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以及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适用本条例。职责分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专业生产企业的审查和定点,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分发放,负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公安部门: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许可证。
铁路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铁路运输及运输单位和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
交通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水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水路运输单位、驾驶人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
工商部门: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营业执照。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八类)【选择题】
1、爆炸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有毒物品
7、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三、易燃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分类(三类)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或初沸点小于35℃的液体,如乙醚、乙醛。
2、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或初沸点大于35℃的液体,如乙醇、笨。
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或初沸点大于35℃的液体,如丁醇、氯苯。
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志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为16种,副标志为11种。详细内容课本38-39页。
五、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内容【简答题】
1、名称,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2、化学式,居名称的下方。
3、化学成分及组成,标出化学品的主要成分和含有的有害组分含量或浓度。
4、编号,分别UN NO.和CN NO.。
5、标志,标志符号居标签右边。
6、警示词,用“危险”“警告”“注意”三个词分别进行危害程度的警示。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危险性时,用危险性最大的警示词。警示词居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
7、危险性概述,简要概述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居警示词下方。
8、安全措施,表述化学品在处置、搬运、储存和使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生意外时简单有效地救护措施。
9、灭火,应提示有效地灭火剂和禁用的灭火剂及灭火注意事项。
10、批号,注明生产日期及生产班次。
11、提示向生产销售企业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
12、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邮编和电话。
13、应急咨询电话,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应急咨询电话和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六、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等。
2、成分/组成信息,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
3、危险性概述,主要包括:危险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4、急救措施,包括:眼睛、皮肤接触、吸入、食入的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包括:危险特性、灭火介质和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等。
6、泄露应急处理,包括: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
7、操作处理与储存,包括: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8、控制接触/个体防护,包括: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要求。
9、理化特性,主要描述化学品的外观及主要理化性质。
10、稳定性和反应性,主要叙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方面的信息。
11、生态学资料,主要叙述化学品的环境生态效应、行为和转归。
12、毒理学资料,主要是指化学品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等。
13、废气处理。
14、运输信息。
15、法规信息。
16、其他信息。
注意:若某化学品没有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某一项内容时,应在改项写上无意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每五年更新一次。
七、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八、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辨识方法:课本44页的公式。
九、燃烧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木材、乙醇、甲烷、乙烯)
2、助燃物,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
为助燃物。(空气、氧气)
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明火、摩擦、电火花、撞击„)
十、爆炸极限的意义
可燃物进入空气中,与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点火源的作用下会发生爆炸。这种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浓度在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间,都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叫该物质的爆炸极限。
十一、粉碎的安全要点
粉碎操作最大的危险性是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必须有紧急制动装置,运转中的破碎机严禁检查、清理、调节和检修。
2、对于能产生可燃粉尘的研磨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爆破片。要注意设备润滑,防止摩擦发热。
3、可燃物料研磨后,应先冷却、后装桶,以防发热引起燃烧。
4、粉碎系统之粉末阴燃或燃烧时,须停止送料,并采取措施断绝空气来源,必要时充入惰性气体。
5、不宜使用加压水流或泡沫进行扑救,以免可燃粉尘飞扬,引起事故扩大。
6、保持操作室通风良好,以减少粉尘含量。
7、在粉碎、研磨时料斗不得卸空,盖子要盖严。
8、应消除粉末输送管道的粉末沉积。
9、粉碎操作应注意定期清洗机器,避免由于粉碎设备高速运转、挤压、产生高温使机内存留的原料熔化后结块堵塞进出料口,形成密闭体发生爆炸事故。
十二、筛分的安全要点
筛分最大的危险性是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筛分过程中,粉尘如有可燃性,需注意因碰撞和静电引起粉尘燃烧、爆炸。
2、粉尘具有毒性,或吸水性,或腐蚀性,须注意呼吸器官及皮肤的保护,以防引起中毒或皮肤伤害。
3、筛分操作是大量扬尘过程,在不妨碍操作、检查的前提下,应将其筛分设备最大限度地进行密闭。
4、要加强检查,注意筛网的磨损和筛孔堵塞、卡料,以防筛网损坏和混料。
5、筛分设备的运转部分应加防护罩以防绞伤人体。
6、振动筛会产生大量噪声,应采用隔离等消声措施。
十三、混合的安全要点
易燃液态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发生动蒸发,产生大量可燃蒸汽,若泄露,将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粉状物料在混合过程中极易发生粉尘漂浮而导致粉尘爆炸。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对混合能产生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混合设备应很好密闭,并充入惰性气体加以保护。
2、对于混合可燃粉料,设备应很好接地导除静电,并应在设备上安装爆破片。
3、混合设备不允许落入金属物件。
4、进入大型机械搅拌设备检修,其设备应切断电源或开关加锁,绝对不允许任意启动。
5、当搅拌过程中物料产生热量时,如因故停止搅拌,会导致物料局部过热。因此,在安装机械搅拌的同时,还要辅以气流搅拌,或增设冷却装置。
6、有危险的气流搅拌尾气应加以回收处理。
7、不可随意提高搅拌进行混合的操作过程,尤其搅拌非常黏稠的物质。
