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农行信贷战略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17:4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碳经济下的农行信贷战略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碳经济下的农行信贷战略之我见》。

第一篇:低碳经济下的农行信贷战略之我见

低碳经济下的农行信贷战略调整之我见

一、低碳经济的时代特点

(一)低碳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其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削减掉60%,并在英国建成一个低碳经济体。同样是在2003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中,提出并掀起了发展模式的B与A之争。布朗把现行的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称做“A”模式,把以人为本,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称做“B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低碳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二)低碳经济的重要特性:

1、综合性。

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从第一个层面理解,低碳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与温室

气体排放之间关系的“脱钩”,即GDP的增长率高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率(相对脱钩),或经济稳定增长而温室气体排放量零增长甚至减少(绝对脱钩);从第二个层面看,低碳经济所确立的是一种在促进发展的前提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单纯的节能减排思路不同,它强调发展与减排的结合,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来减少能源需求和排放,而不是以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为代价实现低碳目的;从第三个层面看,低碳经济还关系到人类的发展权和社会公平问题。因为几乎人类所有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都一定程度依赖能源,产生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的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的发展潜力和减排空间不同,要设计合理的、能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碳排放方案,必须从社会公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

2、战略性。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要求进行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

3、全球性。

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全球性,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主权国家的范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多年来,各国围绕着气候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谈判,从而形成全球性的制度框架,如《京都议定书》。但是,由于没有一个世界政府,这种全球性的制度规范往往在参与和执行方面受到国家利益的左右而大打折扣。

二、农业银行信贷战略的制定

(一)商业银行信贷战略的概念及制定过程

所谓商业银行信贷战略是指商业银行根据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具备的内部条件,系统分析信贷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科学制定信贷目标、信贷方向和信贷策略,拟定信贷产品、信贷市场和营销渠道,实现信贷利润最大化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信贷战略的制定通常包括如下五个环节:

1、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分析,确定信贷方向;

2、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发现信贷机会和所面对的威胁及挑战;

3、商业银行内部环境分析,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资源、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和决策者的风格等客观地评估,找出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4、商业银行信贷目标制定,基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定位和内外环境的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战略目标;

5、商业银行信贷战略制定,包括如何完成银行目标?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如何加强商业银行长期的市场地位。

(二)新背景下农业银行信贷战略的制定

农业银行要以农业为支柱,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除了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普遍特点外,更要具备一种时代的使命感,要在宏观上,肩负起一个国有银行所要具备的使命,在低碳时代,农业银行更要接受威胁和挑战,发挥银行的积极作用,引导国民经济特别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稳步过渡,进入低碳农业时代;而响应“三农”政策以来,农业银行的优势就在农村,它在农村及农民中具有“知农,帮农”的企业形象。同时,农业银行讲求依靠农业,帮助农民的企业传统也客观地要求其信贷战略的调整必须依托已有的良好的农村基础,针对低碳时代的特征,做好业务定位。在低碳时代,不但不被淘汰,还要很好的竖立自己的社会形象,既兼顾自己的长远利益又呈现出一个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

三、农业银行面对低碳经济信贷战略调整的举措

在支持三农的号召下,农行现在最大的市场是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成为农行政策制定不能缺少的决定性因素。在低碳经济时代,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确定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增大。这就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农业经济已是箭在弦上。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设施现代化,很显然只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出、高收益的农业机械才有生命力。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推广先进的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比重。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管理现代化,只有用先进的高效农业、清洁农业、安全农业的理念武装管理者头脑、制度指导工作,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适应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信贷的重点转移到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也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农业银行的信贷战略结合时代使命,就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种养业为基础、以加工增值为重点、以当地农业资源为依托,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把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经营

中的推广;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促使弱质农业转变为商品农业,有利于生产管理和技术更新,更快更好的实现低碳农业。

同时,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行拓展农村业务、提高竞争力的现实选择。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农行既要追求低风险、高效益,又要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迫切需要对信贷支农进行合理定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行解决好商业化经营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当前农行农业信贷面临的散小客户多、资产质量差、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银行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农行的整体竞争力,摆脱经营困境,必须优化农业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活跃农村经济,为农行拓展农村业务市场、调整农业信贷结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契机,农业银行要发挥自身的经营优势和特色,把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农业信贷结构切入点,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突出支持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开发和培育农业有效信贷需求,培植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农业信贷的经营层次。

