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同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大同的变迁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0901班
秦亚楠
改革开放30年,共和国经历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转型,作为共和国战略布局上的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大同市经历着一个从不愿意转型、排斥转型到被迫转型、主动转型的痛苦过程。
开放之初的10年,大同主体社会结构系统沐浴在计划经济的辉煌之光里。地方煤矿“有水快流”;共和国的巨子——大同矿务局因煤炭产量能够突破3000万吨,欢腾不已。煤炭产量占据重要位置,转型提不到认识上。但当市场的浪花在沿海扬起之际,一些行业自然会受到冲击。这10年当中,大同的餐饮业如旭日东升,走在了全省甚至在全国也是前列。紧随其后的商业系统同样在市场化的路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中间10年,面对的是煤价从一点点放开到1994年全部放开的一个不适应的过程,面对的是煤炭市场疲软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而大同市在1993年进行的雁同合并使得发展思路转到了“城乡对接”——“城市带动农村”之路上。经济结构中,煤炭仍占据着80%以上的份额。国有企业支撑着大同市的经济。但煤炭市场的下滑,使得大同市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市委适时提出了“
扶持之列。
后10年,大同经济转型速度加快。各届市委、市政府不断以“重振大同雄风”“奋力赶超,重振雄风”等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目标。煤炭的洗选业、深加工以及煤的转化,煤电一体化等得到大发展,医药产业突出发展,机械加工业日趋做大做强。从优秀旅游城市的挂牌到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再到连续八届的云冈·恒山旅游节,广大干部群众从排斥转型到被动转型再到主动转型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2006年9月召开的市党代会上,他们首次把“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需要加快推进的经济命题作为大会主题。今年市委全会提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从“黑色”到“绿色”,因为自觉转型带来理性的觉醒。今年一场以挖掘大同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价值为重拳的“城建之风”把大同人的观念带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安大钧说:“城建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成绩令人兴奋,但有形的背后还有无形的变化:那就是许多大同人文化意识的觉醒,这是最为可贵的。从“论煤”到“论文化”,这是大同人最大的转型启动“功能键”了!
煤都转型绿色崛起
医药:半壁江山
回忆改革开放初期,曾担任过大同利群制药厂厂长助理的许力说:“那时大同就有名扬全国的药厂,像利群、星火、一药、二药,各家也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当时有„南有白云,北有利群‟称颂”。
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生产
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政策的逐步完善,也为大同医药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机遇,发展、壮大、创新,一轮接一轮的不断升级,实现了大同医药业的腾飞。2006年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44%。2007年医药工业总产值19.4亿元,利税达2亿元。
大同开发区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童进璧介绍说,建区16年,制药业一直是园区的“闪光点”,制药工业已成为大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占据全省的 “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大同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区医药工业产值已实现15.83亿元,有1510个品种。目前,已有1家企业经省级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家正在申报,威奇达药业的“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大宗发酵产品的先进发酵工艺技术”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十一五”863重点项目之一。园区内的医药企业已实现由线性发展向环性发展的产业变迁。
美食:香飘云城
大同的餐饮业,自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历史性,跨越式的巨变。
大同市餐饮业协会秘书长柴渝雨说:“上世纪70年代末,大同市的餐饮业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模式,30多家国营饭店一统天下;80年代后期,餐饮市场开始向民营企业开放,大型民营饭店开始崛起,先后有红旗、永和、昆仑等饭店;90年代以后,餐饮业出现向经营规模、服务理念等方面迅猛拓展竞争。饭店、酒店风起云涌。截至目前,全市饭店有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的有100多家,一次性接纳千人就餐的就达30多家。云冈国际酒店副总经理李政说,现在大众消费已成为餐饮消费的主流。婚宴、生日宴、圆锁宴、节假日、休闲消费,已成为餐饮市场中的新亮点;今年预定明年的年餐已不再是新闻。据统计,2009年,1—6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86993.1万元,其中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160594.7万元,同比增长17.46%,月均餐饮业零售额达到2676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5%。住宿、餐饮业的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市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旅游:大变迁
“30年来,大同不断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强化旅游行业监管,促进全市旅游业走上了一条持续健康的又好又快发展之路。今天,大同旅游业正在走上城乡旅游良性互动、区域特色旅游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旅游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举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谈及旅游发展,大同市副市长冀明德兴致勃勃。
大同旅游业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开发国际旅游为先导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1977-1986年的10年间,接待海外游客近10万人次。1986年,成立大同市旅游局,旅游业逐渐由单纯外事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进入90年代,旅游业已成为大同市
同市初步形成要素市场基本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煤炭:大变革
知道大同的人往往都是从了解大同的煤炭开始的。无论是煤炭储量、产量、运量均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故享有 “煤都”之称。但“刨下坑,挖出煤,卖来钱”的初浅印象始终停留在不少不了解大同人的概念中。而当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大同传递时,现代化的矿井和新时代煤矿工人的风貌,却给了世人一个全新的认识。“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围绕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三十年改革开放,大同煤演义的前世今生,已让世人叹为观止。
王兴德,三十年前的一位普通下井工人,他说:“当时的煤矿都是国有煤矿,计划经济下,煤炭统分统配,工人计分计时,煤矿工人打眼放炮,收入低、风险大,下煤窑是件没人愿意干的营生,工人多数是我这样的农民出生。如今,当煤矿工人,大学生还要考试,全部机械化作业,一个矿一年的产量是过去十个矿十年的产量。”谈及变化,老人感慨万千。
