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国考行测方法与技巧:行测常识判断复习技巧
2018年国考行测方法与技巧:行测常识判断复习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一、常识判断模块的微模块处理
首先,关于常识判断模块包括的内容特别多,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很多考生都会放弃常识模块的复习,认为复习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如果别人都放弃了,而你坚持复习,这一部分可能会为你带来两倍或者三倍的收益。因为各部分所占的分值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考试结束之后根据这一部分考生的正确率来决定,正确率越低,得分就越高。除此之外,常识题目做题速度比较快,因为不需要演算和推理,最多在25秒之内就能勾出答案。跟其他几个模块相比较而言,抓住常识部分会给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本人认为我们需要把各个模块分成微模块,而且从学员反映的现状和提供的意见,现在我们急切需要做的是各个模块由专人负责专人讲解,也就是说我们常识教研组应该专人负责自己比较擅长的模块,把常识判断模块进行微模块的分解,比如说把法律模块进行细化,分为以下11个微模块法理学、宪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公司法、国际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政治可以分为马哲、毛概、邓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经济常识可以分为三个微模块,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常识分为三个微模块古代史、近代史和中共党史。公文写作作为专个模块。
二、常识部分的复习策略
首先,一定要以历年真题为核心来复习,做好平时知识积累。从历年国考考试常识模块的考察趋势来分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06年以前考察范围很庞杂,涉猎面非常广,考试结果显示,考生的区分度不高。07、08年国考题目主要是法律,法律专业的学生很占优势。从2009年开始考试趋势再次转向综合类考试,考察面非常广而且与时政联系紧密。国考就是省考的风向标,那么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国考的趋势。根据国考的趋势常识判断主要涉及:法律应用、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管理、科技类知识,那么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找一份知识汇总资料,每天早上晨读半个小时,对于有工作的考生来说也不会耽误正常的工作。每天晚上如果时间充裕就做两套常识练习题,大概100题左右,错的题目着重解析,把相关的知识点补充进来。这个可以成为第二天晨读的资料。
其次,平时一定要养成看新闻的好习惯,关注时政。众所周知,不论是国考还是各省考都涉及到很多时政类的题目,例如:奥运会、汶川地震、纳米技术、转基因技术、环境问题。为了补充这部分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关注新闻,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看新闻,仔细聆听新闻发言稿,坚持一周之后,就会增长很多时政知识。这里给大家一些常考的常识判断题目,希望对各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有所帮助。
第二篇:行测常识部分复习技巧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从头到尾完整复习
常识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广而杂,不知从何着手,就有可能放弃复习。对于常识部分的复习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建议考生用平时的时间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典型有代表的题目来做,以保证题目原创性高,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对所复习内容的巩固和理解的目的。
其次,真题及模拟训练。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应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这时反复做真题,在做真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配套做模拟题巩固提高。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真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的时候,再把资料重新翻阅一遍,温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看作对的题为巩固知识点,看做错的题从而总结积累。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
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考试的预测点。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备考方法
常识部分因为知识的庞杂,所以对具体内容还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事半功倍。
1.多关注国情社情
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
2.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
常识考查内容涵盖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做这部分的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各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的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有舍有得。
三、备考心态——沉着冷静
考生在备考时,要相信自己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复习,知识水平肯定会有所进步,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越来越熟练,备考心态要调整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考试中一定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
相信成功。成功总是令人欣喜,收获好成绩无疑是最大的成功。成功不会突如其来,从天而降;而是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大的成功,从来都是由以往小的成功铺就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天的收获,可以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自信是唤醒成功的动机,可以赋予自己冷静的头脑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成功,让成功眷顾自己。
