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企业工资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提高工资集体协商水平,使全区企业尽快建立起“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工资分配新体制,在区委的领导和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去年在全区企业范围内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为了加快我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步伐,总结推广试点企业的经验,指导全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我们课题调研组对全区试点企业和部分正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效果。
我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截止到目前,全区有230多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150多家。我们对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15家非公有制企业及正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职工认可率在80%以上,满意率在70%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认可率在70%以上,满意率在60%以上。工资集体协商收到了较好效果,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了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职工的工资不再由企业经营者单方说了算,而是由职工代表与经营者通过平等协商决定。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协议,一方面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成为经营者与职工的共同目标和责任,另一方面在保证实现企业生产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生产条件,使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创、责任共负、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前,职工工资的决定权掌握在企业经营者手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经营者说了算,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工资管理不规范,压低、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加班不加薪,企业增效不增资,职工社会保险不落实等,严重地侵害了职工合法权益,伤害了职工的感情,造成企业劳动关系紧张,劳动争议时有发生。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职工代表与经营者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并将职工最关心的工资、保险等事项以书面的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既符合企业实际,又体现了职工愿望,有效地化解了劳资矛盾,稳定了劳动关系。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凡是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没有发生工资方面的劳动争议。
3、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各企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菜香根餐饮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使职工的月工资由580元提高到600元,并解决了为职工上“三险”的问题;清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使每个职工月工资平均增长200元。华利佳合有限公司经过双方反复协商,确定了企业效益增长了10%,职工工资增长10%。聚德华天公司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协商制定了本公司所属企业最低工资不得低于1000元工资指导意见。西西友谊商城在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经过协商将职工基本工资占40%调整为60%,加班工资由原按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按本人实际工资支付,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4、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和工作水平。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工会全过程参与企业工资改革和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了工会维权工作的深化,使工会维权工作由宏观到微观,由虚到实。在调查中很多职工、经营者和干部认为,工会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抓到了点子上,是工会本质的回归,只有坚持走下去,工会的地位才能得到承认,工会干部的工作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工会组织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带动了职工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等重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试点企业的做法与特点。
(一)坚持争取党的领导与建立组织机构相结合,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格局。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对工会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各企业和各街道工会在接受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任务后,感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仅靠工会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争取党政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积极争取党的领导。各企业和各街道工会主动向党委汇报,积极争取党的领导,在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各试点单位建立了党政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联席会议制度。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文件,要求有关部门在人力、物力给予支持帮助,及时准确地提供资料和信息,圆满完成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
二是成立了领导协调机构。各企业、街道相继成立了由企业、街道、党、政、工、劳资(动)、财务和统计等部门参加的工资集体协商协调小组,加强领导。各企业、街道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的作用,建立了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责任制,把责任内容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在全区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各方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大力度,共同推进。在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加快了工资集体协商的步伐。全区区属企业和各街道按照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小组的要求,相继召开了党政工领导、劳资(动)干部参加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会议,党政领导亲自动员,并提出进度要求,如,西西友谊公司召开了党政工领导参加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会议,会上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亲自做动员,要求所属企业把这项工作作为公司一大工程来抓,一定要在2004年底保质保量完成签订工作。
(二)坚持调查研究与统一思想相结合,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企业的主要做法:一是调查研究,确定试点。各试点单位和街道工会在劳资(动)、财务、统计等部门的协助下,对所属企业的规模、经营状况、劳动关系、劳动力管理现状、职工思想状态和企业经营者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态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试点企业。二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提高试点企业党政工领导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重要意义的认识,清除对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疑虑、误解和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各单位和各街道分别召开了试点企业党政工领导会议,认真学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宣传提纲》以及区总工会和区劳动社会保障局制定下发的《关于在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把党政工负责人的思想统一到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对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了抓好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提高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素质,保证工资集体协商的顺利进行,各企业、各街道针对工会干部不熟悉工资政策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请区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介绍工资政策、法规和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必须把握的原则、内容、程序、技巧等问题,使工会干部了解工资集体协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有的企业和街道工会还与劳动部门联合举办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班,对企业的工会主席、人事干部和协商代表等人员进行培训。如月坛街道、华利佳合有限责任公司还采取模拟培训,互动培训的方法,增强可操作性,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各企业和各街道工会还组织协商代表参加市、区举办的工资集体协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数达300多人,通过层层培训提高了协商代表协商能力和技巧。
