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检测(八) 财政与税收 Word版含答案
课时检测
(八)财政与税收
一、选择题
1.国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以下对财政收支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所以,要争取更多的盈余 ③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属于收支平衡 ④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属于收支平衡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 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收支平衡,③④正确;财政赤字或财政盈余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赤字或财政盈余好或者不好,所以①②错误。故选B项。
2.2017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 306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9.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 48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教育支出15 346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 272亿元,增长1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 623亿元,增长18.2%。由此可见()①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②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④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题目中,2017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15 346亿元,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 272亿元,增长1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 623亿元,增长18.2%。由此可见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也表明了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故②④入选。①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③错误,合理的财政收入能够增加财政支出。故选C项。
3.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这说明()①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 ②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 ③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④财政收支要保持完全相等的最佳状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 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被闲置,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因此,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①当选;“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②当选;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③错误;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④错误。
4.2017年8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实施营改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也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已累计减税1.61万亿元,特别是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截至今年6月直接减税8 500多亿元,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表明我国()①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继续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③要给企业宽松的发展环境 ④财政收入将大幅度地下降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 实行减税计划,表明我国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①当选;确保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③当选;②不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结构性减税不会造成财政收入大幅度地下降,④说法错误。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该比例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举措()①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表明我国财政收支出现赤字 ③是财政保障民生的具体体现 ④必将减少国有企业利润收入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利润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①正确;“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财政保障民生的作用,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6.2017年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费率。接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对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作出了具体规定。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对这一政策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A.社保降费——减轻企业社保缴费压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B.社保降费——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扩大国家财政赤字
C.社保降费——提高职工当前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提高社会消费水平D.社保降费——减少职工保障待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解析:选A 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有利于减轻企业社保缴费压力,从而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有误。
7.2017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列措施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①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②扩大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③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④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一般来讲,涉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的都属于货币政策;涉及财政收支与税收改革的都属于财政政策;故①④属于货币政策,与题意不符,排除;②③属于财政政策,当选。
8.针对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随意增加收费,加重个体工商户创业成本的问题,有专家呼吁将“费”改“税”,这样可以减轻个体工商户的负担。这是因为()A.税收具有强制性
C.税收具有无偿性
B.税收具有固定性 D.税收金额比收费低
解析:选B 由于“费”与“税”相比具有不固定性,才出现了材料中的“随意增加收费”的现象,“费”改“税”可以减轻个体工商户的负担,B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A、C两项不符合题意。
9.在大规模减税降费基础上,国务院接连推出简化增值税率结构等4批减税降费政策,并在2017年6月7日再次加推取消小微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等新一批降费举措,从而使得全年企业减负规模超过1万亿元,力度之大罕见。“减税降费”将会()①导致个人福利待遇降低,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②减少财政收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③促进经济增长,激发大众创业的积极性 ④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释放经济内在活力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 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有利于促进其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大众创业的积极性,③④说法正确;失业保险调整未必导致个人福利待遇降低,①说法错误;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对小微企业调税不代表财政收入减少,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
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②说法错误。
10.2017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托底政策。财政政策既能托底经济增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 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实现转型 ③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④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公共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增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生产扩大——公共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C.②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①传导错误,因为财政支出增加是社会总需求增加,而不是社会总供给增加,故排除;③不符合题意,因为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虽然推导正确,但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故排除;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11.负所得税的做法是设定一个收入平均水平,然后根据每个家庭的收入差别,分别制定税收门限。当一个家庭收入超过平均水平就应该收取正所得税;而当一个家庭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时,就应该收取负所得税,即从政府那里获得补助。这一做法()①表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说明税法和税率应该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变通执行 ③启示负税要公平对待所有人,并保持低收入者进行自助的动力 ④证明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当一个家庭的收入低于平均水平时,就应该收取负所得税,即从政府那里获得补助”,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①正确;“根据每个家庭的收入差别,分别制定税收门限”体现了负税要公平对待所有人,并保持低收入者进行自助的动力,③正确;②不选,违反了税法的权威性;④不选,因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选B项。
12.某公司通过其控制的多家公司虚设贸易环节,逐步虚增二极管等商品的价格,并在此过程中将套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品名由CPU转换为二极管等商品,虚报出口价格。从税法的角度来讲,该公司的这种行为属于()A.偷税
