方法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古往今来,许多写作实践证明: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真情......

    通讯稿写作方法

    通讯稿写作方法 为更好的做好就业部秘书部通讯稿写作工作,受秘书部安排,作此关于通讯稿写法的简单总结,因皆出自自我写作经验,多有失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一、 通讯标题 标题一般......

    作文写作方法

    乔梦符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标准。所谓“凤头”就是要使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俊秀、精致,产生吸引人的魅力,让阅卷老师一看开头就爱不释手,愿意继续读下去。那......

    写作方法记事

    写作技巧记叙文貂尾——写人篇 01总结式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人物的表现、品格进行总结。 比如,《我的榜样》的结尾:这就是王小平,我学习的榜样。他就是这样勤奋向上,乐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