(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支持重点

1、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立足规模型、特色型、科技型农业。在产业化模式上支持“公司加基地连农产”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模式,支持生产、加工、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模式,支持科研、示范、推广三结合的产业化基地模式,从而培育优良客户群体,构建农行农业信贷的经营区位。

2、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农村经济拉动力。

优势主导产业必须具备区域资源优势、产品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在农村经济中起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支持

优质大宗农产品种养殖业、生态旅游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高科技生物农业、果林业、海产品业等: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增强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支持有市场潜力的乡镇企业;支持农村城镇开发和交通、水、电、电信、有线电视、绿色家园等基础设施建设。

3、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增强牵引带动力。

重点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主要形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优良企业要大力扶持。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有农业产业化企业近3万家,其中资产过亿元的约1100家,各行要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坚持“大中选强、小中选优”,重点支持500家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的企业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属于科技型、特色型的企业要跟踪服务,做好介入的准备工作。

4、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发展推动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如科研院校所、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进—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措施,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化优良客户

1、加大综合营销力度,提升经营层次。

各级行的农贷部门要主动开拓市场,以客户为中心,树立市场观念、营销观念、服务观念,完善营销服务体系,通过直接营销、牵头与有关行联合营销、协助营销等方式开发客户,要按照分层营销的要求,把直接营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按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逐级确定总、分行营销重点;把跨系统、跨行业、跨区域的特大型企业作为总、分行的直管、直销、直接经营的客户,积极探索“管营合一”的经营模式,对重点龙头企业要派出营销服务小组或客户经理。

2、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风险防范。

低碳经济及低碳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新命题,信贷调整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因此,我们紧跟低碳时代步伐的同时,也要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一是对重点客户实行度身定做、个性差异化的服务。二是加快贷款各环节运作速度,提高服务效率。在统一推行授权授信管理和不违背公开统一授信条件的前提下,扩大公开授信客户范围,创新服务品牌。

另外,当前要通过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责任约束,逐步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信贷文化和长效机制。一是要通过广泛的信贷风险教育,培养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对信贷风险的敏感性,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信贷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二是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强化责任约束,促使信贷人员自觉遵守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经营理念,改变重抵押担保,不重第一还款来源倾向。在具体贷款操作中,要高度重视企业主营业务及其发展前景。

四、加强部门联系,做好宣传工作。

做好低碳经济时代针对低碳农业的信贷调整工作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各级行要经常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反映情况,定期召开银企、银政座谈会,掌握动态,争取支持和理解;要及时总结推广宣传典型经验、农行的优势和信贷政策,树立农行关注低碳,倡导低碳,投身低碳的良好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邹新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统计与纳什均衡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09.[2] 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3.[3] 顾晓安,卢蕾.问题贷款[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02.[4] 彭建刚.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02.[5] 任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08.[6] 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7] 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8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在人类自然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的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走低碳经济之路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3个方面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这“三低三高”为主要特征,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绿色经济”。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着高耗能、高排放、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最后从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国际低碳技术合作与交流、政策创新4个方面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综述。关键词:低碳经济;政策建议;路径选择

[1]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就其内涵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转变现有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

首先,现在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能源消费方式为一次能源占绝大比重,而可再生能源及核能使用率比较低,这样的能源消费方式加速了环境恶化,同时也带来激烈的一次性能源争夺。低碳经济推行的途径就是在原有一次能源得到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并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等。低碳经济模式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以实现。最后,低碳经济得以广泛推广的另一重点就是转变现有的人类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导致人们依赖于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低碳经济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发展新能源,也不能仅着眼于制造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力,还应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二)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技术。应该说,如果缺失了低碳技术支持,想要实现低碳经济就无从谈起。