(三)坚持分类指导与加强机制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各企业、各街道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中,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有力地保障了工资集体协商的进展。他们的做法:一是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在试点企业中有国有、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各企业工会和街道工会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实行一个企业一个政策,不搞一刀切。对一些经营比较好的国有、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合作企业,如华利佳合华纬鑫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贵阳饭店等企业,他们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按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把职工迫切需要解决的企业又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协商重点。一般小型的私营企业和经济效益不太稳定的企业协商内容大多数都集中在最低工资和社会保险两、三个方面的问题。二是严格程序,建立机制。严格程序是做好工资集体协商的保证。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试点企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一般都能遵守工作程序,按要求选举协商代表;按规定提出协商要求,起草《工资协议(草案)》;按照协商主体合法、平等的原则进行集体协商;工资协议(草案)经职代会审议表决;双方代表签字上报;公布、实施工资集体协议。在各试点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基础上,有的企业和街道还建立了配套机制:①审核机制,由工会、劳资(动)部门等部门联合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书的合法性进行审核;②协调机制,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分别对企业劳动工资争议问题进行调解处理;③监督检查机制,由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和街道劳动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规范的工资分配行为加以纠正和处罚,从而保证职工工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抓住关键,坚持原则。各试点企业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坚持一个“核心”、把握“三个原则”、抓住“一个关键”。“一个核心”是强调一个“谈”字,即一对一的协商。“三个原则”:①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有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处理工资分配与股息、红利的分配的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②坚持职工工资水平在本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增长的原则。华利佳合有限公司在工资集体协商中提出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不能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③按照职工的岗位、技术业务能力、工作质量等因素确定职工工资水平的原则。清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根据每个职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工资标准,并且实行岗变薪变。“一个关键”是公平。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双方努力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协商环境,消除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公平感。保证了工资集体协商的顺利进展。
(四)坚持工资集体协商与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推动了工会重点工作的进展。
在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各试点企业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的改革相结合。工资是职工最重要的切身利益,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不仅仅是改革工资制度,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工资决定机制。因此,有的试点企业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进行了工资改革,建立符合企业实际,职工参与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二是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民主管理相结合,各试点企业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职工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意识。工会组立足务实,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把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列入议题,认真审议,形成决议。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增强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建立了半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职工)大会制度,审议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审议企业的重大事项,向企业谏言献策。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深化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三是工资集体协商与厂务公开相结合,各试点企业在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建立了厂务公开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规范运作,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围绕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公开。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德易生物有限公司通过电脑联网将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向员工公开,由于尊重了员工的知情权,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同时也推进了厂务公开工作。
三、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对工资集体协商认识不足。
在调查中我们感到,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把工资集体协商理解为长工资,提高福利待遇,经营者担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引发新的矛盾,从而影响生产。二是有的企业领导认为,已签订了集体合同,现在又搞什么工资集体协商,是另起炉灶;有的企业领导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用做法认为工资分配是企业单方面的工作和行为,没有必要和职工协商。三是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则认为我出资办企业,不愿意协商。产生以上认识的原因:一是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但有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由于长期自己说了就算,现在搞工资协商,思想接受不了;二是不注重学习,不接受新事物,思想僵化;三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为了自己的政绩保国有资产增值目标,保自己的年薪。一些非公企业经营者,为了追求投资的回报率。
(二)职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性不高。
