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7:4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第一篇: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

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

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办发〔2015〕46号)、《陕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陕办发〔2016〕38)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助推和支撑全市转型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1.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攻克制约转型发展的关键技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根本任务,引导技术、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以人才培育为关键,汇聚高端人才,培育创新团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科技惠民为本质要求,使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

2.主要目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创新工程,在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创新型成果,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科技资源统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进一步集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为建成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发挥专家、企业家在重大创新决策中的作用。建设市级科技智库,提高产业专家和企业家的入库比例,吸收更多的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政策。

4.加强产业创新链条部署。按照“清单管理、链条思维”的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选择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资源,突破产业发展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促进产业深度转型;选择重点创新链,加强项目、人才、基地平台与产业的结合,培育形成新的产业。

5.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促进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大装备研发攻关,形成知识产权。

6.创建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支持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创建国家、省级各类技术研发平台,在能源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现代农业、健康养生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研发中心、科技专家工作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补助100万元;对经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补助50万元;对认定的市级研发中心、科技专家工作室一次性补助10万元。

7.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骨干企业与大企业集团、高校科研院所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体化产学研合作。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一次性补助20万元;对认定的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次性补助10万元。

8.完善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推动形成多种形式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鼓励社会资本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楼宇等改造建设创客空间、星创天地、创业社区、创新工场、微型企业孵化园、科技孵化器、商贸企业聚集区等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对经省级以上认定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孵化器,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建设后补助。采取以赛代评的方式,支持企业、团队积极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9.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全面落实中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普惠性税收政策。落实技术交易、科技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税收优惠减免政策。推进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等税收政策落地。

三、强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支持应用和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重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对自主研发生产的列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新产品计划或其他相关科技计划、投向市场的首台首套产品,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给予一定成果转化后补助。支持承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在市内中试和转化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给予其技术合同交易额的20%、不超过20万元的后补助。

11.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收益的80%以上归属研发团队所有。允许科技成果奖励奖金80%以上用于激励项目人员,不计入工资总额。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统计和报告制度。

12.推进技术交易。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易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积极发展科技服务、科技咨询、科技中介,通过线上线下技术交易,把技术推向市场。奖励在市内技术交易转化绩效突出的中介服务机构,奖励金额不超过15万元。

四、推动科技和金融、民生结合

13.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发挥财政投入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支持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小贷和保险等业务。支持建立科技银行、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等新型专业服务机构,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4.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民生改善。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医药卫生、文化旅游发展水平,提高应用科技改善生态、绿色发展的能力。建设“智慧铜川”,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15.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16.加强科技脱贫服务。创新科技脱贫模式,延伸科技服务链,构建特色产业技术支撑、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人才支撑、科技示范、科技普及培训脱贫体系。

五、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17.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加大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引进我市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并在科技立项、平台建设、创业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社会教育机构、企业等共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18.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挖掘科技人员创新潜能,激发创新创业动力。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创办、领办企业。鼓励学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选派科技人员到基层、小微企业挂职或者担任首席工程师,从事高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活动,对选派的科技人员与企业联合提出的科技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19.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实行人才分类评价,对基层一线和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中给予政策倾斜。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

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20.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铜川分中心,实现纵向与省科技资源中心链接,横向与省内市区联通。抓紧建成集“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技术交易、科技金融”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科技综合服务体,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更好支撑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1.深化科技计划改革。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创新规律,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编制项目指南,建立科技项目库。按照分类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制定市级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推行项目责任制度、诚信承诺制度及黑名单制度,提高科技创新效益。

22.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对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共性技术类项目,主要实行前资助方式支持;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项目,主要实行后补助方式支持;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

七、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

23.强化政府服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动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效率。

2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开展知识产权活动,加强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奖励发明专利、著名(驰名)商标及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开发转化。支持和鼓励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专利申请代办等服务机构发展。

25.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投入。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引导和拉动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大幅提高,促进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融会贯通。

26.推进创新型区县建设。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强化协同创新,加快创新型区县建设,支持县区建设一批特色科技产业基地,支持创建高新区。

