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暂行
深圳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暂行)
(征求意见稿 2018年06月28日修改)(第二十三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我市统一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租赁平台”),规范租赁平台的运行与管理,根据《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9号)、《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建房〔2017〕153号)、《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深府办规〔2017〕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租赁平台定义】本办法所称的租赁平台是由政府主导建设,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统一信息化管理,与市场主体租赁平台、相关管理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租赁信息监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租赁平台应具备如下功能:
(一)住房租赁房源核验及住房信息发布;
(二)网上交易及住房租赁合同网上备案;
(三)积分入学、积分入户、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租赁住房货币化补贴申请、居住证等公共服务办理;
(四)信用评价管理;
(五)住房租赁市场信息统计及发布;
(六)相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服务。;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租赁平台的搭建和运营管理。
第四条【房源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含深汕合作区)各类主体对外出租的住房租赁信息应当上传至租赁平台。
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事业单位对外出租的租赁住房应当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市住房和建设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租赁平台主管部门”)作为租赁平台管理机构可以根据管理需要调整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的房源范围。
第五条【租赁平台用户】本办法所称租赁平台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通过租赁平台参与住房租赁交易的各方主体,包括住房出租和承租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及其他参与住房租赁交易活动的第三方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第六条【主管部门职责】租赁平台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租赁平台管理办法,牵头搭建租赁平台,对租赁平台及运营、参与主体进行监督和管理,对通过租赁平台进行的信息发布和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协调相关部门通过租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并按照公开、及时的原则,对住房租赁市场信息进行统计和发布。
市、区房屋租赁主管部门负责会同租赁行业自律组织、房地产经纪机构,向租赁平台提供各住房租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提供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人员信息,依法查处违 法违规行为。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市查违部门负责将全市房地产权信息、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等信息与租赁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负责住房租赁的日常监管工作,受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申请、争议调解等工作,实现房屋编码信息及相关信息、租赁备案信息与租赁平台的互联互通。
第七条【相关部门职责】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与租赁平台有关的工作,实现与租赁平台的互联互通。
市、区公安部门负责将人口信息与租赁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负责对通过租赁平台租赁住房的用户进行居住登记,对符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的用户发放居住证,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办理积分入户。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负责制定通过租赁平台租住住房申请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的政策,并将相关信息与租赁平台互联互通。
市、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将企业的注册信息与租赁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负责租赁价格和广告的监管等工作。
第八条【运营机构职责】租赁平台运营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合同约定提供与租赁平台运营有关的服务并审慎尽职的履行运营要求,具体如下:
(一)根据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制定的平台运营方案进行运营;
(二)完善平台运营管理机制和标准体系;
(三)在线受理各类业务咨询,提供租赁交易服务,调解有关租赁纠纷;
(四)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五)辅助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开展租赁平台监管工作;
(六)协助或接受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对住房租赁市场信息进行统计和发布;
(七)负责与租赁平台运营有关的其他事项。
第二章 住房租赁平台信息核验
第九条【注册制度】用户应当严格遵循租赁平台设置的注册流程完成实名注册,提供真实、准确、有效、完整注册资料。
第十条【用户信息核验】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申请注册应当按照租赁平台注册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进行核验。
房地产经纪机构在申请注册时应同时将其从业人员信息予以注册并进行信息核验。
未经核验或未通过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经营租赁业务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以下简称“租赁企业”)不得通过租赁平台从事租赁业务。第十一条【房源信息核验】出租人发布房源信息的,应当提供不动产权证书或其他能够证明房源权利归属的文件进行房源核验。
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房源应提供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合法性文件进行房源核验。
共有房产出租的,应当提供共有人身份信息和共有人同意租赁的授权委托书。
住房租赁房源未经核验,不得在住房租赁平台进行交易。
第十二条【委托交易信息核验】通过委托方式进行交易的委托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通过租赁平台进行委托信息核验。
第十三条【申请信息复核】用户未通过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及第十一条规定的信息核验的,可以向租赁平台主管部门申请信息复核,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信息复核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答复。
第三章 住房租赁平台信息发布
第十四条【信息发布原则】用户发布的租赁信息均应遵循合法、真实、准确、有效的原则。
第十五条【房源信息发布规则】出租人可以发布本市行政区域内房源出租信息,如实、明确标注房源具体位置和意 向价格,并按规定的方式描述出租住房的具体情况。
住房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单位对外出租,但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政府规定的非居住空间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第十六条【虚假房源认定】用户不得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发布虚假房源信息,租赁平台运营机构有权删除该房源的全部或部分信息:
(一)房源信息中发布违背广告法或与该房源不符的相关信息;
(二)发布位置、面积、装修、户型等不实的房源信息;
(三)发布模糊、失真、虚假的房源图片;
(四)其他足以认定虚假房源信息的情形。
第十七条【用户信息更新】为保障用户信息的持续真实有效,维护用户权益,用户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通过租赁平台更新信息。
第十八条【信息复查】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将视情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复查的方式对已经通过认证的用户及房源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进行验证。
第十九条【评价信息】用户完成交易后可以通过租赁平台对租赁活动参与方进行相互评价。
第二十条【信息发布负面清单】用户禁止发布下列信息:
(一)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包括位置、价格、户型、面 积等;
(二)发布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的房源信息;
(三)发布任何与住房租赁活动无关的信息;
(四)发布违背公序良俗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信息。
第四章 住房租赁网上交易
第二十一条【网上交易原则】用户必须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公平有序地开展住房租赁网上交易,不得利用网上交易从事任何违法活动。
第二十二条【网上交易功能】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租赁平台进行网上看房、选房,签订住房租赁合同,支付租金、押金及水、电、气、网络、电话、电视、物业管理等其他费用。
第二十三条【住房租赁合同签署】租赁双方可以在市住房租赁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并公布的租赁合同基础上就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修缮义务以及其他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协商并通过租赁平台签署租赁合同。
