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鼎德期刊八--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5篇可选)

时间:2019-05-14 16: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辉--鼎德期刊八--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辉--鼎德期刊八--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

第一篇:王辉--鼎德期刊八--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

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

王辉河南鼎德律师事务所

一、基本概念梳理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化就是把目前所界定的文化业进行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化的载体可以是物质或非物质的,通过对文化产品的包装、宣传、推广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文化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保护人类的文明成果。实现文化产业化最终目的的方式是通过规模和市场化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多种载体传播所要保护的文化,另一方面在保护的同时通过文化产业化实现文化产品的销售实现经济利益,通过获得的经济利益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保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发展和保护人类的文明成果的最终目的。

著作权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等,其范围很广且形式多样化,载体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增加中。

著作权保护主要是对著作权权利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进行保护,通过权利保护促进著作权人的创作欲望,进一步促进文化发展,提高人类文明水平。

二、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著作权具有专属性,著作权的财产权的实现是通过其专属性实现的,因为著作权保护所涉及的作品的专属性很容易被侵权人突破,每次侵权的行为将极大的降低作品的经济价值,相反,对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加强将提高作品的经济价值,作品的经济价值直接决定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驱动作者的创作欲望,创作欲望决定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以此类推最终影响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反过来讲,加强对著作权的保护就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数量,所以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缺一不可。

三、对著作权保护的主要方法

对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分为事前保护和事后保护两种,平时对创作的作品要有积极为的维权意识,做的防范于未然,保存好原始资料,如:手稿,首次发表稿等,如属于比较重要或价值较高的创作要及时进行权属登记或保存更有力的权属证明,以备日后使用,避免因权属证据保存不力造成后期维权困境;对于事后保护,主要是发现侵权行为后,要及时进行证据固定,掌握侵权人的主体资格、侵权事实等相关证据,如侵权刊物、侵权视频、侵权网页等,对于不好保存的证据要及时进行公证避免因证据灭失使维权请求得不到支持。与此同时,对于要保护的著作权比较多或作品比较重要的著作权人,要考虑聘请 专业的律师为维权专职代理人,通过律师的介入可以做到事前防范和事后补救的双重功效,通过律师可以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做到权属清晰,证明有力,侵权必究。通过律师的介入的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高著作权人的维权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通过个案促进著作权保护的发展。

四、著作权侵权纠纷的类型及维权程序

1、著作人身权纠纷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保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侵权行为人对上述权利的侵犯所产生的纠纷就是著作人身权纠纷。

2、著作财产权纠纷

著作财产权又称“著作经济权”,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指作者及传播者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具体包括: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 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上述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法律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因上述权利受到侵犯所产生的纠纷为著作财产权纠纷。

3、混合纠纷

在现实中,往往侵权行为人会同时侵犯著作权人的多项权利,不仅包括人身权也包括财产权,所以大量发生的纠纷为混合纠纷。

当纠纷发生时,作者应当首先采取非诉讼方式即:

1、通过律师函或告知函等方式通知侵权行为人,与其主动协商侵权纠纷解决事宜,努力使其积极承担责任。

2、行政解决,即通过向行政机关投诉处理 解决纠纷。

3、其他途径,如媒体曝光等。在非诉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或不能引起侵权人的注意时,作者应当及时选择诉讼方式即: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立案的方式进行维权,其优点是:

1、效力高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2、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生效判决就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可以为以后的纠纷提供相应的标准和依据。

3、威慑力,法院的判决对侵权人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可以迫使侵权人加强管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其缺点是:

1、过高的维权成本和法院过低判决赔偿标准导致著作权人维权的积极性不高。

2、著作权立法相对不完善,法官著作权保护意识不高,地方保护严重。

3、网络侵权的增多,证据保存的难度增加,法院审理期限较长,证据灭失风险增大等;无论是优点大于缺点或缺点大于优点,诉讼时著作权人维权的最后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下通过诉讼方式维权的具体内容和要点及步骤:

首先,要明确原被告的主体资格,原告主体资格:作者本人或集体维权机构等拥有作品著作权的单位或个人,可以作为原告直接或委托代理人进行起诉。被告主体资格:侵权人包括出版者、主办者、协办者、销售者等:主体资格一定要明确和准确,否则,会在立案及案件审理过程中给维权带来很多困难,例如:编辑部和出版社的关系,要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作为被告;销售者也要明确其主体资格是独立法人还是分公司或个体工商户,如个体工商户要以其工商登记的负责人为被告并标明字号等;

其次:要准备作者的权属证据和侵权的证据,关于著作权的权属,《著作权法》第十一条有明确的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根据上述规定,要有证据证明自己是该作品的作者,具体有以下证据形式证明:

1、原始资料:即作者的创作手稿、初次发表的相关资料等可以证明作者权属的资料。

2、著作权登记(又叫版权登记):作品登记不是著作权取得的必要手续。作品实行自愿登记。作品无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但版权登记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能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作品登记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负责本辖区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国家版权局负责外国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版权登记不是必须,但对比较重要的作品或权属容易发生纠纷的作品,登记可以避免纠纷的发生也可以在发生纠纷后有助于纠纷的解决。

