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16:2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

第一篇: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

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

2011-05-06 15:19:03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 来源:陕西省科技信息网 浏览次数:690 文

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 - 陕发〔2011〕7号(2011年4月21日)关键字:决定

为认真贯彻《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推动关中创新发展,为建设西部强省提供科技引领和支撑,特做如下决定。

一、实现关中创新发展,必须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

1、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的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陕西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资源战略聚集区。但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等因素形成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分散、分离、分隔的状况仍然存在,科技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面向地方的军民科技融合路径不畅、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不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不高、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有待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有待增强等。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既是破解我省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对称难题的客观需要,更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把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发展规划》的重大部署,推动关中地区率先成为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示范区,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

2、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西安为中心,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壁垒,有效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建设技术大市场,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

3、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关中地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超过300亿元;万名从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数超过80人;军民结合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综合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4、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主要任务: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统筹军民科技资源,发展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加快陕西技术大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集成、突出共享,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转制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步伐;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二、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

5、强化企业家科技创新意识。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在科技创新创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给予表彰奖励,授予荣誉称号。

6、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要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掌握一批关键技术、核心专利和主导产品。对于规模以上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新建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每个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设在规模以上企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对考核优秀的省级上述机构,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牵头单位,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

7、支持企业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企业转化核心技术,培育品牌产品。对省内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列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新产品计划或其他相关科技计划、投向市场的首台首套产品,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优先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首购或订购。对进入省级以上政府采购目录的自主创新产品,给予每项产品一次性20-50万元奖励;首次实现出口,创汇额度超过50万美元的产品及技术,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对省内首家用户企业,凭增值税发票核定给予不少于购买成本10%、不超过50万元的风险补偿。

对承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并在省内成功转化的企业,给予其技术合同交易额的20%、不超过300万元的后补助或贴息。

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引导和支持企业专利申请,鼓励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对核心技术申请国外专利给予特别支持。进一步加快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牵头企业,根据标准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给予奖励。

8、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省级科技计划经费60%用于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新。设立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优先支持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重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中试;鼓励各设区市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十二五”末,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增幅必须高于年度销售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必须高于国家有关规定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对达标企业超过上述规定标准的部分,按其实际发生额的2%,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对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按本企业当年销售收入1‰提取,作为全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三、推进军民科技资源互动发展,壮大军民融合科技产业

9、加强对军民融合的引导。建立军民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十二五”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规划,发布军民两用技术重点资助指南和军民结合产业目录,设立军转民专项扶持资金,促进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发展。鼓励产业基地、园区发起建立军民两用高技术创新基金。

10、支持军工单位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创新企业。“十二五”期间,筛选重大军转民技术项目,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50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国防科技成果民品化生产。采用股本投入、贷款贴息、科研投入、财政奖励等综合措施,优先支持军工单位吸收多元化社会资本,建立人、财、物相对分离的股份制民品企业,加快实施以民用市场为目标的重大军转民高端产品产业化生产。建立军民结合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品牌影响力强、效益显著的军民融合企业群体。 对军民结合型创新企业符合有关税收规定的,享受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

11、支持军工单位加快军民融合。加大对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奖励。军工单位依托军民结合型创新企业实施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的,根据销售规模和贷款规模,给予贷款人贷款额5%、不超过500万元贴息支持。

12、支持民口单位参与军品配套科研生产。对通过竞标承担军工科研项目的民口单位给予科研后补助,按实际科研项目经费的20%、不超过300万元进行配套。对取得军贸出口生产任务的民口单位按实际研发投入的20%给予补贴。

13、建立和完善军民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陕西军民结合产业信息网,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科技成果、专利、科技文献等科技信息数据库,发布军民融合技术、产品及人才等相关供需信息,为军工和民口单位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

四、强化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双轮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14、建设陕西技术大市场。充分发挥省科技资源中心的职能。整合与优化全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以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实体性质的技术交易中心为主的技术交易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专业性的科技成果交流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建立技术合同交易信息披露和考核制度。各设区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要达到15%以上,对技术交易绩效考核排名前三位的设区市给予表彰奖励。对省级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进行考核并给予相应补助。

15、激励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本单位实施职务技术成果转化的,可从实施该成果的产品销售额中提取不低于05%的金额,作为报酬支付给成果完成人。采用股份形式的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可将不低于成果入股作价金额20%的股权,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16、加快建设科技产业示范基地。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我省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优势领域,建设10个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17、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建设一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对升级为国家级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体系,对整体进入省级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园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给予30万元经费支持;加强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

