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矿专业实践报告
2012级采矿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一 实习性质及目的(一)实习性质
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等专业课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目的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实习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
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
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4.培养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必须保证效果。
三、实习时间
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
四、实习地点
煤业有限公司
五、实习单位简介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的英武乡彭家原村,距县城15 km,距大运公路9km,距南同浦铁路,两渡站、灵石站7 km。行政区划隶属英武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44‡-111°41†02‡,北纬36°34†00‡-36°53†17‡。井田东部与山西灵石华瀛柏沟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部与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部与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北部与山西灵石银源华强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昕益旺岭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一)矿井交通位置
煤矿交通便利,井田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距灵石县城直距15km,东邻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东北距介休县城20km,与两渡火车站灵石站相距12km。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到井田有15km路程,交通条件便利。
(二)矿井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形沟谷纵横,井田内地势总体为北东高、西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东角山坡上,标高1082.5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标高为801.0m,相对高差281.5m,井田中部、西部均有基岩出露。2)河流水系
井田东邻汾河,南有交口河。区内沟谷发育,沟谷内无常年性流水,仅在雨季时较大沟谷有洪水流出,并很快排干,水流最终汇入汾河 3)气象 本区气候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11℃,最高气温37.5℃(7月份),最低气温为零下20.3℃(1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50mm,雨季集中在7、8月及秋后一段时间。平均蒸发量1500mm。年平均风速 1.8m/s,最大风速17.7m/s。霜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冻土深度0.4-0.6m,无霜期为180天。4)地震
井田由于处在晋中与临汾两断陷盆地接壤地带,也是太原临汾两盆地中间,因此盆地发生较大的地震均波及到本区。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赵城发生8.2级地震,建国以来发生地震40余次,1975年介休发生5.6及地震,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本区属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区。
(三)井田地质特征及构造
区域总体地质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南南西的复背斜,两翼倾向分别为南东和北西。其中波浪式平缓褶皱较为发育,局部也存在小规模的断裂,地层倾角一般为2°-15°,局部地段因断裂及褶皱影响,倾角大于20°。
区域内无岩浆岩侵入。
井田构造形态基本为一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井田中部为轴向北东-南西的背斜构造(s1)。地层倾角3-5°,倾向一般为北东。
(四)煤层及顶板岩性
井田内煤层发育比较齐全,根据地层岩石组合特征,煤发育程度 和可采情况划分为二个煤层组,自下而上有太原组含煤组,山西组含煤组,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均赋存于山西组含煤组——上含煤组
和太原组——下含煤组。井田共发育煤层11层,煤层总厚度为8.98m。含煤系数为6.79%。其中山西组含有2号、2下号、1号煤层,煤层总厚度1.36m,含煤系数为2.80% ;太原组含有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煤层总厚度7.60m,含煤系数为9.44%。矿井开拓为9号10号联合开拓,现采9号煤层。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当地俗称毛四尺。k2灰岩一般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度1.02-1.45m,平均1.29m。该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为单层,且厚度变化不大。底板岩性为泥岩及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稳定的可采煤层。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k2灰岩5.27-7.6m,平均 6.44m;下距k1砂岩平均12.92m。该煤层当地俗称大炭,相当于灵石霍县区的大炭及崔家沟井田的大炭层位。该煤层厚度3.85-4.56m,平均4.17m。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分为2-3层。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粒砂岩,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稳定可采的厚煤层。
(五)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地表水属汾河水系。汾河自北向南流经本区,区内主要支流有汾河、团柏河、交口河等。据汾河石滩水文站资料,汾河1955至1988年间平均洪峰流量2800m3/s,最大流量13900m3/s(1988.8.6),最小流量0m3/s。汾河自灵石至霍州什林的40km河段,河谷切割奥陶系石灰岩,成为渗漏河段主要支流有团柏河、静升河、仁义河等。
本区处于郭庄泉域中部。郭庄泉域北部和西部以吕梁山背斜轴太古界片麻岩为其天然边界,东以汾阳—义棠断层及霍山断裂为界,南篇二:采矿实习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实
实习单 位 实习时 间 若参与多次实习,请按时间顺
序依次罗列实习单位(部门)
与单位指导教师,并在实习单
位旁注明实习起止时间。指导教师(单位)指导教师(学校)学 生 姓 名
学 号
能源学院(系)报 告 陕西媒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铜川矿务局东坡煤 2013 年 10 月 19 日至 2013 年 1(转载于:采矿专业实践报告)1 月 8 日止
常明
袁汉春
张涛 1007150313 采矿工程 专业 10 年级
习
说 明 1.实习结束之前,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撰写《实习报告》。通过撰写实习报告,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实习的全过程,将实践性教学的感性认识升华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2.实习报告要求条理清晰,内容详尽,数据准确,字数不少于5000字,实习报告的质量反映了实习的质量,它是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没有在规定时间前递交实习报告者不得参加实习成绩评定; 3.实习报告含有“学生实习鉴定”表,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或负责安排学生实习事项的人员须在“学生实习鉴定”表中给予评价并签署,否则视为无效; 4.封面中的“实习单位”必须写单位的全名,实习单位配指导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时应写清姓名; 5.若在不同的单位或部门实习,须分别撰写相应的实习报告(重起目录),由不同实习单位部门的指导教师填写“学生实习鉴定”表,并将其装订在一起。只要填写一个封面,实习单位与单位指导教师分别按实习时间顺序罗列出; 6.“前言”部分:“实习背景”可简介实习目的、学院有关实习的要求、通过何种方式到此单位实习、实习起止时间等内容;“实习环境”可包括实习单位全称(中英文)、地址、实习单位性质、规模、简介、所在部门、该部门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安排等内容; 7.“实习内容”部分:属报告的主要部分。“实习过程”概述实习各阶段所从事的主要工作等;“实习内容”包括项目介绍、本人从事的工作、软硬件平台和技术等;“实习成果”应具体列出自己所完成的主要成果及实际应用情况等; 8.“总结”部分:其中“其它意见”可对学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习安排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对实习单位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 9.“谢辞”部分:主要指对实习单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以及合作者的感谢; 10.实习指导教师批阅意见,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及完成情况对实习报告进行评阅,按百分制给出成绩。
目 录 1.前言???3 1.1实习背景???3 1.2实习环境???3 2.实习内容?4 2.1实习过程???4 2.2实习内容???4 第一章 井田地质概况?5 第二章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12 第三章 井田开拓???13 第四章 采矿方法???14 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17 第六章 矿井主要设备?18 3.总结???21
3.1心得体会???21 3.2谢辞?23 学生实习鉴定„„„„„„„„„„„„„„„„„„„„24 实习指导教师评阅„„„„„„„„„„„„„„„„„„25 1 前言
1.1实习背景 1.1.1 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1.1.2实习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
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
④培养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必须保证效果。1.1.3实习时间
2013年10月19日至2013年11月8日 1.2实习环境
1.2.1实习单位全称
陕西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 1.2.2实习单位性质
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高楼河乡,国有企业,隶属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3实习单位简介
东坡煤矿隶属铜川矿务局,是支柱矿井之一,1970年简易投产,设计年产45万吨;1984-1988年进行改扩建,设计年产90万吨;2004年核定年产105万吨,井田面积32.3平方公里。2008年末,地质储量5856万吨,可采储量4068万吨,可服务年限25年。1.2.4实习所在部门
东坡煤矿掘进二队 1.2.5指导老师
常朋(技术副队长)2 实习内容 2.1实习过程 第一阶段(10月18日-10月20日):在区队领导下,参阅矿井部分资料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
第二阶段(10月20日-11月5日):在掘进副队长的带领下,多次井下进行安全生产实习。
