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16: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篇: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书

业:土木工程 班

级:建工112 姓

名:刘琦 学

号:201104121 指导教师:

2013年月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1章 绪言

1.1 熟悉常见矿物的化学成分、形状、颜色等各种形态特征和其描述方法;了解矿物各种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肉眼鉴定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一般特征;学会观察与认识典型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常见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工程地质学实习能够使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野外地质观察记录使我们进一步了认识岩石的类型及特征,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体系,加深我们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运用能力。·1.1.1野外地质观察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我们要了解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地质构造特点,详细记录观察内容。·1.1.2标本采集

野外地质工作的过程是收集地质资料的过程,地质资料除了文字的记录和各种图件以外,标本则是不可缺少的实际资料。因此在野外应注意采集标本,如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物标本等。1.2 实习内容

观察矿物的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常见岩石的观察与鉴定;地质构造现象的观察与认识。1.3 实习要求

1按时出勤。

2注意保护地质遗迹,不乱攀爬和敲击。离保护对象有一定距离。听从教师和公园管理人员安排。

3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认真思考。

4认真的完成实习实习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1.4人员组成

土木工程学院全体学生及工程地质老师共同进行本次工程地质实习。1.5实习时间及地点

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上午9点至11点。即墨马山国家级保护区。

第2章 野外实习区概况

2.1马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即墨市西部,大信镇和营上镇的交界处,由马山、大山、宝鞍山、团山和长岭组成,最高海拨233米。马山保护区内有世界罕见的石柱群、硅化木等宝贵的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774平方公里。马山的人文历史悠久,据《马山志》记载,历史上的马山曾是宗教圣地,明、清初香火甚盛,在胶东半岛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马山保护区现已对外开放的景点有9处,自然景观硅化木、石柱群极具观赏价值,已修复的人文景点有玉皇殿、白云庵,近几年新建的景点有即墨大夫、千佛洞、狐仙居、动物园和山门等。每年农历“6.28”的民间山会活动,颇具规模。2.2自然地理状况

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

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除地质遗迹外,保护区内还有云皇殿、白云庵、千佛洞等人文古迹。

马山位于即墨城西约7公里,由4个相连的山包组成,形如马鞍,故又称“马鞍山”,最高峰海拔211米。山上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为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山之西南部呈现四方柱状节理,株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柱状节理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质学中较为罕见。

马山一带地质藏有丰富的木化石,学名“硅化木”,直径数十厘米不等,高者10余米,其形状、纹理与树木无异。马山地区木化石数量、规模均为国内罕见,最著名的是1983年发现的一块重约2吨、长6米、粗端直经70厘米、细端60厘米的南洋杉木化石,属白垩世纪,为中国发现的木化石中的一个新种类。该化石树干整体有横断纹理,断为12段,纹理明显,年轮清晰,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第3章 岩石与矿物

从岩性上讨论,本区在周围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表现出安山玢岩直接覆盖在沉积岩上,其下伏沉积岩主要为具有河湖相沉积特征的莱阳组砂岩、粉砂岩,可见典型的粒序沉积、递变层理及交错层理,二者接触界限清晰,并发育有安山玢岩的原生柱状节理。安山岩颜色呈灰色,经次生变化后往往呈现灰褐、灰绿,多数为半晶质斑状结构,少数为无斑隐晶质结构,常见块状构造,马山的安山玢岩岩石风化后呈黄绿色,新鲜面为深灰绿色或翠绿色。绿色安山玢岩具斑状结构,斑晶含量少,主要由板条状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岩体内部往往具有少量的气孔和晶洞,呈圆球状或椭球状,晶洞内充填有方解石、冰洲石、绿泥石和沸石等次生矿物。绿色安山玢岩为一次火山岩相,超浅成侵入体,当岩体侵入定位时,由于温度急剧下降,岩体冷凝时受岩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质点平行排列及均匀收缩而形成近直立的原生柱状节理,此种节理均为封闭型,裂隙面平直光滑。由于区内发育两组或三组原生垂直节理,将岩体切成四方柱或五、六方柱体。3.1 绿色安山玢岩(岩浆岩)

区内的绿色安山玢岩应为一超浅成次火山岩相的中性侵入体,地下熔融的中性岩浆,于燕山晚期沿着北北东向大断裂所派生的北西310度方向的次一级断裂侵入到莱阳群地层中,经冷凝后,形成次火山岩侵入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在145高地和211.1高地以东岩体超伏于莱阳群之上,局部地段具流动构造,成份结构单一。在时间上,安山玢岩的生成与白垩世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同步或稍晚;在空间上主要与即墨一带的青山群火山岩一火山碎屑岩伴生;在成份上与中性火山喷出岩相似。绿色安山玢岩岩体长轴呈310度方向展布,地貌上呈浑圆状山丘,岩石风化后呈黄绿色,新鲜面为深灰绿色或翠绿色。绿色安山玢岩具斑状结构,斑晶含量少,主要由板条状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组成,岩体内部往往具有少量的气孔和晶洞,呈圆球状或椭球状,晶洞内充填有方解石、冰洲石、绿泥石和沸石等次生矿物。绿色安山玢岩为一次火山岩相,超浅成侵入体,当岩体侵入定位时,由于温度急剧下降,岩体冷凝时受岩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质点平行排列及均匀收缩而形成近直立的原生柱状节理,此种节理均为封闭型,裂隙面平直光滑。由于区内发育两组或三组原生垂直节理,将岩体切成四方柱或五、六方柱体,节理间距一般为60-100厘米。岩石颜色鲜艳,色泽光亮协调,质地细腻,无裂纹,硬度高,块度大,是天然的优质建筑工艺饰材。根据其特征,当地取名为“马山翠玉”,又是一种优质的工艺美术雕刻原料,曾以远销日本而驰名。

