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样本)入党介绍人意见&群众意见调查
入党介绍人发言
×××同志自提出入党申请以来,积极向党靠拢,政治思想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对党认识正确,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入党动机端正,学习勤奋刻苦,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并获奖,多次获得奖学金,但是在身体素质方面有待提高,希望能加强锻炼。用党章规定的标准全面衡量×××同志,我认为他已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愿介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介绍人:×××(第一介绍人)
同意第一介绍人意见。×××同志入党动机端正,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刻苦认真,成绩突出,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工作认真负责,并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活动。在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我认为×××同志已符合共产党员条件,我愿意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介绍人:×××(第二介绍人)
----------------------------群众意见调查
关于吸收×××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群众意见调查
×××同学在政治上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向上,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他积极要求进步,在学习上,……,生活中,…….×××同学为人正直、真诚,待人坦率、热情,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被调查的 名同学一致同意发展×××同学为中共预备党员。
调查人:×××、×××
第二篇:(样本)入党介绍人意见&群众意见调查
入党介绍人发言
×××同志自提出入党申请以来,积极向党靠拢,政治思想上
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对党认识正确,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入党动机端正,学习勤奋刻苦,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并获奖,多次获得奖学金,但是在身体素质方面有待提高,希望能加强锻炼。用党章规定的标准全面衡量×××同志,我认为他已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愿介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介绍人:×××(第一介绍人)
同意第一介绍人意见。×××同志入党动机端正,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刻苦认真,成绩突出,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工作认真负责,并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活动。在同学中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我认为×××同志已符合共产党员条件,我愿意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介绍人:×××(第二介绍人)
----------------------------群众意见调查
关于吸收×××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群众意见调查
×××同学在政治上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向上,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他积极要求进步,在学习上,……,生活中,…….×××同学为人正直、真诚,待人坦率、热情,与同学相处融
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被调查的名同学一致同意发展×××同学为中共预备党员。
调查人:×××、×××
第三篇:入党群众意见调查座谈会
关于接收***同志入党的群众调查意见
***: ***同学一贯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上进,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时时处处注意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学习十分刻苦,对工作、学习精益求精、实践能力较强,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为人正直,尊敬师长,善待同学,人际关系融洽。***:***同学为人随和,与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学习上很踏实,能静下心来钻研学问。在政治上要求上进,平时注意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该同学以其踏实的作风,勤奋好学的精神赢得了大家尊重与拥护。
***:***同志平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同学之间有良好人际关系,深得同学的喜欢和尊敬,在同学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同志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热爱群众和集体,生活朴实,一直向党组织靠拢,思想追求上进,乐于助人,与人和善,群众关系良好。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刻苦钻研,成绩卓著,深得同学和老师的夸奖。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身体锻炼,争取更大的成绩。
***:***同志在政治上自觉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当认识正确,入党动机端正,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也发挥了带头作用,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认真完成任务。
***: ***同学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做事踏实,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思想、工作、为人等各方面都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在政治上积极学习党的指示,并按照党的路线方针作为行动指南,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积极追求上进;相互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能够主动参加各项组织活动。
***:***同学学习认真,能吃苦耐劳,工作积极肯干,朴实忠厚。在生活上节俭相互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能坚持学习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希望他早日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一个党员应有的素质,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群众基础很好。平时积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他学习认真,肯于钻研,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同学诚实老实,待人忠厚,学习踏实,能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与班级各类活动,生活中热情诚恳,有理想,有抱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学习上认真刻苦,脚踏实地,思想觉悟高,乐于助人。
第四篇:入党群众意见调查总结 模版
给排水091班群众意见调查
廖敏:为人谦虚踏实,好静勿动,能体谅别人,做事能抓住重点。
思想上:因喜爱涉猎历史加之经常关注国事,看待事物有深度,不温不火,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方针,并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有所提高。
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严格,能坚持自我学习,对大学学习生活认识较深,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现正积极准备考验。
性格上:为人踏实内向,谦逊低调,积极好学。
生活上:比较少接触网游,喜爱涉猎历史佚事、古典诗词、军事时事,喜欢积极关注时事政治,并对时事动态,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独特且温和的态度。因性格叫温和,故谈话有选择性,比较注重话题质量,在双方有共同话题时,能畅所欲言,且观点丰富有内容,同时善于倾听,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为人处事态度温和,不骄不躁,待人接物,得体大方。但也认为须共事者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然而因性格偏内向加之同同学共同话题少,与同学接触偏少,自己亦认识并改进中。
刘涛:为人随和踏实,有上进心,待人真诚,学习较认真。
思想上:同样喜欢关注时事政治,了解社会新闻,有想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措施,积极要求自己,敦促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习上: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有积极规划,现积极准备考研,希望能从事设计院等相关部门工作。
生活上:大学期间担任乒乓球协会会长,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相关比赛,作为队长,曾率领团队多的“团体冠军”荣誉称号。认为兴趣是激励自己进步最好的老师,每周五进行乒乓球锻炼,健康体魄,文明精神。当然经常关注时事政治,并对一些舆论焦点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独特、温和的观点,不过激,处事有分寸。同样因性格内向,故同学接触偏少,但坦言已深刻意识到并正积极改进中。同时同学认为自省不够深刻,略显啰嗦。
第五篇:入党介绍人意见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知识细点
1.从词源学上看,不同语言的“教育”一词,都与(儿童)的培养有关。2.(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生产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重要的社会条件。
3.关于教育的起源,在西方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和(模仿起源说),苏 联教育界则坚持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际上,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 往)。
4.(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教育 就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5.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近代以后,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 与发展服务。
6.从形式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的过程。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8.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为(庠序)之学,其宗旨在于(明人伦)。
9.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礼、乐、射、御、书、数)。宋代以后,程朱 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定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包括(《大 学》、《中庸》、《论语》、《孟子》)。10.(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11.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 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
1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 科学。
13.(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 语》)中。他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和“有教无类”,重视启发教学和(因材 施教)。
14.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 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启发)一 词由此而来。
15.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的专著是(《学记》),它总结了 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 学为先)”、“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抑,(开而弗达)”等观点。16.苏格拉底主张(产婆术)。柏拉图认为人类要从“现实世界”走向“理 念世界”,非常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其代表作是(《理想国》)。亚里士多 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最早主张按照儿童 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其代表作是(《政治学》)。
17、(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每一个人”。
18、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的作品是(《爱弥儿》)。
19、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20、洛克提出(白板说)。他主张(绅士)教育。
2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他把教学理 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他 提出教育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强调(道德教育)是 教育的首要任务。
22、《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作品,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 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观点,主张“做中学”。
23、凯洛夫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
24、《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 年),《中国教育 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于(1993 年),《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 于(1998 年)。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知识细点
1、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发挥水平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具有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和文化功能)。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1986 年),《义务教育法》颁布。
4、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以电 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以电气化为 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而目前的信息革命 则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5、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舒尔茨),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存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6、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 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7、从形态上看,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文化的 诸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的地位。