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及社会团体建立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中试、产品试制和测试等技术服务,为企业技术转移提供全过程服务。

18、优化工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加强对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绩效考核和跟踪管理。优先支持工业技术研究院把研发团队、研发资产、研发成果等人财物整体孵化为科技企业;对于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给予研发团队一次性20万元奖励。整体孵化的科技企业,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规定,享受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备费用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

鼓励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五、加强集成与整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19、加快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省科技资源中心作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开展常年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创业板上市辅导,聚集科技金融资源,促进产学研金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省科技资源中心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四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择优支持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共享发展机制;整合和集成各类科技资源,推进科技资源信息化,对接供给与需求,形成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

20、实行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制度。对拟由省级财政资金购买的价格在20万元以上,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中使用的单台或成套仪器设备开展联合评议,实行购置前审查、评估,减少重复购置,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21、激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订《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目录》。凡由财政资金投资形成的科技资源,凡非涉密或国家无特殊规定的,必须进入目录,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并由省级财政经费给予双向补助;凡利用自有资金形成的科技资源,向社会提供开放使用的给予奖励。

22、创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模式。鼓励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由资源持有单位委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作为开放共享运营实体,在省科技资源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收费标准;服务收入由省科技资源中心核实后,对资源持有单位予以财政补贴,对服务机构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连接社会需求和资源服务的纽带作用。

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23、深化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

条件成熟的转制科研院所要通过整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强做大。整体改制后,原有的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

积极推进有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进行内部产权制度改革,利用优良资产组建股份制公司,依法进行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鼓励社会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等多种资本投资入股,实现产权多元化;允许职工个人自愿投资入股,对在转制科研院所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对符合条件进入企业集团或大型企业的转制科研院所,在双方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经院所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出资人审核同意,报省政府批准后,可进行兼并重组。

转制科研院所的主管部门或所归属的企业及集团公司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能。在科研院所整体改制或部分改制时,实行出资人分级审核批准制度。

24、加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转制科研院所参与国家和省上的各类科研计划攻关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支持其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更加紧密地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对设立在转制科研院所内的技术认证和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公益性机构,继续保留相关资质,保持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稳定。不断改善技术认证和质量监督检验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服务质量。

建立转制科研院所研发基地和科技产业孵化基地,鼓励转制科研院所相对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进入基地的转制科研院所和创办的科技企业,可享受国家和省上有关优惠政策。

25、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利用高等学校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等优势,合理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建设一批优势专业链群,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支持高等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建立实验室和研发机构,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高等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长效合作机制。支持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创立科技企业。

26、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区)建设步伐。发挥高新区人才、技术集聚的优势,使其成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重要基地和平台。各高新区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落实优惠措施,吸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大力推进西安高新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聚集地,建设世界一流园区,成为产业优化升级、辐射扩散、梯度转移和创新型服务业平台。支持西安高新区、西安沣渭新区合作共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园;支持西安高新区申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加快建设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使其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围绕科技创新、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产业化示范和国际合作等核心任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发挥宝鸡、渭南高新区等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的作用,完善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支持宝鸡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支持渭南高新区完善体制机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支持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27、加快建设有利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区域创新体系。以西安(咸阳)大都市为核心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军民互动发展新途径,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机制,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新体制。

以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次核心城市为示范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核心区的科技资源,主动吸纳创新要素,提升自身的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榆林、延安、汉中、安康等市与核心区、示范区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陕南、陕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撑。

七、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28、支持科技人员有序合理流动。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从事兼职活动或受聘于中小企业;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中小企业挂职,担任首席工程师。

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依法就地转化科研成果,创办、领办高新技术企业。放宽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条件,注册资本放宽至3万元。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

29、完善科技人员培养及引进机制。省上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集聚高端科技人才,合作创新重大先进技术,发展壮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发机构)。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申请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对新招收的博士后人员在申报科研项目时给予倾斜支持。

30、完善科技人员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不同岗位的科技人员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标准。改进科技人员考核和职称评定制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标的权重,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纳入科研工作量考核内容;对优秀的创新型科技人员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企业可以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等方式,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完善科技信用制度,对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和从事相关管理的人员、机构进行信用监督,增强道德规范,促进学风建设。