(三)低碳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经济意味着高投入和高成本的经济。虽然在短期之内低碳经济的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出现高投入、低收益现象,但从长远考虑,低碳经济除了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碳汇交易、碳信托基金以及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的产生,这些都是在低碳经济模式良好运行情况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环保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高耗能和高排放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对资源和能源依赖性较强,单位 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国目前一次能源结构中约93%是化石能源,而二氧化碳主要是石化能源燃烧造成的,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可以减少CO2排放。2006年能源消耗总量达到了24.6亿tce,比2005年增长9.6%,2007年能源消费26.5tce,比2006年增长7.8%。21在“十一五”规划头两年的能源消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 40.5%的增长目标。伴随中国经济起飞,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将持续增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预算:2003—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平均将分别增长3.2%和2.5%,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年均增长3.3%和2.2%。因此,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仍靠高碳能源所驱动,对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是个极大的挑战。

(二)高碳产业与贸易结构引起的排放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失衡,工业特别是重化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部分企业工艺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有的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问题较为普遍。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在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密集型商品。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引进了大量外资,而对环境标准要求过低,使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将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转移到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同时,不可避免加重了中国污染排放,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部分地区已成为“污染避难所”。IFA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生产蕴含的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 亿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 3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引进外资的环境标准要求提高,就会减少引进外资数量,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三)技术水平低下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遇到的最大瓶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制约经济发展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因素是科技水平低,低碳技术开发和储备不足。无论是废弃物处理、节能降耗技术开发,还是对资源深度开发,都离不开技术和设备投入,没有先进的技术工艺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无从谈起,因而技术发展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如在CO2处理器、工业废气净化装置以及固体废物处理装置等具有高科技水平设置的技术研究开发上能力较弱,多数需要进口;在电力部门,2007 年我国高碳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82.86%,仍占主要地位,火电技术改造尚未突破大幅度降低CO2排放量的技术瓶颈,而技术瓶颈的存在[2]

也使得清洁能源替代火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交通部门通过制定尾气排放标准来限制汽车CO2排放,各大汽车企业加紧研制新能源如混合动力汽车还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和推广困难,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技术成本问题,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中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但大量的引进费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是制约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移的关键。

(四)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艰巨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不仅浪费大,污染严重,而且资源利用率低。2006年全年万元GDP能耗实现自2003 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增幅减缓,全年全国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虽然2007年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但在经济增长情况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紧迫。2009年初,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保经济增长、促就业的政策,很多地方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强劲,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容量,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难以改变,高耗能产业加快增长的内在动力未能达到有效遏制。同时,很多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发展循环经济片面等同于“三废”排放达标,这大大加大了节能减排的难度。2009年末,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 46—5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要实现这些目标要付出艰苦努力。[3]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符合我国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受到实现工业化和承担国际义务双重压力的推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针对我国实际,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症下药,走出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一)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是建设低碳型社会的根本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本身就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最主要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建设低碳型社会,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对煤炭的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加速发展天然气,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按照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高新[5]

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围绕节能降耗,推进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三)加强国际低碳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单靠一个国家是无法解决或完成减碳任务的,因为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是不可能分割的整体,保护地球需要各国的共同行动。为此,胡锦涛同志指出“气候变化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我们应该树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观念,努力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实现各国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共赢。”经济发达国家在过去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地球环境资源造成严重影响,也是现在污染物主要排放国,所以应带头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减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并有义务也有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保护资金和技术的帮助,因为地球只有一个,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财富。现在西方国家纷纷加强相互协调,英国政府等八个工业强国和欧盟一道研发遏制气候变暖的技术,实现碳减少目标,德国政府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气候保护合作,近年来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并发起欧盟与美国间的“跨大西洋气候和技术行动,”重点是统一标准制定共同的研究计划等,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积极参与到世界气候变化体系中来,在促进节能减排中加强与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工作,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效能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加强欧盟和美国低碳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学术研究和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发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态的合作活动。

(四)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创新,建立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首先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提倡绿色 GDP,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环境利用率等为基本框架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从企业到国家建立起一套绿色体系,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消除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障碍,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制度和方法,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次,引进碳排放交易制度,进行税制改革,促进企业减排。在具体实施中减免税收,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措施上,引导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企业自身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行为,摒弃传统的义利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企业义利观。企业将“利”与环保结合起来,在追求利润同时不忘环保责任,以推进清洁生产,减排降耗,节约资源和能源作为自己的责任。其三,建立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制定和修订有利于减缓[7][6]

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制定与可再生资源相配套的法规与政策,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权力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庄贵阳.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2]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1-7.[3]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1-44.[4]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09-04-21.[5]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43-46.[6]范建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 2010(4):122-123.[7]胡淙洋.低碳经济与我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1):11-18.