十四、过滤的安全要点
过滤的主要危险来自于所处理物料的危险特性,悬浮液中有机溶剂的易燃易爆特性或挥发性、气体的毒害性或爆炸性、有机过氧化物滤饼的不稳定性。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有爆炸危险的生产中,最好采用转鼓等真空过滤机。
2、过滤中能散发有害或爆炸性气体时,对于加压过滤不能采用敞开式过滤操作,应采用密闭式过滤操作,并用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保持压力。
3、在取滤渣时应先放压力,否则会发生事故。
4、转鼓、盖子、外壳及底座应用韧性金属制造。
5、对离心机内、外部及负荷应定期进行检查。
6、楼上离心机要有减振装置,防止谐振;
7、处理腐蚀性物料,转鼓需要衬里。
8、开停离心过滤机时,不要用手帮忙以防发生事故,操作过程力求加料均匀。
9、清理器壁必须待过滤机完全停稳后,否则,铲勺会从手中脱飞,使人致伤。
10、有效控制各种点火源。
十五、干燥的安全要点
干燥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干燥温度、时间控制不当、造成物料分解爆炸,以及操作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与点火源接触而产生燃烧爆炸等,因此干燥过程的安全技术主要在于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及点火源。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易燃易爆物料干燥时,干燥介质不能选空气或烟道气,最好采用真空操作,可适当控制干燥温度。
2、易燃易爆及热敏性物质的干燥要严格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
3、干燥物料中若含有自燃点很低的物质,干燥前必须清除。
4、在操作洞道式、滚筒式干燥器时,需防止机械伤害,应设置联系信号和各种防护设施。
5、在干燥时,应严格控制干燥气流风速,设备应接地,避免物料迅速运动产生静电。
十六、包装类别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除1类--爆炸品,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4.2类--自燃物品,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外)按其危险程度可分为三个包装类别。I类:货物具有大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II类:货物具有中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III类:货物具有小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一般。
十七、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要清楚每个标志代表的意思。课本158页)
易碎品
怕辐射
禁止翻滚
禁用手钩
向上 怕晒
由此吊起 怕雨 重心
堆码重量极限 堆码层数极限 禁止堆码
此面禁用手推车
此处不能卡夹
禁用叉车 由此夹起
温度极限
十八、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规定了危险货物图示标志的类别、名称、尺寸和颜色。标志的图形共21种,19个名称。详细内容课本159页。
十九、复合包装
复合包装型号由一个表示复合包装的阿拉伯数字“6”和一组表示包装材质和包装型式的字符组成。这组字符为两个大写英文字母和一个阿拉伯数字。第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内包装的材质,第二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外包装的材质,右边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包装型式。例如:
6PB3表示什么? 表示内包装为玻璃容器,外包装为铝桶的复合包装。
6HA1表示什么? 表示内包装为塑料容器,外包装为钢桶的复合包装。
二十、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认定【选择、判断】
课本163-164页
二十一、剧毒化学品运输【判断】 《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道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务院交通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化学品;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前款规定以外的危险化学品的,只能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水运企业承运。
二十二、易燃易爆性物品的分类
甲类:
1、闪点<28℃的液体。如丙酮、乙醇。
2、爆炸极限<10%的气体。如丁烷、甲烷、电石。乙类:
1、28℃《闪点<60℃的液体,如松节油、异丁醇。
2、爆炸极限>10%的气体。如氨气、液氨。丙类:
1、闪点》60℃的液体,如糠醛、苯胺。
2、可燃固体。如天然橡胶及其制品。
二十三、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
2、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
3、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设专人管理,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
5、分类按八类。
6、储存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标志,符合GB190-2009。同一区域储存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示。
7、储存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8、储存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二十四、危险化学品储存的方式【选择】
1、隔离储存,同一房间同一区域,不同物料分开一定距离。
2、隔开储存,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用隔板或墙分开禁忌物。
3、分离储存,不同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储存方式。二十五、五距
垛距大于等于10cm.墙距大于等于30cm。柱距大于等于10cm.顶距大于等于50cm。灯距大于等于50cm。
二十六、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选择】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严格按照出入库管理制度进行,同时对进入库车辆,装卸、搬运物品都应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质按规定进行。二
十七、危险化学品入库要求
1、验收原则,验收在库外安全地点或验收室进行,每种商品拆箱验收2-5箱,发现问题扩大验收比例,验收后将商品包装复原,并作标记。
2、验收项目(数量、包装、危险标志)物品幸会未弄清时不得入库。
3、入库基本程序,填制入库单、建立明细账、立卡、建档。
二十八、易燃易爆性物品【简答】
1、作业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具,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2、各种操作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现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
3、操作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钉鞋,大桶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滚动。
4、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5、库房内不准分、改装,开箱、开桶,验收和质量检查等需在库房外进行。
二十九、腐蚀性物品
1、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要的防护用具。
2、操作时必须轻搬轻放,严禁背负肩扛,防止摩擦震动和撞击。
3、不能使用沾染异物和能产生火花的机具,作业现场远离热源和火源。
4、分装、改装、开箱质量检查等在库房外进行。
三
十、毒害性物品【判断】
1、装卸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品的一般知识,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商品外溢。
2、作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
3、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必须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注意:要看每章的课后练习题,还有看案例分析(直接愿意、间接原因及安全措施)练习题
1、载体加热时,水、酸类物质流入高温盐浴或金属浴中,会产生爆炸危险。(√)
2、使用液体或气体燃烧的炉子可直接点火。(×)
3、利用电加热易燃易爆易分解物质比用水蒸汽、热水加热更加安全。(×)4、1、引发火灾的点火源,其实是下列哪一项?B A、助燃 B、提供初始能量 C、加剧反应 D、延长燃烧时间
5、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自燃的最低温度叫(B)A、闪点 B、自燃点 C、点燃温度 D、燃点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要点
一、易燃易爆仓库
1.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储存仓库。