3.2 硅化木(木化石)

硅化木广布于马山周围的沉积岩层中。据专家考证,早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其上游生长着大量的古树。而后,顺流而下被搁浅在这里,地壳变动时,在高温、高压、断氧的特定条件下,形成了化石。马山硅化木分布广,数量多,现已发现20多株。其木质构造,属松柏类的南洋杉科。1992年发现的一株硅化木,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达0.85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根枝疤节保存完好,这在我国沿海地区实属罕见。化石是地层的原始记录,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恢复古生物的属种,从而进一步判断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因此极具科研价值。硅化木也称木化石。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因为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常常称为硅化木。马山硅化木是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目前在马山已发现二十多株硅化木。其中较大且保存完整的有十多株,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

第4章 地质构造

马山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从构造上讲,本区位于北西西向的马山-王哥庄断裂之上,此断裂与即墨断裂、沧口断裂、劈石口断裂等组成的北北东向构造带相比形成较晚,规模最小,它切错了北东向主导断裂,二者构成不对称共轭构造, 服从于青岛周边的构造背景。4.1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常见的地质构造,它是由于岩体、岩层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所受的力超过岩石本身强度时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包括节理和断层。

(马山随处可见的断裂构造)

马山的典型断裂构造是节理,其中以马山石林最具代表性。石林是马山最具保护价值的自然遗迹,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已揭露的团山和长岭两座低山全部由粗面英安岩柱状节理分割成的巨大石柱群组成,柱体直径一般在1.0—1.5m之间,柱体长25m(地表以下延深可达60m),形态以四边形为主,也有五边形、六边形的。团山主体笔立挺拔,长岭柱体呈扇形展布。据一些当地同学介绍,由于石头中具有柱状节理,极其便于开采,岩石颜色鲜艳,色泽光亮协调,质地细腻,无裂纹,硬度高,块度大,是天然的优质建筑工艺饰材,在当地有很长的开采历史。4.2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在沉积物形成过程中及沉积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叫原生构造,例如层理及层面构造;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例如缝合线等。研究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可以确定沉积介质的营力及流动状态,从而有助于分析沉积环境,有的还可确定地层的顶底层序等。沉积构造用来描述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这种分布与排列,是沉积作用与过程、古环境以及矿床发育的重要标志。

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构造、抱卷层理、大型交错层理等。另在马山东坡还可以同时见到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沉积层序。测量岩层产状可以断定,马山地区当年有一古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4.3接触变质带

接触变质作用又称热力接触变质作用,是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浆体周围接触带的围岩中。根据变质作用过程中有无交代作用又可分为2个亚类:①热接触变质作用:以热力(高温)作用为主,原岩发生重结晶,而化学成分没有显著改变,没有明显的交代作用,如斑点板岩、角岩等;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除热力作用外,伴随有显著的交代作用,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如矽卡岩等。

同样在玉皇顶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沉积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在马山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体边缘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将火山岩和沉积岩截然分开,宛如一条黑色长龙,极其壮观,具有非常高的观赏及科研价值。

第五章 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各种类型工程建设的影响实例

岩体中的节理,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的影响。岩体中存在节理,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促进岩体风化速度,增强岩体的透水性,因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当节理主要发育方向与线形工程路线走向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不论岩体的产状如何,都容易发生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在路基施工中,如果岩体存在节理,还会影响爆破作业的效果。所以,当节理有可能成为影响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是,应当对节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论证节理对岩体工程建筑条件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

5.1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由于地基强度破坏发生整体滑动,对谷仓地基土层事先未作勘察、试验与研究,采用的设计荷载超过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导致这一严重事故。由于谷仓整体刚度较高,地基破坏后,筒仓仍保持完整,无明显裂缝,因而地基发生强度破坏而整体失稳。

5.2石太高速路面严重塌陷事故

石太(太原至石家庄)高速公路寿阳出口往东2公里路面严重塌陷,现场形成长100余米、宽10多米、深近10米的塌方。高速公路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发生路基沉陷,到28日沉陷路段有一百多米长,沉陷幅度最大的路段沉陷达8米。目前路基还在缓慢下沉。从太原到阳泉已经实行双向交通管制。5.3香港宝城大厦倒塌

香港地区的楼房大多紧靠山坡而建,因而要修建不少高陡的挡土墙以抵抗山坡的外力。挡土墙上表土严重风化破碎,在暴雨期突发性地沿着陡峭的山坡迅速倾泻而下,并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地冲刷坡面,造成路毁、楼塌、人亡等严重事故。陡峭的山坡、独特的地质条件、倚山而建的高密集城市发展以及频繁而强烈的暴雨,使得滑坡灾害一直以来成为香港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1972年7月某日清晨,香港宝城路附近,两万立方米残积土从山坡上下滑,巨大滑动体正好冲过一幢高层住宅--宝城大厦,顷刻间宝城大厦被冲毁倒塌并砸毁相邻一幢大楼一角约五层住宅。

当年香港5~6月降雨量达1658.6mm。山坡上残积土本身强度较低,加之雨水入渗使其强度进一步大大降低,土体滑动力超过土的强度,于是山坡土体发生滑动。

第六章 学习体会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能给我们组织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们能够深入实地去巩固所学的知识,尽管实习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很多,除了对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进行了实际的验证和利用外,我们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同时通过实习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把课本学到的内容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够强,通过实习来巩固了学习成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识从抽象变得具象,记忆深刻。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金石滩野外实习报告