在调查中了解到,职工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有三点:一是随着一些企业工会组织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机构萎缩,人员减少,工作水平有所下降,职工对工会的 维护能力产生怀疑。二是在部分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出现了一些违约现象后,没人承担责任,事情不了了之。使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认可度也大大下降。三是由于改革的力度的加大,职工下岗现象增多,危机意识空前增强,针对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客观事实,如果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职工怕企业裁人,怕下岗失业,当人的第一需要尚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和职工谈工资集体协商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性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不高
在调查时我们发现,由于对工资集体协商认识不深,学习不够,有些工会组织只注重完成工资集体协商任务,导致工资集体协商质量不高。造成工资集体协商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是重签轻商。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有的小型企业和一些非公有制企业,重签轻商的现象依然存在。他们把签订工资协议作为工资协商的目的,把先建机制变成先签协议,致使工资集体协商流于形式,工资协议仅仅停留在纸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有的企业工资协议书只规定了最低工资,特别一些小型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失去工资集体协商的真正意义。三是对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没有按《劳动法》的规定执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试点企业的加班工资支付标准基本上是按最低工资支付,女工产假、职工病假、甚至工伤也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这些规定违背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严重的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力度不够。
我们目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它们毕竟不是法律,对企业难以起到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当工会和职工提出与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有些企业拒绝协商,工会显的毫无办法。有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除靠工会反复做工作,依赖的还是企业经营者的开明,靠“人治”。而一些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韩资、港资、台资企业老板拒绝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他们提出《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不是法,可以不执行。三是工会干部和协商代表的保护问题,这在非公有制企业更为突出。因为与企业签了劳动合同,受制于企业,在与资方协商过程中不敢据理力争,从而影响了协商的质量和效果。
四、关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有许多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感到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的问题也很多。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认识。
虽然我们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使这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是应进一步提高对工资集体协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区委、区政府、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小组要从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消除党政工干部和广大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种种不正确的认识和误解。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明确企业主管部门和经营者的责任,因为经营者的认识是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关键。二是要针对“重签轻商”的思想,深刻理解推进工资协商的重要意义。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是建立起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通过双方充分协商决定企业工资水平,通过协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巩固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三是要针对“重协商,轻机制建设”的思想,首先要明确工资集体协商不是长工资,推行工资集体协商重在建立工资协商机制。其次是在协商中不但要注重协商结果,更要注重建立正常的协商机制。在国家工资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提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资集体协商办法,使职工的工资水平将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长,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而降低,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的增减机制。在实行岗位工资制的企业,应实行岗变薪变。充分利用工资协商机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二)应加快立法进程,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工作环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集体合同规定》、《工资支付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作出了规定,但在现实推进工作中我们感到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力度不够,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在协商中有后顾之忧。为了保护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切身利益,保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顺利推进,实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国家要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制定颁布《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各地应按国家确定的基本原则,不断建立和完善本地区工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人大、政协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对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应把工资集体协商纳入检查范围,以进一步促进依法维权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宣传力度,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调查中我们体会到,任何工作抓住了舆论宣传,努力做到宣传造势,宣传引导,宣传发动,就抓住了工作的主动权,有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开展的好,工作进展顺利,就是因为宣传工作做的好。因此,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工资集体协商的意义,努力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都知道当前工会的中心工作,唤起各级党政关心重视工会工作,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真正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格局。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唤起全体职工对工会工作的关心和参与,从而为工会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要做好工会宣传工作:一是主动走向社会,融入大局。通过宣传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和工会工作向社会各界及广大职工“广而告之”。二是树立“全会抓宣传,宣传为全会”的观念,每个工会干部都有向社会各界、向职工宣传工会中心工作的义务。三是要尽量占领一切可以占领的宣传阵地,加强宣传的主导——新闻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大张旗鼓地宣传,同时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的宣传,树立工会对职工负责、为职工服务的社会形象。四是把宣传纳入制度化轨道。各级工会要协调内外部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共同推进工会宣传工作的合力,提高宣传质量。