C.骗税
B.欠税 D.抗税
解析:选C 本题材料中某公司通过“虚设贸易环节”“虚增二极管等商品的价格”“虚报出口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属于骗税,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S省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保障力度,增加财政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市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把保障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格外关注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残障人群等的基本生活保障。
材料二 2017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1)材料一中体现了财政支出的哪些形式?(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解答第(1)问时,要先找出材料中有哪几项财政支出,然后再把财政支出的形式同材料挂钩进行分析;解答第(2)问时,在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与财政的三大作用有效对接,分析时切忌观点材料“两张皮”。
答案:(1)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对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对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是社会保障支出。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大力支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就业、扶贫开发等体现了这一点。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这一点。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体现了这一点。
14.材料一 如图是“拉弗曲线”
材料二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税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如相继实施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
(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拉弗曲线”理论所描述的经济学道理。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上述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知识。第(1)问考查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可根据“拉弗曲线”的变化,具体分析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第(2)问属于“意义类”题目,可结合材料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分别说明其意义。
答案:(1)“拉弗曲线”揭示了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税收收入反而会减少。
(2)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同时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③对小微企业减税,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篇: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检测(二十一) 文化与社会 Word版含答案
课时检测(二十一)
文化与社会
一、选择题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 ②2017年7月,鼓浪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2017年8月14日,创意云南2017文化产业博览会圆满闭幕 ④2017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本题借助具体事件考查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③属于文化现象,均入选;①为政治现象,④为经济现象,均排除。
2.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常常发出前呼后应的呼喊。这些伴随着劳动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的呼喊,就是萌芽状态的民歌——劳动歌。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故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①与题意不符;②说法错误,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自觉形成的。
3.“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此时就会形成如下面的盖楼、刷屏:“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前排吃瓜”“吃瓜群众”。这表明()A.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
解析:选D 在论坛中,有人发帖讨论一个话题,后面就有一堆人围观,此时就会形成如下面的盖楼、刷屏……说明文化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故D项符合题意,入选;A、B两项说法与题意不符;C项说法错误,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4.2017年8月11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凭借中共六大会址修复项目,荣获“文化遗产修复及现代化使用”特别奖。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是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段特殊旅程。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这体现了()
①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并发展文化 ③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A.③④
C.①④
B.②③ D.①②
解析:选D 文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文物我们可以认识历史中的文化,说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并发展文化,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材料强调了文物对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作用,没有说明科技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④与题意不符。
5.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信息“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等,反映了文化是实践的产物,①正确;“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说明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②正确;③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6.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书法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中通过书法艺术作品表现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②③正确,选C项;①④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和表现,与材料主旨无关。
7.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在《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C.文化的包容性已经发展为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
解析:选D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经济发展程度,排除A项;一个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的社会反映该社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反之,一个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的社会反映这个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D项符合题意;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排除。
8.新常态下,杭州市围绕“创新驱动、智慧发展、全域推进”的发展方向,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标新立异的设计服务业、融合传统工艺和当代美学的艺术品业等正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一事实说明()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健康的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故不选④;杭州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选②③;题中未说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不选①。
9.在礼乐至上的西周时期,按照周礼规定,战场上失败后撤的一方只要退出五十步,胜方就会停止追击,于是有了“五十步笑百步”的说法。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变成了自己与别人犯了同样的错误,却因程度轻而讥笑别人。“五十步笑百步”寓意的变化说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政治的反映 ③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④社会制度的变化影响文化的变化
A.②③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致使“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一定的文化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也体现了社会制度的变化影响文化的变化,②④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排除;“五十步笑百步”寓意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③不符合题意。
10.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也显著增强。近年来的历次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不仅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质量也在提高,他们出席人大会议再也不只是拍拍手、握握手、举举手了。这说明()A.文化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C.发展民主政治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升 D.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解析:选C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个人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显著增强,说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升,C项说法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11.文化是“软实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提升“硬实力”,也离不开挖掘和培育“软实力”。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这是因为()A.我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同等重要 B.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C.文化“软实力”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
