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省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物质产业部分)申报指南

时间:2019-05-14 16:0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吉林省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物质产业部分)申报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吉林省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物质产业部分)申报指南》。

第一篇:2018年吉林省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物质产业部分)申报指南

附件1:

2018年省级产业创新专项资金生物质

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一、主要支持方向和重点

1、生物化工原料、生物基高分子合成材料项目;

2、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项目;

3、生物基塑料(生物基塑料袋除外)、纤维及制品等生物材料项目;

4、玉米精深加工项目(酒精、普通淀粉除外);

5、利用现代生物发酵、生物提取技术开发的功能食品和保健品关键原辅材料项目;

6、酶制剂、生物助剂、生物基医药中间体、辅料等项目;

7、高效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项目;

8、先进农林生物质资源收集专业设备、预处理与转化专用设备、生物化工关键及成套设备、生物基产品检验检测项目;

9、生物质能源关键及成套装备制造、高效节能生物质锅炉等。

二、申报条件 项目主体需是在省内注册登记,依法经营和纳税的企业、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经营管理、资金筹措能力,近三年经营管理业绩较好。企业实缴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或企业总资产1000万元以上、资产负债率60%以下。项目为已开工建设或保证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的。

三、申报材料

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需提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专业咨询机构或有能力的企业自行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3.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4.项目建设方案;5.总图、运输、仓储及公用工程;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等;7.项目建设进度;8.招投标;9.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10.财务经济效益测算;11.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资金申请报告附件包括:

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2.节能评估意见;3.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4.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5.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预审意见或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批准书、挂盘出让合同、土地证等;

6、对于租赁土地或厂房的,长期租赁合同、租让方土地及房产要件等;

7.涉及危险化学品或按国家有关规定须进行安全评价的项目,安全监管部门的批复文件;8.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的文件;9.产品成果鉴定、技术检测报告、专利证书;10.银行信用等级或资信证明;11.企业资金证明;12.近三年的财务审计报告;1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二篇:2011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2011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按照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建字[2010] 103号)文件规定,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研究确定了2011年新能源专项资金扶持领域、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现组织申报新能源专项资金申请项目。

一、扶持领域

2011年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领域及范围:

(一)新能源生产及装备制造

1、地埋管式土壤源、海水源、污水源热泵整机制造;

2、地源热泵压缩机、风机盘管、地源热泵控制模块、专用地埋管等关键部件生产;

3、大中型沼气发酵、储存、净化等设备制造;

4、沼气发电机组及其控制系统制造;

5、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生物质锅炉、生物质气化设备制造;

6、生物质成型燃料,非粮生物质生产乙醇、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生产;

7、核级压力容器、安全外壳、换热设备、冷却设备、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制造;

8、核级管道、铸锻件、阀门、泵、专用电缆、电气控制系统等关键配套部件制造。

原则上,扶持30个左右重点项目。

(二)新能源应用示范

1、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或公益性公共建筑LED、光伏与LED相结合的公共照明应用示范项目,城市道路单个项目规模200盏以上,灯容量不低于20千瓦;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或公益性公共建筑单个项目规模300盏以上,灯容量不低于20千瓦。原则上,扶持10个左右项目。

2、大型公共建筑利用地埋管式土壤源、海水源、再生水源和污水源热泵冷热联供的应用示范项目,单个项目建筑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原则上,扶持15个左右项目。

3、公共建筑用户侧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单个项目容量不低于100千瓦。原则上,扶持10个左右项目。

鼓励项目单位同时采用多种新能源产品应用示范,鼓励使用本省产品。

(三)科技创新平台

省级及以上新能源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科技研发投入,以及仪器设备购置项目。

为新能源产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和公共资源共享服务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大科技研发投入,以及仪器设备购置项目。

原则上,扶持10个左右项目。

二、资金安排

2011年新能源专项资金规模共4.21亿元,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和奖励作为主要扶持方式。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新能源产业领域。

专项资金向带动作用强,产品应用价值高,效益好的项目倾斜。其中,新能源生产及装备制造项目,主要安排贷款贴息和投资补助资金;新能源应用示范和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主要安排投资补助和奖励资金。

三、申报条件和材料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是新能源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等项目投资主体。