第三篇:浅谈低碳经济

浅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本文首先论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其深层含义;其次概述了低碳经济的组成细胞即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最后概述了国外发展模式,并且借鉴相关经验,进一步增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确保能源、环境、经济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低碳能源 发展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高碳模式”已亮起“红灯”,谋求低碳发展势在必行。生产端的高碳排放和消费端的低碳要求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控制的严峻考验。如果追随发达国家以往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道路上,发展中国家就很可能走上高消费、高排放的老路。因此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模式对于中国十分重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其深层含义;其次概述了低碳经济的组成细胞即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最后概述了国外发展模式,并且借鉴相关经验,进一步增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确保能源、环境、经济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1、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实质、核心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富。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2、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者也对低碳经济这一新规则积极进行相关探索研究。(1)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提出的能源经济革命论是低碳经济思想的早期探索,斯特布朗认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要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氢能为核心的经济。莱斯特布朗还认为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十分必要性和紧迫,要建构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英国的《我们未来的能源 —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内学

①者对低碳经济的定义进行了许多积极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2)牛文元、贺庆棠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①熊焰.低碳经济转型之路[J].中国中小企业,2011,(11):46~52

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方时姣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3)庄贵阳、何建坤、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3、低碳经济的深层内涵

(1)后工业时代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理念。这种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目标。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开始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积极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 ”经济发展的方向。低碳经济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以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的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 ,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前提下,获得与原来等效或更多的经济产出,实现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低成本发展、低代价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通过温室气体的捕集、温室气体的埋存、低碳或零碳新能源等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规模。

(2)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环境、经济和政治因素

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科学问题,低碳经济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正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研究员所说“低碳经济能否实现,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提不提或是否发展低碳经济却是政治问题。”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 ,更是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外交的一个缩影。以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为发展低碳经济摇旗呐喊,同时正在加紧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本质就是抢占话语权、分配排放权、划分环境容量空间、争夺经济发展空间,此公约将会是继《联合国宪章》、《关贸总协定》之后的又一个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它将可能是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法规性文件,它将会要求,任何国家、民族、企业和家族,甚至有可能包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危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企业和其他个人的发展的权利 ,不仅对当代负责,还要对未来、对后代负责。

(3)低碳经济的综合性

能源、环境、经济被称作“3E”,是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经济发展与物质需求的无止境追求贪婪地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严重地破坏了环境。人类对能源的渴求、对生态环境的索取大大的超越了能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受制于能源和环境的束缚。低碳经济正是将能源、环境、经济三者联系起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模式。低碳经济以降低对自然资源依赖为目标,以能源可持续供应为支撑,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碳汇等措施实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减少以及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换句话讲,低碳经济的发展理想状态是不会损害能源可持续供应、践踏生态环境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只会进一步增强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确保能

①源、环境、经济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①赵丹丹.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我国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0,(21)

二、低碳经济的组成细胞

1、低碳技术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发展的动力所在。低碳技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这些低碳技术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成为直接生产,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2、低碳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用低的能源消费、低的排放和低的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海洋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等。由此看来,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使现有的“高碳 ”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 ”的能源结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大力推广使用现有技术可控的低碳能源,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开发高效、经

①济、实用的低碳能源新技术,并将其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3、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载体 ”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中所借助的中介物质,经济发展载体是经济发展中起核心支撑作用的平台,它的作用就是承载、传递和催化经济数量的增长和经济质量的提升。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载体与之相对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低碳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低碳产业的传递和催化作用体现在:低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形成新的②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乘数 ”发展。

4、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舞台。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技术为基础,以低碳规划为抓手,从生产、消费、交通、建筑等方面推行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碳排放与碳处理动态平衡的城市。它以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要素,以碳中和、碳捕捉、碳储存、碳转化、碳利用、碳减排为手段。通过组织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治理机制创新、制约机制创新、评价机制创新可以实现