第三阶段(11月6日-11月8日):编写实习报告。2.2实习内容篇三:采矿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通过三个月的煤矿认知实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觉得学到的的经验却是很宝贵的。我零距离的接触到了煤矿工作者的生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到做一名好矿工的不易,每一吨煤里都有这些矿工辛苦的汗水。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把他们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让他们不能有规律的饮食和休息,有时为了井下生产连饭也顾不上吃,正是有了这些敬业的煤矿工作者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平煤的强大发展。经过这次的实习,让我对矿工这个职业更加肃然起敬,更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成为一名优秀的矿工。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尽职尽责的优秀矿工,才能有煤矿产业今天的欣欣向荣。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1、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生产实习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测、调查、分析矿井、化工、消防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工作的内容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学习现场有关的组织管理知识和经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科研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建立感性认识。
2、实习要求
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矿井、化工、消防安全常识的前提下,应充分深入现场,并跟班劳动,全面熟悉各项技术和管理业务。具体要求如下:(1)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全面负责。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实习地点的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支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技术内容指导。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独立工作能力和实习效果评价学生成绩。(2)遵纪守法,注意实习和路途中的安全。(3)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搞好团结,为胜利完成实习任务制造良好的实习氛围。
(4)要虚心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学习请教。(5)学生要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独立思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6)必须在实习结束时,完成实习大纲所要求的实习内容,提交实习报告。(7)学生在实习中违反纪律,不服从指挥,视情节轻重及本人态度按校规处理。
二、实习内容
1、观看录像
在校内实验室,观看煤矿、化工、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录像。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能进行初步分析,编写安全操作规程,提出对策措施。
2、矿井实习
(1)由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对煤矿的安全状况作报告,熟悉实习矿井的全面状况和各种生产系统,特别是开拓开采和矿井通风系统。了解矿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主导风向、最大风速降水量及历年最高洪水位,了解煤炭的自燃性、含瓦斯性及煤尘爆炸性;
(2)了解煤矿井下的“一通三防”。熟悉了解井下通风系统;熟悉了解井下瓦斯抽排有关设施;熟悉了解井下防火、防尘、防水有关设施。
(3)学习实习矿井安全生产和“一通三防”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4)了解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及管理人员的业务范围及职责,收集和学习通风安全的有关技术资料。
3、机械安全实习
(1)参观前湾煤矿,听取相关技术人员机械安全生产的报告。
(2)熟悉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能够进行识别和风险分析。
(3)学习和掌握机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生产措施。
(4)学习和了解机械安全生产的各章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包括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等。
三、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2013年6月16日-2013年9月16日
四、实习地点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
五、实习人员
太原理工大学2011级采矿工程专业学生
六、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以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区队技术员为主,同时全面了解煤矿矿井的开拓布置、矿井通风、矿井机械、矿井供电运输、提升、排水、压气等系统,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其达到重点突出,全面了解的目的。
实习中应收集的资料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概述..................................................1 第一节 矿区概况...................................................1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3 第三节 井田开拓方式..............................................12 第二章 开采范围和生产能力.......................................16 第一节 开采范围及储量............................................16 第二节 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16 第三章 实习注意事项.............................................17 第四章 实习总结.................................................19 第一章 矿井概述
第一节 矿区概况
一、实习矿井基本情况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乡宁县城西北20km台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乡宁县台头镇管辖。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5号文《关于临汾市乡宁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由原山西省乡宁县地方国营台头煤矿前湾子坑口、原山西省乡宁县地方国营台头煤矿后湾子坑口、原山西乡宁南山坡煤业有限公司和原山西乡宁柒壹煤业有限公司以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2号—10号煤层,井田面积为14.352km2,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该矿批准生产能力900kt/a。
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在井田内布置三个井筒,分别为主平硐、进风平硐、回风立井。主平硐,净宽3.9m,净断面积11.41m2,倾角-3‟,斜长1020m,井筒内装备带式输送机和轨道,主要担负矿井主提升、辅助提升及运人进风任务,不作为矿井安全出口;进风平硐,净宽3.5m,净断面积9.36m2,倾角-3‟,斜长900m,担负全矿井的进风任务,兼作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净径3.0m,净断面积7.10m2,垂深120m,井筒内装备封闭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并兼做矿井安全出口。
二、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吕梁山脉南部,临汾盆地西缘。井田内地形复杂,沟谷发育,侵蚀冲刷剧烈,沟谷多呈“v”字型,地表植被发育。地形总体态势为中部高、东西两头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中北部木垣圪塔,标高1548.5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部沟谷中,标高1081.4m,最大相对高差467.1m。
三、水文
本区属黄河流域。黄河从乡宁县西南部边界流过,据龙门水文站1957-1963年资料,最高洪水位385.58m(1959年),最低洪水位379.13m。平时流量500-600m3/s,最大流量21000 m3/s,最小流量88 m3/s。以井田中部的天然地表分水岭(断山岭)为界,西部为黄河流域鄂河水系,东部为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及河流,各沟谷均为季节性小沟,平时无水,雨季时短期细流,雨停后很快变干,大雨洪水亦排泄迅速。西部地表水向西汇入鄂河向西经
乡宁县城,至万宝山汇入黄河。东部地表水向东汇集于台头河,经光华至襄汾注入汾河,汾河向西于河津市禹门口汇入黄河。
四、气象及地震
本区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昼夜温差较大,据本县气象站近10年的观测资料: 年最低日平均气温-8.7℃,年最高日平均气温10.2℃,年平均气温9.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4℃,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1℃。年最小降水量380.6mm,最大为7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508.5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
年平均最小蒸发量1519.6mm,最大为2346.4mm,多年平均1723.7mm,蒸发量为降水量3.39倍。
霜冻期从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为53cm,无霜期150天左右。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8m/s。
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v级以上的地震,据乡宁县地震台资料,临汾~洪洞大地震曾波及本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乡宁属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的第二组。
五、矿区经济概况及工业、农业生产情况
乡宁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谷子、薯类等,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另有果树等经济林及药材等。工业以煤、焦等产业为主,此外还有水泥、发电、冶炼等产业。近年来采矿业发展迅猛,成为本县的支柱产业,本地煤矿众多,是乡宁县经济来源的主要之一。
六、电源、通信及水源条件
矿井现有供电线路为两回,一回35kv引自“管头”35kv变电站35kv母线段,架空线为lgj-120,供电线路为10.2km;另一回10kv引自“台头”110kv变电站10kv母线段,架空线为lgj-95,供电线路为1.5km。
本区通讯网络发达,移动无线通讯网己实现“无缝覆盖”。
本矿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取自工业场地内的深水井,水质尚好,可满足矿井生活用水需求。矿井生活用水即利用原矿井供水系统。篇四: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采矿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报告
班 级: 11 级 采 矿 2 班 姓 名: 丁 柏 焱 实习地点: 旗盘井煤矿及校内实验室 实习日期: 2014.11.3~ 2014.11.28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前 言
一、实习性质
