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潘家强:让企业文化与沟通共同打造人力资源.
潘家强:让企业文化与沟通共同打造人力资源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管理出现向传统管理挑战的倾向,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管理的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
亚洲纸业(上海)有限公司由国际知名企业印尼金光集团所属亚洲最大的浆纸业集团公司--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在中国之独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瓦楞纸板、纸箱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本着“踏实、稳健、诚实”的管理理念,为提升中国包装水平和国际地位做出巨大的贡献。本刊有幸采访了亚洲纸业(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潘家强先生,他将讲述他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奥秘。
本刊:亚洲纸业(上海)有限公司是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是一家主要生产瓦楞纸板、纸箱的现代化企业,那么贵公司在人事管理中主要重视什么?
潘家强(以下简称潘):企业文化。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全新的企业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完备使员工在生产、学习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企业精神是企业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经营作风的综合体现,公司人事的管理顺畅也得益于企业文化的建立。最初公司管理层营造出的公司企业文化是最重要的,因为具体的文化适合公司的结构,如果说企业文化营造得好,新进、后进的员工形成一种工作规律,这对管理非常有益。如果说原来的氛围不是很好,各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感,这就不便管理,而改变这种局面对管理层来说将会是相当艰巨的工程。
本刊:贵公司一直以高质量的产品、严格的管理获得用户的广泛好评。那么这之中严格的管理当然包括人事管理,贵公司的人事特点主要体现几方面?
潘:沟通。上层的管理者与员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因为纸箱厂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工人在工作中保持上进心是最重要的。我们公司的管理者经常和员工沟通,让他们多制定工作的目标和希望。管理者的时常激发使员工对工作有了激情,对生产效益很有帮助。我们人事部门还要求每个主管要了解每个员工的特长和劣势,以便安排更适合的工作岗位,这些都需要沟通。
公司安排人事的另一个特点是“公平,公正”。公司每年的年终奖及工资的涨幅是通过考核进行调整的。我们纸箱厂的员工生产级别分为操作工、机长、领班、科长、主管五级组成,考核的形式是现场考核。首先对操作工进行考核,由上两级的机长、领班打分;其次对机长考核,由科长、领班打分。这样依次排上,一个考核对象有两个评分者,每个月考核一次,由专业人员综合起来,然后录入公司的电脑系统。这样做使得每个员工的得奖情况非常透明,避免引起争议。
本刊:贵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的纸箱企业,现代化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那么您认为管理中的“现代”的核心体现在哪里?
潘:企业文化。拥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就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工作氛围,“现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用现代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员工。对于一般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我认为每个企业存在同一个问题,即公司培训的老师请了,员工名签了也的确参加培训了,但是最后用起来时却是“一问三不知”,培训的效果很不明显,这不符合“现代”的体现。好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使员工自身就具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比如:有些事情对对员工来说可做可不做,不做公司会受到损失,这一现象出现假设员工真不做,公司也不能说你错。如果建立一个很好的现代企业文化的氛围,员工会认为公司的损失就是个人的损失,他会不自觉地为公司减少损失。相对而言管理者管理这家公司也会轻松。
本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和淘才等内容和工作任务,贵公司是否制定制度来构成整个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潘:我们会定期做人力盘点。
求才:我们公司招聘人员主要注重员工的品德,因为纸箱厂的生产技术要求不高,重要的是看其后期的培养和学习,员工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公司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好的氛围会感染一个新进员工的积极性。我们招聘要进行两次面试,其中一次是我亲自面试,主要针对她的反应能力、谈吐应对、团队精神、敬业乐群、创新观念、求知欲望、对人的态度、适应环境等方面进行一个综合评分,并作详细记录。
用才、激才:没有人能独自成功。每个人从性格、气质、兴趣到专业都有着巨大的差别,有些人也许适于从事办公室工作,有人也许适于从事推销工作,而有的人在管理岗位上能够发挥其专长。如果各尽所长,对于企业的发展当然是有利的;反之,既无法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又会使得员工心中不满,从而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实质上就是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在用才方面很慎重,结合特点来用人。我们在激才方面除了重视企业文化的熏陶以外,还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我们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团队之间采取一种善意竞争的方式,使整个系统保持活泼、机敏以及高度的效率,并配合考核来激励员工使其更好地工作。
育才:企业的各种培训,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企业培训,其实是一种“能量”采集、传输、倍增放大从而提升企业整体活力的过程。我们对于培训世界和员工的本身特点进行培训。以防止“培训无用论”、“培训冤枉论”等问题,因为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培训人才针对拓宽知识面、熟练掌握技能方面。然后是品德的培养。
淘才:这是人事管理中较难的一项,我们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记录和考核成绩来判定是否适合某个岗位。主要是和主管相挂钩。
留才:这将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如果公司的文化氛围很好,公司又相对稳定,同时还能为员工提供各项福利待遇和保障制度(职业保证制度、退休金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企业的制度制定全面,跳槽可能就不是公司的因素,而是员工的因素。一名员工跳槽,我们人事部门会主动恭喜,培养的人才出去工作,这是公司的骄傲,员工跳槽有自己的理由,大家互相都平等;但是如果员工大量流失,说明公司的政策出现问题,那我们就会查找原因,并向领导汇报,以尽早改正。