2、新能源装备制造及生产企业注册资本原则上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

3、申报企业,存续期原则上不低于2年;大企业集团在省内异地投资新设公司适当放宽。

4、申报企业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资信良好,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

5、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申报单位须拥有发展改革(经济与信息化)、科技等部门批准的省级、国家级新能源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发或共性技术服务力量强,具有资金配套能力。

6、申报产业项目为在建项目,或今年内可以开工的项目;示范应用项目为建成项目、在建项目、今年内可以开工的项目,项目建设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

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农村地区示范县(市)区域内项目,金太阳示范工程扶持项目等享受过中央和省资金补助的项目,原则上不能重复申报。

(二)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单位需提交资金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包括:

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情况,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已具备的基础条件、项目建设(研发)内容和实施方案、技术与市场分析、项目起止时间及进度安排、投资及资金来源等。

3、申请专项资金的类别、数额、理由、用途。

4、申报项目有关证明文件。

5、申报材料真实性证明。

各类项目申报材料具体要求见附件。

四、申报和审核

(一)申报

各市要认真遴选项目,好中选优,确保项目质量。地方项目由各市(省财政直管县)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联合向省 4 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省管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报送;省属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报送。

(二)审核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组织专家开展尽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交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按评审办法组织评审,必要时,项目单位答疑。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提出项目和资金安排意见。

所有项目,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五、工作要求

1、各市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做好本地区、本系统项目资金申报工作。省里汇总、审核项目后,原则上不再调整、补充。

2、报送时间:2011年9月13日—19日。

3、请有关单位将资金申请文件、申报项目情况表及汇总表,单个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等纸制材料和光盘电子文档,同时、分别报送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各2份。

4、受理单位与联系电话:

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联系电话 0531-86191762; 省财政厅经建处,联系电话 0531-82669767。附件1-1:2011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产业类)

附件1-2:2011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应用示范类)

附件1-2:2011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科技创新平台类)

附件2:2011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汇总表

附件3:2011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主要内容(格式)

第三篇:2014年西安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2014年西安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2014年西安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政府与国家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共同签订的《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协议》,促进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09〕72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若干意见》(市政发〔2009〕56号)和《西安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财发〔2010〕263号),制定本指南。

一、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方向

2014年市级财政安排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下方面:

(一)鼓励拓展离岸业务,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获取相关资质认证。

(二)扶持产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及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支持企业技改及固定资产投资。

(三)打造、培育产业品牌,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加大对知名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四)强化人才培训,支持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高级人才补贴机制、推进人才就业和创业、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

(五)优化产业环境,支持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配套设施建设等。

二、项目申报单位条件

西安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单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经市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西安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2、在西安市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在商务部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备案的各类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已与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中长期提供服务外包业务合同,企业2013年提供服务外包业务额不低于10万美元,其中向境外最终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额占50%以上。

3、在西安市注册并纳税,具有人才培训的从业资质,经主管部门认定,具备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所需的场地、设施、专业教材、师资力量等条件,经培训学员毕业后主要在本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培训机构。

4、申请单位必须在商务部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如实申报业务并具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近两年在财务、税收、外汇、海关、银行等管理方面无违法违纪行为,无恶意拖欠、套取国家政府性财政资金的行为。5、2014年西安市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不受理已经享受中、省及园区专项资金扶持过或重复申报的项目。

三、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和标准

资金支持方式采用贷款贴息、奖励补助、股权投入等方式。其中以自有资金为主的项目,一般采取奖励补助方式;以项目贷款为主投资的项目,一般采取贷款贴息方式;企业资本扩张类和成长性高、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一般采取股权投入(普通股和优先股)方式,具体支持标准如下:

(一)鼓励企业拓展离岸业务

1、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对2014年出口额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前20户企业,根据出口增幅和利税贡献,给予每户企业5-20万元的奖励。

2、支持示范园区和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对参加国家、省、市政府组织和认可的国内外软件和服务外包专业展会及招商推介活动,给予每次不超过支出费用70%的补助,对每家园区补助不超过50万元,每户企业补助不超过10万元。

3、支持企业租用国际通信、网络数据专线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对2012年出口额在50万美元以上有一定利税贡献的企业租用国际通信、网络数据专线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的费用(全年2万元以上),按审核后的实际发生数给予每户30%(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补贴,期限五年。