27.强化创新考核。将《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任务细化分解,把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范围,对市级部门、区县政府、管委会、市级园区进行目标考核。加大对研发投入、技术合同交易额、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创新指标考核。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

28.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科学普及,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宣传优秀创新创业典型,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

第二篇:浅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浅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5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会议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会议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国家创新体系建议

现今世界,科技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国对科技越来越重视,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并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且我国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在发展中在日益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

与此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创新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创新理论的指导,科技创新如同水中摸石头;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者得到应该得到的利益,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

三、形成一个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创新的社会环境,这很重要,但真正做到有一定的难度。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落实和完善国有

企业研发投入的考核措施,加强对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注重发展关系民生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满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

三、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统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监督奖惩办法。完善国家财政资金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查重机制和联合评议机制,防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对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开放。

四、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

加强科技宏观统筹。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提高奖励质量,减少数量,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重点奖励重大科技贡献和杰出科技人才,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导向。根据不同奖项的特点完善评审标准和办法,增加评审过程透明度,探索科技奖励的同行提名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五、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专业优势,明确各类高等学校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建立以服务需求和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评价和科技服务体系。高等学校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高等学校学科人才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前沿

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教师转化和推广科研成果。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改革,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加强科研生产一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创新人才到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支持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鼓励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和创业,重视工程实用人才、紧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六、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实施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建立国家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政策措施,加强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强科技开放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国际合作,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引进国际科技资源的力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动提出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鼓励企业开展参股并购、联合研发、专利交叉许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搭建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平台,吸引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学通学精专业技术知识,在课余时间多泡图书馆,博览群书,要抱着学知识丰富充实自己的态度来学习。

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必须要经常关心时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他人。另外要积极参加大学各种科技活动,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敢于大胆假设,锻炼自己的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书目: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网

第三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资料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改革决策,形成系统、全面、可持续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潜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二)基本原则

激发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根本目的,以改革驱动创新,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问题导向。坚持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进展,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益。整体推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同步发力,既继承又发展,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制定具有标志性、带动性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抓好进度统筹、质量统筹、落地统筹,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协同性。开放协同。统筹中央和地方改革部署,强化部门改革协同,注重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政策与科技政策的配套,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配置创新资源。落实落地。坚持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增强改革的有序性。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可操作、可考核、可督查,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标志性成果。(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军民科技融合深度发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为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问题的关键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的合力。要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1.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例。

2.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政府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开展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后补助试点。

3.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4.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5.统筹研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

6.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考核,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7.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8.研究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二)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方式

9.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标准,为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开辟便捷通道。10.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11.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重点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将涉及文化科技支撑、科技服务的核心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12.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完善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

(三)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

13.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促进联盟发展的措施,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进一步优化联盟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布局。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14.探索在战略性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

15.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16.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的试点工作,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17.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三、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符合创新规律、职能定位清晰的治理结构,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增强知识创造和供给,筑牢国家创新体系基础。(四)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18.完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科研机构制定章程,探索理事会制度,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

19.制定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规范领导人员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管理等。在有条件的单位对院(所)长实行聘任制。

20.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落实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

21.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基础能力强的团队,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其回归公益,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继续承担国家任务。

22.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对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对公益性研究强化国家目标和社会责任评价,定期对公益性研究机构组织第三方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支持的重要依据,引导建立公益性研究机构依托国家资源服务行业创新机制。扩大科研机构绩效拨款试点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绩效拨款制度。23.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五)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4.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5.制定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国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的学科评估制度,扩大交流合作,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26.启动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方式改革,开展自主设立科研岗位试点,推进高等学校研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

(六)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 27.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

28.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制定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探索新型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四、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实行分类评价,制定和落实鼓励创新创造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七)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

29.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

30.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31.分类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32.制定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

(八)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33.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34.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

35.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和方式,制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促进职称评价结果和科技人才岗位聘用有效衔接。

36.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意见,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九)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对人的激励

37.制定深化科技奖励改革方案,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

38.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39.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制定关于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十)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健全院士遴选、管理和退出机制