通过租赁平台签署的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四条【押金】承租人除可以通过传统方式交付押金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保险或担保方式抵付押 金。
承租人选择购买押金保险或通过担保方式抵付押金的,应当符合保险机构或担保机构购买押金保险或提供担保的条件,并与第三方机构签署相应的保险协议或担保协议。
第五章 信息备案及报送
第二十五条【通过租赁平台达成交易的租赁合同登记备案】通过租赁平台完成住房租赁交易的,即自动完成住房租赁合同备案,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自动生成的租赁备案结果在五个工作日内向租赁双方发送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
第二十六条【未通过租赁平台达成交易的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未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住房租赁交易的,租赁双方可以通过租赁平台申请网上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申领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
通过租赁平台申请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的,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备案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并向符合备案条件的租赁双方发送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
租赁双方也可向房屋租赁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线下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登记。
住房租赁双方提交的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申请材料应当 真实、合法、有效,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
第二十七条【信息查询】用户可以通过租赁平台查询、下载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的效力等同于纸质房屋租赁凭证或房屋租赁信息。
第二十八条【住房租赁交易信息报送】本市行政区域内成交的全部住房租赁交易信息应按规定报送至租赁平台。通过租赁平台达成的交易信息视为已经报送。
出租人应当自签订租赁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未签订合同的,出租人应当自承租人入住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承租人变更或者房屋停止租赁的,出租人应当自承租人变更之日起或者自停止租赁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转租住房给他人的,承租人应当自转租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
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租赁住房的,由房地产经纪机构在签订租赁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
出租人委托代理人管理租赁住房的,应当书面明确租赁信息报送人;未明确的,由受托人报送。
通过租赁平台核验租赁房源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应即时将交易信息推送到租赁平台。
第二十九条【交易信息报送的内容】报送的住房租赁交易信息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房屋租赁当事人、共同居住人的姓名(名称)、住所、身份证号码及联系方式等主体信息;
(二)房屋的坐落、面积、结构及信息编码;
(三)租金价格和押金数额及方式等;
(四)租赁期限及用途;
(五)其他约定的内容。
第六章 公共服务
第三十条【数据共享】租赁平台应按照只限于满足相关部门管理职责需求的原则,同公安、民政、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公积金等有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第三十一条【电子凭证的证明效力】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办理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业务时租赁证明等的有效依据。
电子房屋租赁凭证和电子房屋租赁信息均可以作为用户申请积分入户、积分入学、办理居住证、申请租房补贴、提取公积金等的有效依据。
第三十二条【相关部门配合义务】
市、区公安部门负责实现用户通过租赁平台申领居住证、申请积分入户的功能。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现用户通过租赁平台申请积 分入学的功能。
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实现住房保障对象通过租赁平台申请、领取住房货币化补贴的功能。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实现职工通过租赁平台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功能。
供水、供电、供气、网络等市政建设公共服务企业及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实现通过租赁平台进行网签并支付相关费用的功能。
第三十三条【价格指导】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应当在对住房租赁市场信息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及时披露租赁住房供应总量、租赁人口、租金等信息,引导市场合理定价。
第三十四条【提供房源核验服务】租赁平台根据相关主体的申请提供住房租赁房源核验服务,并即时形成核验结果(核验码),通过核验的可以标注房源已核验等标识。
第三十五条【法律咨询服务】租赁平台应当协调律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评估协会、经纪人协会等中介行业协会在线为租赁平台用户提供与住房租赁相关的咨询服务。
第三十六条【争议调解服务】用户因租赁等问题产生的争议,可以通过租赁平台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按照法律法规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
第三十七条【在线仲裁服务】租赁平台可以与仲裁机构协调建立住房租赁仲裁调解中心,在线为平台用户提供仲裁 服务。
第七章 监督及管理
第三十八条【信息安全】租赁平台运营机构应当采取电子签名、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第三十九条【信息保密】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运营机构工作人员,对获悉的用户信息及租赁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用于法定职责以外的用途,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平台用户对获悉的租赁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
第四十条【违规信息发布】用户在租赁平台中发布的信息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信息发布规则的,租赁平台主管部门有权删除或予以屏蔽。
第四十一条【限制用户账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租赁平台主管部门有权对用户账户采取如下措施:
(一)用户提供虚假的注册材料或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在复查过程中发现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或房源信息不全、无效或虚假的,租赁平台主管部门有权冻结该用户使用租赁平台 的权限;
(二)用户超过3次违反信息发布规则或交易评价规则,租赁平台主管部门有权冻结该用户在3个月内发布信息的权限;
(三)用户进行虚假交易、违反备案规则提供虚假的住房租赁登记备案资料或未按规定报送住房租赁信息,租赁平台主管部门有权冻结用户通过平台网上办理公共服务的权限;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用户按照本办法进行整改后可申请租赁平台主管部门解除所冻结的权限。
第四十二条【投诉处理】用户有权对租赁平台运营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对租赁平台运营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用户有权向租赁平台主管部门投诉或举报。
第四十三条【不良信用信息记录】租赁平台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住房租赁交易诚信监管体系,将用户的不良行为予以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向社会公示,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第四十四条【监督措施】用户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如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有权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住房”的定义】本办法所称的“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单位自建住房、各类园区(含总部基地、产业园区、大学园区等)配套住房、商务公寓、长租公寓以及符合条件的“城中村”住房等住房。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第三方机构”的定义】本办法所称的“第三方机构”包括房地产经纪机构、房地产评估机构等从事房地产租赁服务的第三方机构。
第四十七条【实施时间】本办法2018年 月 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第二篇:关于《深圳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关于《深圳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2018年06月20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9号,以下简称 “国办发39号文”)、住建部等九部委《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建房〔2017〕153号,以下简称 “建房153号文”)及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深府办规〔2017〕6号,以下简称 “深府6号文”)的有关要求,建设我市统一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住房租赁平台”),参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租赁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技术规范(试行)》《住房租赁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基础数据标准(试行)》的通知,制定《深圳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现就《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制定《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坚持住房居住属性,落实深化住房改革制度相关政策的必然要求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住建部等九部委也相继发布了“国办发39号文”及“建房153号文”,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相关工作,建设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监管平台,提供便捷的租赁信息发布服务,规范住房租赁交易流程,建立健全备案制度,强化住房租赁信用管理,建立多部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测等,并选取了包括深圳在内的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城市之一。
