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皇岛地理实习报告
第一章 秦皇岛地区概况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º30ˊ~119º50ˊ,北纬39º50ˊ~40º10ˊ。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邻接,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柳江盆地为我们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地区范围。它位于秦皇岛市北,此中心距秦皇岛市28㎞,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统领。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东西宽约12㎞。大石河是本地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米左右。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道,河道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道地貌发育。实习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燕辽沉降带东段、古山海关隆起南缘的柳江向斜盆地内。其出露的地层中生界以前属华北地台型,而中生界侏罗系属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由于构造运动影响,使区内普遍缺失了中奥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其它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个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第二章
河流地貌
在秦皇岛地区河流地貌比较发育,主要以大石河为主。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大石河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多为1.68亿m3,补给来源以降水为主,所以平时流量很小,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涨,且暴涨暴落。
大石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去,由于河床快速侧向移动,形成多条大致平行的河岸沙堤,它们组成多个迂回扇,因此河流较弯曲。沿途形成多级阶地,其中第一、二阶地非常明显,一级阶地面宽平而连续,二级阶地面宽展但不连续,阶地前缘的堆积物大部分已被剥蚀掉而基岩裸露。阶地后缘堆积物仍被保留下来,而且有一定厚度。三四级阶地为侵蚀阶地,不连续,第五级侵蚀阶地不明显。但是在实习当天只在西侧观察到二级阶地,在南侧观测到一级阶地。
实习当天在小傍水崖村西头观察到离锥山。离堆山是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若下切过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而且离堆山主要为安山岩,形成于中生界,侏罗系蓝旗组的安山岩(偏灰绿色)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处于裂式喷发,岩被覆盖在北票组上,二者是角度不整合接触,此地层为最底层,并且此处为块状斜长角闪安山岩,其新鲜面为灰白色,挥发面为黄褐色。
小傍水崖为位于柳江盆地中部,组成岩石为基岩,形成于距今1.87~1.63亿年的中生界侏罗系生代侏罗系中系的火山岩。大石河及其支流在此汇合,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了离堆山,东侧呈陡崖状。
第三章 喀斯特地貌
在砂锅店村东石灰窑处我们看到北方少见的喀斯特地貌。而且我们所见的是地面喀斯特地貌,有明显石芽、溶沟等地貌。此处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且以方解石为主。而且在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条件中,水和缝隙是必要条件。在喀斯特岩层的西侧,有明显花岗岩的侵入体,形成了明显的岩墙形状。由于花岗岩比石灰岩耐侵因此在地层处花岗岩要比石灰岩高出一段。
该地区的岩石中有黑色,说明该地区的岩石是硅质的石灰岩;而波痕的存在则证明了原来该地区是海。该地区出现了石芽、溶沟等熔岩地貌,石芽间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中分布有少量的岩溶堆积物,溶沟是地表流水沿石灰岩表面的裂痕流动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所形成的。该地是大面积的单斜构造。
该地区虽然是地表喀斯特地貌却没有发育石林,原因是: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有制的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石林。发育石林地貌,往往还要有盖层条件的配合,就是石灰岩顶部都要有一层其他掩饰的覆盖。此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然而,在此地区却没有该盖层的存在,因此也就未发育石林。
经过罗盘的测量,该地区石灰石的产状为:走向:北偏东13º;倾角:19º;倾向:北偏西82º
第四章
构造地貌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在:向上凸起的弯曲构造称为背斜;向下凹的弯曲构造称为向斜。
在吴庄,由于褶皱形成背斜,呈东西走向,由岩层的新老可看出:该处在褶皱岩层的核部。从剖面形态看,呈叠瓦状具有典型的背斜成两翼叠瓦状,核部为黄色。
在柳江,其向斜的基底为古老变质岩系,出露于向斜北、东、南边缘。向斜两翼极不对称,东翼产状平缓且稳定,倾角在10º~15º间,地层出露为二叠系和石炭系,西翼产状陡立,倾角在40º~50º间,甚至倒转,地层出露为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向斜轴紧靠西翼,所以东翼的出露宽度约为西翼的五倍,向斜轴面西倾,倾角约为40º。轴线在黑山窑—傍水崖—老君顶一线,核心是蓝旗组。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因此,该地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岩石因所应受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断层由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和断距等要素组成。柳江盆地的鸡冠山就是由断裂构造形成的。
在鸡冠山鞍部,不整合接触对称角不同,相邻的新老岩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的产状不一致,与下伏底层产状不同。该地层形成后,因受强烈的构造运动褶皱隆起并遭受到剥蚀,形成剥蚀面。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鸡冠山南坡断裂带。在外力作用下,岩石被挤碎,颜色发生变化,岩石成分与石灰岩有差异,断裂时的高温使矿产元素改变,形成糜梭岩。其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糜梭岩粒小,一般在0.5㎜左右。因此断裂处形成光滑的断裂面。用手触摸,可感觉到向一面用力较平滑,而反向触摸则非常粗糙。
鸡冠山中段南坡波痕岩石表面留有波致的痕迹,局部地区还留有小窟窿。波痕的形成是在古地质时期,岩石上的波痕方向反应古地质时期波浪的传播方向。古地质时期,波痕运动夹杂泥沙,对花岗岩基岩不断冲刷,下切侵蚀,形成小窟窿。这种形状的岩石只有在海浪中才能形成,而并非湖水或河水,所以可以证明鸡冠山原为海底。而且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经实地测量:波峰为15㎝左右,窄波谷为45㎝左右,宽波谷为50㎝左右。
如图所示:海绿石,是一种只有在海底才能形成的石头。而今却在鸡冠山上发现,更进一步说明了鸡冠山曾经为海底。
在鸡冠山平台巨石像北远眺,可以看见对面山上的汤河地堑地貌。地堑指的是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型断块构造。汤河地堑仅在一侧为断层所围限,因此汤河地堑是半地堑,成箕状构造。地堑的形成是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地壳在垂直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地堑有两组正断层形成,东侧正断层倾向北,西侧正断层倾向南。组成地堑两侧的岩石靠近鸡冠山,一侧发育成汤河河谷,河床顺直,河谷狭窄;北岸谷坡发育,河谷十分开阔。
第五章
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各种沙丘。依据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可分三种基本类型,即横向沙丘、纵向沙丘与多风向形成的沙丘。而在秦皇岛的翡翠岛最为典型的是横向沙丘中的新月行沙丘。新月形沙丘是一种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其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平面图形如新月。沙丘的两侧有两个向前伸出的翼,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是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而陡,相当于沙粒最大休止角。新月形沙丘高度不大,翡翠岛的大约有15米。由于滨海,沙粒供应比较丰富,密集的新月形沙丘连接,形成与风向垂直的新月形沙丘链,长达数百米。同时由于植被的覆盖程度不同,翡翠岛地区同时具有:全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半植被固定沙丘和无植被覆盖的移动沙丘。
第六章
冰缘地貌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冻融作用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冰缘地貌。冰缘地貌中最为典型的是石河和石海。在祖山上也发育石河石海地貌。石河是由于在山坡上冻融崩解产生大量碎屑滚落到沟谷里,堆积厚度逐渐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整体运动而形成的。石河的运动速度中间快,两侧慢。祖山画廊谷石河粒径很大,石头光滑,表面附着苔藓,表明该地区气候转暖。石海是在寒冻分化作用下,岩石遭受崩解破坏,形成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咋平坦的地面上形成的。
第七章
海底与海岸地貌
一、海积地貌
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海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便形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在波浪入射角处发生,泥沙发生堆积,秦皇岛海岸广泛发生镶岸地貌。在沙坝或连岸防波堤两侧堆积更为明显。在湾口处形成向陆弯的沙咀。北戴河老虎石与岸边之间是波影区堆积的陆连岛。秦皇岛地区海岸带水下岸坡上发育3~4道水下沙坝。自海滩向海第一道沙坝落潮是露出水面高0.5米左右;第二道沙坝落潮是坝顶距海面不到1米,在海滩上看到沙坝上的波浪破碎;第三道沙坝落潮时坝顶距海面2米左右。它们是波浪向岸传播过程中每次破碎能量降低堆积而成的。
二、海蚀地貌