(四)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教育,提高工会干部综合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责任更大了,任务更重了,影响更深了,工会干部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知识领域和工作水平上。要教育工会干部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履行工会干部的维权意识,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广大工会干部应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工资分配、生产经营和相关法律知识,才能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和各项工作中掌握主动权,使工资集体协商“谈”在关键处,“商”在点子上。努力实现工会工作的创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这方面工会干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全会应增强对各级工会干部素质教育工作的力度,从发展工运事业的高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培养一支有知识、有能力、懂经济、会管理的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当前应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对工会干部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的教育,增强工会干部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对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知识和协商能力的培训,提高工会干部适应新时期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三是加强政治素质教育,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思想,努力改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抓好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
(五)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区的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一些分布广、规模小、职工流动性大、劳动关系不稳定的中小企业逐步增多。在这些企业中,职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维护这些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当前工会一项迫切任务。由于这些企业工会工作基础较差,一家一户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十分必要。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应当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一是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会组织与本地区或本行业企业组织分别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由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会代表职工与区域性或行业性企业组织代表企业签订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协议;二是由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会组织牵头,企业工会参加,与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企业工会与企业签订工资协议;三是受企业职工或职工代表委托,由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会组织派员与企业职工代表共同与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由上级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工资协议。各级工会应加强对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探索。不断创新工资集体协商的新形式。由于现在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劳动部门还不认可,上级工会要加强与劳动部门的协调,特别是应通过三方会议制度,加强对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探索,努力实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不断创新。
(六)应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
推行工作集体协商,应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状况的企业提出不同的要求,应采取循序渐进分层、分阶段推进。一是在国有、集体企业和国有制控股的公司制企业中,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人工成本,注意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职工的收入要在“两低”于的原则下合理增长,凡少缴、欠缴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的要对经营者的年薪制进行必要的扣除等。二是在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要处理好工资分配与股息、红利分配的关系,使职工付出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合理的报酬。三是在外商投资、私营等非国有企业中,应参照北京市工资指导和劳动力市场价位,在协商中,争取签订高于同行业职工平均资增长水平的工资协议。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中,要根据企业不同经营情况,确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在效益和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协商的重点应是职工工资增长和企业的工资水平与劳动市场价位接轨问题,工资协商条款应尽量细化。在经济效益一般或不太好以及非公小型企业,应提出相对灵活的要求,如完善企业分配结构、改革分配形式、使有限的工资总额发挥最大效果,工资协商中要有确保职工最低工资和社会保险的条款。
第二篇: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
工作总结2010年以来,三门峡市总民管部在省总法律部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省总法律部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安排,在工作中突出“实”字,举措上力求“新”字。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举全会之力,强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把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将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同时部署、同时督导、同时考核。截至目前,已建会企业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747份,覆盖企业1416家,占所有企业的85.1%,覆盖职工189904人,占职工总数的80.4%。全市形成了“企业单独协商为主、区域性协商为辅、行业性协商为补充”的集体协商工作良好发展态势。
二、主要做法
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求实求效、创新举措。
(一)安排部署实,持续促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我们认真贯彻省总全委会精神和省总法律部具体工作部署,在今年市总全委扩大会议上,对开展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进行专门安排,作出具体要求,确保这两项工作有机相连、无缝对接。今年以来,共印发涉及集体合同和工工资集体协商
资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文件14个,经市委同意召开的全市现场推进会议1次、全委会1次,市总通过工作会、调研指导座谈会等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安排部署工资集体协商30余次,强力推进工作有序进行。今年7月16日,市委、市政府“两办”联合转发了市总《关于进一步深化“共同约定行动”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7月21日,市委决定召开了全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推进会,省、市领导参加会议,10个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并对此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后,市委主要领导作了批示。市总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两办”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意见的通知》。目前,我市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渑池县、湖滨区、灵宝市、卢氏县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之中。
(二)督促检查实,把省、市规定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我们抓强力督导检查,将工作安排部署坚决落到实处。一是通过联动配合督促检查。今年7月,市协调劳动工资集体协商