因此,加快建设住房租赁平台,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是坚持住房居住属性,是贯彻落实深化住房改革制度相关政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发展惠民行动”,持续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快建设社会现代化先行区的重要举措;是深圳作为人口净流入的超大城市探索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实现市民住有所居目标重大民生工程。
(二)是落实中央及我市关于实行租购并举、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我市租赁管理法规规章及规范管理住房租赁市场的重要内容
2017年9月22日我市颁布“深府6号文”),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市住房租赁管理的有关规定,增加住房租赁市场管理等相关内容”。自《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正式废止后,关于住房租赁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一直缺位,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是健全和完善我市住房租赁法规规章和规范管理租赁市场的重要内容。
“深府6号文”同时指出,市住房建设部门搭建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健全完善租赁信息动态监测体系。自接到市政府下达的搭建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平台工作任务后,我局集全局之力推进住房租赁平台建设工作,并于2017年12月18日举行住房租赁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于12月19日正式上线试运行,住房租赁平台通过“深圳智慧租房”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市市民提供房源浏览、查询、发布和交易等功能。
住房租赁平台作为全市统一住房租赁的信息平台,并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且平台参与主体多样,需规范的事项多样。因此为建成信息共享、服务全面、监管有力的住房租赁平台,形成市场规则明晰、政府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制度体系,需要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实现我市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三)现存的关于住房租赁平台的运营规则已试运行一段时期,但根据特别程序制定的该文件即将到期,需按正常程序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住房租赁市场
为贯彻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我局2017年12月19日住房租赁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后,为规范住房租赁平台管理,根据《深圳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94号)第九条的规定,我局于2017年12月15日相应的颁布了有效期仅六个月的《深圳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运行规则(暂行)》(以下简称“运营规则”),现行的《运营规则》为临时性规定参与各方的权利及义务、租赁信息发布与交易、公共服务汇集及监督管理等内容的规定,但《运营规则》即将于2018年6月份到期,因此为继续规范租赁住房市场,继续执行《运营规则》中的重要内容,需按规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
二、起草过程
(一)成立租赁平台管理办公室
2018年2月9日我局组织成立深圳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平台办”)负责租赁平台的日常运营工作并设立课题小组负责起草和制定住房租赁平台运营管理办法。
(二)广泛开展研讨论证
2018年3月20日平台办组织课题小组讨论《管理办法》初稿,并提出租赁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交易、服务及监管,尤其是应强化租赁平台的监管功能。
2018年4月12日平台办组织课题小组、我局各直属机构及处室参与讨论《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会议建议进一步规范并明确全市各部门职责,设置有效可行的监管方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
2018年4月17日局领导组织课题小组、我局各直属机构及处室参与讨论《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会议建议进一步明确运营机构的职责,建议进一步明确住房租赁服务内容及住房租赁信息监管方式等内容。
2018年5月8日以局名义向市级各职能部门及各区政府发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截止2018年5月19日共收到20个单位的共计45条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管理办法》的各部门职责和租赁信息凭证等处。
2018年5月21日局领导组织召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修改情况的会议,组织讨论了各单位的反馈意见及采纳情况,对各部门职责和租赁信息凭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统一意见。
2018年5月22日局长办公会组织讨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管理办法》中的各部门职责及不良行为的处置措施进行了讨论,建议增加不良行为的处置措施。
2018年5月28日,局领导组织召开《管理办法》修改会议,明确房屋租赁主管部门的职责,完善了公共服务、交易信息报送等内容,建议增加诚信监管体系内容。
2018年6月6日,平台办组织课题小组对修改后的《管理办法》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对诚信监管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借鉴中介组织协会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管理方式,完善诚信监管问题。
2018年6月7日,局领导组织讨论《管理办法》总则及信息备案部分,对租赁平台的定义、租赁平台主管部门的职责以及信息备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问题。2018年6月11日,局领导在上次会议的基础上,继续组织讨论《管理办法》中信息报送、公共服务、监督管理及附则部分内容。会议首先对修改后的平台定义、主管部门职责等问题达成一致,并对公共服务及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重点讨论,提出充实和完善公共服务内容,探索多渠道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信息和隐私的保护等建议。
(三)充分调研各相关部门和企业
课题小组在平台办的带领下,联合租赁平台项目组分别以走访和座谈会的形式,与市房地产主管部门、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改革、人社部门、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展开研讨,分别就租赁相关监管职能的行使与租赁平台相关公共服务的打通探讨方案,理顺住房租赁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还召集了市安居集团、水务集团、燃气集团、供电集团、住房租赁企业等展开租赁相关问题的研讨,重点就租赁平台的建设方案和运营管理展开讨论,通过调研将达成的共识融进《管理办法》中。
三、租赁平台的主要功能
(一)交易
住房租赁平台作为线上提供住房租赁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需建立住房租赁信息发布标准,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明晰和规范住房租赁交易流程,制定推行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明确提示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租赁双方特别是承租人的权益。
(二)服务
提供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开发住房租赁平台服务职能,为租赁市场供需双方提供高效、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是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是政府引导市场的重要手段。住房租赁平台应当提供出租人可随时发布出租房屋的区位、面积、户型、价格等信息,承租人可发布租赁房屋的需求信息,逐步实现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对接及办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切实发挥住房租售平台的监管和服务作用。
(三)监管
住房租赁平台作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对住房租赁信息监督方面应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监测,健全完善租赁市场参与主体开展住房租赁信息报送制度,建立租赁信息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披露租赁住房供应总量、租赁人口、租金等信息,统计租赁成交规模和价格,加强住房租赁价格指导,完善现有住房租赁指导价格制度,引导市场合理定价;及时预判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趋势,精准分析住房租赁市场供求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四、《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各部门职责