D.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解析:选D 文化是“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强调了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故D项当选;A、C两项均表述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
12.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这说明()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量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错误;③认为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错误的;②④正确阐述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在互联网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信息消费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 在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推动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
展所需的人才。这些都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了“新翅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浙江省互联网经济实现再次腾飞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范围较为明确,类型属于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文化与社会的知识主要包括: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然后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创业精神推动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技术支持”“教育培养人才”,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精神动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浙江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技术支持。
③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智力支持。
14.材料一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
材料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我国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和措施。原因重在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上思考,特别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措施应立足教材,答出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措施即可。
答案:(1)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三篇: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九) 走近国际社会 Word版含答案
课时检测(十九)
走近国际社会
一、选择题
1.2017年9月18日,五级飓风重创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灾情发生后,有近400名中国同胞受困当地。祖国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方案,9月28日,中国民航局发出执行多米尼克中方人员紧急转移回国航空运输指令,在我国外交部、商务部、民航局的部署协调下,两架包机历时40多个小时,将受灾同胞安全顺利转移回国……我国的一系列应急举措表明()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A 我国的一系列应急举措表明我国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因此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对我国公民的救助等应急举措体现了我国的管辖权,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观点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④错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针对美媒大肆炒作中国在南海永兴岛部署防空系统,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的国土防卫设施,与美国在夏威夷布防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希望美方不要在此问题上混淆是非。中国在南海永兴岛部署防空系统是主权国家在行使()A.独立权
C.管辖权
B.自卫权 D.平等权
解析:选B 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自卫权包括的内容:一是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的侵犯;二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武力自卫。材料中,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必要的国土防卫设施是主权国家在行使自卫权。故B项符合题意。
3.2017年3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6人权国别报告》再次点名批评了俄罗斯、中国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不改以往的傲慢与偏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说明其()①没有认真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②侵犯了其他主权国家的权利 ③没有做到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积极承担推动人权进步的国际责任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说明美国在干涉他国内政,也就是没有认真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侵犯了其他主权国家的权利,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
4.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为主题,探讨了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号召各国采取共同行动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挑战。这表明()A.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B.联合国在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 C.联合国在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联合国成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解析:选B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A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表明联合国在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B项符合题意;C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D 项错误。
5.中国一贯重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我国坚定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因为()①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我国必须服从它的领导
②我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 ④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国际组织 A.②③
C.①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一致的,我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是负责任的大国,所以我国始终坚定地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是最大的国际组织,但它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机构,不是国际组织。故①④错误;②③正确,选A项。
6.2017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指出,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更加积极的发展势头,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和见面,就新形势下中俄关系发展方向和重大合作项目达成高度共识。由此可以反映出()①中俄双方都行使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
②中俄双方行使管辖权管理本国的事务
③中俄双方履行义务互相尊重各自主权
④中俄双方按自己的意志进行平等交流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中俄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外交事务的,不相互强迫,体现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中俄双方平等交流,故①④正确;材料反映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体现一国对本国事务的管理,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中俄双方合作关系,不涉及主权问题,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
7.孟子曾提出“乐天”和“畏天”两原则。所谓“乐天”,就是国家处于强势时要顺应天理,不以大欺小,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所谓“畏天”,就是敬畏天道,国家处于弱势时要采取明智的政策。孟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承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承认国家力量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 ③主张国家之间应当和平共处
④主张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A.①④
C.②③
B.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对“乐天”和“畏天”两原则的描述可以看出,它们都体现了和平共处的价值取向,承认国家力量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护世界和平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④是错误的;故C项符合题意。
8.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世界客商、海内外各界客商代表齐聚北京,共襄盛举。各国积极响应并要求参与“一带一路”共建表明()A.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参与共建的基础 B.各国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C.各国间的共同利益高于自身利益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解析:选A 各国积极响应并要求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的发展,表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B项中“取代了竞争关系”的说法错误;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项对国家利益的认识是错误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并且“始终”一词太绝对,D项不选。
9.《巴黎协定》规定,缔约方应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2017年6月1日,美国借口本国利益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发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美国的这一做法