关系三方联合下发了推进两项行动计划(集体合同彩虹计划和劳动合同专项行动计划)、推动两项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和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共同推进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制度落实。11月,我们联合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协法制委、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市企业家协会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区)、部分基层工会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联合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二是市总领导班子成员分包县(市)区督导检查。市总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县(市)区,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截止目前,班子成员都对各县(市)区进行了3次以上的调研检查。9月中旬,开展了“百家企业大调研、大检查”活动,由班子成员带队,对每个县(市)区调研检查单位在20个左右,面对面交流,面对面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市总机关人员联系直属基层工会督导检查。市总机关各部室对全市106个直属基层企事业工会进行联系指导,规定每周至少有1天在企业工作,督促指导所联系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四是专门工作简报督促通报。我们建立了县(市)区工资集体协商周报制度,创办了“深化共同约定行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专题简报。到目前,已编印简报12期,有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三)细节把握实,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在开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要求,规范化运作。一是在工作规范上做到了“细密”。我们明确要求企业在协商过程中做到要约应约规范、集体协商规范、审议通过规范、审查公布规范、监督检查规范等“五个规范”。为此,市总编印了1500本《深化共同约定行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手册》,免费向基层工会发放,为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提供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依据和要约、应约、专项集体合同及职代会决议等7个系统性的参考样本。二是在分类指导上做到了“细心”。我们针对企业实际,确定各类企业工资协商的重点内容,重在建立协商机制。新华水工机械公司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公司根据企业20年以上工龄老职工占60%多的实际,通过协商将职工工龄津贴每年增加10元,多数职工月增工资200元以上,使大多数职工得到了实惠。我们在大力推进单个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同时,适时组织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乡镇、街道职代会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工资集体协商网络。目前,全市签订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47份,覆盖区域内企业694家。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也在积极探索推行。继2008年渑池县制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后,其它各县(市)区也相继铺开。湖滨区在成立汽车修理行业工会、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工会的同时,开展了汽车修理业、餐饮业工资集体协商,签订了分别覆盖28家和33家业内企业的行业工资集体合同。目前,我市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已在制砖、餐饮、汽车修理、出租车、超市、市场批发零售、服装销售和美容美发等10多个行业开展,覆盖企业270家,覆盖职工20510人。三是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上做到了“细致”。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三门峡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将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工会工作重中之重加以突出考核,采取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列出了对各县(市、区)、有关系统和基层工会的考核细则,并加大考核奖励和约束力度,将工资集体协商与市五一劳动奖章、奖状相结合,作为评先奖优的必备条件加以限制。
(四)明确责任实,为推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明确各级工会主要负责同志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第一责任人,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认真落实省、市要求,引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各级工会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组织抓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举全会之力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还存在工资集体协商
片面性;部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程序不规范,实效性不强,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市属系统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展缓慢;中央和省部属企业、垂直管理企业推进难度较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以扎实的工作和创新的思路予以解决。
四、2011年工作打算
(一)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
工作内容:继续抓好集体合同到期续签、新建会企业新签集体合同工作,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和集体合同同时布置、同时督导、同时考核、同时检查。进一步加大推进民营企业和改制企业集体协商工作力度,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工作推进的重点是:一是突出抓好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乡镇街道职代会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区域职代会内容,使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在乡镇街道牢牢扎下根来,并逐步覆盖乡镇街道、社区内的小门小店,实现对小型、分散企业和零星就业职工的有效维权。探索在县级层面上组建行业工会组织,培育协商主体,实施行业性工会组建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齐头并进。二是积极推进驻峡中央企业、省部属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垂直管理单位工资集体协商。推动其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共决、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三是强力推进直属基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结合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实际,分类指导推进,通过企业、职工双方民主协商,使职工劳动报酬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更加合理。
拟采取的举措:一是召开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会。元月上旬,召开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早准备,早行动,早部署,推动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工资集体合同已到期需要续签或重新签订的企业,职工工资长期不增长、低增长的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提高建制率和签约率。二是签订资集体协商目标责任书。与各县(市)区、市属有关系统签订目标责任书,推动全市已建会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三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要约行动”活动。动员各类企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启动要约、协商谈判程序,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四是抓好典型,分类指导。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选择100家联系点,通过对联系单位的指导、总结、带动,实现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目标要求。加强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通过实施主席和部门分片包点等方法,主动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全过程指导。五是实施督查工作制。及时了解、通报各县(市、区)、有关系统和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情况,督办工作落实到位。六是建立健全台账。市本级、各县(市、区)工会、具有二级单位工会的有关系统和基层工会要按照规定的内容、工资集体协商