生产实习是在《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等主要专业课学习之后进行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完成采矿工程师基本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学过采煤方法概论之后进行的第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稍等实习,是一次较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教学过程和完成采煤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本次实习的目的是: 1.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与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接触,从而增强工人阶级思想感情,培养并逐步树立为煤炭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决心。2.通过实习,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3.使学生熟悉现场生产过程和劳动管理经验,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行动手的能力,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目 录
第一编 棋盘井煤矿实习..........................................................1 第1章 实习矿井概况............................................................1 第2章 矿井开拓...............................................................2 2.1、矿井的工业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及开拓方式..........................2 2.2、矿井主要系统..........................................................2 2.2.1开拓、开采、掘进系统简述.........................................2 2.2.2提升、运输系统简述...............................................2 2.2.3“一通三防”系统简述..............................................3 2.2.4供电系统简述.....................................................3 2.2.5排水系统简述.....................................................4 2.2.6监测监控系统简述.................................................4 2.2.7安全机构、规章制度及煤矿各类人员配备情况.........................4 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第二编 校内生产实习............................................................5 第3章 t2—114模型参观........................................................5 3.1 整个模型的概况.........................................................5 3.2 模型知识拓展...........................................................5 3.2.1 运煤系统.........................................................6 3.2.2 通风系统.........................................................6 3.2.3 运料排矸系统.....................................................6 3.2.4 排水系统.........................................................7 第4章 t2—110模型参观........................................................7 4.1 参观模型概况...........................................................7 4.2 各模型知识拓展.........................................................7 4.2.1 巷道掘进施工及机械设备模型.......................................7 4.2.2 立井施工立体模型.................................................8 4.2.3 巷道交叉施工工艺模型.............................................9 4.2.4 井下巷道断面形状................................................10 4.2.5 锚杆、锚索模型..................................................10 4.2.6 采场、巷道矿山压力及控制模型....................................10 4.2.7 液压支架仿真模型................................................11 4.2.8 双滚筒采煤机模型................................................12 4.2.9 进刀方式和割煤方式..............................................12 第5章 a3—203模型参观.......................................................13 5.1 参观模型概况..........................................................13 5.2 主要模型知识拓展......................................................13 5.2.1 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13 5.2.2 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方式..................................13 5.2.3 带区准备方式....................................................13 第6章 a3—207模型参观.......................................................14 6.1 参观模型概况..........................................................14 6.2 知识拓展.............................................................14 6.2.1 开拓方式........................................................14 6.2.3 固定式矿车运煤时井底车场形式...................................14 第7章
实习体会.............................................................16 第8章
实习评语及成绩评定....................................................18 第一编 棋盘井煤矿实习
第1章 实习矿井概况
棋盘井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隶属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区划隶属鄂托克旗棋盘井镇,矿井北距棋盘井镇约7km。井田南北长最大6.5km,东西宽最大4.3km,面积为19.59km2。
根据地质报告,9号、16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9号煤的可采储量为47.04mt,16号煤的可采储量为97.00mt,井田地质结构简单,构造形态呈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小于5°,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二类第一型,井田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煤层瓦斯含量低,煤尘有爆炸危险。
棋盘井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北距正在修建的乌海市飞机场50公里,棋盘井工业园区位图距包兰铁路支线——海拉铁路2公里,南距储量居亚洲第一的查布石膏矿区仅30公里,109国道与鄂乌公路横穿镇区,是鄂尔多斯市连接宁夏和乌海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堪称鄂尔多斯市西部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图 1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棋盘井煤矿、棋盘井洗煤厂大门篇五: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12级采矿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一 实习性质及目的(一)实习性质
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等专业课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目的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实习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
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
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4.培养劳动意识、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必须保证效果。
三、实习时间
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
四、实习地点
煤业有限公司
五、实习单位简介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的英武乡彭家原村,距县城15 km,距大运公路9km,距南同浦铁路,两渡站、灵石站7 km。行政区划隶属英武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44‡-111°41†02‡,北纬36°34†00‡-36°53†17‡。井田东部与山西灵石华瀛柏沟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部与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部与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北部与山西灵石银源华强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石昕益旺岭煤业有限公司相邻。
(一)矿井交通位置
煤矿交通便利,井田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距灵石县城直距15km,东邻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东北距介休县城20km,与两渡火车站灵石站相距12km。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到井田有15km路程,交通条件便利。
(二)矿井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形沟谷纵横,井田内地势总体为北东高、西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东角山坡上,标高1082.5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标高为801.0m,相对高差281.5m,井田中部、西部均有基岩出露。2)河流水系
井田东邻汾河,南有交口河。区内沟谷发育,沟谷内无常年性流水,仅在雨季时较大沟谷有洪水流出,并很快排干,水流最终汇入汾河 3)气象 本区气候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11℃,最高气温37.5℃(7月份),最低气温为零下20.3℃(1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50mm,雨季集中在7、8月及秋后一段时间。平均蒸发量1500mm。年平均风速 1.8m/s,最大风速17.7m/s。霜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冻土深度0.4-0.6m,无霜期为180天。4)地震
井田由于处在晋中与临汾两断陷盆地接壤地带,也是太原临汾两盆地中间,因此盆地发生较大的地震均波及到本区。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赵城发生8.2级地震,建国以来发生地震40余次,1975年介休发生5.6及地震,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本区属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区。
(三)井田地质特征及构造
区域总体地质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南南西的复背斜,两翼倾向分别为南东和北西。其中波浪式平缓褶皱较为发育,局部也存在小规模的断裂,地层倾角一般为2°-15°,局部地段因断裂及褶皱影响,倾角大于20°。
