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创】公务员自述:四年基层生涯再不走人就疯了(上)
【原创】公务员自述:四年基层生涯 再不走人就疯了
(上)
编者按:这是一篇基层公务员自述,作者在当了四年公务员之后,终于决定辞职。在他看来:今天中国的种种问题,有你、有我,有大家的责任,没有人是真正无辜的。因为文章较长,小编决定分成上下两篇推送,如果您读完本文觉得意犹未尽,请期待明天的下篇。
我二本毕业,10年考到云南某县的县委办公室工作,这一干就干到现在。四年里,我的工资由最初的两千零几十块,涨到了两千六百多一点,但由于每年回两次老家开销比较大(大约每次开销七千块左右),一直没有存到钱。不仅如此,由于交了个比较败家的女朋友,近一年多还欠了两万多的卡账(每个月利息三百多)。
近期准备辞职,不打算干了。回顾一下自己的四年公务员生涯:
一、当初的预期
我家属于典型的小市民家庭,亲戚也好、朋友也好,基本上没有当公务员的。所以我当初对公务员的理解,真的是“喝茶、聊天、工资高”,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想到去考。不过,原先考公务员我也没预料到自己能考上,很大程度上也是存着试试看的想法,谁知道一考就考中了。
我还能清晰地记得自己听到自己过了面试时候的兴奋,真的有一点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啊。我觉得这下好了,就算我不贪不占,一个月总该有个四五千块吧?(四五千块在我们西南地方也勉强够用了。)
然而很快,现实就让我的预期破灭了。
二、初印象 2010年10月,我入职。
第一天,科长就问我住哪里?我说我住旅馆,每天大约60元房费。科长就掰着指头算了算账:60*30=1800,然后说:一个月的工资就花在旅馆里了。
当时我就有点惊讶,难道当公务员一个月才2000块?但我没有问出来。
后来科长就同行政科联系,请他们帮我解决宿舍的问题。行政科也很给面子,当天就给我一把牛头牌的铜钥匙,告诉我在宿舍几楼几号。
我到宿舍楼一看,这是一座修建于70年代末期的宿舍楼,从里到外透着垂死挣扎、死不服老的味道。它里面的每一间宿舍都只有12个平方大,每一楼有两个水龙头,没有厕所、没有厨房,没有地板,我住的房间甚至连床都没有。当天晚上,当我起夜到100多米外的公共厕所蹲坑时,突然想起了90年代初期,我们家房子没改造前,住平房蹲公共厕所的场景。一夜回到解放前。
三、在督查室的日子 在办公室秘书科熟悉了1个月左右业务后,领导把我安排到督查室。
督查室的工作职责是就县委的决策部署,以及上级党委的工作安排,以及全县的重点项目、产业、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帮助办公室领导和县委领导更好地掌握情况,同时也为基层传达县委领导的要求。
从职能上说,督查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科室。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虽然上级有文件要求督查室主任按正科配备,但县级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督查室级别的提升。因为现在的工作格局看,县委更多地是把督查室当成一个协调机构,主要用来协调整合全县的督查力量,实际的督查工作基本是赋予给纪委、人大、政协去实施。所以从这个角度,县委并不需要督查室主任的级别有多高,他们更多把督查室主任当做一个跑腿、一个耳目、一个传声筒来看。既然督查室主任都是小虾米了,那么我这个新加入督查室(全督查室只有我和主任两个人),自然是虾米中的虾米。虽然是小小虾米,其实也有小小虾米的苦衷。首先,没有办法产生价值感。
作为党办,是全县诸部门的领头羊,在党办工作,其他部门都会高看你一眼。因为你在领导身边工作,不看僧面看佛面。但是党办内部人知道,我们各个科局室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一般来说,办公室内真正与领导比较近的还是秘书科、信息科。我们督查室,以及保密局,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忽视的对象。经常看到其他同事与县里领导同出同入,不可否认会产生心理落差。
没价值感的原因之二,作为督查室,我们的工作说是督查,其实不如说是沟通联络。比方说,领导要知道某项工作的进展,交给督查室,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多数情况下,无非是打电话去有关部门,或者找有关领导询问,并且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没有想象中的,一群人到别的单位,或者项目现场明察暗访的情况。除此之外,督查室也是一个照转照发的窗口,例如:纪委牵头去搞了什么样的督查,就弄份督查通报来,让我们以县委督查室的名义下发,其实我们根本不了解其中真实情况。即便有时候,我们去参与督促检查,基本也只是坐上台听报告、听完报告发文件,看完文件吃吃饭,吃完之后走人的角色。其次,喝酒问题。