格式和时间,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动态管理,努力推进所属地方和单位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七是建立考核评价、激励问责机制。将工资集体协商情况,特别是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有关系统和基层工会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奖励,对工作特别突出、处于全市领先的单位负责人和工会干部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对工作开展不力,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单位通报批评。八是加强对工资集体指导员和职工协商代表的培训。明年全市要集中培训1000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和企业职工协商代表。
第三篇:工资集体协商
二、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做法
1、党政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阜新、葫芦岛两市把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力推动此项工作,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配合、各方协同、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成立了以市领导任组长,劳动、工会、企业家协会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阜新市还成立了由市总工会主席、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由工会、劳动、纪检监察、公检法司、国地税、工商局、企业家协会等18家成员单位组成的阜新市劳动关系监督委员会,坚持每年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活动,并由市政府命名表彰。此外,根据两办《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意义、原则要求、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
2、加强指导协调,落实部门责任,形成有效工作合力。针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这一新生制度,阜新、葫芦岛两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因企制宜地加强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分类指导,形成了有效的工作合力。阜新市从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和各县区聘用了一批懂法律、懂政策的人员,组建了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经常深入企业指导协商工作,先后集中培训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劳资人员、工会干部350人。葫芦岛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兼职),分片或分行业指导活动,为企业提供相关资料信息、培训人员、代拟文本、代行工资协商谈判等服务,有效的提高了工资协商的质量和实效。市劳动保障部门定期发布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指标,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3、加大试点力度,带动面上工作,确保规范有序推进。阜新、葫芦岛两市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起步比较晚,在具体组织实施中,没有盲目的推进,而是狠抓工作试点,通过典型的成功经验带动面上的工作,确保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规范有序推进。阜新市在2007年开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当年确定了50户试点企业,目前,这50户试点企业已全部实行了工资集体协商。今年,阜新市计划全面铺开,到年底将实现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60%的目标。2009年,力争实现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90%。葫芦岛市在全市选择了28家不同类型企业作为试点,聘请了28名协商代表,指导企业开展工作。从实际效果来看,试点不仅为全面开展工作积累了经验,起到了很好地导向和推动作用,而且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也为其他企业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4、完善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促推工作落到实处。按照《通知》要求,阜新和葫芦岛两市明确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各项目标,并纳入目标考核范畴,调动了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促推了各项工作目标的有效落实。阜新市总工会与各县区、行业工会和有关业务部门签订了全年工作目标责任状,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成典型培养目标作为履行工会维权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葫芦岛市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与工会建设和职工维权相结合,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和验收工作中,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书;在工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中,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评价的必备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阜新、葫芦岛两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仍处在启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认识上“四误区”。部分职工认为工资多少由企业经营者说了算,对开展协商不热情、不配合;有的企业认为协商只是单方面的维护职工的利益,担心协商会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有的部门认为协商谈判会影响投资环境,对开展协商不支持;还有的部门认为协商是工会、劳动部门的事,工作合力不够。
2、政策宣传不够。导致很多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对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缺乏有效的了解,关心、支持不够,部分还有抵触的情况。甚至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也没能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和社会氛围。
3、工作开展不平衡。今年全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目标是50%,阜新、葫芦岛两市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比例分别为15%和11.5%,明显偏低;试点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能够依法、适时、有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效果较好,中小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待拓展,推行难度依然较大,存在协商难、签约难、履行难的问题。
4、协商质量不高。部分企业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由于害怕得罪“老板”,不敢谈,协商过程流于形式;又由于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善谈,抓不住协商的要点;部分企业对职工关注的保险福利等热点问题避而不谈,合同文本空洞,可操作措施少。
5、监督制约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推进和深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监督机制,相关的目标考核内容和要求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对那些拒绝或变相拒绝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导致推与不推一个样。
三、下步工作建议
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和专业性强,工作难度大。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临控指导”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倾力谋求广大职工群众的福祉。
1、抓工作导向,努力实现职工和企业利益双赢。工作导向正确与否,是深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关键。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中,必须坚持企业与广大职工互利共赢的指导方针,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正确导向,引导企业和职工走出认识上的“四误区”,真正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职工工资水平在企业发展基础上的合理增长,促进双向维护、和谐共赢局面的形成。
2、抓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单靠哪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主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方五部门协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还要联动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