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海蚀作用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貌。海蚀地貌类型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海蚀台。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在鹰角岩以北至赤土河入海口以北可以看到明显的海蚀崖、砂岸、海蚀及海蚀阶地等地貌类型。
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海蚀穴逐渐扩大后,上部的崖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陡崖,称为海蚀崖。海蚀崖常沿岩石的断层面和节理面发育。在其坡脚下常堆积有崩坠下来的岩块,这些岩块如果不被波浪搬走,海蚀崖的坡角将受到保护而不再后退。
第八章 人文地理
花场峪和齐长城是战国长城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花场峪段的齐长城主要是以硅石为主而筑成。其险峻程度不小于八达岭等其他著名的险峻的长城。
联峰山公园又称莲蓬山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中心西部,景区占地6000多亩。公园始建于1919年,是北戴河最大的森林公园.景区最高峰海拔153米,是北戴河的制高点。山顶建有望海亭,可登亭远眺。各式楼房别墅,掩映在松涛之中,别有情趣,其中最著名的有“林彪楼”和“张学良将军楼”。民国年间号称的“海滨二十四景”中有二十处就在这里。
老虎石海上公园位于北戴河风景区中心,占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公园内形态不一的礁石,状似群虎。碧海、金沙、碣石。老虎石,如镶嵌在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闪烁着诱人的光辉,它以其绚丽多姿的崭新面貌,迎接中外游客。
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滨海城市北戴河有40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景点,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 “ 万里长城第一山 ”。
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千米处,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
老龙头
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在600余年的变迁中,老龙头书写了一部历尽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老龙头距山海关4公里。明朝时的长城东起老龙头,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里,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发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前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自澄海楼南下3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第九章 实习感悟
近十天的实习已经结束,但是我还是不能从愉快的实习生活中走出来。这次的实习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收获。
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的观察和分析,使我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课本知识不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我也得到了机会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培养了我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此外,我还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用罗盘辨别方向、岩石产状的辨别等。
在学习的同时,我还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景色。在实习中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这短短几天的在外实习让我有了一次在外开阔眼界的经历,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快乐,我会永远牢记这次的实习!
第二篇:地理秦皇岛实习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书
教学单位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信息系统 班 级 地理09-2班 学生姓名 1111 学 号 0000000000 指导教师 3333 时 间2010年9月1日-9月5日
目录
(一):前言部分
……………………………………………………第三页
(二):实习内容部分
………………………………………………第四页
1.上庄坨-大石河路线……………………………………………… 第四页 2.亮甲山路线 ……………………………………………………… 第七页
3.祖山地貌路线……………………………………………… 第八页 4.鸡冠山路线
…………………………………………………… 第九页
5.上庄坨-砂锅店岩溶地貌路线
………………………………… 第十一 页
6:北戴河海滨路线
……………………………………………
第十二页
(三):实习总结部分………………………………………………
第十三页
前言
石门寨位于河北省抚宁县境内,北纬22度,东经119度。人口4.5万,主要为汉族;交通便利,以省级公路为骨干,村村通公路为辅,镇属区域内工农并重,工业以采矿业、矿物加工业为主,农业以林果为主。实习区气候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该区域以大石河为主要河流,但受海洋影响较大,区域内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400--1000mm。
石门寨地区位于我国燕山山脉的东麓,渤海湾之滨。区内山峰(西北部大平台)的最高海拔635.2米,一般海拔低于500米,属于中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区。该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沟谷纵横,脊峰重叠,但主要谷脊的走向近南北。西部区陡壁悬崖,山势险峻。东部区坡缓谷阔,波状起伏。发源于青龙县境内的大石河从北向南蜿蜒曲折流经该区,成为区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汤河从北向南流经该区的西南隅,为区内第二条大河。两河分别在山海关和秦皇岛注入渤海。
新生代以来,石门寨地区发生频繁的间歇性升降运动。这些运动的代数和,表现为正向运动。地壳上升并形成(层状)阶梯状地形。这些地形长期遭受风化剥蚀。从构造上看,这是一个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区内第四纪堆积物仅沿沟谷出露,松散零星,成因复杂,厚度很小。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石门寨地区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塑造了该区成因类型复杂,形态多样,规模不同的各种侵蚀和堆积地形。
实习内容:
一:上庄坨-大石河路线
时间:9月1日
目的:1.观察大石河的地质作用并描述河谷地形及冲击物的特点;
2.观察并划分阶地的级别,划分阶地的结构类型;
3.绘制河谷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横剖面图;
4.观察单面山地型;
5.观察河漫滩的二元沉积结构。
观察点 1:上庄坨村西北500米大石河边抽水站。观察现象:1)山上石头球状分化。在厚层砂岩和块状岩浆岩地区,风化作用常沿着几组交叉节理从岩块的边缘向内部发展,形成圆球形或椭球形的岩块,这种风化现象称为球状风化。抽水站附近山上石头主要是辉绿岩,辉绿岩是花岗岩中的优良品种,可作为建筑材料。
观察点2.抽水站上边山坡上
1)大石河河谷及河流曲流。一般来讲,上游河谷狭窄,中游河谷较宽,发育河漫滩和阶地。下游河床坡度小,河谷宽浅。抽水站河谷属中游阶段,河流出现曲流。
2)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成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大石河河流阶地可划分为四级阶地,树林属一级阶地,玉米地属二级阶地。
大石河河流阶地剖面图
阶地的形成的形成必须具备较宽阔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两个条件。当发生构造升降运动,地壳抬升使得河床纵剖面的位置相对抬高,水流下切侵蚀,靠近谷坡两侧的老谷底就能形成阶地,在地壳处于稳定时期,河流以恻蚀和堆积为主,形成多级阶地。
观察点
3、大石河左岸
观察现象:崩塌形成倒石堆,坡度陡,从纵剖面看,大石头在下,前端粗,后端细;从横剖面看,下层粗,上层细。倒石堆无层理,多孔隙,倒石堆上长有植物。河流下切侵蚀陡崖下方,使得下层的石头不能载负上层的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层石头发生崩塌,滚落到坡脚堆积。石头上长有草,说明石头稳定,近期没有规模的崩塌活动。
观察点4.小傍水崖村东南村口桥下河漫滩上。观察现象:河漫滩上堆积大量卵头,离河床的远近不同,堆积物不同。由于横向环流作用,河床一岸侵蚀,谷坡不断后退,河谷展宽,被侵蚀的物质一部分堆积在河床上,另一部分细小颗粒北环流带到另一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枯水期河床弯曲,形成凸岸和凹岸,河流的下切侵蚀使得凹岸一侧不断被侵蚀,河流的堆积作用使得细沙黏土在凸岸处沉积。河漫滩在枯水期露出水面,洪水期有水,被称作河漫滩的二元沉积结构。河床冲击物中,靠近下层的物质是砾石,上部是粒径细小的沙子。通过观察堆积物的量和成分,可以判断河水的大小。
二:亮甲山路线
时间:9月1日 目的::1.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2.观察侵入岩体的产状,并画出产状示意图
3.学习罗盘的使用
观察点1 实习基地后身亮甲山
观察现象:1)岩墙。岩墙发黄是由于发生侵蚀作用,铁、钙物质使岩墙变色。
2)岩床。
3)辉绿岩。
三:祖山地貌路线
时间:9月2日
目的:1..观察冰臼地貌并讨论其形成原因
2、观察石河与石海地形,分析石河石海的形成条件; 观察点 1:祖山仙女云床冰臼。冰臼是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和岩屑,沿冰川裂隙对基岩进行强烈的冲击和研磨,在冰层的巨大压力下,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而形成深坑,于是形成冰臼。一般形状为口小、肚大、底平。
2. 画廊谷石河石海地貌。
观察现象:石河、石海:
1).石河是由于在山坡上风化产生大量碎屑滚落到沟谷里,堆积厚度逐渐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整体运动而形成。祖山画廊谷石河粒径很大,石头光滑,表面附着苔藓,表明该地区气候转暖。
2).石海是在寒冻分化作用下,岩石遭受崩解破坏,形成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在平躺的地面上形成。石海的形成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气温经常在0度左右,日温差较大,并有一定的湿度,使岩石沿节理反复寒冻崩解;(2)地形叫平坦,地面坡度小于10度,可使寒冻崩解的岩块不易顺坡移动而保存在原地;(3)坚硬而富有节理的岩石。