(一)简介

金石滩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是黄海海岸向东南方向凸出的一个小半岛,属大连市金州区,距大连市中心5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9°01′-39°06′,东经120°57′-122°04′;陆地面积62k㎡,海域面积约58k㎡。由东部半岛、西部半岛和两个半岛之间的开阔腹地和海水浴场组成。这里三面环海,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延绵30多公里的海岸线,凝聚了3-9亿年地质奇观,诞生于六亿年前的震旦纪岩石形成壮丽的奇石景观,有“凝固的动物世界”、“天然地质博物馆”、有“神力雕塑公园”之美誉。分为五个景区:金石园,玫瑰园,恐龙园,南秀园及鳌滩。风景区的景点是由震旦纪、寒武纪时期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中生代变形构造与近时期新构造运动共同塑造的。多年来,其以沉积厚度大,岩性齐全,岩层出露相对连续,古生物化石和原生沉积构造丰富为特点,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地质学家,成为研究地层学、沉积学、古生物学的理想之地。

(二)构造特征

在整体上说,金石滩是大型平卧褶皱的构造形态,其震旦纪的层位尤为独特,金石滩的海相沉积发育代表了我国北方沉积特点。成为多个震旦纪岩石地层单位的层型剖面,构成了贯通我国南方和北方震旦纪的桥梁纽带。

(1)断层(恐龙园)大连地处日本——台湾太平洋岛弧地震带的外侧,印度板块与中国北方板块覆冲带附近,由山东以北东方向延伸至俄罗斯境内的郯卢大断裂,在金州与东西向延伸的金州断裂相交的断层活动带处。由于板块活动、火山喷发、断裂挤压等作用下,使大连地区的地层岩石、产生一些断层、断裂、褶皱等构造地质体。

图中所示为直立岩层,在它的西侧是图(2-2)背斜构造,两者岩层中间有明显的间断,可推断此为断层,而且断层后岩层在外力挤压下直立。

(2-1)

(2)背斜与向斜(恐龙园)

海蚀崖上见到兴民村组形成的倒转背斜与大林子组组成的向斜,倒海翻江是形容岩层因受到挤压而弯曲,形似海浪到岸边变为破浪的形状。“倒海翻江”的褶皱构造是辽南中生代时期造山运动形成的。

从图片中可以大体断定此为背斜构造,两翼岩层向下弯曲,新岩层包裹老岩层,由于其它原因,只剩下背斜的一翼。

(2-2)

(3)地层倒转(玫瑰园)

景点由马家屯组板状、纹层灰岩组成。地层受海浪冲蚀形成一系列低矮的海蚀残丘地层向东倒转,涨潮时部分未被淹没的残丘露出水面,形似古代群臣手持笏早朝面君。

(三)地貌成因

(1)岩溶地貌

金石园的岩石成岩是在距今6.3亿年左右的震旦纪,但形成现在的金石园地貌是在距今6500万年至240万年的第三纪,第三纪是我国岩溶地貌的主要形成时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的共同作用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金石园的岩石都是可溶的灰岩,其中溶洞、溶沟等现象也符合岩溶地貌的特征,金石园的地貌为古岩溶地貌,又称古喀斯特地貌.金石园内形态各异的岩石不是石英砂岩,而是灰岩。因为砂岩是由50%以上2毫米至0.05毫米的碎屑组成的岩石。从形态特征上金石园的岩石就不是砂岩,园中只有一小块地方是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这些形成砂岩的矿物质都是不可溶解的,所以砂岩形成不了金石园这样的岩溶地貌。

金石园也不是海蚀地貌,因为如果是海蚀作用,海水就会冲刷掉埋在石头上及缝隙间的泥土,而且海蚀作用只能对一个方向的岩石起作用,不会形成金石园曲折的溶洞和溶沟,金石园的地貌特征不符合这些海蚀地貌的特征。

古岩溶地貌形成原因:

首先,金石园地区的岩石是泥灰岩,岩石里有很多节理和断层,这些是造成金石园岩溶地貌形成的先决条件。其次是气候的因素。在第三纪时期我们辽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比较炎热,降水较多。大量的降水使地表径流量增大,水交换条件好,水的溶蚀力就强,加快了岩石的溶解速度。但相对于更加炎热多雨的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这里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形成的时间要漫长了许多。

地表水流沿灰岩坡面上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渗透,溶蚀和侵蚀出许多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宽十几厘米至几百厘米,深以米计,长度不等。而岩石上有节理的地方溶解性比较强,溶解得比较快,就形成了现在金石园内曲折的通道。经过水的垂直作用,在溶沟之间产生突出的部分,称为石芽,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金石园内形态各异的岩石群了。但是由于金石园的岩石主要为泥质灰岩,灰岩的纯度不高,里面含有泥质,发育得不是很好,没有形成规模更大的石林。

金石园内大大小小的洞穴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水平流动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缝和孔道流动时,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时只能进行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行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地下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岩溶作用还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构成石灰岩的矿物主要以方解石为主,方解石英文名来自拉丁语,意为“石灰”,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在酸性溶液中能被溶蚀,无色或乳白色,若含有杂质能被染成多种颜色。方解石更加容易被水溶蚀,也就加速了岩溶作用。金石园岩石表面的黄色,主要是因为岩石泥质含量高,在外面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形成的,其实岩石里面的部分还是灰色的。在岩石上还能发现一条条镶嵌的石质白线,这是岩石化学成分中的碳酸钙被水和二氧化碳溶解成液态,填充到了岩石的缝隙之间,又经过水分蒸发,最后结晶成白色的晶体方解石。