只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事情上来,至于考试结果则不必多想,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就足够了。做好每一天,持续下去,心态也会趋向平和。
第三篇:2018年国考行测技巧:常识判断各题型比重及复习重点
2018年国考行测技巧:常识判断各题型比重及复习重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个部分之一。与其他四个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有其起身的独特性。如果说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这四部分还可以系统归纳出各个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的话,那么常识判断这部分则显得并没有那么强的实战操作性。常识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公文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但也因此常会让考生觉得无所适从。
从历年行测常识判断考题中,我们看到题目的数量一般在20—25道之间,用时约10十分钟,因而要求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用时短,包含的知识面广泛,考生答题的难度相应增大,但也并不意味着毫无办法。公考资料网从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近几年的试题,以政治、法律、科技、人文出现的频率最高,约各占25%,范围相对缩小,为考生在广泛的考查范围中找到了复习时的重点,以下就各科目的重点内容做简要分析。
政治部分的考查中,注重哲学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尤其是哲学基本原理如对立统一规律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而非死记硬背。
法律部分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其中以根本大法宪法和法律热点行政法所占比重最高。对于法律常识部分,注意结合试题加强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注意对考试当年新颁法律法规及新修改的法条、规定的关注和理解。此外法律常识也常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解答案例题要注意捕捉题干中设定的情景,再看法律对这种性质的行为是如何规定的,从而得出答案。
人文和科技在去年的常识判断中增加了比重,两部分总共约占50%。其中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但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版图幅员广阔,这就为考试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科技部分的考查也会让考生觉得无章可循。其实我们在综合分析历年考题的基础上会发现,貌似毫无章法可循的人文、科技类题目,其实每一题都包含着命题人的用意,除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考生对近年国情社情省情的关注情况。因而时事热点、重要会议、周年事件等就成为考试时复习的重点内容。
第四篇:2015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四十二
华图每日一练
1.在一项实验中,让80名焦虑程度不同的女性完成同样的字母识别任务,同时在她们头上放置电极,观察大脑活动。结果表明,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电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实验者由此得出结论: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A.焦虑程度高的女性与其他女性相比在实验前对任务不熟悉 B.女性焦虑时,大脑会受到各种思绪的干扰而无法专注 C.女性焦虑容易引起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等心理问题 D.有研究显示,焦虑和大脑反应错误率是正相关的
2.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_____,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粗取精言之成理 B.不拘一格革故鼎新 C.吐故纳新有的放矢 D.标新立异去伪存真
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欧洲联盟成立
B.珍妮纺纱机”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阿波罗”号飞船进入太空 C.哥白尼“日心说”、舍勒“燃素说”、爱因斯坦“相对论”、达尔文“进化论” D.巴黎圣母院建成、罗马大角斗场建成、白金汉宫建成、印度泰姬陵建成 4.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 A.⑤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②④ C.⑤③①②④ D.③①⑤④②
5.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某省两次克山病流行均发生在病区居民生活困难时期,此时居民饮食结构单一,营养缺乏。1978年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病区居民生活逐渐好转,营养结构趋向合理,克山病新发病人越来越少,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一些研究者据此推测,营养缺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不能质疑上述推论?A.1978年前农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但克山病仅在个别地方出现B。原来克山病病区的土壤、水质在几十年中发生了较大变化C。一些生活水平高的地区,也出现过克山病病例D。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无法治愈克山海 6.田径场上正在进行100米决赛。参加决赛的是A、B、C、D、E、F六个人。关于谁会得冠军,看台上甲、乙、丙谈了自己的看法。乙认为,冠军不是A就是B。丙坚信,冠军绝不是C。
甲则认为,D、F都不可能取得冠军。
比赛结束后,人们发现他们三个中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请问谁是100米赛冠军?()A.AB.BC.CD.E 7.品牌一词,“品”在前,“牌”在后,这说明要先有“品”,才有“牌”,也就是说,要是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单靠打广告,搞赞助,即使能做出个名牌,也只是。这方面的教训。所谓的“品”,不仅指“产品”、“品质”,还包括企业的“品行”,也就是说企业还要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掩耳盗铃比比皆是B.昙花一现不胜枚举 C.名实不符振聋发聩D.浮光掠影屡见不鲜
8.《最后的通用语言》的作者奥斯特勒向读者讲述了世界主要语言事实说明每种语言的“唯我独尊”到最后均是。波斯语差不多花了1000年才确立通用语的地位,但在短短的16年里就沦为了寻常语言。如果现在我们 英语至高无上的地位会永远持续下去,就是犯了“失忆症”与“典型的想象力缺乏症”。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经坎坷 烟消云散 揣测 B.跌宕起伏 不堪一击 臆想 C.沧海桑田 明日黄花 幻想 D.此消彼长 败走麦城 预测