区域内无岩浆岩侵入。
井田构造形态基本为一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井田中部为轴向北东-南西的背斜构造(s1)。地层倾角3-5°,倾向一般为北东。
(四)煤层及顶板岩性
井田内煤层发育比较齐全,根据地层岩石组合特征,煤发育程度 和可采情况划分为二个煤层组,自下而上有太原组含煤组,山西组含煤组,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均赋存于山西组含煤组——上含煤组
和太原组——下含煤组。井田共发育煤层11层,煤层总厚度为8.98m。含煤系数为6.79%。其中山西组含有2号、2下号、1号煤层,煤层总厚度1.36m,含煤系数为2.80% ;太原组含有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煤层总厚度7.60m,含煤系数为9.44%。矿井开拓为9号10号联合开拓,现采9号煤层。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当地俗称毛四尺。k2灰岩一般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度1.02-1.45m,平均1.29m。该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为单层,且厚度变化不大。底板岩性为泥岩及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稳定的可采煤层。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k2灰岩5.27-7.6m,平均 6.44m;下距k1砂岩平均12.92m。该煤层当地俗称大炭,相当于灵石霍县区的大炭及崔家沟井田的大炭层位。该煤层厚度3.85-4.56m,平均4.17m。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分为2-3层。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粒砂岩,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稳定可采的厚煤层。
(五)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地表水属汾河水系。汾河自北向南流经本区,区内主要支流有汾河、团柏河、交口河等。据汾河石滩水文站资料,汾河1955至1988年间平均洪峰流量2800m3/s,最大流量13900m3/s(1988.8.6),最小流量0m3/s。汾河自灵石至霍州什林的40km河段,河谷切割奥陶系石灰岩,成为渗漏河段主要支流有团柏河、静升河、仁义河等。本区处于郭庄泉域中部。
第二篇: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2011年2月19日至4月15日期间,山东理工大学举办的沂南班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在沂南金矿实习,通过实习,学到了许多采矿知识和采矿方法。
一、采矿
沂南金矿管辖铜井、金龙和金场三个分矿,都是地下开采矿山。于1957年投产。由于边探边采金场分矿生产能力逐步扩大,达500t/d。近三年平均采矿实际能力为10万t/a,现就金场分矿采矿方法、床开拓、运输及通风现状进行叙述。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金场分矿:金场分矿为金、铜、铁多金属矽卡岩中——低温热液交代型矿床。矿带延长1200米,宽200~~300米,倾斜延深300~~450米,矿体成群产出。分为北、南二个矿段,北——石门矿段,于04线~~11线。南——刀支口矿段,于11线~~32线,矿体群呈北北东向展布,共有大小矿体41个,计算工业储量有23个。矿体在平面或剖面上呈平行排列,只要矿体沿走向延长200~~400m,延深200~~350m,厚度一般为1~~4m,最厚17m,平均厚度2.15m,倾角15-45°,矿体间距4~40m,矿石多呈致密块状,矿、岩界限清楚,但矿体矿化连续性较差,形态产状变化大,对开采不利。矿体顶底板围岩以闪长玢岩、大理岩、矽卡岩和花岗斑岩为主,除断层挤压破碎带和氧化带矿体,围岩较松散破碎需要支护外,部分矿体、围岩均稳固(f=10~12)。
1)、采场布置和构成要素:
采场沿走向布置
采场高度:40~50m
采场长度:40~50m
采幅宽度:一般为矿体厚度,若矿体厚度﹤1、9m,采幅=1、2m底柱高度:
5、5m
顶柱高度:2~3m
间柱宽度:6m
漏斗间距:5m
2)、采准切割:
采准切割工程均为脉内布置,设有沿脉运输平巷,采场天井,采场联络道,拉底平巷,漏斗等。井巷掘进使用7655凿岩机打眼,人工装药,装岩机装载,每天三班作业,一个工作面日进尺1~1、8m。
3)、采场回采及出矿:
采场自上而下分层回采,工作面呈梯形布置。分层高度2m,凿岩使用7655钻机凿水平孔,人工装药,导爆管雷管起爆,浅眼崩矿,采场通风,新鲜风流经沿脉运输平巷,采场侧翼天井,联络道进入采场,污风由另一侧天井排至上中段回风道,采矿作业每日三班每昼夜一个循环,采场昼夜生产能力60t,当采场采至顶柱时即可进行大量放矿。
4)、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
采场顶底柱使用7655钻机于运输平巷中打扇形中深孔,一次崩矿,由采场漏斗出矿,间柱回采使用浅孔崩矿,由采场漏斗出矿。目前矿山采空区未进行处理,采场矿柱回采量不大,暴露的空区小,至今尚未出现大的地压变化,只是在石门矿段340m以上矿体,由于被原沂南县县办矿采矿多年,采富丢贫,残留部分矿量,形成了采空区,投产后,对此部分残留矿量进行残采,从而促
使地压变化。
5)、采矿作业劳动组织:
采矿作业各工种组成专业、综合队,有探矿队、采矿队、掘进队和综合维修队,具体由分矿下达采掘任务。
6)、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沂南金矿近三年平均销售指标:铜精矿粉中折合金属铜价格50000元/t;金价格130元/克;铁精粉价格600元/t。矿山生产矿石的实际综合成本为278元/吨(包括采、选成本,销售费,管理费等)。
a、产量
金属铜年产量=年生产能力×铜品位×(1-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116.28(t)
金年产量=年生产能力×金品位×(1-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15390(g)
铁精粉年产量=年生产能力×TFe品位×(1-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铁精粉品
位=1664(t)
b、销售收入
铜年销售收入=金属铜年产量×价格=116.28×50000=581.4万元 金年销售收入=金年产量×价格=15390×130=200.07万元
铁精粉销售收入=铁精粉年产量×价格=1664×600=99.84万元
年总销售收入=铜年销售收入+金年销售收入+铁精粉销售收入=581.4+200.07+99.84=881.31万元
c、年成本
年生产成本=年生产能力×综合成本=14400×278=400.32万元
d、年销售利润=年总销售收入-年生产成本
=881.31-400.32=480.99万元
e、矿山总销售利润=矿山服务年限×年销售利润
=6×480.99=2885.94万元
二、矿床开拓运输
1)、矿床开拓运输系统
金场分矿的矿床开拓,设计采用竖井-—盲竖井联合开拓方案。初期开采-150m中段以上矿体,采用侧翼平窿溜井开拓,后期开采-150中段以下矿体,属单轨运输巷道,主要担负矿石、废石运输以及材料、人员上下和通风,于去年施工形成通风井并用作第二个安全出口。
后期开采-342中段以下的360、375、500等几个中段尚未进行开拓。
目前矿山生产中段分别为265、305、330、342四个中段,225、280中段为残采中段。
三、综合分析及建议
1、凿岩台班效率较高,金场分矿年平均达到40t/台班。
2、采矿贫化,损失率偏高。
3、金场分矿炸药单位消耗指标较低。
矿山经多年生产证明,原设计两矿段矿井通风网路较佳,通风条件良好,矿井粉尘合格率达90%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求。
4、矿山产量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采掘失调。
2)、电力严重不足。
3)、外委人员流动量大,致使金场分矿井下作业工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纯工作时间少。
4)、金场分矿采矿贫化率过高。
5)、运输道路条件差影响运输。
四、致谢
首先感谢矿部给我们这次学习深造的机会,由衷地感谢山东理工大学老师们的培养;实习期间特别感谢矿部领导、金场分矿领导、分矿采矿专家、同学们给予的实习指导和帮助,使我对采矿知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为以后踏入采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为沂南金矿事业增砖添瓦。
学生:
第三篇:采矿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随着时光流逝,我们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矿山实习。在老师和矿山领导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同学们都有很大的收获。这也是采矿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目的在于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起指导作用。以下是小编带来采矿专业认识实习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采矿专业认识实习报告【1】
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这次生产实习是我们在学过采煤方法理论部分之后进行的第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是一次较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教学过程和完成采煤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在巩固、提高和培养和树立劳动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点,从而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业务工作进一步打下基础。本次学习,我们应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指导下,认真完成下列任务:
1、通过实习,使我们学生进一步了解煤矿及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学习现场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热爱专业的高贵品质,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为煤炭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2、使理论更好联系实际,对煤矿生产建立全面系统的概念,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并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3、通过深入实际,工作面劳动,听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讲课作报告,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资料,编写实习报告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编写技术文件及独立工作能力,并熟悉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初步了解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
4、为课程设计收集部分资料。
我们在实习期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实习期间安排的一切教学活动,不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二)仔细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报告,做好笔记,认真阅读有关文件资料,记录和绘制必要的资料、插图,努力做到及时消化实习内容,及时整理资料,及时编写实习报告。
此次实习的准备工作包括:
(1)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期间必须学好实习大纲,明确实习目的与要求。
(2)实习时应携带必要的参考书及所需文具。
(3)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
(4)实习队的组织安排。
本次实习我们大部分时间是以工人身份直接参加劳动,技术操作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必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适当的参加回采工作面一、二个主要工种的劳动,熟悉其操作方法:着重分析研究整个工艺过程、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的安排;进行观察、了解研究采取的生产条件(地质条件、技术条件等),重点研究采煤要素,采区巷道布置与巷道维护、通风、运输系统、顶板管理、采煤机械化等问题。
二.实习时间安排
1,20XX.06.01—20XX.06.10(1)观看矿井生产教育录像(2)根据实训基地装备绘制采煤工作面布置图,上述两项工作分班交叉进行。
2,20XX.06.11—20XX.06.20(1)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
