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2019-05-14 17:4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篇: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跨文化视角的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探析

人资1201 02 戴艺杰

一.华为公司概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华为的经营领域、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图

二.华为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实施跨文化管理时,主要实施本地化策略,包括员工本地化、管理本地化、研发本地化和合作伙伴本地化等。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国际市已经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华为设立了上百个分支机构,数十家研究所,大半比例的员工为本地员工,并且越来越多的本地员工已经成为当地的技术骨干。华为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培训中心,这大大提高了华为在这些地区提供高质量培训方面的能力。在稳健经营的同时,华为在全球范围坚持本地化经营,为所在国家和地区作出了巨大贡献,华为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在当地投资,投立销售与服务机构、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以及工厂,并聘用本地员工。这不仅加深了华为对本地市场的了解,还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提升当地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外,在跨文化管理上华为将员工的培训作为最基础的层面,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培训、文化冲突培训、文化适应性培训等。在价值观的管理方面,华为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影响着每一位员工。华为将团结合作、集体奋斗作为企业 1

文化之魂,塑造了华为独特的“狼性”企业文化。华为要求员工必须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三.华为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因素 华为成功的实现了跨国发展的同时,在进行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华为的跨国经营实践表明,影响跨国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不同而产生各种文化冲突。如何实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已经成为华为在跨国经营中不断解决的问题。

华为在世界各地聘请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员工,如何让他们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那就是充分吸取跨国公司管理文化的精华。华为时刻寻求东西方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打造独具一格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那就是热情地专注于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创造卓越,鄙视官僚主义,尊重智力资本,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四.华为公司如何解决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冲突

跨文化管理策略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引致的冲突与矛盾,实现跨文化管理是华为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华为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华为公司主要通过以下几点策略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的:

第一,本土化策略,即全球适应主张。是企业力图融入目标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中的一员所采取的策略。“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一般通过全面的调查、了解本土的实际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融入性调整。在华为的海外机构,大家努力创造这样一种氛围:在公司内部不论国籍,不分种族,大家都是华为的员工。随着中外两种不同文化的不断碰撞,然后又在华为文化的熏陶下互相融合,华为公司也逐渐呈现其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随着“本土化”经营策略的逐步实施,华为海外机构的中外员工比例不断发生变化。

第二,文化相容策略。这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文化观念的差异。因此,对于华为而言,将文化差异纳入整体营销策略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将永远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华为设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代表处员工经常参加本地员工的婚礼,利用节假日去各个城市旅游,观看芭蕾舞剧,了解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每当员工过生日时,大家都会集体送上一份礼物表示祝贺。

第三,跨文化培训策略。随着国际企业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跨文化组织,在相当多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来源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不同肤色的人们越来越多的成为同事。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员工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员工的价值观、需要、态度、行为等具有相当的差异,企业内部存在的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引起文化冲突。同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国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不尽相同,导致企业内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不断产生冲击与碰撞。在企业日常运作和对外交往中,如果员工缺乏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巧,文化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摩擦,从而会影响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文化差异也是企业国际化、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克服的障碍。华为的员工在出国之前都会在培训部门接受相关培训,比如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关产品等课程。日常培训还包括研讨会、语言训练、书籍、网站、讨论和模拟演练等等。这些培训增强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的适应能力,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持续不断的跨文化培训,在公司员工中逐渐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学会了将文化差异只作为差异而不区分好坏,有助于员工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大减少了跨文化冲突。

第四,共同的价值观管理。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一旦被全体员工衷心认同或共有,它就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 2

式。华为除了在办公条件上对海外机构加以规范和管理外,华为的企业文化更是在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上约束着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即使是远在海外,来自华为总部的军事化管理风格仍然没有丝毫消减。华为认为,只有那些坚持为集体奋斗不自私的人们,才能结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因此,华为提倡欲望驱动,正派手段,使群体形成蓬勃向上、励精图治的风尚。华为认为,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之魂。华为无人享受特权,大家同甘共苦,人人平等,集体奋斗,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之中。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华为得到了充分体现。华为在这种共同价值观的整合下,整个企业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战斗力。

总的说来,在跨文化企业中,会产生价值观、信任度和显型文化的冲突,这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在管理中只有认识文化差异、尊重多元文化,才能提高跨文化管理的能力。

五.对于华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面对全球化趋势,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整合人力资源管理中零散而孤立的功能、职责和活动,通过对人的运作来增加协调性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了发挥企业的这一优势,在具体实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中,华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第一,跨文化甄选和培训。跨文化甄选和培训可以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轻文化冲突,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具体的措施是,在选择外派人员时,应该尽可能选择那些具有全球经理人技能和素质的人。他们应该喜爱新文化,具有冒险精神,有很强的与人交往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一起工作时,能够努力去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态度。这样的全球经理人就能够适应文化融合的要求。当然他们还要参加一系列关于派驻地语言、文化和个人职业的培训,以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另外一些大公司还应该采用一些新的跨文化培训方式,例如:设立跨文化沟通课程、设立“全球服务项目”以及在跨国公司内部设立企业学院等。