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加大企业科技人员激励力度,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采用安家费用补贴、优先安排科研启动费等措施,激励个人创新创业。

八、营造良好环境,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31、加强评估与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和解决统筹科技资源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考核指标体系,省科技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实施并公布考核结果,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企业创新能力、统筹绩效等作为对设区市考核的重要内容。

32、实施“十二五”科技统筹创新工程。“十二五”期间,攻克10个资源主导型产业方向的关键技术(链),开发3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产品(群),建设10个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择优扶持100个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50个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33、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到2015年,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继续增加省级财政对“13115”科技创新工程的投入,并纳入年初省财政科学事业经费部门预算。各设区市也要不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拉动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大幅提高。

加强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同意在经济区先行先试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税收优惠环境。

34、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吸引境内外风险资本投资科技型企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债等金融业务。

35、推进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每年推荐10家高新技术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上市。对成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上市中介费用后补助。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36、创新科技管理方式。建立科学家顾问团,为我省科技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咨询。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在陕两院院士的作用。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征集企业重大技术需求,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招标,打破行业、部门和区域壁垒,攻克关键技术、掌握核心专利;加大贴息、后补助、奖励等方式的力度,资助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

(此件全文公开)主题词: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型区域决定

印发:各市委、市政府,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2011年4月21日印发

共印910份

第二篇: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决定

冀发„2016‟29号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决定

(2016年7月10日)

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和交互影响,国际经济竞争更加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支撑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总体要求。当前,河北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加快补齐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短板,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已迫在眉睫。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

到2018年,创新型河北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突破一批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培育一批10亿级创新型企业、百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千亿级创新型园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品牌。以“大智移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较快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全国18名以内,为建设创新型河北奠定重要基础。

到2020年,创新型河北建设跃上新台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具有河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创新资源有效聚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三个提升、两个突破、一个确保”的奋斗目标。

“三个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4000家;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以上,以“大智移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以上,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0%。

“两个突破”: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开放共享、协同一体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格

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二、优化创新布局,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五)构建各具优势的协同创新格局。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河北的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着力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弥合发展差距、贯通产业链条、重组区域资源,推动四大主体功能区实现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建设环京津核心功能区,支持保定、廊坊市建设要素健全、功能完备的集中承载地,承接京津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外溢,打造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域。围绕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区,鼓励秦皇岛、唐山、沧州市重点发展临港产业,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绿色钢铁、新型石化和合成材料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围绕建设冀中南功能拓展区,支持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市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聚集区。围绕建设冀西北生态涵养区,支持张家口、承德市加快发展绿色生态、新能源、大数据等产业,建设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保障区。

(六)着力打造战略性标志性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石保廊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在科技体制、高等教育、职业

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园区动态管理,落实园区增比进位激励机制和末位淘汰机制。到2020年,石家庄、保定、燕郊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秦皇岛、廊坊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唐山、承德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石家庄、邯郸、唐山曹妃甸、沧州临港四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国家第二方阵;争取6家省级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每个市至少建成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收入超2000亿元的开发区达到5家、超1000亿元的20家、超500亿元的60家;建设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10个。

(九)促进京津冀创新资源优化整合。推动京津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建立完善联通京津、贯通各市、覆盖全省的“三中心”(技术交易、技术转移、创业培训)、“两平台”(科技金融、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京津冀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专家库、人才库等信息资源及大型仪器等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对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建立向国家争取创新试点、政策支持、专项资金的工作机制,争取一批重大改革试点、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专项布局河北。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重大创新平台,给予300万至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小企业成长计划,抓好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和企业上市四大工程,通过孵化一批、创办一批、引进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0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630家。

(十三)高新技术企业双提升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设立专项培育辅导资金,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申报及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更多的后备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承接各类科技计划,加强技术研发及发明创造。到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双提升,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500家。

(十四)自主创新品牌培育行动。鼓励企业创制和采用先进技术标准,对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综合运用政府采购、品牌培育、创新奖励、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推进实施商标战略、名牌战略。到2020年,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1000项,驰名商标达到300件,河北省著名商标5000件,河北名牌产品1500项。

(十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标行动。支持企业建立多种类型的研发机构,通过经费配套、后补助或绩效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究所+技术平台+工程中心+孵化转化中心”四位一体的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到2020年,新型研发组织达到100家。