③低碳城市的平台作用。

5、低碳管理

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有序的保障。低碳管理包含发展目标的明确、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推动等方面,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低碳管理经验与启示,结合自身的低碳管理实际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合理构建完善的低碳管理制度与体系,如何将低碳管理规则转变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自觉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是强化低碳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发达国家经验和发展模式借鉴

1、政府建立低碳经济体系

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加大过犯市场的力度,①

②侯晓惠.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发展策略[J].资源与产业,2011,(12):1~5 李健,徐海成.低碳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81~84

③史博阳,王艺.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低碳城市[J].中外建筑,2010,(10)124~12

5逐步建立了一套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体系。一是能源、资源、环境性产品及服务的价格,型号导向机制;二是谁污染谁付费的延伸机制;三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体系,及第三方检测机制;四是四是排放限值制度和排放权交易机制;五是技术准入许可机制;六是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专业化运营机制。欧盟通过制定排放限额标准,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投资”,用标准引导市场。如英国利用价格信号机制促进企业主动降低能耗,通过产品“碳足迹” 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 标识,记录和显示单位产品的能耗及排放,运用市场手段鼓励消费者购买生产过程消耗能源少的产品。再如,法国较早地采用特许权形式开展水务设施的运营,把能源环境基础设施交给专业公司独立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①

2、以环保、新能源为主的低碳经济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数发达国家进一步明确和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刺激经济复苏、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从维护其全球经济地位出发,把节能环保产业推到国家战略的前沿。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2009经济刺激计划》,在7870亿美元中用于替代能源等绿色经济投入达业机会。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500亿美元,预计新增500万个就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2009年7月公布的低碳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日本制定了“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战略,2009年4月公布的财政支出达15.4万亿日元的《经济危机对策》计划,提出要扩大绿色经济市场,创造绿色产业就业机会。可见,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并确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与目标,②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形成了以环保、新能源为主要内容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3、加大技术投入,强化国际竞争优势

发达国家在支持和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正在通过主导国家扩张和抢占市场际节能环保标准的制定,迫使发展中国家以高昂代价进口其技术装备,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输出。他们正试图通过新一轮的国际规则,新一代的技术领先,以节能环保产业为载体,确保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对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节能环保领域追加投入。欧盟将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创新型制造技术、新型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三个领域的科技研发。英国把今后十年的产业技术重点确定在6大领域:低碳工业、低碳汽车、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医药和先进制造,并专门成立了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针对节能环保领域提出《2012图景》技术创新计划,研发预算达52亿欧元。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对企业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低碳技术标准,不仅是为了本国经济健康发展,还是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

4、支持大型跨国企业全球扩张和抢占市场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扩张、重组、转型,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抢保基础设施运营和服务企业加速整合扩张。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凭借在本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和管理技术与经验,重视高新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市场扩张,成为国际节能环保基础设施运营排名第一的企业。二是大

④型装备制造企业加速向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及相关领域转型扩张。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①

②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19~25 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187~188

③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187~188

④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187~188

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朱四海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降低人为碳通量开展碳预算,发展低碳技术,转换能源结构。而我认为,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多发展低碳产业。从长远看,低碳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形成低碳产业体系,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然后发展运用低碳生产技术和低碳生产生活设备这一低碳市场,依靠低碳生产技术研发、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构成这一经济增长点的引擎。发展低碳市场 ,一方面要加大低碳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为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低碳生产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业。而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低碳社会。理想的低碳社会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的全面低碳化,涉及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低碳化。要构建低碳社会,必须构建低碳社会的体制机制。要强化政府决策的低碳化和低碳化的决策。强化决策的低碳化要求各地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时,社会公民要积极身体力行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形成以“低碳 ”为荣,“高碳 ”为耻的社会风尚。

——————————

参考文献:

[1]熊焰.低碳经济转型之路[J].中国中小企业,2011,(11)

[2]赵丹丹.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我国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0,(21)

[3]侯晓惠.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发展策略[J].资源与产业,2011,(12)

[4]李健,徐海成.低碳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5]史博阳,王艺.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低碳城市[J].中外建筑,2010,(10)