本刊:根据您的人事管理经验里,您觉得做人事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潘:沟通。我认为人事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与员工的沟通,人才管理,不管是吸引人才、激励人才还是留住人才、发展人才都有一个道德观念:多花钱不如多花时间。中国是一个最看重人情的国度,员工感到被重视、被尊重就会对公司心存感激,那么留住人才和发展人才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工作和成绩得不到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在公司里得不到充分的沟通和信息、那便不会有发展的机会。沟通是管理层和下级的桥梁。在我第一天上任人事经理时,就告诉我的部下,面对员工咨询人事以及公司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笑脸迎人,耐心说明。还有一点公司的制度是时常更新的,面对有抵触的老员工,我们人事部的员工都会解释制度改变的必要性以及适应将来发展的规律性。有时我会亲自上阵,耐心解释。在开会时,我对员工说得最多的是话是,有什么问题、什么事来找我聊聊,我是你们忠实的听众。我认为对人才的重视不能停留在口号里,最好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也是留住人才的途径之一。
本刊:我们知道贵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当好,贵公司的人力资源是否达到了您的标准?
潘:我们的人力资源和其他成熟企业还相差很多,人力资源部门不仅要做好现在的工作,协调好各个部门,把矛盾冲突清除在萌芽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有前瞻性的眼光,研究先进理论、新理论,准确把握政策及企业发展的走向。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朝人才管理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东莞加快建设人才强让人才与城共同出彩
东莞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让人才与城市共同出彩
(参阅资料)“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才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到“人才”的地方达14处,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这些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精彩的“人才篇”,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才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党求贤若渴、广聚英才的博大胸怀,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直以来,东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人才、产业、科技创新呈现出齐头并进、共同出彩的多赢效应。
先行先试,让人才成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战略资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莞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优势弱化、资源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作为支撑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东莞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迫切需要人才素质、结构同步调整。
因此,在实践中,东莞注重把抓人才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考虑,努力做到总书记强调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1年,东莞将“人才东莞”战略写入市党代会报告,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从2012年起,每年投入10亿元,打造“人才型城市”。出台积分制入户、条件准入入户、企业自评入户等政策,吸引超过14万人才落户;突破人才流动瓶颈,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免公开招聘直接入编;打破落户方可享受资助的限制;成立全国首家地市级人才研究机构——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建成全省首个地市人才信息大数据库;将评价权下放给企业,共有800多名人才通过企业自评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些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举措,与十九大精神高度契合。
十九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东莞从2009年就开始实施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共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58个,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6名,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多年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名。这些团队和人才为东莞的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鲶鱼效应”。如在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的带动下,孵化出李群自动化、固高科技等机器人企业标杆,直接集聚40多家相关企业,推动了机器人产业在东莞发展壮大。
主动作为,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东莞从政策、平台、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创新驱动提供坚强支撑。
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吸引人才
探索建立分类精准施策、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等40多项人才政策,形成了“1+N”的政策框架,不少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如,对来莞创业的“千人计划”专家,按照中央资助资金的1:2进行配套,企业引才最高奖励50万元,特级人才可享受250万元购房补贴;创业领军人才最高享受500万元资助加奖励;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资助加奖励最高达2000万元。
围绕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从创新人才、产业人才和重点企业骨干人才等方面推进人才供给结构性改革。出台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行动计划,对引进培育创新人才提出7大措施,对引进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战略科学家,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对新引进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给予20万元和6万元的安家补贴。大力培育制造业产业人才,出台技能人才培育五年行动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其中,投入18亿元建设职教城,拥有15000多名全日制在校生,每年提供5万人次的职业技能社会培训鉴定,“市场化导向,国际化标准,企业化教学”的职业技术教育“东莞模式”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对214家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设立专项资金引进优质人才,对骨干人才的补贴和资助翻倍,切实保障人才子女入学。
同时,东莞还根据人才的需求、政策的落地情况及形势变化,定期对政策进行梳理和完善,重新修订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柔性引进海外专家、名师名医名家特殊津贴、人才入户管理等政策。在市的带动下,各镇街也积极行动,出台200多项人才政策,构建了市镇联动的政策体系。如长安镇向人才发放近1000张“优才卡”,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教育、医疗、住房、投资创业等10个方面的扶持。
构建多元化的平台承接人才