()①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具体表现 ②反映了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不可调和性 ③违背了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 ④只顾本国利益,未能坚守大国的全球责任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美国借口本国利益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只顾本国利益,未能坚守大国的全球责任,违背了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故③④符合题意;美国的这一做法是维护本国利益的表现,排除①;②表述不科学。
10.2017年5月27日,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峰会在意大利小镇陶尔米纳闭幕。从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看,七国集团内部在贸易、反恐、难民等议题上取得共识。七国集团领导人在贸易议题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各方在联合公报中表示,将保持市场开放,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表明国际组织()A.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B.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C.已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
D.在全球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解析:选D 七国集团作为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1.2017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总理府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德总理会晤时强调,两国总理频繁互访,坦诚对话,达成众多务实成果,表明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对话促进合作,双方将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在新时期取得更多互利共赢的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这表明两国()A.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B.在建设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上趋于一致 C.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加强合作 D.共同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选C 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差别和对立是引发冲突的根源,中德之所以加强合作,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说明中德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12.针对美国政府对台军售,中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决定采取对参与此次美方对台出售武器的企业实施制裁等措施,这在中国近年来的外交行动中是罕见的。中国政府的这一态度()①坚定地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③是基于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④树立了我国勇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形象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美国对台军售侵犯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面对美国的这种行为,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表现,①②正确;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间利益的对立是冲突产生的根源,材料强调中美之间的冲突,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国树立勇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形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以给美国带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为由退出联合国主导的《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是近200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2015年巴黎大会上通过的文件,是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的安排。
材料二 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德、法、英等国家纷纷表达失望与批评。当日中国政府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无论其他国家立场如何变化,中国都将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真履行《巴黎协定》。
(1)结合材料,试分析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国家利益考量。(2)综观该事件,谈谈你对中国政府国家责任与担当的感悟。
解析:解答第(1)问,先回答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后结合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第(2)问,可从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等方面作答。
答案:(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朗普政府认为《巴黎协定》给美国带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决定退出。
(2)①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②中国在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④我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其宗旨。
⑤中国态度说明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意义重大。
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一系列新举措都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对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进行解读。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国家利益角度,本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分歧对立,分别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国家间合作的依据和国家间产生分歧的原因。在准确表述理论的同时,要结合材料中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解读,组织好语言回答即可。
答案: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③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必须正视矛盾和分歧,妥善管控分歧,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努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第四篇: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一)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Word版含答案
课时检测
(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近期一种方便手机自拍的“神器”——自拍杆的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深圳的一家生产企业最多时一天就能卖出三四万个,其中70%销往巴西。在巴西市场上,中国产的自拍杆因便宜好用,一度占到市场份额的99%。这段材料表明()A.供求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B.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C.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D.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解析:选B 手机自拍神器因其便宜好用,扩大了海外市场份额体现了贸易的全球化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B项符合题意,入选;材料没涉及供求影响价格,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说的是自拍神器因便宜好用,需求增加,而不是因为独特的技术扩大市场份额,C项表述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本身正确,但是题意没提到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故排除。
2.苏宁集团旗下的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约70%的股份。苏宁集团这一举措()①体现了资本全球化 ②提高了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③拓宽了企业营利空间 ④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苏宁集团收购行为是资本全球化的表现,是“走出去”的表现,①入选;②是“引进来”的表现,排除;苏宁体育产业集团获得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约70%的股份从而拓宽了企业营利空间,③入选;④与材料无关,排除。
3.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投资由东南沿海地区转向了快速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①是基于对中国未来经济趋向区域平衡发展的判断 ②是基于新形势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③会使我国中西部地区主导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④会给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A.②④
C.②③
B.①④ D.①③
解析:选B 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不是“走出去”的表现,排除②;发达国家主导国
际经济的“游戏规则”,排除③;①④正确;故选B项。
4.金融危机之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和措施,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造成巨大挑战。中国要成为未来的工业强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关键。这说明()①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中既表明了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也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故选C项。
5.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据此,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有()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 ②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增加出口产品“海外仓”建设——促进经济全球化形成 ③推进自贸区谈判——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 ④打造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快“走出去”步伐——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从而促进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①正确;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推进自贸区谈判,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从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③正确;经济全球化已经深入发展,②错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形成”上;打造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涉及的主要是出口问题,与“走出去”和吸引外资无直接关系,④错误。