(二)海蚀地貌

据悉,这里由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和砂岸页岩组成,特别是沉积岩的广泛出露,组成了五彩缤纷的沉积岩条带,加之地质的变迁、海水的侵蚀,在海岸线上巧妙地塑了无数个天然艺术珍品。金石滩这里属丘陵地貌,山无高山,崖无陡崖,因此,山水相连处横生的溶洞,林立的石柱,显得尤为壮观。

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海蚀多发生在基岩海岸。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所形成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海蚀地貌的成因:

波浪运动与水深有关,当海水深度<1/2海浪波长(在海岸带)时,波浪的运动即受到海底摩擦的影响而速度减低。海角与海湾相间的海岸区,海湾湾口处海水比海角处相对要深,海浪受到的海底摩擦比海角附近要小,因而波浪前进速度相对要快,而在海角处运动速度则较慢;代表波浪前进速度的波峰线最后实际上与海岸线完全平行(图13.5)。

与波峰线垂直的波浪线表示能量传播方向,即波浪折射的结果,因而波浪线以近直角的方向向海岸推进。在海湾地区波浪线散开,能量扩散而形成安静的沉积区,如金石滩海岸出现的许多小型沙滩与砾石滩海湾。相反,在海角周围波浪线从周围聚合产生能量的集中作用,海浪对岩石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这些地区,形成各种海蚀地形。

海蚀地形还决定于构成海岸岩石的性质与产状。向陆倾斜的坚硬岩层能形成明显的海蚀崖与浪蚀凹槽等地形。海蚀崖、浪蚀凹槽、海蚀穹、海蚀柱与波切台五种海蚀地形是金石滩地区最基本的海蚀地貌单元。海浪接近海岸带时,受到海底摩擦,逐渐变为不对称波,最后倒转形成拍岸浪(破浪),拍岸浪具有强大的冲击力,破坏与掏空海岸岩石形成浪蚀凹槽(海蚀槽)。浪蚀凹槽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部岩石塌落形成峭壁,即海蚀崖(图13.7)。继续发展新的浪蚀凹槽,不断

塌落,海蚀崖不断后退,直至海浪能量达不到地方为止。海蚀崖后退后残留的地面不断为海浪冲蚀形成微向海倾斜的波切台也称海蚀平台,而碎屑物质被搬至水面以下形成波筑台(图13.7)。

海蚀阶地则是已上升的古老的波切台。海蚀穹发生于狭窄的海角处,由于受到海角两侧海浪能量的集中冲蚀,两个相反方向浪蚀凹槽迅速后退、蚀穿连通形成如“恐龙探海”(右图)等景点。海蚀穹顶部垮塌陷落形成海蚀柱海蚀平台上一些低矮的海蚀柱可称海蚀残丘(如“刺捐礁石”、“贝多芬 头像”等景点)。海蚀柱或海蚀残丘可以远离海岸,它代表古老的、已消失了的岩石海岸位置。

阿拉伯城堡(海蚀方山地貌)

构成这里的岩石是薄层灰岩,形成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由于水平岩层被垂向节理切割,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状如阿拉伯城堡的方山地貌。

(四)路线示意及地质剖面图

实习路线贯穿金石园、玫瑰园、恐龙园(即下图中龙宫奇景)一直到南秀园的大鹏展翅(图13.4)。金石园从大门下到园区有6米,距离现今的海岸500米,纺纹层状泥质灰岩在经历了亿万年的风化作用后呈现出现在的金黄色;受构造裂隙发育影响,加上不同高度的海蚀作用,形成了玫瑰园中叠层石灰岩所特有的玲珑剔透又浑圆细腻的海蚀地貌景观;南秀园中的海蚀-岩溶地貌因所处平卧褶皱构造部位的不同,表现为形态多变的外部形态。

金石滩地质图如下:

其中玫瑰园景点十三里台组第1段层序剖面如下图。

(五)实习感受

这是第一次到野外实习,也是第一次发现那些岩石可以如此生动。接触真正的岩层地貌,然后将课本知识用于实践,许多抽象的知识一下子具体形象起来。面对不同的地形地貌,大家讨论是什么构造、成因是什么,虽然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结论,但还是有种成就感,同时激发了强烈求知欲。而且行走在不同风景之间,不止一次的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岩石是会说话的,透过岩石不同的特点,可以寻到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如金石滩玫瑰园中古海藻化石的沉积)、地质构造地质遗迹(如受静压力而形成的玫瑰园海岸边石灰岩中的缝合线构造)、见证地质变迁的地质灾害地质遗迹(如在金石滩海岸岩石中,有一些垂直地面的白色平行密集的石英,碳酸盐细脉,它们则是发生在六亿年前的一次强烈地震的有力证据。在金石滩 ,有一些角砾状岩石碎块与卵石,泥砂杂乱的堆积成层状,它们是在狂风暴雨,海浪滔天的环境中形成的风暴岩)和古气候变化形成的地质遗迹(高温干旱促使岩石中含铁物质快速氧化,变成了一些赤色褐色的岩石。在金石滩,就见到了含铁质较高的红色页岩,当这些岩石尚未固结时,遭受了暴雨冰雹的袭击,在岩石层面上就留下了许多点状的凹坑,这些凹坑就是古雨水古冰雹造成的雨痕冰痕之地质遗迹)。正因为这些地质地貌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地质研究的很好资料,还有一些是世界上都极其稀少而又非常珍贵的地质遗迹,所以爱护它保护它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安徽理工大学)

1.实习概况

1.1 实习意义

1.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的第二部分,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通过实践,知识才会变得具体。2.淮南野外实习条件较好,合肥等其他一些学校的地质实习都来这里。实习地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野外实习,为将来工作进行意志品质锻炼。

1.2分组情况

我所在的土木工程10-4班有38名同学,每班分成6个小组,我分到第四组,成员有:##,##,###,###,##,##。由宋##担任组长。由李宗海老师带领我们班进行地质实习。

