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意见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意见
(黔党发„2012‟1号 2012年1月10日)
2011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着力推进“三化同步”,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2012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扣“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总目标,抓住“一个核心、六个重点”,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强化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提高素质、深化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中,着力推进“三化同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10年时间根本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让农民种上高产田、走上平坦路、用上便宜电、喝上干净水、烧上新燃料、搭上信息桥、住上整洁院。大规模大面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经比例由60∶40向40∶60转变,切实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稳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缩小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逐步缩小我省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农村人口学有所教、劳有所
3.目标任务。到2015年,在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安全农产品生产与标准化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贮运、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一批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和应用一批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明显支撑作用的科技成果,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队伍和适应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要求的知识型农民。主要动植物良种及先进种养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产地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注重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收集农作物优异种质基因源,开展鉴定与评价研究,通过优异种质进行基因源分析,建立核心群体。研究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抗旱耐瘠、抗病、抗冻等研究,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加强动植物育种研究,确保每个重点产业都有1个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良种扩繁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摸清土地、水、气候资源配臵的基础上,以综合配套技术为核心,重点突破超高产生产技术,加强大面积丰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实现均衡增产。在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配方施肥技术、蔬菜栽培种植模式、畜禽水产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油菜籽冷榨制油、重金属快速检测、中小型多功能农机具研究、有机循环农业、精准农业、节能降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一批实用技术成果,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问题。
2.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完善现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园区的基础上,新建特色作物生理生化、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组建核桃研究所,新建茶叶、酒用原料、核桃、特色杂粮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
机构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提高服务效能。采取调整一批、培训一批、新进一批人员的办法,配臵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的农技推广服务人员。采取招聘特岗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等办法,解决目前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不足问题。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确保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职能有效履行。改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实施信息进村惠农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2.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技人员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成果和技术入股、带资入股、利润提成等形式,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拓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辅导基地农户、聘请社会技术力量到农业合作社兼职等渠道,强化、搞活、提高农技推广能力。认真组织实施“三百工程”、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等,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为主体的科研推广运行机制。
3.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和鼓励农技人员和其他社会组织,兴办种苗繁育公司、植保服务队、农机服务组织、农经网信息服务组织、农资连锁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经营性农技服务实体。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完善村
推广队伍,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培训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训高效种养实用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主导品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农业政策法规等,中央和省级培训经费由省财政根据年度农技人员培训任务在预算编制环节统筹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农技服务人员业务培训。鼓励和支持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学历提高培训,对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给予全额学费补助,所需经费由本部门(单位)在部门预算中统筹解决。
3.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开展系统化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培训提质增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村干部、农村党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头企业经营人员、专业大户培训,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大力培养农村植保员、防疫员、信息员、泥水工、沼气工等,培育职业农民,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拥有现代生产管理知识、在农村各领域中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实用人才和拔尖人才队伍。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并给予生活补助。围绕“百万农民工、青年、妇女创业就业工程”开展就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作用,逐步形成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放到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臵,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农技推广机构运行经费保障能力。从2012年起,提高省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比重或固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
接费用扣除设备购臵费后的5%作为绩效支出。对携带农业科技成果创办企业的,各级风险投资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要给予优先支持,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等方式,保护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收益,解除科技创业人员后顾之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奖励补助力度。全面落实农业科技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奖励工作,每三年对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按照社会需求征题、产业部门命题、科研集成攻关、成果物化转化、市场用户评价的方法,把解决实际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建立公益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认定、市场化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探索建立重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前后公示制度,对重大公益性、突破性、受农民欢迎的科技成果实行奖补。逐步探索建立农业优良新品种、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后补助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后补助。
6.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农业科技企业、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申请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对发明专利的申请费、审查费和代理费给予资助,对涉农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单位按规定给予补助,对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加强区域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鼓励注册使用农产品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识,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跟踪研究国际标准和本省农产品主要出口贸易国的技术壁垒,鼓励农业企业和行业组织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加强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建立健全针对农业科技的知识产权援助机制,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帮助企业在知
第二篇: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新政[2009]9号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各工作站、行政村、镇机关各办公室(分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2009]1号文件精神和省、杭州市、富阳市关于“三农”工作扶持政策意见,结合《富阳市新登副城总体规划》确定的“北农、中工、南闲”的发展定位,为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调动和激励农民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镇政府研究决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继续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
积极鼓励农户利用低丘缓坡、旱地连片种植经济林、用材林、毛竹林和其他名优特新品种,对当年连片种植规模10亩以上(验收以构图为准),每亩给予补助150元。
大力扶持湘主、湘溪片的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毛竹、食用竹等产业发展。对湘主、湘溪片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镇政府
- 1 -
将另行制订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二、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引导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当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符合发展规划,有固定经营场所,经营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符合环保要求,台账健全,并且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能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和特色,具有较好知名度和相当影响力,达到省、杭州市、富阳市级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家乐)特色村、示范园、点的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
三、积极支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兴办,提高我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对首次获得富阳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1万元;对首次获得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1万元;对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奖励3万元。