2.甲、乙类库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并不应贴邻建造。
3.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4.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5.甲类仓库到厂外道路路边距离不应小于20m,到厂内主要道路路边距离不应小于10m,到次要道路路边距离不应小于5m。
6.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但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300m时可设置1个门。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7.甲类物品仓库宜单独设置;当其储量小于5t时,可与乙、丙类物品仓库共用一栋建筑物,但应设独立的防火分区。
8.对于可能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或在空气中能形成粉尘、纤维等爆炸性混合物的仓库内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需要时应设防水层。
9.库房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每隔15m设一台可燃气体检测器,而且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
分别专库储藏。
17.遇湿易燃物品专库储藏。
18.甲醇、乙醇、丙酮等应专库储存。
19.袋装硝酸铵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仓库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20.一、二级无机氧化剂与一、二级有机氧化剂必须分别储藏,但硝酸铵、氯酸盐类、高锰酸盐、亚硝酸盐、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必须分别专库储藏。
21.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分隔。
22.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应储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23.堆垛。
(1)不允许直接落地存放。根据库房地势高低,一般应垫高15cm以上。遇湿易燃物品、易吸潮溶化和吸潮分解的商品应根据情况加大下垫高度。
(2)一般垛高不超过3m。(3)堆垛间距:
①主通道大于等于180cm; ②支通道大于等于80cm; ③墙距大于等于30cm;
1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
3.可燃气及有毒气体浓度报警器的安装高度,应按探测介质的密度以及周围状况等因素确定。当被监测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可燃气体监测探头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泄漏源上0.5~2m;当被监测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时,安装位置应在泄漏源下方,但距离地面0.3~0.6m。
4.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要储罐必须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5.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Om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
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组内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排。甲、乙类液体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Om,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
7.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周应设置不燃烧体防火堤。防火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堤内的储罐布置不宜超过2排,单罐容量小于等于lOOOm且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不宜超过4排。
(2)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3)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3-5用氮气或其他气体气封的甲B、乙类液体的储罐还应设置事故泄压设备。
13.甲乙类液体储罐到厂内主要道路路边不应小于15m,到次要道路路边不应小于10m。
14.多品种的液体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1)甲B、乙A类液体与其他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2)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3)相互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15.储罐的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16.甲、乙类罐组四周道路边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间距不宜大于100m。
17.液化烃的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和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措施。对于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还应设真空泄放设施和高、低温度检测,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联。
18.液化烃储罐的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若就地放空,其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3m以上。
19.气柜或全冷冻式液化烃储存设施内,泵和压缩机等旋转设备或其房间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20.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距甲A类储罐不应小于15m。
3.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具有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应设置隔堤,禁忌物料储罐之间应设隔堤。
4.储存温度高于100℃的丙B类液体储罐应设专用扫线罐。5.设有蒸汽加热器的储罐应采取防止液体超温或温度过低的措施。
6.储存腐蚀性液体的罐区地坪防腐应完好。7.玻璃液位计应设防护套。
8.按规范要求设喷淋、洗眼器并保持完好。9.设备接地应完好。
10.输送腐蚀性液体的泵区地坪防腐完好,泵周围设围堰。四、一般危险化学品仓库
1.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 190的规定。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
3.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4.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
5.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
⑤垛距大于等于10cm;⑥顶距大于等于50cm。
12.按规范要求设置喷淋、洗眼器并保持完好。13.仓库内应设置安全警示牌、危险物质安全告知牌。14.分区存放的物质应设置所存放物质名称的标牌。15.按规范设置灭火器。
五、危险化学品露天存放
1.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2.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储存。
3.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存放。
4.垛距限制2m,通道宽度4~6m,与禁忌品距离10m。5.储存腐蚀性化学品的货棚或露天货场,货垛下应有隔潮设施,一般不低于30cm。
6.可燃材料堆场,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
六、剧毒化学品仓库
1.剧毒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
2.实行“五双”保管制度:储存保管环节双人管、双把锁、双人收发、双人领退、双方签字,保管人员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
19.入侵报警装置应当接入或安装在值班室或独立设置的监控室,并与110报警服务台或当地派出所联网,或与其他主管部门联网。
10.前端探头的监视范围,应当覆盖库区进出通道、库房出入口和其他储存场所等重要部位。前端探头处于粉尘环境的,应加装防护罩。
11.监控终端应当安装在值班室或监控室,并预留远程接口。监视图像能实时显示、清晰稳定,并按设计要求进行记录。
12.图像记录应当采用数字录像设备,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回放图像连续、稳定,能明确辨识被摄人员、车辆和其他主要物品标识性特征。