住房租赁平台作为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信息平台,其功能包含交易、服务及监督等多个内容,涉及住房租赁管理的各个部门,因此完善住房租赁管理体制,加快全市住房租赁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住房租赁管理与城市建设管理、房地产管理、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关系,建立各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等多部门联合监管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是《管理办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管理办法》主要在现存的管理体制基础上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求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各部门现有相关数据与租赁平台互联互通。
首先,明确市住房和建设主管部门作为租赁平台的主管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租赁平台的管理办法,牵头搭建租赁平台,对租赁平台及运营主体进行监督和管理,对通过租赁平台进行的信息发布和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按照公开、及时的原则,对住房租赁市场信息进行统计和发布,协调相关部门通过租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等。
其次,明确市、区房屋租赁主管部门和管理部门职责。市、区房屋租赁主管部门负责会同租赁行业自律组织、房地产经纪机构,向租赁平台提供各住房租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提供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人员信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负责住房租赁的日常监管工作,受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申请、争议调解等工作,实现房屋编码信息及相关信息、租赁备案信息与租赁平台的互联互通。
此外,明确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与租赁平台有关的工作,实现与租赁平台的互联互通。
市、区公安部门负责将人口信息与租赁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负责对通过租赁平台租赁住房的用户进行居住登记,对符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的用户发放居住证,并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办理积分入户。
市、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将企业的注册信息与租赁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负责租赁价格和广告的监管等工作。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负责制定通过租赁平台租住住房申请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的政策,并将相关信息与租赁平台互联互通。
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市查违部门负责将全市房地产权信息、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等信息与租赁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二)明确运营机构的服务内容
住房租赁平台建成后,需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持续的功能服务及系统维护,《管理办法》及相关的合同明确运营机构的服务内容,有助于运营机构更好的提供服务。
(三)建立住房租赁信息核验制度、提供住房租赁信息核验服务
住房租赁平台将通过身份信息填报、人脸识别、房屋编码信息匹配等方式进行住房租赁的身份信息及房源信息核验,并向市场主体提供住房租赁房源核验服务,通过租赁平台核验的房源可标注“房源已核验”等标识。《管理办法》根据住房租赁平台功能及对信息核验及委托方式进行统一规定,尽量实现真房源、真身份、真委托。
(四)规范住房租赁信息发布标准 参与租赁平台进行交易或提供中介服务的各个主体在使用住房租赁平台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管理办法》规定住房租赁平台用户发布的所有租赁信息均应遵循合法、真实、准确、有效的原则,不得发布违背公序良俗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信息。
(五)建立住房租赁网上交易流程
为规范住房租赁平台交易流程,住房租赁平台开发了网上签订合同和支付相应费用的功能,《管理办法》规定用户可以通过住房租赁平台进行网上看房、选房,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办理登记备案,支付租金、押金及水、电、气等其他费用。通过住房租赁平台签署的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住房租赁平台创设性的提出了押金保险或租金免押的功能制度设想,《管理办法》明确用户可自行选择租金支付方式,但应当符合提供保险机构或担保机构的条件。
(六)实施住房租赁网上登记备案及全市住房租赁交易信息报送制度
在遵循现有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政策基础上区分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与未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两种情形。通过租赁平台完成住房租赁交易的,即自动完成住房租赁合同备案,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按照自动生成的租赁备案结果在五个工作日内向租赁双方发送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未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住房租赁交易的,租赁双方可以通过租赁平台申请网上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申领电子房屋租赁凭证或电子房屋租赁信息,程序与前者基本相同。租赁双方也可向房屋租赁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线下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登记。
为加强对住房租赁信息的监测与管理,《管理办法》建立了住房租赁信息报送制度,为规范住房租赁信息填报和录入,需实现租售平台中租赁住房相关信息或数据的标准化、模块化,以便于租赁企业、个人填报和各相关单位录入。《管理办法》规定全市各租赁企业和个人应及时、主动申报住房租赁信息,各相关单位应真实、准确录入或提供数据接口,实现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单位自建住房、城中村住房、工业区配套宿舍、商务公寓及其他类型住房等住房租赁信息的共联共享、有效监测。
(七)实现租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
租赁平台应当与当地公安、民政、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公积金等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相关部门应当配合平台实现用户通过租赁平台申领居住证、申请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申领住房货币化补贴、提取住房公积金等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
(八)建立租赁平台监督管理模式
《管理办法》对违反住房租赁平台运营规则或《管理办法》的主体采取限制住房租赁平台使用功能、注销账户或将其不良行为信息进行记录以保障租赁平台的有效运行。
五、重要问题说明
(一)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需政府大力支持 租赁平台的建设属于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互联网+租赁”的新型信息化系统模式,具有特殊性,没有以往工程经验可以借鉴。目前,住房租赁活动涉及居住证办理,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申请、住房公积金提取等多个方面租赁平台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实现各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的推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市、区房屋租赁主管部门和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应当明确
根据6号文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及《深圳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第十四条的规定,确立了市、区房屋租赁主管部门及房屋租赁管理部门为两个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但根据《深圳市出租屋管理若干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94号)第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是房屋租赁行政主管机关。市政府房屋租赁管理部门依法对房屋租赁市场实施统一管理。” 的规定显示市、区房屋租赁主管部门和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是同一部门,此处出现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政府规章不一致的情形,因此应当明确市、区房屋租赁主管部门和市、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
(三)完善租赁平台的功能,正确引导居民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
统一租赁平台的构建对于租赁信息的监管、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居民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的数量直接影响着平台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平台功能,正确引导居民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尤为重要。
为吸引更多的主体通过租赁平台完成交易,可在确保租赁平台提供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基础功能的基础上,拓宽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等功能。通过打通公安局、人社局、教育局、公积金中心、租赁办等部门数据接口,提供在线提取公积金、办理租赁备案、申请积分入户(学)、办理居住证、申请积分入户、申请租房和生活补贴等公共服务,引导居民通过租赁平台进行交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四日
第三篇:黄石市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办法
黄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162号)、《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0〕30号)等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筹集、分配、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土地、税费等政策支持,由政府、企业、社会或个人提供,限定保障面积、供应对象,面向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家庭出租或出售的政策性住房。