40.完善院士增选机制,改进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方式,按照新的章程及相关实施办法开展院士推荐和遴选。

41.制定规范院士学术兼职和待遇的相关措施,明确相关标准和范围。

42.制定实施院士退出机制的具体管理措施,加强院士在科学道德建设方面的示范作用。

五、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打通成果转化通道,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十一)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 43.推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44.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总结试点经验,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进程,尽快将有关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45.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健全职务发明的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

46.制定在全国加快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的办法,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47.落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成果转化奖励的相关政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但不纳入工资总额基数。

48.完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探索建立适应无形资产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考核机制。

(十二)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49.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完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建立专业化的机构和职业化的人才队伍,强化知识产权申请、运营权责。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原则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不再新办企业,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鼓励以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加强技术转移。

50.建立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统计和报告制度,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51.构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在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规则的前提下,以信息化网络连接依法设立、运行规范的现有各区域技术交易平台,制定促进技术交易和相关服务业发展的措施。

52.统筹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的科技人员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工作。

53.研究制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技术入股形成的国有股转持豁免的政策。54.推动修订标准化法,强化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作用。

55.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制定以科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措施,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学会、协会协调市场主体共同制定团体标准,加速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六、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

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机制,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创新特点的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开发,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三)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加大对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

56.扩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吸引优秀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联合设立一批子基金,开展贷款风险补偿工作。

57.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58.研究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保留专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59.研究制定天使投资相关法规,鼓励和规范天使投资发展,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

60.按照税制改革的方向与要求,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61.研究扩大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限制,并在试点基础上将享受投资抵扣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范围扩大到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62.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制度,完善国有创投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63.完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规定,引导境外资本投向创新领域。

64.研究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政策,制定保险资金设立私募投资基金的办法。

(十四)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促进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加速发展

65.发挥沪深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机制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66.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项目收益债,募集资金用于加大创新投入。67.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68.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服务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69.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健全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强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并购、交易等功能,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强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

(十五)拓宽技术创新间接融资渠道,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

70.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保险奖补机制和再保险制度,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完善专利保险服务机制。

71.完善商业银行相关法律。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

72.政策性银行在有关部门及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加快业务范围内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创新活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73.稳步发展民营银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

七、(略)

八、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是提升科技资源配置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完善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立创新驱动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提高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82.建立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创新规划制定、任务安排、项目实施等的统筹协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83.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发挥好科技界和智库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成立国家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定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国际科技创新动向。84.建立并完善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国家科技规划进一步聚焦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领域研究。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和职能定位,建立责权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

85.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启动政策清理工作,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创新发展的政策条款,对新制定政策是否制约创新进行审查。

86.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完善。

(十九)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再造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87.对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重构国家科技计划布局,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

88.构建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制定议事规则,完善运行机制,加强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

89.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制定专业机构改建方案和管理制度,逐步推进专业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90.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监督评估机制,制定监督评估通则和标准规范,强化科技计划实施和经费监督检查,开展第三方评估。

(二十)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

91.建立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92.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制度。

93.健全完善科研项目资金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关制度,健全科研项目和资金巡视检查、审计等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94.制定加强基础研究的指导性文件,在科研布局、科研评价、政策环境、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施策,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支持研究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

95.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度。

(二十一)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96.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对科技计划实行全流程痕迹管理。

97.全面实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将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对项目承担单位后续支持的依据。

98.全面推进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设,发布国家、区域、高新区、企业等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

99.建立统一开放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制度和运行补助机制。

(二十二)完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政绩考核机制,强化创新驱动导向

100.改进和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体现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01.完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范围。

九、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加大先进技术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二十三)有序开放国家科技计划,提高我国科技的全球影响力

102.制定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管理办法,鼓励在华的外资研发中心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高附加值原创性研发活动,启动外籍科学家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试点。

103.在基础研究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研究领域,研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华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

(二十四)实行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聚集全球创新人才

104.制定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的意见,加快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立法,规范和放宽技术型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活动方面,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105.加快制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给予工作许可便利,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及其随行家属给予签证和居留等便利。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国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取消来华工作许可的年龄限制。