3,20XX.06.21—20XX.07.3(1)煤矿实习(2)编制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实训基地实习。
(2)新三矿生产实习。
(一)实训基地实习内容
利用我专业新建实训基地的特色实习条件,进行观看生产教育录像和作业规程的编写。
实训基地:
1、观看生产教育录像
采矿工程实训基地配备多媒体教室和整套矿井生产教育录像,该录像包括地质、开拓、开采、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涉及矿井生产各工种、工序的现场录像内容,有较强的生产实习指导意义,是现场生产实习的有力补充。录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5、煤炭综合利用
在观看完这些录像后,使得我们对所学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录像在一周内看完,这一连续的过程使我们对整个采煤工艺及方法有了更深入和系统的了解。
2、绘制作业规程
根据实训基地综采、普采和放顶煤采煤设备,并结合课本知识和老师的指导,编写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和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
(二)新三矿的实习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矿井概况和开拓;二是采煤方法,第一部分属一般性了解,第二部分为主要内容。现分别叙述于后:
1、矿井概况
新三矿于199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2007年4月经发改运行【2007】781号文复核的生产能力为72万吨/年。截至2008年12月31日,新三矿煤炭资源可采储量为1,320.68万吨,可采煤层6层,尚可服务年限约13年。新三矿资源储量以肥煤、焦煤为主,具有中灰、特低硫、低磷分、特高热值的特性,是优质的炼焦用煤。
新三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市区西南约45公里,东南距河南省安阳市35公里。东距京广铁路马头站20公里,北距邯郸环行铁路峰峰站10公里,井田地理坐标东经为114°12′40″~114°14′30″,北纬36°22′09″~36°24′05″,矿区面积为13.83平方公里。运煤铁路专线与邯郸环行铁路新坡站接轨,经马头站与京广线相连;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井田内有公路直达新市区,东行后可与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相接,交通条件便利。
新三矿面积22.5平方公里,分为两个水平,第一水平—3.5,地面标高+166,第二水平—390,矿井采用竖井斜井联合布置,斜井坡长1200米,坡度17—18度,共有三条斜井,回风斜井坡度为20度,井下大巷采用皮带集中运输行,到水平-3.5从第一水平至地面,采用立井提升,采煤主要采用单井单面,单一煤层开采,主采煤层为2号煤(主焦煤及肥煤),采用轻型放顶煤开采方式,支架最大高度为2.3米,最小高度1.6米,采用375双滚筒采煤机,无链牵引,该矿为高瓦斯矿井,煤尘较多有爆炸性,瓦斯绝对涌出量19立方米,相对涌出量13立方米,通风方式采用永久瓦斯抽方式,采用轴流式抽风机,该矿水量不大,正常涌水量为两吨,该矿排水设备的标准排水量为25吨,为保证矿井瓦斯涌出量不止过大,采用超前注水的方式。全矿共有1500人,管理岗位100人,机关50人,煤巷120—150米,岩巷单进107米,采用深孔爆破。
一.倾斜长壁采煤法 ? 回采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仰斜或俯斜)推进采煤。或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方法。该法采煤量占总产量的12%以上。
(一)巷道布置特点
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煤层群时,同样有单层布置和联合布置两种方式。对于层间距较大的煤层群,可在各个煤层中布置带区(或分带)分别独立开采,其巷道布置、生产系统与单一煤层倾斜长壁采煤法基本相同。对于近距离煤层群,一般采用多煤层联合布置的开采方式。
1)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沿煤层走向置于阶段同一侧。
2)分带运输斜巷和回风斜巷均沿煤层倾斜方向掘进,并垂直或斜交于平运输大巷
3)采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对拉采面,工作面走向长最长100m±,斜长1200m±。
(二)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炭,经运输斜巷,然后在运输大巷装车运出。
2)运料系统
工作面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由运输大巷运至下部车场,经回风斜巷运到采煤工作面。
3)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所需新风,自运输大巷经进风行人斜巷,通过运输斜巷送到采煤工作面。冲洗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回风斜巷到回风大巷,由风井排出。
(三)采煤工作面布置形式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工作面可以布置成单工作面,也可以布置成双工作面。
单工作面的特点是:每一个采煤工作面有两条回采巷道,一条为运煤和进风的运输斜巷,另一条为运料和回风的回风斜巷。
双工作面布置的特点是:两个工作面布置三条回采巷道,其中中间的一条巷道形式减少了一条分带运煤斜巷及其联络巷道,减少了巷道掘进工作量,节省了一套运输设备,生产比较集中。
(四)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
1、倾斜长壁采煤法按工作面推进方向有俯斜开采和仰斜开采两种。
2、按开采顺序分:前进式
后退式
往复式
混合式
二.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
1)仰斜开采 — 采面沿倾斜从下向上推进采煤。
适用:顶板稳定,煤质较硬;顶板淋水大;煤易自燃需注浆;临界角一般为 a
2)俯斜开采 — 采面沿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适用:煤厚,a 大,煤松软易片帮,CH4大。当 a
(6)前进式开采
a:采煤工作面由大巷附近向上部边界推进。
b:采煤工作面由大巷附近向下部边界推进。
1-水平运输大巷
2-采煤工作面
3-分带运输斜巷
4-分带回风斜巷
5-水平回风大巷
(6)后退式开采
a:采煤工作面由上部边界向大巷附近推进。
b:采煤工作面由下部边界向大巷附近推进。
1-水平运输大巷
2-采煤工作面
3-分带运输斜巷
4-分带回风斜巷
5-水平回风大巷
2、井田开拓
井田走向和倾向尺寸、面积、矿井设计的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矿井生产制度。
井田开拓方式,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用途。
开采水平数目,高度和位置。大巷位置及数目,并绘制生产水平开拓系统示意图。
阶段内采区的划分,采区的边界、范围、数目、开采顺序及同时开采的采区数目。
矿井的提升方式和提升设备。
矿井的运输方式、运输系统和运输设备。
矿井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及设施。
矿井的排水方式、排水系统、排水措施及预排水措施。
矿井的电力、压气和水的供应。
井底车场型式及线路布置特点。
3、采取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采区的位置、境界和范围。
采区地质情况:可采煤层数、赋存状况、层间距离、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发火期、水文地质等情况。
采区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上下山数目,位置,断面,运输设备,上,中,下部车场型式和线路布置。
区段的划分,区段巷道布置,联络巷道形式。
采区生产系统:通风系统及设施,运输系统及设施,供电系统及设备,供水系统,消防火系统及设施。
采区各种煤柱尺寸,采区内各种巷道的支护方式,维护状况等。
回采与掘进的接续,采区的技术经济指标。
4,回采工艺
实习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置,地址构造,顶地板岩性,煤层厚度,倾角,采高,工作面长,瓦斯,含水,自燃性,煤尘爆炸性等。
顶板管理方法的选择顶板活动规律(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及强度,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及强度,直接顶冒落高度,岩石垮落角,矿压显现规律等),煤层顶底板对支,处工序的影响。
工作面机械化装备,采煤机,运输机及支架型式,端头支护方法。
采煤机的工作方式,进刀方式,截深,每循环时间。
炮采工作面的炮眼布置,装药量,放炮长度及顺序,一次进度每班开帮次数。
工作面生产能力,移溜子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等。
工作面支架形式,布置方式,回柱放顶方式。
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各工序安排,劳动组织,劳动生产率,材料消耗及顿煤成本。
绘制工作面正规循环图表,劳动组织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对付地质变化的经验及措施。
四.实习的总结工作
2.实习的总结工作:
在实习期间学生应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编写实习报告,以巩固所获得的知识,报告不应成篇罗列现成的资料,报告的编排程序自行决定,报告的内容根据实习大纲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编写,对报告的要求如下:
(1)叙述不可太长,一般20至30页为宜。
(2)报告中方案应通俗易懂,书写端正,图表整洁,并注明尺寸,图表尺寸要基本符合比例。
(3)参观的内容不可进行详细的编写。
(4)对现场的生产实践提出个人意见。
四.实习鉴定及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进行小组鉴定,实习成绩由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实习报告的内容,以及绘制图纸和编写作业规程等内容综合确定。
采矿专业认识实习报告【2】
一、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在完成基础理论课学习后进行的一项基本实践训练,是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必须进行的一个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实地接触矿山生产,理论结合实际,了解采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基础。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实习时间
20XX年1月6日-1月10日。
三、实习地点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兰尖铁矿、朱家包包铁矿。
四、实习部门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兰尖铁矿、朱家包包铁矿。
五、实习内容
(1)矿山概括:
朱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银江乡境内,在攀枝花市北东33°方向,直距11公里处。地理坐标:东径101°44′20″~101°47′08″;北纬26°35′35″~26°37′15″。矿区有专线铁路及各类公路,交通较为方便。朱家包包铁矿隶属于攀钢集团矿业公司,企业性质为国有企业。
兰尖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瓜子坪与务本之间,在攀枝花学院一路赶车从密地桥一直向小攀枝花进发就可到达朱矿目前还在露天开采,大概还有五六年时间,兰尖矿已转入地下开采。技术开发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矿山地质及其成因类型
矿山是6亿年前地壳运动及火山爆发而带来的大量钒钛资源,形成了攀西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
(3)储量、品位、矿体产状、矿体赋存情况
朱矿体长2200m。矿体厚度最大51.74m,最小15.26,一般25~35m,平均厚度为27.85m,厚度变化系数为41.29%。工业储量兰尖铁矿2.96亿万吨,朱家包包铁矿2.02亿万吨。
其中兰尖矿三个区段矿石地质储量(Fe1~Fe4):1300以上挂帮矿体:1059万吨,品位27.18%。1020-1300下部矿体:7402万吨,品位29.77%。1020以下深部矿体:2232万吨,品位30.97。1020以上合计:8101万吨,品位29.43%。矿区合计:10334万吨,品位29.76。
朱家包包铁矿TFe品位29.20%,TiO2品位12.15%,V2O5品位0.27%境界内储量13151.64万t,境界外储7054.76万t;保有低品位矿石储量12679.39万t,TFe品位17.25%。
(4)围岩性质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兰尖矿主要有细粒辉长岩及大理岩,朱矿主要钒钛磁铁矿,均富含大量铁和钒钛,周围围岩简单,稳定性好。朱矿矿体赋存于辉长岩中,围岩和夹石都是辉长岩。矿体与围岩和夹石的区别就在于辉长岩中铁钛氧化物的含量。围岩和夹石的脉石矿物主要是基性斜长石、钛普通辉石及少量橄榄石、角闪石等。除脉石矿物外,还有少量钛磁铁矿、钛铁矿及硫化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都不复杂,其中兰尖矿现在已开始转入地下开采,其设计与施工都不存在较大偏差,表明其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5)开拓系统包括运输、提升、通风、排水、供电、压气、充填等系统及相应的机电设备