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十八)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聚焦我省重大产业需求,按照“精心筛选、分类推进,靶向突破、协同攻关”的思路,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大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性能新材料、钢铁、化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惠民等十个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精准对接、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建立新旧产业协调有序、新旧动能接续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重大科技专项协调推进机制,集成政策、统筹资源,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动态管理、滚动发展。今后5年,新增50项以上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2000项以上行业领先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十九)实施“大智移云”引领计划。把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摆在创新驱动发展优先位臵,制定河北省“大智移云”推进方案,促进产业跨界创新与融合变革。围绕大数据发展,建设张北、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5大数据产业基地,以及工业大数据、金融服务、数据开放、云上应用、创新创业、京津冀协同6大创新平台,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完善大数据产业体系。围绕智能化发展,开发大规模个

示(OLED)材料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环境监测装备、烟气治理装备、污染处理设备等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到2020年,力争打造30个左右综合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百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

(二十一)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重点在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嫁接改造,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集成应用制造服务、制造物联、云制造、微电子、自动控制等信息化支撑技术,优化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强化精细化管控,打造数字企业、服务型制造企业和产业服务平台,提升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水平,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命力,迈向产业发展中高端。

(二十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着力培育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现代物流、协同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新业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相关产业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有机融合,构建服务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布局集群化的新格局。建立现代服务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可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二十三)提升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现代种业,3

业集群”的模式,到2020年,打造50个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10个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二十六)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机构限额内自主设臵内设机构和所属教学、科研机构,在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所属教学、科研机构人员编制,自主决定选人用人,自主采购进口仪器设备,自主建设自有资金投资基建项目,统一实行备案制管理。建立引进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制度,确保高精尖人才用编急需。改革科技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探索实施年薪制、项目工资和协议工资制,所聘任高层次人才报酬计入工资总额,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自主评审。采取有别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出国(境)审批的程序和标准,建立科研人员临时出国(境)区别管理制度。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国有企业要向基层单位和研发团队放权,赋予领衔科技专家、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带头人等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科研经费支配权、研究人员聘用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设备购臵权。

(二十七)推进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改革。简化省级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不再审批。项目剩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最终结余资金全部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5

单位离岗创业人员工资等财政经费不予核减,由单位统筹使用。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基础上兼职创业,并获取兼职报酬。企业外聘研发人员实际发生的劳务费用可按人员人工费用计入企业研发费用。

(三十)加快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再造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切实解决各类科技计划多口管理、重复资助,资源配臵“碎片化”等突出问题。建立由省科技部门牵头,省财政、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科技计划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大幅减少科技计划数量,通过撤、并、转等方式将省各部门管理的各类省级财政科技计划优化整合成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5类科技计划。探索建立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改进专家遴选制度,扩大企业家、风险投资人、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专家参与市场导向类项目评估评审的比重。构建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提高科技资源配臵效率。

(三十一)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出台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的具体意见,制定分类改革、分类管理、分类支持、分步实施的推进方案。扩大公益类科研院所自主权,加强绩效评价和考核;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方向,支持组建产业技术研发集团;推动生产经营类的转制科研院所加快发展,支持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

存量设施和场地,建设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积极引入京津众创空间品牌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众创空间。大力发展“创投+孵化”“创业导师+持股孵化”“创业培训+天使投资”等创业孵化服务模式,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商业模式,构筑“互联网+创业服务”网络体系。支持各市建设一批“展示、交易、共享、服务”四位一体的区域交易大市场,省级以上园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技术交易工作站,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技术交易体系。深入推进“双创促转型、河北在行动”系列活动品牌化、常态化、制度化。到2020年,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50个、省级众创空间500个,新建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7个,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0个,每年引进京津创业导师100名、培育省内创业导师100名。

(三十五)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机构,在各市实现科技支行、科技担保机构、科技创业投资机构、科技保险机构四个“全覆盖”,年引进创投机构50家。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探索投保贷联动试点、发展科技保险等新型融资工具;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各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促进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和科技保险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十三五”期间,确保金融机构对我省科技型企业信贷

市县三级联动,政产学研金一起动”的创新治理体系。成立创新型河北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创新型河北建设中的重大政策安排、重大改革举措、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平台等事项。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推进机构,充分发挥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建制化优势,尽职履责,统筹推进。加强基层科技管理工作,健全机构,选好配强基层科技干部队伍。