106.开展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聘、聘用国际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试点,加大对高端人才激励力度。

107.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广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从事创新研究。

108.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非涉密的部分岗位全球招聘试点,提高科研院所所长全球招聘比例。

109.逐步放宽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和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二十五)鼓励企业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提升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 110.进一步完善同主要国家创新对话机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在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方面为企业搭建沟通和对话平台。

111.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支持国内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强化技术贸易措施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二十六)优化境外创新投资管理制度,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112.研究通过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海外创新投资基金,外汇储备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参与设立基金工作,积极吸收其他性质资金参与,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113.制定鼓励上市公司海外投资创新类项目的措施,改革投资信息披露制度。114.制定相关规定,对开展国际研发合作项目所需付汇,实行研发单位事先承诺、事后并联监管制度。

115.对科研人员因公出国进行分类管理,放宽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政策。116.改革检验管理,对研发所需设备、样本及样品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用重点审核、抽检、免检等方式,提高审核效率。

十、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

积极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和产业准入制度,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二十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业、激励创新

117.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

118.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

119.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120.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建立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

121.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122.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完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海外维权信息平台建设和知识产权海外服务机构、专家名录。

(二十八)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123.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展空间。

124.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各地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十九)改进市场准入与监管,完善放活市场、拉动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

125.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126.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127.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

128.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129.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130.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标准。

131.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三十)推动有利于创新的要素价格改革,形成创新倒逼机制

132.运用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133.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134.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

135.完善市场化的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

136.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劳动力成本变化与经济提质增效相适应。(三十一)培育创新文化,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137.发展众创、众筹、众包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模式,研究制定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138.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学普及,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实现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139.创新科技宣传方式,突出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活动、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

十一、推动区域创新改革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突出分类指导和系统改革,选择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各项重点改革举措进行先行先试,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复制、推广一批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一些地方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十二)打造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140.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授权开展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改革试验,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出台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启动改革试验工作。141.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

142.按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原则和整体布局,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

143.制定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相关任务。各牵头单位对牵头的任务要负总责,会同其他参与单位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加快各项任务实施,确保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

第四篇:1.9洛阳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议稿)

洛阳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审议稿)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创新体系,全面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5‟46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豫发„2015‟13号)和《河南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机密件)精神,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1.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例。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社团实施,支持科技社团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承接适宜 学会承担的科技类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更多采用以间接投入、奖励、后补助为主的财政投入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565”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

2.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围绕我市着力发展的“565”产业体系的技术创新需求,选择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发展能力强的创新型骨干企业,从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到人才、技术集聚,整合创新资源,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委牵头,持续推进)

3.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积极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与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衔接,支持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申报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次性奖补,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牵头,持续推进)

4.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国家、省重大工程、我市重点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创新发展,提升我市重点产业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制定相关激励政策,积极开展“科技小巨人”培育工作,通过财税金融政策、天使基金等投融资支持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年营销额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 企业。(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牵头,持续推进)

5.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部署,逐步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落实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办法,依法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6.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创新产品。落实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落实省、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市内研制和购买使用经省认定的成套设备、单台设备和关键部件的单位,按照其销售价格的5%分别给予奖励,奖励总额最高500万元。落实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降低高端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对经过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保企业,支持省财政按照综合投保费3%的上限及实际投保保费给予一定比例补贴,推动我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市财政局、市工信委牵头,持续推进)

(二)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7.鼓励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载体,在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 极支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打造“互联网+创新平台”,建设“互联网+创业社区”,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提升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服务能力。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对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含大学科技园)认定的,三年内根据考核结果每年分别给予不同等次的运营补贴。(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持续推进)

8.实施大中型企业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优化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布局,构建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制定市级企业研发机构认定和绩效考核办法。对新认定的市级和市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落实国家、省、市财政奖补政策,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奖补。(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持续推进)

9.鼓励企业设立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独立经营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科技研发机构。对达到一定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市级科研机构,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方面可享受国有科研机构的相应政策。对利用存量房产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适用土地的过渡 期政策。(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牵头,持续推进)