第二,跨文化沟通。为保障有效沟通在跨文化企业中的正确实施,首先要在管理层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以及公司和外部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其次要积极培育开放式的沟通,建立各种正式及非正式、有效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让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一些成功企业的做法通常是,在企业内部举行各种研讨会、课程、语言培训,并利用书籍、板报、网站、录像和电视等媒介来有效地促进人际、团队和组织沟通,从而增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信任感和融洽关系,提高各自在企业中的工作效率,发挥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功效。

第三,人员的本土化。由于本土的管理者对本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容易为员工所接受,同时为本土员工提供了晋升的渠道,因此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本土的雇员由于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的各项法规,雇用当地雇员无疑也方便了跨文化企业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在跨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上,目前多数大型跨国公司都提出了人才本土化战略,不断提高本土中高层管理者的比例,正在逐步实现“由当地人管理当地事”的管理理念。这一理念的推行能使跨文化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磨擦,培养自己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并且以其特有的异域文化影响东道国的文化环境,显示一个企业对多元文化的巨大包容能力,以此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相信通过以上对策,便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华为公司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功效,使企业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实施有效的、战略性的人事规划。

六.参考文献

[1]俞晓安.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1,(4):26.[2]徐亚纯、郭毓东.论21世纪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徐明、张俊生.为不同的文化搭起管理之桥[J].管理科学,2006,(12):46-47.[4]肖兴政.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5,(2):5.[5]姚艳虹、袁凌.人力资源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281.[6]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50.[7]张子荷,华为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9 4

第二篇: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1.海尔把1999年定为自己的全球化年,这一年中,张瑞敏与海尔得到国际舆论的不断喝彩,是上述称呼显得名副其实。在全球化年中,海尔最大的一步莫过于在美国独资建厂。1999年4月30日,海尔开始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坎登(Camden)建设它在北美的第一个家用电器的生产基地。记者曾经问张瑞敏在美国办厂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困难?张瑞敏认为其中一大困难就是海尔的管理会不会外国人所接受,中美有文化差异,不光是文化差异还有制度上的差异。美国的工会、美国的工人本来对中国就有一些敌视或者有一些误解,都可以误打到海尔的头上来。而海尔最好的办法的就是借鉴多方面的东西,包括中国企业在那里的失败教训,包括其他外国企业在那里的成功经验。张瑞敏笑着说:因为连哈佛都用案例来教学,我们何必自己闷着头来想呢?

2.再一次访谈中,张瑞敏被问及美国的海尔如何协调并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当地化。张瑞敏坦言,在美国的海尔,部门的领导与自己的成果挂钩,海尔在美国的工厂雇的就是美国当地人。海尔对美国的雇员是有指标,有要求的,并不是他们完成了多少销售额就可以了,而是要在美国建立信誉、建立网络。在美国成立了美国海尔贸易公司,经理有25万美金的年薪,而且这仅仅是底薪,做的好的话还有加薪的机会。张瑞敏说: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你要我的钱,我要我的效果,你必须能拿出效果供我考核。

3.海尔的全球化理念正在一步步的向前推进,而世界各地的海尔也正积极的进行着本地化的改良。张瑞敏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海尔在海外的本地化一定要跳出产品的概念,海尔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在当地融资、在当地融智。海尔认为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当地融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应该主要用当地的,因此美国海尔的员工都是美国当地人。张瑞敏做了有关美国和日本公司的比较,发现美国公司往往会比较成功的进行国际化,其原因是日本公司很难接受外来人,而美国公司则敢于让当地的员工放手大干。海尔在美国建厂好比是播下了一粒种子,通过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海尔希望实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移植,而是在当地扎下了根并成长为茂密森林的海尔。

4.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给张瑞民意很大的启发。他说:在海外不管有多少公司和工厂,关键是能不能做到利用当地的资本,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能不能在当地融资、融智。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如果不能够做到,不管你设立多少工厂,那仅仅是一个在海外拥有很多工厂的一个企业。

5.张瑞敏看重思维的国际化、行动的当地化,这可以从宏观的发展和具体运作这两个层面来分析。

6.贾迈尔和亚默瑞是海尔遍布海外的经理人队伍中的两位代表性人物。目前,海尔在全球的设计中心、制造工厂、营销网络,聘用的大都是当地化的人才,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已经形成了一支海尔的全球经理人队伍,为海尔加速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国内欲向海外投资的企业来说,首先感到困难的,是缺乏高水准的跨国经营人才。在此问题上,我国多数投资企业都是从国内派遣相当多的人员前往海外子公司,实行大包大揽,这就容易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派出人员因待遇问题二跳槽不归,二是又派出人员全盘把持企业管理,影响当地员工积极性和市场开拓的深入程度,并最终影响企业的收益。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海而采取了最具灵敏度的机制。组多在美国的日本公司基本上是通过由总部选派的经理人开展管理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却是由海尔总部以控股的方式与贾迈尔的贸易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原因是,海尔认为:只有池美国咖啡长大的人,才能调处地道的美国咖啡。