四、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
畜牧业是我镇重要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把畜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积极鼓励支持投资发展畜牧业生产。对当年发展畜牧业生产投资100万元以上,当年产出200万元以上给予补助1万元。
五、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前提下,专业合作社必须持有法人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具有标准办公场地、规范化财务核算、健全的章程和管理制度、较好的技术培训服务,且运行程序规范、公开、公正,带动农户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每年评选产生优秀专业合作社5家,每家给予奖励3000元,并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给予表彰。
六、积极培植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对具有较大规模,在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园,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推广等方面,对本地产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设施农业给予大力扶持。
七、有关说明
1、凡符合以上各项扶持政策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在项目实施前向镇经济发展办(农业)填报书面申报表,并经同意实施后享受扶助政策。镇纪委、镇财政分局和经济发展办(农业)组织统一验收并公示,报镇政府审定后由镇财政拨付补助奖励资金。
2、本扶持政策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时间暂定一年。本政策意见由镇经济发展(农业)办公室负责解释。
新登镇人民政府
2009年2月21
日
主题词: 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意见
———————————————————————————————— 抄报: 市委办、市府办、市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 新登镇党委政府办公室2009年2月21日印发 ————————————————————————————————
200份)
(共印
第三篇: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
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2008年2月21日)
今年,中央和省委对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新的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全面科学判断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收入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8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三大目标,努力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8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完成农业增加值35.63亿元,增长6%;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48.8亿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3元,增长8%;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增长7.8%。
一、突出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治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努力破解农业基础薄弱的瓶颈制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1、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政策机遇,认真实施好巴家嘴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力以赴抓好全市10大万亩灌区和15个千亩灌区的续建和节水改造工程,积极争取扬黄人饮续建工程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并开工建设,切实增强我市农业发展后劲。继续实施好环县南部人饮工程集雨场窖建设,加快南小河沟调蓄水库、庆城西川人饮工程和华池县城调水工程等三个油区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加大油区水污染防治和饮水水源地保护力度,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力争把我市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组织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年内解决11.13万人的安全饮水。发展节水灌溉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
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控制农村基本农田,坚持搞好梯田建设。继续实施沃土工程,支持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改善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地力。全年新修梯田11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8万亩。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退耕还林、坝系工程、蒲河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快绿色和谐家园建设步伐。以市树楸树为主要品种,以村庄周围和村庄道路两旁为主要片带,合理规划,大力栽植,搞好村庄和道路绿化。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董志塬治理保护工程等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项目。完成流域治理400平方公里,天然林保护管护面积713.3万亩,公益林管护补植387.6万亩,针叶树造林5万亩。
4、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抢抓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政策机遇,采取政府以奖代补、群众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以油路通乡镇、砂石路通村组为目标,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新开工建设8条185公里通乡油路、196条2000公里通村公路,建成农村乡镇客运站10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30个。
5、加快推进农电建设步伐。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争取全市农网完善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农网入户工程步伐,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农村用电保障。
6、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积极组织实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工程。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争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全年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以上。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1、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各县区自然资源禀赋特点,按照“南果北草、南牛北羊、山区草畜、塬区苹果、川区瓜菜、全市劳务”的思路,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布局。在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加快以草畜、苹果、瓜菜为主的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开发步伐,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基地规模,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业的层次和规模。全年新增优质苹果30万亩,种植紫花苜蓿110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76万头,肉绒羊饲养量稳定在200万只以上,种植瓜菜95万亩。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用品牌理念经营农业,围绕白瓜籽、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创汇,放手放胆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启动更多的民间资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十强百户”工程,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使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行列。新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户。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完善苹果、瓜菜、肉牛、粮食等10大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力争使3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组织加工和销售。加快形成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建设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制定和完善苹果、白瓜籽、中药材、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积极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大户率先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实行绿色农产品认证市级财政奖励制度,加快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进程。全年新认证绿色农产品8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5个。加快市县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建设步伐,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4、着力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一体两翼”为重点,继续做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化辐射带动、劳动力培训输转等工作。认真实施好53个整村推进项目,解决2.97万绝对贫困人口和4.29万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积极实施农村边远山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年内搬迁6500人。
5、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思路,坚持从科技、就业和创业三个层次,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规模,打造劳务品牌,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松散型向技能型、有组织型转变。全年输出劳务3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1亿元以上。
三、加大试点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长远规划、试点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把全面推进与试点示范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的关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载体,以省、市20个试点村建设为重点,突出产业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探索路子。
2、扎实推进面上新农村建设。把试点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分类指导,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同时,整体推进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正宁、西峰等县区,要进一步加快步伐,提高标准,力争创造更多的鲜活经验。条件相对较差的北部干旱山区,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牢,把工作靠实,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3、加强新村规划和建设工作。以新村规划为龙头,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产业开发和基础建设为两翼,以村部、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保障,制定规划,建设新村。突出抓好新农村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省市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总体发展规划,完成20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积极妥善的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用地落实工作。
4、扎实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按照规划,以公路沿线、县城、乡镇驻地行政村为重点,积极开展以“三改三清四化五通”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加快改圈、改厕、改厨步伐;清垃圾、清污水、清废旧建筑;在乡村进行绿化、道路实行硬化、安装路灯亮化,实行生活区与养殖区、工业区三分离,做到环境整洁化;加快农村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步伐。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传统村庄变为现代文明生活的新社区。