1.3实习安排

6月25日至6月29日为实习时间,其中6月25日上午在北2201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下午借实习工具、领实习日志、分组,为野外实习做好准备。6月26日至29日为野外实习。其中6月26日实习地点为罗山,主要是认识岩性,地层接触关系,岩体的结构类型以及风化作用。6月27日舜耕山,实习的内容是认识岩性,地层,罗盘使用,地形地貌,差异风化,地地层倒转。6月28日实习地点为校园,选出三大岩性的代表岩石,拍好照片。6月29日实习地点为凤台淮河大桥和茅仙洞,实习内容为认识边坡的稳定性以及河流的冲蚀作用。参加人员有土木建筑学院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377名同学,以及地球与环境学院的几位指导老师。

2.实习具体情况

实习主要在淮南境内,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成为煤炭资源良好的生成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2.1罗山实习

第一站为罗山实习。罗山下半部的土壤呈棕红色,在山下首先认识到的是三叠系的刘家沟组,是没有化石的沉积构造,为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上面有泥皮和潮状的交错层理,是由大水冲刷而过形成的。位于石千峯群中部,由数十个交错层极发育的红色、浅灰红色长石砂岩(数米)—红色粉砂质泥岩(数十厘米)构成的基本层组成,石千峯组同样是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往山上走了一会后,我们看到了震旦系的九里桥组,是由灰岩和泥灰岩组成的,灰岩是石灰岩中含有一些白云石和黏土矿物。山脊处是寿县组砂岩,砂岩强度高,岩石较为坚硬,风化不是很严重。

四顶山组以白云岩为主。表面溶蚀沟槽十分发育,在野外难于辨别,白云岩风化面上的“刀砍”状构造常是白云岩的重要识别标志,其成因系白云岩在构造作用下破裂,在地下水作用下沿裂隙沉淀方解石,表面上方解石较白云石易风化,形成“刀砍”状。还有27亿年前霍邱群,由闪斜长片麻岩组成。基岩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风化过程中在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矿物被分解,形成粘土矿物和氧化物。蜂窝状的白云岩,因含有二氧化硅,形成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很难风化。

刘老碑组页岩下伏地层为青白口系八公山组,上覆地层为寿县组或四十里长山组,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淮南八公山和凤阳宋集以及盆地北等,2ooo)。刘老碑组在淮南、凤阳

一带发育齐全,厚531—837 m,以页岩及泥灰岩为主,分为上、中、下3段。下段为青灰、紫红色薄层泥灰岩,含白云质泥灰岩夹紫红、黄绿色页岩,底部含细砾石英砂岩;中段以黄绿色页岩为主,夹薄层泥灰岩及钙质粉砂岩,滑塌构造发育,上部为灰黄色中厚层钙质粉砂岩、砂质灰岩夹少量黄绿色页岩。

在一个山坡上,老师教我们使用罗盘测坡度,首先是定向,要确定自己所在位置位于已知标志物(树,房屋,山顶等)的什么方向时,具体操作如下:

1手持罗盘打开并将瞄准砚板大致对准标志物;

2将罗盘保持水平;

3活动反光镜,让标志物影像出现在反光镜中;

4上下活动瞄准砚板,使之也出现在反光镜中;

5在保持罗盘水平的情况下,转动罗盘,使标志物,砚板和反光镜中线位于一条直线;

6读南针(所指度数,就是所在地方位.若测量标志物在自己所在点的方位时,只要读北针数据就行了。我们组测得的坡度的17度。

2.2舜耕山实习

由于27日的雨下得比较大,我们的行程便往后推了一天。6月28号,我们到了淮南矿业集团集合,然后上舜耕山进行实习。

实习的地点舜耕山是一个自然风景区,东起九龙岗,西到罗西,全长约18公里,传说舜帝曾在此山下教人耕种,故名舜耕山。舜耕山为断层上盘是一个由南至北的块体,上面有很多的断层,多奇岩怪石,为我们的地质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条件。我们没有直接上山,而是向左拐了,来到那天的第一个观测点,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岩石,主要由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和页岩组成。厚度大于两米,是整合块状的白云岩。因其含杂质,显综红色。在这里,我们使用罗盘测了这块大石头的走向和倾角。

第一要选定一个较平整的岩层面.注意选定时一定要前后左右观察一下岩层层面的位置,不要将节理面或风化面当成层面.层面的选择有些困难,刚开始的时候选错了,还有有老师的指导。

将罗盘打开成面状,将长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平,代表一个水平面,读出磁针(南,北针均可)指向的刻度盘数据,就代表水平面与岩层面交线的方向,亦即岩层走向.将罗盘折起,短边紧贴岩层面,保持罗盘水平,北针所指数据即岩层倾向.将罗盘长边沿垂直走向方向上紧帖岩层,旋转罗盘底部手柄,让垂直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出白色短线标志所指度数即岩层倾角.一般情况在对走向不做特别要求时,岩层产状数据只需量出倾向和倾角.记录形式如下:如记做90°∠45°,其中90°为倾向,∠45°为倾角.在平面地质图上标记为┰45°,其中长线为走向,短线为倾向,45°为倾角.长,短线的方向参照地理坐标系作出.从中一眼即可看出:走向东西,倾向南北。

看完灰质白云岩之后,我们沿着原路出来,开始上山,走了一小段路之后,就看到奥陶系贾汪组的岩石,主要是页岩,泥质的白云岩。10到20米左右,泥岩是隔水层。土黄、局部紫红灰色页状泥质粉晶白云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白云质页岩及角砾岩。贾汪组下与三山子组平行不整合、上与马家沟组整合接触。