4、鼓励企业获取国际认证。对当年获取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和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的企业,参照国家补贴办法给予认证补贴(示范园区内企业由园区给予认证补贴)。对当年获得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SAS70)、信息安全管理认证(IS027001/BS7799)、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认证(AAALAC)、优良实验室规范(GLP)、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认证(ITIL)、客户服务中心认证(COPC)、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认证(SWIFT)等相关认证的企业,根据认证类别的合理成本确定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认证费用的5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当年取得多项国际认证和认证升级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最多可提出三项申请,累计不超过150万元。

对2010和2011年已享受认证补贴的企业分别给予随后二年不超过50%的认证维护费用补贴。

(二)扶持产业做大做强

5、对上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年增幅达到30%以上的企业为扩大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所进行的技术改造或实际投资总额超过300万元的投资类项目进行支持,项目建设期限为2013年1月1日之后开始,2014年12月31日前建成。其中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投入的项目,按照专家组评定等级由专项资金择优给予项目实际投资额10%-30%补助;以银行贷款为主投入的项目,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50%的贷款贴息。每户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6、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措施,组建大型国际化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成功实现海外并购的,经审核给予不超过前期调研、咨询、推广等商务费用50%的一次性奖励,最高为80万元。

7、对在境外成功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和培训机构,以及传统行业企业将信息部门单独剥离,并在我市辖区范围内成立独立法人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按其投资和运营情况,由专项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奖励。

8、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符合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资本扩张类项目或成长性高、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投资超过100万美元(或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可申请通过专项资金股权投入方式(普通股或优先股)进行扶持,单个项目的扶持资金额度原则上不低于200万元。以普通股方式参股投资的收益与其他股东享受同股同酬;以优先股方式参股投资的收益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原则确定,投资期限一般为3至5年。

(三)打造产业品牌

9、鼓励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对获得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COSEP)、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全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等称号,或参加国际国内服务外包行业评比进入百强的企业,根据企业投资规模和纳税贡献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或当年吸纳大学生就业超过50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强、服务外包业务额增幅大、税收贡献力度大的不同类别的软件和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在示范园区推荐的基础上,综合评定不超过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授予西安市服务外包先进企业称号,并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10、鼓励外来投资开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对世界500强、全球外包100强、国内软件和服务外包100强企业来西安设立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投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根据企业投资规模和吸纳就业人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其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示范园区给予连续五年的全额奖励。市财政通过专项资金按照市与园区所在开发区(基地)以及相关区财政体制对其进行补助。

对于特大型企业的引进,可按我市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予以扶持。

(四)强化人才培训

11、支持企业培养高端人才。鼓励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派遣员工到境外进行定制培训。根据企业2013年出口额,对赴境外进行三个月以上定制培训经考试合格并被企业连续聘用两年以上的高端人才,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资助,(每出口10万美元补助1人,每户企业支持每年最多不超过10人,每人最高不超过5万元。)

12、实施高级人才补贴机制。鼓励企业引进中高级人才。对示范园区内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高端人才年薪(工资性收入)达到7万元以上的,按其应缴且已缴的个人所得税额,按照市与园区所在开发区(基地)以及相关区财政体制对其进行补助。

13、推进人才就业和创业。鼓励和引导应届毕业生在本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对符合国家、省级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推荐企业申报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对不满足国家、省级专项资金申报条件但符合市级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企业新录用员工,参照国家标准给予一定补贴;对我市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推荐培训机构申报国家支持。

14、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和实训平台建设。对2013年培训规模500人以上,本地就业率超过50%,且通过相关主管部门认证、在市商务局备案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支持其为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所进行的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以及服务外包实训平台建设等项目,经专家评审组综合评定后,按照评定等级优先选取3-5家给予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额30%的资助,每家培训机构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市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和西安市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的基础能力建设和实训平台建设项目,由项目单位提供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组论证立项后,可重点予以扶持。

(五)优化产业环境

15、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对示范园区以银行贷款投入为主进行的双回路供电系统、智能园区应用、网络系统改造、高速宽带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其当年新增贷款部分,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50%的贴息补助,每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16、支持示范园区自建或与企业合作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培训服务平台等公共平台项目。资金支持额度不超过项目建设实际投资额的30%,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17、积极参与中国服务外包信息平台建设,对西安市服务外包门户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费用给予支持。