虽然并不是经常下去监督检查,但一年中总有很多机会不得不喝酒。当时***还未上位,衙门中酒风很浓。无论是下去检查,还是上面领导来,甚至于挂钩村的支书、主任来,都要面临喝酒问题。
下去检查不喝酒,人会觉得你对他们有意见;领导来了不喝酒,就是不尊重;基层干部来了不喝酒,就是看不起人家。有一万个理由让你不得不喝,不喝就是不讲政治,不喝酒是不懂规矩,不喝就是不合群,不喝就是没男人气概......然而我的确不是能喝酒的体质,逢喝必醉,一醉就吐。在督查室一年多,尿酸从原来的正常值,上升到了690多,患上了痛风。现在脚指头慢慢开始变形,我看过一些资料,说是会形成痛风结实,以后脚会变形到走不动路。
四、头一年我学到了什么
(一)如何应对电话诈骗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现在的骗子十分猖狂,经常会有打着这样那样名目的骗子打电话到基层党委和政府部门来。我们县委办公室更是重灾区,基本每天都有两个以上的骗子电话打来。
这些人,要么自称是某某领导,开口闭口就问我们要县委书记的电话号码;要么打着各式论坛的旗号,要求我们缴费报名;要么自称是某部门,要求同我们主要领导通话。我接过最牛逼的骗子电话,是一个女的打来的,自称是中纪委监察室的,她限我三分钟时间叫我们的县委书记过来接电话。
接过最逼真的电话,是一个自称是我们市常务副市长的人的电话,问我要书记的电话号码。
接过最精细化的电话,是直接打到我手机上来的,直接说出了我的名字,然后自称是省委巡视组的某某某,和我套近乎。迄今为止,我没有上过任何一次当。原因只有一点:咬死程序。
凡是不符合来电程序的,一律无视。
原因简单:常务副市长不可能没有辖下县委书记的电话号码;中纪委要找人,不可能直接电话下来,他们会通过省纪委来。如此类推。
(二)如何对待群众来访
我们县整体上民风淳朴,上访的群众并不多。但是缠访、闹访的总有那么几个。对于这些人我们怎么办呢? 三个词:
一是拦截。一般我们不允许上访群众直接冲击书记或者副书记的办公室,目的是为了防止领导被动。因为很多情况他们不了解,不好马上向群众表态。
二是上茶。每一个来的群众,都把他们当领导对待,一定要招呼他们喝茶。
三是记录。了解他们的诉求,记录下来,然后把有内容、有实际意义的诉求整理起来,反馈给领导。记录这个过程,就是让群众发泄不满的过程,也是安抚群众情绪的过程。至于群众上访的效果,我要评价的话.......只有呵呵两字了。
(三)怎样看待开会
其实我是一个宅男,从小就很叛逆,非常不喜欢程序化、官样化的东西。我曾经认为,如果给我一台电脑,给我足够的饮食,我可以宅在一个房间里永远不出去。至于开会,那是我最痛恨的东西。以前读书时候,每次看到班干部在上面人五人六,我都恨不得上前抽他丫的。
但是,来到党办以后,几乎是天天与会为伍,慢慢居然也就习惯了。
我觉得会议这个东西,就像碗装满耗子屎的饭。
同一件工作,中央开会安排部署了,省一级又来开会研究,省过了市、市过了县、县过了乡镇,到乡镇这里才算进入落实程序。这中间浪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多少时间?我们以一个星期计算,假定:中央开星期一,省开星期二(到这个环节,很多会议都会以视频会议形式,直接开到县级),市上开星期三(县级同样要参加,有时以视频形式直接开到乡镇),县级开星期四(乡镇一般都要参加,或者以视频会议形式参加),乡镇开星期五。那么,就只剩下星期
六、星期天去抓落实。所以某程度上,真的是七分会议,三分落实。但话说回来,省有省情、县有县情,不开会又似乎不太妥当。而且上级在制定检查考核项目时,常常会以是否开会研究作为判断基层是否重视的基础,这就是说,很多会,即便不想开,也得像饿了几天的人一样把装了耗子屎的饭吃掉。
(四)如何看待制度
都说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但真正研究起来,或者说,当你站在制度执行者角度去考虑问题,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制度,其实都是一坨屎。
比如说:我们讲,县委办支部建立了学习制度。照理来说,书记也是县委办支部的人,支部学习他也应该参加。但是我来党办这几年,在***上台以前,不要说是书记,哪怕办公室主任也基本不参加支部学习。党内制度如此,其他制度其实也差不多。
(五)如何看待百姓
没加入公务员队伍以前,总有一种底层崇拜,想当然认为老百姓,特别是劳动人民,多数都是无辜的,都需要得到关心关注。加入公务员队伍后,前面两三个月还有青天情节,总会幻想一些为民请命的情节来自我满足。但是,这短暂的时间一过,想法就改变了。首先,老百姓是永不满足的。
其次,老百姓的道德水准不见得比我们更高。
再次,相比情感上得到尊重,现在的百姓更喜欢实在的利益。总之,当一些实际的利益问题,当一些纠葛的内在动机,当一些赤裸裸的道德失范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深切感觉到,老百姓未必高,公务员未必低。今天中国的种种问题,有你、有我,有大家的责任,没有人是真正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