13.仓库宜安装防盗锁,安装挂锁的应加装防撬剪装置。14.储存场所为本单位的治安保卫重要部位,实施重点保护。重要部位设置的治安防范设施,应当达到《危险物品单位“三防”要求》。
15.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七、危险化学品运输(含装卸)
1.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或者喷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警示标志。
2.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
3.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
315.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应按指定路线限定速度行驶。16.可燃、易燃液体罐车在装卸地点应有接地装置、安全操作空间和防止操作人员从罐车上坠落的措施。
17.储罐汽车在装卸作业前,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及接地夹将汽车、储罐与装卸设备等电位连接。作业完毕封闭储罐盖后方可拆除。
18.企业应雇用有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化学品。
第三篇:液化气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液化石油气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丙烷、丙烯、丁烷、丁烯 大于97% 68476-85-7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
危险性类别:第2.1 类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
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麻醉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眼睛接触: 无资料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误食,催吐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
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
处的火
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
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
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
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
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
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
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1000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
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熔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74.爆炸上限%(V/V):33.0 引燃温度(℃): 426~537 爆炸下限%(V/V):5.0 溶解性: 无资料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也可用作燃料。
其他理化性质:无资料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温
聚合危害:无资料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
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
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刺激性: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无资料
致突变性: 无资料
致畸性: 无资料
致癌性: 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21053 UN编号:1071 包装标志:4 包装类别:Ⅱ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
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瓶(即石油气的气瓶)禁止铁路
运输。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
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 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
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
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
起施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国家经贸委19号令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 类易燃气体。车间空气中液化石油
气卫生标准(GB 11518-89),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
方法。其它法规: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81]劳总锅字1号)。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辽宁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及标准汇编
(三)3、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
4、《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5、《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6、《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国家经贸委19号令;
7、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第四篇:危险化学品复习答案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生产经营化学品的单位必须按规定(ABC)。
A、登记注册B、提供中文安全标签
C、提供技术说明书D、提供成本价格
2、腐蚀品按化学性质分(ABC)类。
A、酸性腐蚀品B、碱性腐蚀品C、其它腐蚀品D、两性腐蚀品
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ABCD)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A、组织B、监督C、检查D、推动
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A)。
A、安全生产责任制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实施
C、安全操作规程D、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5、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时要注意的问题(ABCD)。
A、依法制定,结合实际B、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C、有章可循,衔接配套D、简明扼要,清晰具体
6、为了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需要做好(ABCD)的工作。
A、教育先行,提高执行自觉性B、检查督促,严格执行
C、违章必究,奖惩结合D、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7、安全教育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AD)。
A、安全法制教育B、安全纪律教育
C、安全生产教育D、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8、安全教育的主要方法有(BCD)。
A、安全知识竞赛B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C、组织安全活动D、安全培训
9、化学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ABC)。
A、查明事故的原因过程和损失B、确定事故责任人
C、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D、落实善后事宜
10、安全检查的内容是(ABCD)。
A、作业场所B、生产设备C、操作人员状况D、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11、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家厂址选择的要求有(ABC)。
A、地质条件好B、江河的下游C、远离居民区D、气象条件好
1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分为(ABC)。
A、隔开储存B、隔离储存C、分离储存D、分隔储存
13、零售业务的店面应与繁华商业区域或居住区保持(C)m以上的距离。
A、50B、200C、500D、100014、地质屏障要达到以下要求。(BCD)。