四、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必须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培育科技适用人才和农民技术人才,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1、加快推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坚持把推进节水农业发展作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提升传统农业档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微灌、滴灌和精细地面灌溉,普及土壤深松、节水精播、覆盖保墒、抗旱保水等生物和农艺综合节水技术。按照“修梯田、建水窖、兴科技、铺地膜、调结构”的发展思路,把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作为促进全市干旱山区农业发展的革命性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强化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播种面积。全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0万亩。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转化步伐,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集成配套栽培技术,积极开展苹果套袋、牛羊改良、冻精受配、保护性耕作等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力度。开发以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和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加快科技入户工程步伐。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程度,加大推广先进适用、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和实用技术力度,推广新型农机具400台(套)。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加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治力度。新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40个,新建设施瓜菜1万亩。
3、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职中等师资优势,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民培训“百千万”工程,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全年完成农民科技培训25.24万人(次)。
4、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新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加强粮食、“菜篮子”产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金农”、“三电合一”和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建立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互联中心。充分发挥气象手机短信、“12121”自动答询天气电话等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作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工作,提高灾情预测、预报和预防能力。
五、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坚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在普遍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达到小学生全年500元,初中生全年750元。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农村中、小学生人均经费分别达到375元、240元,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由每平方米400元提高到500元。新改扩建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0万平方米,改造项目学校200所。选派和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交流任教,对到乡镇中小学任教的省属高校师范本科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继续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努力实现农民合作医疗补助翻一番的目标。优先在农村落实扩大免费预防接种范围的政策,加快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力度,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全年新建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个村卫生室,改造3所县医院、33所乡镇卫生院。
3、加强农村和谐文化体系建设。以乡村文化建设为重点,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2131”、群众文化活动等“八大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年内完成2481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成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0个“农家书屋”,完成130个村的篮球场建设任务。积极实施全民健身“四个一”工程(即一市一个体育馆、一县一个体育健身中心、一乡一个文体活动站、一村一个篮球场)。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加大农村低保资金投入,将低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元,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养老补贴制度,着力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5、加大农村计划生育扶助力度。积极探索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出生缺陷干预”计划。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成2个县、30个乡镇计生服务所。
六、深化农村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深化农村改革是加强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源泉。要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活力。
1、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搞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合理流转试点工作,逐步探索土地向种粮大户、养殖能手、规模经营大户流转机制。加强农村村庄规划编制力度,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逐步实行集中规划建设居民点,严格控制在基本农田内滥建乱建现象。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坚决防止和纠正强迫农民流转、通过流转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等现象发生。
2、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继续深化县乡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增强基层财政实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新机制,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
3、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加快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快制定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推行村务公开。
4、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区分性质、分类处置”的要求,积极做好乡村债务的化解工作,妥善处置乡村债务。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化解试点工作,市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化解公益性债务予以支持。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
七、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按照公共财政均等化的要求,引导生产要素和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财政支出切实向“三农”倾斜,不断加大支农强农惠农力度。
1、全面贯彻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个明显高于”、“三个调整”、“三个继续加大”、“三个提高”和“三个大幅度”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的倾斜力度。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要认真研究抓住国家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遇,认真编制项目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今年市上安排农业专项建设投入2500万元,主要用于优势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落实老区贴息资金1000万元,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各县区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配套资金支持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2、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要把加强支农资金的整合作为破解“三农”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集聚效益。资金整合的关键在县区。各县区要积极探索涉农资金整合的有效形式,发挥涉农资金的最大效应。
3、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工作的力度,发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作用。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继续做好国家调整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大力扶持兴办村镇银行。探索建立政策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继续推行和完善“干部职工担保、农户贷款,发展优势产业”工作。
八、加强领导,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长期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把握新时期新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注意研究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认真履行领导责任,把抓特色、强基础、保供给、促增收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把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原原本本落实到基层、到农户。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对农业的认识,增加对农村的了解,增进对农民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向前推进。
2、完善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始终把解决“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健全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等方面,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工作综合部
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和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发展。
3、突出抓点示范。突出重点,抓点带面是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工作中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抓典型,促一般,抓重点,促全面。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政策扶持、项目支撑,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设施瓜菜、苹果栽植、畜牧养殖、全膜玉米种植等10大类200个农村经济示范点建设,同时实施好优质苹果“千百十”科技示范工程。通过抓点示范,典型带动,推动整体工作提升水平。