更重要的是,总部对贾迈尔表示,它所要做的只是制定业务发展的战略。在美国的经营完全由有当地产业经验和开拓能力的贾迈尔决定。他和他的美国伙伴得到了很大的自主权,有他们来推销品牌,并争取新的客户。贾迈尔的热情空前高涨,他说:打造一个品牌,维护一个品牌并创造一个市场,需要一生奋斗。

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内没有一个中国雇员。贾迈尔说:我认为我们就是一家美国公司。当然薪水也是按照美国标准。在这方面海尔集团舍得投资。张瑞敏认为,雇用当地人管理海外企业,实行管理人力当地化政策,总体上对母公司来说,是十分划算的。虽然付给外国管理人才的薪金,要远远高于国内,但通过综合比较与权衡,也只有符合东道国的薪金,才能雇用到合适的当地人才,而当地人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则是中方管理人员难以达到的。海尔在美国的生产中心虽然是海尔的独资企业,但目前除了几个中国派去的人员外,其主要管理人员也都是美国人。海尔集团从踏出国门之初,就努力朝着管理当地化的方向发展。管理当地化首先就是人力资源的当地化,也就是张瑞敏所说的融智,这对于实现海尔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海尔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与途径。从 1998年确定全球化战略后,海尔在海外工作的经理人已经有四五百人。这一点,是一般的中国企业很难达到的。人的本土化是最根本最深刻的本土化,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本地人才管理本地企业,是全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对企业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知名跨过企业早就开始聘用既有工作经验又有管理才能的本地经理人。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国际化公司进行本地化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与本地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市场和所处的政治文化法律等环境具有本地属性,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大多也是本地化的。跨过企业要在本地市场参与竞争,离不开对当地消费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在这方面,本地化的管理人才显然更有优势。在谈到国际化的最大障碍时,张瑞敏认为对于海尔来说,再往前走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国际性的大企业需要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才,而海尔目前的人力资源结构还远远不够合理和丰富。为提高人员的素质,海尔一方面整合全球人力资源,一方面加快培养自己的内部人才,海尔兴建海尔大学和海尔国际培训中心,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人才。

7.任何企业都诞生在本地,无天生或固有的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企业的本地化,其根本特征表现在企业的文化之中。任何一个企业在拓展到境外时,都要融合本地的文化,而本地员工要吸收外来企业的文化。归根到底,只有融合世界各地的本地化特征才能形成企业的全球化文化。

8.为了加快国际化进程,海尔的做法是,先把洋人海尔化,再有海尔化了的洋人来实现海尔国际化的目标。这其中的关键是怎样才能是洋人海尔化--海尔以企业文化为核心,通过各种形式让他们认同海尔的价值观。

9.海尔运作庞大的海外网络系统,主要依靠洋经理,很少从青岛本部派人。如何保证系统有效率同时又不失控,除了组织创新设计和报酬制度安排外,张瑞敏的办法很简单,利用海尔文化进行融合。一年一度的全球经理人年会,若干次地区经理人会议,充分交流达至文化认同。2001年2月11日至13日,海尔集团在青岛召开首届全球经理人年会,张瑞敏为本次年会设计的宗旨是互动、发展、创新.据称在中国,召开全球经理人会议的企业,海尔为首家。这次会议海尔一下拿到 5亿美元的订单,但张瑞敏说:订单是必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互动、沟通、染海尔全球经理人在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方面达成共识。2002年,第二届年会转至纽约召开。全球海尔经理人年会也是海尔对全球经理人的文化培训会。最大的特点是,海尔的培训是互动的:海尔文化感染着每一位海尔的海外经理人,而海外海尔经理人的经验和信息对国际化经验尚不丰富的海尔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在第一届年会上,海尔的30多个事业部长带着精干的助手,展示各事业部最新的产品或最新的技术成果,邀请来自全球的经理人鉴赏、评判。不同肤色、讲不同语言的人们,有的穿梭于新样品之间,有的全神贯注的研究问题。在海尔这个年会的日程表上,没有洽谈、订货的字眼,现场也听不到翻译们译出讨价还价的激烈语言,海尔将这种完全自由的交流称为互动--商商互动、技商互动、工商互动.经过这样的交流,海外经理人与海尔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你买我卖,不是低层次的讨价还价,而是构成了共同发展的关系。国内与国外经理人互动,通过沟通、碰撞达到更高层次的融通,大家搭建一个海尔,共享一个世界名牌的平台。全球海尔经理人都能认同一点,就是要把海尔企业文化与世界各地的文化相融合,在更大的市场空间里,让更多的人在接受海尔文化的同时接受海尔的产品。