A、透过性好B、密度高C、吸附能力强D、均质性好
15、燃烧发生的条件是(ABD)。
A、同时具备燃烧三要素B、燃烧三要素要有足够的量
C、发生氧化反应D、燃烧三要素彼此相互作用
16、下面火灾危险程度属于甲级的是(CD)。
A氮气B、液氨C、金属钾D、甲苯
17、国标GB5044-85将职业性接触毒物分为(A)个级别。
A、4B、6C8D、918、下面毒性最高的是(D)。
A、甲醇B、丙烯腈(含-CN)C、硝酸D、苯
19、毒物的联合作用有(ABC)。
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拮抗作用D、分散作用
20、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危害的预防原则是(C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C、分类管理D、综合治理
21、预防有毒化学品危害的具体措施包括(ABC)。
A、技术措施B、组织管理措施C、个人防护措施D改革工艺
22、用人单位应当每(B)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1B、3C、6D、1223、一氧化碳的中毒主要表现为(ABCD)。
A、头痛、头昏B、心悸C、恶心、呕吐D、四肢乏力,意识模糊
24、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ABCD)。
A、控制危险源B、抢救受害人员
C、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D、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25、化学事故现场急救基本原则是(BC)。
A、报警B、先救人后救物C、先救命后疗伤D、切断毒物来源
26、一般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有(BCD)等。
A、危险源情况B、事故原因C、处理组织D、主要操作程序
27、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主要有(CD)。
A、辨识和评价B、安全管理C、技术管理D、组织管理
28、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其中L指的是(A)。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B、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作业危险性分值D、危险频繁程度
29、促进毒物排泄的措施(ABC)
A导泻B利尿C血液净化处理D中医推拿
30、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ABCD)
A隔离B窒息C冷却D化学抑制
二、判断题
(√)
1、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特性。(×)
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管理能力考核合 格就可任免。
(×)
3、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可以和员工宿舍
(√)
4、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5、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监督、检查、推动全企业的 安全生产工作。
(√)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
7、安全教育的所有形式是指厂、车间、班组进行的三级安全教育。(√)
8、事故的管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9、生产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 次安全评价。
(√)
10、对两种有抵触性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同时同地进行工作。(√)
11、夏季运输要安排在早晚阴凉时间,雨雷天作业要采取防滑措施。(√)
12、氧化剂装运过程中一定要单独装运,不能和其它的有机物混装。(×)
13、酸性废物腐蚀性强,应当采用卫生填埋法。(√)
14、危险废物处理要求最大限度的与生物圈相隔离。(×)
15、只要有了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就可以燃烧。(×)
16、物理爆炸与化学爆炸的根本区别就是化学爆炸的危害较大。(×)
17、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爆炸浓度极限,就会发生爆炸。(√)
18、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的物质能够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
19、生产的火灾危险按低到高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20、金属(如钠、钾)火灾要用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
(√)
21、钠、钾等必须单独存放,浸入油中保存,隔绝水和空气,因为它们是遇 水自燃物品。
(√)
22、限制输送速度,降低物料摩擦,是减少静电荷产生的有效方法。(×)
23、干粉灭火器要倒过来使用。(√)
24、电器火灾应该首先切断电源,选好电源切断点。(√)
25、有机玻璃的制造会使用到氰化钠。(√)
26、防毒防尘的根本措施就是改革工艺。(×)
27、毒物的粒度越小,就越分散,因此,毒性会比粒度大的要小。(√)
28、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该立即脱去衣服,用清水洗降温,用湿布覆盖包 扎伤口。
(√)
29、企业应根据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组织职工演习。(√)30、当发现有人员中毒,应立即佩戴防毒用具将患者救离现场。
三、填空题
1、依据(GB13690-92)和(GB6944-86)两个国家标准,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类项。P132、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的不安全状况,二是的不安全行为。P303、事故的调查应当按照的原则去
4、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进行。P39种。P495、有毒化学品的形态有气体、蒸气、雾、烟尘和粉尘。P1166、有毒化学品按损害的器官和系统可分为:毒、毒、毒、心脏毒、毒和细胞毒六种。P1167、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危害的最主要途径是和。P218、中毒可分为中毒、中毒和亚急性中毒。P1259、化学事故常发生在化工企业
和运输的过程中。P156、、10、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分为
险源两种。P179和重大危
四、名词解释(名词术语)
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作业场所:指从事化学品生产、操作处置、贮存、运输、销售、废弃等活动的场所。
3、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4、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中毒。
5、慢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
五、简答题
1、为什么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
答:(1)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2)是社会安定的需要;(3)是化工企业走上国际市场的需要。
2、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1)检查物的状况是否安全;(2)检查人的行为是否安全;(3)检查管理是否完善。
3、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
(2)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3)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5)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4、预防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危害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1)改革工艺;(2)以无毒或低毒原来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3)生产设备密闭化和操作自动化;(4)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5)消除“二次尘源”;(6)通风排毒;(7)毒物净化措施。
第五篇: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要点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要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施行的时间是2002年11月1 日。
2.《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行业进行了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排。