4、开展社会帮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坚持政策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帮扶、实惠到户的原则,围绕贫困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深入扎实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三联三帮三增”活动,形成全社会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5、强化督查考核。各级党委、政府要细化目标,实化任务,强化措施,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和基本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健全完善督查考核工作机制,特别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示范点和新农村建设等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既要开展经常性的跟踪督查,又要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四篇: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2010年7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全省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部署,现就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省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加快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水平低,就难以实现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29.9%。但总的来看,我省城镇化仍很滞后,低于全国水平16.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例低,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综合实力弱,基础设施差,城镇管理亟待加强。城镇化水平低,已经严重制约我省实现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资源的集约使用和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结构的合理布局,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面临着诸多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特别是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明确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我省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我省城镇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我省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十分突出,不少人居住在深山区和石山区,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利于更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水平。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推动我省城镇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立足贵州山区省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抓好城镇建设规划、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城镇管理,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贵州山区绿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城镇人口较快增长,全省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到2015年力争达到37%,到2020年力争达到45%。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加快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明显、优势互补、辐射作用较强的城镇体系。城镇建设加快推进,人均道路面积2015年达到8平方米,2020年达到10平方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2015年达到30%,2020年达到35%。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城镇用水普及率2015年达到95%,2020年达到100%;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2015年达到80%,2020年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2015年达到20%以上,2020年达到30%以上;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5年达到80%,2020年达到90%以上。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平方米,2020年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条件较大改善,2020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管理明显加强,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三)基本原则。一是统筹兼顾。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来谋划和推进城镇化,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和对内对外开放统筹,处理好重点发展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二是循序渐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突破口,按照因地制宜、路网引领、产业支撑、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思路,以城市路网建设带动城市规模扩大,以新区建设带动老城区发展。三是集约发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充分挖掘现有城镇用地潜力,加强对现有城区的优化和现有设施的充分利用,促进城镇从外延式扩大占地规模向内涵式合理利用土地转变。四是突出特色。根据城镇自身条件,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把城镇建筑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风格,防止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五是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城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各族人民群众,防止与民争利,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城镇化。
三、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一)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以黔中经济区为核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凯里、都匀为轴线,若干区域中心城市组团发展的山区特色城镇体系。黔中经济区,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公路约60公里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公路约120公里的辐射圈。六盘水市、黔西南州、毕节地区、铜仁地区要结合各地实际,以政府(行署)所在地为中心组团发展,带动形成区域城市集聚区。与此同时,以县城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良好的小城市、小城镇。
(二)强化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地位。按照500万人口远景目标,把贵阳市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及物流集散基地、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全力做强核心圈,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老城区、金阳新区、三桥马王庙区域、小河区域、东部新城、白云区域、新添片区等七大主城区建设。加快发展带动圈,把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平坝县、黔西县、织金县、惠水县、长顺县、贵定县、福泉市、瓮安县、龙里县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卫星城。逐步拓展辐射圈,以贵阳连接周边地区的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依托,建设1小时经济圈,增强黔中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推进遵义市、安顺市、都匀市、凯里市融入黔中经济区。遵义市要围绕中心城区200万人口远景目标,大力建设由汇川区、红花岗区、新蒲新区、南白城区构成的中心城区,加快乌江——三合——苟江、尚稽——团溪——西坪、新舟(机场)——虾子地区开发,努力建设黔川渝交界地区经济中心、国内外知名红色旅游文化城市和我国西部出海通道上的重要城市,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新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绿色产业基地。安顺市要加大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泛黄果树大旅游圈和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泛珠至东盟国际陆路大通道上远景100万人口重要城市。都匀市要按照“一体两翼”的原则,大力推进都匀经济开发区和甘塘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建设我省南部出海通道上具有布依、苗、水族等民族特色的远景100万人口旅游休闲明珠城市。凯里市要加快现有城区、三棵树片区及凯里经济开发区片区、下司片区建设,抓好凯里连接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台江县的半小时通道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旅游接待能力和苗侗文化特色鲜明的远景100万人口现代化生态城市。
(四)推进六盘水市、兴义市、毕节市、铜仁市结合各地实际组团发展。六盘水市要切实抓好国家循环经济区试点,加快中心城区“一城七片”规划建设,加快盘县红果城镇化步伐,依托城市周边工矿区形成一批卫星城镇,努力建成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和贵州西部100万人口中心城市、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重要增长极。黔西南州要以兴义市为中心,推进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组团发展,努力把兴义市建成我省西南部远景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和黔桂滇三省交界的物流中心、文化生态旅游中心。毕节地区要深入推进试验区改革发展,以毕节市为中心,加快与大方县同城发展,逐步形成我国南方新型能源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旅游业基地,努力建设黔川滇三省结合部远景100万人口区域经济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铜仁地区要以铜仁市为中心,围绕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和玉铜松生态工业产业带组团发展,加快谢桥新区、川硐(大兴)新区建设,努力建成我省东北部远景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黔渝湘鄂边区商贸集散地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五)大力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力发展仁怀市、赤水市、福泉市和一批经济强县县城,加快新区建设,尽快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依托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在经济基础较强、地理条件较好、区位优势突出的地方重点发展一批中小城市。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对61个全国重点镇和100个省重点镇实施扩权强镇,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建筑物)、传统老城和特色村落原生性的前提下,搞好规划和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
(一)加快城镇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导向性,指导城镇建设有序开展。2011年以前,编制完成《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和《贵州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专项规划》。按照与相关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城镇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原则,2011年以前做好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尽快完善城市、县城总体规划,每年编制完成50个县城以外建制镇(乡)规划和100个村庄规划。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市近期建设地区详细规划覆盖率到2012年达100%,县城近期建设地区详细规划覆盖率2015年达100%。加快完成一批重要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增强各类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按照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类规划相互衔接的原则,统筹协调好各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要与“十二五”各级总体规划衔接,与“十二五”各级各类专项规划相协调。加强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确保在发展方向、布局、规模、开发管理上相协调。城镇交通、信息、能源、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规划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专项规划之间也要相互衔接,做到协调、有序发展。
(三)加强规划管理。理顺省、市、县三级在城镇空间管制上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建设(规划)、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定期协调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规划编制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监督和督察制度,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划拨、出让和开发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范城镇规划信息发布制度,城镇重要地段、重要建筑的规划设计,实行公开的方案竞选并广泛听取社会意见。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为全省城乡规划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五、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编制实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为契机,加快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超高产示范工程、粮油产业化工程等重点项目,优化品种结构,普及良种良法,强化科技支撑,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继续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示范带。加快发展农产品、畜产品、中药材等加工业,推进农村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建成一批集现代农业经营展示、农业劳作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各类开发区扩区调位,大力发展煤炭、电力、烟酒、化工、冶金等重点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中药、特色食品、旅游商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立足我省经济长远发展,着眼形成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生物育种、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链、集聚区和产业基地。