6.2017年8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并购活动交易总额达到2 830亿美元。在全球并购热潮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量、交易总金额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科技与金融服务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投资热点。据此可推断()①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显著提高 ②参与全球并购是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提高效益的主要措施 ③中国企业对科技与金融服务在未来的增长有较高预期
④中国在当前全球产业大转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从我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的交易总量、金额等均有较大幅度上升等信息看,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显著增强,①正确;科技与金融服务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投资热点,说明我国企业对这些行业有较高的增长预期,③正确;进行海外并购只是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之一,并非主要措施,②不正确;④错在“主导作用”这一表述上。故选C项。
7.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多保持在30%以下。他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比较突出的竞争优势。这启示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必须()A.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C.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D.重视科技创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解析:选D 材料强调的是科技对经济的重要性,因此A、C两项与题意不符; B项做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D项正确。
8.发达国家在外包制造业的同时,也将污染排放“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中国22%的一氧化物和17%的黑碳颗粒物排放与出口商品制造有关。这警示我们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A.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 B.关闭造成污染的外向型制造企业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D.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解析:选C A项是发达国家的做法,不是我国的做法,排除;企业发展不可能全部做到污染零排放,B项错误;要从根本上治理污染,需要我们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C项当选;D项“抵制”说法错误。
9.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出口贸易上不仅强调继续稳定一般性产品出口,还全力支持中国装备、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目前,中国企业在铁路、能源、基建、工程等方面的“走出去”步伐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A.助推了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B.提升了高端装备的技术水平C.改变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总格局
D.促进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解析:选D 由原先一般商品出口向高端装备出口转变,体现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中“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不选;高端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故B项判断错误;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影响开放总格局,故不选C项。
10.当地时间2017年2月2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不锈钢板带材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做出终裁,裁定中国企业63.86%~76.64%的反倾销税率和75.6%~190.71%的反补贴税率。我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就此发表谈话称,中方对美方连续对华钢铁产品裁出高额税率表示失望,对美方不公平的调查方法表示质疑。面对“双反”调查,我国企业主要应()A.进行跨国兼并,组建跨国公司,充分利用美国市场和资源 B.对美国输出到中国的相关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C.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D.依靠科技和管理增加商品价值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解析:选C A、B两项不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措施,排除;D项错误,依靠科技和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价值量;C项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措施,故答案为C项。
11.2017年8月15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 854.2亿元人民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7 703家,同比增长12%。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的4 411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72亿美元。双向投资表现均明显优于全球水平。这表明()A.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B.我国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作用 C.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D.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选D “双向投资表现均明显优于全球水平”,表明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错误,我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B项只强调了“引进来”;C项只强调了“走出去”,与题意不符。
12.2017年7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2017年上半年,我国产品共遭遇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28起、反补贴4起、保障措施5起;涉案金额总计53亿美元。这表明()①我国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公平竞争 ③需调整“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④企业要内外销并举,用“两条腿”走路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涉及利用外资,①排除;③错误,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故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曾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一方面,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材料二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经济全球化正确的走向。
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并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好发展提出积极建议。
解析:注意本题为两小问。第一小问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利弊来谈。第二小问要求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好发展提出积极建议,属于措施类题目。可以从全球治理原则、世贸组织原则、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几个方面来谈。
答案:认识:①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②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全球资源配置及各国生产力发展。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世界经济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建议: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原则;②共同维护世贸组织的原则,倡导贸易自由化,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③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④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中国家电生产商M集团宣布收购德国K公司。K公司被誉为“德国工业的未来”,是最先进的应用于自动化制造的机器人生产商,其产品被宝马汽车、波音飞机等广泛应用,但受欧洲市场萎缩、成本高的影响而陷入低迷。
M集团作为传统家电制造商,具有雄厚的资金,面对家电行业性衰退,M集团提前布局,推行“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力图转身成为全球经营的科技型企业,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此次收购是资本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推进我国“智造”的缩影,也契合我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类并购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解析: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制造业发展要积极走出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对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答案: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前谋划布局,力争站在全球分工和价值链的顶端,加快发展。
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制造业发展要积极走出去,利用好全球资源。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对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高端智能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④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第五篇: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政治通用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 Word版含答案
