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地勘文化建设--结合一线地质工作者的文化生活的体会
浅谈地勘文化建设
——结合一线地质工作者的文化生活的体会
*年*月*日,在台风*夹杂狂风暴雨来临之际,省*局的*书记和*主席以及*队的队长、书记等领导来到了偏远*县*镇,看望慰问我们*项目组,让身处一线的我们备受鼓舞和感动,在指导我们工作、强调安全生产的同时,领导们还非常关心我们一线地质工作者的业余文化生活,不仅送了药品以及牛奶、泡面等物质食粮,还送上了野外工作中最缺乏的精神食粮——满满的一箱流动书籍。一线工作者的文化生活是地勘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让我们对地勘文化建设有了深入的思考和体会。
(一)加强地勘文化建设的意义
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淀、提炼而成,是地勘单位价值观的体现,是地勘人行为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地勘事业的发展需要地勘文化的支持,实践证明,地勘文化能促进地勘文化单位良好形象的树立,职工潜力的发挥。地勘人曾经探索建设符合行业特点、体现行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如《勘探队之歌》、“三光荣”精神、地矿行业职业道德等,都因紧贴地勘工作实际,显得富有时代特色和感召力,激励了几代地勘工作者为祖国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推动地勘单位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期地勘文化涵盖着具有生命力的地勘单位的管理体系,使之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像一把钥匙,启动着地勘管理的各个方面,左右着地勘单位管理要素的运动。地勘文化的价值在于把地勘单位职工思想统一起来,把职工的心凝聚起来,使之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地勘单位的工作重心不断转移,工作体制、生产经营机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地勘文化建设,发挥地勘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凝聚、激励作用和在构建和谐地勘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激发职工的荣誉感和创新精神,做强夯实地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显得迫切而重要。
(二)谈谈一线地质工作者的文化生活 说起地质生活,最先跳出来回响在耳边的就是“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的歌声。曾几何时,这首《勘探队员之歌》激励着我们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四海为家,为祖国的地勘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热血。每当听到这首歌,心中总会升起无名的触动,眼前就会浮现地质工作者攀援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在大河峡谷中的画面。它真实地描绘了我们一线地质工作者生活、工作与环境,抒发了我们的情怀、意志和执著的追求,激励了几代地质工作者为祖国的建设而光荣献身。《勘探队员之歌》在地质队里人人喜欢,个个会唱。但是说实在的,在平常生活中我们极少唱它,而每次唱它的场景却都是刻骨铭心的,笼罩在一片苦涩而壮美的情调之中,感受到一种说不清的崇高美。
选择了地质,就注定了要以大山为伍,以孤独做伴,作为寿宁县马斜项目组的成员,我们驻守在偏远的官洋村,宁静安详的乡村生活,没有城市的喧嚣,落后的基础设施虽然难以满足我们的文体活动,但我们依然乐观面对,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诠释。为了方便工作,我们驻地连上了网,虽然网速慢得像乌龟爬似的,但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使我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多了解国家大事。摄影、读书、写作以及体育运动更加丰富我们的野外文化生活。摄影让我们记录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记录了幻化的四季。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如良师益友,使人受益无穷,当一个人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茫然不知所措,彷徨无助时,可能因一本好书,或书中一句格言,而猛然警醒,找到人生的价值目标。读书给我们理智启迪,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它可以洗涤心灵,让我们充满理性并洞明世事。写作,也是我们枯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篇日记、一份感悟、甚至一段心情都记录下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下了我们在地质行业的成长史和奋斗史。对于体育活动,我们最爱的篮球足球运动似乎变得不太可能,而我们进行最多的还是饭后散步,偶尔的羽毛球和跳绳是我们最佳选择。
(三)地勘文化建设现状
地勘队伍原隶属于中央有关部委,是独立的事业单位。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央工业部门的改革,各工业部门的地勘队伍归属到部门改革后相应的企业集团。中央对原地质矿产部和部分原工业部门所属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地勘队伍划归地方,承担商业性地质工作,向企业化方向改革。地勘单位企业化,其文化建设现状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首先,地勘文化开展的困难以及投入不足:由于地勘行业的特殊性,单位职工长期驻守偏远地区,即使地勘单位组织不少的活动,但大部分这些活动的局限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办公室的专属福利。再加上对企业文化给单位带来的作用及地位认识上不到位,对企业文化的需要度模糊不清,对其投入产出比没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标准,因而一些地勘单位对企业文化的开拓心理不强,不热衷,认识缺位、舍不得投入。舍得在地勘资产上投入,却舍不得在地勘文化建设上投入,使得地勘文化建设面临尴尬的境界。
第二,地勘文化内容缺乏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十分强调要凸现企业特点。地勘单位在文化建设上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内容上与一般企业大同小异,缺少特色。不论地域、不分规模大小、不管性质差异,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上大致相同。这种缺少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理念不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没有反映出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也就无法发展为全体员工所追求的精神目标。
第三,仅仅把地勘文化建设看成是笼络职工情感的文化,领导者缺乏身体力行:由于长时期的计划经济给人们留下的印记还没有全部抹去,尽管现在地勘单位已逐渐走向企业化,但是树立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并没有受到重视,只满足把企业文化单纯看作是一种情感文化。从这种观点出发,往往就把企业文化局限在搞文体活动、福利活动上。其实,这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属于企业文化中的表层或浅层的东西。领导是企业的核心,领导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路标”。处于市场搏击的领导者们,领导应该是团结廉洁、公正勤政、节约学习、务实创新的典范,增强单位核心定力,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需求愿望,并通过耳闻目睹,有的已看到了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的正面效应。领导者们大多数从内心是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的。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还缺乏身体力行,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贯彻到日常行为中,势必会影响到单位成员,进而影响到单位凝聚力,就会精神萎靡不振、形如散沙,单位成员都各怀心事,各种陋习日新月异地滋生。第四,地勘文化缺乏文化纳入战略规划,缺乏市场经济观念的新视角:当今世界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由于相当的企业领导者们还停留在过去的企业建设模式上,所以行动上没有把企业文化纳入企业的新战略规划内。适者生存,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否则就会被淘汰。因此,也就无法谈起对企业文化有新视角。实际上,也反映出某些领导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思想不完整。我们面临人员老化、资金短缺、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等实际问题。