(三)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围绕建设泛珠至东盟国际旅游大通道,抓好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旅游服务设施项目、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和旅游娱乐项目建设。遵循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突出地域化与个性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和会展等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农业服务、交通运输、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大中城市要大力发展特色街区、商务楼宇和服务经济,努力建设一批具有产品特色、经营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商业街区,形成服务业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紧密结合的重点商务区。
(四)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坚持“责权统一、重心下移”的原则,加快强县扩权改革,赋予县级党委和政府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权。把发展县域经济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依托县城、重点小城镇和各类开发区、大企业,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基地、贸易集散地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一)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加快建设快速铁路体系和高速公路体系,增加城市之间的连接通道。贵阳市要加快推进“一环、一射、两联线”市域快速铁路网和轻轨、“一横、一纵、一环”路网主骨架和“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骨干路网系统建设,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市道路网。遵义市要加快推进“双环十射”骨架道路网规划和遵龙快线、东联快线、机场快线——新南快线和高新快线、忠南快线、龙南路“三纵三横”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完善市区路网。六盘水市、安顺市的中心城区和都匀市、凯里市、兴义市、毕节市、铜仁市等城市及有条件的县城,也要把路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加快城市环线和城区道路建设,以城市路网建设带动城市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二)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系统化、网络化、立体化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加强供水设施、节水系统和水源工程建设,确保每个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有一座中型以上水库或几座重点小型水库,确保每个乡镇有一个以上小型水源供水工程,切实满足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农村延伸,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乡乡通公交。提高城镇燃气普及率和供应保障率,完善供电网络和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现代远程教育、人口管理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加强地下管网建设,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鼓励建设地下公共管沟,完善防洪、排涝、人防、防震减灾和公共消防等设施。
(三)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突出自然环境特色,鼓励创建生态示范城市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示范县,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保护好城镇饮用水源地和城镇中现有的河流、水塘湿地,严禁破坏自然的开山、毁山、毁林行为。实行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和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到2011年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一县一场”,建成一批重点建制镇、工矿区、旅游景区生产生活垃圾填埋场。加强农贸市场和公共厕所建设。加大机动车尾气、饮食油烟、建筑扬尘和噪声等综合整治力度,到2015年全省县城以上城镇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00天。
(四)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城镇发展需要,扩建一批、新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确保长期居住在本区域的所有适龄儿童都有学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到2012年创建60所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在贵阳市花溪区集中帮助省属高校搬迁扩建,其他城市也可以集中建设高校集聚区。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心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和家政服务,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统筹规划和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场)、文化广场、城镇绿地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五)加快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解决住房困难问题。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租赁等方式筹集廉租住房房源,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有效整合资源,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异地移民搬迁,搞好50户以上村寨内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我省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中心镇落户条件,简化手续,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鼓励各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凡本省籍农业人口在城镇有相对固定工作和相对固定住所半年以上的,凡本省籍农业人口投靠居住在城镇非农业户口亲属的,凡本省籍农业人口退役军人有相对固定工作和相对固定住所的,凡农业人口符合相关户籍政策规定的,都可以按规定办理城镇非农业常住户口。对于在我省城镇经商、创业和从业人员及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实行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与当地城镇户籍人口享有同等待遇。引导移民到城镇安置。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妥善处理其在农村享有的各项政策。
(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可以依法成立城建投资公司,足额注入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通过引进民间投资等市场化途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结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城镇土地资产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可授权城建投资公司经营,统筹运作,滚动增值。积极争取金融组织贷款,采取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增资扩股、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标准,推进形成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价格机制。
(三)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力,加大城镇闲置国有建设用地收回力度,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探索城镇附近工矿废弃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的途径。探索实行进城农村家庭原有住房按一定标准置换经济适用住房,其在农村的宅基地和节余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转换成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给迁入地使用。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办法,激活城郊集体建设用地市场。
(四)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毕节地区、铜仁地区撤地建市。加快撤县(市)建区和撤县(特区)建市工作,重点推进贵阳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和遵义市遵义县、六盘水市水城县、安顺市平坝县撤县(市)建区工作。有序推进撤乡建镇和县城所在地镇改办事处,每年有计划地支持一批新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按照设区、县的城市管理权限理顺自治州管理体制,赋予自治地区在城镇规划建设、土地资源管理等方面更多的自治权利。
八、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一)理顺城镇管理体制。明确城镇各级各部门管理的职责与职权,发挥市(州、地)一级在事关全局的城市规划、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思路,积极调动街道、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积极性,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加强社区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社会网络体系,把城镇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加强城镇建设管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规划、设计和施工的监管。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的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机制,严格规范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落实监管责任。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镇旧住宅区和背街小巷整治改造。
(三)提高城镇综合运行效率。树立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深入推进“整脏治乱”,全面提高城镇土地、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等管理水平。健全城镇应急预警管理机制,加强城镇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快速处理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
(四)增强城镇文化内涵。加强城镇文化建设,提升城镇文化品位,使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加强相关立法和行政管理力度,加强革命文物和党史遗址保护,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协调解决好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集市、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和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九、形成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合力
(一)强化对城镇化的组织领导。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好。省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城镇规划实施、区划调整、交通建设、人口流动、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城镇化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每年从公共财政预算和城镇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经费,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各市(州、地)要确定一批城镇化试点县市和乡镇,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积极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推进城镇化工作水平。大力培养和引进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积极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省形成关注城镇化、支持城镇化和参与城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完善城镇化统计调查体系。加强对城镇化的动态监测,及时评估相关政策措施的效用,以便有效调整、修正推进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建设(规划)、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建立与城镇化相关的统计制度,完善指标体系,将城镇化的相关指标,逐年纳入统计报表。加强相关统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做到指标全面、数据可靠。
(三)建立考核机制。把加快推进城镇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按、按职责、按行业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市(州、地)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不定期听取本地区城镇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落实推进举措。建立完善城镇化工作的督查考核制度,抓紧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标评价体系,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在2010年12月31日前制定实施意见。
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
2011-02-15 网友评论0条 点击查看