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我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范围。
公共租赁住房包括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社会性公共租赁住房和混合型公共租赁住房。
第三条 市房地产管理局是公共租赁住房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和拟定相关政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公共租赁住房供求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公共租赁住房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供应计划。市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住房保障中心)具体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受理、资格审查、租赁补贴的审核和发放、备案等工作。
市发展改革、监察、财政、审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民政、人保、公安、工商、物价、国有资产、城管、环保、统计、法制、金融、税务、工会、残联、公积金等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协同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公共租赁住房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筹集、分配和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政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监督;多方参与、利益分享、责任共担合理分担;市场租金、分类补贴、租补分离;以租为主,、租售并举,体现公平;公开公正、营运有序、管理有序规范的原则。政府主导的公共租赁住房应坚持公益服务性质,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实行分类轮候配租制度。符合条件的家庭或个人有权申请租住(或合租)一套(处)公共租赁住房,不得重复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及其他保障性住房。
第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实行市场租金、动态调整,原则上每两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第七条 对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根据其住房、收入(资产)等情况进行分类补贴,租赁补贴统一以住房券结算。
租金收取与补贴发放实行租补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八条 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规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可以申请动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共住人)存储的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
第九条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并报公共租赁住房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第十条 公共租赁住房实行谁投资、谁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投资者权益可依法转让。
第十一条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税收政策,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订的优惠政策执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服务性收费,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三章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的筹集和管理
第十二条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独资筹集的公共租赁住房。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主要包括:
(一)政府全资建设的廉租住房;
(二)政府直管公房;
(三)政府收购的住房;
(四)在普通商品房项目中配建并由政府回购的住房;
(五)在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和园区建设中,政府全资建设持有全部或部分产权的住房;
(六)未售和腾退的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
(七)社会捐赠的住房。
市众邦城市住房投资有限公司政府授权管理公司作为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营运经营主体,代表政府履行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建设)、租赁经营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国有企事业单位自管公房(含民营企业代管的国有公房),分别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转作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主管部门可授权企事业单位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企事业单位难以管理的,交由政府授权管理公司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营运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地方财政按财政部《廉租住房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的资金以及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住房保障资金;
(二)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
(三)房改房清理收缴的增值收益以及经济适用住房上市收益等;
(四)运用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从金融市场筹集的专项资金;
(五)出租、出售公共租赁住房及配套设施回收的资金;
(六)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腾退土地等运营的增值收益;
(七)业主未落实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配建要求,向政府交纳的异地建设费;
(八)社会捐赠等其他途径筹集的资金。
上述资金中是廉租住房建设专项资金的,全部用于公共租赁住房中符合廉租住房建设标准的住房建设。
第十四条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用于下列支出:
(一)新建、配建、改建、收购公共租赁住房;
(二)偿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融资本息;
(三)公共租赁住房维护、维修和管理费用;
(四)支付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的租金补贴;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支出。
第十五条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供应计划,按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划,每年保量安排土地用于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面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对象供应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实行划拨供应;其他方式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可以采取出让、租赁或作价入股等方式有偿使用,并将所建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水平、套型结构、建设标准和设施条件等作为土地供应的前置条件。
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第十六条 新建、配建的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住房发展规划,并充分考虑交通、就业、就学、就医等因素,合理安排、科学布局。
公共租赁住房要按照住得下、分得开的要求设计和建设,合理确定套型结构,原则上以项目为单位,户均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最大套型面积不得突破90平方米。
第十七条 在普通商品房开发项目中,应按总建筑面积的5%配建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并在项目建设用地出让条件中,明确配套建设的总建筑面积、单套建筑面积、套数、套型比例、建设标准及建成后回购事项,并以合同方式约定。配建住房由政府以成本价回购(剔除享受政策减免的税费外),产权归政府所有。
凡未落实配建要求的普通商品房开发项目,由房产部门牵头,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全力配合进行处理。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审批、验收手续,房产部门不得办理商品房预(销)售和初始登记手续。确因规划、设计等原因不能落实配建要求的项目,业主应向政府交纳异地建设费。
第十八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住房困难家庭或个人可申请租住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
(一)在本市居住、就业的无房家庭或个人;
(二)租住住房面积低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障面积标准;
(三)自有住房面积低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障面积标准,且愿意将原私自有住房纳入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统一管理的家庭或个人。
第十九条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的配租实行分类轮候。在满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或个人的基础上,可向其他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出租。市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在黄石工作的全国和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优先轮候配租。