课时检测(二十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①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③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④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中“它在我国《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说明了我国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则体现了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①②符合题意,入选;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排除;④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
2.话剧《丝路天歌》讲述了一群来自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跋涉者,在历经磨难后逐渐消除隔阂,感悟到各民族只有文化交融、互相友爱,才能“修百年之好”的故事。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B.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之中 C.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想象力之中
解析:选A 各民族只有文化交融、互相友爱,才能“修百年之好”,强调的是民族的凝聚力,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说法不妥。
3.“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C.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解析:选B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情感,“一片丹心图报国”表达的也是爱国主义情感,与题干主旨一致,故B项符合题意,入选;A项表达了勤俭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达国家兴盛对个人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达了国家兴亡,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17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美丽中国唱起来》栏目走进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在查干库勒乡的美丽草原上举办一场精彩的专场演出。“美丽美丽中国走起来,不要迟疑不要等待一起摇摆……”一曲优美欢快的《美丽中国走起来》拉开本次演出的序幕。歌曲《美丽中国走起来》,凭借其活泼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受到广大群众的传唱和喜爱,并入选了第四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这首歌曲走红的原因在于()①以现代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以生动的艺术创作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较好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以先锋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这首歌曲并不是要表达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而是表达了现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①不选;这首歌曲走红的原因在于它以生动的艺术创作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内容和形式的较好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②③正确;“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说法绝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项。
5.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座让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历史丰碑。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精神()①是激励中华民族紧密团结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是对伟大的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和生动诠释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①说法错误,长征精神是巨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④说法错误,长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项。
6.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奋斗中形成了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告诉我们()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③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④民族精神是抽象的,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④错误,民族精神是具体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①②正确,故选A项。
7.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中国精神,民族复兴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中国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①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 ③中华文化是中国精神的精髓
④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②“根本动力”说法错误;③颠倒了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关系;①④符合题干主旨,故选C项。
8.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因素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对综合国力的作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④说法错误;①②说法正确,A项入选。
9.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或是主观臆断,或是恶意调侃,甚至虚构荒唐细节,消解和恶搞英雄,抹黑历史事实,损害英雄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光辉形象,混淆是非曲直。英雄不容亵渎!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因为()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在民族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 ③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②说法错误,民族精神的力量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③错误,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排除②③;中华民族精
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①④正确,故选B项。
10.1964年5月14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他还在叮嘱“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政声人去后,丰碑民心上。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上述材料说明()①焦裕禄精神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②文化是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③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远大于落后文化的影响力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优秀文化是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起阻碍作用,②表述错误;优秀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起阻碍作用,二者的影响力有质的区别,不能进行比较,③表述错误;“焦裕禄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表明①,“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表明④,故选C项。
11.2017年9月是第十四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传统美德和科学创新精神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这一做法的依据是()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内容、作用相同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②错误,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内容、作用是不同的,具有时代性;①④正确,故选B项。
12.我国广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取得了“嫦娥三号”的发射成功。“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登月梦想成真,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材料说明()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力量 B.中华民族的发展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综合素质是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解析:选D A项错在“决定性”上;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B项错误;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等物质力量,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用这束永恒的高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
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永恒的高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解析:论证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永恒的高光,实质上就是强调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团结和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4.中宣部、教育部决定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各地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在,中国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
(1)结合材料,说明确定“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意义。(2)请你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设计几条宣传用语。
解析:第(1)问可以从民族精神的地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方面回答;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意宣传用语要针对“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设计。
答案:(1)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通过设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整个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设计的宣传用语只要主题鲜明,能够反映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要求即可。如“民族精神耀中华”“让民族精神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