10.美国海尔贸易公司总裁贾迈尔、欧洲海尔贸易公司总裁亚默瑞,现在都成了地道的海尔人。贾迈尔说:我爱海尔,它带给我永远创新的精神。一家销售额 60亿美元的著名经销上曾主动拜访贾迈尔,希望他为他们工作,并威胁他不要在为海尔推销产品。贾迈尔回答说:我是一个小经销商,如果不是海尔我连见到你都是不可能的事。由此更加坚定要与他们争夺市场的信心。亚默瑞起初在欧洲的著名的跨国公司工作,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为GE、惠尔浦和西门子等名牌家电做销售代理,于1998年加入海尔。亚默瑞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都已经海尔化了:节奏紧张,分秒必争,与市场保持零距离.他说:钱对我不重要,我给海尔感,不是为了钱。我没有孩子,没有人继承我的财产。我看重的是海尔的事业。以前,每到冬天,57岁的亚默瑞都会去滑雪。在做了海尔的经理后,他改变了冬天滑雪的习惯。别人很奇怪,一问他才知道,原来他是怕滑雪是万一摔伤了耽误海尔的工作。一个年过半百的外国人,如果没有一个是他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氛围,金钱的力量是很难促使他做到这点的。贾迈尔和亚默瑞这样的经理人,都是被海尔的文化所感召,在海尔找到了创业的感觉的人。⒒ 海尔还十分注意文化的仪式感,2001年6月17日,来自全球65个国家的360多名海尔海外经销代表与张瑞敏、杨绵绵一起,在海尔合欢林举行五大洲海尔挂牌仪式。标有海尔旗和世界地图标志的美洲海尔、欧洲海尔、亚太海尔等各大洲铜牌挂在了合欢树上,寓意着全球海尔经理人与海尔的合作合力为双,欢乐为赢.这是海尔种植的首批合欢树.这360多名代表是从3000多名海外经销商中根据销售业绩挑选出来的,都是当地的销售状元,当他们看到自己所在国家的版图上种植的合欢树都非常兴奋。沙特海尔经理人激动地说:海尔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快、一年比一年好,希望合欢树快快长大,像双方的合作一样迅速成长!

12.海尔在美国建厂,除了市场的风险让大家担忧外,很多人认为海尔成功的关键还在于企业的文化是否能被美国员工所接受。因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它的文化能够跨越本土,仅仅有产品销售到海外,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文化摩擦是有成本的。在美国生产需要处理跨文化管理的问题,因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海尔不是迁就美国人,而是一定要美国人接受海尔的文化。为了防止新雇员和海尔的文化发生冲突,公司挑中的新手,要经过40小时的培训过程,才能够被录用。在工厂里海尔的文化在很多场合都得到了强化:海尔旗和美国国旗庄重地并挂在车间上方。EXCELLENT PEOPLE PRODUCE EXCELLENT PRODUCTS、CUSTOMER IS ALWAYS RIGHT等标语醒目而激人奋进。这里还有关于海尔早期创业史的照片。

13.海尔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同时,也会根据美国的情况将其本地化。现在海尔在全球各地的工厂的车间里都有6S大脚印。在美国,开始有人接受不了,海尔的管理人员就和他沟通。美国人的价值观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海尔的价值观是创新,在这点上寻找共同之处。最后把6S大脚印变成谁干的好谁站在上面,结果每个人都想站在上面。

14.美国人喜欢突出个人价值,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布告栏上贴了很多激励员工的照片。如果在中国,贴上员工个人的照片他会很高兴了,但在美国,这还不够,要贴上他全家的照片。表现出色的员工在胸前佩带笑脸的徽章,不过青岛工厂里的哭脸徽章在这里就不见了。人事经理里夫斯说,美国人很少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一个人,因为这容易挫伤员工积极性。不能给个人挂就给集体挂,给小组的笑脸和哭脸就挂在车间里。班长克拉拉说,每次他们小组拿到一张笑脸,我就笑得比那张脸还高兴。

第三篇:中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中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联想集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中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联想集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摘要]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个热点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通过人们行为对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不可回避的。在人力资源日益成为国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积极探索跨文化调适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来消除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联想集团