10.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落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洛政办„2016‟119号,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知识产权局、市质监局牵头,持续推进)

(三)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11.实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围绕我市战略新兴产业,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骨干创新平台及大型骨干企业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市内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检验检测机构,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市财政统筹相关资金给予支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继续推进我市中小企业与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每年确定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质监局、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12.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程。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社团等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 运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

13.围绕全面实施国家战略规划和争做全省创新发展的排头兵、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领头羊的战略需求,培养“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编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旅游、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业、文化、科技服务、牡丹、健康养老、高效农业等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设计,凝练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题和重点研发专项,集中统筹配置创新资源,一体化实施。(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14.围绕突破制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技术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龙头企业为主体,采取上下结合、市县联动的方式,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通过前补助、后补助、股权支持等形式予以重点支持,打通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二、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四)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 15.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全社会创新活力。在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自主决定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活动。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其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落实相关法律和政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金额比例不低于70%、最多100%,事前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知识产权局牵头,持续推进)

16.贯彻落实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激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权激励。(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牵头,持续推进)

17.落实国有企事业单位成果转化奖励的相关政策,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但不纳入工资总额基数。(市财政 局、市国资委、市人社局牵头,持续推进)

(五)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机制

18.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个人一次缴纳税款有困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分期缴税计划,在不超过5个公历内(含)分期缴纳,并将有关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19.鼓励支持驻洛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加强和规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在洛建设技术转移中心,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向我市转化扩散。大力发展社会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活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牵头,持续推进)

20.对经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在我市转化的项目,按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技术转移机构奖励。对符合规定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持续推进)

21.研究落实国家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技术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转持豁免的政策。(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22.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制定以科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措施,贯彻团体标 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学会、协会协调市场主体共同制定团体标准,加速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市质监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

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六)拓宽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

23.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开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的试点工作,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院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24.鼓励科研院所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贯彻落实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市人社局牵头,持续推进)

(七)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 25.围绕我市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落实国家鼓励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在洛外国人才给予工作许可便利,对在洛外国人才申请的工作证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及其随行家属在办理签证和居留等方面提供便利。(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外侨办牵头,持续推进)

26.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和较强产业化能力的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在职称评定、医疗服务、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服务。鼓励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科技园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科协、高新区、各产业集聚区牵头,持续推进)

27.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支持洛阳境内院士推选,统筹现有资源,对有望当选院士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支持、协助和保障。对已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绩或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予以重点支持。(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

28.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放宽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和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 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市人社局牵头,持续推进)

(八)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9.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市教育局牵头,持续推进)

30.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鼓励驻洛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加快向应用技术型转变,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和方式。鼓励支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增进教学与实践融合。(市教育局牵头,持续推进)

(九)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31.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和方法,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人员推进分类评价办法,促进评价结果和岗位聘用的有效衔接。(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

32.根据国家、省部署和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市人社局牵头,持续推进)

四、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

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机制,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壮大创业投资规模

33.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市、县(市、区)联动,取参股、发起设立子基金、跟进投资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对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河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发挥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完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政策,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简化管理流程,鼓励外资开展创业投资业务。放宽对外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限制,鼓励中外合资创业投资机构发展。鼓励研究机构、高等学校通过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银监分局、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牵头,持续推进)

(十一)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34.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上市或挂牌,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再融资。(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牵头,持续推进)

35.依托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为我市非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登记托管、挂牌、转让、融资等服务。积极推动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科技型企业股权和规范化提升工程,加大对企业股权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规范管理,夯实对接资本市场的基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银监分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十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36.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进入产业技术创新领域,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开放创投机构市场准入,简化注册手续,鼓励国内外创业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各类风险投资机构来洛创业发展。加快科技支行建设。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建立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业务流程和评审机制,畅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业务,提供特色化、差异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银监分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牵头,持续推进)