四、鸡冠山路线
时间:9月3日
目的:1.观察与描述单面山、方山、构造阶地、地堑断块山等构造地形;
2.观察与描述冲积物的特征、岩溶堆积物、残积物和冲积物的特征。观察点 1:村北
观察现象:远看像鸡冠,是单斜岩层,为较大的背斜或者向斜的一翼。左侧坡度比较大,右侧受断裂控制。
2:汤河地堑。
观察现象:在平台巨石像北远眺,可以看见对面山上的汤河地堑地貌,地堑指的是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型断块构造。汤河地堑仅在一侧为断层所围限,因此汤河地堑是半地堑或箕状构造。地堑的形成是受水平拉力作用,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地壳在垂直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中间的地块下降而形成地堑。
汤河地堑剖面图
3:鸡冠山中段南坡波痕岩石。
观察现象:岩石表面留有波纹的痕迹,局部地区还留有小窟窿。波痕的形成是在古地质时期,岩石上的波痕方向反映古地质时期波浪的传播方向。古地质时期,波浪运动夹杂泥沙,对花岗岩基岩不断地冲刷,并下切侵蚀,形成小窟窿。
4:鸡冠山中段南坡断裂带。
观察现象:在外力的作用下,岩石被挤碎,颜色发生变化,岩石成分与石灰岩有差异,断裂时的高温使矿质元素改变,形成糜棱岩,其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糜棱岩粒径小,一般在0.5毫米左右,因此断裂处形成光滑的断裂面。五:上庄坨-沙锅店岩溶地貌路线
时间:9月4日
目的:1.认识岩溶地形,识别石崖、溶沟及落水洞,并解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观察花岗岩地貌并解释花岗岩山坡的形成原因。
观察点1.砂锅店村东北500m山岗。
观察现象:在此地可以看见明显的岩溶地貌,存在大面积的石崖和溶沟。雨水降到地面后,山坡上的水到达此地不直接流过,而是通过表面裂隙处汇集,或者经过落水洞进入地下,再从下游的泉眼涌出。
溶沟和石崖是石灰岩表面的溶蚀地貌,地表水沿石灰岩坡面上流动,溶蚀和侵蚀出许多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称为石崖,石崖分布在溶沟间,有的露出地面有的埋藏在地下,此处的溶沟有的深达十几米,石崖大部分露出了地面,近些年酸雨使石崖的侵蚀的速度加快。落水洞是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进行不断地溶蚀和崩塌而形成。
2.砂锅店村东北。
观察现象:在砂锅店村东北部分布大量的花岗岩,花岗岩碎石较多,而在该区域两侧都分布有明显的岩溶地貌。分析原因:曾经由此岩浆活动,岩浆侵入石灰岩的裂隙,岩浆未碰出,充满整个石灰岩的裂隙。石灰岩为碳酸盐岩,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被侵蚀。经年累月,上层石灰岩被侵蚀,而花岗岩的被侵蚀速度比石灰岩慢,花岗岩露出表面,成为了山脊。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能识别的颗粒,花岗岩粒径大,且难风化,所及花岗岩质土壤不利于水土保持,该区域一般要种耐旱的农作物。
六:北戴河海滨路线
时间:9月5日
目的:1.观察海洋地质作用,描述浅水波浪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2.观察和描述海滨地形,3.观察浅水区的波浪作用,并分析波浪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对海岸地貌的影响。
观察点1:海滨礁石。
观察现象:浅海区礁石露出海面,并有海蚀崖和海蚀平台,部分地区形成海石穴,在附近能找到岬角。沙滩上有的地方已经长草,说明涨潮时高潮不再能达到这个地方。海蚀崖是由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在波浪长期作用下,基岩不断崩塌后退,形成高出海面的基岩陡崖叫海石崖,海蚀崖的下部在波浪的不断冲掏下形成凹槽,称为海蚀穴。在一定时期,海面稳定海蚀崖逐渐后退,波浪不断冲刷磨蚀礁石贴在水面的礁石部分,形成海蚀平台。
码头浅滩地势平坦,海域广阔,波浪不断地拍打海滩,波浪带动泥沙在沙滩上沉积,沙滩上的泥沙又被波浪带入大海。波浪作用是海岸地貌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营力之一,波浪向岸传播过程中随水深的变浅,波浪外形不断变化,波形也将破碎。
波浪的侵蚀作用形成了海蚀崖、海蚀穴和海蚀平台,波浪堆积作用水下堆积阶地、水下沙坝、离岸堤、沿岸堤和澙湖。由于实习时期我们不会游泳,未能观察到水下沙坝和水下堆积阶地。
实习总结
为期五天的地学综合实习圆满的结束了,虽然很艰辛,但收获非常大,这是我们专业第一次集体去野外实习,跟同学们不怎么熟悉,但是大家的相互帮助精神非常可贵,特别是在鸡冠山路线沿陡崖上山时,山路险阻,丛林茂密,每个人都表现非常顽强。这次实习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作为地学工作者外业的艰辛。这次实习的成功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帮助,老师一路讲解,我们认真做笔记,学到在课堂上都没学过的知识。这次实习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感谢学校给与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也感谢老师和两位学长细心的帮助。
在这次实习中我感觉自己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很多早应该掌握的东西没有掌握,还有很多以前就看过的现象没能很好与本次实习结合起来,还得继续努力,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殷勤帮助。
第三篇:秦皇岛实习报告
柳江实习报告
胡志强0850800708地理科学
前言
一、实习时间:2010年9月24日—2010年9月29日
二、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石门寨柳江盆地
三、实习任务:实地观察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研究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质组成,学会利用地质锤、地质罗盘、放大镜举行地质测量和观察研究,学会利用GPS进行定点和导航,同时描绘出柳江实习路线的剖面图,对祖山植物进行观察和认识。
四、实习目的:联系课堂所学知识,定见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五、实习行程:9月24日下午亮甲山组岩层考察,9月25日马家沟组岩层学习并到达210高地。9月26日进行侏罗系地层的实习。9月27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9月28日祖山植物实习。9月29日北戴河海岸地貌实习并下午返回天津。
六、实习指导老师: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王祖伟,王宇明,刘海亮,刘伟,孙艳玲,苏迪等老师进行指导。
七、实习路线:
1、亮甲山—大石河南岸路线
2、槐树店—潮水峪—东部落—张岩子路线
3、上庄坨—傍水崖—花厂峪路线
4、祖山路线
5、北戴河滨海路线
实习区概况
一、地理概况
柳江盆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盆地为南北衍生的低山丘陵,南东西三面为高山包围,区内海拔高度在150—400米,贯穿盆地的大石河为本区的主要水系。本地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在400—10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月,年平均气温在6—7度,气温差较大。区内农业基本上是北方旱地作物工业以采煤及耐火粘土为主。
二、地质实习
(一)、奥陶系亮甲山组:
奥陶系亮甲山组是典型的层积岩发育地貌,以中、薄状灰岩和黑云质灰岩为主,灰岩是以圆系石为主要组分的岩石,主要有竹叶状灰岩(由灰岩扁砾被钙质胶解而成的典范砾屑灰岩,其砾屑为扁方或长卵形,垂曲层面切开形似竹叶,新实)、豹皮状灰岩等,色彩为灰色带绿色,灰色致稀棕褐层状、灰色肥层泥色条状、淡灰色中到褐层状致稀块状的。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50%以上)的碳酸盐岩,普通为灰色粗金状。在亮甲山岩层中存在着侵入岩,主要是在火山活动时形成的。在亮甲山组的顶部主要为细晶白去云岩。在亮甲山岩层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岩床和岩墙,呈现明显的黑色带状。在亮甲山进行地质考察的时候我们运用罗盘进行了岩石产状的测量,测得倾角为25*,倾向为180*。
(二)、奥陶纪马家沟组
在马家沟组我们组要学习的是石灰岩,在马家沟组的石灰岩中存在很多岩洞,大多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在马家沟组中有一条著名的大石河经过,在大石河的两岸形成了明显的河滩地貌,可以看出明显的河床、阶面和阶坡。
(三)、石炭系
石炭系中主要包含太原组和本溪组,太原组中主要包含了黄绿色粉砂岩和黑色页岩互层,中细粒长石岩屑砂纯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泥质灰岩透镜体。本溪组主要为黄绿色粉砂岩与页岩层夹三层泥炭岩底部含铝土矿,主要岩性为砂页岩和灰岩夹煤层,灰岩厚度很小,穷含海活泼物化石,分厚度不超功一、二百米。本溪群和太原群出露于向斜的两翼,但东翼稳定,延续完整,西翼受断层影响地层变薄或错断。在石炭系中断层发育比较明显,含有正断层和逆断层,并具有位移现象。
(四)、二叠纪
二叠系在柳江向斜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东翼的南部,自黑山窑经柳江村至上庄陀,半壁店,由于中生界岩层向北不整合覆盖在二叠系岩层之上。在二叠系中著名的山西组,砂页岩夹煤层,属于池沼盆地成煤相地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上统主要为陆相沉积,不含煤层。在二叠系测量的产状为倾角0.2*,倾向为170*。二迭纪末,本区发生强烈构造运动。形成了柳江向斜的雏形。
导致侏罗系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这次构造变动之后,本区chang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导致二迭系地层愈向北受侵蚀愈强,甚至局部无有蚀余。侏罗系直接超覆于石炭系或奥陶系之上。
(五)、侏罗系
本区中生代地层缺失三叠系,侏罗系至白垩系地层不完整合于古生界之上,主要由陆相碎屑岩及其上的火山岩所组成。下—中侏罗统下组,岩性是下部以灰白色粗砂岩、砾岩为主,中部为黑色粉砂岩及粘土岩。上部为白色砂岩,砾岩与黑绿色粉砂岩互层,本组中含薄煤层数层。底部砾岩层的相变、厚度变化打。有的地方变成含粒砂岩。上组主要出露在向斜西翼,以夏峪地区最好,岩性特征以巨厚层砾岩及粗砂岩互层为主,间夹黄绿色、灰黑色粉砂岩和泥岩。含不稳定煤层,底部砾岩层成分复杂。在侏罗纪测量的产状主要为倾角37*,倾向290*。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沉积后,又有一次构造变动。使下侏罗统下部岩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沉积中心。所以下侏罗统上部岩层明显地区域性起超覆于下部岩层之上。在西翼则超出下部岩层的沉积范围。而角度不整合于古生界之上。由此推知,此时的柳江向斜以具不对称形态。两翼很陡,东翼开阔平。
经过这几个地方的岩层我们来到了这次之行的目的地—210高地,210高地位于一处断崖附近,主要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形成,其下有一村庄为傍水崖。
(六)、寒武纪