一、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强劲趋势,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和乃至国家发展壮大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有效配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给国际企业(跨国公司)及其管理者的传统思维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在80年代以后逐步从国外引进的,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一些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以创新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海尔的国际化。然而,由于历史和制度等诸多原因,我国大多数跨国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人才引进、使用和激励方面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导致企业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难以取得最佳效益,还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因此而导致经营亏损。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加入跨国经营的行列,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外商来华进行合作经营。这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预示着我们将全方位、高层次地融入全球化时代的进程。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我国的企业如何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跨国公司在同一市场上持久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联想集团为例,对跨文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中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联想集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增进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协调性的方法,希望能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发展提供微薄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内涵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HRM)是指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募、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计划与福利、劳资关系等一般的人力资源职能国际化时所进行的活动。根据Morgan给出的定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处在人力资源活动、员工类型和企业经营所在国类型这三个维度之中的互动组合。

三、联想集团及其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联想集团成立于 1984年,是一家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产品为主,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联想集团于199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的市值达到约500亿港币,位居香港股市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联想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0,000余人;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阳、深圳等地设有地区总部,在全国各地建有数千家代理分销网点;在欧洲、美洲、亚太设有海外平台。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的12.5亿美元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商业周刊》表示:联想以12.5亿美元成功并购IBNPC资产对于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却面临着有机整合及文化差异的挑战。

联想与IBM的PC资源虽然合二为一,但不等于人才的融合。由于两家公司在地理上位于东西两半球,其企业文化、人才理念和管理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IBM的PC部门拥有10000多名员工,分别来自数十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生活特点、文化风俗、管理特色以及法律规则。联想集团共有1100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就连主管海外业务的乔松和刘军等高级副总裁,也都缺乏管理海外业务的经验。人才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是联想未来人才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决定联想国际化业务拓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和让人质疑的地方。

不论是此前海尔在美国建厂、TCL并购重组法国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缔造了全球最大彩电企业和全球第七大手机供应商,还是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中国

中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联想集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由于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必将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对于缺乏国际化经验的中国企业。

四、联想集团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联想集团在其国际化进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该如何应对跨文化所带来的冲突和矛盾,联想能否管理好IBM的一万多员工,IBM的员工能否水乳交融地认同和归属于联想,笔者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一)整合不同文化,在相互的借鉴、融合和创新过程中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这首先要求联想集团承认IBM PC部门文化管理经验中先进性的一面,并积极、开放地予以吸收接纳,并不断地刺激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其次比较中美文化类型并找出其分歧、差异、相对以及相近的不同层面,从组织目标与集体利益出发进行选择,为跨文化的交融和整合做好铺垫。最后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促进整个联想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借鉴、融合和创新,在比较选择中形成适合于自身发展境况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这一管理模式的形成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的终结,它还需随时代发展和全球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而不断的进行发展和创新,从而使组织的管理模式充满生机与活力。

影响文化整合方式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文化特质的差别大小和文化特质所代表的管理模式高效与否。由于中美文化差异较大,联想与IBMPC部门在整合初期最好采取保留型的文化融合方式,当运作一段时间后,再转向其他文化整合方式,以减少文化冲突。值得注意的是,联想集团在跨文化整合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组织本身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团体的整体均衡性问题。

(二)选拔适应不同文化差异的管理人员

联想集团对海外业务所选取的外派管理人员必须一方面能够贯彻总部的战略,忠实代表和维护总部的利益,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尤其要具备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所必须的特定素质。因此,除忠诚和才干之外,海外管理人员的选拔,应侧重于考察其能否承受异国文化的冲击,是否善于控制和调节自身去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具体的人员配备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挑选富有经验的母国公司人员;二是经过培训的东道国人才;三是从第三国选拔人才。对如何科学地利用这三个来源,就目前联想集团而言,应当以母国公司管理人员为核心,以东道国优秀人才为主导,中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联想集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充分吸收当地文化精神,以减少文化摩擦,在组织内、外环境之间取得平衡。

(三)进行跨文化人力资源培训

联想集团进行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以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等。应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文化教育、文化研究、实地考察、环境模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语言培训等,以便打破每个人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间相互不同之处,加强每个人对不同文化环境地适应性,提高不同文化间地合作意识和联系。

此外,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跨文化培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预备教育、启程前教育、抵达后教育和回国前训练。对于将要派往海外发展的员工,联想也应当做好全阶段性的人力资源培训。

(四)找准“保持自我”与“适应他人”之间的平衡点,实施本土化经营

“适应他人”是真正理解、尊重并合理运用东道国的文化,而“保持自我”是坚信本国优秀文化的特色魅力与影响力,并把它变为竞争优势。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不是文化的统一化,而是在保持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造就适应全球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联想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既要注意“适应他人”,也要“保持自我”,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准平衡点。

在找准平衡点之后,联想集团就需要取优去劣,优势互补,实施本土化经营。逐步做到当地人才的本土录用和培养,采购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利润本土化等。此外,当联想集团地经营本土化在国际营销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采用富有弹性地对策,灵活应付各种随时可能产生的限制措施。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企业在异域文化中保持持久的经营优势。

(五)实施全球导向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HRM)