塔山煤矿是近几年大同市新建起的现代化煤矿之一。说是煤矿,其实配套的有坑口电厂,洗煤厂,发运站,建材厂等,整个一个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矿上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矿的年生产能力是1500万吨,但一线的生产人员全部加起来不到700人,由于现代化程度高,人们可以开着汽车直接到达井底工作面。而且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煤浆、矸石、灰渣全部被有效利用,光煤炭以外的附加值就可创造利
润数千万元。煤矸石除大部分用于发电外,一些品质好的被做成了工艺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十分看好。废弃的采煤巷道和采煤抽出来的废水同样是宝。晋华宫矿开发出的 “井下探迷游”及煤矿废水改建的十里河风景区与云冈石窟交相呼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煤为媒,做强煤炭产业链,以煤不唯煤,做大相关产业链”,大同市引进开工的上亿元项目,近三年来就有20多个,特别是一大批电力、机械、煤化工项目的投产达效,煤炭的三十年蜕变迎来的是一次次漂亮转身,焕发出的是不竭青春活力!
古城未来更加美好
2009年的大同今非昔比,2010年的规划别有洞天,2012年的大同新世纪篇章,20蔚蓝宏图展现在世人面前。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翻腾直20年大同流下九州。古貌回复、拓展在人、大同在新一届领导人的卓识眼光中,在改变观念、旅顺思想、用100年战略来规划城市建设。
2008年改造了7条道路,当时是一片骂声,过后剖习人们看到了道路宽了,街道、路灯明亮了很多,沿街门面都整齐了,感觉有点城市氛围了,本身大同在全国也是很有名气的叫做:十大匪城之一。追其原因还是城市不规范,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状况不完善,人员素质不是很高。属于不健全城市,也属于人为因素造就的,最近几年大同环境治理、城市改扩,领导在给市民创建很好的环境,人民看到了城市的变化,也就随居而安了,有了煤都认识也就有了新城换旧言的
观念认识。开采了100年的地下层煤对于大同还能有多少呢?领导的眼光是敏锐的看到大同必须走旅游之路,才能保持经济增长,还大同一片蓝天净土,大同多年的地下之水被破坏严重,采空区下陷严重,周边污染严重,到了非必须治理的时候才能改变大同现有的环境面貌。
大同规划了50年蓝图,遗址,大同府邸保留了佛教、基督教、回教、道教多家融为一起的文化之城,在现在也是很难得的考古研究、挖掘课题。
新的一年,新的目标,新的动力,新的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古城大同必将展现出新的魅力,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充满信心,确信将来展现给世人的大同必将是个集旅游、休闲、吃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
三十年对于人生来说,意味着三分之一的漫长岁月。而对于历经千年的一座城市、一方水土来说,足以产生可以改写历史的巨变与辉煌。
三十年前的今天,贫穷与落后的窘况令吕梁人汗颜。“马路不平,路灯不明,晴天满街扬灰,雨天道路泥泞”是当时街道的真实状况。“土坯房,破窖洞,房间不大,住着憋气”是当时居民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
有多少土特产品,养在深闺无人知?有多少企业厂矿因为供电不足、出路不畅而倒闭或者选择离开?离省会城市太原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到首都北京只有600公里的吕梁,被巨人般的山脉将我们与整个世界隔离,没有出路、缺乏电力、通讯落后,吕梁人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吕梁人民,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各项基础事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条条纵横城乡的公路蜿蜒伸展;一座座电厂拔地而起,电话、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一个崭新的吕梁犹如初生的婴儿茁壮成长。
辉煌成就
(一)经济体制改革使发展动力逐渐加大
昔日的吕梁是全国十三个集中联片贫困地区之一,197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6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2元,财政收入仅有5311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因地制宜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围绕发展城市经济,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分配领域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使吕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达到500.1亿元,总量排名由1978年的全省第7位前进到了2007年的第5位。占全省比重由1978年的6.5%上升到2007年的8.8%。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32元提升到2007年的14028元。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1亿元,是1978年0.53亿的198倍。财政收入总量排名由1978年的全省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使优势产业日益壮大
30年来,吕梁各级、各界面向外界市场需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全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的方针,按照“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科学发展”的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做强新兴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及各类经济比例关系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三次产业在调整中结构趋于优化。1978年至1983年,农业占据主导地位。1983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2.5:40.2:27.3。工农业产值比例为41.1:58.9。种养殖是农业经济及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社会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比例为77:6:17。
农业经济在内部产业调整中不断成长。30年来,通过拍卖“四荒”、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举措,突出抓粮食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三大战略重点和科技兴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两项关键,积极推进农业一体化建设,使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从而克服了集体经济长期存在的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
工业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持续壮大。到2007年末,全市工业已拥有29个大类,67个中类,79个小类。占整体工业39个大类、204个中类、549个小类的74.4%、32.8%、14.4%。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煤焦钢铁、煤焦化、煤电建材、酿造产业等多产业链条,为构建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3个,工业产值是1978年的229倍,资产是1978年的294倍,产品销售收入是1978年317倍,利润总额是1978年250倍,利税总额是1978年273倍。
(三)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使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