具体申请和配租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承租人对配租的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没有处分权,不得转租、闲置或转借他人居住;也不得改变使用功能,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
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未经公共租赁住房主管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房屋原有使用功能及内部结构。
承租人基于对房屋的合理利用所形成的附属物归产权人所有,退租时不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列入拆迁范围的,拆迁人应当书面告知产权单位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单位或授权管理单位,并与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按市场价对产权单位给予补偿,原承租人不享受拆迁补偿权益。原承租人愿意继续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由住房保障中心产权单位另行配租。
第二十二条 建立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的退出制度。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承租人应退出所租住的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主要包括:
(一)承租人购买了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
(二)承租人继承或者获得了拆迁还建房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自有产权住房主动申请退出的;
(三)承租人符合其他规定或约定应予退出其他情的形。
第二十三条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在租满五年后,可以申请购买其所租住的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的完全产权。
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的出售执行计划。
具体出售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 建立承租人信用管理档案。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要详细记录承租人信用情况,并作为配租依据。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房产、民政、公安、人保、金融保险等部门要逐步实现动态信息的共享,不断提高公益性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对象资格审核的准确性,严把准入关。
第四章 社会性公共租赁住房的筹集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社会性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购买的公共租赁住房,具体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独资建设、购买和提供的向社会公众或特定对象出租的,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制度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体系的住房。
第二十六条 社会性公共租赁住房主要包括:
(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建设和购买的愿意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的住房;
(二)个人所有的愿意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的住房。
社会性公共租赁住房纳入全市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计划。
第二十七条 社会性公共租赁住房的经营、管理、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由产权人自行承担。
第二十八条 社会性公共租赁住房实行登记备案制,一年一审。
第五章 混合型公共租赁住房筹集与管理
第二十九条 混合型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与社会力量按照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共同出资建设或收购,按投资比例拥有相应的产权份额的共有产权公共租赁住房。
第三十条 混合型公共租赁住房出资份额按下列方式确定:
(一)政府出资部分:政府投入的建设或收购资金、地方优惠政策折算资金、土地出让金作价投入等;
(二)社会力量出资部分:建设或收购资金投入、建设用地权益价和其他配套投入、房屋拆迁补偿投入和其他形式的投入。
第三十一条 混合型公共租赁住房优先面向住房困难的投资个人和投资单位住房困难职工配租,多余住房经公共租赁住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面向社会出租。
第三十二条 混合型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在租满三年后,各产权主体可依法转让其持有的份额,但不得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的用途。若需改变用途,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按相关政策执行。
第三十三条 混合型公共租赁住房的经营管理由共有产权人协商,可委托共有权人中一方管理,也可聘请有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
第六章 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承租户和相关单位违反本办法以及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罚,并可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的约定,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或取消补贴、收缴违规获得的收入、收取滞纳金;(2)提高租金;(3)取消配租资格、延长轮候时间、收回承租房。
第三十五条 产权单位或授权管理公司违反租赁合同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承租人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六条 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在公共租赁住房的筹集、分配和管理工作中的履责情况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
第三十七条 房产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管理部门、政府授权管理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租赁住房筹集、分配和管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大冶市、阳新县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房地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公共住房使用暂行管理办法
公共住房使用暂行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市局公共住房的使用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以下公共住房简称公房。
一、公房的使用原则
1、以服务机关、方便职工工作为出发点,规范公房使用行为。
2、公房产权归市局所有,借用公房的个人要服从管理,任何人无权私自出租出借、变卖或出售。
3、凡享用公共住房的局机关职工,水、电费按时自行缴纳。
4、已享有房改房或集资房的机关职工,不安排使用公房。
5、因工作需要可暂时安排公房的:
(1)系统内部交流干部;
(2)家在异地的临时、借调人员及新接收人员。
二、公房的维修与养护
1、凡享用公房的个人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遵守有关安全防范的规章制度,自觉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2、享用公房的个人对室内自用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的,费用自理;严禁擅自对房屋进行拆建、装修。
3、公房公用设施发生大修或需更新改造的由单位统一协调组织实施。
三、公房的收缴办法
1、已享有房改房或集资房仍在使用公房的机关职工,应在本管理办法实施3个月内退还所住公房。逾期未退出的,除水、电费自理外将按500元/月的住房租金从工资中予以扣除。
2、非局机关的系统内职工借用公共住房的,应在本管理办法实施3个月内退出所住公房。逾期未退出的,除水、电费自理外将采取行政手段予以收回。
3、外单位人员借用公共住房的,应在本管理办法实施3个月内退出所住公房。逾期未退出的,除水、电费自理外将通过法律途径予以收回。
四、享用公房的基本意见
1、一般同志 2人/间;
2、科级干部(含已婚一般同志)1人/间;
3、处级干部 1人/套。
本管理办法于第二十次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并生效。
[1]
在百度搜索:公共住房使用暂行管理办法
第五篇:关于印发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
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八月十七日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我市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
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
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和《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面向本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等供应的政策性租赁住
房。
第三条 本市市区建成区(不含上街区)范围内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建设、分配、使
用及管理,遵循本办法。
第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坚持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统筹发展、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市房管部门负责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
市发展改革、城乡建设、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物价、民政、人社、公安、税务、金融、监察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负责
本辖区内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管理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区房管、民政等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分别负责本辖区