寒武纪分为七个组,分别是土坝子组,崮山组,张夏组,徐庄组,毛庄组,馒头组以及猴家山组。接着往上,我们看到类似蜂窝的岩石,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土坝子组的岩石,近看,上面有不规则的条带,由于风化,石英带成了蜂窝状。

然后是崮山组,上部页岩,泥灰岩,下部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夹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及页岩,顶、底部常以竹叶状灰岩与上覆长山组和下伏张夏组呈整合接触。再往上一点是张夏组,厚层鲕粒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接着是徐庄组,上下部灰岩,中部砂页岩,为浅海相泥质、碳酸盐沉积,以紫、灰、绿等色页岩与鲕状灰岩互层为主,自下而上含三叶虫,厚50~100米。与下伏毛庄组呈整合接触然后是毛庄组,灰岩,页岩互层,暗紫色,紫色云母页岩为主夹灰岩、泥质灰岩,顶部夹鲕状石灰岩,常以一层含藻灰岩为标志与徐庄组分界,富含三叶虫其次是馒头组上下部紫红色页岩.中部灰岩,含三叶虫,最后是猴家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页岩,底部砾岩,含磷。猴家山组属于早寒武世晚期,分布于安徽准南一带。以粉灰色、砖红色、灰色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夹紫色砂质页岩,厚80—140米。与下伏震旦系呈假整合接触。

由于下过雨,路软软的,地面上的土是具有黏性的土,踩上去黏在鞋子上。往上再走了一会,遇到了一群牛,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也只好把牛往一边赶,这成了我们实习的小小插曲。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找了个地方,把带来的干粮拿出来吃。吃完之后,继续我们的实习。

接着往下走,来到一路红泥的路上,上面有很多页岩,比较软,稍稍一用力,就断开了,最值得一提的是你会惊奇地发现里面有三叶虫化石,在别的地方也许是罕见的,但在淮南地区主要可见的古生物化石是寒武纪三叶虫化石。几乎每个页岩里都含有三叶虫化石,原本以为化石很难找到,我们的收获不少,看来淮南是个很佳的三叶虫采集点。

2.3茅仙洞实习

6月29日,我们乘车到凤台实习。参观淮河和茅仙洞。茅仙洞景区位于寿县凤台交界处,东接八公山,南临寿州古城。茅仙洞,道教庙宇。在安徽省凤台县三峰山东峰下。洞深万丈许,传说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曾于此幽居修炼,故而得名。茅仙洞风光绮丽,令人心旷神怡,被道家奉为“清虚仙境”。

但是,由于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将会继续,所以溶洞会不断扩大,最后导致地面塌陷,溶洞会渐渐消失。但新一轮的侵蚀又会开始,形成新洞穴。只要其它条件不变,这个过程就会永远进行下去,直到有一天夷为平地。

河流地质作用是陆地上最重要的地质作用之一,通过其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不断改造地表形态,形成各种矿产,孕育着人类文明。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的白山头,目前已无法记录它的原始长度。一一九四年南宋时期,黄河在河南省原阳县决口,汹涌的洪水携带数以万亿吨的泥沙冲入淮河流域,淮河自江苏江阴以下的河道被淤平,从此淮河失去了入海通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断头河”,只得借助洪泽湖汇入长江。演绎了一幕惨烈的“黄河夺淮”的历史。于是每每洪水肆虐,危害两岸百姓,成了有名的害河。解放后,人工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引淮入海,淮河才重新有了自己的入海通道。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淮南市区。在西部凤台县城附近由于受到八公山的阻挡,迂回绕行形成“几”字型。

绕行中河曲发育,河道狭窄,水深流急,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在茅仙洞附近,位于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于快速的侧蚀作用形成了悬崖峭壁。绕过八公山,河流进入淮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携带能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特别是流经八公山侵蚀、搬运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逐渐形成河心滩,导致河流分叉,形成所谓的“二道河”。河流淤积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建立了“二道河”农场,每年向国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粮。

3.实习体会与建议

3.1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深一步的了解,把书上的知识联系实际。

虽然只有为期四天的实习时间,但是这不仅是对身体素质的一次锻炼,也是促使我们对地质思维加强了锻炼,更是对我们所学的地质知识的巩固,训练我们将来在写实习报告上需更加谨慎,运用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

我们对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具体完善,应该在实习前将课本知识复习了解一遍.由于个人知识有限,对于地质的整体把握还欠缺很多,还不能独立系统地承担考察任务,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认识还不全面、不成熟.实习过程中应认真了解每一处地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是初步掌握典型区域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及岩石特征与鉴别标志。利用罗盘仪测量地层产状要素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通过本次工程地质实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独立思考,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说同学们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通过本次实习充分反映出李海老师不辞劳苦的优良品质,他乐观的精神感染了我们,同时也体现了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希望以后这样的实习能够经常办,对我们的学习以及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2建议

由于本次实习恰好遇到雷雨天,为了不延误实习,有时也需要冒雨进行实习。这虽然对学生有意志的锻炼,但下雨天山路比较难走,很容易滑倒,还好实习老师滑倒没有受伤,而且时值6月,天气十分之严热,很容易中暑。所以建议实习可以安排在4,5月份。

图片省略

2012年安徽理工大学

第四篇: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范文模版)

前言

一、实习目的1.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及提高操作技能。只有通过实训,才能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方法,为从事建筑工程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实践科学态度。

4.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用具、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二、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三、实习地点: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4号教学楼以及办公楼

四、实习时间:2014.6。20—2014.6。26

五、实习过程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实习内容

1、测量次序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各控制点的高程控制测量,随后再进行闭合导线水平角的测量和各控制点的距离测量,完成这些控制测量以后,然后再进行碎部测量,最后把测量数据描绘在图纸上,完成实习。