3、权属公证:对作者原创作品的相关资料予以公证,证明作者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如:报纸、图书、网页、视频等,在现实中常用于不易保存或容易灭失的权属证据。

4、纸媒权属:即作品曾经发表于纸质媒体的资料证据,如报纸、书籍、杂志等。

5、网媒权属: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网络媒体出现,也有很多传统媒体在发行纸媒的同时在网络发行其纸媒的电子版,或直接发行电子版的网络发行行为,或某些专门性网站及自助发表网站等发表 的内容可以体现作者著作权的内容均可称为网络权属。以上多种权属证明方式在诉讼中经常同时出现,如:对网媒权属进行公证、或同时出示网媒权属和纸媒权属等,权属证据对于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至关重要,是作者是否具有起诉资格的基础证据之一。

再次,要有确凿侵权证据即:纸媒、物体、及网络出版物等明确具体的侵权物证明侵权人侵犯了《著作权法》第十条作者享有的著作权。这是证明侵权行为是否存在的基础证据。

最后,要明确受理的人民法院和诉讼请求:即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中级人民法院或指定的基层人民法院,由于法律的规定作者只能选择上述法院进行起诉,受理法院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技巧,例如:通过选择不同的受理法院,可以增加侵权人的应诉成本,通过应诉成本的提高促使其达成调解协议的可能性提高,由此可以促使侵权人快速的解决纠纷;尽量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法院起诉等。关于诉讼请求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1、赔礼道歉,恢复名誉;

2、经济赔偿;经济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损失赔偿、维权合理支出和惩罚性赔偿,赔偿金额的计算主要由侵权刊物的发行范围、发行量、销售价格、侵权程度、影响范围、侵权次数、作者的知名度、作品创作的复杂程度等相关信息确定,合理支出主要包括:邮寄费、复印费、交通费、律师费、公证费等维权合理支出。惩罚性赔偿:对侵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由法官根据具体案件自由裁量,但多次侵权可以作为加重惩罚的条件。通过上述信息可以明确具体的请求金额,赔偿金额的确定应从实际出发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的赔偿金额不一定得到法院的 支持,同时也要相应多交诉讼费用,过低的赔偿金额容易打击著作权人的维权积极性,所以赔偿金额的确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合理适当的确定。

3、诉讼费用负担,即由被告承担一切诉讼费用。所以在确定诉讼请求时,一要考虑请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二要考虑请求的合理性,三要尽可能多的阅读受理法院同类案件的判例,通过以上三点可以使诉讼请求得到支持的可能性增大。

案件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如:《伯尔尼公约》等我国签署和参加的国际条约;实体性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如:《民法通则》《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程序性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如:《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等。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著作权保护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保护方法和力度都有待提高,只有对著作权强有力的保护,才能不断的促进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产业化的效应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篇:鼎德期刊--著作权侵权之微博侵权初探

著作权侵权之微博侵权初探

王辉河南鼎德律师事务所

一、今天你微博了吗?

(一)微博是自媒体之一

自媒体是指个体(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简言之,即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论坛、BBS、网络社区等。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互联网web2.0 时代交互式产品的典型代表,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的微博应当是美国的Twitter。Twitter 是2006 年3月由blogger 的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推出的,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用户能用如发手机短信的数百种工具更新信息,可以输入最多140字的文字更新。Twitter 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

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微博种类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各大网络媒体先后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微博平台。

(二)微博突破了现有的信息传播模式

微博的出现突破了现有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原创的及时性,高速传播性、不可撤回性等特性,对目前传统的媒体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原有的新闻及信息审查制度对于微博的出现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一条具有吸引力的微博发出后,包括发出者自己都很难控制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所以微博的出现不仅对信息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于微博的使用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微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

微博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但所有的信息全部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社会,微博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只是载体不同,但承载的著作权意义上的权利义务与传统媒体没有不同,适用同样的法律和规则。

二、微博的功能呢你都熟悉吗?

(一)原创

微博的原创具有一定的多媒体性,即原创的微博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微博平台具有不同的发布规则要求。

(二)转发

转发是对他人发布的原创或转发的微博进行转发或再转发的行为。

(三)评论

评论是对他人发布的原创或转发的微博发表意见的行为,包括使用文字、表情、图片、音频、视频或没有任何内容等多种形式进行的 意见展示。

(四)@

@+用户名,是将原创、转发或评论的内容,通过@+用户名的方式提及,并引起特定用户的注意的一种方式。

(五)私信

私信,是用户不公开或针对特定用户或用户群发送信息的一种方式。

(六)赞

赞,是对某条微博表示赞同、称赞、支持等具有多种意义的一种行为。

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新的微博功能不断出现,熟悉了解每种不同的新的微博功能是微博控们需要及时掌握和了解的,每种功能都有其一定的意义和用途。在微博侵权中,通过对以上功能的了解,可以对于某些侵权行为的认定具有一定的实质意义,比如,微博的原创性与发布有关,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与阅读数、转发次数及评论次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微博中那些是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一)独创性