兰尖矿:
运输设备:采用了胶带斜井+无轨斜坡道开拓方案。共设置了三条竖井,一个胶带斜井、一个无轨斜坡道。有总回风竖井、破碎系统回风竖井、辅助竖井、胶带斜井、无轨斜坡道。以上共五条井均能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出口。其中总回井下测风点参数:风压达862007AP,风速达8.5m/ s,震动35HZ、50HZ。
矿石运输:20吨电机车单机牵引9辆6m3底卸式矿车运输矿石。
废石运输:由10t电机车单机牵引10辆2m3固定式矿车组成。坑内铺轨采用轨距900mm,43kg/m钢轨,架线电压550V。
胶带运输系统:共设置了四条胶带,2为主胶带,1#、2#在峒内,3#、4#在地表。带宽1200mm,总长度2206米。挂帮矿体部分配备4台20吨矿用卡车运矿。
巷道掘进运渣配备4台10吨矿用卡车。
供风设备:三台,35HZ,最高可达50HZ。
朱矿:
采场内的运输系统是全国最复杂的,有汽车—平硐溜井联合运输;汽车—铁路联合运输系统;汽车—破碎胶带联合运输系统。
胶带运输的带宽为1.2m,传送速度为3.15m/s,运量为3500吨/小时。
铁路运输系统采场内的矿岩直接用电机车牵引12辆60吨重矿车。电机车有ZG-1500型其使用1500v直流电;ZG224-1500型,载重224吨,使用1500v直流电,是全国唯一一台。
汽车运输:汽车有TR60型,载重55T;铁律科斯3307,载重40T;TR100型,载重100T;三一重工,载重100T。
铲装设备:WK—4,铲斗容积4.6m3;195B,铲斗容积7.6m3;WK—10铲斗容积10m3;胶带1.2m,3.15m/s 3500吨/小时。
穿孔设备:KZ—2500牙轮机,钻孔直径350mm,孔网6*8;KQ—200,直径200mm,可钻75度~90度,孔网5*7。
(6)井巷掘进
矿岩穿孔均采用KZ-250钻机、KQ-200钻机(d=200mm,有5x7布孔,炮孔倾斜角为75°)和KY-250(d=250,有6x8布孔)牙轮钻机,段高小于4米时,采用凿岩机穿孔,边坡钻ALC1657潜孔钻(液压钻)。
(7)采矿方法
朱家包包铁矿目前还是露天开采
兰尖铁矿已转入地下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20米,进路间距18米。
2、参观过程中所见所闻
(1)、胶带斜井运输和通风系统
兰尖铁矿2号转运站的胶带斜井口海拔930,最高水平标高为1280m。该运输带
全长1.5公里,一侧是人行通道,一侧是运输通道。其正处于建设期,该转运站是主要的运输通道之一,其井筒断面积为20m2,设计年运输量500万吨,实际运输量200万吨。在2号井的附近还修建有1号井,1号井主要用来将矿石传送至2号转运站。井下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930m标高的位置还设置有胶带斜井尾部水仓。
(2)总回风竖井
总回风竖井标高1543m,此处安装有三台风机,每台风机的功率为320千瓦,噪音频率为35hz,最大可能达到50hz。地下开采总共有三个通风平巷,标高分别为1380m、1300m、1280m。总回风竖井的最低标高为1200m,竖井的直径可达6m,主要用于排除油气、CO、CO2等气体以及大量粉尘。
(3)兰尖采场观景台
站在观景台上,我们能看到兰尖矿的全貌,一层层台阶引入眼帘。在兰尖铁矿历史展览馆,我们还观看了《神奇的攀枝花聚宝盆》,看到了兰尖矿发展历史和革命先驱建设攀枝花的不容易,另外我们还能在展览馆里看到很多陈列的矿石样品,让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它们的名字以及所含矿物的成分含量。墙上还有很多伟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他们都是为兰尖矿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者,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攀枝花,同时也了解到攀枝花的矿产是由于6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目前钒钛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兰尖矿就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露天铁矿,矿区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工业储量达2.96亿吨其设计能力为年采剥总量1690万吨,生产钒钛磁铁矿石650万吨。
(4)朱家包包露天采场
朱家包包采场占地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分为上部兰尖和和下部朱家采场,总设计年采剥总量约4000万t左右,年产矿石量1500t,兰尖采场预计年产为700t,朱家采场为800t。主采两个矿种,以辉长岩为主的的钒钛和钛铁。矿石属于低品位一类,约为27%~287%,品位低于15%的作为岩石,15%~20%的作为尾矿,经过抛尾再利用,品位可提高到20%~23%。穿孔使用的是KZ-250型的牙轮钻机,该钻机孔直径为250mm,孔网数为6×8,另外还有KQ—200型的潜孔钻机,该种钻机的孔直径为200mm,孔网数为5×7,主要用于钻75°~90°的倾斜孔。边坡主要采用阿特拉斯液压潜孔钻机—165型,孔距可达1.2m~1.5m。采用的爆破技术主要为新渣爆破和挤压爆破。
(5)排土场
朱家包包铁矿的排土场为全国最大的排土场,分为5个排土场,总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整个排土场的排土能力为3.6亿m3,,目前还剩余约1亿m3。为全国最大的排土场。5个排土水平的标高分别为,1230m、1270m、1310m、1348m、1372m,采区距离排土场约4.3km,最初的排土方式由铁路运输和电铲配合排土,现在的排土措施在原方式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岩石破碎胶带运输排土场排土。其中三种主要的排土方式为矩形、扇形和矩扇结合,首选扇形,平行推进达到形似矩形时采用矩形排土方式。排土设备主要使用的是大连重工生产的PLK-2500型排土机,排土机臂长为35m,排料臂场为50m,卸料臂旋转以中心为准,旋转方位为105°,,作业范围较大。排土场排出的废石品位约为13%~14%,排土场理论排量为2500m3/h,全年预计为1500万吨。移道每次24m,最上一台阶水平容积1200万m3。
六、实习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几天的实习就已经结束。通过这次采矿认识实习,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现就我的实习总结汇报如下:我深刻的认识到今天的我们作为一个采矿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是采矿人的汗水和智慧建设了我们的城市,让我们过上了幸福 生活。看到和了解到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我就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弄清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把我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同时我也了解了到矿山环境的艰苦,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我们才能发扬采矿人的特色与优点,采矿人就是大气,不拘小节。所以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一致,珍惜眼前时光。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将来伟大的财富。当然我也知道矿山领导对我们的重视,怕我们出现一点点的安全问题,我要感谢他们的详细安排和讲解。不光有这些,还有很多专业方面的东西,让我对矿山建设有了一定的整体把握,了解到了通风竖井的建立,平洞巷道的布局。还看到了很多很多书上看到的大型机械的图片和一些通风机,真正将理论联系到了实际,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指导性。
总之,感谢我们的老师和矿山的所有人员,你们的付出才让我们的实习顺利结束并从中真正学到了大量知识。
第四篇:采矿专业毕业论文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采矿工程企业面临着诸多人力成本、财务成本剧烈波动上升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产能过剩的加剧影响,我国涉矿企业的产能和市场化运作受到冲击越来越加明显。如何在新常态下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是采矿工程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采矿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是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升级。
【关键词】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人;人才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掌握并且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并由核心能力衍生出企业的优势就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过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和塑造,也需要企业投入成本,不断巩固,并且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步形成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总而言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资源能力息息相关,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形式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否则光靠一个因素是无法形成的。而这企业最为关键的要素并且得到业界认可的就是人才因素,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需要抓住这一要点。
1.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矿工程企业的所处行业属于资源行业,其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企业的资源禀赋、企业运作、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而核心能力的形成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成果。
1.1企业资源禀赋
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企业在初始阶段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之所以将资源禀赋摆在第一位乃是因为采矿企业是资源的主要生命线,没有资源就没有一切,因此资源数量的多寡决定着企业生存是否能够持续。企业资源的数量多,则企业未来发展基础就牢固,企业资源数量少,则发展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企业资源的质量则能够使得企业发展更加优越,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推手。企业资源品位高,则企业未来资源价格就高,获得的回报就更好,也更加有利于企业从市场上延伸自己的业务。
1.2企业经营运作
企业经营运作能力则包括了企业营销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企业计划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促使企业能够真正有效运作,也是企业未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实上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就是来源于此,这也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黑箱,是企业取得成果的关键。企业的营销能力是指企业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优势挖掘自身的卖点,从而有效占领市场,实现企业的经营利润。企业的市场营销必须考虑企业的产品特点,采矿企业不能一味在产品上光顾着采矿而忽略企业的营销。事实上,企业的营销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远比资源本身来得重要。采矿企业不仅要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还需要对企业自身进行包装,将自身打造成为符合社会责任、公众期许的企业,将自身的贡献如实展现出来,从而吸引企业的的市场。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则是采矿企业业务衍生的关键能力。资源整合的关键是要建立采矿企业上的资源生态链,要占据价值链的顶端,主导价值链的发展。企业生态链的建立就是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事实上,采矿企业如果能够建立从资源勘探到开采再到贸易等产业上的一条龙服务则有利于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神华集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神华集团建立了采矿、运输到港口贸易等一系列资源链条,在国际煤价下行的基础上,还能盈利主要就是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源运作能力。企业计划能力是指企业对计划生产的控制能力,即采矿企业要对未来的生产计划做出前瞻性安排,合理调度生产量,控制生产成本。企业计划能力能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合理控制生产节奏,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因此企业计划生产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否则生产过多则会导致较大亏损,企业已无法消化多余产品。而生产过少则会导致企业无法按时交互产品,导致企业市场损失。