城镇化是指人口和经济资源向城镇转移,城镇不断扩大的过程。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末,贵州城镇化姗姗来迟,城镇人口少、规模小、基础差、实力弱等问题十分突出。至今,贵州城镇化率仅为30%,低于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在全国处于最低水平。城镇化发展滞后,导致了贵州农村农业人口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协调、经济发展缓慢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新时期,贵州吹响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进军号角,重点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提上了贵州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
一、城镇化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会产生重大作用。
第一,城镇化有利于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贵州落后的主要症状在农村,农村落后的主要原因在城镇,解决农村落后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城镇。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早已做出了二元经济的消解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经济发展的结论。目前,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仍相当落后,在贵州4000万总人口中,有2800万人口沉淀在农村。2009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在全省GDP中比重仅为14%,而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的比重则高达71%,这充分反映了贵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落后程度。因此,将农村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是目前快速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其重要的作用表现为:一是解决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有助于提高现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且,输出的劳动力还会将收入的一大部分反哺农村,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二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不同程度地会增长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返回家乡的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当地发展经济和带头致富的能手,普遍提高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三是有利于减轻农村的生态压力。贵州土地资源有限,大量人口沉淀农村,为了生产和生活,必然乱开乱垦、乱砍滥伐,造成山林破坏、水土流失。因此,减少农村人口是保护农村生态的最简单办法。四是为贵州农村进一步开发和开放创造了条件。在转移的劳动者中,有一部分人通过勤劳致富,积累了资本并创办了企业,成为资本所有者或企业主,他们或是带来资本投资建设家乡,或是从家乡吸收资源和劳动力,对农村的开发和开放贡献力量。因此,在当前贵州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培训和引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意义重大。
第二,城镇化有利于贵州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过程。贵州产业结构虽然实现了三、二、一排序,但仍是低水平的排序,一产不活、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动人口大量向城镇集聚,必然增大城镇的消费,城镇的消费增加又必然拉动城镇的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因此,城镇化结果必然是工业和服务业大量集聚于城镇。同时,城镇化也是农村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大量人口在城镇的聚集,提出了对农产品更多的需求,并且,城镇的资本也会进入农村农业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和经营利润,进一步拉动了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
第三,城镇化有利于促进贵州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城镇化促进了消费、投资和出口,提高了社会的有效需求。经验证明,城镇经济效益总是大于农村经济效益。城镇人口的聚集性和密集度决定了城镇人均对土地等资源的占用低于农村,而城镇人均劳动生产率又高于农村,经济效率高是城镇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城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又带动了全省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城镇经济不断发展也提出了对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和可能,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社保、卫生、体育和休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而社会全面进步又进一步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形成贵州城镇化带动的整体效益。
二、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点和关键
贵州城镇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15年贵州城镇化率将近达到40%,从现在起,每年大约2个百分点,转移人口60至80万。贵州城镇化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需要城镇解决有关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社保、交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随着人口在城镇的迅速聚集,解决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问题提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成为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刻不容缓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第一,城镇规划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首要问题。实践证明,城镇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是实施这项系统工程的蓝图。制定城镇规划是政府管理城镇的首要任务,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引导性和强制性,要科学、民主、依法制定规划,坚决改变目前贵州城镇规划中主观、随意、短期、应急的现象。贵州城镇的多样性,要求城镇规划要因地制宜,充分顾及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区位特点、民族习俗、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出旅游景区型、工矿园区型、交通枢纽型、民族风格型、商贸集散型等各具特色的城镇。规划要努力彰显城镇的主旋律,提升城镇的竞争力,扩大城镇的吸引力。要塑造城镇形象、突出城镇风格、打造城镇品牌,改变过去城镇千城一面、万街雷同的呆板状态。要合理规划城镇的产业布局,精心策划城镇的工业园区、商贸园区、科技园区、文化园区、住宅园区,构建生产便利、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贵州城镇环境。
第二,城镇建设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点问题。城镇的建设要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实施,防止规划和建设相互脱节。要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镇正常运行的保障,尤其是直接影响民生的道路交通、信息通讯、输电输气、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城镇的公共环境的建设,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城镇居民正常生活的保证,要切实保护贵州城镇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要抓好城镇居民住房建设,城镇化会使住房需求量会大幅增长,要勇于探索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商品房、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转让二手房等多形式、多渠道地解决不断新增的住房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保证社会的和谐。随着贵州城镇化的提速,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贵州城镇建设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群众需求越来越多,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城镇建设正在成为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贵州城镇建设既要依靠政府,更要依靠市场。政府要宏观调控、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善于运用TOT、BOT等多种市场投资方式,解决城镇建设的投资难题。
第三,城镇管理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关键问题。城镇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目前贵州城镇的管理水平总体低下,不少城镇管理错位缺位。一是,城镇“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对内影响了城镇的正常秩序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对外影响了城镇的形象和招商引资。主管部门要努力提高对城镇的管理水平,严禁城镇内乱搭乱建;维持城镇内交通秩序;管理好城镇内环境卫生;规范商户摆摊设点经营行为,等等,维护好城镇的秩序和美观。既要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又要加大部门的执法力度,严格管理。使共创文明卫生城镇的目标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城镇和谐发展的安全网,是城镇居民生活的稳定器。要建立健全对城镇居民和城镇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重要保障体系,争取实现劳有所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城镇管理体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要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城镇社区管理包括改善社区环境、搞好社区服务、提升社区生活质量、培育社区居民素质、维护社区安全稳定等方面。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社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社区管理涉及城镇千家万户居民的切身利益,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其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具有公共性,需要政府财政支出和补贴;另一方面,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具有营利性,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经营和盈利。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充分考虑到政府扶持和市场运营两个方面。同时,要大力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城镇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要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居民创造优美、良好的社区生活条件和环境。
三、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整体布局及相互关系
贵州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要从实际出发推进城镇化,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要加强城镇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城市,以大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要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积极发展壮大中小城市。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小城镇。扩大城镇的聚集规模,努力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城镇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符合贵州省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到目前为止,贵州城镇数量已发展到700余座。其中1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座(贵阳市)、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座(遵义市)、20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7座(六盘水市、安顺市、都匀市、兴义市、凯里市、毕节市、铜仁市)、10至20万人口的小城市4座(清镇市、赤水市、仁怀市、福泉市),小城镇约700个。
第一,加快黔中城市带建设,发挥黔中经济区带动效应。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若干城市集群或组团构成了特定的经济区,经济区是按经济内在联系而不是行政区划构成的区域。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经验已充分证明,以城市群构成的经济区,聚合强化了城市功能和效应,形成对周边区域经济较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黔中经济区形成主要依托黔中城市带建设,黔中城市带是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至遵义、安顺、都匀和凯里等若干大中小城市群构建形成。黔中城市带建设将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黔中经济区的形成对外能加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的合作和联系,对内可带动贵州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二,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科学规划和构建大城市的布局,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新时期贵州发展大中城市,重点要努力发展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都匀、凯里、兴义、铜仁、毕节等区域中心城市,要科学规划区域中心城市的布局和结构,突出城市发展特色,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加大区域中心城市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城市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和竞争力。同时,加大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经济发展区域。