2、.高差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3、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4、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两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5、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2000;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秒。

6、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7、地形图的绘制

实习体会

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样,学习的末期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测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成果,鉴于此,学校特意安排本次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其实很感谢这次实习的机会,能够让我们实地地进行测量操作,近乎于日后工作中所做的工作,让自己提前了解工作中的苦与乐。

我们组分到的测量地段是学校4号教学楼和办公楼为测量地点,初期认为这一地段地物较少,会很简单,但是实际进行操作的时候问题一个一个地出来,慢慢发现要做的其实特别复杂,这让我更加知道了测量是一门要求很高的学科,尤其是精度方面,任何工作都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一切还需虔诚虚心地脚踏实地。遵照测量的原则,我们采取先控制后碎步的程序进行实地测量,一步一个脚印,在控制点测量时每次都等测量结果计算合格后才进行下一个控制点的测量,因为我们深深地明白,对于测量这样一项精密的工作来讲,控制测量时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造成所有工作重新返工,这势必要影响实习的进度,同时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

测量时也出现过实验仪器一时无法找到的情况,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再找回仪器后我们此后便于仪器寸步不离,这样保证我们的仪器不至于丢失。还有一次加上经纬仪后没有及时固定,另一不知情的组员提起脚架差点造成经纬仪砸下,这一事件让我们深深明白对仪器一丝不苟保护的重要性。

实习这一周天气情况一直不是很好,格外的闷热,还伴随着火热的太阳,阵阵吹来,还有几天直接下起雨来,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我们明白,实习就是一系列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与战胜困难的过程,幸运的是,所有的问题与困难都没有挡住我们实习的脚步,靠着全组成员的团结协作,我们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本次实习工作。

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真希望以后学校能多给学生安排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从实践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五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4年6月21日至22日,在姜老师和白老师两位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4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天的地质实习。实习安排:21号下午1点出发先去龙马溪,22号早上8点准时从学校出发到链子崖。实习过程中主要对龙马溪沿岸公路、链子崖危岩体千将坪滑坡进行了认知,使课堂上学的知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建立联系,加以巩固。

实习目的与要求:

1、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三峡库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2、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背包等

实习内容:

1、认识三峡库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库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

4、山区河流水文特点

5、观察链子崖危岩体,千江坪滑坡.感受屈原故里风俗文化

2014年6月21日

天气 多云转小雨

今天下午我们开始了两天的实习旅程,我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和求学心踏上了实习之旅。一路上,同学们在车上无比兴奋,大家都在想等待着我们的究竟会是什么。

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是一次地址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我们首先集合上车,坐车到秭归港口乘船,路上途径三峡大坝,同学很是兴奋,也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去年的三峡大坝认识实习。在船上我们看到长江三峡两岸的雄伟壮观和奇丽景象,特别是两岸的岩层,排列有序,层次清晰。查资料知道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发现,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在数亿年的岁月中,经过了多次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和江河发育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结果。

在威力无比的造山运动中,川东鄂西一带原来沉积在海洋底部厚层的岩石被挤压得弯弯曲曲,在地质学上称这“褶皱”。其中向上凸起的部分叫“背斜”,而向下凹 陷的部分叫“向斜”。三峡地区的七曜、巫山和黄陵三段山地背斜。

我们到达龙马溪第一站看到就是龙马溪口。姜老师给我们介绍龙马溪的入江口是朝向长江上游的,在众多支流中是比较罕见的。我们观察了当地的岩层之后,了解到当地百分之95以上的岩石都为沉积岩,除三峡大坝库区为岩浆岩之外。

紧接着第二站,老师带领我们看了人工高边坡治理。高边坡是指土方开挖高度≥20m的边坡,其中路堑高边坡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成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的多发地段, 分类中通常把坡高为10~15m的土质边坡称为高边坡,把坡度为30°~60°的边坡称为陡坡,把60°~90°的边坡称为急坡。对于这种高边坡治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治理:第一,挂铆空网,第二就是排水。一般高度是8米左右。

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们还认识了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接着我们看到了一个工厂,大家这是都在猜这个厂是干什么的,有的同学说是石料厂,有的同学说是水泥厂等。老师给我解答说这个是页岩陶泥厂,它是一种轻质材料,现在多用于高楼大厦,桥梁房屋的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其中联合国能源所对其评价很高,并称之为宜昌页岩陶泥。这种岩石是软质量岩,其力学程度底,属于易滑地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但是,页岩可以用来生产页岩砖,页岩砖是一种新建材料,其质量好,不用添加剂,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与传统的粘土砖施工方法完全一样,无须附加任何特殊`施工设施、专用工具,是传统粘土实心砖的最佳替代品。并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等特点。可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与粘土砖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抗风化性能优于粘土砖,②尺寸偏差小于粘土砖,③节约资源,不占用土地。我也亲手感受了一下。

下图是一个小规模的背斜,高约3m,宽约5m。轴面有45°左右的倾角,是一个较典 型的倾斜褶皱;从断面上的出露岩层的相互关系可看出,褶皱枢纽呈小角度倾斜,属倾伏褶皱;岩层呈圆弧状弯曲,这与“高3宽5”的尺寸特征是相符的,因此属于圆弧褶皱,但转折端处圆弧半径较小,呈较好的流线型;另外从岩石特征和岩层特点来看,其组成成 分为泥灰岩和页岩。