3、抓重点难点,促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取得突破。一是加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进程,全部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全力推进中等规模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拓展面广量大小企业的区域性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确保完成今年全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50%的建制目标;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代表的业务素质,全面掌握集体协商的政策法规、协商要求、操作方法和有关程序,解决不会谈、不善谈的问题;三是加快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水平;四是研究解决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中的主体问题,探索上级工会派员、聘用社会人员参与协商,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的路子。
4、抓监督检查,确保工资集体协商部署落到实处。建议各级政府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由“五部门”或劳动关系监督委员会联合组织实施考核工作。不断完善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视察、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察、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检查制度,通过相互联动的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氛围,确保工资集体协商的各项工作部署全面实施。
5、抓舆论宣传,提高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自觉性。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宣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广大职工和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同时,广泛宣传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先进典型,激发其他企业发展自主协商的内在动力。对那些无正当理由拒绝工资集体协商、违反工资集体协议、职工反应比较强烈的企业,要坚决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第四篇:工资集体协商材料
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
(企业/企业工会): 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河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结合郑州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本企业实际,我方拟同你方进行 工资集体协商。为使协商工作顺利进行,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集体协商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建议于 年 月 日在(会议室)进行协商。
二、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
1、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2、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水平及调整幅度
3、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定额及工时工价标准
4、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
5、病事假、婚丧假、探亲假和妇女孕期、产期、哺乳期及各种带薪假期间、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待遇
6、高寒高温等艰苦岗位及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岗位的补贴
7、工资发放时间、支付办法
8、保险福利待遇
三、双方集体协商代表:
建议双方各派 名协商代表参加。我方协商首席代表
是,职务是。
其他代表是
请你方提供协商代表和首席代表名单,以便工作沟通,并作好协商准备工作。
四、请你方提供上一的有关资料: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4、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统计表
以上资料请在第一次协商会议开始7日前,提供给我方首席代表。所涉及的商业秘密,本方代表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五、请在收到本要约书之日起15日内予以书面答复。
(企业/企业工会)盖章
年 月 日
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复函
(企业/企业工会):
你方于 年 月 日发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已收悉,现就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1.我方同意开展 工资集体协商。2.同意提出的协商时间和地点。
3.同意提出的协商内容,建议增加以下内容:
。4.我方首席协商代表是,职务是。其他代表是:,我方正在准备相关资料,将于规定时间内向你方提供。
(或者:我方不同意开展本次工资集体协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回复如有异议,请及时沟通。此复
(企业/企业工会)盖章
年 月 日
双方协商代表名单
企业方协商代表:(4名)
姓 名 岗 位
职工方协商代表:(4名)姓 名
岗 位 4
工资集体协商会议记录
协商时间: 协商地点: 协商议题: 企业方协商代表: 职工方协商代表: 协商情况如下:
记录员(签字):
企业方首席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职工方首席代表(签字):年 月 日 5
新郑市工资集体协商专项集体合同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工资支付行为,使职工的工资水平与单位的经济效益相适应,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按照平等协商、按劳分配和同工同酬的原则,经用人单位和全体职工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二条 本合同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在约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内(周、月)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第三条
用人单位遵循同工同酬的原则,每年 月,与职工方平等协商确定以下事项:
(一)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分配形式和支付办法;
(二)加班加点工资;
(三)津贴、补贴;
(四)奖金分配办法;
(五)试用期、病假、事假等期间的工资;
(六)工资调整办法;
(七)下岗、待岗、内部退养等情况下的生活费标准、调整办法及支付办法;
(八)其他需要协商的内容。
双方协商确定的事项,用人单位应及时告知职工,工会(职工代表)要配合用人单位做好对职工的宣传工作。
第四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协商确定工资总额、职工工资平均水平和岗位工资标准时,综合考虑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主要参照以下指标:
(一)最低工资标准、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以及人工成本信息等;
(二)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三)本单位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上一工资水平;
(四)双方约定参考的其他指标。
第五条 经双方协商确定,2014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 元,职工工资总额和年平均工资水平增长不低于统计部门发布的本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第六条 用人单位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本单位实际,提出方案,与工会(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制定、修改劳动定额和计件工资标准。劳动定额标准要确保在同等劳动条件下,同岗位90%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
第七条 经双方协商一致,以下情况的支付标准为:
(一)职工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标准为。(《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9条规定: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二)职工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和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工资的具体标准为:。
(三)职工下岗、待岗期间,用人单位为其发放的生活费标准为:。
第八条 用人单位确定职工加班加点工资计发基数的方法是
。其中,实行计件工资的职工,加班工资基数按本合同第七条的标准执行;实行特殊工时制的岗位,加班工资计发办法按规定执行。
第九条 用人单位要创造条件安排职工享受年休假。经职工书面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必须在年内对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职工日工资的300%支付工资(其中包含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