(三十九)加大创新投入。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根据需要,对科技创新的重点支出要实现统筹安排、优先保障。扩大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对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我省设立一批子基金。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通过“资金变基金”“间接补”“后补助”等方式,撬动天使、风投、创投、信贷、保险等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到2018年,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进入全国前20位;到2020年,占比进入全国前15位。

(四十)强化创新考核。建立责任明确、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把创新型河北建设的各项任务按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逐级明确责任。发挥创新考核的导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建立创新型河北及创新型市县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督导评估。建立健全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投

第三篇: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

新型工业化的决定

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根本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突出创新驱动、两型引领、融合互动、集群集聚,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和企业的发展水平,打造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发展目标。力争到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5000亿元。打造1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元的大产业、10个技工贸收入过千亿元的大园区、10个销售收入500亿元—1000亿元的大企业。全省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进一步突出多点支撑多极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一批新的支撑产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新的增长极,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产业格局。

1.巩固现有支撑点。坚持分类指导,继续强化装备、食品、电子信息、汽车、有色、石化、建材、轻工、冶金等千亿产业的支撑作用。

装备产业,通过3—4年努力,尽快迈上万亿元台阶,重点是引导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子产业发展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先进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培育智能电网及输变电装备、先进矿山机械、现代农业机械、电磁与熔炼技术装备等特色子产业;扶持通用航空、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子产业发展。

食品产业,力争3—4年迈上8000亿元台阶,重点是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打造一批食品行业旗舰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电子信息产业,以智能终端及配套、消费类电子整机、应用电子等为重点,发展壮大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平台服务、系统集成、数字内容等产业,培育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等新兴业态,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及产业发展,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全面推进信息消费“十大工程”建设,着力促进信息消费。

汽车产业,重点是实施整车带动战略,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本土化发展,推动省内各类零部件生产企业进入国内主要汽车企业的协作配套体系,将湖南建成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邮政物流、城市环卫等领域进行示范运营。

有色、石化、建材、轻工、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有色产业加强资源勘探,发展精深加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石化产业加大信息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推广清洁生产,打造生态化工;建材产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稳固散装水泥应用,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支持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发展;轻工产业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冶金产业推进布局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加快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

2.打造新的支撑点。坚持重点突破,提升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要素配置、市场开拓、产业升级的支撑能力。

新材料产业,促进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稀土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支持重大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推广。

医药产业,以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契机,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发展大品种,打造大品牌,组建大集团;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积极发展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优势行业。

节能环保产业,健全完善政策措施,释放消费和投资需求,提升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做大做强节能装备、环卫机械、资源综合利用、两型住宅工业、环境治理等一批优势子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文化创意产业,突出湖湘特色,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新兴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品新品牌,打造具有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生产性服务业,完善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功能区,以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为方向,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及外包、电子商务等;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现代交通、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配套和融合。

3.促进多极发展。发挥湖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长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形成“一核多极”的发展局面。

打造长株潭工业核心增长极。以工程机械、汽车、医药、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为重点,做优做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等国家级产业园区和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引领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

打造京港澳高速公路沿线工业经济带。主动承接沿海开放经济带,以电子信息、电工电器、有色、冶金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衡阳高新区、郴州出口加工区(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形成一批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打造岳益常工业经济走廊。积极对接长江开放经济带,以电子信息、食品、石化、纺织、轻工等产业为重点,引导岳阳经开区、益阳高新区、常德经开区等产业园区和基地专业化发展,提升配套协作能力。

三、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工业发展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开放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实施产业园区倍增计划,力争到2018年,全省省级以上园区在2012年的基础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翻番、上交税金翻番、单位土地面积规模工业增加值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翻番、主导产业集聚度翻番。积极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着力培育园区龙头企业,大力提升园区集聚项目、承载项目能力,引导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强化园区作为工业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主阵地作用。发挥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其先导性、支柱性、特色性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对已获批的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进行提质升级改造;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通过3—5年努力,打造50个有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

产业园区至少培育1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主导产业,综合性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特色专业性园区达到70%以上。实行省级园区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2.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完善产业集群规划,推动各类技术、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引导同类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打造一批产业竞争高地,做大做强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工程机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电工电器、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矿产品精深加工、农林产品加工、特色资源利用等产业集群。