五、增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

(十三)深化市属科研院所改革

37.继续深化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落实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市科技厅、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38.研究制定规范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在有条件的单位对院(所)长实行聘任制。(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39.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转企后的科研机构按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要求加强监管。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成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市国资委、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40.对于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基础研究能力较强的团队,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其回归公益,参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继续从事公益研究。支持洛阳市属科研单位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十四)改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制度

41.鼓励加强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活动的分类考核。对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牵头,持续推进)

42.对公益性研究强化国家目标和社会责任评价,定期对公益性研究机构组织第三方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依据,引导建立公益性研究机构依托国家资源服务行业创新机制。(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牵头,持续推进)

(十五)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绩效激励力度

43.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制度,强化绩效激励,合理补偿项目承担单位间接成本和绩效支出。(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44.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改革聘用制度,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完善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六、推进开放式创新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开放创新。(十六)积极推进开放合作

45.实施改革开放合作工程。完善与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部委和机构的创新合作机制,推动国家科技资源在洛布局,争取中国科学院在我市设立分院级研发机构,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与我市发展重点紧密结合,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洛转移转化。加快建立我市与知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会的紧密科技合作关系,积极落实我市与北京、武汉、西安等发达城市的科研合作,重点推进企业与国内外同行、知名院所深度合作。组织我市企业与知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会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创新合作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或引进技术成果在我市转化。积极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洛阳片区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创新能力。(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科协及各县(市、区)政府牵头,持续推进)

46.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洛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开展研发活动。面向全球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支持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洛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创新创业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经市政府同意后可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重奖。(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牵头,持续推进)(十七)促进军民企地科技融合发展

47.积极发挥在洛军工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军队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建立军民创新规划、项目、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对在洛设立的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根据其绩效情况给予奖励。(市国防科工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48.探索建立以军工技术服务中心、军工技术市场等为主体的技术转化中介服务体系和军工高技术成果信息资源发布体系。支持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军民结合产业集中区建立军转民产业孵化器,重点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军转民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建成一批军民融合特色园区。支持承担军工任务的大型企业以及军工科研单位,利用其技术和产品优势,重点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化基地。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重点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及产品中试基地;支持军工单位、民用单位和高校院所,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共建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组织军工先进技术参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选择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进行军民联合攻关,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扩散。在遵守国防科技工业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鼓励支持军工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计量站、大型仪器和加工设备等高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和合 作利用,集聚国内军工科技创新资源。(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49.建立企地技术供需对接会议机制,搭建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科研院所成果推介、科技信息交流的创新合作通道。加快企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依托央(省)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释放企地创业创新活力。加快企地技术合作载体建设,建设一批企地技术合作载体,承接一批技术转移转化项目,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和专业园区。(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七、推动区域创新改革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谋划建设重要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创新改革试验,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十八)加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50.认真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先行先试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快落实《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建立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新政策、新机制、新模式,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制度和发展模式,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51.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 行机制。加强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立足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加快形成示范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支持洛阳国家高新区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鼓励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伊滨区科技城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引导洛龙省级高新区发展硅光伏、光热等新能源产业,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创新局面,完善区域创新布局。(高新区、涧西区、洛龙区、伊滨区、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牵头,持续推进)

52.培育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省级产业集聚区走创新发展道路。依托省认定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省级高新区。支持条件成熟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各产业集聚区、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牵头,持续推进)

(二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53.整合涉农资金向特色高效农业项目倾斜,完善创新农业金融政策,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优势,加强科研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引进农业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农业科技和生产手段的创新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农业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市财政局、市农工委、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牵头,持续推进)

八、优化激励创新创业环境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 务转变,积极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更好发挥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

(二十一)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

54.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发挥好科技界和智库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组织开展创新政策清理,及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的政策条款,对新制定的政策是否制约创新进行审查。(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

55.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分类评价标准,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主要由市场评价。鼓励支持学会等开展第三方创新评估,促进科技创新。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广泛听取企业、科技人员、社会公众意见,定期跟踪分析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市科技局、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二十二)推进市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56.强化科技计划的顶层设计,优化整合现有科技计划,依据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创新体系建设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洛阳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等工作。(市科技局牵头,持续推进)