1.3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则是企业的另外一项核心能力,技术越先进,生产效率越高,企业支付成本越小,则企业的生产利润越大。而且技术越成熟,生产越稳定和安全,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提升,有利于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提高企业的安全系数。采矿工程企业的技术能力需要企业的大量投入,因此企业在保持稳定持续投入的前提下,还需要就企业的技术引进保持一定开支,从而获得企业技术更新。当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关键还是在于企业人才的管理,企业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关键,采矿工程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采矿企业人才的投入和培养,需要高端工程机械人才的研发,从而方能够使得技术更加使用,企业技术牢固发展。
2.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在人才梯度建设、企业管理能力和企业计划生产能力等方面。
2.1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采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完善的企业制度紧密相连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因此,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把企业改造为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尤其要加快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2.2强化采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采矿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虽然核心能力并不存在于单个人中,但是核心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而人才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为此,必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第二,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拥有技术和管理创新知识并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2.3提高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采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其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要提高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第一,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大型企业应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大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第二,积极探索新技术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主要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目前,国外一些大的采矿企业或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3.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形势下,采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在不断完善。采矿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也在不断变化,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学习型企业等,这些都是我国采矿企业所要考虑的。总之,在当前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采矿企业想要求得生存空间,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红梅.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10.[2]李卫军.信息化与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3]曹敏杰.中小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4]翟文华.沈阳市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采矿工程区域实施水土保持思路
〔摘要〕文章通过结合某铁矿工程实例,针对该项目所处地质气候条件等,借鉴同区域同类工程经验,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方案,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采矿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1工程概况
某铁矿工程位于天山腹地,地势险峻,切割强烈,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属高寒地带,地形总体上为北高南低,海拔2699~2880m,属于高山深切地貌。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主要建群种有羽茅、早熟禾、优若藜、蒿属、艾菊、棘豆、巴西草和地衣等,植被覆盖度为50%,项目区属自治区级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工程区主要水土流失类型为微度水力侵蚀,综合侵蚀模数约520t/km2•a。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2水土保持防治现状
本项目建设区属于南疆农牧防风固沙治理区中的塔里木盆地北部农林牧重点防护区,该区水土保持发展方向为:以牧业为主,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加强人工草场和灌溉草场建设,以围栏为主要措施手段,加快草场恢复。宜林地要封山育林,加大人工种植力度,并切实做好林草的监督保护措施。
(1)林草建设。林草植被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要措施。截止1998年,和静县共造林69.92km2,建设人工草场36.6km2,改良草场45.07km2。在对林木的管护上,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强对林木的管护,山区林木护林为主,更新为辅,严禁滥伐。
(2)矿区水保措施。本工程项目区应加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对现存的天然林及其它荒漠灌木林进行封育保护,做好更新抚育工作,严禁滥砍乱伐。对天然草场实行轮封轮牧,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杜绝过度放牧,避免草场的退化,要加强封山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度和环境容量。
3水土流失预测
本铁锌矿采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扰动地表、损坏生态环境,诱发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因此,根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及施工进度安排,确定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损坏的原地貌土壤植被状况和新增水土流失量,以及评价所形成的水土流失危害。(1)本工程各阶段水土流失的面积为施工准备期为20.80hm2,施工期为20.81hm2,自然恢复期为20.76hm2。(2)本工程扰动、占压原有地表的面积20.81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为20.81hm2。(3)本工程土石方挖方总量3.92万m3,填方总量3.92万m3,内部调运0.36万m3,土石方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方。(4)本工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348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914t,其中,施工准备期水土流失总量189t,新增流失量为146t;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793t,新增流失量为621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总量366t,新增流失量148t。(5)水土流失强度较大的时段为施工期。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扰动地表、挖填土石方均发生在施工期,产生的1348t水土流失中,有793t产生于施工期。工程完工后,随着工程措施的投入使用土壤侵蚀量将逐渐减小。(6)本工程水土流失强度较大的区域为工业场地,新增土壤侵蚀量较大的区域亦为工业场地。因此,该区域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新增土壤侵蚀量较大。应采取工程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由预测结果可见,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较大,是本工程水土流失监测治理的重点时段。工业场地的单位面积水土流失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最大,是本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本方案将根据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和时段布设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的永久和临时防护措施的建设。从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施工期新增土壤侵蚀量大,应加强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工业场地的水土流失防治。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和性质,以工程防护措施为主并辅以必要的临时防护措施。为保证主体工程的安全,主体工程设计中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部地区已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实施
本工程主体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方多次倒运,在施工进度和时序上注意避开大风和大雨等影响。不存在违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对施工组织设计的限制性规定。
(1)本工程项目区最深冻土深度220cm,受自然条件限制项目区内不适宜各种乔、灌木的生长,当地林业部门对项目区的植物措施也不赞同实施种植乔、灌木,推荐以种植耐寒草坪和撒播当地适生草种为主。根据绿化要求的不同,本方案种草的选择分为2种,一是工程管理区内绿化草坪草种,具备人工灌溉条件,选择观赏性较好的早熟禾、羊茅、燕麦和狗牙根的混播草种;二是工程扰动范围内植被恢复草种,靠自然生长,选择当地适生、易成活的针茅、锦鸡儿和苔草等。
(2)表土剥离及回填防护设计。表土剥离措施主要为了有效利用表土养分,利于后期植物措施实施,保证成活率。表土剥离结合生活区场平施工同时进行,主要是铲取地表30cm熟土,在不干扰工程正常施工情况下,存放在专设的表土堆放区内,待施工结束后,回填原地表。