寒武纪可以分为下统、中统和上统,主要以灰岩为主。寒武纪的上统分为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其中以凤山组比较出名。崮山组主要露于向斜东翼的石门寨、赵家峪、揣庄及其以北地区,西翼也有所分布,为一套紫色及灰色竹叶状灰岩与(鱼而)状灰岩互层。长山组主要出露于向斜东翼的潮水峪至驻曹营一带及石门寨至付水寨一带,西翼也有出露,长山组整合于崮山组之上,岩性为紫红色竹叶状灰岩夹少量紫色粉砂质页岩。凤山组出露范围与崮山组和长山组大致相同,崮山组整合于长山组之上,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夹有泥质条带灰岩及竹叶状灰岩,在这些组中均含有三叶虫和一些贝壳的化石。在寒武纪测量的岩层产状为倾角15*,倾向为255*。在寒武纪
比较著名的断裂带为潮水峪断裂,在这里有比较明显的断层发育,并且在在这个断裂区有一条明显的侵入岩墙的分布。
三、地貌实习
(一)、柳江盆地
柳江盆地的地貌主要分为流水地貌和构造地貌,在流水地貌中,大石河贯穿盆地,支流众多,纵横遍布,是本区的主要水系。水系受到地质构造及自然环境控制,呈树枝状水系。河床为典型的弯曲河床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由于河流截弯取直,在傍水崖附近有离堆山的发育。本区的构造地貌是有不同的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抗蚀力差异表现出来的,主要在花岗岩侵入后形成的,花岗岩抵抗风化力强,加之节理发育,故在盆地中形成高山峻岭,显示剥蚀中山地地貌。盆地中火山岩抗风蚀能力较强以及原生柱状节理发育,呈山坡陡峭的低山地貌,沉积岩抗风蚀能力较强相对较弱,一般为低缓丘陵和低地。
(二)、北戴河
北戴河地貌主要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海蚀地貌他是波浪对基岩海岸冲蚀的产物,主要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及海蚀阶地。海积地貌主要在海湾地段和河口地段发育,存在古海积地貌并且比较清晰,本区为广泛的沙质海滩,在海湾处有几条河流入海。
(四)、植物实习
祖山是秦皇岛比较著名的山之一,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在祖山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蒙古栎和朴树等一些常见的树种以及了解了有关他们的详细知识。
四、实习感想
实习虽然比较短暂,但却让我收获颇多。首先是在地质的学习上更进一步的加深了认识,以前我们的地质课仅限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现实中的地层和岩石仅限于头脑的想象之中和课本的描述之中,但这次实习给了我们亲身实践的机会。我们看到了沉积岩的层理,看到了火山岩的结构。我亲眼看到了断层和岩层的位移,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几个与断层这样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通过这次实习,我头脑中的岩层产状复习了一
遍,知道二叠纪和侏罗纪的产状不一样。在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岩层产状没有变。也复习了有关整合的知识,包括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在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之间存在一个整合。通过实习,知道了沉积相,二叠纪和石炭纪为陆相沉积主要发生在成分上的变化,搬运物在沉积时物质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当然在实习中也了解和复习了不少的地貌和植物知识。
实习是艰苦的,但我们却在这种艰苦中体会了收获的快乐,山再难爬,路再难走,也挡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正是怀着这份热情,我们在艰苦而且无聊的五天中快乐度过。我们懂得了如何实习,也知道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体会了地质工作者的辛劳与艰苦,也深深的对他们表示尊敬。通过这次实习,我懂得了今后如何学习,懂得了为将来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第四篇:实习报告秦皇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书
教学单位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信息系统
班 级 地理09-2班
学生姓名 孙原义
学 号 0904060217 指导教师 董琳瑛
时 间 2010年8月31日-9月5日 2 3 4 5 篇二:秦皇岛柳江地质实习报告(3)东北石油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 实习单位
实习起止时间 2012年7月16日至 2012年 7月21日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2年 9 月 5 日
目 录
第1章
前言····································································3 第2章
实习区概况······························································5 第3章
地层····································································7 第4章
岩石···································································12 第5章
内动力地质作用························································15 第6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20 第7章
矿产·········· ························································21 第8章 地质发展简史···························································22 第9章 结束语及致谢···························································24 评语···········································································25
一、前言
实习时间: 2011年7月16日——2011年7月21日
实习地点: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柳江向斜盆地
实习任务及目的:
1、能认识常见的地质现象,包括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能进行岩石及矿物的识别,能识别各种地质构造现象,掌握地层古生物和石油地质方面的知识及野外的基本工作方法。
2、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
3、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别是造岩矿物。
4、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
5、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及时代。
6、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7、熟悉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
8、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
9、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寻找地质点,识别地质构造。
10、学会绘制地层柱状剖面图。
11、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实习路线安排:
本次实习共有六条路线:
1、实习基地—柳江庄小北山
主要内容: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包括碎屑岩的定义、分类、命名、与 碎屑岩的结构和层理构造;熟悉和掌握罗盘的试用方法。
2、实习基地—亮甲山—石门寨—瓦寨山
主要内容:观察和描述碳酸盐岩,包括岩石、矿物、岩层和底层等有关方面;观察亮甲山组、马家沟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形;观察断层、侵入体。
3、实习基地—鸡冠山
主要内容:观察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观察长龙山组石英砂岩和小断层;观察沉积岩的层面构造;观察鸡冠山地堑和最古老的岩层—绥中花岗片麻岩。
4、实习基地—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傍水崖
主要内容:观察山羊寨的洞穴沉积、观察秋子峪的背斜构造、观察吴庄的大背斜、观察傍水崖的火山岩。
5、实习基地—张岩子村—东部落—潮水峪
主要内容:观察太古代绥中花岗片麻岩和沉积不整合;观察和描述地层。
6、实习基地—北戴河鸽子窝公园海滨沿岸
主要内容:认识海洋的水文特征、波浪和潮汐的作用特点;观察描述海岸地形地貌,认识海蚀作用及海积作用。
实习队伍的组成:
队伍组成及工作情况:此次实习学队伍由乔文峰老师和油工11-1班全体同学组成,主要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记录实践为主进行野外实习,每天的工作量平均为6~7小时。
实习主要取得的成果: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小组成员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学会了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初步学会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了测区综合柱状图。通过本次地质实习我学会了有关地质填图实习的一些基本技能:
1、矿物和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地层划分对比及时代的确定
3、岩石与化石标本的采集
4、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5、基本地层构造现象的识别、描述与初步分析
6、地质观测点的布置、观测与记录
7、多种地质素描图的绘制
8、掌握了罗盘的基本使用
二、实习区概况
1、地理位置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卢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为7812.4平方千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与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区之北的抚宁县境内,属于石门寨乡管辖,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00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km,总面积约1800平方千米。盆地中心南距秦皇岛市23km,由秦皇岛市区开来的班车通往盆地各村寨,青秦铁路贯穿盆地中部,交通较为便利。在柳江盆地范围内,各时代地层的发育具有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岩石类型也比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观察到许多近、现代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配合柳江盆地的野外地质观察,极易进行将今论古的分析,有助于直接观察和深入思考地质学中的基本原理。秦皇岛地区,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质实习地区。