第十条 用人单位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元(不得低于本单位月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职工月工资为 元(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每月 日前(遇节假日、双休日提前至最近的工作日),以货币形式通过银行支付职工工资、生活费、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不得克扣和无故拖欠。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职工提供一份个人工资清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足额支
付工资的,应向职工说明情况,与工会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用人单位超过约定时间仍无法支付工资,双方协商不成的,工会或者职工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反映,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第十三条 因职工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规章制度的规定),要求职工赔偿经济损失。从职工工资中扣除的,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职工当月工资的20%,剩余部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月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扣款前应当书面告知职工扣款的原因、依据、金额和起止时间。
第十四条 本合同有效期为
至
,合同期满前60日内,双方应就是否续订本合同进行协商,同意续订的,应当在本合同期满前续订。
第十五条
本合同对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双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项义务。双方应在本合同生效后 日内,联合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对本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长由 担任。双方首席代表应每年两次向对方通报本方履行合同的情况。监督检查小组每年以书面形式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本合同履行情况。
第十六条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平等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双方均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七条 本合同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7日内,用人单位将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四份及有关资料,送新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收到本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本合同即行生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异议的事项,双方协商代表应对有异议的事项进行协商,修改合同文本后重新送审。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7日内向全体职工公布本合同正式文本,同时送市总工会。
第十九条 双方协商一致变更、续订本合同的,应按第十七条的规定送审。
第二十条 本合同有效期内,如合同内容与新发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相抵触,按新发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用人单位(盖章):
工会(盖章):
首席代表(签字):
首席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工资集体合同报审说明
新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河南省集体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公司 名企业代表与 名职工方代表,于 年 月 日就企业职工工资问题进行了平等协商,协商双方认真检查了上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形成了工资集体合同草案。
年 月 日,辖区企业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与会代表认真讨论并审议通过,作出了决议。职工方代表与企业方代表对集体合同确认无异议后,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
现将合同文本报上,请予以审查。
(企业/企业工会)盖章
年 月 日
第五篇: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法人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企业、职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如何把社会、企业、职工的发展结合起来,让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使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能与职工共同分享,这是工会所面临的主要工作之
一。只有社会、企业、职工结合起来的发展才是多赢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实现这一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
其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签订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合同,就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把职工权益明确,监督企业依照合同标准执行,为职工维权提供法律依据。第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分配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在公司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时期,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公
司的建设中来,公司必须充分尊重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给予人文关怀才有可能使得企业长期生存下去。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是符合这样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以此提升企业总体形象。
平等协商谋发展互信共赢促和谐
——山西煤销临汾公司建立工资协商制度年公司与工会共同协商修改了职工的工资政策,工会借此机会与公司平等协商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合同》并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首先,建立互信、深入沟通、阐明意义。通过工会的运作,使得企业与员工建立和谐关系,双方共同发展,这样工会就取得了企业与职工信任。在此信任的基础上工会积极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与公司高层深入交换认识,为公司留住关键人才,为优秀职工谋取更丰厚待遇,公司通过工会能准确把握职工的脉搏,职工通过工会能及时了解公司动向。这样深入的沟通,逐渐突出了工会地位和作用。工会和企业、工会和职工相互间通过信任的沟通,使得双方都充分认识这一制度的重要性,是我公司这次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和制度能够顺利通过并实施的重要基础。
其次,领导重视,机制完善,推行有力。公司工会在收集相关资料,征求职工意见后向公司发出签订工资集体协商的要约书。公司在慎重考虑后决定依照工会要约书,按照《劳
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的有关要求,对企业的集体合同草案进行审查。对集体合同的内容、形式、程序、效力和违反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严把关,严格审查集体合同格式规范、内容条款规范、文字表达规范。通过审查集体合同文本,提出各类修改意见13条,保证了合同的公正、合法。
第三、因企制宜,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内容的具体性,指导性。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生产经营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下属单位、控(参)股单位各自发展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尽相同,应参考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重点就职工工资增长问题、劳动定额问题、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工资制度的公开透明、监督检查等方面事宜进行集体协商。通过具体条款进一步明确公司的薪酬体系,以及工会在整个薪酬制度制定、实施、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符合公司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要求。
第四、加强监督,保证执行切实有效。为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落到实处,集体合同生效后,我们更加注重集体合同的履行,加强监督审查,巩固协商成果。在集体合同中明确规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监督检查机制,配合工会工作“双亮”机制,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依靠群众监督检查,将不符合项的公布责任部门及下属单位定期改正,确保监督检查工作有人执行;再次,将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纳入干部的绩效考核中来,监督检查小组检查时发现哪个部门未执行集体合同的,将扣除相应的绩效分数并扣除当月奖金。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集体合同得到贯彻执行,使得集体合同不再是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