其中还有一个断层,规模很小,但也比较清晰。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又巩固了一下断层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面呈约30°倾角,根据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大致判定为正断层;另外老师还讲到了另一种判断方法,即根据断层面处上下盘岩层断口的几何形状来判断,若断口处有逆向岩层翘起的弯曲,则说明是逆断层,若端口处岩层顺着岩层弯曲或无弯曲,则为正断层。这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简单易懂,易于掌握,而且更为实用,可见经验的价值。在路上我们还发现了生物化学岩,右图是我们发现的生物化学岩。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现场用罗盘测了一组数据,其中倾向170度,倾角30度。

继续往里走,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背斜,如右图所示,还观察到逆断层。其中观察到挡土墙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三点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基础必须要放在稳定基础上;第二,要每隔2到3米设排水孔,每隔10到15米要设伸缩沉降缝;第三,最大高度不应超过15米。

最后一站就是龙马溪水电站。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袖珍型水电站,在溪沟上游拦截水流,用引水洞将水引下来,在山坡上有潜池,将水灌入潜池,用压力管道将水压下来,利用落差来发电,一般发电量与落差和流量成正比,其总容机200KW,年利润居然可达到20-30万,并且这还是比较普通的山区发电模式。

2014年6月22日 天气 多云

今天早上8点我们乘车开始了我们实习之旅的第二天。穿梭在长江两岸峡谷,一路上阅尽无限风光。今天的目的地是链子崖,链子崖以险著称。链子崖危岩高耸,奇峰挺拔,绝壁摩天,怪石嶙峋,抬头仰望,危岩直达云霄,裂缝森然,摇摇欲坠,链子崖曾经是长江三峡中最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危岩体直接威胁长江中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治理链子崖地质灾害,首次动用了国务院总理基金,工程量之巨大,世所罕见,所用技术开世界之先河,无出其右。链子崖是我国乃至世不仅颇受游人青睐,也吸引了众多国家的岩崩研究和治理专家到这里来参观考察。

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的链子崖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境内长江南岸,高约750米,是一座全身布满裂纹的悬崖绝壁。岩体有大裂缝13条,小裂缝58条,最大的裂缝宽5米,长达170米,深达105米。曾有专家预测,一旦链子崖崩坍,涌入长江的岩石可能使长江即刻被堵,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自1995年4月起,国家投巨资治理“危岩”,最终使整个岩体被173根巨型锚索铁链牢牢地锚住,出了个一大奇观: 链子崖北东两侧临空,西南两侧切割,底部煤层采空,朝西倾斜,斜面是岩层层面。链子崖危岩体治理总共有四个方面:1.锚固工程,锚索加固为主,锚头直径为150毫米;2.底部削坡减重,下部修拦石坝;3.底部沉重阻滑建,阻止底部滑动;4.修建排水沟,排水工程。新滩滑坡于1985年发生,具体时间为6月12日0点34分左右,当时被三峡大学地方院成功预测到。2000多人成功提前搬迁,滑石被江水淹没,造成长江的阻塞,造成的涌浪导致上游死亡11人。南北长1700米,沿江最宽1150米,平均宽度约500米,平均厚度30多米。

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小清滩斜坡,号称长江第一峡,斜长超过2000米,倾角40到50度,也是一个单面斜坡,垂直高程超过1000米,由二叠系石灰岩组成。

第二站是兵书保剑峡,位于香溪河与新滩之间,长约4公里,峡谷深度超过1000米,下距三峡大坝29.5公里,岩层向西倾斜。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月亮洞,是岩溶崩塌造成的,在其上面是一个整合接触面。第三站是链子崖危岩体,南北向展布,北扁南窄,南高北低。1号危岩体在0到6号缝之间,位于危岩体顶部,体积86.5万方,2号危岩体在7号缝周围,位于危岩体中部,体积有2万方,3号危岩体在8到12号缝之间,紧靠长江,体积226万方。链子崖由二叠系石灰岩加上薄层页岩组成,下面还有一层煤。三峡地区整体抬升,水流下切,行成高陡的临空面。链子崖仿古措施第一主要以锚固为主,第二底部乘重阻滑件,第三顶部削坡减载,下部修拦石坝。第四就是排水工程。

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九子撵母石,传说一个母亲生了九个儿子,但是儿子都不孝顺,于是母亲跑去投江,九个儿子跑去追赶,老大跑的最大跑在最前面,老九最小跑的最慢。当老大到达江边是,母亲已经投江了,上天为了惩罚他们将他们变成了9块石头,就这样九块石头依沿江坡排列。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其实这些石头是由于崩塌导致山石滚落。

然后我们还看到了珊瑚化石等。看了新滩滑坡遗址。

在历尽千辛万苦,穿越丛丛山林之后,我们终于走完了链子崖实习区。

实习总结:

两天的实习之旅一转眼就结束了,虽然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艰难困苦,但我们仍然坚持下来了,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过本次野外实习和过本次野外实习和室内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老师也更辛苦,带着我们走这么远,还细心给我们讲解。

下载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姓名:李天娇 学号: 班级:土英 实习单位:大连滨金石滩海国家地质公园2008590390801班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认识地质构造 二、实习时间:2011年5月7日 三、实习地点......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育和实际工作力量。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缘由及现象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模版)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时间:2011年10月22日地点:西安市蓝田县东汤峪一、实习概况:2011年10月22日,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时间:X年X月X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时间:XX年10月22日 地点:西安市蓝田县东汤峪一、实习概况: XX年10月22日,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期临近尾声,我们终于迎来我们盼望已久的工程地质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半,但使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关于地质的知识,也给我们这学期的学习生活划上了......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大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实习目的:工程地质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也是我们港航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这次工程地质实践是我们检验和考察自己......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定稿)

    实习概况 1.1.1 实习时间 2011年5月28日 1.1.2 实习地点 重庆市南滨路 1.1.3 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