针对企业众多,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对匮乏的现状,东莞大力整合资源,集中建设多元化人才平台,实现集聚人才的乘数效应。
将松山湖打造成为全市集聚人才的“龙头”。创建松山湖省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努力建设成为人才高度密集、产业高速发展、体制机制高效灵活、创新创业高度活跃的试验区。园区人才总量约7万人,其中博硕士以上学历人才600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5100多人,技能人才40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努力搭建优质平台为我所用。引进世界级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今年8月首次打靶成功,正式投入试运行。包括陈和生院士、王贻芳院士在内的400多名高层次人才长期在莞工作。东莞还将建设45.7平方公里的东莞中子科学城,吸引各类人才16-18万人。投入30多亿元,建设34家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各类人才近3000人,其中研发人才占75%,博士、研究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近900名。与广东省教育厅合作,每年投入5亿元,将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近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79名,其中两院院士6名,组建学科科研团队12个。推进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合作院校达到16所,招收300多名研究生,争取3年内超过1000名研究生在莞培养(实践)。
引导人才在企业平台施展才华。大力扶持和培育20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500多家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如,东阳光药业研究院集聚超过1400名研发人员,其中硕士以上人才占比65%以上,40多名外籍和海归专家,成为中国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药物研发机构之一。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以市场化手段大力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全市共有企业孵化器69家,其中国家级11家,在孵企业近2000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29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15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足迹遍及欧洲、北美、俄罗斯、港澳台等地,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此外,东莞还大力举办各类活动招引人才。连续几年高规格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定期举办中央“千人计划”专家东莞行、“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院士专家东莞行、名企名校行等活动,促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项目落地。
开展精准化的服务留住人才
东莞地处广深之间,想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就必须在服务上做到精准高效。东莞在早期招商引资时形成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已成为城市特质,使东莞能够将服务理念贯穿到人才工作当中,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
首先是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从2014年起,每年开展领导干部走访联系高层次人才活动,打通领导干部与人才沟通交流的“最后一公里”。今年469名市镇领导干部走访联系819名高层次人才,共为人才解决近800个问题。同时,市党代会、市人大、市政协会议等重大会议,均邀请高层次人才列席,近年共有近200人次参会。
其次,重点突破人才普遍关注的“焦点”、“痛点”。着力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出台人才购房租房补贴政策,人才最高可享受250万元购房补贴;新建一批人才安居房,如松山湖今年新建成3300多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镇街、园区也纷纷出台人才住房补助政策。2017年为人才子女提供学位近8万个,明年将增加9万个民办补贴学位。在全国率先实现外来人员全部同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与户籍人口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四保统一”。同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在全国率先推出“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等改革措施,构建“陆、水、网”三位一体的“三互”大通关模式,推进“多证联办”和企业登记注册“一网通”改革,实现办证、取证“零跑动”。东莞的市场主体数量已超过95万户,市场主体总量和新增量、企业总量和新增量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携前沿技术项目落户。
齐头并进,人才、产业、科技创新多方共赢
通过大力打造人才强市,东莞的人才、产业、科技创新正呈现出齐头并进、共同出彩的多赢效应。
人才队伍量质齐升
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46万,八成年龄在40岁以下,超过90%接受过高等教育;各类高层次人才约8.5万,与2014年相比年均增长21.97%,其中双聘院士8名,“千人计划”入选者36名;专业技术人才17.6万,中高级职称人才占比超过40%;技能人才20.4万,高技能人才4.6万。制造业人才58.2万,占全市总量近四成,教育人才7.2万,医疗卫生人才5.7万,金融人才3.3万,文化、体育和法治人才2.7万。
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
东莞的人才工作,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重点产业和领域,充分体现了“以用为本”的原则和产业化导向。东莞的高端人才,71%集中在企业,这些人才带来一大批优质项目和高端技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对30个省市创新科研团队进行摸底调查,实现产业化的项目10个,进入市场化阶段14个,为用人单位创造销售收入约25亿元,缴纳税额约9300多万元。
人才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政府减少直接干预,充分松绑放权,为人才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引导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实现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优势。2016年,东莞R&D投入达164.8亿元,占GDP比重2.41%;今年1-8月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4211件和26046件,均居全省第三,为东莞实施创新驱动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其他参阅资料
一、人才办