2、地形特征
俯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为低山区,临海地带约50km,发育有狭窄的向海倾斜平原和台地。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最高峰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村落,海拔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四百米以上,东部山区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3、河流
盆地内的主要水系为大石河,即沿又高到低的地势方向纵贯盆地,出了盆地后有山海关注入渤海。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代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它们大都发源于北部的低山丘陵和台地区,其流向均为由北向南、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渤海。河流的补给源以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约占全年径流量的80%左右,皆为流程短、流量小、含沙量高的季节性河流。
4、气候特征
实习区气候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带华北型大陆性气候,但是受海洋影响较大,冬季长,春夏秋季短,历年平均气温为10.5摄氏度,元旦最冷,最低为零下21.5℃(1959年),冬季平均为零下7℃;7月最热,最高达39.9℃(1961年);夏季平均为25.7℃。每年20~25的气温占全年的33%,主要出现在6、7、8、9四个月,是不冷不热、不干不湿的最佳季节,而其他地方正处于酷热难耐干燥之时,所以为旅游避暑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间,多集中在7~8月份,占总降水量的70%,本区不仅夏季雨量过于集中,且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平均降雨量为695.5mm,最大年降雨量为1273.5mm(1969年),最小年降雨量为320.1mm(1979年)。冰雹期较长,每年3~11月内均可发生,5~9月为降雹盛期。历年平均为2.1次/年,很少成灾。年平均日照为2902.3h。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46.8nun,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2.3倍。本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篇三:秦皇岛实习报告2012.8 东北石油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 综合地质实习实习单位 石门寨地区 实习起止时间2012年07月7日至2012年07月21日 指导教师 姜耀俭 所在院(系)地球科学学院 班 级 勘资102班 学生姓名 孙天一 学 号 100101140224 2012年 8 月 8 日
第一章 实习区基本概况
一、实习的任务、内容、起止时间
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有亲身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2012年7月7日至2012年7月21日共计15天,我们实习是以班为单位,一个班又分为五个组,每组配有: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由姜耀检教授带队。我们以老师沿途讲解为主,同时积极思考、作好记录及画出相关路段的地层剖面图。
通过此次实习掌握了常见矿物、岩石、地形、地貌等的野外观察、鉴定和测量方法,对地层层序及各层的主要岩性特征有了进一步掌握。对褶皱、断裂等构造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基本的技能,基本的地质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在此我向各位老师深表谢意。
实习的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北山实习基地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需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
二、实习区的地理位置、交通
柳江盆地中国北方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实习基地柳江煤矿在柳江医院附近。秦皇岛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属于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区内有柏油公路及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极为方便。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出盆地为东南方向,在山海关南侧入渤海。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9°30′e~119°50′e,39°50′n~40°10′n,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 km,宽6 km,全市海岸线总长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秦皇岛是联结华北与东北的纽带,山海关在古代就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海、陆、空都极为方便。铁路方面,秦
皇岛的铁路隶属关系可以说全国唯一,独一无二,由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共同管理,大秦线部分由太原铁路局管辖,山海关部分由沈阳铁路局管辖,其余部分由北京铁路局管辖,境内有京山、京秦、大秦、秦沈四大铁路干线,津秦客运专线也已经开始施工。
三、自然地理概况
(1)实习区地形;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盆地内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区山高坡陡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300米。
(2)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3)实习区水文情况;
实习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我们重点实习的是大石河。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
大石河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多为1.68亿m3,补给来源以降水为主,所以平时流量很小,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涨,且暴涨暴落。燕塞湖库容6750万m3,不仅是秦皇岛市区主要供水水库,而且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并有很多神奇的传说。洪水期具有洪峰高、流量大、来势猛、历时短、泥沙多等特点。输沙量常随流量而增减,集中于每年的7、8、9三个月内,尤其以7月份最大。月平均输沙率为26.7kg/s,;而1~5月和10~12月几乎无泥沙入海。大石河的泥沙入海后,主要堆积在河口外,形成向海凸出达2~3km长的水下三角洲。(4)实习区的经济情况。
实习区工业,以采煤及开采耐火粘土为主。煤矿开采的历史悠久,煤质一般为无烟煤,局部为贫煤。群众多以奥陶纪亮甲山组石灰石为原料烧石灰。首钢部分搬 迁到实习区,另外水泥制造也在当地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
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四)实习区气候概况
本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相对湿度低,空气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四季气候特征为,夏季平均气温高于20℃,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695.5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达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主要风向受季风影响,夏季多西南风,冬春季多东北风。主导风向为西南,平均频率为12.9%,其次为南南西,再次为正东,平均风速在5m/s以下。据多年统计,本区风速1~3级占74.3%,3~4级风占35.6%,大于6级者仅占0.5%。除季风外,尚有台风影响,每年8月15日前后,均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台风。由于本区风向常是西南,强风向是东北,故海岸侵蚀、堆积和滨岸沙丘堆积方向均与风向一致。
第二章 地层发育
一、地层概况 柳江盆地是由晚太古代绥中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高耸的盆地周边,以上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构成低洼的丘陵和平原状的盆形地貌,从地质构造角度看,是一个西翼陡东翼缓的比较宽缓的向斜构造,故又有人称其为“柳江向斜”。
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暂时性地面流水作用强烈,坡积物、洪积物随处可见。具经常性水流的大石河和汤河形成许多流水地貌。
滨海地带,波浪在岬角处发生侵蚀作用形成各类海蚀地貌,在海湾、平直海岸地带形成各类海积地貌;潮汐的作用使波浪作用范围加大,形成海蚀平台等地貌;沿岸流携带泥沙在海岸形成沙嘴、陆连岛等地貌类型;风沙流也在海滨形成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沙垄,或使沿岸堤加长,形成较大的沙丘,如黄金海岸的沿岸沙堤。这里最古老的是太古宙的地层,然后是远古宙,缺失中上奥陶纪至下石炭纪、下中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纪,上古生界的上石炭纪至二迭纪,中生界的上三叠纪至侏罗纪,新生界的第四纪。
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候,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下侏罗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之上。新生代第四系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蚀,所以山区河篇四:秦皇岛野外实习报告—杜从文
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
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规划本0901班