9.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 B.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
C.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 D.我国已与周边所有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10.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于美苏技术的飞跃发展,乃开始对技术正视,1956年的白皮书是技术教育的绿灯,继而技术学院纷纷成立。今天,科技已经普遍成为大学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大学教学与研究来说,不但再没有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实用性知识已与纯理论知识完全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叹 并驾齐驱 B.震惊 等量齐观
C.钦羡 齐头并进 D.嫉恨 不分伯仲
11.下列关于第三产业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三产业占三个产业比例越高,说明现代化的程度越高 B.一些轻工业属于第三产业
C.服务业大多提供无形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消费的过程 D.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
12.菠菜不仅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但是菠菜不能直接烹调,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在烹调前用沸水烫菠菜的主要原因是()A.清除生菠菜含有的红血球凝集素 B.改变生菠菜内龙葵素的化学成分
C.防止菠菜内的草酸成分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D.清除菠菜种植过程中残留的农药
13.过去人们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大多数教师都传授具体知识。教师教、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必须掌握独立探索的方法,获得不断深造的能力,具有与集体合作的品质,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社交能力,具备自如表达思想的能力等等。这意味着()。
A.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不教授学习方法 B.知识本身没有多大的力量 C.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D.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是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
14.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克隆技术为更有效地设计新的生命形式、拯救濒危物种以及探索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克隆技术将会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B.科学家们都认为需要进一步发展克隆技术
C.许多科学家将会反对政府对研制克隆技术的压制 D.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克隆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15.中国历代异常发达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早就无数次的告诫世人:权利的私有及日益专横,只能导致万民涂炭、王朝崩溃的惨祸。但是所有这些深痛剖析永远难以进入法律层面而成为制约统治权利的刚性力量,所以它们只能转而定型为一种“代偿”方式,即思辩、文学和伦理等领域中的深深涵咏和喟叹。因此,在中晚唐开端的中国皇权社会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隐等人的作品为代表,不仅“咏史”之作数量日益庞大,而且诸多经典之作及其繁荣,具有空前沉郁的历史悲剧感。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告诫世人吸取历史兴亡的深刻教训B.剖析权利私有必然造成社会危机 C.评价李商隐等唐代诗人的创作成就D.说明咏史诗作诞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第五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定义判断复习
台州人事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在备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模块总体上分为四种题型,分别是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在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题量相对固定的是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均为10道,广大考生普遍认为定义判断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导致了定义判断题简单而正确率不高的现状。
一、定义判断复习的误区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给定标准定义进行判断的能力。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然后再对该概念进行定义,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件或行为。题干中给出的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这种题不是很难,考的不是平时知识积累,考的是一种领悟能力,是一种严格理解和规范理解的能力,要答好这种题目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并进行小量的训练。
这种题一般是10道,用时一定要控制在8分钟以内,即每道题48秒左右,是标准时间题。定义判断是每年公考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难度很小,如果考生在平时稍加练习,掌握做题规律,考场上认真审题,完全属于拿分题型。但很多考生却花了大量时间用在这种题型的复习上,效果并不一定很好。
误区一:定义判断和知识面成正比
很多人认为知识面越宽,定义判断答对的成功率越高,事实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定义判断和知识面没有关系,如果以专业的眼光来做定义判断的话,反而不利于快速作出正确判断。
误区二:定义判断需要专门辅导
很多机构花大量的时间用在定义判断的辅导上,这是有违考试规律的,同时也浪费了广大考生的宝贵时间,这是不可取的,万源泉老师建议考生朋友不要花大量时间用在定义判断的复习上,只需要十分钟就可以搞定,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二、先用两分钟时间了解题型特点
经过研究,发现最近几年来公务员考试中定义判断试题有如下特点:
1、定义本身不容置疑。依据这个定义所确定的正确选项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规范表述有不一致的地方,考生不要因此产生障碍,这就要求应试者在解题时,要理解被定义项的内涵,不要放大或缩小,否则就会对定义产生误解,犯类似“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