18、加大对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招商引资。对我市举办的国内外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推介活动,由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支持。

19、支持园区、企业、培训机构争取中省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按照《共建协议》和国家部委相关政策要求,对获得国家服务外包产业扶持资金的项目或单位按管理级次对应给予配套扶持。

20、支持市委、市政府及市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的其他服务外包重点项目。

四、资金申报与管理

(一)资金申报材料

1、项目资助、奖励申请表(附件一);

2、经审计的企业2013财务决算报告,与境外发包企业签订的业务合同、出口证明(海关证明、外汇核准件、银行进帐单等);

3、企业的认证或升级证书、认证合同、费用支付凭证,;

4、国际展会参会通知(邀请函)、机票发票等费用凭证、参会情况及取得的主要业绩情况说明;

5、员工境外实训补助需提供员工劳动合同及出境人员护照、签证复印件、机票发票和补助费用支出凭证;

6、贷款贴息项目需提供由承贷银行出具的项目贷款合同、合同项下的进账单和利息回单;

7、技改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设方案、设备采购合同,投资来源证明及项目费用凭证等;对以往享受过专项资金扶持但未完成项目验收的单位所申报的新的技改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专项资金不再支持。

8、培训机构的资质证明、培训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训教材体系建设、服务外包实训平台建设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采购合同,投资来源证明及项目费用凭证;

9、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建设方案、项目可行性报告、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协议及相关费用凭证;

10、申请单位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等有关资料复印件;

11、新录用员工劳动合同、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薪资及社保缴纳证明等有关资料复印件;

12、其他必要的相关资料。

(二)资金申报、审核程序

1、申报方式: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内的企业和培训机构统一由园区组织汇总申报,示范园区外企业和培训机构直接向市商务和财政主管部门申报。

2、申报时间: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于2013年3月25日前接受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3、各类项目申报资料要求对应为纸质和电子版,且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用A4纸打印或复印,按项目类别一式两份单独装订成册。

4、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报西安市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后下达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三)资金拨付

市财政局在预算额度内根据用款计划和拨付依据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至项目承担单位。企业技改、固定资产投资、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类项目扶持资金实行联动节点制管理。其中,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类项目资金,由市财政拨付至示范园区所在的区县(开发区)财政局(先期预拨70%,待验收通过后再拨付剩余30%资金),区县(开发区)财政局负责对项目进行资金拨付和配套管理工作。

四、资金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

1、项目单位对于收到的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会计、财政法规及现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专项经费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必须按照有关资产管理办法纳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申请各项扶持资金的企业、单位应如实上报申报资料,对于在上报资料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处理,取消申报资格并追缴已补助资金,今后三年内将取消享受各项财政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资格。

3、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助资金。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职能部门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按照本管理办法严格审查。

4、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市财政局会同商务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了解项目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检查、评估,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今后专项资金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确保专项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第四篇:2014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公告

2014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

公告

为加快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目标,根据《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市委〔2008〕4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财税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杭政办函〔2008〕122号)和《关于印发<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市宣通〔2010〕80号)的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14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范围、条件

申报范围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包括文化艺术类,影视传媒类,信息服务类,设计服务类,咨询策划类,时尚消费类,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类,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类,教育、卫生、体育类等九大类别的项目。

申报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产业政策,能提升我市文化创意产业水平,引领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申报单位在杭州市或各区、县(市)国税局、地税局进行税务登记,税收缴入市级或各区、县(市)国库;

3、申报项目要求为单位自筹资金兴办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项目申报单位具有法人资格,不受理以个人名义申报的项目;

4、项目已经审批单位批准实施并投入资金,申报单位经营管理制度完善,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规范,近三年内未有因违规违法经营而遭受处罚的记录,申请贴息的项目还贷及时;

5、项目一般为当开始实施,在当年或次年完成,部分重大项目可延期为三年;

6、项目由多家单位共同实施的,申报单位必须是主要实施单位,且申报单位投入资金占项目预算50%以上;

7、对已接受其他市财政性资金扶持的项目不重复进行扶持。

二、扶持重点

本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为:

1、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涉及文创产品内容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及增值服务和数字电视等项目;

2、设计服务业:重点扶持工业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及广告设计等项目;