姓名:杜从文
学号:200901460139 第一章:绪论
1.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1实习时间:2010年7月16日~2010年7月22日 1.1.2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抚宁县石门镇上庄坨村北方地质实习基地 1.1.3实习目的:巩固课堂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到一手资料,巩固深化掌握地质地貌基本概念培养作为一名与地学相关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学会野外实习要领方法技能。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1.1.4实习内容:
1)矿物和岩石(矿物)的肉眼鉴定和描述 2)地层的划分比较与描述 3)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4)地质罗盘使用的基本方法 5)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 6)地貌现象的识别 1.2实习区地理概况 1.2.1地理位置与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 拔为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1.2.2地形
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地势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1.2.3气候
本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相对湿度低,空气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四季气候特征为,夏季平均气温高于20℃,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春、秋季介于两者之间。每年11月中旬
初入冬,到翌年3月底为冬季,长达140天;4月初到6月中旬初为春季,长约75天;6月中旬初到9月中旬初为夏季,约90天;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末为秋季,约60天。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695.5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达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总体而言,气候宜人。1.2.4水文
实习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直接汇入渤海,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我们重点实习的是大石河。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大石河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多为1.68亿m3,补给来源以降水为主,所以平时流量很小,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涨,且暴涨暴落。1.2.5社会与经济 秦皇岛(海港)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业、农业、商贸业,共同发展,地达东北、华北平原交界处,为西北地区最主要出口港。年运输量达2亿吨与100多个国家有联系,秦皇岛不仅是我国非常重要工业港口,也是世界大港,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品种有56种,开发利用的26种,青龙县黄金达万两.新兴的工业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等。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水泥生产也有一定规模;乡镇企业发达。五大支柱产业为:以玻璃、水泥、新型建材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钢材、铝材为主的金属压延工业;以复合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汽车配件、铁路道岔钢梁钢结构、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工业;以果酒、啤酒、粮食加工为主的食品饮料工业。主要工业产品有1000多种。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耀华玻璃集团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渤海铝业有限公司、戴卡轮毂有限公司、中阿化肥有限公司、正大有限公司、金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鹏泰面粉有限公司、海燕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浅野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工业:秦皇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以玻璃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近年来,北戴河区依托区域特色,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内容,以精细化服务为手段,对会展商务、广告公关、影视传播、运动保健等类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精心培育,实施了五大基地建设,即:时尚运动基地、名人创作基地、名校实践基地、国际观鸟基地、全国影展基地和婚纱摄影基地。北戴河区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整合区域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之一,城市载体功能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农业:秦皇岛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具有明显的寒暑交替,常年无霜期175~185天,年平均气温10.5℃,年平均降水量736.3mm,年光照时数2796小时,适合大宗作物生长繁育。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3条,有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境内10米以下有充足的地下水,水源充足。耕地面积293万亩,以棕壤褐土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72.7%。粮 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甘薯、花生等。林果资源有苹果、梨、葡萄、山楂、水蜜桃、板栗、核桃等。境内海岸线长126.4公里,6万亩沿海滩涂和20万亩浅海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水产品生产分为海水捕捞、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三大类。全市农业人口190多万,人均耕地1.1亩。
近年来,秦皇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实施市场、龙头、能人、科技带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初步形成了三大成果:一是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建成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农业特色产业10个,即肉鸡、酿酒葡萄、粮油加工、玉米淀粉、海洋水产、甘薯、生猪、蔬菜、牛羊、果品,其中前8个产业年产值超10亿元,前6个产业的规模在河北省名列前茅。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已建成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5家,其中亿元以上的9家,10亿元以上的2家(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正大、骊骅、华夏、地王、野力、集发、海阳农产品批发市场7家企业被命名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三是农产品加工强市的目标正在形成。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粮油加工转化能力达335万吨,是全市粮油产量的3倍多。
商贸业: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举世闻名的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不淤良港,以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年吞吐量过亿吨,同世界的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性贸易往来,跻身世界大港行列。
科教文化:全市有十几所高校,最大的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基础设施完善。
第二章:地层
一、概况: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 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
迁。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
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候,以角度
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
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下侏罗
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
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
整合于下伏之上。新生代第四系以
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
蚀,所以山区河谷有明显的阶地发育,全新世以来,亦有海积和海蚀地貌。由此