(四)深入地勘文化建设的途径
地勘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企业文化也有着其特殊性,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地勘行业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积极构建新型地勘企业文化,才能对地勘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地勘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充分体现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创新精神,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地勘事业的发展,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首先,地勘文化建设要与地质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并根据本单位的特点来塑造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地勘文化。
在新的世纪,培育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分。因此,构建新型地勘企业文化,离不开我国地质工作的历史传统文化,我们要从地质工作光荣的历史中寻找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特别要继承和发扬“三光荣”精神,并在新的环境下予以继承、发扬和创新。
每个地勘单位都有自己的创业史和经营之道,都有适合本单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经营战略与经营方针。只要认真总结,从中提炼出引导本单位不段兴旺发达的价值观念,即可提升充实地勘文化。这就要求地勘文化建设必须从地勘单位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鲜明地勘特点和深厚基础的地勘文化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才能发职工的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其次,地勘文化建设必须重视职工,地勘企业文化的消费者无疑是地勘职工,必须要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化的功能和长效机制做保证,才能提升地勘企业文化的软实力。
(1)要运用地勘文化的精髓,突出“以人为本”,增强凝聚力量,增强士气,加强与职工的情感沟通,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创造舒心、和谐、优美的环境,使职工有强烈的敬业爱岗、吃苦奉献、求真、拼搏意识,有“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认同感。把职工个人能量由小聚大,由弱变强,凝聚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一流团队。增强与职工的沟通,单位人员多、工种多、任务多,人与人、管理者与员工,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误会、误解,有向心力的企业文化氛围要润滑人心,熏陶、感染、包容职工,达到企业文化内涵中“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这是地勘单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的成功之路。
(2)注重职工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道德教育也有行为准则教育,同时也要开展专业技术教育。只有坚持不懈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教育,才能使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事业要发展,就必须提高地勘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而通过深化地勘文化建设,在地勘单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凝聚力和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职工与地勘事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聚众力而填海,聚众智而成城,则可确保地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产于不败之地。
(3)要在行为文化建设上,规范全体职工行为,用健康、文明、先进的文化统领职工的思想阵地,让职工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抵制和消除腐朽思想侵蚀职工队伍。通过在职工中灌输,这只文化建设“看不见的手”能激励职工在工作实践中先行、求真、善博、图强,锤炼职工意志,振奋职工精神,指明职工创业方向。
再者,地勘文化建设,领导要身体力行,党、政、工、团共同努力,经过艰苦努力和积累,形成具有地勘特色的文化根基。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领导,要率先做出榜样,旗帜鲜明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更要身体力行,严于律已,从严治队,在深化改革中经过艰苦奋斗就能把理想的地勘文化建立起来。
最后,地勘文化建设要融入当代的市场经济意识,敢于突破原有模式,积极创新地勘企业新文化,使其符合地勘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形成地勘业特有的、醇厚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底蕴,从而构建适合地勘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新模式,为地勘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新是地勘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将创新精神贯穿于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层面,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地勘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则是地勘文化的灵魂。
相信只要有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员工的日常工作,并有全力推行的管理者,有遵守各项制度认真工作,并不断创新的员工,我们一定能建立一种优秀的地勘企业文化,并让我们地勘单位不断地发展壮大。
第二篇:结合本学校实际谈谈有关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体会及设想(推荐)
结合本学校实际谈谈有关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体会
及设想
几年来石小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将几年来的情况与同仁共同回顾。
一、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工作学习环境。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园有限空间,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使师生能够在有限的空间感受无限的恬静与舒适。2007年6月我校被区环保局命名为区级绿色学校。