30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吕梁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发展战略,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项目投资原则,使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投资规模日益扩大。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1亿元,是1978年8044万元的37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2.7%。新增固定资产163.8亿元,是1978年的293倍。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2007年达到14468公里,是1978年的4.8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到192公里。公路密度从1978年15公里(旧口径)提高到69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56公里。旅客周转量153833万人公里,是1978年的90.8倍。货物周转量313675万吨公里,是1978年的38倍。
水利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大批水利工程陆续完工达效。大型水利工程--引文入川水利工程、横泉水库主体工程竣工,一批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加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问题将得到缓解。
电力供应能力日益增强。2007年电力企业完成产值4.7亿元,约是1978年产值的100倍。规模较大的柳林电厂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已形成14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输变电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生产、生活用电目前可基本得到满足。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吕梁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原离石县城4平方公里扩展到17平方公里。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从无到有相继建成。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52%,污水处理率达到40%,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2.3%。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3.25%。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城市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初步形成。
(四)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改革开放的30年不仅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30年,更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30年。30年来,伴随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及家庭财产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582元,是1978年550元的35.6倍。市政府所在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36元,是1978年的56.8倍;人均住房面积23平方米,是1978年的3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778元,是1978年62元的44.8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是1978年的1170倍。我们的生活顺利地完成了向小康型的全面过渡。
(五)教育文化事业重点发展
“科教兴市”深入人心,使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据统计,吕梁建成省级科技示范园区1个、市级科技示范园区7个,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完善。2007年,全市卫生机构数574个,是1978年的6倍;卫生技术人员11256人,是1978年的2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增强;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民间文化艺术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和邮政通讯事业长足发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新进展。
宝贵经验
30年改革开放建设家园的艰苦历程为老区今后的健康发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一)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30年来,全市遵循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确保了农业等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要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主要农产品肉蛋奶产量、牛猪羊存栏实现显著增长,必须将特色化种养业由分散型、经验型、家庭型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二是要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务工渠道;三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深入实施农村生态富民工程,使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全力掀起招商引资高潮
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要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后来居上,发挥后发优势,必须要充分放大国家、省对革命老区的开放政策效应,不断掀起招商引资高潮,配合“引智”政策,着力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牵动的成效。
(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一是要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规模化进程。利用市场带动、行政推动和外力拉动三方面的力量,使区域支柱产业项目的启动和扩大,不断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发展。
二是要继续强化主导产业园区式聚集。在充分利用并不断开拓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大对园区的规范化管理力度,走科学发展之路。
三是要着力推动优势资源循环利用。要立足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比如煤炭产业,企业要循环式生产,加快培育发展新型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潜力产业,确保循环经济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轨道。
(四)扭住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好交通问题,使道路畅通,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提升旧城、开发新城、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的思路,不断丰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味。同时,要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引深城市管理,真正使城市成为“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辐射增强”的宜居宝地。
(五)要坚持统筹发展理念
要高起点、大布局,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和产业的投资力度。要积极应用国家的免、补政策,使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对此类行业的投资力度。使广大居民充分享受到教育政策的优惠、科技进步的便利、文化建设的成果及医疗卫生的保健。
(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推进城乡低保、社会经济、优抚安置、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工程。进一步提高污染性项目环境保护准入门槛,加大对高污染项目、企业的关停整顿力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在可承受合理水平。同时,要积极推广“蓝天碧水”工程和“一企一矿绿化一山一沟”治理模式,加大造林绿化的进度。