[6]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

[7]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中外企业家,2010,(5)

第四篇: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

摘要: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经济模式 自动化技术

一、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具体地说:(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二、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重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性挑战。世界范围内,由于全球金融和经济系统的整体失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失衡等因素,使世界各国受到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影 响。中国同样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挑战。2009 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没有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为捍卫自身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而继续斗争,而且要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下为有效保护全球气候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尽管中国在2020 年前不用承诺量化的总量减排指标,其人均能耗和人均排放也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未来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面临越来越大国际压力的局面是难以避免的。

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多样性挑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最严峻的危机还是来自国内日趋深化的资源环境问题。

三、低碳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1).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5).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了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6).从我国能源结构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尤其是在配电和用电两个环节。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7).低碳经济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既顺乎世界潮流又合于中国国情,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既促进节能减排,又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一致,与国家宏观政策吻合。(2).重中之重的国家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确保能源安全,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根本途径,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

(3).节能减排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立足国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有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包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4).强化国际合作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大国责任的举措,也是解决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的大契机。

五.自动化技术进入“低碳经济”新时代

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是节能减排,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正是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武器。在低碳经济时代,智能电网、能源市场、电机节能、无线通讯、智能建筑和光伏产业等领域无疑将是自动化企业积极拓展重要市场。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下,核电、风电、水电等能源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主角。而风电及水电更趋于工厂自动化特征,也即电力行业的流程特征逐渐减弱,而顺序控制、传动控制、运动控制、SCADA需求逐渐增强。就产品市场而言,电力行业对PLC、专用控制系统、变频器及伺服系统等设备的需求将会更大。

在电机节能领域,电机耗电占社会总耗电量的60%以上,电机节能备受市场关注。从长远看来,调速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交流电机中,而率先应用变频技术的企业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无线通讯领域,无线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性价比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方案,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高能耗的时代即将过去,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时代已经走来,ZigBee无线组网技术和定位跟踪技术将在电动汽车产业开始发挥更为耀眼的应用光芒。

绿色工厂、数字化工厂、先进的楼宇控制系统等,更好的适应了低碳经济的模式,能很好的提高产能、降低功耗,达到污染零排放等目标,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低碳环保之我见

低碳环保之我见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马学禄指出,应注重资源、能源、环境三要素的边界效应。他说,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威胁,必须深刻反思西方科学理性主义背景下的消费拉动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的弊端。寻找出一条更加注重资源、能源、环境边界效应的经济增长方式、探寻新经济理论的时代已经到来。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德国则希望在2020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1.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低碳经济的加快发展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支撑。以新能源领域人才现状为例,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当中受到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两年后的今天,全国仅有华北电力大学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另外,传统的创新成果评价认证体系,存在对某些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无法认定的尴尬现实。未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很可能来自自学成才的科学工作者,面对现有科学体系不能解释的成果,应当采取“非共识性原则”结合实证的方法加以认定。

下载低碳经济下的农行信贷战略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碳经济下的农行信贷战略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低碳生活之我见

    低碳生活之我见 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

    低碳经济判断题

    低碳经济判断题 二、判断题 1.能源系数(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GDP年平均增长率),适合跨国及跨地区间的能源效率比较。但是该指标稳定性较差。(判断) P76 正确 错误 2.我国光......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 要: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的同时获得最大产出,即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实践......

    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浅谈马鞍山低碳经济 摘要近年来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新的发展模式,并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作为支撑,对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消费方式进行了革新。......

    低碳经济和低碳文明

    低碳经济和低碳文明 低碳的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黄治琴 刘凤玲 李会 马加强 韩玉萍 一、背景意义 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是经济增长前提下的城市发展低碳化,这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

    “低碳经济”论文格式

    “观澜经济论坛”投稿体例要求1、文章统一保存为word2003版格式。 2、题目格式为:二号,楷体,加粗,居中,字符间距加宽1磅。如果有副标题,则副标题为小三号,楷体,居中,字符间距加宽0.5......

    低碳经济判断题

    低碳经济 考试结果 36.(2分)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简称为CCX,是全球第一个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平台。 你的答案: 正确错误 得分: 2分 37.(2分) 低碳经济是人类文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