8、现代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选 择来实现的。
9、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的特点是: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
10、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课 程活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知识细点
1、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在个体 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内发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美国的(格塞尔)。外铄论的 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
3、“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 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华生)的观点。
4、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多因素相互作用 论)。
5、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6、个体身心发展水平主要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的影响。
7、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8、(格塞尔)提出了个体身心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9、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 性)规范,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0、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11、(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知识细点
1、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 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的确定受(教育价值观)的支 配,也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需要相关。
2、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课程目标、教 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5、夸美纽斯主张造就(泛智)的人。
6、蔡元培提出“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 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的教育目的。7、1924 年,孙中山规定了“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的方针,按照这一方 针,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儿童个性)的发展。
8、日本把(个性发展)、(丰富的创造能力)列入21 世纪的教育目的。9、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知识细点
1、教育系统是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的要素。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 年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工作 视为(专业)。
4、教师专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5、教育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 发展。
6、能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 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
7、教师的语言首先是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是要求富有(感 情)、有感染力,再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
8、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 教育对象。
9、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权利)问题。
10、(1989 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精神是维护青 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 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11、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 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1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1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 人的隐私。”
14、(《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 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1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第六章课程
一、知识细点
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 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3、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学生身 心发展规律)。
4、(学科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 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
5、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七艺”)等,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学科课 程。
6、夸美纽斯最早提出要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7、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 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8、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
9、课程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
10、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 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
教材标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第七章教学理论
一、知识细点
1、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活动。
2、教学任务是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目标要求。
3、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 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4、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 知识的方式。
5、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 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6、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 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 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 等内容。
9、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0、合作学习提倡形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第八章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
一、知识细点
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 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 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 法。
5、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 导法。
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 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7、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
8、(夸美纽斯)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9、分组教学一般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种。
10、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是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 一项尝试,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
11、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
12、课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类,即根据教学的任务和(主要教学方法)来划分。
13、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 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14、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15、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主要表现在: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和检验教学效果。
16、教学评价根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7、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指 导性原则。第九章德育
一、知识细点
1、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3、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4、(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格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 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5、1988 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 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 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6、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与 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 特征。
7、(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 范的总和。
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与方法,进行施教 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9、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 的要素构成。
10、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 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1、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
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可以将其归纳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 之以恒、导之以行。
1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 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3、德育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国内社会开放,二是(向国际 社会开放)。
14、涂尔干的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论》一书中。
15、(“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 个性民主化,主张教学、教育过程应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上。
16、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 了集体)”的教育体系。
17、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因素。
18、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 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道德教育模式。
19、社会学习论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是(班杜拉)。20、社会学习论者研究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模仿学习、抗拒诱 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第十章学校班级活动与课外活动
一、知识细点
1、班级集体活动是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
2、(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 集体。
3、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标准是由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形成分工明确、(互 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
4、日常性班级活动有班级(晨会与班会)、值勤、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 活动。
5、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
6、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主要包括: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学生集体的 自我教育和(集体成员间的自我教育)。
7、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 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8、教学是学校实践活动中的主干部分,(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是它不 可或缺的两侧。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