发育成了现在西部陡东部缓的向斜地貌——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以北的燕山脚下,六平方公里的盆地内荟萃了数亿年的各种地质现象,各地质时代、各种沉积环境的地层出露齐全、层次完整,地层单位界线清楚,化石丰富,是中国华北地区地质构造的缩影;地球上三大岩类在此出露齐全,岩石种类繁多,内外动力地质地貌景观千姿百态,区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溶洞,含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且邻近海岸,受海陆交互作用,形成了微缩景观式的地形地貌,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柳江向斜构造:柳江盆地所在地区是一个由古老变质岩系所组成(并有广泛出露)的蓟县~山海关隆起区的边缘部分发育起来的向斜盆地。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因此它是晚元古代清白口纪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所组成的向斜构造盆地。竹叶灰岩:是一种典型的内碎屑灰岩,是沉积于浅海环境下的未完全固结或以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水流或波浪作用破碎、搬运、磨蚀而成的碎屑,竹叶灰岩是由灰岩扁砾被钙质胶结而成的典型砾屑灰岩,垂直层面切开形似竹叶故名。磨圆度高,胶结物和填充物多为微晶或细晶方解石。
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周围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特别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平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二、地层(从老到新): 2.1太古界
主要是混合花岗岩,属变质岩,以鸡冠山为例,成分相当于花岗岩,有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岩石呈肉红色,略具黑色斑点。岩石中残留原岩的片理、片麻理等,有片理构造、斑状变晶结构,无解理。2.2元古界
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北部山区。袒露于地表以上,保存完好,结构单纯,出露连续,自黄崖关附近的常山村向西南延伸,至蓟县城北府君山,长20多公里。1982年,国家命名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以前也称震旦亚界)。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剖面厚达万余米,据测定地质年龄为19.5亿至8.5亿年。联合国地科联组织选定蓟县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世界重要目标地。2.2.1上元古界青白口系
⑴景儿峪组:55~219m,灰白
色、紫色板状泥质白云岩,泥灰岩 岩石致密,呈微粒或泥状结构,多
呈薄层状或透镜体状产出。底部为
黄绿色、黄褐色中—细粒含海绿石
石英砂岩。中部为紫红色、黄绿色
薄层状泥岩夹钙质泥岩,水平层理
发育。上部为蛋青色中—薄层泥灰
岩夹薄层紫红色泥岩,泥灰岩细腻
性脆,易于辨认,是本组与上覆府
君山组分界的标志。其底部中细粒
长石石英砂岩具大型浪成波痕,海
相特征明显,因此本组属滨海相至
浅海相沉积。篇五:秦皇岛实习报告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实习报告用纸
目 录
一、前言„„„„„„„„„„„„„„„„„„„„„„„„„„„„„„„„„„2 <一> 实习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2 <二> 实习目的,任务及工作方法„„„„„„„„„„„„„„„„„„„„„.3
二、地质概况„„„„„„„„„„„„„„„„„„„„„„„„„„„„„„„...4 <一> 地层层序及特征„„„„„„„„„„„„„„„„„„„„„„„„„„„..4 <二> 沉积岩„„„„„„„„„„„„„„„„„„„„„„„„„„„„„„„„12 <三> 岩浆岩„„„„„„„„„„„„„„„„„„„„„„„„„„„„„„„„13 <四> 变质岩„„„„„„„„„„„„„„„„„„„„„„„„„„„„„„„„13 <五> 构造„„„„„„„„„„„„„„„„„„„„„„„„„„„„„„„„„.14三、四、五、区域地质发展史„„„„„„„„„„„„„„„„„„„„„„„„„„„..14 地质矿产„„„„„„„„„„„„„„„„„.„„„„„„„„„„„„„...16 结束语„„„„„„„„„„„„„„„„„„„„„„„.„„„„„„„„„16
一、前言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在学习完普通地质学、地质学概论、地质学基础和地球科学概论等的基础课程后,组织学生到野外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专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一> 实习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1.地理地势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秦皇岛石门寨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以北28km处,地处燕山山脉东端,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隶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4′—119°46′,北纬39°41′—40°19′.地理特点为北高南低,呈山地、丘陵、平原阶梯状分布。(图1-1)
图1-1 抚宁县石门寨镇地理图
柳江盆地位于石门寨西南4km处。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从地质构造角度看,盆地是一个西翼陡、东翼缓的比较宽缓的向斜构造,故又称“柳江向斜”(图1-2)。2 图1-2 柳江向斜与地貌关系图 2.交通概况
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陆、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良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由秦皇岛码头乘轮船,可直接抵达烟台、青岛、大连和上海等地;有通往国内外的航线,山海关机场与全国主要城市通航;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等各级各类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乡、镇之间均可直通汽车。3.人文经济概况 实习区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环抱秦皇岛,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杏较多。工业以采掘业为主,有煤、耐火黏土、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区内最大的工矿企业为柳江煤矿,其次是秦皇岛市电业局北山发电厂。地方水泥厂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发展的需要,在盆地内星罗棋布,但目前大多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枯竭,纷纷破产或重组。旅游业逐渐开始繁荣起来,北戴河海滨、山海关和昌黎县黄金海岸等旅游胜地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二> 实习目的,任务及工作方法 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
逻辑思维能力和野外地质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地质科学的兴趣,使其对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有所了解,开阔眼界,初步建立地质时空观;培养学生从事地质工作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地质分析方式,为后续的专业课和野外实习奠定基础;锻炼同学们的意志,增强团结友爱精神。2.实习任务:在带队老师们的指导下,通过对野外地质的观察和分析,获得对基本地质现
象感性的认识,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3.主要工作方法: 3 1)地质踏勘,从而确定地质单位 2)地质填图,分析并描述石门寨——瓦家山的主要地层,然后画出地层剖面图和柱图。3)4平方千米填图
此次实习主要路线为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地层、岩石路线。先由教师带领同学进行初步踏勘以了解地质现象、岩石特征,划分地层并绘制信手剖面图,然后进行地质填图,最后由同学们分组观察填图,共同完成4平方千米的地质图表。
二、地质概况
<一> 地层层序及特征
地层是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成层岩石的总称。主要由外动力地质作用中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是构成地球外壳(地壳)的基本单位之一。石门寨地层分区属华北——东北南部区、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地层属华北地台。
第五篇: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
一定要插图片
秦皇岛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章
一. 目的与任务 前言
一、实习时间:2011年5月24日——2011.年5月31日
二、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
三、实习路线: 5月25日大石河――柳江向斜――小傍水崖――离堆山――吴庄背斜5月26日砂锅店――潮水峪
5月29日山海关――老龙头
5月30日北戴河——老虎石海滨浴场
(一)实习目的学习主要的地质现象,进行实地测量、根据野外实际材料、图表,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另一方面,也锻炼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二)实习任务
⒈掌握岩石、构造的描述以及采集地质标本规格等基本功
⒉观察认识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及相应地貌表现形式
⒊熟悉实习地区流水地貌、山地丘陵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发育过程和改造利用的途径
⒋观察认识地质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的各种地质现象
⒌参观不同旅游景点,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章地层
石炭系
a.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
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b.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二叠系
a.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近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b.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层厚115m。
c.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72m。
第三章岩石
1、沉积岩
(1)砾岩
实习中,本溪组底部白云质砾岩。
(2)砂岩
按粒度分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实习中可以发现石炭系的石英砂岩为深灰色;长石杂砂岩主要分布在上石盒子组地层中。岩屑质长石砂岩分布在太原组、长石质岩灰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主要分布在太原组、山西组等地层中。