第三,努力壮大和发展小城市,充分发挥小城市连接城乡的桥梁作用。新时期贵州要努力发展一大批小城市,要重点发展有条件的县城。小城市一头连接着大中城市,接受着大中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等方面的辐射和拉动,另一头连接着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对小城镇和农村同样起着辐射和拉动的作用。要大力发展小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要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既可以大量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为大中城市提供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要努力扩大小城市的商品贸易市场,使小城市成为城乡商品的集散地,起着城乡经济的纽带作用,推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繁荣农村经济的作用。贵州小城镇的人口容量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小城镇是乡之头、城之尾。发展小城镇是推进贵州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贵州现阶段的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将大量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而贵州的农村人口比重大,靠现有的大中城市显然难以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相对而言,由于小城镇的土地价格比较低廉,各种居住和生活的条件要求不高,便于农村人口进入和定居。同时,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和加强建设,这也为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提供了就业机会。
发展小城镇是贵州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之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发展小城镇要同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要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要通过土地整合、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加大对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在小城镇中,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量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扩大农副产品的集市贸易,努力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大量吸收和转化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小城镇要成为中心城市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基地,并为中心城市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作者为省委党校副校长、经济学教授)
第五篇: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精)
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2009年4月14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黔党发〔2009〕1号精神,现就加快我市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2008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六盘水实际,克服了重大雪凝灾害的影响,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好成绩。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84.16万吨,同比增长2.43%,连续六年获得丰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5元,同比增长16.5%;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加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还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对农村发展的牵引力减弱;农民工返乡回流,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市场消费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而农产品价格上涨期望不大。要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全面分析把握形势,紧紧抓住阶段机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粮食生产滑坡,防止农民收入徘徊,防止农村发展减速,努力保持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9年“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总揽工作全局,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十字方针,着力加快发展“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提高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粮食总产量增长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7%,农业增加值增长6%,肉类总产量达到10.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8万人。
一、着力加快发展“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大种植,生产优势特色农产品。坚持以良种为龙头,以工程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发展粮食生产。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和10万亩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组装配套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提高作物单产。重视抓好秋冬种生产,加大冬闲田土开发力度,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374万亩以上,产量达到85.84万吨以上。马铃薯产业要取得新突破,完成种植面积180万亩,亩产量达1250公斤,总产量达225万吨,总产值达15.75亿元。销售马铃薯60万吨以上,商品率达26%以上。加强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建设200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完成30万亩蔬菜种植任务,亩产量达2000公斤以上,总产值达6 亿元,新增建设2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加快老茶园改造步伐,提高新茶园建设标准,主攻富硒特色,整合茶叶产品品牌,新增茶园面积1万亩。
尽快恢复市农科所(或组建市级马铃薯研究所,加快良种选育推广,力争组建市马铃薯组培中心,建成水城县马铃薯快繁中心,加大力度支持盘县马铃薯快繁中心搬迁工作。
发展大养殖,提高畜牧业比重。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牛羊,完成盘县、六枝优质肉猪基地,水城优质家禽基地,六枝、钟山良种猪推广和水城县良种禽推广项目建设,启动水城县冷坝优质肉牛规模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好六枝、盘县、水城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加强品种改良、饲草种植、疫病防治、规模养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大力推广良种、良舍、良料、良法综合配套技术,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良种畜(禽比重,提高工业饲料入户率和农作物秸秆的科技处理利用率,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新建牛改点26个,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建成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10个,年出栏商品肉牛50头的规模养殖场(小区10个。积极帮助农户发展畜牧养殖业,全市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130万头、38万头、22万只和500万羽,分别增长10%、7%、20%、和8%;出栏分别达100万头、6.8万头、10万只和523万羽,分别增长10%、12%、12%和10%。实现肉类总产量增长1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以上。
发展大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粮食、畜产品、马铃薯、生姜、辣椒、饮料、茶叶的精深加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监管力度,协助搞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信息咨询和资金信贷等工作,推动市级龙头企业达标升级。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协会,引导条件具备、实力雄厚的农民专业协会发展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农民经纪人,发挥他们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纽带作用。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申报注册工作,积极参加省内外的农产品展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水城县兴龙精淀粉有限公司的基地建设,年产马铃薯淀粉4500吨,加工鲜薯3.15万吨,产值2000万元。六盘水市中心机械化屠宰厂增加冷鲜肉分割销售,年屠宰生猪15万头,总产值2.5亿元。水城县奔牛食品有限公司屠宰肉牛5000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六盘水永恒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加工精米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加大对苦荞、中药材、茶叶、生姜、调味品、木材加工等生产企业的帮扶力度,力争产值均增长20%以上。
发展大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建立健全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和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认真执行“绿色通道”政策,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畅通。加强对现有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的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营造良好交易环境。建立主要农产品直接进入市中心城区的直销市场,研究对策重新启动双水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建成以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重点,以期货市场为方向的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建立农产品信息季度发布制度。实施现代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扶持供销系统建设以村级为单位的农资配送联锁经营网络。培育一批骨干流通龙头企业,2010年前发展省级
农产品流通企业1家。发展一批消费品、农资连锁经营店,2010年前完成改造和新建500家乡村消费品农家店、150家乡村农资农家店。扶持一批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企业,2010 年前,发展2个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企业,其食用农产品的销售比例达25%以上。建成一批标准化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化的大中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14个,其中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8个。建立一批配送中心,2009年改造和新建2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5个农资配送中心,消费品、农资产品连锁配送率达60%以上。建设3个以上特色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以芸豆、干姜、马铃薯、苦荞等产品为主,力争年出口额达100万美元以上。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兑现好中央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的政策,完善补贴办法。把增加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化肥淡储贴息资金落实到位。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予以直接补贴,财力较好的地方可安排适当资金购买家电赠送贫困农户。围绕发展“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对种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达到一定规模、且效益明显的种植大户予以奖励;对养殖出栏肉牛50头以上,猪500头以上,羊500只以上,家禽10000羽以上,且科技含量较高的养殖大户予以奖励;对销售达到500万元或利润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予以奖励。
推进农业机械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农具机补贴的机遇,把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在适宜地区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大机械化对畜牧生产、蔬菜和马铃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购机补贴额度,实施好烤烟、茶叶、马铃薯等生产机械化项目,及时足额兑现各级农机具购置补贴。完成机耕面积39万亩,机灌面积18 万亩,机械化育插秧面积0.2万亩,马铃薯机收面积0.5万亩。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农业适用技术普及培训,培训人员42万人次;立足产业发展,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训人员5000人,颁发“绿色证书”4500