全球导向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求选拔和培训具有不同国家背景的经理人,而且更加注重其与职位的匹配性,淡化个人国籍或任职国家的考虑,使之主动接受全球公司文化,灵活对待不同的文化和国家社会制度。

联想集团应该不受国籍和地理限制建立全球范围的人才库,使公司在全球范围吸引、获取其所需要的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绩效机

中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联想集团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制,这也是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最重要的手段。

五、结 论

跨文化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因为文化的冲突和矛盾而被赋予了新的特点。建立跨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过程就是在文化冲突和融合中打破原有的结构和平衡,形成新的结构和平衡的过程,也是管理者进行角色转换和观念重塑的过程。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必然会给世界经济及人类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政府应该大力支持,鼓励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通过强化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以化解中外文化冲突,达到跨文化的参与及融合,有效掌握和利用跨文化管理这一手段,积极促进中国跨国公司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本文只是粗略地概述了关于跨文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并对联想集团的跨文化人力资源进程提出了较为理论性的个人建议。由于自己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了解认知也只是停留在教科书和文献的层面上,因此提出的建议或许并不具有实践意义,有待于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对建议的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赵丽君,赵晓东,《跨文化背景下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价值工程,2006(2)

[2]曾晓东,李明德,《谈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5(9)

[3]闻兴华,《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市场,2006(12)

[4]联想中国,(Lenovo China): http://.cn/63

第四篇: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

耿兆欣

管理科学与工程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分工的国际化,为了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产生了具有规模效益和抢占全球市场的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正是这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的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全球管理的文化冲突不断出现。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文化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技术那样简单的移植,但是,文化冲突又是跨国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研究现存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跨国公司的成功实践,有助于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文化冲突跨文化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冲突表现

Gary Dessler(2008,曾湘泉译)认为,国际间的差异是通过文化因素、政治体制、法律和产业相关因素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中,政治体制、法律等因素也是文化长期积淀的表现。

Wayne F Cascio(2006,王重鸣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所变现的文化变量主要有十个:自我感和距离、服饰和外表、饮食喜欢和食物、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时间感和时差、关系、价值与规范、信仰、工作动机和实践、心理过程和学习等。

厦门大学廖全文认为,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宏观层面的双方母国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合资企业和跨国企业为研究主体;第二,中观层面的双方母公司自身的“公司文化差异,在兼并重组的企业中比较明显;第三,微观层次的个体文化差异,年龄、性别、职务高低、部门都可能导致差异性。张德教授认为,在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冲突表现在招聘、晋升、工会组织、休假政策、工资制度和心理活动各个方面。比如,美国信仰个人自由,比较适应外派,而亚洲员工喜欢集体归属感,一般不愿意频繁的调度。

2、文化理解在国际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Wayne F Cascio(2006)认为,拥有国际化文化视野(cosmopolitan perspective)的管理者对文化差异性很敏感,对文化的理解可以消除“文化冲击“,更有效地

面对员工和客户。

3、处理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张德教授认为,处理文化冲突主要有三个方法。第一,移植法,主要是把母公司的文化体系直接照搬到子公司。第二,嫁接法,一般以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体系为主体,但是关键因素方面执行母公司的文化特点。第三,文化合金,这是一种比较成熟和有效地方法。把子公司和母公司的文化有机结合。但是,这种整合需要时间和精心的结构设计。

Wayne F认为,全球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该包括:第一,更多的功能,如国际征税的协调;第二,员工个人生活更多干涉,包括住宿、娱乐和教育等方面;第三,管理的不能路径;第四,更多复杂的外部影响,如社会和政府因素。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族或民族中心主义人力资源战略。在该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公司都倾向于保持与公司母国相同的习惯。在招聘中,各子公司的所有关键岗位均有母公司国民担任,本土雇员只能从事次要或辅助性的工作。跨国公司向全球化发展、在他国建立新的商业机构或新的产品生产基地时,经常会使用该战略。第二、多中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采用该战略模式的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会区别对待在每一国家的子公司。总部权力下放,允许国家和地区经理们估计自己的人力资源需求,并建立当地的考核和晋升标准。第三、地区中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跨国公司将经营范围按地理位置划分成若干区域,如欧洲地区、美洲地区、亚太地区等等,采用地区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挑选合适人才担任驻该地区各国的高级经理人员,考核和晋升按地区标准进行。加强了与这些地区总部所配置的母公司经理人员的合作关系。第四、全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可能发现优秀合格雇员的国家开展招聘和选拔,然后对管理人员进行文化适应以及有关平衡当地需求和公司整体目标能力的培训。这是一种“不看国籍只重能力”的人才选拔方法。

4、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雇佣一个有能力的当地公民将比派遣自己的负责任到当地的成本低很多,一般后者的成本是前者的2-3倍,甚至更多。(Wayne F Cascio)复旦大学杨顺勇和王学敏认为,跨文化的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包含文化意识、技术业务、管理能力、驻外工作内容、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语言技能等。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几种研究方法。