2、题材比较集中,法律概念占据主体题材。前两年的题目几乎全部是法律概念,但2004年以后法律概念的比例有所下降,这也将是以后考试命题选材的趋势;
3、定义、概念本身比较专业,但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所接触,一般不会很陌生;
4、题目一般比较容易,是一种不需平时知识积累,一点即通,不点易错的题型。
5、提问形式有肯定性的判断和否定性的判断两种类型。前者是指选出一个最符合定义的选项;后者是指选出一个最不符合定义的选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定义判断并不是判断定义本身的正误,而是根据给出的定义(定义核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的理解、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最终选择最符合题意的备选项.三、再用三分钟的时间了解定义判断的规律基础
1、定义的要素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联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组成定义项的概念是定义联项。例如:“意外事件是指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发生的事故”,其中“意外事件”就是被定义项,“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发生的事故”就是定义项,“是指”就是定义联项。
2、定义的特征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务或事物。例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古今中外的一切商品。
3、定义判断的逻辑方法
在对定义判断进行解析之前,万源泉老师首先介绍一下定义的逻辑方法:(1)“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
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一般可用公式表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具体解释如下:第一,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即比被定义概念范围更大、外延更广的概念,以确定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类事物。第二,被定义项的种差,即指被定义项的这个种概念与同属于其他同级种概念在内涵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同其他对象的本质区别。第三,把被定义项同属加种差构成的定义项用定义联项联结起来,构成完整的定义。
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解析:这是给“人”下的定义。其中,“人”的属概念是“动物”,确定人是动物这类事物中的一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是种差,是将人与其他动物相比较而得出的本质差别;“是”是定义联项,它把被定义项与定义项(属+种差)联结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定义。
(2)四要素分析法
定义中通常包含四项要素,即主体、对象、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这四项要素可能全部出现在题干的定义当中,也有可能只出现其中的一项。但是,从这几年的命题情况看,一般出题人不会把这四个要素同时作为考查点,只是会选择其中的一项、两项或三项。
1.主体,就是行为或事件的发动者、当事方,如果选项不能满足定义中对主体条件的要求,即可排除。
2.对象,是指行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某些定义必须针对某些特定的对象,如某些单位和个人。
3.主观要素,即行为者或事件的当事人主观上具有什么样动机、意图、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目的。4.客观要素,指客观上实施了什么行为,采取了怎样的行为方式,达到了一种什么程度,造成了一种怎样的结果。
(3)定语中心词分析法
在题干中没有明显的主体、对象、主观要素或客观要素的情况下,而且题干中有一连串的定语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定语中心词分析法。中心词表示的是行为或事件的一个大类,也就是逻辑上的“属”,定语是对中心词的的限制或修饰,使这个大类进一步缩小、精确化,在逻辑学上我们称之为“种差”。题目既有可能同时将定语和中心词作为考查点,也有可能中心词并无特殊之处,题目的考核点重在对定语中所设定的条件。
以上方法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其实质是相同的,仅仅是一种参考和借鉴。
四、再用二分钟时间进行突破
在解答定义判断题时,运用“属+种差”的方法进行分析最为快捷实用。在仔细判断定义“属”与“种差”的前提下,与选项进行对照,从而筛选出正确答案。
1.从定义项的“属”和“种差”入手,看选项是否属于该定义项中“属”和“种差”的范畴,不符合的立即排除。
例如:投机是指为了以后再销售(或暂时售出)商品而购买,以期从其价格变化中获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投机范畴的是()A.10年前老张承包了村里无人要的15亩果园,如今依靠果树发家致富 B.小刘最近买了一双皮鞋,因不喜欢样式又转卖给朋友
C.老杨以10.03元的价格买入2000股股票,以11.00元的价格卖出 D.王老师买了住房自住,后来房价上涨,王老师卖出房屋,从中获利
解析:首先判断定义中的“属”和“种差”各为什么,本题中,“属”为省略了的“行动”,“种差”为“为了以后再销售(或暂时售出)商品而购买,以期从其价格变化中获利”,问题要求找出“属于投机范畴的选项”。分别分析:A老张承包果园并非为了以后再销售,因而不属于投机行为。B小刘买皮鞋显然不是为以后再销售,不符合“种差”,因而不属投机。C老杨买股票目的为了再销售,从而从差价中获利,毫无疑问属于投机。D王老师买房子目的是自住,后因其他原因才卖,最初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获利,因而也不属投机行为。
2.寻找定义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上例中,考生应该注意的关键词分别为“为了以后再销售(或暂时售出)商品而购买”,“期从其价格变化中获利”。牢牢抓住这两点,很容易得出答案,A、B、D三个选项都不是为了以后以获利为目的的购买。
根据我的经验,定义中常见关键词通常有以下几类:主体、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等。3.做此类题目时,考生要格外注意,看完题干后不要急于做答,要仔细看清问题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即有问“属于”定义范畴的,还是问“不属于”定义范畴的,避免因急于争取时间而导致本来拿分题目却得分不高。
想的分数。
掌握了以上几点行测答题技巧,再通过考前多做练习,相信每位考生都可以在这部分拿到自己理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定义判断名为定义判断,实质是考察应试者的一种领悟能力,是一种严格理解和规范理解的逻辑推理能力。
五、最后利用三分种时间进行考前训练
定义判断一定不要大量做题,做多了也没有用,最多做十道题熟悉题型和强化要点就行了。最好选近两年考的试题,以前考的题没有太大的训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