内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的受理、审核等工作。
第二章 建设管理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组织市房管、发展改革、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人社、民
政、财政、公安等部门,依据本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保障规划,编制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规划。
市房管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部门,根据公共租赁住房
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编制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作
为建设目标任务分解的主要依据。
第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投资建设或委托建设的;
(二)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城中村、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套建设的;
(三)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建设的;
(四)廉租住房和公有住房按照有关规定转换的;
(五)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筹集的。
第八条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充分考虑住房困难家庭对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采取集中建设和在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城中村、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套建设的方式进行。
第九条 成套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要严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以集体宿舍形式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应严格执行《宿舍建筑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建筑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
第十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纳入本市土地供应计划,并优先保障供应。
政府投资建设或委托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按照划拨方式供应。其他方式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可以采用出让、租赁或作价入股等方式有偿使用。
第十一条 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城中村、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的,应将配建面积、套型结构、装修标准等内容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或在《土地划拨决定书》中予以明确。
第十二条 大中型企业、产业园区以及高校等各类企业和社会机构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前提下,可利用自用土地建设单位租赁住房。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变更为住宅用地后,方可进行建设。
第十三条 公共租赁住房和单位租赁住房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前,持下列材料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实项目建筑总面积、单套建筑面积、户型比例及商业网点用房建筑面积:
(一)法人资格证明;
(二)工商营业执照;
(三)项目建设计划文件;
(四)银行出具的资本金证明;
(五)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六)项目规划总平面图及标准层、非标准层平面图;
(七)商业网点用房、物业管理用房比例。
市房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出具核实意见。
第十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实行“谁投资、谁所有”,投资者权益可依法转让。
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或委托建设及出资回购的公共租赁住房不得出售。
利用出让土地建设并享受政府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优惠政策的项目,租赁期限满5年的,可以补缴相关减免费用后向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出售。第十五条 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按照市物价部门核定的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加上房屋装修费用计算。
商品住房以及城中村、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开发部分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由开发企业按照本办法规定实施经营。
第十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应当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动节能、省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住宅建设整体水平。
第十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竣工验收和保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执行;装修标准按《郑州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的廉租住房装修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 公有住房转换为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程序由市房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第三章 申请与准入
第十九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可以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
(一)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户口3年以上;家庭成员有户口迁入的,迁入时间必须在2年以上;
(二)无自有住房或未租住公有住房;
(三)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5倍。
单身人员,除应当符合前款规定条件外,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时,年龄应满28周岁。第二十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新就业职工可以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口;
(二)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
(三)月工资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5倍;
(四)本人及其父母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无自有住房且未租住公有住房。
第二十一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来郑务工人员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连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或累计缴纳社会保险3年以上;
(二)已与用人单位签订2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三)月工资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5倍;
(四)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无自有住房;
(五)非本市的户籍证明。
第二十二条 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申请租赁政府产权公共租赁住房的,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人与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间应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抚养关系。
第二十三条 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时,应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按照《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认定,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郑州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二)家庭成员身份证件、户口簿;
(三)月收入证明;
(四)婚姻状况证明;
(五)住房情况证明;
(六)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材料。
对审核无异议的家庭,由市房管部门发放《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资格证》(以下简称《资格证》),顺序号由信息系统在区房管部门复审后自动生成。
第二十四条 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申请租赁政府产权公共租赁住房的,由用人单位统一向单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参照《郑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认定,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郑州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二)申请人员身份证、户口簿(户籍证明)、学历证明、劳动(聘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
(三)申请单位出具的担保书和申请人员的收入证明;
(四)申请单位营业执照等;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 对审核无异议的人员,由申请单位根据被批准的人员名单,重新编制组合租赁方案后,报区房管部门实施轮候。
第四章配租管理