(3)粉砂岩
因形成环境不同,成分和颜色不同。粉砂岩在各时代地层中均有分布,比较发育。如本溪组的灰色钙质粉砂岩、黑色粉砂岩、太原组的深灰色粉砂岩、下石盒子组的灰色粉砂岩。
(4)粘土岩
本区可见泥岩和页岩两类。二叠系主要是黑色、灰色、深灰色的泥岩和页岩。
(5)鲕状灰岩
鲕状灰岩 颜色:青灰色 结构:生物碎屑结构.鲕粒大小:中粗粒 成分`:角闪
石,石、橄榄石构造:块状构造。
(6)泥灰
泥晶结构,呈土黄色,常见于寒武系及奥陶系。
2、岩浆岩
(1)辉绿岩或辉绿玢岩
辉绿岩或辉绿玢岩呈岩墙、岩床、岩脉分布在潮水峪等地,于前中生代沉积岩或变质岩中。
(2)辉绿岩
呈灰黑色、灰绿色或黑灰色,为斑状结构或无斑状细晶-微晶结构、基质为细粒或辉绿结构至隐晶结构,个别具球状结构,气孔构造。
(3)辉绿玢岩
见与亮甲山、潮水峪等地。岩石呈灰绿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在亮甲山上辉绿玢岩岩墙中见有围岩捕掳体。
辉绿岩或辉绿玢岩依据充填断裂的性质、归属为海西-印支期构造岩浆岩旋回,即与本区早期东西向构造有成因联系。
(4)闪长玢岩
闪长玢岩呈岩株、岩枝、岩脉3产出,如分布在东部落南的老炼炉岩岩株。潮水峪闪长玢岩
潮水峪有三条闪长玢岩岩脉,沿走向NW290读。闪长玢岩呈灰白色、风化面灰黄色,斑状结构、角闪石斑晶少于斜长石。镜下坚定斜长石为中长石,基质为辉绿结构。该期闪长玢岩岩脉侵入与本区北西向构造有成因关系。
(5)花岗斑岩
本区花岗斑岩呈岩墙、岩株产出。镜下坚定长石为微晶斜长石,石英被熔蚀,基质为显微隐晶质,块状结构。本区花岗岩为响山岩体同源同期稍后侵入的,在沙锅店东山呈岩墙填充在西北向断裂带中,属燕山运动第三期产物。
第四章构造
柳江盆地主要构造线为北北东走向。在构造形态上,柳江盆地是由晚元古代到中生代地层组成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的甚至是局部倒转的向斜构造,北起城子峪,南至上平山,其南北长20km;东起张岩子、黄土营,西达花场峪,东西宽约10km。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及古生界地层环绕向斜边缘分布,构成向斜的翼部。中生界侏罗系分布在盆地中部,构成向斜的核部。向斜的基底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于向斜的北、东、南边缘。向斜的两翼极不对称,东翼地层产状平缓且稳定,约占柳江盆地面积的2/3,构造简单,近似于一个地层南北走向、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在10°~20°之间,有好多断层,以正断层为主,但规模小;向斜的西翼地层产状陡立,倾向东,秋子峪倒转,倾角在70°以上。西缘与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岩基接触,接触带上变质强烈,因受挤压,产生了一系列的紧密褶皱和逆冲断层,局部地层倒转,例如:老君顶。因此该向斜为轴面西倾的不对称向斜。主要的断层构造为:鸡冠山——汤河地堑,伍庄——傍水崖断裂带,苏庄——伍庄——山羊寨逆断层。
第五章地貌
(一)流水地貌
柳江盆地中最主要的水系就是大石河。大石河受地质构造及自然环境控制,水系呈树枝状。主河道纵向为弯曲型河床,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由于河流截弯曲直,在傍水崖附近亦有“离堆山”的发育。
河流侧方侵蚀大石河形成宽谷,河谷中河漫滩发育。河漫滩一般宽100—200米,拔河0.5—1.0米,由于地壳抬升及河流下切作用,区内发育三级阶地:第一、二级为堆积阶地,第三级为侵蚀阶地。
河床及河漫滩冲击物为沙砾层,分选性差,二元结构不发育。砾石成分主要是花岗岩、鞍山岩、灰岩、砂岩及砾岩等。
(二)构造地貌
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是由不同的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抗蚀力差异表现出来的。盆地内火山岩—安山岩,抗分化能力较强以及原生柱状节理发育,呈山坡陡峭的低山地貌。沉积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一般为低缓丘陵与低地。
在柳江盆地最明显的构造地貌就是不对称向斜。向斜东翼产状平缓,多呈单面山。西翼产状陡,其南部地层倒转,岩层倾角一般大于40°。
而在潮水峪,逆冲断层明显。鸡冠山两组相向断层组成的地堑,地貌表现为地堑谷。上平山背斜的地垒构造形成断块山地。
(三)岩溶、坡地重力地貌
柳江盆地火成岩由于物理分化强,岩石节理发育,在其坡角倒石堆普遍发育。在张岩子绥中花岗岩与上元古界景儿峪组不整合面附近亦有倒石堆发育。
岩溶地貌在柳江盆地内并不主要,但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东部落寒武系下统府君山组灰岩分布区见少量“石芽”。大石河右岸下奥陶系灰岩分布地段亦有溶洞发育。
(四)海岸地貌
秦皇岛地区沿海一带为狭长的海积平原,宽度为0.5—5公里,发育着海蚀、海积地貌。
1、海蚀地貌
秦皇岛市区南山灯塔,北戴河海滨鸽子窝附近上述海蚀地貌发育。海蚀崖海拔高度8—20米。崖壁上海蚀穴清晰可见。海蚀崖下发育现代海蚀平台。
2、海积地貌
本区海湾地段广泛发育砂质海滩。在海滩发育地区普遍发育海岸垄岗状砂丘。有几条河流在海湾处入海,所挟带泥沙在河流及海动力相互作用下,在河口附近形成砂咀,砂咀内河口因壅水扩大而呈葫芦状。河口外围常有水下沙坝发育。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
一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ar——pt1)
从区域性地质背景来看,本区前中元古代处于地槽发展阶段。地壳大幅度下降,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经历了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特别是早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地槽回返,产生了漫长而复杂的褶皱运动,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
岗岩化作用。逐渐形成了一套巨厚的变质岩,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构成了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结束了前中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
一中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2)
吕梁运动以后,华北地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初期地台边缘部位仍带有活动性特征,断裂活动比较强烈,断陷和隆起比较明显,地台北部出现了呈北东方向延伸的燕山海槽。
二晚元古代地台发展阶段(pt3)
晚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台由边缘凹陷转入整体下降。北部陆表海不断扩大,山海关古陆范围缩小。到青白口期本区已经成为陆表海的一部分。堆积了龙山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稍后堆积了景儿峪组滨海相碎屑岩和浅海相泥灰岩。本区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再度成为古陆剥削区。
二、古生代与中生代的发展
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pz):古生代伊始,本区再度下降,海水由北方侵入,接受沉积,随后海侵扩大,有大量的碳酸岩盐沉积。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界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晚期浅水活动区形成球形隐藻灰岩。
早奥陶世冶里期海进再度扩大,沉积环境逐渐变为正常浅海较深水环境,以大量的碳酸岩出现为特征。早奥陶世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生物生长,以头足类有壳鹦鹉螺的兴起,三叶虫的出现衰落为特征,称雄一时的腕足类,笔石及介形类也开始发育起来,早奥陶世末发生太康运动,华北地台大面积抬升,海水退出。中石炭世早期,本区地壳又开始下降,海水侵入,本区处于滨海沼泽相沉积,形成一套富铝铁质碎屑沉积物。地壳升降频繁,滨海沼泽中有大量植物繁衍,以厥类为主,海洋中则以珊瑚,腕足和双壳类动物最多;晚石炭世地壳略趋稳定,海水时进时退,但以陆相沼泽为主,气候适宜大量植物生长,死后形成巨厚堆积,形成本区含煤地层。
二叠纪本区以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想沉积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生长繁茂,气候转为干旱时形成一些红色碎屑岩沉积,这个时期也有海水侵入。
二.中生代地台活化阶段(mz)
本区在二叠系石千峰组地层沉积之后,曾发生过两次构造变动。大约在海西晚期本区经历了一次自西而东的挤压作用,产生了由龙山组至石千峰组组成的柳江向斜及南北向压性断裂和北东,北西两组扭性断裂。向斜西翼倾角略陡,东翼倾角较缓。由于柳江向斜向北扬起,地形北高南低,北端侵蚀层位较低,东翼区石岭以北侵蚀至二叠系下石盒,普遍不见下石盒子顶界。向斜北西端侵蚀至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在老君顶——小王山东西向隆起上,其侵蚀层位也较低,而沉降盆地保留层位较高。
本区在海西——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系北票组河流相沙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前中生界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持续的凹陷及气候转亚热带潮湿气候,盆地内部潮水加深,沼泽广布,大量的裸子植物繁盛起来,取代了古生代兴起的蕨类植物。北票组沉积以后,本区燕山运动第一期构造变形仍以塑性变形为主,产生了本区北西向构造,并伴随有闪长玢岩浅成侵入体侵入。
中晚侏罗世是华北地台极不平静的时期。蓝旗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北票组之上;孙家梁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蓝旗组之上,频繁的构造运动伴随而来的是阵发式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位。本区蓝旗组火山岩系受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控制。西翼区南北向走向断裂被新华夏系压性或压扭性断裂迁就,利用,部分新生
断裂切割了北票组。
燕山运动第四期是以断块运动为主,鸡冠山地堑应是这次断块运动的实例。即本区晚东西向构造。
第七章结语
为期一周的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结束了,我的感想颇多。虽然实习基地的条件不比校园,但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不仅克服了艰苦的环境,加深了对实习内容的理解,也增强了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大家的互帮互助使我们这个集体更加融洽、更加团结。通过实习,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对我们伟大的地质工作者充满了深深地敬重之情。最后向庞老师、栾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天气炎热加上路途难走,两位带队老师一路带着我们,同时还要教授我们知识,实在是非常辛苦,感谢两位老师无私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