二、以人为本,以德育人。
㈠打造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校全力打造人文景观,力求为师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以设计精美、制作精良的各种宣传教育专栏,报刊栏及校刊为主阵地对学生施加良好教育影响。通过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示牌、格言,使每一块绿地、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教育的承载者,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与教育,真正体现了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
㈡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艺术特色校。
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我们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艺术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外教育活动,减少了学生在校外违纪现象的发生,也使我校艺术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在2007年区级“校园艺术节”活动中,我校参赛的二重唱《美丽的翠鸟》获区级一等奖;舞蹈《奥运北京》、独唱《桃花谣》、三句半《人人夸我家乡好》获得区级二等奖。此外,我校还获得优秀奖2个,优秀指导教师奖3个。
在积极营造了文明、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同时,我校还将品德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地融于一体,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积极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我校学生都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好看的文艺节目和节日的问候。使品德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㈢爱岗敬业,展示良好的教风。
为树立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形象,教师们言谈举止文明,衣着整洁得体,而且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中开展了“四个一”活动,真正做到了规范自己的每一个言行,上好每一节课,不让一个生活困难的学生辍学,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教师们在教育学生之余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我校共有26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德育课题《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之子课题《养成教育与班级文化的研究》的研究。2007年,我校李忠香、张景懿、时美健、吕树芳、张红顺等26位教师的德育论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对提升我校德育研究水平,形成优良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起到了推进作用。
2007年我校窦美莲老师撰写的教育案例被刊登在武清教育局出版的《班主任案例集》中。2007年12月,王旭老师被评为区级“十
佳班主任”。
领导的真抓实干,教师的率先垂范,使我校逐步形成校风正,学风浓,教风优的良好局面,并屡创佳绩:2007年,王光川同学在读书演讲比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贾文娟、曹杰同学在区级“在跨越中发展的新武清”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王旭、袁立侠老师被评为区级师德先进个人;潘羽、王蕊两位同学被评为武清区十佳好人好事。2007年12月我校被评为“市级落实行为规范示范校”,区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3月获得区级“三八”先进集体等称号。喜人的成绩更加鞭策我校全体师生不断奋进,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构建和谐书香校园,引领师生健康成长。
我校一直把“构建书香校园活动”列入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全校师生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特色主题,建设了“专家指导、社会支持、师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活动,优化了校园文化环境,丰富了师生精神生活。
走进学校的大门,教学楼南墙上悬挂的蓝底红字的巨大条幅“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格外引人注目,大厅内傲立着读书展牌、摆放着随手可以翻阅的校园周刊。石各庄中心小学始终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让师生成为思想丰富健壮的人,让书籍改变自我,改变人生。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不断积淀着以阅读为核心的校园书香文化。
我校先后进行了《加强课外读书,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升文化素质品位》的课题研究。开展了“书香脉脉品生命美丽,感受深深叙生命多彩”、“悠悠读书情,常怀感恩心”等中队读书观摩活动; “六一”前夕,我们从1-6年级学生中征集自己的读书名言,挑选优秀作品,制成书签和标语等进行展示;开展了全校性的读书小报评比活动,共评出120张优秀小报进行表彰奖励;我们还开展了十佳“书香家庭”、十佳“书香班级”、十佳“阅读新星”评选表彰活动,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深深地印在孩子们心里,在不断地激励中引领孩子、老师、家长快乐地走向书的世界。王元同学在阅读演讲比赛感言是:“乐在演讲中,收获在演讲外”。
课内、外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师生个性化阅读水平的提高。2006年,在读书征文比赛中,陈云瑞同学获得市级二等奖,黄伟同学获得区级三等奖。王光川同学获得区级读书征文三等奖,读书读报用刊征文区优秀奖。石云艳、时美健老师分别荣获区级读书读报用刊征文区级二等奖。贾文娟同学在2006年获得武清区《奋进中的武清》朗诵比赛二等奖,在07年全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献词,她的阅读、演讲水平令人刮目相看。
在教师读书比赛活动中5位教师获得区级一等奖。在我校举行的亲子读书活动中,隋毅、黄瑷同学等家庭获得书香家庭荣誉称号,二年级三班等4个班级获书香班级荣誉。在武清区“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升文化素质品位”课题研讨会中,我校的刘焕武、王文华老师撰写的阅读感悟在大会上交流;在武清区第一届“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
升文化素质品位”征文竞赛中,王光川同学的征文获区级一等奖,演讲比赛获市级二等奖,丁宁、马双同学获得区级二等奖,张洪顺老师获指导教师区级一等奖。贾文娟、于洋等7位同学获得三等奖。2007年9月,贾文娟、曹杰同学参加了“在跨越中发展的新武清”读书、朗诵比赛——《美丽的武清,我的家》获得一等奖。2007年读书征文活动中,黄伟和刘喆同学获得区级三等奖。王媛等两位同学征文作品刊登在市级刊物《阅读改变人生轨迹》一书。2007年11月,在全镇中小学举办的“给我智慧,伴我成长,为我导航”—随机阅读、我读名人,阅读演讲比赛中贾文娟和东明辉两位同学获得一等奖,王中雷同学获得三等奖。2007年12月,我校11篇师生文学作品入选《天津日报》武清咨讯专刊。
以上为我校以前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我校园文化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文化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