要高度重视法制工作,引深“扫黑除恶”,确保安全生产,健全信访稳定长效机制,确保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使全市各行各业发展有和谐的良好环境。
回顾历史,乘改革开放春风,吕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望未来,走和谐发展之路,老区将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服装折射时代变迁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款式、颜色都很单一,甚至有西方人用嘲讽的口气将中国人形容为“蓝蚂蚁”“灰蚂蚁”。那时候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个高不算富,多穿二尺布”。由于布料供应紧张,买布要凭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为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衣着消费观。
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穿衣观念。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70年代末,人们纷纷脱下中山装、便装、列宁装,穿起化纤类西服,这时,的确良布料成了时代宠儿。服装款式虽然在设计、工艺上只是简单地模仿制作,但毕竟给长期以来形成的“灰、蓝、黑”服装现状带来冲击。
到了80年代末,服装开始了多元化,各种款式的服装出现在市场中:一度引领风骚的喇叭裤。这种上细下宽、把臀部绷得圆滚滚的、拉链不分男女一律开在正前方的裤子在初现中国南方时,被绝大部分国人视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恶物”。而正是这种反差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给当时的传统服装带来了新的冲击,打破了人们当初对服装认识上的禁锢,刷新了人们对服装的旧观念,给当下多元化的服装时代埋下了伏笔。
90年代,随着服装资讯的发达以及成市经济的发展,时装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种品牌服装店开满大街小巷,忽如一夜春风来,带来新鲜的时尚潮流来,春有风衣、夏有短裙、秋季休闲装、冬季羽绒服,已成为百姓必备的“行头”。
短短30年,中国人对服装的审美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型。“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成为当今中国人着装的中心意识。中国人的衣柜里也五彩缤纷起来。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汝城新貌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振奋人心的那一幕仿佛还在人们的记忆中,岁月如梭,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
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汝城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汝城县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自东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2年)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全县辖23个乡镇,其中有5个少数民族乡镇,309个行政村,总面积240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8万人。汝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同时也为共和国培养了汝城籍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等老一辈将军。这里物华天宝,人文鼎盛,神农在郴州汝城耒山制作农耕耒耜。理学鼻祖周敦颐在此任县令时,著有《爱莲说》。至今,明、清时期的一大批古建筑仍熠熠生辉。
改革开放以来,汝城县充分利用毗邻粤、琼和港、澳、台胞较多的优势,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效地促进了汝城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汝城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开明开放、诚实守信的汝城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工业经济高歌猛进。小水电开发全省县级第一。汝城地处湘南边陲,山高坡陡,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全县水能可开发量达到19.8万千瓦。在奔腾于汝城县东北部的沤江和淇江上,如珍珠般散落着宝沙、扶竹洲、九节带、万年桥、两江口等一批装机80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这些电站所生产的强大电力不仅照亮了整个汝城,而且外输到了广东电网。山区的许多人们因此告别了燃薪的传统,用上了两毛八的廉价电力新能源。汝城县被确定为全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现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开发,汝城县已经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水电开发新模式,水电产业得到了超常规、超速度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的水电装机总量达到15.1万千瓦,成为了全省小水电装机最大的县,年创利税9000多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强。水电的发展带动整个汝城的经济发展,也使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汝城现有两个工业经济园区,即三江口开发区和三星工业小区,三江口开发区筹建于1992年是湖南省较早批准设立的县级经济开发区之一,位于汝城与广东省韶关市相邻,素有湘南第一镇的美称。这些年,汝城始终把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为推动我县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来抓,通过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园区对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三星工业小区落户企业达15家,引进资金2.4亿元,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1300万元;三江口开发区2007年新引进企业10家,合同引资1.5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23亿元,上交税金1.14亿元。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力的促进了以矿产、水电、化工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硕果累累。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了农村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订单农业快速发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跑市场、找商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订单农业面积达6.3万亩,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体系逐渐形成。通过扶强扶大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县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形成了水果、蔬菜、优质稻、茶叶、竹木、香料、禽肉等农产品加工体系。特色农业初具规模。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积极鼓励和引导干部、经济能人和企业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在文明小水果、盈洞西瓜、田庄早季节蔬菜、马桥花豆、大坪荷兰豆、暖水巴西菇、热水南竹等种植业基地初具规模、远近闻名。生猪种苗、瘦肉型商品猪、牛、羊、鹅、华南竹狸、桑蚕等养殖业基地不断做大。初步形成了水果、林业、瓜菜、优质粮食、制种、养殖、茶叶等7大特色农业,产品畅销粤、港、奥。如今的汝城已成为了广东沿海一带的“菜园子”、“果园子”。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多年来,汝城一直把“小城镇大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狠抓城镇规划、经营、建设和管理,大力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经济占全县经济的比重、城镇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城镇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按照创建“省级文