3.深化产业开放合作。深化优势产业间的对接融合,进一步形成密切联系、相互合作、协同共进的产业发展局面。继续加强省部合作,推进与中央企业对接合作。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吸引更多企业来湘建立集团和区域总部,以及研发、结算、数据、采购中心。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对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产品国际论证和检测、境外注册商标等活动给予支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合作能力。

4.促进“四化”融合发展。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挥信息化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中的作用,推进企业、园区“两化”融合发展示范试点,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军民融合,加强需求对接,支持军民两用技术应用和军民融合项目实施,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互补,发挥我省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优势,以工业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以工业化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坚持统筹规划、产城一体,完善产城融合工作协调机制,发挥产业对城镇的带动作用和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加快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四、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清除市场壁垒,确保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统筹协调各类企业发展,加强对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培育,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1.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创新驱动,提高大中型企业竞争实力,再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过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和50亿元的企业。优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继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力争5年内,我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25家以上。

2.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以“小巨人”计划和“创业”计划为载体,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到2017年,力争每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4亿元的大企业100户左右,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中型企业1000户左右,新创办小型微型企业30000户左右。

3.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等政策,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实行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公司通过主办券商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份,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重组等,充分发挥金融、财政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努力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五、进一步落实重点发展举措

1.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多点支撑重点产业领域为主,完善“四千工程”项目库,对入库项目重点支持、重点服务。每年从项目库中遴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滚动实施,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以延伸产业链为方向,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跟踪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消费类整机等领域重大项目,引进落地一批大项目。

2.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主导产学研用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发挥大型企业在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设立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机构。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重点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支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

3.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和企业品牌创建能力。巩固发展“湘字”品牌,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强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对认定为国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的企业或机构给予补助。对评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省长质量奖”的企业以及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补助。

4.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管理和生产水平,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培育和规范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市场,制定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标准,大力推广低碳技术,破解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技术和资金难题。严格执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重点推动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高、排放大的行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加强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测,严格达标排放。鼓励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供冷,集中治理工业“三废”,提高能效,减少排放。

5.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发挥差别电价、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价格机制作用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与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依法依规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多的落后产能。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6.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经济预警预测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及时规避化解市场风险。以服务产业园区、产、出集群为重点,加强创新、创业、投融资、信息、技术、物流、市场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服务机构,全面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水平。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联盟。大力发展面向工业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帮助湖南名企名品拓展网络市场。着力激发商会活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作用。

六、进一步强化组织政策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大对全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协调力度。完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省领导分工联系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运行协调机制。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对新型工业化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各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的交办、督办。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要根据职能职责和本地实际,制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工作措施。

2.严格考核激励。调整优化新型工业化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两型”发展,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抓新型工业化的绩效纳入考察领导干部个人和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各级各部门的绩效评估中增加新型工业化指标的权重。加大工业领域干部使用力度,注重从大中型企业、省直有关部门、相关高等院校中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爱工业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

3.加大投入力度。省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产学研专项资金等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新型工业化项目,支持重点产业、产业集群、园区、企业发展。根据财政增长情况适当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完善新型工业化等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重点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保障要素供应。省内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产业链融资、供应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提高工业企业的贷款可得性。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工业企业到新三板、省股权交易所挂牌融资和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再担保业务,建立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加强企业家队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培育产业领军人物和领军团队。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对拥有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的留学人员来湖南进行成果转化、创办企业,经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扶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优先保障“转方式、调结构”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大闲置用地清理力度,提升工业用地保障能力。进一步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能源通道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切实增强能源供应和保障能力。

5.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市场活动监管。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大市场引导力度,出台促进本省重点优势产品销售的意见,定期发布湖南省重点优势产品目录。开展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鼓励社会各界监督涉企行政管理、执法及有偿服务行为。各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要设立和公开企业负担举报投诉电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介全省新型工业化的成果。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言献策。进一步营造氛围,宣传鼓励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科技人员、经营团队以及其他有功人员。

第四篇: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决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水利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史上的纲领性文件。我省是水利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治水兴湘,全省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水情仍然是我省重要省情,水患仍然是我省心腹大患,季节性缺水和局部水质差仍然是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省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我省是全国水利改革试点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宣传、坚决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一、水利改革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促进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措施。大力推进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不断深化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

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五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长沙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其他地级城市防洪标准达到或超过50年一遇,洞庭湖区重点堤垸、县城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洞庭湖区蓄洪堤垸、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和重要集镇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全面完成全省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建成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全面完成城镇供水设施提质改造,解决城镇人口和2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抗旱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满足特大干旱时人畜饮水需求;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36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2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0%;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5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1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8%;基本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体系;水利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工程运行信息管理体系、水利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和水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加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水利建设重点