3、现代传媒业:重点扶持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其它新媒体等项目;

4、艺术品业:重点扶持艺术品拍卖、艺术品交易、艺术品会展以及当代艺术发展、手工与民间艺术等项目;

5、教育培训业:重点扶持继续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项目;

6、文化休闲旅游业:重点扶持以人文资源为内涵的休闲旅游业,包括演艺业、保健业、运动休闲业等项目;

7、文化会展业:重点扶持文化类会展或富有文化创意特色的会展项目;

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以上扶持重点不含动漫游戏业项目,动漫游戏业项目申报将另行公告。

各重点行业包含的具体类别详见《关于印发<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八大重点行业统计分类>的通知》(市文创委〔2008〕1号)。

大力推进“文创西进”工程实施,加大对县市文创产业项目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支持大学生在杭创办文创企业申报项目。

三、申报程序

1、申报方式。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相结合的申报方式:

(1)网上申报。登录“杭州市财政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网址:http://220.191.210.97:8080/WebHall/WebIndex.aspx)进行申报,首次申报单位需注册账号并经初审单位审核同意开通业务后才能申报。网上申报完成后请及时登录系统关注初审部门回退申报材料要求修改等信息。网上申报技术咨询电话:88225127转720。

(2)书面申报。申报单位完成网上申报后,将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和附件材料)打印两份并装订成册递交初审部门,书面申报材料必须与网上申报内容一致,内容不一致的,视为无效申报。

2、项目初审。市级单位申报的项目由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区、县(市)单位申报的项目,由各区、县(市)委宣传部、文创办和财政局初审(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由当地宣传部门或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初审),同时承诺进行配套扶持。申报项目通过初审后,由初审部门统一上报,不受理项目单位直接上报未经初审的项目。

3、受理单位。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地址:环城北路318号市府大楼16楼1608室,联系电话:85251646,联系人:汪雅慧。

上城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上城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7823452;

下城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下城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5820984;

拱墅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拱墅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8196307;

西湖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西湖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7936021;

江干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江干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6974734;

高新(滨江)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高新(滨江)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7859498;

萧山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萧山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2898655;

余杭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余杭区文创办,联系电话:89192973; 富阳市项目初审受理单位:富阳市文创办,联系电话:23251163;

临安市项目初审受理单位:临安市文创办,联系电话:61092087;

建德市项目初审受理单位:建德市文创办,联系电话:64726776;

桐庐县项目初审受理单位:桐庐县文创办 联系电话:64285116;

淳安县项目初审受理单位:淳安县文创办,联系电话:64810230;

风景名胜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风景名胜区文化局(宣传部),联系电话:87179577;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开发区管委会经发局,89898893;

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项目初审受理单位:开发区管委会经发局,89025975。

市级单位项目初审受理单位为各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

四、立项程序

申报结束后,将按照《关于印发<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市宣通〔2010〕80号)等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以资助和贴息的方式对2014立项项目给予扶持。

五、申报截止日期

项目单位申报(含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1月3日17时30分;初审单位审核上报(含网上和书面申报材料审核上报)截止日期:2014年1月24日17时30分。超过截止日期申报项目将不予受理。

本公告中涉及的相关政策文件可在市文创办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中查看。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

2013年12月6日

第五篇:关于申报201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

关于申报201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的通知

各市、区经信(促)局、财政局: 现将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的通知》(粤经信技改〔2012〕272号)转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项目单位应按照申请材料要求和申请报告编写要求认真编写好资金申请报告、填写资金申请表和责任承诺书,并通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网站()登陆技术改造项目申报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填报;

二、要求项目推荐单位填写项目责任承诺书并加盖公章、填写好项目汇总表、填报要件审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江门市省市联手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主要包括:纺织化纤、金属制品、食品、造纸等范围。

四、项目推荐单位应在4月30日前上报正式申报文件和完成网上审核工作,将上报文(含项目汇总表)各1份报送江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江门市财政局,将项目申请材料1式5份报送江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要件不齐全的项目,不予受理。

经信局联系人:谢荣生联系电话:3279817

财政局联系人:马跃雄联系电话:3501767

Email:jmjjsk@21cn.net

江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江门市财政局

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下载2018年吉林省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物质产业部分)申报指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吉林省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生物质产业部分)申报指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