(1)、行为观察法。主要是借用心理学的方法,对跨文化企业镇南关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进行观察。跨文化企业员工工作分配,工作动机差异,工作激励效应的量化研究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

(2)、案例研究法。即对某一组织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说明、岗位设计、选聘、培训、报酬体系的设计、考评体系的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其资料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研究者对企业的观察、媒体的宣传报道、通过访谈和调查研究得到的信息、企业自身的报告总结、客观工作指标等。

(3)实验法。即将影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为因变量,做主成分分析,找到哪一种因素起作用。通过实验法得出的结论相对客观。但是,变量的选取并适当的量化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5、在华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华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向本土化方向发展,但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支持其全球化战略。人力资源本土化不仅是指大量使用普通工人和一般管理科技人员,而更侧重于本土高层次的管理和科技人才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的本土化才是真正的人力资源本土化。

在华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这几方便的表现: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倾向于由总部控制。子公司所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有利于公司总部的全球经营战略的实现。从公司总部发展出来的管理政策会倾向于反映投资国的文化信仰、社会价值观、母国的企业文化、全球战略及首席执行官的理念。第二、中层及以下的管理人员基本采取本地化策略。跨国公司经营必然要受到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这种跨国文化的差异体现沟通上、绩效考核上、晋升等各方面。据统计,目前在华的欧美跨国公司近5万个,其在人力资源本地化方面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在这些跨国公司工作的中国员工已经超过了其总人数的85%,知名的跨国公司甚至高达92%。(王友香,2005)第三、东道国员工经营管理才能得不到充分施展。尽管我国跨国公司中本土员工比例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主要的决策权,如资金、人事、发展战略等重大权力,仍然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而这些高层的管理人员有很多是母国外派过来的。第四、跨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经常会出现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懂外语或外语水平较低,而外语人员又不懂经营和管理的情况。第五、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尚待完善。由于目前中国企业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则使绩效评估流于形式,且缺乏公平,对经理层技术创新人才的贡献与作用未能正确评价,没有形成管理参与分配,技术参与分配的气候。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的外资企业的绩效考核的体系,还有本土员工与外方派遣的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存在不公平和不完全合理的地方,会挫伤中方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李先昭,2005)

6、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复旦大学杨顺勇和王学敏认为,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趋势有四个方面:第一,管理理念从民族中心主义向全球中心主义过渡;第二,人才培养方面从技术人才、高层管理人才向全球化人才战略的中心过渡;第三,培训与开发成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第四,先进的薪酬制度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激励机制。

结论

戴维.A.利克斯认为:“凡是跨国公司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在跨文化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充分正视文化差异,承认单一国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从全球分配的战略角度思考,进行跨文化的招聘、培训和薪酬激励各方面的精心设计和执行,并在执行中不断探索,才能节约成本,使公司的总利润更大化。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杨顺勇)。主要表现在管理观念、管理导向、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领域方面。中国企业应该在跨文化管理中树立全球人才意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重视培训和薪酬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杨顺勇 王学敏 查建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

【2】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国版).Gary Dessl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3】 人力资源管理.Wayne F Cascio.王重鸣译.2006-6

【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张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5】 其他,见附件“文献综述参考资料”均来自于中国期刊网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

《摩登时代》观后感

学号:10902010116 姓名:李小平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虽然是一部轻松幽默的喜剧电影,但其内涵绝不是其表面所表达的那样。这部电影的意旨在于从一个批判者的角度,揭露资本家疯狂剥削工人以更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以及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一、影片背景

20世纪初期,也就是所谓的“摩登时代”是一个十份特殊的时期,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完成,工业社会彻底取代了农业社会,人类从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在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中,工作条件、劳动分工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逐渐走向垄断的时代,那个时代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低层阶级而言是苦不堪言的,面对机器时代的来临,他们只能感到无所适从。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摩登时代》十分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产中科学管理的浓重痕迹:工人有了极为细致的专业化分工,从事每个工种的工人都具备极其熟练的技能,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动作、工作量等都被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定安排,在管理者的严密监视下进行每天的生产工作。我们看到一群排排站的工人以制式化的动作工作着,这其实就是资本家将人视为机械的惨忍手法,人和机械对他们而言是同质的,不需要有任何差别的待遇,其中卓别林的那个角色,以工作中出错、诙谐的舞蹈与动作、欲认真做事却适得其反的状况等等,来反讽机械化后人易失去人性的种种状况,当然他是夸大了许多,但是那种会使人变成神经病的制式化在卓别林诙谐的手法呈现后,反而让人油然而生一股怜悯之情,任何物种都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何况是人。