7.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8.生产、储存剧毒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9.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应当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10.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11.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12.特种设备在投人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登记。
1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工商核准文件从事生产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企业。
14.未经安全条件审查或者安全条件审查未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提供危险化学品登记证及其台帐且台帐上登记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应与申请许可的危险化学品品种一致。
16.《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规范生产经营单位行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1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职责有: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行政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19.《安全生产法》中规定了从业人员有遵章守规,服从管理;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
20.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时,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2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关于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22.根据《消防法》规定,关于危险化学品消防主要违法行为有: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2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4.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下列设备中,属于特种设备的是: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
25.《安全生产法》赋予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职权主要有:进入生产单位进行检查以及了解情况的职权;对安全生产法违法行为的处理职权;对事故隐患的处理职权;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设施、器材、物料等的处理职权。
26.《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 13690-2009将危险化学品危害分类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共分27种类、98个类别。
27.新建的生产企业应当在竣工验收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进口企业应当在首次进口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28.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散发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生产装置、“三废”处理设施等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称为卫生防护距离。
29.根据GB 20581-2006,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大于93℃的液体。30.易燃液体分为4类,闪点小于23℃和初沸点大于35℃属于类别2。31.自燃固体是指与空气接触后五分钟内,即使少量也易着火的固体。3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包括十六部分。
33.危险化学品登记证有效期为3年。登记证有效期满后,登记企业继续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进口的,应当在登记证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提出复核换证申请。
34.登记企业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登记品种发生变化或者发现其生产、进口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内容变更手续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35.根据《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规定,标签必须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36.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37.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称为隔开储存。
3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实行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制度。
39.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40.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条件是:有与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41.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危害的措施有: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42.经营危险化学品,不得有下列行为:从非法生产或者非法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采购危险化学品;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43.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所采用的化学处理技术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焚烧法;中和法;氧化法。
44.有机过氧化物是可发生放热自加速分解、热不稳定的物质或混合物。此外,它们可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性质:易爆炸分解、快速燃烧、对撞击或摩擦敏感、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的反应。
45.需要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单位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进口企业。46.整装储存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件中储存,包括:袋装、桶装、箱装或钢瓶装的物品。
47.申请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有符合相关要求的专用车辆及设备;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有符合相关要求的从业人员;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8.标签上用来表明危险的相对严重程度和提醒读者注意潜在危险的单词。GHS使用“危险“和“警告”作为信号词。
49.GB 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危害分类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共分27类、98个类别。其中物理危害(共16类,50个类别)、健康危害(共10类、41个类别)、环境危害(共1类、7个类别)。
50.爆炸物质(或混合物):能通过化学反应在内部产生一定速度、一定温度与压力的气体,且对周围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一种固体或液体物质(或其混合物)。
51.烟火物质(或混合物):能发生爆轰,自供氧放热化学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并产生热、光、声、气、烟或几种效果的组合。烟火物质无论其是否产生气体都属于爆炸物。52.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 kPa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体,称为易燃气体。53.氧化性气体是指通过提供氧,可引起或比空气更能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54.按包装的物理状态,压力下气体分为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冷冻液化气体4类。