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46万,八成年龄在40岁以下,超过90%接受过高等教育;各类高层次人才约8.5万,与2014年相比年均增长22%,整个人才队伍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部署,今年我们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联合市人力资源局、市科技局、市科协、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起草了东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人才管理、培养、引进、评价、激励、保障等关键环节,从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强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升平台载体聚才效应、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推动我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与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目前实施意见已经形成送审稿,正按程序上报。东莞的制造业领域集聚了58.2万名人才,占全市人才总量近四成,其中技能人才20.4万人,高技能人才4.6万人。除了制造业,东莞还有一大批特色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方方面面的高层次人才。此外,东莞还引进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平台,建设了34家新型研发机构,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了500多家工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为东莞集聚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二、人力资源局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抢夺人才,力度非常大,比如买房补贴或者打折,提供生活补贴、创业资金等。不过,在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的背后,各地吸引人才同质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主要是拼资金、拼优惠。对于这样的竞争,东莞在保持人才政策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紧紧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和引进人才,比如东莞以制造业立市,我们大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通过错位优势实现发展。同时,着力从产业、政策、营商、社会、宜居等方面,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态圈,通过城市综合优势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松山湖
大家知道,松山湖高新区正在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且今年又被列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因此,以创建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进一步聚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非常重要。接下来的5年,我们将以年均2.6亿元、合计13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来帮助人才在园区安居乐业(这是不包括科技资金、产业资金的)。具体到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持,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问题。也就是对人才创业项目或研究项目给予最高600万元的资金支持,重大的人才项目可以一事一议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并且我们园区将从2018年起,自主引进园区级的领军人才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培养其进入市级省级领军行列。二是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问题。我们已与光大we谷合作,启动建设人才“松山湖人才大厦”(过几天的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上将有揭牌仪式),人才大厦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专门为人才提供的创业办公场所;三是解决人才的居住问题。目前松山湖有3000多套高层次人才公寓,部分可拎包入住,高层次人才享受住房补贴后几乎可免费入住;并且我们正在作为全市试点,将园区最好的、稀缺的地块拿出来建人才产权房,让人才在松山湖有个真正的家。四是提高人才生活幸福感。我们在人才大厦开辟专门一层约2500平方米,建设“高层次人才俱乐部”,预算装修费用1000万元,包括健身、书吧、咖啡、西餐、小型会议室,并在楼顶建网球场等,为人才业余提供身心放松、信息交流、资源对接等服务,丰富人才生活,提高幸福感。并且,我们还关注人才健康,通过为高层次人才购买商业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五是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我们正在加紧新建扩建中小学,对于高层次人才子女,可优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位。
四、东城
将探索建立“平台+研究院”的招才引智模式,积极做好创新驱动科研团队和项目的引进工作,依靠经济发展引才,通过重大项目聚才。其次,为企业机构与高层次人才提供多种交流学习机会,举办类似专家项目路演、专家考察等活动促进企业机构与高层次人才的合作。
五、大朗
散裂中子源国内潜在用户在1900个以上,高峰时约有600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同时开展研究。今后,大朗将围绕散裂中子源和中子科学城建设,重点招引生物医药、新材料、民用核技术、科技服务等高端人才。可以概括为“养凤模式”,主要做法是“栽树、筑巢、引凤、助飞”。一是栽树。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坚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人才、不同领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精准性地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重才惜才的良好氛围,以政策倾斜栓心留人。例如,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出台《大朗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针对教育领域人才,出台《大朗镇奖教办法》《“四名工程”实施方案》等。二是筑巢。依托散裂中子源项目,探索与中科院高能所、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华南地区实验室群和大型科研基地。比如加快建设东莞市大朗先进技术研究院,力争三年内实现在孵项目30个,引进核心骨干技术人员50名,工作人员100名;五年内实现至少与30家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合作产业化,核心骨干技术人员达300名,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聚宝盆”。三是引凤。集中力量招引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比如在毛织企业引进设计经验的高端人才,在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引进技术研发骨干,变“产业集聚人才”为“人才引领产业”。通过协调行业企业、协会、高校、研究院、孵化器等各方资源,逐步构建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与一体的人才培育链条。同时,注重发挥高端人才的学缘、业缘等作用,形成人才推介大朗、人才引荐人才的生动格局。四是助飞。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我们将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高层次人才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为人才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积极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计划,打造更多“彩色路”“星光大道”,规划建设大朗中学新校区、新文化中心,抓好社会治安、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打造宜居宜商宜居新大朗,确保人才扎根大朗、腾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