57.建立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完善科研项目资金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关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58.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监督奖惩办法。对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科技报告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开放。(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牵头,持续推进)

(二十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9.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加强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司法审判,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建立知识产权维权专家顾问制度。建立涉外知识产权争端应对机制,帮助企业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市法院、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文广新局牵头,持续推进)

(二十四)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体系

60.加强政府科技综合统计和部门科技统计,把全社会研发投 入纳入统计指标,体现创新的经济价值。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调查制度建设,发布市、县(市、区)、高新区、企业等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支持国有企业健全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分类考核,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国资委牵头,持续推进)

61.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洛阳市县(市、区)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县(市、区)经济发展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政府牵头,持续推进)

(二十五)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62.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化党政一把手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责任机制。建立由科技部门牵头,财政、发改、人社、工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委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牵头,持续推进)

63.加大对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广泛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建立科技、财税等部门定期会商和督查制度,推动国家、省各类支持自主创新财税政策落到实处。(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持续 推进)

64.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加大投入的发展规划。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都要增加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对我市科技的资金支持,优化投入方式,提高经费使用效能。(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及各县(市、区)政府牵头,持续推进)

65.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学普及,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实现到2020年我市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市科协牵头,持续推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事关全市发展大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牵头单位对牵头的任务要负总责,会同其他参与单位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人、加快各项任务实施,确保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

第五篇: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制定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战略,将创新发展逐步引向经济建设渠道,逐步改进科研机构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同时,鼓励企业单位开展自主创新,以创新成果带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多年改革,逐步形成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源泉之一,内含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参与研究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诸多关键项目。现如今,高校绝大部分科研成果以科技文献方式展现出来,其中90%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发展成果,反而深埋在文献库中无人问津,科教成果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无疑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和人力成本的耗散。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将创新成果真切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促进科研成果效益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是高校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企业无疑成为实现科研转化的有效载体。高校具有人才技术优势,而企业拥有资本和市场优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合作院校的建设,并对服务于相关产业的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予以重点支持,支持院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吸纳学校参与本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高校与企业间应注重相互合作,逐步开展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充分挖掘双方的优势和潜能,将科研成果带出实验室,带到工厂带入社会,填补企业科研空白,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实现资产基金科学管理,杜绝浪费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育机构管理体制逐步发展,相应的科研监管方式与审查制度也有所进步,保障政府调拨的科研经费做到物尽其用,避免过度浪费。立项之初对合作项目进行科学考量,细化科研过程中的成本核算、预期收益以及风险评估;项目中期执行进度审查监管,保障项目流程正常运转;项目结题时成立专家审查组听取项目负责人的验收汇报,并调研市场认可度以及效益。高校企业合作促进科研创新效益化,完善评估制度对预期收益进行测算,层层监管保障项目进展落实,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带动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与国家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战略思路不谋而合。当前,诸多知名企业已然认识到同高校合作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如大众汽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加入到合作办学、构建联合实验室等活动中,吸纳优秀科研人才与创新成果,为创新思路提供培育温床。解放被现实条件和科研计划束缚住的诸多创新成果,无疑会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巨大飞跃的重要组成。

下载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文化创新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讨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发a股大获成功。截至2008年3月,全国有11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2家文化企业在h股市场上市;组建全国性出版物连锁总部26家......

    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

    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民航科教创新大会精神和《关于推进民航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按照民航局党组“一二三三四”工作思路和民航科教创新“......

    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苏北路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方案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华龙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更好地推进素......

    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山西沁和能源集团南凹寺煤业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沁煤发[2012]50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煤炭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

    科技创新社团实施方案(合集)

    科技创新社团实施方案 一、组建目的 为了继承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的科技文化知识,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好的培育创造......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发文日期发文机关时效性所属分类 2012-09-23国务院; 中共中央 现行有效综合 ( 科技法->综合 )有效范围 文号生效日期 全国......

    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5篇)

    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8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

    科技创新

    天津财经大学论文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广电0901 汪子玮 学号2009111684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绝大多数临海发达国家都把开发海洋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