(3)彩钢板拦挡措施。为了防止表土剥离及土石方开挖产生的临时堆土由于风蚀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堆土场周围进行简易防护,采用彩钢板防护的措施,在堆土周围进行部分拦挡,彩钢板高度为2m,钢板底部埋入地表以下0.2m,地表以上拦挡高度为1.8m,挡板外侧采取钢支架支撑措施。
(4)编织袋堆土防护措施。编织袋堆土防护措施用于管沟和建(构)筑物基础开挖方以及表土剥离临时堆土场的防护,开挖前沿临时堆土场外侧边界设置,减少临时堆土流失。编织袋以品字型两层结构排列,编织带内直接装填开挖土方,回填时土方可以利用,编织带回收。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方案认为某铁锌矿采矿工程永久占地面积12.79hm2,工程整体布局合理,场地利用系数较高,达到行业占地规模要求,无乱占多占现象,总体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第五篇:采矿专业调查报告
采矿专业调查报告
在我系教改中,马主任根据我系的实际现状和青海在矿业专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了土木工程教研室要建设“采矿工程”新专业,在新专业建设中,我教研室的人员积极配合,对与采矿有关的单位进行了调查。
于2012.12月中旬,马洪霞老师联系了国土资源厅,于是我教研室的所有教师在12月15日亲自到该单位的“国土厅矿产开发处”和“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人教处 ”两个处室进行了走访,调查了青海在矿业方面的优势,以及我系新建该专业的优势。该单位主要是搞地质勘察,与青海大学建立了校企关系,并且在2006年招收了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的优秀学生,而采矿工程的学生他们单位也招,但是招收不是很多(该单位主要是稿勘测),他们推荐了西部矿业,该单位主要从事的采矿的项目。并且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现在青海的各大院校还没有采矿专业,在青海特别是在州县上特需要采矿方面专业的大学生,并且提供了国土资源厅2011年的资源的数量表,以及资源的情况。所以我校开设该专业是合乎青海的实际。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多元发展、多能互补方针,优先发展水电,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配套发展火电,增强水火电及太阳能风能调峰互补能力,积极开发油气、煤炭资源,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1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生产比重达到40%。
石油天然气。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十二五”末,原油产量达到3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90亿立方米。开工建设西宁、格尔木液化天然气工程,推广发展车用天然气。实施玉树、果洛、海南、黄南等藏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格尔木至拉萨管道输气项目。
煤炭。加快柴北缘、祁连山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推进鱼卡、木里两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建成全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煤炭产能达到2000万吨。
有色金属产业:加快开发省内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强铝、镁、铜、铅、锌、镍等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配套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有色金属合金、管棒材、板带箔材、型材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加快黄金等贵金属开发,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以形成300万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规模为目标,建设新增百万吨以上电解铝、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及炭素阳极、铝型材等重大项目,积极发展铝型材、铝箔、铝基合金等下游产品,加快形成铝合金产业链。加快实施金属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件、电解铜箔等项目,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油气化工产业:以建设千万吨级油田为目标,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加储量,提高产量,完善油气输送网络,进一步提高原油加工和天然气化工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动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工业融合发展,建成区域性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推进烯烃下游产品开发,支持发展合成氨、聚氯乙烯、甲醇等大宗产品。
煤化工产业:充分利用省内外煤炭资源,以煤炭清洁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煤化能源下游产品,积极推进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大型焦炭生产基地,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发展精深加工,构建煤焦化一体化、煤盐化一体化、煤焦化冶金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等产业链,实现电、热、液体燃料、化工产品的多联产,建成以煤化、能源、盐化、冶金相结合为特色的新型煤化产业基地。矿产资源勘查:加快矿产资源勘查步伐,以祁连山、柴北缘、东昆仑和三江北段等重要成矿区带为主战场,大力度投入、大兵团作战,加快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以能源、黑色、有色金属、贵金属、钾盐等紧缺优势矿种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勘查,查清基本家底,尽快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实现“358”地勘工程目标,打造国家战略资源基地。安排使用好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资金、中央地勘基金,积极引进省外地勘力量,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地质勘查,形成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快天然气水合物、煤层气和盐层气勘查力度,建设国家级冻土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验基地,探索建立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
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加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数据生产,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测绘服务水平。
资源循环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强化资源节约,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产业间纵向延伸、横向拓展,资源、产业、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积极引导支持矿山企业引进、推广先进的选矿技术和开采技术及综合回收工艺,重点加强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等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和废弃物的资源化水平,减少储量消耗和矿山废物排放,安全、环保、可持续地发展矿业经济。推广煤矸石发电和建筑垃圾利用的技术和工艺,拓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领域。加强水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强力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认真做好城镇节水,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节能科技示范工程,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产业和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组织实施好热电联产、省柴节煤灶、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节能重点工程。加强能源制度建设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强制性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到2015年,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低能耗产业形成规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循环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3~5个百分点。
专业现状及前景: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地质勘探取得重大进展、政策法律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卓然等.这些成绩令人欣喜,但是,与此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取得长足效力,促进煤炭行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随着近年中国电力需求飙升,以及主要煤炭生产地区山西省取缔不安全的非法采矿,中国已从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是煤炭行业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煤炭行业面对四大阻力他们主要来自来自生产力水平、行业发展方式、产能矛盾和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对之分析发现, 生产力总体水平偏低的问题突出 据了解,受资源条件和区域经济地理环境制约,目前我国既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现代化煤
矿,但也存在一大批落后的小煤矿;既具有较强发展能力大型煤炭企业,也存在众多市场竞争力弱的小型企业;既具有后备资源充足、潜力大的优势企业,也存在资源已枯竭、发展后劲不足的企业。
采矿工程专业因其具有的重要性,国家历来的出台政策无不对此极为重视。如对环保投入力度的加大,对该专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对国有矿山企业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引用竞争机制,坚持优胜劣汰,所有这些政策对矿山企业的生产力的进步,相关院校科研单位理论研究的深化细化的提高,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改进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采矿工程师和矿山测量工程师首先可以在井下或露天矿藏开采企业参与矿场的管理工作,从技术、经济和安全方面规划,为开采做准备。在矿山管理部门工作,代表采矿部门的利益。颁布保护条例,维护矿山企业工人们的权益。从矿床、环境和国土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矿山经营施加影响。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在开发西部的战略中应有广泛就业途径。,即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依然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一所普通大学的采矿工程毕业生今年再一次全部就业,月薪最低2500元,而且都享受到了2 万元至5 万元不等的安家费。这不是因为学校该专业实力有多强,主要还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全国仍有较大的缺口,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可见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相当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