1.加快洞庭湖治理。提高洞庭湖区综合防洪排涝能力,解决洞庭湖区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生态问题。重点加强洞庭湖区重要堤垸堤防加固、重要内湖和撇洪河整治及蓄滞洪区达标建设,全面完成《洞庭湖区治理近期实施方案》任务;加大四口河系整治力度,建设平原水库,疏浚垸内湖泊和沟渠,加快实施松滋口建闸等工程,构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新建一批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不断完善湖区灌排体系;加强洞庭湖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2.全面完成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2013年前,完成国家规划内重点小Ⅰ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新出险及存在遗留问题的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5年前,全面完成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2020年前,全面完成中小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立全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与运行管理系统,2015年前覆盖全部大中型水库,2020年前覆盖全省所有重点小型水库。

3.加快四水流域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防洪规划,加快湘、资、沅、澧四水防洪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涔天河、金塘冲、宜冲桥、犬木塘等一批流域控制性防洪枢纽工程建设,加强防洪控制性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湘、资、沅、澧四水流域防洪体系。

4.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快列入国家规划的330条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加快山洪地质灾害避让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山洪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5.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抓好现有37个重点县规模集约建设的同时,争取新增一批重点县列入国家规划。抓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支持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开展骨干山平塘清淤扩容和沟渠疏浚。完成洞庭湖区千万亩基本农田田间水利设施配套改造。

6.全面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2012年前,解决列入国家原有规划的4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国家新增规划的1525万农村居民和20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力争2013年前基本实现乡乡(镇镇)通自来水,2015年前8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2020年前村村通自来水。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加强对水源和出厂水水质保护与监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和供水用电实行优惠政策,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实施城镇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

7.加强水生态保护建设。大力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8.加强农村水电建设。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和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加大农村水电监管力度,全面推进农村水电安全分类管理及年检工作。

9.加快水文气象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快水利信息监测站网建设,建设覆盖全省的水利信息采集监测网络,建立涵盖各类水利工程特征数据、业务报表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及自然空间地理等数据中心。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设涉水事务网上办理电子窗口和一站式协

同办公平台。

10.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完善水利科技运行机制,提高水利科技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推广转化一批具有重大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批水利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强水利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省级水利科研试验基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从同级财政相关水利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水利科教建设。

四、建立稳定多元和持续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

1.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的投入,投入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各级财政要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使用,逐年增加投资规模。2011年起,各级财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延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期限,进一步拓宽来源渠道,扩大收入规模,确保基金全部用于水利建设和工程管理维护。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拓宽征收范围。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各级财政、水利、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规费筹集、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水利规费依法征收并有效利用。

2.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

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可采用项目法人承贷、财政贴息等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积极争取条件成熟的水利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3.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符合条件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各级水利投融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鼓励通过收购、兼并、产权置换等方式盘活、重组水利资产。采取自然人参股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协作、连片推进”的要求,统筹协调各类涉水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规范奖补程序,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各级财政要在预算中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完善农村水电增值税和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政策。对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以下(含5万千瓦),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小型水力发电单位,可选择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实行“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

五、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并尽快实施湘、资、沅、澧四水以及洞庭湖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城市规

划区地下水开采量,维持地下水合理水位。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试点。

2.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修改完善《湖南省用水定额》。逐步实现对取用水的实时监控,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实行重点监控。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管理。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3.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修改完善《湖南省水功能区划》,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和水质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完善饮用水水源安全应急机制。加快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六、加快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1.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水务统一管理体系。加快实施湘江流域管理,逐步推进资水、沅水、澧水流域和洞庭湖管理。推行农业水价、水利工程非农业水价以及工业和服务业水价改革。逐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

2.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建设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建设,加快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采用代建制管理,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面完成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性、定编、定员和人员分流的基础上,落实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投入的长效机制。

3.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位,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七、加强组织领导

1.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水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认真执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各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大力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地方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

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加强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完善全省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3.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队伍素质,切实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大力加强水利科研勘测设计、水文水资源和水利教育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水利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加强水利教育培训工作,定期对水利干部职工进行综合培训和专业培训,培育一支高素质水利行政管理和技术干部队伍。

下载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