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或初创性,是指一部作品经独立创作产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袭性)和差异性。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对一部已有作品的完全的或实质的模仿,而是作者独立构思的产物,在表现形式上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就可以视为具有独创性,从而视为一部新产生 的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翻版。

(二)可复制性

可复制性是指作品已被创作出来,能够被感知,能够通过某种客观实在的具体形式进行复制。一般认为,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都是人的思想或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它是人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色彩或声音等媒体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世界加以表现的产物。因此,如果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人脑内部,没有通过某种媒体表现出来,如某种构思或设想,就不能算是一件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微博中的作品与现实中的作品一样,只有具备了以上的特征才能称之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才能形成作品的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四、微博中的主体资格(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微博中的用户分类根据不同的微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最基本的分类为个人用户(自然人)和机构用户(法人、其他组织),这样的分类与我国《民法通则》上的分类基本相同,同样的道理,微博上的主体资格也是现实中主体资格在网络上的延伸,对于微博侵权中比较有现实意义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个人用户与机构用户

通过个人用户与机构用户分类,我们可以区别个人行为和单位行为,这样的分类可以将微博侵权的行为作出者做出基本的界定,对于明确法律意义上的主体资格有积极意义。

(二)认证用户与非认证用户

通过认证用户与非认证用户的分类,我们可以对用户注册资料的真实性即主体资格的真实性进行直接的判断,如用户通过实名认证获得其身份的真实性认定,非认证用户需要对其身份进行进一步的证明。

五、法律关系疏离

(一)主体资格

1、原告---即拥有作品权属的合法作者;

2、被告---即实施了侵权行为的个人或单位。

(二)权属

即证明其作者身份的事实和理由,通常包括作品底稿、原件等可以证明其作者身份的证明,如使用笔名发表作品,需进一步证明作者本人和笔名之间的关系,如无相反证据,在作品上署名的是作者。

(三)侵权事实

被告实施了侵权行为的事实,侵犯了原告法定的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具体到微博侵权案件中及被告使用其申请或控制管理的微博账号,实施了侵犯原告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四)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等

即原告因为被告的侵权行为受到的可以计算的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在无法计算时法院依法酌定。同时,法院也会对侵犯其人身权的法律责任做出赔礼道歉、停止侵权等判决结果。

(五)证明规则

“谁主张,谁举证”即原告要证明自己的权属和被告的侵权事实 及受到的经济损失和为维权支出的合理开支,被告则需提出以上内容相反的证据进行辩驳,通过证据对抗,以及在证据不充分时根据高度盖然性原则由法院做出最终判断。具体到微博侵权的特殊性,以及网络环境下证据保存的难度,建议通常要对侵权行为进行公证等形式的证据固定,以免因证据效力问题导致举证不能。

六、侵权行为抗辩理由

(一)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在一般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的,就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不视为侵权行为。这些行为在理论上被称为“合理使用”。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了12种合理使用的方式: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记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以上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二)非商业使用

非商业使用,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使用行为,如排除合理使用的原因,仍构成侵权,只是在赔偿数额等方面有所影响。

(三)诉讼时效

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梳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为:“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即,权利人仍能得到自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两年的赔偿,超过两年的,不予赔偿。

(四)超出权利保护期限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指著作权受法律保护的时间界限。在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内,作品的著作权受法律的保护;著作权期限届满,该作品进入了公共领域,不受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关于著作权的保护期兼采两种计算方法。对于一般作品,适用“死亡时算主义”;对于特殊作品,则适用“发表起算主义”。我国《著作权法》对保护期限作了以下规定:

(1)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我国《著作权法》第20条对著作人身权保护期限作了规定,即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作者的人身联系最为紧密,即使是作者死亡后,他人也不得侵犯。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的著作人身权,同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享有著作人身权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变更、终止时,其著作人身权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保护;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著作人身权则由国家主管部门保护其不受侵犯。

另外,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对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其保护期与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相同,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2)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

①一般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第一,公民的作品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绝大多数国家著作权法均规定,公民的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我国在制定著作权法时,参照《伯尔尼公约》要求的最低标准,规定了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的著作 财产权保护期。第二,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的保护,大多数国家规定作品保护期为50年,但也有一些国家规定的保护期少于50年。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则不再保护。

②特殊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第一,计算机软件的著作财产权保护期。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对软件享有著作权的,保护期为自然人的终身至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软件是合作开发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单位对软件享有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软件自开发完成之日起50年未发表的,《条例》不再保护。第二,匿名作品和假名作品的保护期。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作者身份一旦确定,适用著作权法一般保护期的规定。

七、微博侵权的司法实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 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 年,中国微博用 户已经达到3.09亿,微博的影响如此之巨大,全民微博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的导致现实中的各种违法行为及民事纠纷向微博中延伸,近期以来,在民事领域,特别是著作权侵犯领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微博侵权的相关案例,法院的多数判决对微博侵权的起诉持积极态度,对于侵权行为进行了认定,并依法判决侵权行为人对作者进行了赔偿,相信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各种类型的微博侵权案件出现,同时也会不断的提高大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起社会公众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的重视和关注。

下载王辉--鼎德期刊八--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辉--鼎德期刊八--文化产业化与著作权保护(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