二、影片内容

(1)影片描写的是人和机器的冲突。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为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而主角查理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代表人物: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这些影像无不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最后他失业了,于是加入了找工作的巨大洪流之中;甚至无意中领导了示威运动的群众,然而最后仍是改变不了他可怜的命运。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监狱,所以为了进监狱,他不惜主动替人顶罪。然而事与愿违,监狱进不去,不过却因祸得福得到了受他帮助的那个女孩的爱。现实生活虽然困苦,但要怀抱希望的去生活。

(2)影片当中让我觉得最可怕的一个桥段,就是卓别林被迫使用“自动喂食机”,那一幕幕把人当作实验品般的操弄,即使机械出问题或故障仍继续执行,完全将人的尊严贬至最低,好像只要有钱雇用人就可以任意宰割似的可怕霸权。这样可怕的议题在幽默诙谐的手法呈现下更显讽刺与无奈,讽刺的是要述说的事件虽然严重且可怕,但却可以用轻松的方式让观众接受,显示出那种强威式(资本家的蛮横)的控制手法根本是多余的。另一个片段是卓别林掉入大型机具的齿轮中仍继续工作着,而在制式化的工作下,其动作变成了一个不经大脑思索的直接反射动作,因此即便他滚入齿轮、遇到穿有两颗钮扣的妇人都直接反射性的执行他的工作,完整的呈现制式工业化下员工的思考必须完全屏除,只要向机械般工作就好。而对于雇主和雇主赐予的工作则要以尊敬的心来面对,绝不可怠忽职守,就像卓别林在逃避警察追缉时还不忘打卡,或是桌别林开始疯癫后,其身旁的友人一方面要制止他,但在机器开始运转时仍反射性的回到岗位上等等,太多例子是在描写当时体制下的人们,一举一动皆不需思考,只要像机器一样就好。因为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是听不见低阶人民的声音的,但路还是要走,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恐怕是影片最后要给人的一点小小的激励吧!

三、观后反思

资本家需要获取更多的利益,工人要求更多的报酬,劳资双方都要求获得更多的生产收益,于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盈余便成为了极佳的选择。由于这一时期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分解、专业分工的细化以及制订相应的标准成为可能。因此,科学管理在这个时期成为生产管理领域的主要管理模式。科学管理集中进行定额研究以及人与劳动手段的匹配:强调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以此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同时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最佳操作方法,实行生产的定额标准;与此同时,采取计件工资制作为对工人的激励手段。伴随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生产线的出现,工人的专业化分工被无限度细化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时,为了适应流水线生产的方式,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也成为一种必须。此时,管理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达到了极致,工人被紧密地结合在机器周围,高度熟练的进行单调乏味的简单劳动。机器成为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人仅仅作为机器的附属而存在,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人作为社会人的属性被企业主或管理人员压制到了最低限度,人的尊严和能动性被严重忽视,工人仅仅作为机器零件被使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乃至身心都遭到了严重的挫伤。

总体来讲,以泰勒的科学管理为主导管理方式,工人简单劳动与机器紧密结合是当时典型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早期的主要生产方式一方面缓解了劳资双方的紧张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严重忽视工人人格,工人士气低下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新的劳资矛盾。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生于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受教育程度高,崇尚自由,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和向往。而大部分代工企业却是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员工像机器一样按照一定的操作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量,采用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严格的层级制和纪律性,高压力、高服从使得员工的工作行为严重缺乏“自由和个性”,与新生代员工的特性产生强烈的冲突,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农民工群体性突发事件,就是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突出反映。在劳资矛盾频频爆发、人工成本不断上涨、避税之门逐年收紧、产品利润越削越薄,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内外压力之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举步维艰,亟待转型。

下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一、多选题 下列属于面试中应聘者目标的是( )(创造融洽的会谈气氛;充分了解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有充分的时间向考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决定是否愿意到该单位工作;希望被公平对待) 下......

    人力资源管理

    冯氏超级市场 斯蒂芬,《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P311苏珊·查普曼是美国西部一连锁店企业——冯氏超级市场(VBLL’SSUPER-MARKET)的南方地区分部经理。苏珊手下有5位片区主管人员向......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招聘体系 外部招聘 一招聘前期 招聘前期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前期的招聘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用人部门必须将所需人员详细的岗位要求发于人力资源。例如: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

    联想的胜任力模型分析 胜任力体系的由来: 一个老妇人每天站在屋里都抱怨隔壁媳妇的衣服洗得不干净。这种抱怨持续下来,老妇人就形成了一种既定的认识:隔壁媳妇永远洗不净衣服。......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种解释 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1](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

    人力资源管理文档

    从工业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及原因 管理从工业时代走向知识时代,至少也是互相混杂其中,而二者之间的管理逻辑却截然不同。当今社会正在进入被称为知识经......

    人力资源管理

    上海市西亚进修学校培训班人力资源管理四级一. 课程介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其不仅是产品、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业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说明与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