明卫生县城”的目标要求,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聘请省内外专家编制了环城西路、环路北路、交通广场、九塘江观光带、城北果菜批发市场等重点城建项目的详细规划,并充分考虑产业的发展,把城镇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城镇要发展,项目支撑是关键。通过项目建设,县城建成区4.9平方公里,全县建制镇规划建成区8.1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2.01%。新建了滨河路、环城北路,延伸、拓宽了文化路、劳动路、东西正街,新建扩宽重点桥梁6座,兴建了城关农贸市场、新世纪商贸城、一中运动场、东线、南线停车场和交通广场,开发了九塘江住宅小区,启动了城市引水工程,完成了烈士公园配套设施和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增强了城镇的整体服务功能。同时,把市场经济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方式引入城建工作上来,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鼓励社会力量按“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参与城镇建设。采取项目业主制、股份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千方百计吸引、聚集资金,着力化解城镇发展中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多元并举的投资格局,实现了以地聚资、存量活资和增量注资,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如今一座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的现代化中等文明县城正在湘南逐步崛起。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汝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山、水、石、竹、树、泉于一身,融特、奇、险、幽、秀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汝城八景”(即君子朝阳、大官夕照、苏山春霁、桂岭秋香、长湖鱼唱、古寺钟声、热水灵泉、寿江奇石)远近闻名;汝城奇洞异石景色别致,白石岩、水通岩、清风岩、连珠岩、厚坊岩等洞深岩高,怪石嶙峋;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0%;人文景观众多,座落在县城内或县城周边的文塔、绣衣坊、八角楼、庐阳城址、上古寨遗址、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明太保第、太保墓、烈士塔、濂溪书院、云头书院、白石书院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5个瑶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5.8万,民族文化丰富,民族风情浓厚。尤其是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的汝城温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是湖南省最大的天然温泉,也是我国华南地区四大热田之一。温泉水含硅、钠、钙、锂、锶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具有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对治疗各种风湿病、皮肤病等有显著疗效,非常适合旅游疗养、度假、观光农业等开发利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汝城县确定了“旅游活县”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列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切实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景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热水温泉景区为龙头,三江风景区、罗泉温泉景区、天仙(白石岩)风景区、县城人文景观区相互映衬的五大旅游景区。2006年成功参加广东第二届国际旅游文化节,打造了粤-汝-资精品旅游线,新建的景点福泉山庄升格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九龙江森林园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汝城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慕名而来的游客落驿不绝,2007年全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的30年,是汝城面貌变化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30年,同时也汝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30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人们已从那缺衣少食的短缺经济时代逐步走向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如今走在乡村的农家路上,当年肩挑背杠的农村人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载着人搭着贷的摩托车或小卡车从脚下的水泥上擦而过,阵阵音乐和歌声从各个贴着瓷砖的的农家小院传入我的耳中。路过一座座崭新的农家院落,不时地可以听见电话铃声在响起。如今的农民不但不用上税,而且还吃上了“皇粮”。“农村低保”,“农村医保”,“农村养老院”这一切,都主要由国家财政来买单。农民不但不上农业税,还能通过“低保”吃上财政,也能通过看病的发票间接地到财政那儿去报销,如今正在兴建的农村养老院,让农民感觉到了“养儿防老”还不如靠政府养老来得可靠和实惠。所有这一切,是远至几千年,近到几年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这些事却接二连三地变成了现实。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
我们知道,从七八年末到90年代初,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于此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那一代人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因此在农村来说,他的文化发展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仅仅有看大戏、听说书等一些。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农村经济便开始了长期迅猛的发展,不少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改善了农民们原有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欣喜的看到,自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有彩色电视,各个城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多媒体的网络传播也迅速的发展普及。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不但让民众单纯的解决了温饱,对于文化的普及,各级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东方书报亭,到各个社区的活动中心,从露天电影到露天舞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的就是让人们的生活过得舒坦,过得开心,过得丰富。而现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文化领域在改革开放30年中,无论风雨都是向多元文化发展的。文化,在改革开放30年来,像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它是比较顺畅的回归到了自然的地位。
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变迁,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