55.易燃固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或通过摩擦引起或促进着火的固体。
56.自反应物质是指热不稳定性液体或固体物质或混合物,即使没有氧(空气),也易发生强烈放热分解反应。57.自热物质是指通过与空气反应并且无能量供应,易于自热的固体、液体物质或混合物。58.单剂量或在24小时内多剂量口服或皮肤接触一种物质,或者吸入接触4小时后出现的有害效应,被称为急性毒性。
59.可引起人体生殖细胞突变并能遗传经后代的化学品,按危害类别属于生殖细胞突变性。60.在对水环境的危害分类中,物质对短期接触它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的固有性质,称为急性水生生物毒性,它有3个类别。
61.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和高温、高压的特点,有着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安全生产事故。
62.安全生产管理是运用有效的资源,进行安全生产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63.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包括①动态相关性原则,②整分合原,③反馈原,④封闭原则。64.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①动力原则、②能级原则、③激励原则。
65.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66.强制原理的含义是采取强制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67.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
68.安全工作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概率降到最低,即使发生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和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
69.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70.安全文化具有影响力、约束力、激励力、导向力。
71.《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2.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总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7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包括4类: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技术措施、辅助措施、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74.“三同时”的含义是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75.依照造成事故的责任不同,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责任事故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行为造成的事故。
7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以下4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2)重大事故,(3)较大事故,(4)一般事故。
7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要及时、准确、完整,对于及时、有效地组织事故救援,减少事故损失,顺利开展事故调查和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8.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79.事故调查组应履行下列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80.所谓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职业病、致残乃至死亡,暂时或永远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生活保险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制度。81.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无论职业伤害责任属于雇主、其他人或自己,受害者都可得到必要的补偿;二是,这种补偿责任不完全是由雇主承担,而是应当由相应的国家社会保险机构来承担。
82.工伤保险的申报,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O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83.我国伤残鉴定标准确定致残等级的主要依据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医疗依赖)护理依赖心理障碍。
8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用系统化的戴明模型即策划(P)、实施(D)、检查(C)和改进(A)。8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17个要素组成。
8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充分反映组织的特点;(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结合组织现有的管理基础;(3)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
87.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88.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89.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90.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 1.安全检查表法 2.作业危害分析(JHA)3.预先危险分析(PHA)4.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5.故障树分析(FTA)。
9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9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为最高级别。
93.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时,要查校正系数β值,其中毒性气体是2以上,爆炸品是2,易燃气体是1.5,其他类危险化学品是1。
94.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应装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应装备紧急停车系统。
95.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96.涉及剧毒气体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两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97.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
98.危险化学品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完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评估和分级、登记建档工作,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99.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件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100.现场急救基本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疗伤。
101.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3.编制应急预案;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102.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103.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104.应急演练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105.液化石油气站发生泄漏事故时,警戒区内应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
106.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统一指挥原则; 充分准备、快速反应、高效救援的原则; 生命至上的原则; 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分级负责、协同作战的原则; 科学分析、规范运行、措施果断的原则; 安全抢险的原则。