名。开展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500人,其中:农民初级技工培训500人,普通农民工培训800人,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3200人。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5200人。开展农机操作手和农机干部培训10000人次。
促进农民工就业。内外联动,多措并举,最大限度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落实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农业内部的“容人之量”。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信息引导,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保护农民工权益,拓宽农业外部的“增收之道”。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尽量稳定本地工矿企业的就业岗位,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就业容量。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3000亩,配套小水池建设3470口。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基本口粮田13340亩,省级土地出让金建设基本农田500亩。实施烟水配套工
程7.7万亩,加强工程管护运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8万亩,其中中低产改造0.7万亩,小流域治理1.1万亩。抓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1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1.8平方公里,解决农村11万人的安全饮水困难。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认真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1.03万亩,实施石漠化治理51.88平方公里。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落实管护责任,认真查处各类森林违法案件。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以林业生态为主体,加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提升林业产业体系功能。
加快小城镇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小城镇发展,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在强化市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扩大红果、平寨等县城建设规模,加快柏果、响水、玉舍、郎岱、老鹰山等重点城镇建设步伐,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推进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进入小城镇就业服务,增强小城镇的产业辐射和人员集聚功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
严格保护和建设耕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先补后占,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证占补平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坚决制止占用良田好土建房行为。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通过施放石灰、种植绿肥、秸杆还田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作为重点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修建水池水窖10000口,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积极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大型灌区、双桥水库等重大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农网完善化工程建设,解决农村1237户无电农户的通电问题,提标扩容,全面落实城乡电网同网同价政策。抓住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公路投资的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客运站点、码头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增加通达里程,开工建设通乡油路200公里、通村公路500公里。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建成沼气池20000口。开展秸秆固化气化试点,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开展棚户区、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903户。
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提高投入强度,加大推进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惠民工
程。创建180个农家书屋,建设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放映农村电影1.3万场次,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和地域历史文化,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
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村“两基”成果,在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覆盖面。大力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远程教育,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实施送课下乡和送教下乡,开展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的帮教活动,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推进信息化管理。2009年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00元,参合率不低于95%,参合农民实际住院总补偿水平不低于45%。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疗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网络。
加强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巩固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网络建设,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倡导婚育新风,大力开展关爱女孩活动,逐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加大对流动人口和孕产妇的跟踪管理服务力度,提高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
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农户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三个基本”为目标,完善联系大城市对口帮扶、机关党建挂钩扶贫、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三种”方式,着力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三项”重点工作。按照国家新的贫困标准,做好农村贫困人口档案管理,加强扶贫政策体系调研。继续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48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8万人。
四、加快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
立足区域特点,凝聚力量重点突破。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立足县情、农情,因地制宜,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加大力度,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取得成效,率先突破。把六枝特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试点,把盘县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试点,把水城县作为产业化科技扶贫试点,把钟山区作为城市支持农村的试点。各地要研究对策,细化措施,取得实效,推动当地“三农”工作有新的起色。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制,加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践探索和总结,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上取得新突破。以11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为重点,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因地制宜、缺啥补啥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力度,为指导
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典型经验。各地要注重整合资金,优化产业布局,集中力量打造出一些 亮点,搞好典型示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 各项措施,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推进农 户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 提高集约化水平;推进集体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 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 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 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
模经营。引导农民 由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由单户经营向联户经营转变,由小规模生产向大户承包、能人 承包转变。因地制宜做好外出农户的土地流转工作,防止土地撂荒。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认真贯彻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建立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 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对涉农贷款定向给予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规范和 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发展的社会责任。坚持农业银 行为农服务的方向,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新建 32 个乡镇农村信用社经营网点。深化农村其他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完善各项后续配套政策。继续深 化农村综合改革,力争3年内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推广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 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改变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重建轻管现象,改革管理体制,实行“谁 使用、谁受益、谁管理”,探索“以水养水”路子,加强工程管护,保证长久效益。建立健 全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体制,县级财政要将县乡泥路和村公路的管养费用按 要求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五、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强化农村工作职责。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 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强化党委 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 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 进农村社会和谐的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和拓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落实基 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加强以村支书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整合资源,抓好村 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工作。加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力度,注重从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做好在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和 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城乡党 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严格目标考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 责任制度,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三农”目标考核工
作。市委督查室和市政 府督查室要加强对“三农”的专项督查。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办、市目标办牵头,完善考核 办法,将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层层建立责任制,兑现奖惩措施。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 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