第二十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供应对象支付能力以及市场租金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原则上控制在市场价租金水平的70%以内。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按实行动态调整,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第二十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按照产权性质,实施差别化收取。
具有政府产权以及政府委托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按照政府公布的租金标准收取。商品住房和城中村、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根据政府公布的租金标准适当上浮,但上浮幅度不得超过20%。
第二十八条 政府产权的公共租赁住房,主要向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包括非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供应,并实行分类轮候制度。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实行专户管理,日常管理、维修费用以及空置期间的物业费用从租金收入中列支。房屋由所在辖区的区房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
第二十九条 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配租,由区房管部门依据辖区内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情况,按照《资格证》的顺序号组织申请人进行选房。住房选定后,由区房管部门与申请人签订《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办理入住手续。
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的配租,由区房管部门对辖区内批准的申请单位按申请顺序安排房源。配租对象确定后,由区房管部门与申请单位、新就业职工签订《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按照组合租赁方案办理入住手续。申请单位应建立租金支付或租金汇缴制度,承租人拖欠租金和其他费用的,可从其工资收入中直接划扣。
第三十条 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期限为3年。合同中应当明确下列内容:
(一)房屋的位置、朝向、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和设备状况;
(二)租金及其支付方式;
(三)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电梯费等费用的支付方式;
(四)房屋用途和使用要求;
(五)租赁期限;
(六)房屋维修责任;
(七)停止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情形;
(八)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
(九)其他约定。
第三十一条 3人(含)以下家庭原则上只能租赁40平方米以下的公共租赁住房。第三十二条 公共租赁住房只能用于承租人自住,不得出借、转租或闲置,也不得用于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第三十三条 取得《资格证》的申请人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视同放弃租赁资格,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一)未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选房的;
(二)参加选房但拒绝选定住房的;
(三)已选房但拒绝在规定时间内签订租赁合同的;
(四)签订租赁合同后放弃租房的;
(五)其他放弃入围资格的情况。
第三十四条 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如实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书面材料。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审核,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及时报区房管部门进行复核登记并安排退出。
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新就业职工和来郑务工人员发生变动时,申请单位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以及区房管部门进行变更登记。
第三十五条 租赁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复查制度。复查工作由区房管部门具体实施。对中等偏下收入的承租人,主要对其申报的家庭收入、人口及住房变动情况进行复查;对
新就业和来郑务工的承租人,由用人单位向区房管部门提供材料,配合做好复查工作。
第三十六条 复查后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可以继续承租至合同期满;合同期满时仍符合租赁条件并愿意继续承租的,应在合同期满前3个月重新提出申请,并重新与区房管部门签订租赁合同。
复查后,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可以按照《郑州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有关规定,申请廉租住房保障。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应当退出租住的公共租赁住房。退出确有困难的,经区房管部门同意,可以申请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延长租住期。延长期内,按同区域同类住房市场价格收取租金。
第三十七条 商品住房以及城中村、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由开发企业向取得《资格证》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已经批准尚在轮候的用人单位出租,并按照有关规定签订租赁合同。
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建设的单位租赁住房,由房屋所有权单位负责运营。
第五章优惠政策
第三十八条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需要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建设的单位租赁住房,供应对象按照本办法规定纳入统一管理的,可以享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四十条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国家和省明文规定不得减、免之外的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市人民政府规定权限范围内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半征收。
第四十一条 政府委托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通过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的投入。
第四十二条 市、区政府建设或回购公共租赁住房所需资金,由市、区房管部门会同建设单位编制项目投资建设计划,由市、区财政部门予以保障,并依据项目进度审核拨付。第四十三条 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以及利用自用土地建设的单位租赁住房项目,配套建设商业网点的,商业网点用房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建筑总面积的8%,并按照商业用地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五条 社会捐赠住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第四十六条 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第四十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建设和收费标准参照居住类房屋标准执行,并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用暖标准计价。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 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不得擅自对住房进行二次装修、改变原有使用功能和内部结构。
承租人可根据生活需要添加生活设施,自行添加的生活设施在退租时不予补偿。
第四十九条 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其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
(一)采用虚报隐瞒户籍、家庭人口、收入以及住房等欺骗方式取得租赁公共租赁住房资格的;
(二)经复查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
(三)根据租赁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应当收回公共租赁住房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的,由区房管部门责令其按同区域同类住房的市场租金补交房租,并记入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3年内不得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
第五十条 承租人在延长期届满后拒不退出公共租赁住房的,区房管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搬迁,记入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5年内不得享受我市住房保障政策。
第五十一条 公共租赁住房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五十二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5年内不得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活动,并由市房管、国土资源、规划、城乡建设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一)擅自改变公共租赁住房土地用途的;
(二)擅自销售公共租赁住房的;
(三)擅自改变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和套型结构比例的。
第五十三条 房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或者侵害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承租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 则
第五十四条 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向重点发展产业从业人员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五条 各县(市)、上街区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执行。
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参照本办法的资金筹措及使用规定,自行筹措建设资金。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