107.加油站的加油机不停机、油枪不回位造成跑油时,已熄火的车辆严禁重新启动。108.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一)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四)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五)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六)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七)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八)事故应急措施;
(九)评估结论与建议。
109.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110.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3. 编制应急预案; 4.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111.参与应急演练的人员一般包括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112.液化石油气罐发生泄漏,周围空气已达到燃烧爆炸浓度,我们应该严禁任何形式的点火源。
113.汽油在点火源的作用下首先蒸发,蒸汽再氧化分解燃烧。114.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115.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
116.常温加压方式储存的液化石油气,如果容器破坏,高压蒸汽泄漏,器内压力急剧降低,导致发生蒸汽爆炸。117.当带电体接地,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118.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119.电流的频率对人体的损害,以50HZ交流电较严重。
120.在三相四线制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预防触及间接带电体的措施是保护接零。121.对于触电后仍神志清醒者,应该让其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走动。122.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划分为0区
1区
2区。
123.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三类。Ⅱ类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124.防爆电气设备有多种类型,其中i表示本质安全型。125.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应该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126.化工系统停车需降压时,应按要求的降压速率先高压后低压。
127.化工岗位的操作工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尽最大努力先处理再报告。128.乙炔气瓶是溶解气体气瓶。
129.乙炔气瓶的气瓶底色和字色分别是白色、大红色。
130.压力容器按压力分类,低压容器是指压力0.1MPa≤P≤1.6 MPa。131.空气、氧气、氯气可作为助燃物。
132.金属硫化物、金属粉尘、硝化棉是很容易在空气中自燃的物质。133.金属、面粉、塑料粉尘,可以发生粉尘爆炸。134.常用的阻火装置有安全液封、阻火器、单向阀
135.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保持安全距离、保证绝缘性能、屏护、采用安全电压。136.防止和消除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有限制静电的产生、泄漏导走、中和。
137.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应做到:制定管理制度,实行严格动态管理;经评价确定后,建立档案备案;根据危险程度,分级管理和监控;有关部门按责任制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138.化工生产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应注意: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机电设备异常时,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相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紧急停车。;若停电、停水、停汽、着火,立即采取措施防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损坏;发生着火爆炸、大量泄漏时,首先切断物料源,迅速通知相关岗位人员,立即向上级报告。139.气瓶的安全附件有安全泄压装置、瓶帽、瓶阀、防震圈。
140.气瓶的安全使用,应做到: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瓶阀冻结时,严禁用超过40℃的热源解冻。
141.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在长期、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的上限浓度,单位为mg/m3或ppm。142.急性毒性指一次或短时间通常指24 h内接触毒物导致机体损伤的能力。143.慢性毒性指长时间(通常指6个月以上)反复接触毒物导致机体损伤的能力。144.职工在存有生产性毒物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业称为有毒作业。
145.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4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47.毒性是指某种物质接触人体表面或侵人人体特定部位后产生伤害的能力。
148.半数致死量(LD50)指在特定的毒性实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时每千克体重所需毒物的毫克数,单位以mg/kg表示。
149.防尘基本技术包括:减尘、降尘技术排尘、除尘技术个体防尘技术。
150.控制毒物源的目的是控制毒物的源头,尽可能减少毒物来源。常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采用低毒、无毒物质取代有毒、高毒原材料限制使用剧毒、高毒原料。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减少毒物产生
3.防止无毒物质变性为有毒物质
4.禁止违法生产有毒产品 151.依据《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在使用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告知卡,告知毒物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应急处理、警示标志、防护要求和应急电话等内容。
152.有毒物侵人人体的途径有三个,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有毒物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侵人人体,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侵入的较少。
153.发生眼睛、皮肤化学性灼伤,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①迅速脱除被污染的衣物、用具,使灼伤过程中断;
②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灼伤部位,时间不少于20 min;
③中和处理,即用弱酸(如2%~5%醋酸、硼酸水溶液等)冲洗碱类灼伤,.用弱碱(2%~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酸类灼伤;
④冲洗后涂保护性油膏(磷灼伤不宜用),并纱布包扎;
⑤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154.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神经、心脏、消化等生理功能的伤害和对心理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155.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着手,从控制噪声源、阻断传播途径、减少接触时间和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措施。156.辐射分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157.电离辐射防护分为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两种,“外防护三原则”,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三种。
158.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当工作地点的平均WBGT指数≥25℃时的作业称为高温作业。159.高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造成身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的紊乱。
160.中暑的现场救护时应牢记中暑急救的三个原则,即脱离高温环境、降温和补充液体,同时采取其他辅助措施。
161.高温的防护措施:减少热源、隔热措施、)降温措施、减少接触时间、个体防护。162.属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有六大类:头部护具类、呼吸护具类、眼(面)护具类、防护服类、防护鞋类、防坠落护具类。